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体强度计算中液舱内部压力加载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紫麟 汤明刚 +1 位作者 陈彧超 张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51,共5页
船舶及海洋结构物会受到来自各种液舱(如压载舱、油舱、淡水舱)的内部压力,对船体的局部结构响应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液舱内部压力场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浮式平台典型作业工况为例,采用压力场、柔性MPC(多点约束)连接、添加质量点3种... 船舶及海洋结构物会受到来自各种液舱(如压载舱、油舱、淡水舱)的内部压力,对船体的局部结构响应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液舱内部压力场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浮式平台典型作业工况为例,采用压力场、柔性MPC(多点约束)连接、添加质量点3种方法分别进行加载,模拟内部液舱及甲板堆货区域的压力,并对浮式平台结构强度进行安全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加载方法下结构应力均满足屈服强度衡准要求,直接施加应力场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真实的处理方式,采用柔性MPC及质量点数值方法的预报结果相对偏保守。该工作可为船体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舱 内部压力 加载方法 浮式平台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水压作用下圆形水工隧洞衬砌受力分析的解析方法
2
作者 刘宜杰 黄本胜 +3 位作者 袁明道 黄锦林 祝二浩 谭彩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9-757,共9页
为量化隧洞开挖引起的围岩压力、输水运行中的内外水压在围岩-衬砌结构中的传递和分配,采用复变函数方法建立一种地层-结构计算模型。将作用于圆环衬砌上的内外水压简化为径向均布荷载,并基于围岩-衬砌完全接触边界条件,即应力连续和位... 为量化隧洞开挖引起的围岩压力、输水运行中的内外水压在围岩-衬砌结构中的传递和分配,采用复变函数方法建立一种地层-结构计算模型。将作用于圆环衬砌上的内外水压简化为径向均布荷载,并基于围岩-衬砌完全接触边界条件,即应力连续和位移协调,求解反映两者相互作用关系的解析函数,由此得到围岩-衬砌结构内任意位置处的应力和位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1)围岩-衬砌之间的接触径向应力呈余弦分布,剪力呈正弦分布;2)外水压的存在导致围岩-衬砌之间的有效应力减小;3)考虑外水压作用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高内水压运行引起的衬砌拉应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水工隧洞 衬砌 内外水压 复变函数理论 荷载传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高强异形管件充液压制成形技术
3
作者 崔晓磊 张鑫龙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32,共9页
目的针对轻质高强异形管状构件的迫切需求,研发了充液压制成形技术,以在低载荷下成形出具有高强度、大尺寸、小圆角等特征的异形空心薄壁管状构件。方法给出了充液压制成形的力学原理,建立了成形过程压制力计算模型与临界支撑内压理论模... 目的针对轻质高强异形管状构件的迫切需求,研发了充液压制成形技术,以在低载荷下成形出具有高强度、大尺寸、小圆角等特征的异形空心薄壁管状构件。方法给出了充液压制成形的力学原理,建立了成形过程压制力计算模型与临界支撑内压理论模型,分析了充液压制成形过程失稳屈曲/起皱规律、圆角充填机理与壁厚分布规律。结果当管材充液压制过程所需的支撑内压为内高压成形压力的1/10~1/20时,就可以避免管坯发生失稳屈曲与起皱,同时使压制力大幅降低。在弯曲与压缩应力复合作用下对管坯进行圆角充填,充液压制成形得到的管件壁厚减薄非常小。结论利用小吨位合模压力机在超低压条件下可以充液压制成形出具有小圆角与均匀壁厚的轻质高强异形管件,解决了传统内高压成形压力高、易发生开裂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压制成形 高强度管件 支撑内压 压制力 低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载荷下输氢复合柔性管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吉祥 安晨 +2 位作者 邓海峰 张爱霞 张贝贝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34,共16页
中国氢能产业正随着碳中和愿景的不断推进而快速发展,由于氢气在钢管中容易引发“氢脆”现象,使用钢管输送氢气存在较大挑战,纤维增强复合柔性管作为一种非金属管道在氢气输送领域备受关注,其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是产业化应用的瓶颈。为... 中国氢能产业正随着碳中和愿景的不断推进而快速发展,由于氢气在钢管中容易引发“氢脆”现象,使用钢管输送氢气存在较大挑战,纤维增强复合柔性管作为一种非金属管道在氢气输送领域备受关注,其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是产业化应用的瓶颈。为探讨内压工况下输氢复合柔性管的结构响应,考虑不同层材料的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基于三维各向异性弹性力学,建立了纤维增强输氢复合管道在内压作用下的力学理论模型,并采用数学方法求解管道位移微分方程,进而获得了N层缠绕增强层输氢复合管道在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应变解析解,计算结果与内压作用下13层输氢复合柔性管的数值计算结果相符。管道的环向应力最大值出现在防渗透层,输氢软管的增强层承担约70%的载荷作用,径向应力绝对值大小随距离管道截面中心点的距离增大而减小。提出的力学行为分析模型及求解方法为设计输氢复合柔性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 复合柔性管 输氢管道 内压载荷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0 km/h动车组气动载荷及动态气密特征的实车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瑶 余以正 +2 位作者 夏春晶 王雷 梅元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9-1899,共11页
