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关系及社会疏离的中介作用分析
1
作者 王睿 董诗奇 赵海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关系及社会疏离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IBD患者216例,采用IBD痛苦量表(IBD-DS)、一般疏离感量表(GSAS)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调查其疾...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关系及社会疏离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IBD患者216例,采用IBD痛苦量表(IBD-DS)、一般疏离感量表(GSAS)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调查其疾病痛苦、社会疏离和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分析社会疏离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中介效应。结果:IBD患者的IBD-DS得分为(107.32±33.97)分,GSAS得分为(38.69±8.80)分,FoP-Q-SF得分为(41.32±11.18)分。社会疏离水平越高和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越高的患者疾病痛苦水平越高[β(95%CI)=1.550(1.190~1.911)、1.093(0.792~1.395),P<0.001]。社会疏离在IBD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的中介效应为0.129(95%CI 0.062~0.192),占总效应的26.4%。结论:IBD患者的疾病痛苦水平较高,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越高疾病痛苦水平越高,社会疏离在恐惧疾病进展和疾病痛苦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疾病痛苦 社会疏离 恐惧疾病进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隔离与抑郁在农村老年人数字排斥与认知功能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2
作者 杨巧玲 刘慧 +3 位作者 段娅娟 桑妮 刘巧 程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排斥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社会隔离和抑郁在两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的5941名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的数据,分析其社会隔离和抑郁在数字排斥与认知功能之间的链式... 目的探讨数字排斥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社会隔离和抑郁在两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的5941名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的数据,分析其社会隔离和抑郁在数字排斥与认知功能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农村老年人数字排斥占比98.30%,认知功能得分(18.36±6.48)分,社会隔离得分1.00(1.00,2.00)分,抑郁得分8.00(4.00,14.00)分。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排斥对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显著(β′=-0.243);社会隔离(β′=-0.111)和抑郁(β′=-0.017)对认知功能的中介效应显著;社会隔离和抑郁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β=-0.003)。结论数字排斥可直接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也可间接通过社会隔离和抑郁产生影响。应积极推动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并加强对其社会隔离和抑郁风险的识别,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心理干预,预防认知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数字排斥 认知功能 社会隔离 抑郁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隔离与可沟通性:道路的媒介性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既有研究框架强调道路的功能和影响,将道路对象化和客体化而消解了其主体性。以媒介本体论切入道路研究,道路的媒介性就在于它作为中介“指引”了人们的行为,形成既连接又隔离的社会关系。依此研究路径,道路就是一种视野,也是一种研究... 既有研究框架强调道路的功能和影响,将道路对象化和客体化而消解了其主体性。以媒介本体论切入道路研究,道路的媒介性就在于它作为中介“指引”了人们的行为,形成既连接又隔离的社会关系。依此研究路径,道路就是一种视野,也是一种研究取向和一种方法论的实施。这一研究转向中,道路从处于从属地位的联系主客体的工具,转化为能够决定人的存在方式、展现人的存在状态的独立于人的主体。如此,与人的存在相关的历史、实践、时空和隐喻,都是呈现道路的具体面向,也是言说道路的方式。道路媒介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可沟通性。道路的可沟通研究是一种范式创新,这一研究范式将可沟通性作为考察道路媒介的基本点,它的理论建构立足于人类的道路实践。同时,道路的可沟通研究也以中介、“指引”、沟通等为预设和目标,借此观照道路建设。以智慧道路建设为契机,道路的“可沟通性”建设应以构建“交通网”“社会网”“信息网”“意义网”四重网络体系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连接 隔离 媒介性 可沟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社会隔离与积极老龄化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婷婷 彭瑾 +2 位作者 张晓燕 林艳伟 曾志嵘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分析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对积极老龄化的影响路径,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广东省东莞市为调查现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社... 目的:分析疫情防控期间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对积极老龄化的影响路径,为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广东省东莞市为调查现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社会隔离指数、ULS-8孤独感量表和积极老龄化量表中文版分别用于测量老年人社会隔离、孤独感及积极老龄化情况。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Pearson相关用于相关性分析。Hayes等编制的Process宏程序中的模型4用于影响路径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社会隔离与孤独感呈正向相关(r=0.209,P<0.01),社会隔离、孤独感与积极老龄化均呈负向相关(r=-0.310,P<0.01;r=-0.365,P<0.01)。社会隔离不但能够直接负向预测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β=-0.271,P<0.001),还可以通过中介变量孤独感对老年人积极老龄化进行负向预测(β=-0.207,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75%。结论:社会隔离对积极老龄化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孤独感在社会隔离与积极老龄化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积极老龄化 社会隔离 孤独感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隔离在老年人听力损失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支兰 田紫薇 +2 位作者 赵慧敏 延芝丽 晋源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1,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听力损失、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探索社会隔离在老年人听力损失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西省10个地级市453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听力障碍筛查量表、社会隔离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目的分析老年人听力损失、社会隔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探索社会隔离在老年人听力损失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西省10个地级市453例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听力障碍筛查量表、社会隔离量表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听力损失,社会隔离及认知功能得分分别为6(0,20)分,15(11,19)分,27(22,29)分。