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数控加工仿真的数控指令统一解析及匹配方法
1
作者 梁彬 丁国富 +2 位作者 魏俊 李瑞 江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9-46,共8页
数控指令解析作为数控加工仿真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直接影响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兼容性、准确性、灵活性等性能指标。由于数控指令种类繁多、格式互异,常见的解析方法难以保证对变化参数、数学运算以及逻辑运算的准确解析,同时也难以将... 数控指令解析作为数控加工仿真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直接影响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兼容性、准确性、灵活性等性能指标。由于数控指令种类繁多、格式互异,常见的解析方法难以保证对变化参数、数学运算以及逻辑运算的准确解析,同时也难以将数控指令匹配到仿真宏指令。为此,提出数控指令统一解析及匹配方法。首先,基于数控指令特性,建立可拓展的词法、功能、语法及匹配规则;然后,通过将规则作用于解析过程的方式,设计可拓展的指令和参数解析算法,并实现了对包含数学和逻辑运算的数控指令解析;再基于匹配规则将解析后所形成的指令集和参数集匹配到仿真宏指令,形成可执行的仿真宏指令流。最后,在VC++平台上开发数控指令解析模块,通过加工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指令解析 数控加工仿真 数控系统 仿真宏指令 匹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细观模型的黏弹性复合材料层合板阻尼预测
2
作者 朱遂安 张鸿 +1 位作者 李湘萍 刘兵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0,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宏细观模型求解复合材料层合板模态阻尼的有限元方法。该方法以层合板的模态分析结果作为边界条件输入基体为黏弹性的单向纤维RVE模型,计算了具有频率依赖性与应变依赖性的各向损耗因子,并结合应变能法在宏观模型中引入... 提出了一种基于宏细观模型求解复合材料层合板模态阻尼的有限元方法。该方法以层合板的模态分析结果作为边界条件输入基体为黏弹性的单向纤维RVE模型,计算了具有频率依赖性与应变依赖性的各向损耗因子,并结合应变能法在宏观模型中引入符合实际分布的阻尼,借助有限元软件中复频率分析步求解层合板的模态阻尼。与已有的阻尼预测方法相比,本方法的计算结果变化趋势更接近实验数据,且只需定义细观组分的材料属性即可实现任意体积分数、任意铺层的复合材料阻尼预测,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为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各类复合材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细观模型 模态阻尼 有限元分析 应变能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堆石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3
作者 王辉 钮新强 +1 位作者 马刚 周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5-676,共12页
堆石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会发生明显劣化。基于堆石料颗粒三维扫描结果,建立了宽粒径范围的堆石料颗粒模板库。考虑干湿循环对颗粒强度、颗粒间接触模量和摩擦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堆石颗粒干湿循环劣化的颗粒破碎模... 堆石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会发生明显劣化。基于堆石料颗粒三维扫描结果,建立了宽粒径范围的堆石料颗粒模板库。考虑干湿循环对颗粒强度、颗粒间接触模量和摩擦系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堆石颗粒干湿循环劣化的颗粒破碎模拟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FDM-DEM耦合方法对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堆石料试样进行一系列三轴压缩试验,讨论了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干湿循环对堆石料宏细观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堆石料的初始模量和峰值强度随着干湿循环次数N的增加而呈非线性降低,干湿循环对体变曲线在初始阶段的剪缩和加载后期的剪胀有抑制作用,当N增大至某一值时,干湿循环对堆石料的宏观变形和强度的影响逐渐不明显。干湿循环次数越大,试样内部平均配位数越大,接触滑移比越大,试样内部的偏组构呈非线性减小,即各向异性程度在逐渐减小,这说明干湿循环对试样内部的各向异性发展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堆石体 颗粒破碎 离散单元法 宏细观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FEM的剪切型裂纹动态开裂模拟
4
作者 江守燕 高嘉 +1 位作者 林安邦 杜成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25-2634,共10页
