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50无磁钻铤螺纹孔不同成形工艺的组织与疲劳寿命研究
1
作者 秦才会 王仡仡 +4 位作者 徐志刚 杨中娜 曹云风 潘佳鑫 崔丽颖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目的针对随钻仪器无磁钻铤切削成形的螺纹孔疲劳裂纹,通过断口分析研究失效机理,探究切削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疲劳寿命。方法通过对切削成形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钻铤模拟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成形工艺螺纹孔的组织和性能... 目的针对随钻仪器无磁钻铤切削成形的螺纹孔疲劳裂纹,通过断口分析研究失效机理,探究切削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疲劳寿命。方法通过对切削成形和冷挤压成形螺纹孔的钻铤模拟件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成形工艺螺纹孔的组织和性能,用超景深显微镜研究断口形态,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定点测量疲劳条带间距,建立了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裂纹长度a的数学公式,计算了疲劳裂纹的扩展速率并估算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寿命。结果钻铤模拟件与失效件的裂纹位置一致,断口性质相同,均为高周弯曲疲劳断口;钻铤模拟件切削螺纹孔的试验寿命为545.8 h,与钻铤螺纹孔的实际寿命526 h十分接近;由Paris公式计算出螺纹孔的裂纹萌生寿命占总疲劳寿命的84%;加上盖板槽并拧紧螺钉可使螺纹孔的使用寿命延长210%。结论冷挤压成形螺纹孔使表层330μm内生成纤维状细晶组织、显微硬度增加,加工表面完整性改善,相较于切削螺纹孔,冷挤压螺纹孔的无磁钻铤疲劳寿命提升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磁钻铤 随钻仪器 螺纹孔疲劳裂纹 切削与冷挤压 疲劳寿命反推 裂纹扩展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多深度多频率电阻率测井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丰波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4,共7页
针对当前随钻地质导向对丰富地层信息的迫切需求,以及多深度多频率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自主研发的关键难题,本文对一种随钻多深度多频率电磁波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介绍了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多频天线调谐网络进... 针对当前随钻地质导向对丰富地层信息的迫切需求,以及多深度多频率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自主研发的关键难题,本文对一种随钻多深度多频率电磁波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介绍了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多频天线调谐网络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了一种双频调谐网络及驱动电路模块,实现了多深度天线系在特定工作频率下的最佳发射效率及发射能量。仪器实际测试表明,多深度天线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际天线发射调谐响应及功率达到了设计要求。本研究为多深度多频率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的自主研制及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电阻率 双频调谐 天线系结构 随钻测井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结构对测量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文娟 康正明 +2 位作者 张意 仵杰 倪卫宁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5,共9页
常规的随钻电磁波测井是一种重要的地层流体评价方法,但其不具有方位特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好方位探测特性的新型模块化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结构。为准确了解模块化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结构对测量电压信号的影响情况,采用有限元法... 常规的随钻电磁波测井是一种重要的地层流体评价方法,但其不具有方位特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好方位探测特性的新型模块化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结构。为准确了解模块化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结构对测量电压信号的影响情况,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模型,探究了仪器各部分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随着钻铤和天线槽填充物电阻率增大,接收电压信号出现了突变区间且与仪器的频率和几何尺寸密切相关;盖板材料的电阻率对接收信号强度的影响较大,盖板应选择电阻率比金属稍低的材料,而测量信号随传感器本体电阻率增大而增大,因此传感器本体应选择非金属材料;钻铤和填充物的电阻率较小时,接收电压信号有明显的衰减,填充物电阻率较大时其影响可以忽略;通过扣除空气介质中的仪器响应,可以较好地消除仪器结构的影响,扣除仪器结构影响后线圈中磁通量减小,导致仪器信号低于扣除前。该研究结果可为实际测井仪器的设计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随钻测井 电磁波 仪器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钻录井资料确定页岩气储层参数 被引量:27
4
作者 戴长林 石文睿 +3 位作者 程俊 石元会 黄强 赵红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1,124-125,共5页
