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保护税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的影响
1
作者 杨肖丽 余瑞 景再方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共12页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其价格波动备受学界和政府关注。本文从我国环境保护税的角度关注政策实施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的影响,旨在为稳定农产品批发价格,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近年来,我国猪...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其价格波动备受学界和政府关注。本文从我国环境保护税的角度关注政策实施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的影响,旨在为稳定农产品批发价格,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明显,而201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对高污染的养猪业造成巨大冲击,引起猪肉价格再次大幅波动。因此,聚焦我国环保税,以猪肉批发市场价格为例,探究环保税对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考虑各省实施环保税的时间和地区差异,选取云南省、山东省和湖北省三个猪肉主产省作为样本地区构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环保税政策对猪肉价格的长短期影响。研究发现,环保税政策的实施导致猪肉价格短期上涨,且波动幅度较大,但长期呈现稳定趋势。排除年份和节假日影响后,结果仍然稳健可靠。表明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投入,养殖户完成了生产技术和市场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适应过程,有助于降低长期的环境治理成本,且能稳定农产品批发价格,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应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环保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农产品批发价格应急调控机制,建立健全横向补偿机制,因地制宜调整政策实施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影响 双重差分 动态效应 环境保护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土-EPS板蠕变下减载式涵洞土压力长期变化规律
2
作者 陈保国 吴森 +3 位作者 高琦 孙梦尧 袁山 吴雪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共9页
减载式涵洞改变了涵顶填土荷载的传递路径,使得上部填土荷载向减载块集中,从而降低涵洞顶板受到的土压力,但是在长期填土荷载下,土体与减载孔内的柔性填料会发生蠕变变形导致应力重分布。为了明确长期填土荷载作用下减载式涵洞的土压力... 减载式涵洞改变了涵顶填土荷载的传递路径,使得上部填土荷载向减载块集中,从而降低涵洞顶板受到的土压力,但是在长期填土荷载下,土体与减载孔内的柔性填料会发生蠕变变形导致应力重分布。为了明确长期填土荷载作用下减载式涵洞的土压力变化规律与减载效果,利用模型试验探究了刚性地基条件下减载式涵洞在填筑砂土施工期间的荷载传递规律,根据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再利用验证后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填土荷载作用下,考虑减载孔内EPS柔性填料蠕变、路基填土蠕变,以及二者共同蠕变条件下,减载式涵洞的土压力长期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刚性地基条件下,考虑EPS板蠕变时,工后30年涵顶土压力相对于填土结束时减小了25.4%,涵顶土压力减载效果随时间增长而增强,建议涵顶竖向土压力系数可取0.45;考虑填土蠕变或二者共同蠕变时,涵顶土压力波动式增大,并最终均趋近于填土自重压力,减载效果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弱,建议涵顶竖向土压力系数可取1.1。对于黏性土路基,设计中如果不考虑长期填土蠕变引起的土压力重分布,很可能高估减载式涵洞的减载效果,从而导致结构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载式涵洞 蠕变变形 应力重分布 长期土压力 土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勇 刘俊霞 杨雪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0,共10页
长期护理保险旨在解决失能家庭的照护问题,但还需深入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因此,研究基于家庭生产最大化理论模型分析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利用CHARLS 2011—2018年四期... 长期护理保险旨在解决失能家庭的照护问题,但还需深入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因此,研究基于家庭生产最大化理论模型分析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利用CHARLS 2011—2018年四期数据,建立交错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受访者父辈居住城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后对受访者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使家庭市场劳动参与率提高5.5个百分点,市场劳动时间延长6.6%,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此外,长期护理保险主要通过机构照护替代家庭照护,减少家庭照护时间,从而促进家庭劳动力市场供给。政策效果在性别、教育及城乡间具有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丰富了关于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和促进中老年人再就业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劳动力市场供给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调理剂配施有机肥治理酸化土壤的长效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鹏武 吴倩倩 +5 位作者 赵丽芳 邵德忠 吴鲁洁 赵觅漾 田雨 卢升高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68,共11页
