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5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casing deforma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ementing slurry system optimization
1
作者 Yan Yan Meng Cai +3 位作者 Wen-Hai Ma Xiao-Chuan Zhang Li-Hong Han Yong-Hong Liu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31-1240,共10页
The casing deforma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cement slurry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asing deformation of shale oil and gas wells dur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this paper, the fracture ... The casing deformation preven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cement slurry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asing deformation of shale oil and gas wells dur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this paper, the fracture mechanism of hollow particles in cement sheath was firstly analyzed by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hollow particles in cement on casing deform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 method. Finally, field test wa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he casing deformation based on cement slurry mod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displacement can be absorbed effectively by hollow particles inside the cement transferring the excessive deformation away from casing. The particles in the uncemented state provide deformation space during formation slipping. The casing with diameter of 139.7 mm could be passed through by bridge plug with the diameter of 99 mm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article/cement reaches 1:4. According to the field test feedback, the method based on optimization of cement slur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casing deformation, and the recommended range of hollow microbeads content in the cement slurry is between 15% and 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slurry Hollow ceramsite Casing deformation Formation slip Field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Fiber Cement Slurry in the Oil and Gas Well Cement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BuYuhuan WangRuihe +1 位作者 ChengRongchao LiYuha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Based on a carbon fiber cement slurry system developed in the previous wor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bon fibe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ement slurry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 Based on a carbon fiber cement slurry system developed in the previous wor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bon fibe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ement slurry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fiber has no effect on the slurry rheological mode, but influences its rheological behavior. When the fiber proportion ranges from 0.12% to 0.19% and the fiber length from 400 to 1,400 μm, the slurry rheological behavior can be improved. Under the normal pressure, the use of