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4a期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报告
1
作者 王朝晖 陈义波 +4 位作者 孙一心 伏桂明 王佳慧 陈锦 李春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等。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使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在入组的303例患者中,共计53例患者失访,1年总生存率为98.4%(246/250),3年总生存率为97.0%(224/231),5年总生存率为90.2%(92/102)。其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94例,失访13例,1年总生存率为100%(81/81),3年总生存率为98.7%(77/78),5年总生存率为97.4%(38/39)。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食道受侵151例,失访31例,1年总生存率为96.7%(116/120),3年总生存率为95.3%(101/106),5年总生存率为82.2%(37/45)。在生存曲线分析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组较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或食道等器官受侵组在总生存时间上存在优势。结论T4a期甲状腺癌如果有手术机会,应该首选手术切除,通过合理的手术策略,根治性手术的同时重视重要组织器官的一期修复重建,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局部晚期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 喉返神经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例复发/持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立阳 刘春浩 +3 位作者 曹越 刘洪沨 高维生 李小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2-417,共6页
背景与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虽然预后良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复发和(或)转移风险。通过总结再次手术的125例复发/持续性分化型甲状腺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复发/持续原因及部位、再次手术风险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 背景与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虽然预后良好,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复发和(或)转移风险。通过总结再次手术的125例复发/持续性分化型甲状腺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复发/持续原因及部位、再次手术风险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08—2017年同一组医生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复发/持续性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动态危险度评估系统对术后随访患者的治疗反应进行评估分级。结果:患者共125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99例;平均年龄42岁。再次手术原因包括残余腺体复发/持续45例(45/125,36.0%),中央组淋巴结复发/持续56例(56/125,44.8%),侧方淋巴结复发/持续58例(58/125,46.4%)。再次手术后并发症包括新发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3例(3/125,2.4%),喉返神经麻痹者4例(4/125,3.2%)。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1个月,5年完全缓解率为69.6%(87/1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手术次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48,95%CI:1.125~7.725,P=0.028)。结论:残余腺体及局部淋巴结复发/持续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持续/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次手术风险较高,但有经验的甲状腺专科医生可以将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持续后再次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既往手术次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持续 复发 动态危险度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信息处理断层显像在探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管丽丽 敬兴果 +1 位作者 庞华 段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核医学科已经接受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并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并在随访中测定血清Tg水平增高,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患者33例,随后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利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18F-FDG PET/CT在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在33例血清Tg阳性,131I-WBS阴性患者中,21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阳性,12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阴性。18F-FDG PET/CT显像的敏感度87.0%(20/23),特异性90%(9/10),准确性87.9%(29/33),阴性预测值75%(9/12),阳性预测值为95.2%(20/21)。当Tg>18ng/ml时,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18F-FDG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18F-FDG PET/CT对于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探测具有临床价值。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PE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复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综合治疗相关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健行 姚瑶 +4 位作者 钱亦淳 姚卫萍 程帅 袁欣越 张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715,共9页
目的:分析持续/复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尤其是外侵型持续/复发性DTC患者综合治疗后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21年6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行再次手术的525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持续/复发性DTC尤... 目的:分析持续/复发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尤其是外侵型持续/复发性DTC患者综合治疗后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21年6月于江苏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行再次手术的525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持续/复发性DTC尤其是外侵型持续/复发性DTC综合治疗后总生存时间和无复发生存时间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525例患者中,行甲状腺区手术318例,行颈部中央淋巴结清扫359例,行颈外侧淋巴结清扫409例。493例随访患者的5年总存活率和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5.10%和89.60%,8年总存活率和无复发存活率分别为91.80%和81.3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发后再次手术时55岁及以上、男性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持续/复发性DTC患者综合治疗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甲状腺和淋巴结同时外侵、多器官外侵和既往手术次数2次及以上是影响持续/复发性DTC患者综合治疗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复发后再次手术时55岁及以上和男性是影响外侵型持续/复发性DTC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多器官外侵和既往手术次数2次及以上是影响外侵型持续/复发性DTC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复发后再次手术时55岁及以上、男性和远处转移的持续/复发性DTC患者死亡风险较高,甲状腺和淋巴结同时外侵、多器官外侵以及既往手术次数2次及以上的患者更易复发。