听力损失得分与社会隔离(r=-0.413,P<0.01)、认知功能得分(r=-0.342,P<0.01)均呈负相关。听力损失可直接影响认知功能,还可通过社会隔离间接影响认知功能;社会隔离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0%。结论听力损失是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风险因素,且社会隔离是这一影响的重要解释机制。听力损失可直接影响或通过社会隔离间接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应重视老年人的听力保健促进,改善其听力状况,使老年人能够融入社会活动中,从而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实现积极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老年人 认知功能 社会隔离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黑液中分离小分子酚类化合物作为漆酶的天然介体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小林 詹怀宇 +1 位作者 付时雨 刘婧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浅述了LMS(漆酶-介体体系)中酶催化介体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从黑液中分离木素小分子酚类衍生物作为漆酶的天然介体,举例说明了漆酶-天然介体体系应用于染料脱色和纸浆生物漂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漆酶-介体体系 天然介体 木素小分子酚类衍生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及其在细胞代谢和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林芳 顾振纶 秦正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8-303,共6页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降解/再循环系统. 自噬在氨基酸和激素的调控下对蛋白质等大分子和细胞器进行降解,降解产物可作为新合成蛋白质和细胞器的原料. 作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与凋亡相互作用,参与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在生物体...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降解/再循环系统. 自噬在氨基酸和激素的调控下对蛋白质等大分子和细胞器进行降解,降解产物可作为新合成蛋白质和细胞器的原料. 作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与凋亡相互作用,参与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在生物体正常发育及对某些环境胁迫的响应极为关键. 对自噬在生物体发育、老化以及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肌病和抵御微生物侵染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细胞代谢 老化 肿瘤 神经退行性病变 病原菌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维吾尔族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忠玉 李辰 +3 位作者 黄榕 周亚丽 张艳君 赵宗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维吾尔族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维吾尔族老年ISH患者100例作为ISH组,维吾尔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00例作为EH组,并选择年龄与之相匹配的维吾尔族血压正...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维吾尔族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维吾尔族老年ISH患者100例作为ISH组,维吾尔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00例作为EH组,并选择年龄与之相匹配的维吾尔族血压正常人群(NT)80例作为NT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浓度,Griess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运用超声技术测定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hs-CRP与ET-1、cfPWV、NO、FMD的相关性。结果与NT组比较,ISH组、EH组hs-CRP、cfPWV、ET-1明显升高(P<0.01),而NO、FMD明显降低(P<0.01);ISH组hs-CRP、cfPWV、ET-1高于EH组(P<0.01);ISH、EH两组间的NO、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hs-CRP与ET-1、cfPWV呈正相关(P<0.01),与NO、FMD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s-CRP、NO、ET-1、cfPWV是影响FMD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维吾尔族老年ISH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FMD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流介导的内皮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射阳株的分离及其在螯虾体内的动态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建中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79,共5页
从江苏射阳某对虾养殖场采集患白斑综合征的病死对虾 ,以对虾组织匀浆液接种克氏原螯虾并传至 2代 ,结果螯虾全部发病死亡。用斑点杂交和单抗ELISA检测对虾和 2代螯虾 ,均为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阳性 ,将此WSSV命名为射阳株。进一步用... 从江苏射阳某对虾养殖场采集患白斑综合征的病死对虾 ,以对虾组织匀浆液接种克氏原螯虾并传至 2代 ,结果螯虾全部发病死亡。用斑点杂交和单抗ELISA检测对虾和 2代螯虾 ,均为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阳性 ,将此WSSV命名为射阳株。进一步用斑点杂交和单抗ELISA检测射阳株在肌注和口服感染螯虾体内的动态分布 ,并与青岛株的动态分布相比较。口服和肌注螯虾在感染后 12h ,病毒首先在血淋巴中检出 ,然后减少 ,36h后又明显检出 ,并增加至高峰然后减少 ;肠上皮、心脏、肌肉中的病毒在口服和肌注感染后 36h同时出现并呈总体递增分布 ;此外 ,病毒在胃上皮、真皮和结缔组织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感染死亡螯虾各主要组织器官均可检出病毒 ;电镜观察死亡螯虾鳃、心脏、肝胰腺、真皮、卵巢等器官的超薄切片 ,均可见到典型的病毒粒子 ,显示死亡螯虾内病毒已形成周身感染。WSSV射阳株与青岛株在螯虾的动态分布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螯虾 斑点杂交 单抗ELISA 动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赵迪 潘杰 +3 位作者 赵梦璐 王娜 付明晶 王爱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基于抑郁和活动能力两个中介变量,构建多重中介模型,探讨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青岛市592名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老年抑郁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简明... 