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8和caspase-9 mRNA及蛋白质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鸿 刘艳艳 +2 位作者 贾春红 马英 宋利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43-547,共5页
1994年MacManus等首先报告大鼠全脑缺血后存在神经元凋亡。近10年来,关于脑缺血后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已知脑缺血后可有多种基因被诱导表达,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凋亡的调控。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 1994年MacManus等首先报告大鼠全脑缺血后存在神经元凋亡。近10年来,关于脑缺血后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已知脑缺血后可有多种基因被诱导表达,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凋亡的调控。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caspase),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最重要的蛋白酶,细胞凋亡的最后实施是通过caspase的激活而实现的。迄今为止,已知的家族成员共14个,其中caspase-8和caspase-9在细胞凋亡启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8、caspase-9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以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caspase-9 CASPASE-8 蛋白质表达 mrna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 大鼠 细胞凋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滩羊小肠中小肽和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卢艳娟 王小芳 +2 位作者 曾洁 陈玉林 张恩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70-2178,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滩羊小肠中小肽和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12只健康、体重相近的滩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羊。标准水平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滩羊小肠中小肽和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12只健康、体重相近的滩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羊。标准水平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各组试验滩羊分别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0.84×标准水平(Ⅰ组)、0.96×标准水平(Ⅱ组)、1.08×标准水平(Ⅲ组)和1.20×标准水平(Ⅳ组)。试验根据羊体重分2个阶段:29~35 kg和36~40 kg。于每个阶段末,每个重复屠宰1只试验羊,取其小肠组织样,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小肽转运载体1(Pep T1)、y+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CAT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载体3(EAAT3)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29~35 kg阶段末,小肠中Pep T1 mRNA的表达量随着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Ⅱ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Ⅳ组小肠中CA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Ⅲ组小肠中EAAT3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在36~40 kg阶段末,Ⅱ组小肠中Pep T1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Ⅱ组小肠中CA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小肠中EAAT3 mRNA的表达量随着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Ⅲ组和Ⅳ组小肠中EAAT3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会影响滩羊小肠中Pep T1、CAT1、EAAT3 mRNA的表达量,使机体对小肽和氨基酸的吸收利用率随之改变,以适应滩羊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小肽和氨基酸转运载体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卵表面分泌液中蛋白质组分鉴定及分析
3
作者 李静 李晶 +4 位作者 俞姗 付健美 赵志畅 方继朝 纪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9-1038,共10页
【目的】鉴定和分析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卵表面分泌液中的蛋白质组分,为后续灰飞虱效应子筛选和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在显微镜下从水稻叶鞘中收集灰飞虱完整卵,用磷酸缓冲液洗脱并收集完整卵表面的分泌液;利用液相色谱-... 【目的】鉴定和分析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卵表面分泌液中的蛋白质组分,为后续灰飞虱效应子筛选和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在显微镜下从水稻叶鞘中收集灰飞虱完整卵,用磷酸缓冲液洗脱并收集完整卵表面的分泌液;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联用仪测定卵表面分泌液蛋白质组,将其中的35个蛋白与10种节肢动物唾液蛋白质进行比较分析,推测这35种蛋白的功能保守性和特异性;采用qPCR检测10个基因(LsHSP70,LsPDIA3,LsHSP90,LsPPIase,LsADPRF1,LsHSP68,LsEF 1α,LsATPS,LsG3PD和RZF49036)在灰飞虱不同发育阶段(卵、1-5龄若虫和成虫)和雌成虫组织(输卵管、唾液腺、肠道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结果】在灰飞虱卵表面分泌液中鉴定到149个蛋白,其中有35种蛋白检测到2个及以上的唯一肽段。在这35个蛋白中,发现6个蛋白在至少5种节肢动物的唾液蛋白质组中也普遍存在,推测它们在取食和产卵中具有相似功能;另有9个蛋白未在节肢动物唾液蛋白质组中发现,这些蛋白可能特异性地参与了飞虱的产卵过程。qPCR检测结果显示,LsHSP90和LsEF 1α在雌成虫中高表达,且LsEF 1α在雄成虫中不表达;LsPDIA3和LsHSP90在输卵管中高表达;其余基因在灰飞虱各个发育阶段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在灰飞虱卵表面分泌液中鉴定到149个蛋白,其中一些蛋白与节肢动物唾液蛋白相比既有普遍性也有特异性,不同编码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卵表面分泌液 蛋白质 唾液蛋白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G蛋白α亚基mRNA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朝晖 罗国春 +2 位作者 潘长玉 窦京涛 巴建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为研究G蛋白α亚基 (Ga)mRNA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收集手术切除 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TPC)及 6例无功能甲状腺腺瘤 (NFTA)组织 ,利用RT PCR技术观察Gs和Giα亚基的表达。结果发现 ,GsamRNA在TPC的表达较正常甲状腺 (NT)和NFTA明显增... 为研究G蛋白α亚基 (Ga)mRNA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收集手术切除 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TPC)及 6例无功能甲状腺腺瘤 (NFTA)组织 ,利用RT PCR技术观察Gs和Giα亚基的表达。结果发现 ,GsamRNA在TPC的表达较正常甲状腺 (NT)和NFTA明显增高 (P <0 0 5 ) ,NFTAGsa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与NT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Gia 3mRNA在NFTA的表达明显高于NT(P <0 0 5 ) ,两种甲状腺肿瘤组织中 3种Gi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研究表明Gsa和G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异源三聚体 GTP结合蛋白质 基因表达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的进展 被引量:58
5
作者 李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7-232,共6页
蛋白质组学是在细胞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研究、从蛋白质整体活动的角度来认识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学科 .