为了达到随钻快速识别与评价页岩气的录井显示目的,基于页岩气储层同时具有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油气层的特征,运用岩屑伽马录井、地层元素录井及钻时资料识别页岩气储层岩性的方法与标准,提出了运用气测及综合录井资料确定地层孔隙... 为了达到随钻快速识别与评价页岩气的录井显示目的,基于页岩气储层同时具有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油气层的特征,运用岩屑伽马录井、地层元素录井及钻时资料识别页岩气储层岩性的方法与标准,提出了运用气测及综合录井资料确定地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地层压力与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含气饱和度与地层含气量、气层产能预测的方法,丰富了录井页岩气解释评价方法与手段。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口页岩气勘探试验井———J111井录井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上述方法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复杂孔隙结构的页岩气层的精细解释提供了参考,有较强的实用性,满足了页岩气录井现场快速解释评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录井 资料 储集层 参数 解释 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测井用井下发电机系统的涡轮设计 被引量:18
5
作者 荆宝德 王智明 +2 位作者 曲海乐 高春甫 赵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6-624,共9页
对随钻测井系统中井下涡轮发电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种水力性能较高的涡轮模型;然后,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叶片参数的涡轮模型进行了紊流流场研究,并分析了流量、转速对涡轮流场的影响;最后... 对随钻测井系统中井下涡轮发电机的关键部件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种水力性能较高的涡轮模型;然后,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叶片参数的涡轮模型进行了紊流流场研究,并分析了流量、转速对涡轮流场的影响;最后,通过涡轮发电机地面单向水利实验验证了流量、转速、负载与涡轮发电机输出电压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15叶片、叶片进口角30°以上、出口角45°以下、中弧线圆弧半径40mm以内对应的涡轮模型水力性能较好,但水力效率过高也会降低涡轮的工作寿命,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流量、转速对提高涡轮水力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所建立的涡轮模型能够提高涡轮的输出功率并保证其工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涡轮发电机 涡轮 流场分析 地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深井薄油层旋转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程光 吴千里 +1 位作者 王孝亮 吕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751,共5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某区块薄油层埋藏深、厚度小且构造边缘横向发育不稳定的问题,引入旋转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总结了出现的问题及可供其他类似油田借鉴的经验。通过分析塔里木油田某区块薄油层的钻井技... 针对塔里木油田某区块薄油层埋藏深、厚度小且构造边缘横向发育不稳定的问题,引入旋转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总结了出现的问题及可供其他类似油田借鉴的经验。通过分析塔里木油田某区块薄油层的钻井技术难点,阐述了引入旋转地质导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介绍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工具。以该区块完钻的某双台阶水平井为例,分析了旋转地质导向技术的作业特点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旋转地质导向平均机械钻速较高,在厚度不足1 m的油层中平均钻遇率可达82%,消除了使用螺杆钻具滑动钻进时的托压问题,且使井眼更平滑、清洁。总结了现场应用中存在的导向工具造斜率影响因素多、MWD传输信号受干扰、工具工作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可供其他油田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钻井 席导向 深#蓝油犀 晡铀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斜发射-倾斜接收仪器结构进行随钻地质导向与地层各向异性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明学 岳喜洲 李国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58,共9页
由严格的电磁理论出发,分析不同仪器结构探测信号的方位敏感性和对电阻率各向异性的敏感性,结合目前主要方位电磁波仪器设计,提出倾斜发射-倾斜接收的仪器结构,分析该仪器结构的信号测量特征、地质导向能力与各向异性评价能力。针对仪... 由严格的电磁理论出发,分析不同仪器结构探测信号的方位敏感性和对电阻率各向异性的敏感性,结合目前主要方位电磁波仪器设计,提出倾斜发射-倾斜接收的仪器结构,分析该仪器结构的信号测量特征、地质导向能力与各向异性评价能力。针对仪器测量信息,建立距地层界面距离反演算法,实现仪器距地层界面距离与地层电阻率的实时反演。理论与测试结果表明:倾斜发射-倾斜接收的仪器结构具有良好的方位敏感性,地质信号响应(相位差与幅度比)与仪器距界面距离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实现任意地层条件下仪器与地层相对倾角、方位角、水平电阻率与垂直电阻率反演。新型仪器能很好地为地质导向与地层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方位电磁波仪器 地质导向 电阻率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钻动态地震反演的地质导向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卫星 杨玉卿 +3 位作者 赵永生 崔维平 王朝 王争浩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30,62,共5页