为了对长期运行的现役列车车体疲劳及静强度提供载荷边界输入条件,并加强对车体气动载荷特性和车内压力舒适性的长期运用评估,采用实车试验的方法得到CRH5A型动车组线路气动载荷和频率特征及不同隧道运行工况下车内外压力波动和车内压... 为了对长期运行的现役列车车体疲劳及静强度提供载荷边界输入条件,并加强对车体气动载荷特性和车内压力舒适性的长期运用评估,采用实车试验的方法得到CRH5A型动车组线路气动载荷和频率特征及不同隧道运行工况下车内外压力波动和车内压力舒适性特征,结合实测数据和所提出的动态气密指数分析方法,计算整车动态气密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在京沈客专沈阳—朝阳试验段,车体绝对气动压差变化范围为−2.53~0.71 kPa;车体外两侧压力无明显主频;间隔1 s和3 s的车内压力变化量最大值分别为294 Pa和383 Pa,尾车的车内压力波动最剧烈。列车通过黑山隧道、下窝堡隧道、扣莫明洞隧道、三棱山隧道4个典型长度隧道的整车动态气密性指数计算结果分别为10.46、12.13、11.06和14.40 s,对于同一列车而言,列车的动态气密指数未因所通过隧道长度的不同而有较明显的离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5A型动车组 隧道压力波 车体气动载荷 车内压力舒适性 动态气密指数 实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路径对扭力梁内高压成形壁厚分布和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伟玮 韩聪 +3 位作者 苑世剑 曹伟 丁勇 赵福全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为研究加载路径(内压力和轴向补料的匹配关系)对扭力梁内高压成形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对局部截面壁厚分布和管件成形精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补料初始压力过低时,在端部区域起皱;当补料初始压力... 为研究加载路径(内压力和轴向补料的匹配关系)对扭力梁内高压成形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对局部截面壁厚分布和管件成形精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补料初始压力过低时,在端部区域起皱;当补料初始压力过高时,补料全部集中在端部区域;当补料量过小时,壁厚改善不明显;补料量过大时,端部区域起皱.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压力为30 MPa,补料量15 mm时为合理加载路径,此时内高压成形件壁厚减薄较小,成形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路径 减薄率 成形精度 内高压成形 扭力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大跨屋盖结构的内部风效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余世策 楼文娟 +2 位作者 孙炳楠 杨仕超 吴太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06-1211,共6页
结合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风洞试验,研究了开孔大跨屋盖结构的内部风效应.分析了风致平均内压和脉动内压的特性及产生机理,给出了估算平均内压和脉动内压的理论方法,并对典型工况的平均内压进行了验算,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采用... 结合广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风洞试验,研究了开孔大跨屋盖结构的内部风效应.分析了风致平均内压和脉动内压的特性及产生机理,给出了估算平均内压和脉动内压的理论方法,并对典型工况的平均内压进行了验算,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采用有限元时程分析方法对大跨网架进行了动力计算,探讨了墙面开孔对屋盖风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墙面开孔会大幅增加屋盖的静动力风荷载,以风压指标的增幅来考虑开孔效应更具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 大跨屋盖 风致内压 风振系数 风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结预应力环锚衬砌力学特性原位加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曹瑞琅 王玉杰 +2 位作者 汪小刚 齐文彪 皮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2-1529,共8页
新型无黏结环锚衬砌具备预应力损失低、薄弱区小、施工便捷等优势,但因结构复杂致使力学特性不明确,阻碍了其广泛应用。依托引松工程总干线压力隧洞,开展了首次预应力环锚衬砌大型原位加载试验,明确了内水压加载过程中衬砌预应力重分布... 新型无黏结环锚衬砌具备预应力损失低、薄弱区小、施工便捷等优势,但因结构复杂致使力学特性不明确,阻碍了其广泛应用。依托引松工程总干线压力隧洞,开展了首次预应力环锚衬砌大型原位加载试验,明确了内水压加载过程中衬砌预应力重分布特征,揭示了环锚拉力、钢筋应力以及锚固应力损失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围岩和环锚衬砌联合承载作用。原位试验表明:环锚衬砌整体预应力分布均匀,高效地利用了锚索高强抗拉性和混凝土抗压性,常规钢筋作用极小,因而整体可不配筋或仅构造配筋;锚具槽背后混凝土预应力稍薄弱,是高内水压作用下结构潜在破坏区域,但内水加载过程中衬砌环向、纵向预应力值趋于一致,将有效减缓预应力薄弱部位开裂倾向;环锚衬砌具备优越的抗拉和抗渗性能,可不依赖于围岩条件而独立承载,也可利用围岩部分承载以降低预应力设计值或增加结构安全裕度,它能为覆盖层薄、地质条件差且内水压力高的大直径压力隧洞长期存在的支护难问题,提供解决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隧洞 预应力衬砌 无黏结环锚 原位试验 内水压力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弹舱舱门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吴继飞 徐来武 +1 位作者 范召林 唐淋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4-748,共5页