fiber can shorten the thickening time of the cement slurry. When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nstant-length fiber increases, the water loss of the cement slurry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and when the fiber length increases (the fiber proportion being kept constant), the water loss shows the same trend. This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optimal values for the fiber length and proportion, which vary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following respective ranges: 0.12%-0.37% and 700-1,400 μ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slurry carbon fiber rheological behavior thickening time water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综合可泵性及防气窜能力的水泥浆触变稠度设计方法
3
作者 田辉 柳华杰 +3 位作者 步玉环 姜旭 殷慧 张洪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2,共8页
采用稠度差值法建立水泥浆触变稠度与六速黏度计读数的关系,进而建立水泥浆触变稠度与水泥浆黏度的关系,并利用Landmark软件模拟分析不同触变稠度水泥浆地面泵压及泵注过程中当量密度(ECD),分析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稠度对压稳不压漏... 采用稠度差值法建立水泥浆触变稠度与六速黏度计读数的关系,进而建立水泥浆触变稠度与水泥浆黏度的关系,并利用Landmark软件模拟分析不同触变稠度水泥浆地面泵压及泵注过程中当量密度(ECD),分析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稠度对压稳不压漏安全可泵注性能的影响,然后利用落球法测黏度原理,分析不同水泥浆触变稠度(黏度)防气窜能力,提出一种综合可泵性及防气窜能力的水泥浆触变稠度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以某油田高压气井为例,当水泥浆触变稠度为35 Bc时,井底ECD达到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的临界值;当水泥浆触变稠度为31 Bc时,对直径为1000μm的气泡施加的运移阻力近169 Pa,具有明显的防气体运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变水泥浆 触变稠度 防气窜 安全泵注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水灰比低密水泥浆胶凝过渡态防气窜性能研究
4
作者 耿国伟 田野 +1 位作者 杨智程 王有伟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59-62,共4页
为解决以人造玻璃微珠为减轻材料构建的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在渤海区域易漏地层防浅层气固井应用中存在的耐压能力受限、水泥浆摩阻系数高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大水灰比低密水泥浆体系。该水泥浆体系密度为1.50 g/cm^(3),不添加... 为解决以人造玻璃微珠为减轻材料构建的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在渤海区域易漏地层防浅层气固井应用中存在的耐压能力受限、水泥浆摩阻系数高等一系列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大水灰比低密水泥浆体系。该水泥浆体系密度为1.50 g/cm^(3),不添加人造玻璃微珠,通过增大水灰比来降低水泥浆密度,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常规浆体性能良好。为研究该体系能否满足易漏地层防浅层气固井技术需求,通过水泥水化分析仪(CHA)表征大水灰比低密水泥浆体系在胶凝过渡态下防气窜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水围压与注气压力压差为0.35 MPa时,该水泥浆体系在胶凝过渡态下具有一定的防气窜能力,注气压力较小时防气窜性能良好,随着注气压力增大其防气窜性能变差;进一步增加水围压与注气压力压差至0.70 MPa时,该水泥浆体系在胶凝过渡态下表现出良好的防气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水灰比 低密水泥浆 胶凝过渡态 水泥水化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理论研究20 a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甘德清 孙海宽 +2 位作者 刘志义 薛振林 张友志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6,共18页