剪切型断裂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破坏模式,了解剪切破坏机理并准确预测剪切型裂纹的萌生、扩展过程对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和非局部... 剪切型断裂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破坏模式,了解剪切破坏机理并准确预测剪切型裂纹的萌生、扩展过程对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和非局部宏-微观损伤模型的剪切型裂纹动态开裂模拟方法,定义了基于偏应变概念的物质点对的正伸长量,可作为预测剪切型裂纹扩展行为的动态开裂准则,一点的损伤定义为该点影响域范围内连接的物质键损伤的加权平均值,而物质键的损伤则与基于偏应变概念的物质点对的正伸长量相关联,并引入能量退化函数建立结构域几何拓扑损伤与能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将拓扑损伤与应力应变联系起来,通过能量退化函数修正了SBFEM的刚度系数矩阵,得到了子域在损伤状态下的刚度矩阵,推导了考虑结构损伤的SBFEM动力控制方程,采用Newmark隐式算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时间离散.最后,通过3个典型算例验证了建议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剪切型断裂问题,能够很好地捕捉剪切型裂纹的扩展路径,并得到较为准确的载荷-位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非局部宏-微观损伤模型 剪切型开裂 四叉树网格 偏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球床几何稀疏条数长特征线加速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建 郭炯 +2 位作者 李富 严睿 邹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4-661,共8页
特征线法具有非常强的几何适应性,可用于三维球床高温气冷堆全堆芯求解,但存在迭代次数多、计算速度慢的缺点。本文将长特征线加速方法应用于三维球床高温气冷堆以解决非规则几何数值加速的问题,基于三维模型特征线布置较二维模型稠密... 特征线法具有非常强的几何适应性,可用于三维球床高温气冷堆全堆芯求解,但存在迭代次数多、计算速度慢的缺点。本文将长特征线加速方法应用于三维球床高温气冷堆以解决非规则几何数值加速的问题,基于三维模型特征线布置较二维模型稠密的分析,提出了稀疏条数长特征线加速方法,极大地减少了加速方程的计算量,在不降低角度离散精度的前提下,获得了非常好的加速效果。通过基准题对加速参数的选取方式进行了研究,条数稀疏度取3~5、长特征线长度取2.0 cm左右、加速迭代步取20~60步可获得良好的加速效果。小型轻水堆三维基准题和球床堆芯简化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稀疏条数长特征线加速可获得7倍左右的时间加速比,此时对应的迭代步加速比为2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床高温气冷堆 特征线法 长特征线加速方法 中子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单轴压缩下不等长交叉裂隙砂岩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6
作者 李宏强 姚忠劭 +1 位作者 曾志杭 李龙起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2,共8页
为了探究冻融-荷载作用下含交叉裂隙砂岩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本文对不同冻融次数下交叉裂隙试样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下交叉裂隙试样的物理性质劣化规律以及宏观力学特性,并基于PFC2D离散元软件采用水颗粒膨胀法对冻融循... 为了探究冻融-荷载作用下含交叉裂隙砂岩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本文对不同冻融次数下交叉裂隙试样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下交叉裂隙试样的物理性质劣化规律以及宏观力学特性,并基于PFC2D离散元软件采用水颗粒膨胀法对冻融循环全过程进行模拟,结合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进一步探究了冻融作用下试样的宏细观损伤机理.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会使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劣化,降低岩石的储能能力,与未冻融试样相比,冻融90次试样峰值强度、弹性模量、总能分别下降了32.1%、29.3%、56.77%;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破坏模式由单纯剪切破坏逐步向张拉-剪切破坏过渡;试样均于主裂隙尖端处起裂,但扩展方向不同,未冻融试样沿着主裂隙45°方向扩展,而冻融后试样沿裂隙两端垂直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荷载 交叉裂隙砂岩 单轴压缩 PFC2D 水颗粒膨胀法 宏细观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任意几何特征线法长射线加速方法性能研究
7
作者 郭建 朱贵凤 +1 位作者 严睿 邹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69-2376,共8页
为了消除规则粗网格加速方法对几何描述能力的限制,本文在长射线加速方法中引入任意低阶角度近似和低阶射线近似的基础上,利用熔盐堆、重水堆和压水堆等多个不同类型基准题对加速效果进行测试,验证长射线方法在各种类型问题的加速性能... 为了消除规则粗网格加速方法对几何描述能力的限制,本文在长射线加速方法中引入任意低阶角度近似和低阶射线近似的基础上,利用熔盐堆、重水堆和压水堆等多个不同类型基准题对加速效果进行测试,验证长射线方法在各种类型问题的加速性能。研究表明:长射线加速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实现不同燃料形式和慢化剂的基准题加速,达到约20倍的时间加速效果。获得和传统粗网有限差分方法相近的加速效果,解决了时间加速比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输运数值模拟 长射线加速方法 特征线法 二维任意几何 构造实体几何 低阶角度近似 低阶射线近似 基准题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岩石颗粒破碎宏微观力学行为研究