传统的基于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的地质导向技术在横向分布稳定且厚度较大的储层中成功率高,但遇到复杂多变的储层时钻遇率会显著降低。提出了基于随钻动态地震反演的地质导向技术,该技术通过将新钻井信息加入到地震反演过程中,以优化地... 传统的基于随钻测量和随钻测井的地质导向技术在横向分布稳定且厚度较大的储层中成功率高,但遇到复杂多变的储层时钻遇率会显著降低。提出了基于随钻动态地震反演的地质导向技术,该技术通过将新钻井信息加入到地震反演过程中,以优化地震反演参数、改善地震反演结果;同时,在水平井随钻过程中利用高质量的实时随钻动态资料刻度地震反演结果,预测钻前地层物性的横向变化,及时优化钻井方案,实时调整井轨迹的走向。渤海油田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可显著提升复杂储层的水平井钻遇率,能够节约钻井成本和降低随钻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导向 随钻测量 随钻测井 随钻动态地震反演 水平井 储层钻遇率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钻测井的产层导向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以川中磨溪气田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宝玉 罗利 +1 位作者 张树东 夏宏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66,71,共5页
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实现了以井下实际地质特征来确定和控制井眼轨迹,达到了提高有效储层钻遇率的目的,对于高效开发复杂气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简述了地震、测井联合反演和三维可视化建模在地质导向储层预测中的作用,然后结合四川盆地中... 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实现了以井下实际地质特征来确定和控制井眼轨迹,达到了提高有效储层钻遇率的目的,对于高效开发复杂气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简述了地震、测井联合反演和三维可视化建模在地质导向储层预测中的作用,然后结合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MM1水平井等多口井的产层导向钻进情况,总结出采用随钻测井(LWD)资料确定中靶点和钻头在目的层的位置,以及井眼轨迹、地层岩性剖面和随钻测井曲线综合成图与调整井眼轨迹等方法,并以此来指导磨溪气田三叠系嘉陵江组白云岩储层的地质导向钻井施工,明显提高了水平井目的层的钻遇率和地质导向钻井的成功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地质导向 储集层预测 井眼轨迹 四川盆地中部 磨溪气田 三叠纪 提高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非接触耦合原理的新型随钻微电阻率成像仪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新 倪卫宁 +3 位作者 米金泰 康正明 闫立鹏 宋朝晖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52,共7页
分析随钻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方法和探测器方案,研制一种新型随钻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工程仪器,并通过现场应用试验验证仪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基于非接触式耦合侧向电阻率测量原理,分析随钻条件下的井筒电场建立和扫描成像方法,形成上下两... 分析随钻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方法和探测器方案,研制一种新型随钻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工程仪器,并通过现场应用试验验证仪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基于非接触式耦合侧向电阻率测量原理,分析随钻条件下的井筒电场建立和扫描成像方法,形成上下两个发射电极聚焦、中间3个成像电极接收的电极系组合方案。利用电磁场有限元仿真确定电极系源距和仪器探测特性。结果表明仪器的裂缝电阻率真值分辨率与成像电极直径相当,扫描图像上对5 mm裂缝有可辨识响应;高速采集电子系统和多传感器组合在仪器动态旋转下检测电阻率信号和工具面角度,可实现高转速下的128扇区全井筒覆盖的地层图像;研制的随钻电阻率成像仪器在现场试验中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地层图像,随钻电阻率曲线与电缆测井数据高度吻合,且分辨率更高,能更好地分辨出薄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电阻率成像 可视化钻井 非接触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氘和氘-氚随钻中子孔隙度测井探测特性对比 被引量:10
11
作者 于华伟 孙建孟 杨锦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5,共5页
为考察在随钻中子孔隙度测井中用氘-氘(D-D)脉冲源替代氘-氚(D-T)源的可行性,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使用两种脉冲源时测井仪器的热中子空间分布、零源距区域、地层孔隙度灵敏度以及探测深度等探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D与D-T... 为考察在随钻中子孔隙度测井中用氘-氘(D-D)脉冲源替代氘-氚(D-T)源的可行性,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使用两种脉冲源时测井仪器的热中子空间分布、零源距区域、地层孔隙度灵敏度以及探测深度等探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D与D-T源相比,虽然在水平或大斜度井段对地层界面的分辨能力稍低一点,但是两者的零源距区的上限值、近源距和探测深度都大致相等,且D-D源对地层孔隙度的灵敏度更高、使用时更安全,在随钻脉冲中子孔隙度测井中可以得到更好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脉冲中子孔隙度测井 氘-氘(D-D) 氘-氚(D-T) 探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感应式随钻数据传输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仲华 孙浩玉 +1 位作者 张世平 朱政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60,96,共3页
针对现有钻井液脉冲无线随钻测量技术不能满足钻井新技术发展要求的问题,对基于电磁感应式智能钻杆通信技术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该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非接触的耦合方式进行信号传递的通信方式,非接触式耦合器是其关键部... 针对现有钻井液脉冲无线随钻测量技术不能满足钻井新技术发展要求的问题,对基于电磁感应式智能钻杆通信技术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该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非接触的耦合方式进行信号传递的通信方式,非接触式耦合器是其关键部分。实验室模拟智能钻杆研究表明,对实际电感线圈建立合理的等效电路模型是其技术难点之一,而中继节的电路必须进行适当的信号调理滤除干扰噪声,同时还必须考虑电池供电带来的功率限制问题。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到外界的电磁干扰、系统所处的高温环境以及震动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 随钻测井 数据传输 非接触 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钻和电缆测井电阻率的钻井液侵入校正方法——以阿曼DLL油田高孔低渗碳酸盐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中元 蒋阿明 +2 位作者 闫伟林 刘英明 郭双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0-437,共8页