关键词 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 表达模式 功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CNGC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干旱胁迫下的调控模式分析
6
作者 邱应德 罗永忠 +3 位作者 齐建伟 周晓彤 马超 于思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8,116,共16页
环核苷酸门控通道蛋白(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proteins,CNGC)在Ca^(2+)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四倍体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Xinjiangdaye’)CNGC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 环核苷酸门控通道蛋白(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proteins,CNGC)在Ca^(2+)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四倍体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Xinjiangdaye’)CNGC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干旱胁迫下的调控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大叶苜蓿基因组中共包含67个MsCNGC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30条染色体上,分属5个亚家族,共包含20个Motif,其启动子区域存在多种响应逆境胁迫的作用元件。新疆大叶苜蓿叶片中共表达了28个MsCNGC基因,有26个在干旱胁迫下不均匀上调,其中MsCNGC 59表达量最高且在干旱胁迫下上调倍数最大。MsCNGCs含有29~120个磷酸化位点,能被LRR蛋白激酶磷酸化,MsLRRs与MsCNGCs基因表达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Ca^(2+)信号转导相关基因MsCaM、MsCML和MsCDPK表达量在干旱胁迫下显著上调。综上,四倍体紫花苜蓿MsCNGCs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包括转录调控和蛋白质的磷酸化调控,在干旱胁迫下能通过参与Ca^(2+)信号转导途径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紫花苜蓿 CNGC基因家族 蛋白质磷酸化 干旱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胁迫下甘蓝型冬油菜表达蛋白及BnGSTs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马骊 白静 +10 位作者 赵玉红 孙柏林 侯献飞 方彦 王旺田 蒲媛媛 刘丽君 徐佳 陶肖蕾 孙万仓 武军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反应的许多方面。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16VHNTS309’在冷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基于GO和KEGG分析鉴定出BE、APX、SOD、GST等参与...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反应的许多方面。本研究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16VHNTS309’在冷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基于GO和KEGG分析鉴定出BE、APX、SOD、GST等参与冷胁迫反应的蛋白质。利用q RT-PCR和生理指标鉴定到响应冷胁迫的关键蛋白质GST,采用同源克隆法克隆到‘16VHNTS309’的GST基因。该基因CDS长度为642bp,编码213个氨基酸,是一个不稳定蛋白,属于GST_N_3谷胱甘肽S-转移酶家族,与甘蓝型油菜‘ZS11’序列相似性为99.22%,与‘ZS11’和‘Vision’两者的氨基酸序列相比较发现第127位亮氨酸(L)突变为脯氨酸(P)。基因家族分析表明,在甘蓝型油菜中共鉴定到153个Bn GSTs成员,按其功能主要分为Zeta、Phi、Theta、CHQ、DHAR、Lambda和Tau这七大类型,大部分的Bn GSTs属于Phi和Tau这2种类型。系统进化将Bn GSTs分为12个亚家族,亚家族Ⅰ和Ⅷ包含了较多的成员,Bn GSTs不均匀的分布在18条染色体上, C06染色体上分布Bn GSTs基因数量最多,含有10个保守的蛋白质基序。Bn GSTs基因家族中有99对基因存在共线性关系, 131个基因来自基因复制事件,片段重复事件在Bn GSTs基因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冷胁迫下Bna A02g35760D、Bna C06g20450D、Bna C06g35490D、Bna A02g03230D和Bna A02g35980D在强抗寒品种中的显著高表达,是弱抗寒品种的7~12倍,并且强抗寒品种具有较高的生理酶活性。另外,在冷冻胁迫下鉴定到一些瞬时和持续表达的关键候选基因。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n GSTs基因在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抗寒分子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冷胁迫 蛋白质 GST基因家族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丁酚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远程 叶志斌 +2 位作者 周钦 张宗梁 吴兆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4,188,共5页
