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发酵时期对黑蒜调味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帅 武帅兵 贺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1,共5页
黑蒜富含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作为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在市面上流行。黑蒜的品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普通黑蒜是用新鲜完整的带皮生蒜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中自然发酵90~120 d后制成的。然而生蒜是如何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变黑、黑蒜与生... 黑蒜富含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作为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在市面上流行。黑蒜的品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普通黑蒜是用新鲜完整的带皮生蒜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中自然发酵90~120 d后制成的。然而生蒜是如何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变黑、黑蒜与生蒜极大的口感差别以及两者营养价值的变化基于什么成为人们疑惑的问题。该研究选取品相完好的紫皮独头蒜,在专业的黑蒜发酵锅中发酵10 d,获得发酵成功的黑蒜,并在发酵过程中对不同发酵时期的黑蒜进行质构测定,经过干燥破碎,制成调味蒜粉,并对其中的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总酚含量、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由此探寻蒜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从而对不同发酵时期黑蒜调味粉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该研究可拓展关于调味品发酵方面的知识,为提高新型功能性调味粉的营养价值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干燥破碎 调味粉 发酵时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毛涵涛 李慧 +2 位作者 尹世鲜 荣智兴 王建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7-233,共7页
黑蒜是由新鲜大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酵制成,此过程发生的多种化学反应可使大蒜的刺激气味逐渐消失,并形成黑蒜的独特酸甜风味。文章围绕黑蒜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综述,探讨了影响黑蒜香气形成的关键因素,并解析了黑... 黑蒜是由新鲜大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酵制成,此过程发生的多种化学反应可使大蒜的刺激气味逐渐消失,并形成黑蒜的独特酸甜风味。文章围绕黑蒜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综述,探讨了影响黑蒜香气形成的关键因素,并解析了黑蒜的风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化学成分 风味物质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对液态发酵黑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庆超 何军波 +6 位作者 李望铭 徐娜 张杰 王崇华 段新华 刘轶群 何永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8-181,共14页
目的: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制备液态黑蒜,研究嗜热链球菌对液态黑蒜品质的影响。方法:新鲜大蒜于180℃高温下进行蒜氨酸酶灭活,而后破碎加入嗜热链球菌,以未添加嗜热链球菌的灭酶破碎大蒜(空白)为参照,研究嗜热链球菌比例、不同蒜氨酸酶灭... 目的: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制备液态黑蒜,研究嗜热链球菌对液态黑蒜品质的影响。方法:新鲜大蒜于180℃高温下进行蒜氨酸酶灭活,而后破碎加入嗜热链球菌,以未添加嗜热链球菌的灭酶破碎大蒜(空白)为参照,研究嗜热链球菌比例、不同蒜氨酸酶灭活时间及二者共存时间对制备液态黑蒜品质的影响。结果:大蒜高温以灭活蒜氨酸酶的时间最优为9 min,加入嗜热链球菌比例最佳为5%,嗜热链球菌与灭酶破碎大蒜共存时间最优为32 h,80℃恒温恒湿发酵箱中发酵所需时间为15 d,各品质指标达到黑蒜发酵标准,相比于空白,此时液态黑蒜总酚含量是其2倍、总酸含量是其1.9倍、还原糖含量是其1.3倍、DPPH·清除率和·OH清除率分别是其1.5倍和1.46倍。结论:嗜热链球菌可促进黑蒜发酵,提升黑蒜品质指标,缩短发酵时间,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发酵黑蒜 嗜热链球菌 共存时间 添加比例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加利亚乳杆菌预处理制备液态黑蒜技术研究