复发后再次手术时55岁及以上和男性外侵型持续/复发性DTC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多器官外侵和既往手术次数2次及以上的外侵型持续/复发性DTC患者更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持续/复发 局部晚期 多学科综合治疗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程少浩 苏艳军 程若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164-1167,共4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作为目前发病率上升最快、甲状腺外科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而备受关注。通常选择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术后配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及131I消融治疗。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作为目前发病率上升最快、甲状腺外科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而备受关注。通常选择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术后配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及131I消融治疗。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作为DTC术后随访的血清学标志物,易受到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的干扰。本文着重探讨Tg、TgAb在DTC诊治中的意义,以期为研究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分化型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学科临床讨论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成瑶 汤喜 +3 位作者 李倩 邓婕 龙建林 周晓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67-1073,共7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locally advance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8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MDT...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locally advance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8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MDT诊疗过程。经过MDT讨论后采用全喉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胸大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后续131I内照射治疗,辅以分子靶向治疗,并监测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随访Tg缓慢下降。结论:个体化精准治疗是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未来的发展趋势,平衡疗效和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采取MDT有利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让更多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 多学科协作体系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基因特征与临床特征及131I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迪 孙郁青 +2 位作者 张鑫 黄丽莎 林岩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0-387,共8页
背景与目的: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指导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拟初步探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DTC患儿的基因特征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及^(131)I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甲状... 背景与目的: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指导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拟初步探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DTC患儿的基因特征分布及其与临床特征及^(131)I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甲状腺癌相关基因panel(ThyroLead®)对2020年12月—2021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儿童及青少年侵袭性DTC的原发灶进行测序,并回顾性收集患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131)I治疗相关资料,分析其基因特征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131)I疗效的关系。结果:本队列纳入39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儿,可及数据中所有患儿均存在淋巴结转移,侧方区受累率达91.4%(32/35),远处转移率达61.5%(24/39)。61.5%(24/39)的患儿检出甲状腺癌相关基因变异,其中以RET融合(38.5%,15/39)和BRAF V600E点突变(12.8%,5/39)最为常见。突变组与非突变组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中,91.7%(22/24)的患儿在^(131)I治疗后仍呈结构性疗效不佳(structural incomplete response,SIR)状态,其中9例患儿呈放射性碘难治(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RAIR)状态。RAIR状态患儿中88.9%(8/9)检出相关基因变异,其中NCOA4/RET融合占62.5%(5/8)。进一步将RET变异组患儿细化分组显示,与其他形式的RET融合相比,NCOA4/RET融合阳性者远处转移率更高(33.3%vs 88.9%,P=0.089),提示其具有更高的远处侵犯倾向。结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DTC患儿的基因突变以融合突变尤其是RET融合为主,其中NCOA4/RET融合阳性者似乎显示出更强的侵袭性,更易呈RAIR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 局部晚期 远处转移 基因变异 RET融合 放射性碘难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在甲状腺癌合并不同甲状腺疾病的示踪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曾庆欣 王悦冬 +2 位作者 钟海烽 赖烨钤 古逸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958,共8页
【目的】探讨纳米炭混悬液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行颈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示踪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共500例,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A组)314例及非纳米炭... 【目的】探讨纳米炭混悬液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行颈中央区淋巴清扫中的示踪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共500例,将患者分为纳米炭组(A组)314例及非纳米炭组(B组)186例,并根据无合并疾病(亚组0)、合并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亚组1)、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亚组2)或甲状腺癌灶较大(肿瘤最大径超过30 mm,亚组3),进一步将A、B两组分成4个亚组,比较各组的淋巴结检获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淋巴结检获数和转移率均多于B组[6.0(3.0~9.0)vs.3.0(1.0~5.3),P<0.001;24.4%vs.20.7%,P=0.041)];A0组、A1组、A2组的淋巴结检获数均多于B0[8.0(6.0~11.0)vs.3.0(2.0~6.0),P<0.001)]、B1[4.0(3.0~6.8)vs.3.0(0.0~5.0),P<0.001)]、B2[8.0(5.0~12.0)vs.4.0(0.0~6.5),P=0.002]组。同为术中使用纳米炭,A1、A3组的淋巴结检获数显著少于A0组[4.0(3.0~6.8)vs.8.0(6.0~11.0),P<0.001;3.0(2.0~6.0)vs.8.0(6.0~11.0),P<0.001)];A1、A2、A3组和A0组相比,声嘶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A3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0组(51.8%vs.34.1%,P<0.05;54.2%vs.34.1%,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中应用纳米炭可提高淋巴结的检获数,无合并疾病的作用效果最佳,合并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癌灶过大可影响纳米炭的示踪效果,当癌灶最大径大于30 mm时应用纳米炭对淋巴结的检出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纳米炭 甲状腺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