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s of Martial Arts Moves in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1
作者 楼屹然 《海外英语》 202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The martial arts novel is not only a significant kind of Chinese popular fictions but also a novel category unique to Chi⁃nese culture.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is the representative one which was once adapted into... The martial arts novel is not only a significant kind of Chinese popular fictions but also a novel category unique to Chi⁃nese culture.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is the representative one which was once adapted into nationally popular TV series,boasting a widespread domestic mass base.Therefore,the book may become a key to the door of foreign readers’interest in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This thesis takes the latest English version of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focus⁃ing on six specific translation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The six transla⁃tion methods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include:(1)literal translation;(2)combination of transliter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3)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ecessary notes;(4)free translation;(5)combination of transliter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6)creative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martial arts moves Semantic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新型师徒关系的构建研究
2
作者 韩金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中国武术师徒关系经历了传统、现代与当代,各个时代所展现出的特征映射着当时的背景与文化。运用口述史等方法,以中国武术师徒关系的特征为主要内容,总结出师徒因身份、人情、目标、技艺驱动着关系发展的传统性特征;具有开放性、流动性... 中国武术师徒关系经历了传统、现代与当代,各个时代所展现出的特征映射着当时的背景与文化。运用口述史等方法,以中国武术师徒关系的特征为主要内容,总结出师徒因身份、人情、目标、技艺驱动着关系发展的传统性特征;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灵活性、生态化、制度化的现代性特征。认为中国武术师徒关系的特征符合时代背景,建议当代新型师徒关系的构建应倡导“以生为本,以师为用”的教育理念、夯实“习得途径,知识传承”的育人过程、凸显“以武强身,武以成人”的育人目标;强调“道德为体,制度为纲”的组织形式、注重“适应时代,弘扬精神”的构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师徒关系 传统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主题学的视域中探索中华民族的武侠小说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庆丽 叶新晨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王立教授以主题学视角审视武侠文学,贡献颇多。他的武侠文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中国古代侠文化与侠文学主题研究、近现代武侠小说(包括金庸)中的母题与意象研究、中外武侠文学的比较与跨文化研究三方面,三者往往又相互勾连,各有偏重。他还... 王立教授以主题学视角审视武侠文学,贡献颇多。他的武侠文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中国古代侠文化与侠文学主题研究、近现代武侠小说(包括金庸)中的母题与意象研究、中外武侠文学的比较与跨文化研究三方面,三者往往又相互勾连,各有偏重。他还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学术视角追本溯源,探索武侠诸多母题的华夏本土以及中古汉译佛经与印度文化等域外来源,及其传承流变,意义深远。他的武侠文学研究具有开阔的批评视野、扎实的史料求证与精细的文本分析等特征,具有多学科交汇互通价值,对武侠文学母题学的学术文献积累大有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立 主题学 武侠文学 侠文化史 研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回族武术拳谱的身体叙事形态——以《心意六合拳拳谱》为个案
4
作者 马林 王明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63,81,共9页
基于身体叙事理论,选取具有武学想象与武技实践代表性的回族武术拳谱《邓州心意六合拳拳谱》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着重阐释其身体叙事的基本形态。研究发现,其身体叙事形态的基本架构为以智勇双全的身... 基于身体叙事理论,选取具有武学想象与武技实践代表性的回族武术拳谱《邓州心意六合拳拳谱》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着重阐释其身体叙事的基本形态。研究发现,其身体叙事形态的基本架构为以智勇双全的身体作为叙事动力,以自然隐喻的身体作为叙事修辞,以六合相合的身体作为叙事符号。这三种身体叙事形态互融共生诠释出“回族武术身体的过去如何言说”,并在此基础上衍化出的“和的身体”叙事形态,为“回族武术未来身体如何存在”提供了发展方向的启示:在数字时代下既要注重从延伸到回归的身体转向,重温传统武术拳谱典籍中的身体之“和”;又要审视理解技术的身体,进而再塑传统武术“虚实共在”的身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武术 拳谱 邓州心意六合拳 身体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京城王府与宫廷武戏演剧的交流互动