基于阿曼DLL油田高孔低渗碳酸盐岩油藏的随钻测井(LWD)和电缆测井资料,综合研究了从钻开储集层到完井测井时间内钻井液侵入对高孔低渗碳酸盐岩储集层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液侵入对储集层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与储集层的孔隙度、钻... 基于阿曼DLL油田高孔低渗碳酸盐岩油藏的随钻测井(LWD)和电缆测井资料,综合研究了从钻开储集层到完井测井时间内钻井液侵入对高孔低渗碳酸盐岩储集层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液侵入对储集层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与储集层的孔隙度、钻井液柱与地层压力差、含水饱和度、钻井液矿化度以及侵入时间相关,其与孔隙度增加呈指数增大关系,与钻井液柱和地层压力差呈对数增大关系,与含水饱和度以及侵入时间呈幂指数增大关系。根据DLL油田LWD测井资料和MDT压力资料,得出储集层电阻率受钻井液侵入影响的校正方程。由校正后电阻率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比电阻率校正前计算的含油饱和度增加了6.3%-20.0%,平均增加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侵入 电阻率降低程度 水平井 lwd 电缆测井 高孔低渗储集层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数据声波NC-OFDM传输及噪声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东 师奕兵 +1 位作者 张伟 柳国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6,共9页
随着随钻测井技术的高速发展,多维立体化地层数据的实时传输变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传统传输方式的低速率、高成本及非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声波传输方式。首先,利用传输矩阵法对钻柱信道的幅频特性进行仿真,... 随着随钻测井技术的高速发展,多维立体化地层数据的实时传输变得尤为重要。针对目前传统传输方式的低速率、高成本及非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声波传输方式。首先,利用传输矩阵法对钻柱信道的幅频特性进行仿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道估计算法以获取子信道的频率响应;然后,采用双加速度传感器阵列接收相移声波信号,通过接收信号的相关性可以有效的抑制上行传输中地面强噪声的干扰;最后设计了一套通信测试装置,对实验钻柱信道下系统传输性能进行验证。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 传输矩阵法 信道估计 噪声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随钻电阻率测井仪器的响应和刻度 被引量:40
15
作者 魏宝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2-641,共10页
对一种新型随钻电阻率测井仪器在均质地层中的电磁场分布和接收线圈的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并对仪器在真空中的刻度方法进行研究.推导出了圆柱坐标系下径向成层介质中磁流源并矢Green函数的矢量本征函数展开式,从而得到研究该仪器电磁场分... 对一种新型随钻电阻率测井仪器在均质地层中的电磁场分布和接收线圈的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并对仪器在真空中的刻度方法进行研究.推导出了圆柱坐标系下径向成层介质中磁流源并矢Green函数的矢量本征函数展开式,从而得到研究该仪器电磁场分布、接收线圈响应、刻度方法所必需的解析计算式.计算发现,钻铤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定向探测性能.计算还发现,不同的钻铤尺寸、线圈系到钻铤不同的距离对线圈系在真空中的响应值具有较大影响.钻铤在地层中产生的实部信号可近似认为恒定,而当地层电导率大于0.01S/m时,钻铤在地层中产生的虚部信号亦可近似认为恒定.数值计算表明,仪器偏心程度越大,钻铤半径越大,仪器中刻度环电阻所对应的视电导率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响应 刻度 并矢Green函数 钻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结构影响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巍 柯式镇 +3 位作者 李安宗 陈鹏 朱军 桑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6,共7页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钻铤、线圈衬底、天线槽、天线槽填充物及屏蔽罩等仪器结构对随钻电磁波测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仪器结构中低阻的钻铤、线圈衬底和屏蔽罩导致电磁信号明显衰减,而高阻的天线槽填充物对仪器信号无明显影响...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钻铤、线圈衬底、天线槽、天线槽填充物及屏蔽罩等仪器结构对随钻电磁波测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仪器结构中低阻的钻铤、线圈衬底和屏蔽罩导致电磁信号明显衰减,而高阻的天线槽填充物对仪器信号无明显影响。在兼顾仪器机械强度的条件下,通过减小天线槽深度、增大天线槽长度和占空比可以降低电磁信号衰减。仪器结构影响导致仪器响应随地层电阻率非线性变化,扣除仪器结构影响后,仪器响应恢复了随地层电阻率在较宽范围内线性变化的关系,可以满足仪器线性刻度需要。由于扣除仪器结构影响后线圈中磁通量减小,仪器响应略小于无仪器结构影响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有限元方法 仪器结构 电磁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声波测井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志峰 卢华涛 李国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15849-15859,共11页