4
作者 贾庆超 刁伟 +4 位作者 李柯莹 李萌 李庆伟 张丹 王崇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135,共9页
文章研究了保加利亚乳杆菌预处理制备液态发酵黑蒜技术。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在180℃高温下分别对大蒜瓣进行9,10 min蒜氨酸酶灭活,将灭活后的蒜瓣处理成粒径为4 mm的颗粒,加水至液料比为4∶1,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比例为4%、5%、6%,室温下... 文章研究了保加利亚乳杆菌预处理制备液态发酵黑蒜技术。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在180℃高温下分别对大蒜瓣进行9,10 min蒜氨酸酶灭活,将灭活后的蒜瓣处理成粒径为4 mm的颗粒,加水至液料比为4∶1,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比例为4%、5%、6%,室温下共存16,24,32 h,于恒温80℃发酵制备液态黑蒜,以未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大蒜制备的液态黑蒜为参照(简称未处理),考察共存时间、保加利亚乳杆菌比例和灭酶时间对液态黑蒜品质的影响。液态黑蒜制备的最优条件为高温180℃、蒜氨酸酶灭活10 min、保加利亚乳杆菌比例6%、共存时间32 h、发酵时间18 d,此时总酸含量为48.48 g/kg,氨基酸态氮含量为7.79 g/100 g,还原糖含量为44.61 g/100 g,褐变值为62.49,总酚含量为8.779 mg/g,DPPH·、·OH清除率分别为66.92%、45.97%,相比于未处理的液态黑蒜,总酸含量是其3.88倍,氨基酸态氮含量是其1.41倍,还原糖含量是其2.23倍,褐变度是其1.31倍,总酚含量是其1.48倍,DPPH·、·OH清除率分别是其1.40倍和1.15倍。保加利亚乳杆菌预处理制备液态黑蒜技术可以提升黑蒜的品质,缩短黑蒜的发酵时间,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发酵黑蒜 蒜氨酸酶 预处理 保加利亚乳杆菌 品质指标 共存时间 添加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黑蒜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39
5
作者 罗仓学 苏东霞 陈树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92-297,共6页
该文主要研究液态黑蒜发酵工艺,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其发酵制得黑蒜,通过对发酵工艺中温度、时间、原料品种、料液质量比、破碎粒度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以黑蒜产品的感官评价及其可溶性糖含量、总酚含量、超氧化物歧... 该文主要研究液态黑蒜发酵工艺,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对其发酵制得黑蒜,通过对发酵工艺中温度、时间、原料品种、料液质量比、破碎粒度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以黑蒜产品的感官评价及其可溶性糖含量、总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指标,来探究温度对黑蒜发酵的影响,同时确定液态黑蒜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黑蒜发酵有影响,液态黑蒜发酵应采用分段变温发酵,采用分段变温发酵,温度组合为85~70℃,发酵前期温度为85℃,时间为5~6 d,发酵后期温度为70℃,时间为11~13 d,以紫皮大蒜为原料,料液质量比为2:1,破碎粒度为4 mm,所得黑蒜产品色泽均一,呈黑褐色,口感酸甜,几乎无酸臭味,相比较未发酵大蒜,其中总酚含量提高了5倍,SOD活性提高了15倍,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了30%左右。目前国内大蒜消费主要以其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其附加值不高,故液态黑蒜发酵工艺的研究为大蒜产业及其深加工的开发利用开辟新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优化 品质调控 SOD活性 黑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非发酵法制备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喜波 于洁 +3 位作者 张泽宇 徐晔晔 刘竞男 江连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1-326,共6页
为了提高黑蒜的生产效率、降低黑蒜的生产成本,将蒸制工艺与烘制工艺相结合,设计并优化了一种非发酵黑蒜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非发酵黑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蒸制温度127℃、蒸制时间70 min、烘制温度95℃、烘制时间6.5 h,在此工... 为了提高黑蒜的生产效率、降低黑蒜的生产成本,将蒸制工艺与烘制工艺相结合,设计并优化了一种非发酵黑蒜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非发酵黑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蒸制温度127℃、蒸制时间70 min、烘制温度95℃、烘制时间6.5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蒜总酚质量比为11.15 mg/g,含水率为27.41%,还原糖和总酸质量比分别为7.87 g/(100 g)和36.09 g/kg。