目的 观察丙丁酚对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和TGF -β1 表达的作用 ,探讨抗氧化剂治疗脂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ox- LDL处理组和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运用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AP-1活性变化... 目的 观察丙丁酚对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和TGF -β1 表达的作用 ,探讨抗氧化剂治疗脂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大鼠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ox- LDL处理组和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运用凝胶迁移率实验检测AP-1活性变化 ,Western杂交检测c- Jun、JNK/SAPK磷酸化及TGF- β1 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运用Northern杂交检测TGF- β1- mRNA表达。结果 丙丁酚 5 0 μmol/L预处理系膜细胞 2 0h ,显著降低ox LDL诱导系膜细胞AP 1活性。丙丁酚浓度为 5 0、1 0 0、2 0 0 μmol/L时 ,均显著抑制ox- LDL诱导JNK ,/SAPK磷酸化 ;且ox LDL +丙丁酚处理组的c Jun蛋白表达分别为ox- LDL处理组的 6 0 %、5 1 %和 4 6 %。Northern杂交显示 :ox LDL为 1 0 μg/mL时并不激活TGF- β1 mRNA表达 (P >0 .0 5 ) ;而当ox-LDL浓度增至 5 0、1 0 0 μg/mL时 ,TGF -β1 mRNA表达分别增加 1 .8和 1 .9倍。Western杂交显示ox -LDL呈剂量依赖方式增加TGF β1 蛋白质表达。加入丙丁酚后显著降低ox LDL诱导系膜细胞的TGF -β1- mRNA和蛋白质表达 (P <0 .0 5 )。结论 丙丁酚可能通过抑制JNK1 /SAPK磷酸化和AP 活性下调ox- LDL诱导系膜细胞TGF- β1 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丙丁酚 蛋白诱导 氧化型低 抑制 TGF-β1表达 NORTHERN杂交 mrna表达 Western杂交 JNK/SAPK AP-1活性 mol/L 蛋白质表达 密度 抗氧化剂治疗 蛋白表达水平 LDL 杂交检测 凝胶迁移率 磷酸化 分子机制 活性变化 实验检测 剂量依赖 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采后乙烯合成及乙烯受体ETR1同源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永红 陈学年 +2 位作者 吕斌 丁志祥 欧毅 《西南园艺》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研究了温度和乙烯吸收剂对“南京白凤”桃(AmygdaluspersicaL.)果实采后乙烯生成和乙烯受体ETR1同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乙烯吸收剂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乙烯释放高峰期。定量PCR分析表明,ETR1的mRNA表达水平受温... 研究了温度和乙烯吸收剂对“南京白凤”桃(AmygdaluspersicaL.)果实采后乙烯生成和乙烯受体ETR1同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和乙烯吸收剂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乙烯释放高峰期。定量PCR分析表明,ETR1的mRNA表达水平受温度和乙烯吸收剂调节,随着乙烯合成能力的增强,ETR1同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在桃果实乙烯信号传导过程中呈正向表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R1 乙烯受体 果实采后 基因表达模式 乙烯合成 乙烯吸收剂 mrna表达 乙烯释放量 定量PCR 乙烯生成 合成能力 同源基因 信号传导 高峰期 分析表 桃果实 温度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菊醇调控巨噬细胞ABCA1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妍 杨艳宇 +2 位作者 刘婷婷 李月 李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8-95,共8页
甜菊糖能够降低机体的胆固醇水平,而甜菊醇(steviol,STE)是甜菊糖在机体内的主要天然水解物。作者研究了甜菊醇对小鼠巨噬细胞J774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可... 甜菊糖能够降低机体的胆固醇水平,而甜菊醇(steviol,STE)是甜菊糖在机体内的主要天然水解物。作者研究了甜菊醇对小鼠巨噬细胞J774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首先,利用MTT方法建立了甜菊醇的使用条件及浓度。采用免疫蛋白印记、细胞免疫荧光以及荧光定量PCR方法,发现在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的类似物8-(4-硫代氯苯基)腺苷-3',5'-环磷酸盐(8-(4-chlorophenylthio)ade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CPT)的协作下,甜菊醇能够显著提高ABCA1在蛋白质水平和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且甜菊醇可以显著上调ABCA1的上游调控基因肝X受体(LX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但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甜菊醇能够调控ABCA1蛋白表达的机制,可能与PPARα、LXRα的表达有关。本研究为后续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指导意义,对甜菊糖食品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醇 ABCA1蛋白 LXRΑ PPARΑ mrna表达 蛋白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PPAR-gamma表达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齐颖新 牛小麟 +1 位作者 魏瑾 汪南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 (ECs )PPAR gamma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像信号分析技术 ,以WKY大鼠为正常对照 ,检测 4周 ,16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ECs核内PPAR gamma蛋白质表达水平 ,...