5
作者 徐建国 刘娜娜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晚清京城王府演剧是特殊的戏曲现象,是宫廷演剧的外部延伸,作为民间与宫廷戏曲的纽带,代表了宫廷演剧的时尚。王府演剧与宫廷的武戏演剧有着密切的交流互动关系,表现在王府大臣频繁进入宫廷参与其演剧活动,追捧清宫内廷的武戏艺人和喜... 晚清京城王府演剧是特殊的戏曲现象,是宫廷演剧的外部延伸,作为民间与宫廷戏曲的纽带,代表了宫廷演剧的时尚。王府演剧与宫廷的武戏演剧有着密切的交流互动关系,表现在王府大臣频繁进入宫廷参与其演剧活动,追捧清宫内廷的武戏艺人和喜爱内廷演出的武戏剧目,并向宫廷反馈民间盛行的武戏剧目,进而完善宫廷的戏曲演出,也对民间武戏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京城王府 宫廷演剧 武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现实问题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成 龙行年 +1 位作者 赵歆 吴雪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解析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现实问题与推进方略。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为全程智能再造:技术赋能中国武术文化;全员参与互动:跨界融...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解析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现实问题与推进方略。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为全程智能再造:技术赋能中国武术文化;全员参与互动:跨界融合中国武术文化;全息内容供给:多元呈现中国武术文化;全效精准传播:聚类深描中国武术文化。同时,出现了主体模糊、信息失真、过程碎片、内容浅显等问题。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推进方略体现为共治共享:加强舆论引导力;监督护航:提高传播公信力;媒介融合:树立叙事整体观;规范审美:强化传播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中国武术 文化 传播 问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建构及其逻辑 被引量:1
7
作者 苗慧 白晋湘 龙佩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6,共8页
为回应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建构及其逻辑问题,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围绕此群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身份建构实践进行叙述与分析。研究认为:(1)此群体普遍置身于生活情境、经济情境和组织情境中,并完成“拳师”“教练”“... 为回应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建构及其逻辑问题,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围绕此群体在不同情境中的身份建构实践进行叙述与分析。研究认为:(1)此群体普遍置身于生活情境、经济情境和组织情境中,并完成“拳师”“教练”“代表性传承人”与“武协会员”的身份建构。(2)不同情境中此群体需要围绕文化、结构与行动展开不同形式的身份建构。生活情境中对身体资本依赖性强,受到“义”文化道德规范的约束;经济情境中表现出经济利益价值取向,受到正式制度与市场规则影响,并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以获取新型身体资本、符号资本与文化资本;组织情境中受到武术情怀与经济利益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得到结构规则与资源支持的同时,结构资源表现出一定的使动性特征。(3)此群体“适位”得益于身份建构表征下文化、结构与行动的互动,并以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结构规则与资源的支持、文化传统的遵循、新型个人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获得为重要中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身份建构 结构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膳食营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宸漫 王森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0期102-104,共3页
武术套路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提高运动成绩不仅要依靠专项训练,还需要合理的膳食营养补充。本文总结了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供能特点、营养特点、饮食习惯以及我国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营养现状,对武术套路运动员不合理膳食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 武术套路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提高运动成绩不仅要依靠专项训练,还需要合理的膳食营养补充。本文总结了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供能特点、营养特点、饮食习惯以及我国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营养现状,对武术套路运动员不合理膳食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使武术套路运动员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和比赛能力,进一步提高训练效率和比赛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运动员 膳食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哲学、技击及养生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
9
作者 田径 苏玥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4年第6期60-64,共5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了太极拳哲学、技击及养生文化内涵的基本理论及内在关系,研究总结:“道家”思想文化在太极拳哲理文化中居于主要地位;太极拳技击文化同时吸收了道家辩证法中的矛盾论、中国传统军事以及兵法的基础...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了太极拳哲学、技击及养生文化内涵的基本理论及内在关系,研究总结:“道家”思想文化在太极拳哲理文化中居于主要地位;太极拳技击文化同时吸收了道家辩证法中的矛盾论、中国传统军事以及兵法的基础思想;在太极拳养生文化中,修身养生、运动养生和生活养生是其养生体系的三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哲理 技击 养生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宗的崇文表现及其与朝政转向的关系