目的基于抑郁和活动能力两个中介变量,构建多重中介模型,探讨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青岛市592名社区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老年抑郁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社会隔离得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与抑郁和活动能力评分呈负相关;抑郁和活动能力得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均P<0.01)。路径分析显示,社会隔离可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还可通过抑郁、活动能力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抑郁和活动能力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7.82%和24.97%。结论社区护理作为促进和维护老年健康的重要力量,在护理实践中应重视社会隔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基于作用路径实施干预管理,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社会隔离 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与孤独感、抑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尹艳茹 梁发存 +4 位作者 刘梦如 周洪昌 薛蒙 李蓉 宁云凤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孤独感和抑郁的现状与关系。方法 2022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科收治的244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网络量表简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加州...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孤独感和抑郁的现状与关系。方法 2022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科收治的244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网络量表简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SPSS 26.0软件中Process插件的Model-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家庭隔离、朋友隔离得分分别为(12.56±4.25)、(7.56±1.82)、(4.98±3.24)分,孤独感得分为[32(27,42)]分,抑郁得分为(10.83±5.34)分。抑郁与孤独感均能正向预测患者的社会隔离(β=0.52、0.69,均P<0.05),孤独感在社会隔离与抑郁间起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48%。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朋友隔离、孤独感及抑郁水平较高,抑郁不仅能直接影响社会隔离,还可以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社会隔离;医护人员应关注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抑郁心理,降低社会隔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社会隔离 孤独 抑郁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I技术对印染废水中NP降解关键功能菌群的识别、构建与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庆 王铸 +4 位作者 许欣宇 黄开龙 王德朋 左怡琳 张徐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6,共12页
磁性纳米粒子介导分离(MMI)技术无需对底物进行标记即可从复杂微生物系统中分离具有活性的功能微生物菌株/菌群,是筛选获取特定功能微生物并丰富完善微生物种质资源的有力工具。针对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壬基酚(NP)的污染问题,基于MMI技... 磁性纳米粒子介导分离(MMI)技术无需对底物进行标记即可从复杂微生物系统中分离具有活性的功能微生物菌株/菌群,是筛选获取特定功能微生物并丰富完善微生物种质资源的有力工具。针对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壬基酚(NP)的污染问题,基于MMI技术进行功能微生物驯化富集与筛选识别,构建了NP关键降解功能菌群,并评估了其对实际印染废水中NP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驯化污泥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水形杆菌属(Undibacterium)、贪铜菌属(Cupriavidus)、unclassified_Enterobacteriaceae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被识别为NP降解关键功能菌属。通过纯培养筛选获得5株NP降解关键功能菌,其对NP降解率均在70%以上;通过筛选菌株构建了NP降解复合功能菌群,其对NP降解率可达96.87%,最佳应用条件为pH 6.87、温度30.16℃、摇床转速141.57 r/min。复合菌群对实际废水中低质量浓度NP(1 mg/L)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NP半衰期为(7.69±0.05)h;对高质量浓度NP(200 mg/L)的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模型,NP半衰期为(3.11±0.11)d。复合菌群处理可显著降低实际废水的急性毒性和类雌激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壬基酚 磁性纳米颗粒介导分离 复合菌群构建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介导富集的表面增强拉曼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文涛 李圣凯 +2 位作者 王昚 陈龙 陈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54-3061,共8页
基于具有优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性能的石墨烯隔离的金纳米晶(GIAN)能够在水-有机相界面自组装,待测物分子在有机相中的分配系数较大以及GIAN能够通过π⁃π相互作用与待测物分子结合的优势,构建了激光介导的待测物分子的高效富集策... 基于具有优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性能的石墨烯隔离的金纳米晶(GIAN)能够在水-有机相界面自组装,待测物分子在有机相中的分配系数较大以及GIAN能够通过π⁃π相互作用与待测物分子结合的优势,构建了激光介导的待测物分子的高效富集策略,进而实现了9,10-双苯乙炔基蒽(BPEA)分子的痕量SERS分析.所构建的新型待测物分子高效富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咖啡环效应”带来的信号波动,有望为复杂体系中痕量待测物的SERS分析提供可靠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介导的富集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两相界面 石墨烯隔离的金纳米晶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田亚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79-82,共4页
采用PCR方法检测了102株犬源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分布,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6种抗菌药物对犬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被检测的8种PMQR基因中,仅有... 采用PCR方法检测了102株犬源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分布,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6种抗菌药物对犬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被检测的8种PMQR基因中,仅有oqx A、oqx B、qnr S这3种耐药基因被检测出,检出率分别为9.80%、11.76%和14.70%,其中同时含有2种耐药基因的菌株检出率为8.82%,同时含有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检出率为4.90%;犬源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已经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71.57%、64.71%、4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源大肠杆菌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 药物敏感性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