在高速风洞中对内埋弹舱舱门气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马赫数等于0.6时的静/动态试验结果。静态试验结果表明:舱门表面存在较强的气动噪声,其前缘附近的声压级与舱底最大声压级量值相当;舱门气动载荷随舱门开启角度变化剧烈,δ≈30... 在高速风洞中对内埋弹舱舱门气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马赫数等于0.6时的静/动态试验结果。静态试验结果表明:舱门表面存在较强的气动噪声,其前缘附近的声压级与舱底最大声压级量值相当;舱门气动载荷随舱门开启角度变化剧烈,δ≈30°时舱门气动载荷最大。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舱门开启/关闭过程中的气动载荷随St数变化明显;舱门开启与关闭过程中的气动载荷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弹舱 气动噪声 声压级 气动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载荷下管道三通的塑性极限载荷 被引量:14
10
作者 轩福贞 李培宁 涂善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前对于管道三通在内压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的塑性极限载荷累积规律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即线性方程累积、抛物线方程累积和圆方程累积模式。文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内压与弯矩联合作用下 (包括面内弯矩和面外弯矩两种形式 )管道三通... 目前对于管道三通在内压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的塑性极限载荷累积规律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即线性方程累积、抛物线方程累积和圆方程累积模式。文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内压与弯矩联合作用下 (包括面内弯矩和面外弯矩两种形式 )管道三通的塑性极限载荷 ,结果表明其累积形式基本上介于抛物线方程和圆方程之间 ,并且与结构几何参量有关。最后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复杂情况下考虑几何因素的三通塑性极限载荷工程估算式 ,并用试验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三通 内压 弯矩 塑性极限载荷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及扭矩载荷下无缺陷弯管的塑性极限载荷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茶秀 袁希海 +1 位作者 王定标 李培宁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5-318,共4页
弯管在管线中通常是承受应力较大的元件 ,极限载荷相应较低。为充分发挥结构的塑性极限承载能力 ,对弯管的塑性极限载荷进行理论分析 ,利用vonMises屈服准则 ,推导出内压和扭矩联合载荷作用下等厚弯管、非均匀壁厚椭圆弯管的塑性极限压力。
关键词 无缺陷弯管 塑性极限载荷 内压 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筒装置内爆炸压力载荷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芝绒 王胜强 +2 位作者 蒋海燕 张玉磊 袁建飞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9,共8页
为了研究密闭环境压力载荷波形特征和分布规律,开展了长径比2∶1圆筒装置的TNT装药内爆炸实验,获取了圆筒壁面、端盖板表面的压力载荷数据,结合仿真计算结果,研究了圆筒壁面、端盖板上压力载荷波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建立了压力载荷峰值的... 为了研究密闭环境压力载荷波形特征和分布规律,开展了长径比2∶1圆筒装置的TNT装药内爆炸实验,获取了圆筒壁面、端盖板表面的压力载荷数据,结合仿真计算结果,研究了圆筒壁面、端盖板上压力载荷波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建立了压力载荷峰值的表征模型,并开展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圆筒壁面与盖板压力载荷波形不完全相同,壁面压力载荷按照爆心距由近到远,从显著的单波峰向多峰值变化,在近场区域压力载荷衰减特性与一定炸高自由地面冲击波类似;盖板上压力载荷呈多波峰特点,中心区域压力载荷最大峰值大于首峰值的3倍,角隅区域大于首峰值6倍;圆筒壁面上的压力载荷最大峰呈现凹型分布规律。该研究结果可为密闭环境内爆载荷的特性分析和结构毁伤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爆炸压力载荷 圆筒装置 多波峰 最大波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空气弹簧气压负载特性的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晓东 吴冬华 +1 位作者 唐进元 陈海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针对目前地铁车辆称质量过程中检测的车辆质量与实际载质量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通过对地铁车辆称质量过程进行分析,分别推导了空气弹簧的静态、动态气压-负载关系式,其中动态气压-负载曲线考虑了空气弹簧工作过程中的充、排气过程。