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 (ECs )PPAR gamma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像信号分析技术 ,以WKY大鼠为正常对照 ,检测 4周 ,16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ECs核内PPAR gamma蛋白质表达水平 ,原代培养ECs并传代 (≤ 3代 ) ,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和RT PCR技术 ,检测ECsPPAR gamma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4周SHR血压较同龄WKY大鼠轻度升高 (P <0 .0 5 ) ,其ECsPPAR gamma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略高于同龄WKY大鼠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16周SHR血压与 16周WKY大鼠相比明显增高 (P <0 .0 1) ,16周SHRECsPPAR gamma的蛋白质和mRNA水平约为 16周WKY的 1.5倍 (P <0 .0 1) ,且 16周SHRPPAR gamma蛋白质和mRNA水平约为 4周SHR的 2 .5倍 (P <0 .0 1) ,而对照组 16周WKY大鼠PPAR gamma水平较 4周WKY仅升高不到 1倍 (P <0 .0 1)。结论 :随SHR血压的升高和高血压病程的延长 ,ECsPP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 大鼠 SHR 血管内皮细胞 高血压 升高 EC mrna水平 蛋白质免疫印迹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Lats1基因在卵泡不同发育期的半定量表达研究
12
作者 吕智超 李旭 +2 位作者 武斌 徐日福 张云影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第11期6-7,共2页
本实验以15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为试验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海兰褐蛋鸡不同等级卵泡发育时期Lats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实验结果得出Lats1基因存在于海兰褐蛋鸡卵泡发育各个时期,并呈现一定表达规律,说明Lats1基因参与家禽开产时... 本实验以15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为试验材料,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海兰褐蛋鸡不同等级卵泡发育时期Lats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实验结果得出Lats1基因存在于海兰褐蛋鸡卵泡发育各个时期,并呈现一定表达规律,说明Lats1基因参与家禽开产时卵泡发育的调控,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Hippo信号通路在鸡卵泡不同发育时期控制细胞增殖时空表达模式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兰褐蛋鸡 mrna表达水平 卵泡发育 定量表达 不同发育期 时空表达模式 不同等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在不同转移性人乳腺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思方 王杰 +4 位作者 欧周罗 李大强 侯意枫 罗建民 邵志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2,F002,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株中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 (Duffyantigenreceptorforchemokines,DARC)mRNA表达和蛋白质水平的差异 ,探讨DARC与乳腺癌细胞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 培养高低转移潜能的人乳腺癌MDA MB 4 35细胞株 ,... 目的 研究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株中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 (Duffyantigenreceptorforchemokines,DARC)mRNA表达和蛋白质水平的差异 ,探讨DARC与乳腺癌细胞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 培养高低转移潜能的人乳腺癌MDA MB 4 35细胞株 ,并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 ,以体外培养细胞和裸鼠体内原位异种移植瘤为标本 ,用RT PCR法检测DARCmRNA的表达 ,同时在细胞涂片上 ,用抗Fy3单抗检测DARC的蛋白质水平。结果 高转移潜能MDA MB 4 35细胞的DARC表达显著性地低于低转移潜能MDA MB 4 35细胞 ,并且在接种高转移潜能MDA MB 4 35细胞而形成的裸鼠体内原位移植瘤中的DARC表达也显著性地低于低转移潜能MDA MB 4 35细胞来源的移植瘤。结论 本研究首次揭示趋化因子清除槽DARC的表达差异与人乳腺癌细胞的不同转移潜能有关 ,有望成为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癌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 MDA-MB-435细胞 差异表达 抗原 达菲 转移性 receptor DARC 蛋白质水平 乳腺癌细胞株 mrna表达 细胞转移潜能 体外培养细胞 PCR法检测 异种移植瘤 原位移植瘤 乳腺癌转移 细胞涂片 细胞来源 表达差异 显著性 for 相关性 体内 裸鼠 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糜子PmASR2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力鸿 刘思辰 +4 位作者 王海岗 陈凌 王君杰 曹晓宁 乔治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501-506,517,共7页
为了解糜子PmASR2基因在逆境中(干旱、Na Cl、糖及各种植物激素胁迫)的作用,从河曲红糜子中克隆出PmASR2基因,其全长541 bp,保守域长336 bp,共编码112个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该基因是由缺水胁迫引起的植物ABA/WDS诱导蛋白质(AS... 为了解糜子PmASR2基因在逆境中(干旱、Na Cl、糖及各种植物激素胁迫)的作用,从河曲红糜子中克隆出PmASR2基因,其全长541 bp,保守域长336 bp,共编码112个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该基因是由缺水胁迫引起的植物ABA/WDS诱导蛋白质(ASR),且为亲水蛋白,糜子PmASR2基因分别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之间进化保守(76.4%~86.4%),其中,与柳枝稷相似度最高(86.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mASR2基因在PEG、甘露醇、ABA、过氧化氢、Na Cl、茉莉酸甲酯、生长素、水杨酸胁迫下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发生改变,并且根>叶>茎,其中,在茎中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明显。各种胁迫整体上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赤霉素胁迫下该基因在糜子不同部位(根、茎、叶)中相对表达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糜子 缺水胁迫引起的植物ABA/WDS诱导蛋白质(ASR)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牦牛胎盘与胎儿组织线粒体SDH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莉 柳梦琪 +3 位作者 胡佩莹 张勤文 俞红贤 荆海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4-289,共6页