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是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符合“双碳”战略发展的重要采矿手段。管道输送系统为充填料浆顺利输送至采空区提供了可靠途径,随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分析了近20 a国内外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发展脉络,提出了管道输送系统具备的... 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是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符合“双碳”战略发展的重要采矿手段。管道输送系统为充填料浆顺利输送至采空区提供了可靠途径,随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分析了近20 a国内外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发展脉络,提出了管道输送系统具备的3个特点。首先,管道输送研究理论体系丰富,归为尾砂胶结充填料浆性质及管流特性两方面;其次,管道输送安全事故频发,堵管、爆管、磨损失效尤为突出,开展管输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最后,为提高矿石开采效率,实现采充协调,大流量管输系统成为料浆输送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管道输送两方面研究内容,从充填料浆自身属性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充填材料类型及充填料浆的流变性、触变性等研究进展,从管输特性角度综述了管输的具体影响因素及管流特性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速度场分布、管输阻力计算方法、管道磨损、管流可视化及传热等方面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展开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常采用Bingham模型及H-B模型描述不同类型的充填料浆流变特性、塑性黏度及屈服应力等流变参数是料浆管道输送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加入减阻剂、减水剂或缓凝剂等外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料浆流层间的黏滞阻力;优化管径、输送速度、充填倍线等设计参数可改善充填料浆在管道内的流动状态,减少流动过程的摩擦阻力损失。针对“三高一扰动”问题及经济高速发展需求,在“双碳”背景下,展望了未来管输核心装备及技术研发的发展前景,认为未来研究侧重点主要包括:(1)在装备方面,开发新型充填材料,充分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建立一套自动化充填料浆制备系统,依据料浆性质与管输设计参数进行自适应性计算与分析,实现物料精准控制;对管道材料进行精细化加工或替换,减少输送摩擦阻力,提高料浆输送效率;实现充填料浆的物理可视化监测,减少堵管爆管事故发生。(2)在技术层面,有必要进一步将矿业工程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开发智能化、可视化、高效化且经济性显著的现代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尾砂胶结充填料浆 管道输送 清洁生产 智能化 研究现状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率下粉煤灰掺量对煤矸石充填体变形破坏的影响
6
作者 朱磊 刘成勇 +6 位作者 古文哲 刘治成 赵萌烨 何志伟 邱华富 梁超 何国庆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298,共7页
为了解不同加载速率下矿井煤矸石充填体的安全可靠性,开展了不同灰砂比、不同粉煤灰掺量下,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充填体试样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单轴抗压强度及压缩过程中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粉煤灰(FA)能够有效改善料浆的流动性... 为了解不同加载速率下矿井煤矸石充填体的安全可靠性,开展了不同灰砂比、不同粉煤灰掺量下,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充填体试样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单轴抗压强度及压缩过程中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粉煤灰(FA)能够有效改善料浆的流动性能,在试验掺量下,充填料浆的坍落度、扩展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泌水率的最大变动量为+28.56%、+39.08%、+58.50%、+63.08%、-52.73%。②在FA掺量30%、灰砂比1∶4、加载速率为1.0 mm/min情况下,充填体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最大。③随着加载速率和FA掺量的增加,充填体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在间隙压密阶段呈现加速完成趋势、线弹变形阶段斜率增大、裂隙破坏阶段峰值强度增强等现象。④FA掺量从10%增加到30%,充填体试样的主要破坏形式由单一拉伸、剪切等向复杂的拉剪破坏转化,且破坏性有所增强;加载速率从0.5 mm/min增至2.0 mm/min,充填体试样受破坏程度也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料浆流动性 加载速率 变形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低热水泥浆体系研究
7
作者 田进 冯颖韬 +4 位作者 张浩 崔策 王有伟 黄峰 汤宇童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63-67,共5页
针对海洋深水油气开采钻遇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常规固井水泥浆水化放热量大低温强度发展缓慢,容易造成天然气水合物受热分解危害作业安全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地聚物低热水泥浆体系。该水泥浆体系通过引入不同种类的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配合... 针对海洋深水油气开采钻遇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常规固井水泥浆水化放热量大低温强度发展缓慢,容易造成天然气水合物受热分解危害作业安全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地聚物低热水泥浆体系。该水泥浆体系通过引入不同种类的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配合其他外加剂形成了一套1.5 g/cm3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该体系流动性好、无自由液、API滤失量低,符合深水固井施工要求。研究了该体系的水化热性能与低温强度性能,研究表明40%加量的偏高岭土和硅灰混合地聚物可降低35%水化热、提高41%抗压强度。机理分析表明,地聚物通过将水泥中未反应完全的铝酸三钙转化为钙矾石提升水泥石早期强度。本文构建的地聚物低热水泥浆体系为钻遇天然气水合物固井水泥浆施工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天然气水合物 固井 水泥浆 地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储气库韧性水泥浆及增韧机理