以... 针对目前地铁车辆称质量过程中检测的车辆质量与实际载质量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通过对地铁车辆称质量过程进行分析,分别推导了空气弹簧的静态、动态气压-负载关系式,其中动态气压-负载曲线考虑了空气弹簧工作过程中的充、排气过程。以北京地铁大兴线4号线065车体为例,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气压-负载特性曲线对车体质量进行计算,通过与真实车体质量对比,表明本文推导的动态气压-负载特性曲线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可以大幅减小地铁车辆称质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空气弹簧 气压-负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下挤压三通的塑性极限载荷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轩福贞 惠虎 +1 位作者 黄振海 李培宁 《压力容器》 2003年第1期1-5,27,共6页
报道了 14个国产工业挤压三通在内压下的塑性极限载荷试验结果 ,其中 2个为不锈钢其余12个为碳钢材料制造 ,8个无缺陷 ,6个分别含有腹部和肩部裂纹。文中首先对挤压成型三通的典型变截面尺寸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然后研究了无缺陷和含... 报道了 14个国产工业挤压三通在内压下的塑性极限载荷试验结果 ,其中 2个为不锈钢其余12个为碳钢材料制造 ,8个无缺陷 ,6个分别含有腹部和肩部裂纹。文中首先对挤压成型三通的典型变截面尺寸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然后研究了无缺陷和含裂纹三通的破坏过程及失效特征 ,总结了无缺陷三通的塑性极限载荷随结构尺寸变化的规律及裂纹对极限载荷的削弱规律。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极限载荷 挤压三通 裂纹 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内外压共同作用的大型冷却塔风荷载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国辉 余关鹏 +3 位作者 孙炳楠 楼文娟 李庆祥 杨仕超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9-446,共8页
针对冷却塔内外压的共同作用问题,制作能进行内外压同步测量的风洞试验模型,分析不同表面粗糙度下内外表面的风压分布,探讨底部有无人字柱模型内外表面风压的差别,并比较考虑内压与否时平均风致响应的差别。研究表明:模型表面越光滑,外... 针对冷却塔内外压的共同作用问题,制作能进行内外压同步测量的风洞试验模型,分析不同表面粗糙度下内外表面的风压分布,探讨底部有无人字柱模型内外表面风压的差别,并比较考虑内压与否时平均风致响应的差别。研究表明:模型表面越光滑,外表面的最大负风压越大。模型底部有人字柱和无人字柱对内压的影响较大,内表面平均风压系数分别约为-0.4和-0.7。内压作用一定程度地可视为均匀环压,考虑内压会对环向薄膜应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风荷载 风洞试验 内压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致内压及其对屋盖结构的作用研究现状评述 被引量:17
16
作者 楼文娟 卢旦 孙炳楠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76-82,共7页
历次风灾调查证实,由于台风中门窗受损建筑物突然开孔而出现较高的风致内压是造成建筑物山墙倒塌、屋面掀翻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对突然开孔状态下的风致内压及其对柔性屋盖结构的作用研究甚少,从理论分析方法和风洞试验两方面全面... 历次风灾调查证实,由于台风中门窗受损建筑物突然开孔而出现较高的风致内压是造成建筑物山墙倒塌、屋面掀翻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对突然开孔状态下的风致内压及其对柔性屋盖结构的作用研究甚少,从理论分析方法和风洞试验两方面全面回顾和总结了国外关于建筑物在开孔情况下风致内压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了刚性和柔性结构的内压瞬态波动理论,明确突然开孔时弹性屋盖发生共振的条件和机理,同时介绍了突然开孔情况下风致内压及屋面结构风振响应风洞试验研究结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盖结构 内压 研究现状 突然开孔 风洞试验 建筑物 研究成果 波动理论 柔性结构 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 风振响应 屋面结构 倒塌 山墙 受损 门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裂缝桥面铺装内部动水行为仿真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万晨光 申爱琴 王德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0-64,共5页