旨在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通牦牛发育早期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以大通牦牛妊娠4月龄牦牛及出生1日龄犊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牦牛胎盘组织,4月龄胎儿和出生1日龄犊牦牛的... 旨在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通牦牛发育早期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以大通牦牛妊娠4月龄牦牛及出生1日龄犊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牦牛胎盘组织,4月龄胎儿和出生1日龄犊牦牛的心肌、骨骼肌、肝和大脑组织中SDHA、SDHB、SDHC和SDHD 4个亚基mRNA定量表达进行测定,研究不同组织线粒体中SDH mRNA表达量与其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出生1日龄犊牦牛心肌组织线粒体SDHA、SDHB、SDHC和SDHD 4个亚基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4月龄胎儿;4月龄胎儿大脑组织线粒体SDHA、SDHB、SDHC和SDHD 4个亚基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出生1日龄犊牦牛。综上表明:SDH基因表达模式表现为4月龄胎儿大脑组织和出生1日龄犊牦牛心肌组织中SDHA、SDHB、SDHC和SDHD 4个亚基转录水平均表现为上调表达,表明4月龄胎儿大脑组织和出生1日龄犊牦牛心肌组织能量代谢调控活动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线粒体 SDH mrna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外周缺血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晓征 李成杰 伍雪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66-1972,共7页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nanxintong capsule,NXT)抑制外周组织缺血炎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双盲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XT组。模型组和NXT组动物接受后肢缺血手术(hind limb ischemia,HLI),并在术后1 h分别灌注生理...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nanxintong capsule,NXT)抑制外周组织缺血炎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双盲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XT组。模型组和NXT组动物接受后肢缺血手术(hind limb ischemia,HLI),并在术后1 h分别灌注生理盐水和NXT。术后3 d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腓肠肌中免疫细胞的比例;应用实时PCR和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NXT诱发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所涉及的生物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相比,NXT组腓肠肌炎症部位的噬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降低(P<0.001),基因EMR1的mRNA表达下调(P<0.001);炎症基因TNF-α、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NXT的使用改变了13种蛋白的表达模式,上调了6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降低了7种蛋白的分泌。此外,这13种蛋白质大多数参与了免疫细胞功能的调节。结论:NXT通过降低免疫细胞的比例及改变mRNA蛋白的表达模式抑制动脉缺血所引起的外周炎症反应,这为NXT临床上治疗外周炎症疾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潜在的靶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缺血诱发的外周炎症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mrna/蛋白质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种子萌发的分子调控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德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405-11407,共3页
综述了突变体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在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分子调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拟南芥 植物激素 数量性状 蛋白质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PRMT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PRMT5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正阳 吴秋桢 +7 位作者 张春渝 许小琼 李丹 孙莹 刘生财 陈裕坤 林玉玲 赖钟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9-582,共14页