施入无机碱性材料是改良酸化土壤的常用手段,然而各材料的长期改良效果尚不明确。为此,特设置不施改良剂的对照和施用1875 kg·hm^(-2)石灰或硅钙钾镁肥或牡蛎壳的处理,开展无机调理剂配施有机肥改良酸化土壤的3 a田间试验。结果表... 施入无机碱性材料是改良酸化土壤的常用手段,然而各材料的长期改良效果尚不明确。为此,特设置不施改良剂的对照和施用1875 kg·hm^(-2)石灰或硅钙钾镁肥或牡蛎壳的处理,开展无机调理剂配施有机肥改良酸化土壤的3 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入调理剂3 a后,相较于对照,施用硅钙钾镁肥和牡蛎壳的处理显著(P<0.05)提升了土壤pH值,分别较对照增高0.41和0.20。施入调理剂的3个处理均较对照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的交换性酸总量。然而,施用石灰处理的土壤在第3年出现了复酸化现象,而施用硅钙钾镁肥的处理未出现复酸化现象,在改良土壤酸度方面表现出长效性。与对照相比,施用硅钙钾镁肥的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交换性钙离子含量,施用石灰的处理显著增加土壤交换性镁离子含量,施用牡蛎壳的处理显著增加土壤交换性钾离子含量。施用调理剂的处理中,仅施用牡蛎壳的处理较对照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升土壤孔隙率。施用硅钙钾镁肥的处理较对照显著提升了土壤细菌的香农指数,而施用石灰或牡蛎壳的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此外,施用石灰或硅钙钾镁肥的处理还较对照显著提高了土壤蛋白酶的活性。供试的3种土壤调理剂相比,硅钙钾镁肥在阻控土壤酸化、提升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方面的表现最佳,牡蛎壳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方面表现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土壤调理剂 长效性 交换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绿肥翻压对马铃薯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5
作者 张雪梅 陈检锋 +6 位作者 尹梅 王志远 陈华 杨艳鲜 王伟 苏友波 付利波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9-635,共7页
【目的】为解决化肥过量施用导致马铃薯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本试验探讨种植不同绿肥并就地翻压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方法】依托为期5年的绿肥-马铃薯轮作大田定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处理组:CK(常规施肥)... 【目的】为解决化肥过量施用导致马铃薯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本试验探讨种植不同绿肥并就地翻压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方法】依托为期5年的绿肥-马铃薯轮作大田定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处理组:CK(常规施肥)、CR(肥田萝ト+常规施肥)、CV(光叶苕子+常规施肥)和CL(黑麦草+常规施肥),通过测定不同绿肥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及马铃薯产质,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价其对马铃薯产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5年间马铃薯的平均产量依次为CR>CV>CK>CL,CR和CV5年的平均产量较CK分别提升10.96%、10.12%,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经过第1年绿肥翻压后,马铃薯大薯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中CR处理组的提升效果最明显,其次是CL。从5年的均值来看,与CK组相比,CV处理在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方面效果较好,分别提高12.35%、18.67%、11.03%,而CR处理在提升土壤全钾、速效磷方面表现更佳,分别提高4.3%、13.44%。此外,施用绿肥的3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相关性分析表明,马铃薯产量和土壤全磷、全氮、速效磷呈正相关,全氮和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呈正相关,全磷和速效磷呈正相关,碱解氮和有机质、pH呈正相关,有机质和pH呈正相关。【结论】肥田萝ト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效果最佳,光叶苕子和肥田萝ト分别对土壤氮素及磷、钾养分的改善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通过种植并翻压肥田萝ト可作为实现马铃薯稳产高产的有效种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马铃薯 土壤肥力 长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和饱水红砂岩三轴压缩蠕变变形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桃根 胡凯 +1 位作者 李玲 王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蠕变特性和长期强度是红砂岩地区岩体工程安全评价的关键要素,饱水软化效应对红砂岩蠕变特性和长期强度具有重要影响.采用全自动岩石三轴压缩伺服流变仪,开展天然与饱水红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峰值强度... 蠕变特性和长期强度是红砂岩地区岩体工程安全评价的关键要素,饱水软化效应对红砂岩蠕变特性和长期强度具有重要影响.采用全自动岩石三轴压缩伺服流变仪,开展天然与饱水红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蠕变破坏应力因饱水软化效应而降低,围压对其降幅有削弱作用,蠕变破坏应力与峰值强度的比值在0.75~0.98之间;饱水软化效应能增强蠕变瞬时变形,减弱蠕变变形及蠕变应变速率;环向应变比轴向应变更早进入稳态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速率与偏压的变化关系符合指数函数关系;长期强度因饱水软化作用而降低,却因围压增加而增大,长期强度与峰值强度的比值在0.62~0.92之间;裂纹损伤应力与长期强度相差较大,裂纹损伤应力视为长期强度有待进一步考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岩 蠕变特性 长期强度 饱水软化效应 裂纹损伤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11年不同秸秆还田量下稻田甲烷增排效应变化研究