在0.06~0.18 m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黑蒜的还原能力是维生素C的1.4倍以上,说明黑蒜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发酵工艺相比,总酚等活性成分含量相近,但极显著地缩短了黑蒜的制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为功能性蒜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非发酵 工艺优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味黑大蒜快速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汤薇 时培宁 +2 位作者 王颖 李勇 胡欣恬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使传统黑大蒜6个月的发酵时间缩短为6 d,主要研究了美拉德反应对发酵黑大蒜品质及发酵速度的影响。实验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检测可溶性糖含量,用精密色差仪测定色差,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用感官鉴评方法进行... 使传统黑大蒜6个月的发酵时间缩短为6 d,主要研究了美拉德反应对发酵黑大蒜品质及发酵速度的影响。实验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检测可溶性糖含量,用精密色差仪测定色差,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用感官鉴评方法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恒温恒湿条件下黑大蒜的最佳发酵时间为144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黑大蒜总酚含量为2.097 mg/g,色差值为61.70,可溶性糖含量为37.11 mg/g,水分含量为32.13%;最佳美拉德反应液配方为葡萄糖1.34%、蜂蜜2.01%、赖氨酸1.34%、甘氨酸1.34%,以此快速发酵工艺得到的黑大蒜的感官评分为93分,总酚的含量为2.207 mg/g,表皮与内部均呈黑色,无蒜臭味,口感酸甜软糯,无辛辣味,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大蒜 发酵 美拉德反应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加工过程中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增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姬妍茹 石杰 +5 位作者 王月明 刘宇峰 董艳 杨庆丽 张正海 刘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164,169,共5页
本文对黑蒜加工不同时期样品中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出1株芽孢杆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 DNA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在大蒜汁培养基中生长时,具有生长旺盛、耐热性强、产黑色素的特点。将其... 本文对黑蒜加工不同时期样品中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出1株芽孢杆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 DNA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在大蒜汁培养基中生长时,具有生长旺盛、耐热性强、产黑色素的特点。将其回接到生蒜瓣上,50℃条件下48 h蒜瓣变为黑色,而未接种的蒜瓣则变为淡黄色,说明该菌液对大蒜由白蒜变为黑蒜有一定的贡献。这为研究黑蒜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数据佐证,为进一步开发黑蒜发酵菌剂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内生细菌 黑蒜 枯草芽孢杆菌 促进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醋酿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瑾 吴奇凡 +2 位作者 陈春雷 乔旭光 李宁阳 《中国果菜》 2019年第10期1-5,共5页
黑蒜是大蒜精深加工制品,但加工残次品多,为了更好地对残次品进行开发,本文以黑蒜汁为原料,分别采用酵母菌和醋酸菌进行酒精和醋酸发酵,研究了最佳发酵工艺,选择水料比为变量,开发出口感、品质俱佳的黑蒜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水料比为1... 黑蒜是大蒜精深加工制品,但加工残次品多,为了更好地对残次品进行开发,本文以黑蒜汁为原料,分别采用酵母菌和醋酸菌进行酒精和醋酸发酵,研究了最佳发酵工艺,选择水料比为变量,开发出口感、品质俱佳的黑蒜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水料比为1:5,33益下进行酒精发酵,后期以0.3 g/kg醋酸菌量,25益下进行醋酸发酵,制得的黑蒜醋口感柔和绵醇,醋酸浓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黑蒜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和冻结预处理制备黑蒜感官及风味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学慧 刘肖 周才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4-251,共8页
