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李亚伟 杨守博 +2 位作者 尹硕 李文斌 陈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26,共7页
目的分析联合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TI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合并CTIT≥Ⅲ级患... 目的分析联合海曲泊帕治疗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TI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合并CTIT≥Ⅲ级患者的资料,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33例,其中研究组为口服海曲泊帕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或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治疗,对照组为皮下注射rhTPO或IL-1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升血小板应答率、平均起效时间、下一周期治疗延长发生率的差异,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提高,用药后第1、2、3天血小板计数升高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第(7±3)天血小板升高计数对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升血小板应答率有所升高。研究组用药平均起效时间3(3,5)d,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3,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导致下一周期治疗时间延长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下一周期治疗时间延长发生率为81.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2名患者出现轻度可逆性肝功能异常。结论海曲泊帕联合rhTPO或IL-11治疗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化疗后CTIT症的疗效可靠,可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曲泊帕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白细胞介素-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力铭 文峰 +1 位作者 王威 张志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0-1285,共6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组(BMP组)和同种异体骨组。BMP...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组(BMP组)和同种异体骨组。BMP组60例,采用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同种异体骨组56例,采用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并对患者术后1年疗效和股骨头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BMP组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BMP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组股骨头存活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具有疗效,能够加速诱导新骨生成,提高新骨质量,为股骨头提供生物力学支撑,有效避免股骨头塌陷,且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在体内降解吸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活性诱导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荔枝类甜蛋白的高效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3
作者 曹琳彩 文舜华 +4 位作者 王凯 刘旭炜 胡卓炎 赵雷 沈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8,共7页
荔枝类甜蛋白(litchi thaumatin-like protein,LcTLP)是导致部分人群过量食用荔枝引起机体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探究其引起的机体炎症机制,揭示其晶体结构与促炎活性位点等生物学特性,需获得大量高纯度LcTLP。然而现有报道中... 荔枝类甜蛋白(litchi thaumatin-like protein,LcTLP)是导致部分人群过量食用荔枝引起机体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探究其引起的机体炎症机制,揭示其晶体结构与促炎活性位点等生物学特性,需获得大量高纯度LcTLP。然而现有报道中鲜见大量获取高纯度可溶性LcTLP的提取方法,因此该研究对LcTLP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构建了表达载体pCold-NusA-LcTLP,并成功表达了可溶重组蛋白NusA-LcTLP。通过亲和层析与凝胶过滤层析两步纯化法,最终得到的重组蛋白产量可达36.26 mg/L,纯度达90%以上,表明该纯化方案可高效制得高纯度重组LcTLP。经RAW264.7细胞炎症活性验证,重组LcTLP在1、2μg/mL时刺激细胞NO分泌量分别为12.75、14.68μmol/L,为空白组的2.91、3.36倍,验证了重组LcTLP具有一定的促炎活性。该表达载体与纯化方案高效表达得到了可溶性重组LcTLP,为后续深入研究LcTLP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重组类甜蛋白 诱导表达 纯化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SlERF-H6基因VIGS沉默载体构建
4
作者 李立霞 胡康棣 +1 位作者 姚改芳 张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2-1235,1242,共5页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番茄已经成为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ERF在植物形态发生、逆境响应、成熟衰老、激素信...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番茄已经成为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乙烯响应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ERF在植物形态发生、逆境响应、成熟衰老、激素信号转导和代谢物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文章以番茄的SlERF-H6(LOC101259323)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lERF-H6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获得该基因的特异性区域沉默序列。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番茄SlERF-H6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载体。为进一步探究番茄SlERF-H6基因在果实成熟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SlERF-H6基因 同源重组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细胞适用四环素调控系统的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葛金鑫 颜廷鼎 +3 位作者 王克智 刘也 何志巧 申望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285-1290,共6页