10
作者 陈峰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出生于五代乱世的宋太宗,原本文化修养有限,但在位期间却表现出浓厚的崇文倾向,无论是在政策措施层面、与文臣及士人的关系上,还是在自身的行为方面,都做出了罕有的积极姿态,因此被后世宋人视为“崇尚儒术”的君王。宋太宗与宋太祖这种... 出生于五代乱世的宋太宗,原本文化修养有限,但在位期间却表现出浓厚的崇文倾向,无论是在政策措施层面、与文臣及士人的关系上,还是在自身的行为方面,都做出了罕有的积极姿态,因此被后世宋人视为“崇尚儒术”的君王。宋太宗与宋太祖这种明显不同的特点,是伴随着两次北伐失败而逐渐形成的,其根源则与当时朝政导向的转变存在密切的关联。在边患压迫的紧张形势下,武功之路却遭遇到碰壁,宋太宗只得转而追求文治。宋太宗时代,文官士大夫开始崛起,逐渐成为统治的核心力量。皇权与文官集团的紧密结合,为宋朝文治路线及其朝政导向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折射出宋太宗朝文治路线的基本确立,并对后嗣君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宗 崇文抑武 文臣士人 朝政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模块化的武术兵道护头设计
11
作者 黎嘉琪 张龙琳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18-23,共6页
武术兵道技击项目中,护头作为保护运动员头部安全的重要运动装备,必须解决有效保护禁击部位、灵敏传感得分部位和运动中护具佩戴舒适性三大功能需求。借助模块化设计理论和方法,从剧烈运动中人体头颈部的三维形态与护头进行模拟匹配入手... 武术兵道技击项目中,护头作为保护运动员头部安全的重要运动装备,必须解决有效保护禁击部位、灵敏传感得分部位和运动中护具佩戴舒适性三大功能需求。借助模块化设计理论和方法,从剧烈运动中人体头颈部的三维形态与护头进行模拟匹配入手,分析其功能需求的模块化设计思路:对于禁击部位,以防护结构为主;对于得分部位,以灵敏传感和隔离保护功能为主;对于激烈对抗过程中的佩戴舒适性,以热湿舒适和运动舒适为主;同时,结合视觉和视域影响,构建系统的功能模块。研究表明:在护头设计中进行功能细化、主次组合,可以使护具结构简化、质量轻量化和佩戴舒适化,也为技击类运动护具装备设计提供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兵道 护头 头颈部形态 模块化功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落视角下逆向层累、单辞只义与逆推顺述的武术史研究法--以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
12
作者 蒋德龙 蒋愿望 刘丽萍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9,共7页
采用文献考古、历史钩沉与历史人类学等方法,以新发现的古籍材料明万历重臣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与武术史学界运用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层累说)研究方法互补,提出“迭代地剥落与衍生武术史”(剥落说),形成武... 采用文献考古、历史钩沉与历史人类学等方法,以新发现的古籍材料明万历重臣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与武术史学界运用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层累说)研究方法互补,提出“迭代地剥落与衍生武术史”(剥落说),形成武术史研究新的方法体系。研究认为剥落说包括3个方面:一是史实随时剥落,历史时期越往后武术史实记录越少,有换代的转述性剥落和改朝的政治性剥落;二是错讹误用与时俱增,历史时期越往后武术史实错讹误用越多;三是史实不时生新,武术史不时以另一种形式生成与更新。剥落说为武术史研究提供一种视角,与层累说相辅相成,形成“逆向层累、单辞只义、逆推顺述”武术史研究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层累说 剥落说 《请开将材科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娱乐化戏曲创编案例在戏曲通识教育中的引入
13
作者 王晓雄 柳孟盛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5-98,123,共5页
戏曲承载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学校中加强戏曲通识教育非常重要。当前的戏曲通识教育课堂多以介绍骨子老戏和严肃的新编戏为主,应有意识地引入娱乐化戏曲创编案例,使学生看到戏曲在当下的活力,... 戏曲承载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学校中加强戏曲通识教育非常重要。当前的戏曲通识教育课堂多以介绍骨子老戏和严肃的新编戏为主,应有意识地引入娱乐化戏曲创编案例,使学生看到戏曲在当下的活力,进而生起亲近传统戏曲之心。将娱乐化戏曲创编案例中的武侠戏、宫斗戏、科学戏引入戏曲通识教育,改变了原有的课堂引入方式和呈现样态,可以较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化戏曲 通识教育 武侠戏 宫斗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学家闵福德的翻译策略探赜——基于《鹿鼎记》英译本的个案考察
14
作者 徐赛颖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闵福德披荆斩棘,耗时十年有余,终完成金庸小说《鹿鼎记》的英译并出版。研究发现,闵福德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他之所以选择最具中国特色的武侠文学——《鹿鼎记》加以译介,是为了能给西方读者呈现“最好的中国”。在翻译过程中,他... 闵福德披荆斩棘,耗时十年有余,终完成金庸小说《鹿鼎记》的英译并出版。研究发现,闵福德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他之所以选择最具中国特色的武侠文学——《鹿鼎记》加以译介,是为了能给西方读者呈现“最好的中国”。在翻译过程中,他秉持文化传递和读者关怀的立场,通过改编文本结构、解构章回标题、直译武功招式、建构副文本等多样化翻译策略,成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实现了《鹿鼎记》的顺利“西游”,为中国武侠文学“走出去”并“走进去”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福德 中国武侠文学 《鹿鼎记》 翻译目的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文本视域下中国武侠小说“走出去”——以《射雕英雄传》为例
15