8
作者 李立昌 曹洪昌 +5 位作者 高阳 刘景丽 马骏 黄建 刘俊华 孙文昭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6,共8页
储气库作为中国“能源保供”的重点工程,具备季节调峰、事故应急及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三大功能。华北储气库普遍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井底温度高、密度窗口窄、漏失风险大、一次封固段长、井筒长期密封完整性要求高等固井难点,普通... 储气库作为中国“能源保供”的重点工程,具备季节调峰、事故应急及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三大功能。华北储气库普遍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井底温度高、密度窗口窄、漏失风险大、一次封固段长、井筒长期密封完整性要求高等固井难点,普通的水泥浆难以满足该条件下的固井要求。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出一种多功能活性增韧材料HFOC,探究了加入HFOC的韧性水泥浆的综合性能及其增韧机理,形成一套适用于储气库固井的韧性水泥浆体系,并优化了预应力固井等工艺技术。结果表明,韧性水泥浆体系密度范围为1.88~1.92 g/cm^(3),稠化时间可调,直角稠化,沉降密度差为0,游离液为0,API失水量不大于50 mL,7 d弹性模量小于6.48 GPa,80℃、24 h抗压强度大于14 MPa。从物理和化学两方面探索了韧性水泥浆的增韧机理,水泥成分中铁铝酸四钙对水泥石的韧性和力学性能有积极影响,铁铝酸四钙含量的增加可以更好地防止微裂纹扩展,提高水泥环的密封完整性。该项技术成功应用于华北储气库生产套管固井,固井质量满足储气库要求,可为其他储气库固井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韧性水泥浆 增韧机理 铁铝酸四钙 固井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固井关键技术
9
作者 覃建宇 李波 +3 位作者 饶志华 金勇 张勇 刘永峰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7,共8页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A1H井是一口超深大位移井,ϕ244.5 mm套管下深达8125.00 m,裸眼段长5125.00 m,裸眼段水平位移5093.17 m,套管下入难度大;且实钻穿越3个断层,固井漏失风险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为攻克该井固井技术难点,研发了套管附...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A1H井是一口超深大位移井,ϕ244.5 mm套管下深达8125.00 m,裸眼段长5125.00 m,裸眼段水平位移5093.17 m,套管下入难度大;且实钻穿越3个断层,固井漏失风险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为攻克该井固井技术难点,研发了套管附件磨损评价装置,并进行了入井附件的评价优选,为安全顺利下入套管提供了技术保障;利用循环摩阻精准计算技术,实现了作业期间井筒内压力的准确控制与浆柱结构的优化设计,降低了固井漏失风险;应用双重悬浮超低密度低摩阻首浆和高固相低黏高切尾浆水泥浆,确保井内流体流变性合理匹配,提高了固井顶替效率;通过温度压力耦合计算技术准确评估了井底循环温度,为水泥浆试验提供了合理的温度。通过综合应用各项固井关键技术,恩平21−4油田A1H井固井施工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为该海域超深大位移井固井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固井 低摩阻水泥浆 温度压力耦合计算 恩平21−4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固井用悬浮稳定型降失水剂的制备与应用
10
作者 杜宇斌 刘子帅 +3 位作者 吕斌 赵维超 周崇峰 樊荣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青海油田柴达木盆地地温梯度高且多处于地层超压带或邻近区带,深井超深井固井过程中,对高密度水泥浆高温高压工况下的失水、流变以及热冲击后的沉降稳定性、力学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接枝聚合制备了含有温敏基团和支链结构的悬... 青海油田柴达木盆地地温梯度高且多处于地层超压带或邻近区带,深井超深井固井过程中,对高密度水泥浆高温高压工况下的失水、流变以及热冲击后的沉降稳定性、力学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接枝聚合制备了含有温敏基团和支链结构的悬浮稳定型降失水剂DFS-200,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FS-200可将2.10~2.30 g/cm^(3)水泥浆体系高温工况下的API失水量控制在50 mL以内,游离液为0、密度差小于0.03 g/cm^(3),流变和稠化性能良好,浆体“低温不增稠、高温不稀释”;水泥石强度发育快,静胶凝强度过渡时间短,200℃下48 h抗压强度大于30 MPa、无衰减。应用DFS-200在柴达木盆地目的层尾管固井中进行了多次现场试验,效果良好,为改善青海油田深井超深井封固质量、保障井筒完整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失水剂 支链结构 沉降稳定性 水泥浆 高温 深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膨润土-水泥-水玻璃浆液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苏雷 周恒 +4 位作者 范晋光 于强 杨一玮 刘浩杰 李修浩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2-340,共9页