8
作者 程威顺 余方威 雷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0-2142,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岩石颗粒破碎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微观作用机理之间的联系。基于离散元法通过岩石颗粒压缩数值试验,系统研究了在复杂条件下(包括加载速率、颗粒粒径、子颗粒黏结强度和颗粒孔隙率)岩石颗粒的压缩破碎行为。研究表明:随...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岩石颗粒破碎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微观作用机理之间的联系。基于离散元法通过岩石颗粒压缩数值试验,系统研究了在复杂条件下(包括加载速率、颗粒粒径、子颗粒黏结强度和颗粒孔隙率)岩石颗粒的压缩破碎行为。研究表明:随加载速率、子颗粒黏结强度增加,颗粒破碎强度呈增加趋势;随颗粒粒径尺寸、孔隙率增加,颗粒破碎强度随之减小;阐明了岩石颗粒破碎全过程宏观力学行为(应力-应变行为与破碎现象)与微观作用机理(力链演化、黏结键断裂损伤、微裂缝发展)存在互馈演化关系,构建了岩石颗粒破碎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微观作用机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演化机制。此外通过监测颗粒压缩过程中的细观能量,揭示了压缩过程能量转换的特征,当颗粒完全破碎时,应变能完全释放,伴随着耗散能的急剧增加,岩石材料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特征。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岩石颗粒破碎全过程宏微观力学行为,对工程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岩石颗粒 压缩试验 颗粒破碎 宏微观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巷道稳定性多参量监测 被引量:37
9
作者 姜耀东 吕玉凯 +1 位作者 赵毅鑫 高占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01-1606,共6页
以综采工作面前方出现小断层为研究背景,采用锚杆测力计、锚索测力计、多功能测枪、电磁辐射仪、红外测温仪、风速计及湿度计等多参量手段对巷道稳定性进行了监测;通过对巷道围岩的应力、位移、电磁辐射和温度同步监测的同时,实现了对... 以综采工作面前方出现小断层为研究背景,采用锚杆测力计、锚索测力计、多功能测枪、电磁辐射仪、红外测温仪、风速计及湿度计等多参量手段对巷道稳定性进行了监测;通过对巷道围岩的应力、位移、电磁辐射和温度同步监测的同时,实现了对巷道围岩体的宏细观相结合的成功监测。结合数值模拟对断层位置处的应力和内能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多参量监测结果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温度作为内能的直接表现形式,有着和应力、位移相同的发展变化规律;电磁辐射体现着煤岩体内部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微破裂的频次,能在细观上监测巷道围岩体变化;多参量中各参量依照其重要性及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巷道变形量、电磁辐射强度值、巷道内部温度、巷道应力;结合电磁辐射、温度、应力和位移的多参量监测方法可以实现对巷道围岩体进行不同的空间尺度、全方位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断层 多参量监测 主成分分析 宏细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塑性应变条件下损伤变量的宏细观测量与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冬梅 郑昭明 +2 位作者 胡百鸣 李建华 李光霞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1,18,共4页
利用超声波测量技术测定了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参量 ,利用这些基本参量和传统意义上的损伤定义 ,从宏观、细观角度导出了不同的损伤变量表示式。它在保持损伤变量定义的一致性基础上 ,使材料的非线性特征与其缺陷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并可... 利用超声波测量技术测定了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参量 ,利用这些基本参量和传统意义上的损伤定义 ,从宏观、细观角度导出了不同的损伤变量表示式。它在保持损伤变量定义的一致性基础上 ,使材料的非线性特征与其缺陷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并可进行定量计算。处理后的试验数据表明 ,损伤变量D均随塑性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且用基体应变和空穴体积率表示的细观损伤变量敏感程度最高。文中还利用A .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变量 超声波 金属 塑性应变 测量 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光电跟踪的初始目标区域估计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丹平 段钦义 +2 位作者 李云伟 刘晓明 李正周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86-2289,共4页