比较分析了冻结和微波2种预处理蒜头经控温控湿发酵制备成黑蒜的风味品质特点。色泽和质构分析结果显示,2种预处理蒜头经发酵12 d即可完成黑变,ΔE在73.60~75.40;2种预处理蒜头制备成黑蒜后,含水量均显著下降,黑蒜的硬度、黏弹性和咀嚼... 比较分析了冻结和微波2种预处理蒜头经控温控湿发酵制备成黑蒜的风味品质特点。色泽和质构分析结果显示,2种预处理蒜头经发酵12 d即可完成黑变,ΔE在73.60~75.40;2种预处理蒜头制备成黑蒜后,含水量均显著下降,黑蒜的硬度、黏弹性和咀嚼感下降(P<0.05),赋予了黑蒜软糯的口感,但不同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滋味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冻结和微波预处理后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发酵前的4.19倍和4.37倍,总酸含量分别是发酵前的5.02倍和4.83倍,辛辣气味的大蒜素和苦涩味感的多酚含量显著下降(P<0.05),赋予了黑蒜浓郁的酸甜滋味,2种预处理无差异。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分析显示,鲜蒜和预处理大蒜以具有辛辣气味的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三硫醚为主,经发酵成黑蒜后,具有蒜香味的二烯丙基硫醚含量升高,同时产生了酯类、噻吩和呋喃类物质,赋予了黑蒜炭烤香味和果香甜味;冻结预处理发酵黑蒜独具有1,3,5-三噻烷,微波预处理发酵黑蒜有更高含量的具炭烤香味和果香甜味的2-甲基-1,3-二噻烷、丁酸苯乙酯和呋喃类物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会影响黑蒜产品风味,微波预处理制备黑蒜风味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冻结预处理 微波预处理 发酵黑蒜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预处理对液体黑蒜保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庆超 梁艳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132,共10页
文章主要研究了液体发酵黑蒜,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将其破碎后,通过添加一定量食品级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来改变发酵物的初始pH值,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并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湿度,对发酵工艺中料液质量比、大蒜破碎粒度、发酵时间等影响因... 文章主要研究了液体发酵黑蒜,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将其破碎后,通过添加一定量食品级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来改变发酵物的初始pH值,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并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湿度,对发酵工艺中料液质量比、大蒜破碎粒度、发酵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试验,以发酵黑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酚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为指标,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酚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未改变初始pH值的黑蒜进行比较,分析液体发酵黑蒜最好的理化指标条件。结果表明,当料液质量比为4∶1,破碎粒度为4 mm时,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钠提高发酵的pH值,并且在85℃恒温箱中发酵21 d左右,得到的液体发酵黑蒜抗氧化作用更强,营养价值更高,保健性能更好。此时,SOD活性可提高10倍左右,总酚含量可提高6倍左右,可溶性糖含量减少3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发酵黑蒜 柠檬酸 柠檬酸钠 pH SOD活性 总酚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预处理对液态发酵黑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庆超 张梦月 +2 位作者 于婉婉 汪小铬 刘懿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80,共8页