7
作者 杨正宇 李宗明 +2 位作者 李言言 沈健林 吴金水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5-1126,共12页
探究长期秸秆还田下稻田甲烷(CH4)增排效应变化及影响机制,可为长期秸秆还田模式下CH4排放准确评估提供依据。以亚热带地区典型双季稻田为对象,设置仅施化肥处理(CON)、低量秸秆还田处理(3.0 t·hm^(-2),LS)和高量秸秆还田处理(6.0 ... 探究长期秸秆还田下稻田甲烷(CH4)增排效应变化及影响机制,可为长期秸秆还田模式下CH4排放准确评估提供依据。以亚热带地区典型双季稻田为对象,设置仅施化肥处理(CON)、低量秸秆还田处理(3.0 t·hm^(-2),LS)和高量秸秆还田处理(6.0 t·hm^(-2),HS),进行为期11年(2012—2022)的定位试验,观测了秸秆还田初期和后期CH4排放及相关土壤环境因子变化。结果表明:LS和HS的CH4排放显著大于CON(HS>LS>CON)(P<0.05),但在第11年增幅相比第1年分别减弱了75.1%和83.5%。在第11年,LS和HS相对CON的土壤有机碳(SOC)、铵态氮(NH_(4)^(+)-N)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整体分别显著提升7.90%和20.8%(LS和HS,下同)、15.0%和25.7%、19.5%和31.3%(P<0.05);氧化还原电位(Eh)和土壤容重(BD)分别显著降低14.1%和21.7%、10.3%和11.2%(P<0.05);LS和HS处理的mcrA、pmoA基因丰度和mcrA/pmoA丰度比值相对CON分别显著增加96.0%和152%、12.7%和34.8%、73.9%和85.8%(P<0.05)。通过分析发现在秸秆还田第11年,稻田CH4排放与土壤中微生物mcrA丰度和mcrA/pmoA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SOC含量增加导致的BD降低和Eh的上升促进了pmoA丰度的上升,可能是导致秸秆还田11年后CH4排放增幅降低的主要原因。综上,与CON相比,在亚热带地区长期秸秆还田相较短期所产生的CH4增排幅度,会受SOC、BD和Eh改变的影响而显著减弱80%左右(P<0.05),因此,针对秸秆还田模式下稻田CH4排放的评估需要根据还田持续时间进行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田 甲烷 长期效应 土壤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水后历史干旱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及其胞外酶活性的遗留效应
8
作者 曾江涛 韩诗慧 +5 位作者 何彧 彭铮 徐江兵 刘蕾 马闻聪 邓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583-8598,共16页
长期干旱和随后的复水过程是许多陆地表层土壤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在复水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所主导的变化,很可能才是干旱对土壤产生深远影响的真正根源。在极端天气逐渐加剧的当下,这一过程对森林土壤的影响至关重要。实验采集经过8年... 长期干旱和随后的复水过程是许多陆地表层土壤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在复水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所主导的变化,很可能才是干旱对土壤产生深远影响的真正根源。在极端天气逐渐加剧的当下,这一过程对森林土壤的影响至关重要。实验采集经过8年干旱处理和未经过干旱处理(对照)的中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0-10 cm和10-20 cm两个土层土壤样品,开展室内不同水平复水(田间持水量的40%、60%和80%)培养实验,并对培养前后的土壤进行微生物群落及其胞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0-10 cm土壤真菌丰度以及10-20 cm土壤有机碳和总磷含量,以及β-半乳糖苷酶(GAL)和β-葡萄糖苷酶(BG)的活性。不同复水处理下,对照土壤微生物群落组分和丰度变化不大,但在复水60%处理下土壤微生物胞外酶活性普遍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表明60%复水处理可能最适合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活动。复水后历史干旱土壤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丰度在不同程度上仍低于对照处理,其中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是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的关键环境因子。复水后历史干旱土壤微生物胞外酶活性均能快速回复至对照水平,但在复水40%处理下历史干旱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胞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水平,导致该土层土壤有机碳在历史干旱和对照之间差异显著。此外,历史干旱也降低了复水60%处理下(由25.56 g/kg到20.53 g/kg,P=0.053)和复水80%处理下的土壤有机碳(由24.92 g/kg到17.58 g/kg,P<0.01)。这些发现表明历史干旱对中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在短期复水时具有明显的遗留效应,即延缓土壤微生物群落恢复但可能会在低水平复水后更大程度上刺激土壤微生物胞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极端气候下,无论是长期干旱还是短期复水后均可能会导致我国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库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长期干旱 复水 遗留效应 微生物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对失能家庭照护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9