水泥-水玻璃浆液(C-S浆液)作为常用的注浆浆液,浆液性能受温度变化而改变,常温灌浆方案不适合高温灌浆。添加膨润土改善C-S浆液的高温性能,探究高温作用下膨润土对C-S浆液性能的影响,对比20℃和80℃温度下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对C-S... 水泥-水玻璃浆液(C-S浆液)作为常用的注浆浆液,浆液性能受温度变化而改变,常温灌浆方案不适合高温灌浆。添加膨润土改善C-S浆液的高温性能,探究高温作用下膨润土对C-S浆液性能的影响,对比20℃和80℃温度下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对C-S浆液流变性能和结石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XRD和SEM-EDS分析探讨其工作机制。结果表明:1)80℃高温会降低C-S浆液黏度、屈服应力,增加浆液流动度,掺入膨润土能增加C-S浆液黏度、屈服应力,降低流动度,这对高温突涌水灾害注浆治理过程中防止浆液流失有积极效果;2)80℃高温能够促进C-S浆液结石体早期强度的提升,但是对结石体长期强度、抗渗性能有负面影响,而膨润土的掺入可以改变结石体孔隙结构,降低孔隙率,从而提升抗渗性能;3)80℃高温可以促进膨润土参与后期化学反应,优化C-S浆液结石体矿物相组成,改变微观结构性能,对注浆加固后期的稳定性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隧道 膨润土 水泥-水玻璃浆液 流变性能 结石体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多分支井的弹韧性水泥浆体系及其性能评价
12
作者 王春鹏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3期28-31,共4页
多分支水平井工艺过程复杂,主、支井眼交汇处裸眼井段的存在,造成液压密封性问题,水泥石与套管及井壁间的胶结质量差,易发生窜槽等难点,因此,通过室内筛选出的弹性剂TN-1与增韧剂玻璃纤维复配使用,提高水泥石的力学性能、胶结性能和密... 多分支水平井工艺过程复杂,主、支井眼交汇处裸眼井段的存在,造成液压密封性问题,水泥石与套管及井壁间的胶结质量差,易发生窜槽等难点,因此,通过室内筛选出的弹性剂TN-1与增韧剂玻璃纤维复配使用,提高水泥石的力学性能、胶结性能和密封性能,构建一套性能优良的弹韧性水泥浆体系。室内针对弹韧性水泥浆体系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弹韧性水泥浆体系较普通水泥浆,渗透率降低了82.3%,弹性模量降低了72.4%,抗压强度提高了88.6%,体现了该水泥浆较好的致密性和弹韧性。通过胶结实验研究发现:弹韧性水泥浆Ⅰ、Ⅱ界面的胶结强度相对普通水泥浆分别提升29.8%和25.9%,具有良好的胶结性,这对于抑制微环隙、微间隙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支 固井 弹性剂TN-1 弹韧性水泥浆 胶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下承层精铣刨露浆率检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李斌斌 牛能 赵军林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桥梁、隧道水泥混凝土下承层精铣刨质量直接影响沥青面层与下承层的层间粘结和抗剪性能。通过对拓形法检测用标准片材密度稳定性分析及不同方法检测露浆率的分析研究,确定了不同规格的A4打印纸及0.5 mm和0.8 mm的透明PVC标准片材均能用... 桥梁、隧道水泥混凝土下承层精铣刨质量直接影响沥青面层与下承层的层间粘结和抗剪性能。通过对拓形法检测用标准片材密度稳定性分析及不同方法检测露浆率的分析研究,确定了不同规格的A4打印纸及0.5 mm和0.8 mm的透明PVC标准片材均能用于检测露浆率;拓形法操作性强,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且成本低,可以客观地检测出水泥混凝土下承层精铣刨施工露浆率;拓形法可有效弥补目测法主观性太强而无法提供准确的露浆率和图像处理法成本高、操作繁琐的缺点,它是对目测法的一种补充,有利于推动水泥混凝土精铣刨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的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铣刨 露浆率 水泥混凝土下承层 目测法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韧性防窜水泥浆体系性能评价
14
作者 秦江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49-53,共5页
南海莺歌海盆地封固高压气层,有效封固段长,目的层温度最高达201℃,顶底温差大,水泥环高温稳定性差,射孔或压裂固井过程中容易发生气窜风险,导致封隔能力失效。针对上述问题,室内采用纳米硅液防窜剂SCR-T,该材料活性纳米SiO2粒径有效,... 南海莺歌海盆地封固高压气层,有效封固段长,目的层温度最高达201℃,顶底温差大,水泥环高温稳定性差,射孔或压裂固井过程中容易发生气窜风险,导致封隔能力失效。针对上述问题,室内采用纳米硅液防窜剂SCR-T,该材料活性纳米SiO2粒径有效,有效促进水化反应速率,明显提高水泥石的强度,降低了水泥石的渗透率,有效增强高温水泥浆防气窜性,在此基础上,协同弹性乳液TR-L颗粒级配偶联填充颗粒空隙,提高水泥石的弹韧性和高温强度稳定性。通过对抗高温韧性防窜水泥浆体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50%纳米硅液防窜剂SCR-T协同4.00%弹性乳液TR-L复配使用,构建的韧性防窜水泥浆流变性好,浆体稳定好,SPN值均小于1,防窜能力优异,在210℃下,韧性防窜水泥浆高温稳定性好,水泥石抗压强度没有出现衰减,14 d强度大于30 MPa。弹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普通胶乳水泥浆,弹性模量降低了67.6%,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韧性防窜水泥浆 纳米硅液防窜剂 弹性乳液T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Cementing Techniques Of Salt Formation