【目的】为探究香蕉中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的蛋白功能特征、表达模式以及植物PRMT5的进化关系,以便从分子和基因层面揭示香蕉抗逆机理。【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香蕉A(Musa acumina... 【目的】为探究香蕉中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的蛋白功能特征、表达模式以及植物PRMT5的进化关系,以便从分子和基因层面揭示香蕉抗逆机理。【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香蕉A(Musa acuminata)、香蕉B(Musa balbisiana)和阿宽蕉(Musa itinerans)PRMT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保守基序、蛋白结构域、启动子响应元件预测、蛋白互作、共线性和低温转录组表达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并对30种植物的PRMT5基因进行进化分析。【结果】3种香蕉中均存在8个PRMT家族成员,蛋白结构域和精氨酸甲基化相关,亚细胞定位主要在叶绿体和细胞膜上。系统进化树显示香蕉PRMT分为5个亚族,且与拟南芥和水稻PRMT同源性高;启动子中含有光响应、逆境胁迫响应和植物激素响应元件。香蕉物种内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复制事件分别发生1、2、0次,与拟南芥进行物种间共线性分析证明,香蕉A和B之间亲缘关系最近。低温转录组表明香蕉PRMT成员中呈现出两大类不同的表达模式:第Ⅰ类大致在0℃和4℃时表达量高,说明低温促进第Ⅰ类基因表达;第Ⅱ类基因中MiPRMT5、MiPRMT7、MiPRMT3、MiPRMT8和MaPRMT2这5个基因在13℃时表达量最高,其余温度下表达量较低或不表达。PRMT5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同科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功能多样化表达,该基因兼具多样性与保守性。【结论】PRMT在香蕉中参与精氨酸甲基化和DNA损伤修复,参与非生物胁迫并响应脱落酸、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等物质的代谢通路,从而发挥逆境防御等功能。结合低温转录组数据,表明不同梯度的低温可能会调控不同的PRMT基因表达,使其适应多种冷胁迫条件,提高自身抗逆性。PRMT5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香蕉PRMT5在进化过程中相对独立,与其他植物亲缘关系较远,推测香蕉中该基因编码蛋白在进化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功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表达模式 非生物胁迫 基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头孢提取物Fr.8组分对HepG-2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19
作者 韩一凤 耿燕 +4 位作者 孟照敏 杜妍 许泓瑜 史劲松 许正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117,共7页
为探讨虫草头孢正己烷分离组分Fr.8对高胰岛素诱导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作者建立了稳定的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并检测了Fr.8组分对胰岛素抵抗细胞(HepG-2/IR)的葡萄糖消耗、葡萄糖摄取及相关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为探讨虫草头孢正己烷分离组分Fr.8对高胰岛素诱导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作者建立了稳定的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并检测了Fr.8组分对胰岛素抵抗细胞(HepG-2/IR)的葡萄糖消耗、葡萄糖摄取及相关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5μmol/L胰岛素是诱导细胞成为HepG-2/IR的最佳作用浓度;Fr.8组分在无细胞毒性范围内可显著增加HepG-2/IR对葡萄糖的消耗及摄取;Fr.8(>25μg/mL)可明显上调IR、IRS1、IRS2、Glut2、AMPKαmRNA的表达水平,并上调IR、IRS、Glut2、p-AMPKα、p-AKT蛋白质的表达。研究表明,虫草头孢Fr.8可改善HepG-2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受体及底物、葡萄糖转运蛋白2、pAMPKα和p-AKT蛋白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虫草头孢 mrna表达 蛋白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35卷第4期《遗传》封面说明
20
作者 张春霞 刘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8-458,共1页
随着基因组研究的飞速发展,对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得到更多的关注。利用模式动物从个体发育水平、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斑马鱼体外受精、发育,并且胚胎透明,近年来成为研究早期基... 随着基因组研究的飞速发展,对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得到更多的关注。利用模式动物从个体发育水平、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斑马鱼体外受精、发育,并且胚胎透明,近年来成为研究早期基因表达调控的有力模型。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是利用反义RNA探针检测体内mRNA表达的一项技术,在利用模式动物研究基因时空表达及调控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何使用该技术得到特异、高敏感度的表达结果,对每一个使用该技术的实验室来说都很重要。本实验室参照常规的实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之更加灵敏,结果更加特异。详见本期第522~528页张春霞,刘峰“斑马鱼高分辨率整胚原位杂交实验方法与流程”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 原位杂交技术 基因表达调控 封面 mrna表达 个体发育 模式动物 分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