作者 刘勇 刘俊霞 杨雪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9,164,共10页
家庭照护是主要的照护形式,然而现有政策常以照护对象为目标,忽视了对家庭照护者的关注和支持。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20年的数据,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长期护理保险对失能老人配偶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长期... 家庭照护是主要的照护形式,然而现有政策常以照护对象为目标,忽视了对家庭照护者的关注和支持。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20年的数据,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长期护理保险对失能老人配偶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能提高失能老人配偶锻炼的概率,以及增加配偶的午睡时长。可能的机制是,长期护理保险增加了失能家庭选择正式照护的机会,挤出了配偶的照护时间,且没有降低失能老人的健康状况。但基于保险给付方式的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效果仅在以服务给付为主的城市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可为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家庭照护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家庭照护者 替代效应 健康效应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水位循环条件下斜坡桩基长期性能预测模型研究
10
作者 张高峰 姚国文 +3 位作者 宋安祥 蒋欣健 冯梓航 王北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8-940,共13页
库水位循环作用下,库岸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逐年劣化,岸坡不断变形、下滑,对桩基产生长期侧向作用,造成桩基损伤积累,甚至破坏。为探究库区斜坡桩基的长期性能,构建了库水位循环作用下考虑岩土体劣化效应的斜坡桩-土耦合体系理论模型;提... 库水位循环作用下,库岸边坡岩土体强度参数逐年劣化,岸坡不断变形、下滑,对桩基产生长期侧向作用,造成桩基损伤积累,甚至破坏。为探究库区斜坡桩基的长期性能,构建了库水位循环作用下考虑岩土体劣化效应的斜坡桩-土耦合体系理论模型;提出采用FEM-SPH(有限元-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转换耦合算法建立三维斜坡桩-土有限元模型。结合工程案例,将理论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预测模型均能对桩基的长期性能作出预测评估,二者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墩桩偏位预测平均误差在14%左右,承载力预测误差不超过12%;理论计算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桩基弹塑性阶段性能,而对于桩基破坏阶段适用性较差;有限元模型能较直观准确地揭示库岸边坡失稳演化过程、桩基损伤破坏机制以及桩-土长期相互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位循环作用 斜坡桩 长期性能 预测模型 有限元模型 FEM-SPH转换耦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专利文本结构信息提取方法
11
作者 吕国燕 戴佳呈 +1 位作者 吕学强 游新冬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5-672,共8页
专利文本的主体-行为-客体(SAO)结构提取直接影响着专利相似性计算、专利聚类与分类等专利文本挖掘下游任务的应用与效果,但目前存在效率低下和提取结构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对此进一步提取中文专利文本的技术方法F和功能效果E。为解决这... 专利文本的主体-行为-客体(SAO)结构提取直接影响着专利相似性计算、专利聚类与分类等专利文本挖掘下游任务的应用与效果,但目前存在效率低下和提取结构信息不充分等问题。对此进一步提取中文专利文本的技术方法F和功能效果E。为解决这一全新任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语义的提取模型,通过词嵌入更好理解专利文本的语义信息,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捕捉长距离的上下文依赖关系,应用多头注意力对关键特征进行更精准的关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SAO提取方法F1值提升了5.15%,验证了高效提取SAO、F和E结构时,模型各部分的正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行为-客体结构 中文专利 技术方法 功能效果 词嵌入 双向长短期记忆 多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绩效——兼论破解新“索洛悖论”之谜
12
作者 赵长轶 许康 +2 位作者 杨金玉 马一凡 谢洪明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5,共15页