15
作者 Zeng yijin Ding shidong Xia Huade (Petroleum Drilling Reseach Institute,MGMR) 《西部探矿工程》 CAS 1993年第5期6-12,共7页
This paper analyzes mechnasim of casing failure and collapse by salt formation,discusses cementing techniques of salt zone about casing programme, casing design, preparation of well condition, mud and slurry propertie... This paper analyzes mechnasim of casing failure and collapse by salt formation,discusses cementing techniques of salt zone about casing programme, casing design, preparation of well condition, mud and slurry properties required, cementing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solving problems posed when cementing through salt sequences, and illustrates with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T formation cementATION COLLAPSE strenghth PLASTIC flow saturated slurry SYNTHETIC techniqu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超细水泥注浆材料配比及性能优化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伟韬 吴海凤 申建军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158,共13页
注浆堵水技术已成为水害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超细材料的研究也成为了目前注浆材料发展的新方向。为了解决矿井水害注浆治理工程中注浆材料优选和配比优化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曲面法(RSM)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超细... 注浆堵水技术已成为水害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超细材料的研究也成为了目前注浆材料发展的新方向。为了解决矿井水害注浆治理工程中注浆材料优选和配比优化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曲面法(RSM)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超细水泥注浆材料优化配比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不同水灰比、硅灰(SF)掺量及高效聚羧酸减水剂(PCS)掺量条件下浆液黏度、泌水率及7 d单轴抗压强度进行分析,以确定RSM最佳基准水平,其次构建以浆液黏度、泌水率及7 d单轴抗压强度为响应目标的二次多项式预测模型,结合方差、残差及响应曲面分析各响应变量对响应目标的影响规律,确定注浆材料最优配比。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最优水灰比、SF掺量及PCS掺量分别为1∶1、35%及0.3%。通过RSM研究发现,浆液黏度、泌水率及7 d单轴抗压强度不仅受单一因素影响,且存在多因素交互作用。根据建立的二次多项式响应面回归预测模型可知,当水灰比、SF掺量及PCS掺量分别为0.7∶1、38%及0.2%时,注浆材料性能最优,其回归模拟预测浆液黏度、泌水率及7 d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210.82 mPa·s、1.0%及12.22 MPa。通过室内试验,其结果与预测模型结果吻合度较高,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证明了该模型能够用于注浆材料优化配比设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超细水泥浆体 陷落柱边缘岩体 注浆堵水 注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wan模型的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滞回曲线
17
作者 窦益华 王子迪 +2 位作者 李国亮 张伟 于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特殊螺纹接头是高温高压井油套管柱连接的重要部件,管内流体压力、流速的变化诱发管柱振动,引起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发生微滑,表现为力与位移的刚度软化与滞回等非线性特征,进而导致接头密封性能下降。为查明密封面的微滑机制,基于离散I... 特殊螺纹接头是高温高压井油套管柱连接的重要部件,管内流体压力、流速的变化诱发管柱振动,引起特殊螺纹接头密封面发生微滑,表现为力与位移的刚度软化与滞回等非线性特征,进而导致接头密封性能下降。为查明密封面的微滑机制,基于离散Iwan模型本构关系,建立某锥面-锥面Φ88.9 mm×6.45 mm P110特殊螺纹接头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不同循环位移载荷下密封面处的力-位移滞回曲线,通过滞回曲线离散化分析,识别出离散Iwan模型的4组参数;构建该特殊螺纹接头等效Iwan模型,分析密封面间的微滑状态;对比分析两种模型滞回曲线的相似度,验证等效Iwan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构建的特殊螺纹接头等效Iwan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综合相似度较高,滞回曲线面积重合度大于92%,位置误差小于2%;利用特殊螺纹接头等效Iwan模型得到的滞回曲线,能够准确描述密封面间黏着、滑移、宏观滑移之间的转化过程,从而为特殊螺纹接头滞回曲线分析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螺纹接头 滞回曲线 Iwan模型 参数识别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树脂粉对热采井水泥浆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刘卫红 王晓亮 +1 位作者 胡千红 许明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601,共6页