声波测井技术作为地层评价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步从电缆测井向随钻(logging while drilling,LWD)测井过渡,未来随钻声波测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以随钻声波测井关键技术为主线,综述了近年来在随钻四极子发射换能器、隔声体... 声波测井技术作为地层评价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步从电缆测井向随钻(logging while drilling,LWD)测井过渡,未来随钻声波测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以随钻声波测井关键技术为主线,综述了近年来在随钻四极子发射换能器、隔声体设计、接收声系及波形反演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高压的非充油型随钻四极子发射换能器具有机械安装简单、造价低等优点;钻铤变径隔声结构具有良好的隔声效果,可以减小泥浆对钻铤内壁凹槽的冲蚀影响,增加仪器的使用寿命;长条管状接收声系设计方案能够很好地降低钻铤波的干扰,易于安装和维修维保;数据反演方面重点是如何解决随钻地层各向异性评价难题。下一代的随钻声波远探测技术研究有望实现从近井壁探测拓展到远距离探测的跨越,为井旁地质构造探测、地质导向等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LMD)声波 隔声体 发射换能器 波形反演 远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进参数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江萍 孟祥芹 鲍泽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利用传感器采集的钻井数据,综合录井仪对钻井钻进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简单分析,对异常波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异常数据超出限制范围时,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实践证明,综合录井仪具有对钻井事故的预测作用,综合录井仪通过详细监测各种钻... 利用传感器采集的钻井数据,综合录井仪对钻井钻进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简单分析,对异常波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异常数据超出限制范围时,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实践证明,综合录井仪具有对钻井事故的预测作用,综合录井仪通过详细监测各种钻井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具有信息模式识别能力和自学习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把取自多传感器的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经过理论分析、事故记录、模拟实验和学习训练处理后,用较少的时间做出决策,保证实时诊断事故,及时排除故障并给出故障发展趋势及处理决策,实现了对钻井故障的实时诊断,综合录井仪和钻井神经网络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结合保证了钻井工程的安全。监测、诊断、调节控制功能的集成是实现全自动化钻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录井仪 实时监测 故障诊断 神经网络 钻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深度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会银 苏义脑 +2 位作者 盛利民 窦修荣 邓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2,共5页
多深度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由电磁波发射接收线圈系和电子线路两部分组成。分析线圈系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介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测量系统基本构成。测量系统采用24位∑—Δ模数转换器实现幅度衰减测量,采用复杂... 多深度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系统由电磁波发射接收线圈系和电子线路两部分组成。分析线圈系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介绍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测量系统基本构成。测量系统采用24位∑—Δ模数转换器实现幅度衰减测量,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高精度相位差测量。系统采用双频率、双源距实现径向上多个探测深度的电阻率剖面测量,能够在地层钻遇的第一时间全面、真实地获取地层电阻率数据,为钻井地质导向及地层评价提供重要地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电阻率 电磁波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随钻四极子复合发射换能器的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志峰 孙小芳 +3 位作者 王春艳 赵龙 罗瑜林 刘西恩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0-954,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基片结构的随钻四极子复合发射换能器。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换能器的频域及时域声学响应,考察了钻铤结构及声源激励脉冲宽度对其声学特性的影响,实际封装制作了发射换能器并进行了消声水池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基片结构的随钻四极子复合发射换能器。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换能器的频域及时域声学响应,考察了钻铤结构及声源激励脉冲宽度对其声学特性的影响,实际封装制作了发射换能器并进行了消声水池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发射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发射电压级及水平指向性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该换能器在频率4.7 kHz附近存在一阶弯曲振动模态,其发射电压级可达126.2 dB,具备低频、大功率的辐射特点,可满足随钻四极子声波测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极子发射换能器 指向性 发射电压级 有限元 随钻声波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