智能制造被视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技术路径。然而,智能制造在微观企业层面的效应仍不明确,表现出新“索洛悖论”困境。以企业最关注的财务绩效为着眼点,基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采用交错双重差分(Staggered DID)模型系统... 智能制造被视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技术路径。然而,智能制造在微观企业层面的效应仍不明确,表现出新“索洛悖论”困境。以企业最关注的财务绩效为着眼点,基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采用交错双重差分(Staggered DID)模型系统考察智能制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企业家精神这一互补行为动因层面的边界作用。研究发现:智能制造在短期内主要表现为挤占效应,抑制企业绩效的提升,但从长期来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绩效改善;调节机制分析显示,企业家精神显著缓解了智能制造对企业绩效的短期抑制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智能制造的短期抑制效应在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大、非常规技能员工占比较少及信息基础设施较弱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也有异同。拓展分析说明,与协同型智能制造相比,生产型智能制造对企业绩效的抑制作用相对更强;智能制造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部分抵消了其对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通过弘扬企业家精神应对短期绩效挑战、破解微观层面的新“索洛悖论”以及推动“中国式管理理论”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企业绩效 企业家精神 新“索洛悖论” 长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微参数学习的积融雪新安江模型
13
作者 陈泽鑫 赵铜铁钢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6,共13页
新安江模型是最为重要的水文模型之一。通过添加CemaNeige模块,本文构建基于可微参数学习的积融雪新安江模型。应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通过前向传播挖掘流域属性和气象数据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参数传递给积融雪新安江模型,进而通过... 新安江模型是最为重要的水文模型之一。通过添加CemaNeige模块,本文构建基于可微参数学习的积融雪新安江模型。应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通过前向传播挖掘流域属性和气象数据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参数传递给积融雪新安江模型,进而通过后向传播计算误差优化网络参数,面向Catchment Attributes and Meteorology for Large-sample Studies(CAMELS)数据集的531个流域,构建4组模型形成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emaNeige模块提升了新安江模型径流模拟性能,Kling-Gupta efficiency(EKG)中位数从0.58提升至0.68;对于单一流域模拟,可微参数学习使得EKG中位数提升至0.70;对于多流域整体模拟,可微参数学习进一步使得EKG中位数提升至0.72。上述改进既源于考虑积融雪过程,又源于可微参数学习的有效性,还源于流域之间的协同效应。整体上,可微参数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积融雪新安江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拟 新安江模型 机器学习 协同效应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纪教育实效性:核心意涵、问题审视与提升进路
14
作者 阚道远 谭壮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3,159,共15页
实效性是评价新时代党纪教育质量和成效的最直接反映。从内在机理来看,新时代党纪教育实效性内蕴着从浅知到深知、从认识到内化的“知情意行”相互贯通、彼此关联又拾级而上的层次结构。新时代党纪教育成效显著,但纪律认知到纪律认同的... 实效性是评价新时代党纪教育质量和成效的最直接反映。从内在机理来看,新时代党纪教育实效性内蕴着从浅知到深知、从认识到内化的“知情意行”相互贯通、彼此关联又拾级而上的层次结构。新时代党纪教育成效显著,但纪律认知到纪律认同的转化存在阻滞、纪律认同到纪律执行的张力尚需弥合、遵规守纪的个人践履到清正廉洁的整体氛围亟待巩固、党纪教育实效性的评估考核相对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纪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各级党组织要推动新时代党纪教育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协同衔接,增强党纪教育的时代性、精准性和感召力,以制度保障党纪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并建立健全党纪教育实效性的评估考核体系,为提升党纪教育实效性开辟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党纪教育 实效性 常态化长效化 全面从严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基于预期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天宇 唐雪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4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起到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刺激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作用,此结论在一系列有效性...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4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长期护理保险对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起到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刺激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作用,此结论在一系列有效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之下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降低中老年家庭储蓄率的主要渠道是预期效应,而不是收入效应或支出效应。这意味着大多数中老年家庭在没有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的情况下,就已经产生了足以减弱预防性储蓄动机的预期效应,说明推广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低成本的促消费政策。要更大程度上发挥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面,鼓励居民实际使用长期护理保险,以全方位发挥收入效应、支出效应和预期效应对中老年家庭消费的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储蓄率 消费 预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住房负担对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基于个体和流入地多层线性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斌 罗佳芳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7,共11页