为了提高光电跟踪度的定位精度,提出了用于初始目标区域估计的宏像素方法。定义了有效像素比r的概念,利用它分析了噪声和非对称性对目标初始定位精度的影响,得到了高精度强抗噪声能力的最大宏像素和确定宏像素目标的限制操作。对目标... 为了提高光电跟踪度的定位精度,提出了用于初始目标区域估计的宏像素方法。定义了有效像素比r的概念,利用它分析了噪声和非对称性对目标初始定位精度的影响,得到了高精度强抗噪声能力的最大宏像素和确定宏像素目标的限制操作。对目标占4pixel×4pixel左右,大小为128pixel×128pixel的非对称光斑图像,选择宏像素大小为36pixel,目标宏像素扩大2pixel区域。在SNR为5dB时,r值达到1。动态图像模拟表明,该方法处理速度可达18~20fra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 质心算法 宏像素 宏像素划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孔板比色法的微生物胞内油脂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元维 任路静 +3 位作者 孙冠男 张丽 李娟 黄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94,共6页
对磷酸香草醛显色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建立了磷酸香草醛显色法快速检测微生物胞内油脂的方法,并探讨该方法在微生物油脂测定上的应用。经过实验确定最佳比色条件为:将油脂样品蒸干溶剂后加入2 mL 98%硫酸,于90℃水浴20 min,冷却... 对磷酸香草醛显色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建立了磷酸香草醛显色法快速检测微生物胞内油脂的方法,并探讨该方法在微生物油脂测定上的应用。经过实验确定最佳比色条件为:将油脂样品蒸干溶剂后加入2 mL 98%硫酸,于90℃水浴20 min,冷却至室温后添加3 mL 0.25 g/L香草醛磷酸溶液(34%的磷酸溶液配制),摇匀室温显色20 min,扣除非油脂成分干扰,在53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经验证该反应体系稳定性良好。在裂殖壶菌和隐甲藻两种产DHA油脂微生物中,通过称重法与磷酸香草醛显色法比较,进一步证实建立的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分析过程简便、快速,稳定性好,适合作为常规分析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油脂 磷酸香草醛反应 称重法 裂殖壶菌 隐甲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籽粒β-葡聚糖含量及不同加工方式对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新坤 刘超 +4 位作者 杨清梅 程安玮 王月明 王青 孙金月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探究青稞籽粒中宏量营养素与β-葡聚糖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加工方式对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遴选品质优异的青稞品种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对日喀则市来源的13份青稞品种进行炒制、蒸煮、焙烤和发芽处理。结果表明,β-葡聚糖含量仅与膳食... 为探究青稞籽粒中宏量营养素与β-葡聚糖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加工方式对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遴选品质优异的青稞品种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对日喀则市来源的13份青稞品种进行炒制、蒸煮、焙烤和发芽处理。结果表明,β-葡聚糖含量仅与膳食纤维含量显著相关(P<0.01),与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炒制和焙烤均可显著增加青稞籽粒全粉中β-葡聚糖含量(P<0.05),其中焙烤带来的增益效应更强,与未加工处理相比增幅达到14.97%。鉴于品种和烹饪方式两个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为实现β-葡聚糖的富集,宜选择棕色品种"喜拉22"进行焙烤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Β-葡聚糖 宏量营养素 加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法制备(Ti,Al)N涂层中残余应力对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化 陈涛 宋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4,92,共6页