作者 李慧芳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翻译研究的重点明显地从外国文学中译转向了中国文学外译,但多聚焦于译者对文本操控的不同策略以及译本的读者接受,鲜有从副文本视角探讨文学外译作品。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最初用于对文学作品的阐释,...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拓展和深入,翻译研究的重点明显地从外国文学中译转向了中国文学外译,但多聚焦于译者对文本操控的不同策略以及译本的读者接受,鲜有从副文本视角探讨文学外译作品。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最初用于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其对于翻译研究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为例,探讨副文本对译者的翻译意图、翻译策略的选择、历史背景知识介绍、促进读者接受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揭示副文本助推中国武侠小说“走出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副文本 翻译 《射雕英雄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武功》武术术语英译研究
16
作者 华玲玲 贺慧琳 周苗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211-215,共5页
文章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借助《苗族武功》中丰富的有关武术文化术语案例,对其翻译进行研究与探讨,寻求合乎实际的翻译策略与译文,以达到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交际目的。通过研究发现,武术术语的译文缺乏规范标准的翻译体制,... 文章基于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理论,借助《苗族武功》中丰富的有关武术文化术语案例,对其翻译进行研究与探讨,寻求合乎实际的翻译策略与译文,以达到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交际目的。通过研究发现,武术术语的译文缺乏规范标准的翻译体制,而且有关少数民族的武术术语翻译研究不多,其输出研究仍需要国内学者的共同奋斗与协心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克西拉 文化专有项 《苗族武功》 武术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动物拳文化符号的视觉设计解读
17
作者 许泞子 蔡尚容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4期112-114,共3页
福建动物拳通过模仿动物形态和动作,形成了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文章从视觉设计的角度解读福建动物拳中的文化符号,将其转化为现代设计元素,应用于图案设计、品牌标识、包装设计等领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动物拳 文化符号 图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拳类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后膳食营养补充
18
作者 金盼盼 《现代食品》 2024年第7期108-111,共4页
武术套路是一项强度较高的运动,在日常训练或比赛中武术套路运动员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运动后及时进行营养物质补充十分重要。本文基于长拳类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结构特征和营养补充的重要性,分析了运动后进行营养补充的原则,提出... 武术套路是一项强度较高的运动,在日常训练或比赛中武术套路运动员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运动后及时进行营养物质补充十分重要。本文基于长拳类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结构特征和营养补充的重要性,分析了运动后进行营养补充的原则,提出了武术套路运动后的饮食选取,以期促进运动员体能以及竞技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运动员 运动后 膳食营养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保护视阈下青县武术的历史与传承
19
作者 王欣然 姚景芝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青县传统武术作为沧州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武术文化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保护价值。青县武术拥有丰富的武术非遗项目,涵盖了多个拳种和流派,但却面临社会认同度低、缺乏系统的理论培养体系问题,且由于宣传不充分、社... 青县传统武术作为沧州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武术文化源远流长,门派众多,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保护价值。青县武术拥有丰富的武术非遗项目,涵盖了多个拳种和流派,但却面临社会认同度低、缺乏系统的理论培养体系问题,且由于宣传不充分、社会关注度不高,缺乏群众基础。因此,青县武术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多方合作,加大宣传,做好武术人才的挖掘与储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县武术 传统武术 非遗传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三维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玉刚 严发本 +1 位作者 肖红征 梅汉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利用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运动时间特征、身体重心位移特征、身体重心的速度变化特征以及身体主要环节夹角的特征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揭示其动作过程的运动学特点与规律,建立整个动作的时间、位移、... 利用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运动时间特征、身体重心位移特征、身体重心的速度变化特征以及身体主要环节夹角的特征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旨在揭示其动作过程的运动学特点与规律,建立整个动作的时间、位移、速度、以及相关环节间夹角等量化指标,从而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脚 转体720° 三维图像 优秀武术运动员 中国 身体重心位移 运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