为了解带裂缝桥面铺装在内部动水压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情况,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沥青铺装层内部饱水裂缝模型,施加车辆正弦动态荷载,对内部动水行为进行流固耦合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动载作用下,饱水微裂缝所受最大压... 为了解带裂缝桥面铺装在内部动水压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情况,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沥青铺装层内部饱水裂缝模型,施加车辆正弦动态荷载,对内部动水行为进行流固耦合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动载作用下,饱水微裂缝所受最大压、剪应力均位于裂缝尖端,而最大拉应力则位于裂缝周围;饱水裂缝尖端最大压、剪应力与车速和荷载水平都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在120 km/h速度、1.5 MPa荷载水平下,X、Y向最大压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分别达到0.472、1.101、0.361 MPa,在如此大应力反复作用下微裂缝将迅速扩展,加速铺装结构破坏.导致沥青铺装层内饱水微裂缝扩展、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车辆的超载,交通管理部门应严格限制超载超限车辆的上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铺装 水损害 裂缝 动态荷载 内部动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M屈服准则解析薄壁筒和球壳的极限载荷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德文 张雷 +1 位作者 章顺虎 李秀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1-523,532,共4页
首次将GM(几何中线)屈服准则应用于内压薄壁圆筒和球壳的塑性极限分析,获得了解析解.薄壁筒和球壳极限载荷均为壁厚、内径及材料屈服极限的函数.屈服极限越高、壁厚越大,内径越小,极限载荷越大.与Mises准则、双剪应力准则(TSS)和Tresca... 首次将GM(几何中线)屈服准则应用于内压薄壁圆筒和球壳的塑性极限分析,获得了解析解.薄壁筒和球壳极限载荷均为壁厚、内径及材料屈服极限的函数.屈服极限越高、壁厚越大,内径越小,极限载荷越大.与Mises准则、双剪应力准则(TSS)和Tresca准则相比,GM准则解居于TSS和Tresca解之间且靠近Mises解,恰好对应误差三角形中线.按GM准则计算的极限载荷随厚径比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屈服准则 薄壁圆筒 球壳 内压 极限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载荷下复杂薄壁箱形结构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歆 郑津洋 +2 位作者 陈西南 刘富君 孙国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7-902,共6页
基于有限元软件MSC.Marc/Patran,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装配式不锈钢水箱这种以内压载荷为主的复杂薄壁箱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箱体在内压载荷下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特性,箱体各模压板块中与加强槽毗邻的球冠边... 基于有限元软件MSC.Marc/Patran,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装配式不锈钢水箱这种以内压载荷为主的复杂薄壁箱形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箱体在内压载荷下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特性,箱体各模压板块中与加强槽毗邻的球冠边缘区域的应力始终占控制地位;获取了箱体的屈曲失效模式,基准模型箱体底板的屈曲临界载荷为0.080 MPa;分析了屈曲临界载荷数值模拟值与经典理论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模压板块的球冠高度与直径、加强槽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强化拉筋的布置方式等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箱体的承载能力.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一致,表明了所用数值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内压载荷 力学响应 数值模拟 屈曲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宽负荷率超超临界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在低质量流速下的传热特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思洋 王文毓 +4 位作者 沈植 聂鑫 杨冬 宋宝军 贾培英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压力p=21~29.8 MPa、质量流速G=600~1 100kg/(m^2·s)、热负荷q=330~793kW/m^2工况范围内,对低质量流速优化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近临界压力区和超临界压力区的传热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在近临... 在压力p=21~29.8 MPa、质量流速G=600~1 100kg/(m^2·s)、热负荷q=330~793kW/m^2工况范围内,对低质量流速优化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近临界压力区和超临界压力区的传热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在近临界压力区,亚临界部分的传热特性好于超临界部分的传热特性,质量流速增大能推迟传热恶化,热负荷增大则使传热恶化提前发生,内螺纹管抑制膜态沸腾(DNB)的能力有所减弱;在超临界压力区,压力越低,大比热容区内强化传热作用越显著,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超临界水的热物性变化对管内传热的作用由质量流速和热负荷共同决定;质量流速不变,继续增大热负荷,大比热容区内的传热将由强化转变为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宽负荷率 超超临界锅炉 内螺纹管 传热特性 低质量流速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