在国产离子镀和空心阴极离子镀复合镀膜机上,通过改变脉冲偏压值制备了(Ti,Al)N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相组成进行了检测分析,并通过测得的衍射谱线计算了(Ti,Al)N涂层中的残余应力值;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微观形貌显示涂层表面存... 在国产离子镀和空心阴极离子镀复合镀膜机上,通过改变脉冲偏压值制备了(Ti,Al)N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相组成进行了检测分析,并通过测得的衍射谱线计算了(Ti,Al)N涂层中的残余应力值;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微观形貌显示涂层表面存在"大颗粒"现象;用材料表面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检测了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和涂层的硬度值。对涂层中残余应力与质量和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表明:(Ti,Al)N涂层中存在着残余压应力,且随脉冲偏压值的增加其值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涂层中"大颗粒"现象随脉冲偏压值的提高能够显著得到减轻,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力得到提高,涂层的硬度值增大,涂层质量和力学性能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AL)N涂层 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法 大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阴补阳合巨刺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运动功能评级Brunnstrom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作伟 Donatien MOUKASSA +3 位作者 Eudes Saturnin Régis ITOUA Franoise NDINGA ANDELY 李平 李艳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38-2541,共4页
目的:观察泻阴补阳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运动功能评级Brunnstrom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泻阴补阳合巨刺法针刺组A组、传统针刺合巨刺法针刺B组、泻阴补阳针刺法组C组、传统针刺... 目的:观察泻阴补阳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运动功能评级Brunnstrom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泻阴补阳合巨刺法针刺组A组、传统针刺合巨刺法针刺B组、泻阴补阳针刺法组C组、传统针刺组D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每位患者均在脑卒中的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运动功能评级Brunnstrom评分量表的方法。结果:泻阴补阳合巨刺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改善优于其他3组对照组。结论:泻阴补阳合巨刺法对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能达到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目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阴补阳合巨刺法 针刺 脑卒中 肌张力障碍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玫瑰花瓣的双模板法制备高光催化活性的有序大孔-介孔锐钛矿二氧化钛薄片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健全 廖婵娟 +2 位作者 陈霞 卢照 童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001-7007,共7页
以天然玫瑰花瓣和三嵌段共聚物P123(EO_(20)PO_(70)EO_(20))为双模板,有序大孔-介孔锐钛矿TiO_2薄片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酸性介质中成功制备。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制备的TiO_2薄片进行表征。TiO_2薄... 以天然玫瑰花瓣和三嵌段共聚物P123(EO_(20)PO_(70)EO_(20))为双模板,有序大孔-介孔锐钛矿TiO_2薄片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酸性介质中成功制备。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制备的TiO_2薄片进行表征。TiO_2薄片的光催化活性通过罗丹明B光降解过程的光催化效果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级构造的大孔-介孔TiO_2薄片为锐钛矿,且其三维有序的大孔孔壁均由有序的介孔所组成,其中,450℃煅烧后的TiO_2样品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达到2.21×10^(-2) min^(-1),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瓣 P123 溶胶-凝胶法 大孔-介孔 TIO2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外源DNA导入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光宇 肖叶青 占丰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99-103,共5页