能否揭示住房负担对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是促进住房市场和人口和谐发展、提振生育的关键所在。在构建住房负担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关系模型基础上,采用能将流动人口微观个体和流入地宏观特征相联结的多层嵌套模型,检验住房负担对... 能否揭示住房负担对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机制是促进住房市场和人口和谐发展、提振生育的关键所在。在构建住房负担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关系模型基础上,采用能将流动人口微观个体和流入地宏观特征相联结的多层嵌套模型,检验住房负担对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及长期居住意愿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按结婚时间、第一胎性别将样本分组,剖析二者关系的异质规律。研究发现:住房负担加重是流动人口生育低迷的重要原因,且流入地的人均GDP会强化其对流动人口生育的抑制作用;长期居住意愿在住房负担对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住房负担加重造成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感和长期居住意愿下降,进一步加剧生育抑制效应;住房负担对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会随流动人口结婚时间长短、第一胎性别的不同而呈现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负担 生育行为 流动人口 长期居住意愿 多层中介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拱塔斜拉桥的温度耦合效应和索力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圣恩 秦劲东 +1 位作者 张玮 江星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钢拱塔斜拉桥的受力体系与传统斜拉桥有所不同,为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这种异形桥塔斜拉桥主要受力部件的影响,以某钢拱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首先基于在线监测获取的环境和部件温度数据,分析斜拉索索力、拱塔倾角和主梁应变的温度时变效应... 钢拱塔斜拉桥的受力体系与传统斜拉桥有所不同,为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这种异形桥塔斜拉桥主要受力部件的影响,以某钢拱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首先基于在线监测获取的环境和部件温度数据,分析斜拉索索力、拱塔倾角和主梁应变的温度时变效应;然后以斜拉索为研究对象,通过该桥的有限元模型升降温模拟,分析各部件温差引起的温度耦合效应对拉索索力的影响;最后以环境温度、主梁温度、桥塔温度为输入,索力为输出,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实测索力-温度数据进行映射,实现数据压缩和特征提取,建立温度-索力预测模型,再对网络模型输入新的温度监测数据,以预测索力。研究结果表明:主梁和钢拱塔温度变化具有周期性,且滞后于环境温度;主梁应变与环境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环境温度变化对拱塔倾角的影响很小且没有周期性规律;索力与环境温度呈线性负相关,且需要考虑斜拉桥各部件的温差所引起的温度耦合效应;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带有时序特性的数据训练效果好,建立的温度-索力关系模型准确度高,可用于该桥索力的实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温度耦合效应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钢拱塔斜拉桥 索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联合激活剂促进微生物长效降解土壤中烷烃的研究
18
作者 徐金兰 许开慧 +5 位作者 曹泽壮 代佳楠 李峰森 白文广 荣悦彤 薛淑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1572,共12页
微生物降解是一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中烷烃的技术,但该技术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修复效率较低。为找到一种使土壤微生物能够长期有效降解烷烃的方法,进行了预氧化联合微生物激活剂降解土壤中烷烃的研究,其中利用芬顿反应进行预氧化,微生物... 微生物降解是一种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中烷烃的技术,但该技术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修复效率较低。为找到一种使土壤微生物能够长期有效降解烷烃的方法,进行了预氧化联合微生物激活剂降解土壤中烷烃的研究,其中利用芬顿反应进行预氧化,微生物激活剂由葡萄糖和乙酸共同组成。通过激活组(预氧化结合激活剂)、非激活组Ⅰ(仅添加激活剂,不进行预氧化)、非激活组Ⅱ(仅进行预氧化,不添加激活剂)和空白组4种不同处理方法,探究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呼吸活性、种群变化对烷烃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激活组中烷烃半衰期只需64 d,比非激活组Ⅱ缩短了333 d,其烷烃降解率长期维持较高值,其中0~20 d、20~40 d和40~60 d的降解率分别为14.23%、17.93%和15.73%,且每20 d的烷烃降解量均维持在1500 mg/kg以上。