稠油油藏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高温蒸汽的注入,产生的热应力往往会导致固井水泥石的破坏。针对这一问题,优选了一种聚芳醚酮类耐高温树脂粉作为弹性材料加入水泥浆体系中,研究了树脂粉对水泥浆常规性能、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 稠油油藏在开采过程中由于高温蒸汽的注入,产生的热应力往往会导致固井水泥石的破坏。针对这一问题,优选了一种聚芳醚酮类耐高温树脂粉作为弹性材料加入水泥浆体系中,研究了树脂粉对水泥浆常规性能、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泥浆中加入4%的树脂粉时,水泥浆的稠度系数为0.71 Pa·sn、滤失量为34 mL、稠化时间为225 min、抗压强度为17.69 MPa,水泥浆的常规性能均满足现场作业要求;而水泥石的弹性模量则可以降低至4 GPa以下,树脂粉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水泥石的弹性。加有树脂粉的水泥石在320℃高温养护28 d后,抗压强度为18.68 MPa,抗冲击强度为1.97 kJ/m^(2),弹性模量为3.67 GPa,显示了较好的抗高温强度和弹性。与未加树脂粉的水泥石相比,水泥石的渗透率降低了61.3%,弹性模量下降了39.1%,峰值应变增加了119.0%。树脂粉的加入改善了水泥石的脆性,增加了水泥石的弹性以及抗形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热采井水泥石在注蒸汽作业过程中抵抗热应力破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树脂粉 热采井 固井 水泥浆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漏堵漏低密度水泥浆技术
19
作者 田野 马春旭 +3 位作者 赵军 陈为行 王义昕 宋维凯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521,共7页
跃进3-3XC井完钻井深达9432 m,水平钻进距离超过3400 m,刷新了亚洲最深和超深水平大位移井的纪录。该井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水泥浆性能要求高,除了高温、高压外,地层承压能力低,极易发生漏失。针对此类问题,通过研发新型功能性材... 跃进3-3XC井完钻井深达9432 m,水平钻进距离超过3400 m,刷新了亚洲最深和超深水平大位移井的纪录。该井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水泥浆性能要求高,除了高温、高压外,地层承压能力低,极易发生漏失。针对此类问题,通过研发新型功能性材料,构建了C-Lo PSD(1.30 g/cm^(3))、C-Lite STONE(1.60 g/cm^(3))与C-Hi PSD(1.40 g/cm^(3))三套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涵盖了中低温、高温等应用条件,并在跃进3-3XC井中成功应用,水泥浆性能满足固井需求。与之前用水泥浆体系相比,混浆效率、流变性、悬浮稳定性、水泥石抗压强度等明显提升。其中,C-Lite STONE(T_(BHC)=75℃/T_(TOC)=30℃)与C-Hi PSD(T_(BHC)=145℃/T_(TOC)=105℃)水泥浆体系在温差分别为45℃和40℃下,顶部48 h抗压强度达到8.1 MPa和14.3 MPa。跃进3-3XC井在施工期间多次遭遇漏失,通过使用自研的新型堵漏材料C-B62和C-B66,成功封堵裂缝,保证了固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大位移井 高温低密度水泥浆 粉煤灰 漏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碳泡沫水泥浆的淤泥固化研究
20
作者 丰土根 厉治平 +1 位作者 张箭 谢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8-2547,共10页
河湖疏浚会产生大量疏浚淤泥,其含水率、压缩性均较高。采用二氧化碳作为泡沫气体源制备二氧化碳泡沫水泥浆材料并以此作为固化材料开展淤泥改良,对疏浚淤泥的资源再利用及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传统空气泡沫水泥浆制备... 河湖疏浚会产生大量疏浚淤泥,其含水率、压缩性均较高。采用二氧化碳作为泡沫气体源制备二氧化碳泡沫水泥浆材料并以此作为固化材料开展淤泥改良,对疏浚淤泥的资源再利用及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传统空气泡沫水泥浆制备技术与普通水泥基固碳机理,采用二氧化碳替代空气制备二氧化碳泡沫水泥浆并以此进行淤泥固化,对泡沫浆液养护后形成结石体试块的力学性能以及疏浚淤泥固化后形成填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泡剂A_(2)和稳泡剂C_(1)的最佳组合为4,5 g/L;水泥水化水解产物中Ca(OH)_(2)与CO_(2)生成CaCO_(3)的转化率约增加26.1;水泥浆中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30%;固化后形成的固化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及黏聚力与泡沫浆液的掺量呈近似线性递增关系,而渗透系数与泡沫浆液的掺量呈近似线性递减关系。研究成果为淤泥固化的工程应用和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途径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二氧化碳 泡沫水泥浆 淤泥固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