本研究采用“大量注射直接导入法”(经检索国内外文献,在水稻上此法系初次使用)将农垦58S的外源DNA导入籼稻品种晚40中,考察其后代结果:D_1代部份单株性状发生变异,D_2代出现籼粳亚种间性状的重组类型,D_3代重组性状基本趋于稳定。证明... 本研究采用“大量注射直接导入法”(经检索国内外文献,在水稻上此法系初次使用)将农垦58S的外源DNA导入籼稻品种晚40中,考察其后代结果:D_1代部份单株性状发生变异,D_2代出现籼粳亚种间性状的重组类型,D_3代重组性状基本趋于稳定。证明直接在籼稻中导入粳稻外源DNA,可实现部分DNA片段与受体植株染色体重组。从而获得育种所需要的籼粳亚种间中间类型材料。此法在育种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DNA导入 籼粳交育种 水稻 遗传变异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寒证的主客观结合等4种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红亚 王米渠 +1 位作者 丁维俊 李炜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4-826,共3页
探讨寒证的现代研究方法,主要从主观(专家系统)客观(数学系统)结合、宏观(症状)微观(基因)结合、中(证候)西(疾病)结合和人文与科学方法结合等4种方法来论述。寒证这一传统证候的研究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和... 探讨寒证的现代研究方法,主要从主观(专家系统)客观(数学系统)结合、宏观(症状)微观(基因)结合、中(证候)西(疾病)结合和人文与科学方法结合等4种方法来论述。寒证这一传统证候的研究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利于促进中医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证 主客观结合 宏微观结合 中西结合 人文与科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集料粘附性及其体系水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岚 罗学东 +2 位作者 张琪 周晓东 李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9-126,共8页
通过接触角测量、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试验,从宏观、微观角度分析了老化前后胶粉(CR)、EM型温拌胶粉(CR-EM)及SDYK型温拌胶粉(CR-SDYK)改性沥青-集料粘附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剥落功模型探究该体系水稳定性,并通过改进水煮法实验对其... 通过接触角测量、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试验,从宏观、微观角度分析了老化前后胶粉(CR)、EM型温拌胶粉(CR-EM)及SDYK型温拌胶粉(CR-SDYK)改性沥青-集料粘附性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剥落功模型探究该体系水稳定性,并通过改进水煮法实验对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及水稳定性均表现为CR-SDYK>CR-EM>CR,且石灰岩与沥青的粘附性较优;分析发现老化前后三种沥青的微观表面能、粘附功分别与宏观表面能、粘附功呈较强的相关性,表明材料的微观性能影响其宏观性能,且AFM-QNM测试方法对评价沥青-集料的粘附性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稳定性;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沥青-集料体系水稳定性的三个指标进行对比,发现指标ER_(2)具有最大权重0.3779,推荐使用指标ER_(2)表征其抗水损害能力,并利用改进水煮法实验验证了AHP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 宏微观方法 表面能 粘附性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推进剂复合材料贮箱基体开裂预测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明法 张笑闻 +2 位作者 常鑫 黄诚 王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05-1012,共8页
基于六边形单胞模型,构建了宏细观结构力学响应场间的关联矩阵,建立了低温推进剂复合材料贮箱结构的宏细观一体化分析方法,采用工程常用的能够预测不同失效模式的宏细观强度准则,对机械和温度载荷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基体开裂进行预测。... 基于六边形单胞模型,构建了宏细观结构力学响应场间的关联矩阵,建立了低温推进剂复合材料贮箱结构的宏细观一体化分析方法,采用工程常用的能够预测不同失效模式的宏细观强度准则,对机械和温度载荷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基体开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机械载荷下,与试验数据相比,宏观Hashin准则、改进的宏观Tsai-Wu准则、细观最大应力准则和细观Hashin准则均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但在温度载荷下,由于考虑了组分材料间热力学性能的不匹配,使用细观强度准则与宏观强度准则预测的结果相比具有一定差异。通过对不同载荷情况下基体开裂预测结果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细观最大应力准则作为基体开裂判据,同时结合考虑组分材料热力学性能差异影响的宏细观一体化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低温推进剂复合材料贮箱结构的基体开裂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贮箱 基体开裂 低温 单胞模型 强度准则 宏细观一体化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