然而其他3组的烷烃降解率随着时间推移而显著降低,40~60 d时烷烃降解率最高仅有5.50%。预氧化后土壤中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的荧光标准积分体积分别是土壤氧化前的2.80倍和3.82倍,预氧化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快速增长。在添加乙酸和葡萄糖后土壤微生物被激活,激活剂的利用率分别达到88.06%和91.38%,其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以每kg土壤中微生物产生CO_(2)的物质的量计,下同)维持在5.00 mol/kg以上,而非激活组的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在40~60 d时最高只达到2.12 mol/kg。此外,激活组的石油降解菌数量(以每g土壤中含有的石油降解菌数量计)在后期超过了9.00 lg(CFU/g),形成了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微杆菌属、链霉菌属和水杆菌属5种优势菌属,而非激活组最多只形成了3种优势菌属。研究显示,微生物长效降解土壤中的烷烃主要由其呼吸活性、石油降解菌数量、优势菌属数和营养利用率驱动。研究结果为解决土壤石油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烷烃 长效生物降解 呼吸活性 优势细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基产品及其对土壤培肥改良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兰宇 孟军 +1 位作者 韩晓日 陈温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6-1412,共17页
生物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抗分解能力,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对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炭直接用作肥料时,由于其养分含量相对较低,运输... 生物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抗分解能力,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对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炭直接用作肥料时,由于其养分含量相对较低,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加之易引起粉尘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将生物炭作为载体或特定功能组分,开发新型土壤培肥改良产品及配套技术,成为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养分合理组配和控制释放,生物炭基产品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利用率,还能缓解土壤障碍、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已成为当前本领域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基产品的类型、制备工艺、性能评价和在土壤改良与培肥中的应用,指出其对提升土壤质量、促进作物增产和环境保护具有显著效果,未来需加强新材料和技术研发,完善检测标准,加快示范推广,并关注其长期应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肥 炭基调理剂 制备工艺 评价体系 长期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工艺净化效果及长效管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诸超超 金秋 +4 位作者 陈菁 杨盛赟 彭鑫鑫 沙玥 李伟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相比城镇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基础处理设施薄弱、管理维护难度大,因此本研究采用“厌氧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简称“人工湿地”)+氧化塘”的组合工艺,考察分析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对广西桂林农村地区各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 相比城镇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基础处理设施薄弱、管理维护难度大,因此本研究采用“厌氧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简称“人工湿地”)+氧化塘”的组合工艺,考察分析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对广西桂林农村地区各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显示,组合工艺中生物滤池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的去除效果最好,夏季去除贡献率分别为75.36%和66.46%,冬季分别为67.96%和57.13%;而人工湿地对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贡献率最大,夏季去除贡献率分别为65.08%和63.97%,冬季分别为53.15%和62.87%,并且不论夏季还是冬季,芦苇混合美人蕉湿地与菖蒲混合鸢尾湿地对COD、TN、NH_(3)-N及TP去除效果均较好,二者的出水浓度均能满足一级B排放标准;氧化塘作为最后的处理单元,各生态净化功能区深度去除污染物,其中水生植物区对于TN、TP及NH_(3)-N的平均去除率最高,水生动物区则在COD的去除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夏、冬季氧化塘平均出水浓度均能较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另外,针对农村污水设施对污染物去除率随运行年限延长而下降的现象,提出对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加强防堵塞和及时收获植物动物的长效管理建议,为保障污水处理设施长久治污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生态组合处理 季节效应 去除效率 长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