主要研究低温预处理对液态发酵黑蒜品质的影响,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分别进行冷冻(-18℃)和冷藏(4℃)预处理,时间为4,8,12 h。以新鲜大蒜作为参照,首先利用低场核磁考察预处理后大蒜的水分迁移情况,其次以预处理后大蒜为原料制备液态黑蒜,... 主要研究低温预处理对液态发酵黑蒜品质的影响,以新鲜大蒜为原料,分别进行冷冻(-18℃)和冷藏(4℃)预处理,时间为4,8,12 h。以新鲜大蒜作为参照,首先利用低场核磁考察预处理后大蒜的水分迁移情况,其次以预处理后大蒜为原料制备液态黑蒜,将其处理成粒径为4 mm的大蒜颗粒,料液比为4∶1,于85℃的恒温恒湿发酵箱中进行发酵,共发酵24 d,每隔2 d分别测定3种不同液态发酵黑蒜中还原糖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褐变程度、pH和抗氧化活性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冷藏和冷冻预处理有利于大蒜中的结合水形成自由水,提升自由水活度。同时,经过冷冻和冷藏预处理的大蒜各项指标均优于未处理的大蒜,冷冻处理8 h的液态发酵黑蒜的品质优于冷冻4 h和12 h的黑蒜,冷藏处理12 h的液态发酵黑蒜的品质优于冷藏8 h和12 h的黑蒜,且冷冻8 h和冷藏12 h预处理后,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还原糖含量、DPPH·和·OH清除率均显著提升,在恒温恒湿发酵箱中发酵16 d左右,得到的液态发酵黑蒜的各项指标更好,品质更佳。此研究预处理时间短,用于制备液态黑蒜可节约时间成本和能量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发酵黑蒜 低温预处理 低场核磁 水分活度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预处理结合控温控湿发酵对黑蒜色变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王浩宇 刘肖 +1 位作者 赵珠莲 周才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21-229,共9页
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结合控温控湿发酵对黑蒜发酵中黑变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5-羟甲基糠醛与色值随发酵时间延长和发酵温度升高而升高,色值70以上完成黑变,发酵时间为9 d左右,高温低湿有利于大蒜黑变;滋味成分分析显示,随发酵时... 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结合控温控湿发酵对黑蒜发酵中黑变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5-羟甲基糠醛与色值随发酵时间延长和发酵温度升高而升高,色值70以上完成黑变,发酵时间为9 d左右,高温低湿有利于大蒜黑变;滋味成分分析显示,随发酵时间延长和发酵温度升高,总酸含量增加,大蒜素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呈先增后降趋势,表明延长发酵时间和提高发酵温度可使黑蒜酸味突出并降低甜鲜味感和辛辣刺激的苦味感;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显示,黑蒜的受欢迎度受多因素影响,兼顾品质和效率,以相对湿度70%,75℃下发酵9 d为宜。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显示,鲜蒜、超声波预处理的大蒜以辛辣蒜味的硫醚类为主,制成黑蒜后,具有蒜香味的二烯丙基硫醚和具有洋葱和碳烤风味的噻烷类增加,还产生了有蒜香和肉香味的2-乙基-1,3-噻唑烷-4-羧酸盐;主成分分析和气味贡献值分析确定了黑蒜产品特征香气为蒜香味,有碳烤和肉香味以及微弱的果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预处理 发酵 黑蒜 色变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红枣海绵蛋糕的工艺研制
14
作者 马永杰 胡慧杰 +5 位作者 高雪楠 杜咏芳 王瑞杰 胡雪静 李海毓 汪薇 《中国果菜》 2021年第6期17-23,共7页
传统黑蒜发酵时间较长,存在口味特殊、部分人难以接受的弊端。为了使更多的人接受黑蒜,推动我国黑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新鲜大蒜为原料,采用三种黑蒜发酵工艺(干燥箱变温发酵、美拉德反应液前处理下黑蒜发酵机发酵和正常条件下黑蒜发... 传统黑蒜发酵时间较长,存在口味特殊、部分人难以接受的弊端。为了使更多的人接受黑蒜,推动我国黑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新鲜大蒜为原料,采用三种黑蒜发酵工艺(干燥箱变温发酵、美拉德反应液前处理下黑蒜发酵机发酵和正常条件下黑蒜发酵机发酵)进行黑蒜发酵,以黑蒜的理化指标、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得到最佳的黑蒜发酵工艺;在此基础上,以黑蒜和红枣为材料,研制了一款黑蒜红枣海绵蛋糕,消除了黑蒜的不良口感,辅以红枣的香甜,并运用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得到海绵蛋糕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经过美拉德反应液前处理发酵的黑蒜,其理化指标、感官评分均优于其他两种发酵方式,因此,选择该发酵方式得到的黑蒜做后续的蛋糕工艺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的海绵蛋糕最佳配方为(以低筋面粉为100%计)黑蒜粉8%、红枣粉30%、白砂糖40%、鸡蛋200%、玉米胚芽油40%,得到的蛋糕香味纯正,口感松软,有黑蒜、红枣特有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红枣 海绵蛋糕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