构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细胞适用的四环素调控系统,为大黄鱼蛋白质功能研究提供可靠工具。以pEGFP-N1质粒的CMV增强子/启动子替换四环素调控载体pTRE3G-MCS-EGFP-3×FLAG-Tetone-Puro(简称pTRE3G)转录激活子(rtTA)的EF-1... 构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细胞适用的四环素调控系统,为大黄鱼蛋白质功能研究提供可靠工具。以pEGFP-N1质粒的CMV增强子/启动子替换四环素调控载体pTRE3G-MCS-EGFP-3×FLAG-Tetone-Puro(简称pTRE3G)转录激活子(rtTA)的EF-1α启动子及其下游5′-长末端重复序列(5′-LTR),构建重组载体pTRE3G-CMV;转染大黄鱼头肾细胞系YCK-hk细胞,Dox诱导EGFP表达,验证pTRE3G-CMV在大黄鱼细胞中驱动外源基因表达的可靠性。成功构建四环素调控载体pTRE3G-CMV;pTRE3G-CMV质粒转染的大黄鱼YCK-hk细胞经Dox诱导表达EGFP,表明CMV增强子/启动子在YCK-hk细胞中正常驱动rtTA表达;pTRE3G-CMV质粒转染YCK-hk细胞效率低(<1%),经嘌呤霉素筛选后EGFP表达阳性细胞率上升至约30%,表明嘌呤霉素能有效筛选转染成功细胞,提示可结合单克隆筛选建立稳转细胞系。研究构建的四环素调控载体pTRE3G-CMV在大黄鱼细胞中正常表达外源基因,可用于大黄鱼蛋白质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调控系统 大黄鱼 重组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a(+)-bgl诱导表达β-葡聚糖酶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永仙 郑飞云 +1 位作者 李崎 顾国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研究自行构建的产β-葡聚糖酶的工程菌E.coliBL21(DE3)-pET28a(+)-bgl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考察种子液的菌龄、培养基起始pH、接种量及诱导起始时发酵液菌浓度等对β-葡聚糖酶产生水平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诱导剂IPTG及乳糖添加... 研究自行构建的产β-葡聚糖酶的工程菌E.coliBL21(DE3)-pET28a(+)-bgl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考察种子液的菌龄、培养基起始pH、接种量及诱导起始时发酵液菌浓度等对β-葡聚糖酶产生水平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诱导剂IPTG及乳糖添加量、诱导温度及诱导剂作用时间。结果表明:培养基起始pH7.0,对数生长中期的种子液(OD600为0.35)以接种量(体积分数)10%接入摇瓶发酵培养,37℃,200 r/min培养约3 h,菌液OD值达到1.0左右,添加终浓度分别为0.033 6 mmol/L的IPTG及10 mmol/L乳糖,24℃诱导6 h,发酵液清液中酶活达到最高(336.33 U/mL),菌体生长量为1.12 g/L,发酵液中总酶活达到459.32 U/mL,是原始菌株在相同条件下所产酶活的6.62倍。采用优化培养条件及诱导剂作用条件,重组菌在TB培养基中酶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诱导剂作用10 h,发酵清液中酶活为1 090.31 U/mL,总酶活1 570.83 U/mL,是原始菌在该条件下酶活的19.73倍,显示出重组菌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发酵条件 优化 诱导 Β-葡聚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贫血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莉 丁乾 +3 位作者 陆海 宋颖秋 石星 王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 5 8例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 ,分为两组 ,EPO治疗组 2 8例给予皮下注射rhE PO ,剂量为 15 0 μg/kg ,3次 ...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化疗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 5 8例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患者 ,分为两组 ,EPO治疗组 2 8例给予皮下注射rhE PO ,剂量为 15 0 μg/kg ,3次 /周。对照组 30例不给予EPO治疗 ,仅给予五参芪口服液 ,10ml,3次 /日。 结果 治疗后 4周起EPO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总数 (RBC)均明显上升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EPO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 3% ,对照组为37 1% ,差异有显著性 (P值 <0 0 1)。结论 EPO对晚期NSCLC采用以铂剂为主联合化疗方案所致贫血有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晚期癌症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相关贫血 临床疗效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的单链甜蛋白monelli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忠军 路福平 +1 位作者 蔡恒 杜连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20,共3页
根据已报道的单链monellin甜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采用细菌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全长294bp的monellin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重组分泌型表达载体pETMO。经IPTG诱导pETMO所含有的甜蛋白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 根据已报道的单链monellin甜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采用细菌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全长294bp的monellin基因。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重组分泌型表达载体pETMO。经IPTG诱导pETMO所含有的甜蛋白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44.8%。且经纯化后测定其甜度是蔗糖的30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蛋白MONELLIN 细菌优化密码子 重组PCR 诱导表达 甜蛋白基因 大肠杆菌 高效表达 人工合成 N基因 单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融合蛋白GX1-rmhTNFα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珊珊 吴开春 +4 位作者 颜真 万一 韩宇 赵丽娜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构建胃癌新生血管导向性肽GX1与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GX1-rmhTNF蛋白。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胃癌血管特异性结合肽融合在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氨基末端,构建GX1-rmhTNF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 目的构建胃癌新生血管导向性肽GX1与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GX1-rmhTNF蛋白。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胃癌血管特异性结合肽融合在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氨基末端,构建GX1-rmhTNF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GX1-rmhTNF重组融合表达质粒,表达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18000处出现了1条新生的蛋白条带,该表达蛋白具有与TNF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结合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GX1-rmhT-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了该产物,为下一步GX1-rmhTNF的纯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肽段CGNSNPKSC/GX1 GX1-rmhTNFα 重组融合蛋白/表达 温度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剂对重组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艳红 廖晓全 +1 位作者 王逢 袁勤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用异丙基 -β-D-硫代半乳糖苷 (IPTG)、乳糖、巯基乙醇对重组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rh Mn-SOD)工程菌进行诱导 ,结果表明 3种物质都可以诱导 rh Mn-SOD外源蛋白的表述。通过酶活力、比活测定及电泳的结果显示 ,以乳糖作为诱导剂的表达效... 用异丙基 -β-D-硫代半乳糖苷 (IPTG)、乳糖、巯基乙醇对重组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rh Mn-SOD)工程菌进行诱导 ,结果表明 3种物质都可以诱导 rh Mn-SOD外源蛋白的表述。通过酶活力、比活测定及电泳的结果显示 ,以乳糖作为诱导剂的表达效果明显好于 IPTG和巯基乙醇 ,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乳糖诱导的最佳浓度为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诱导剂 外源蛋白 基因表达 酶活力 诱导浓度 乳糖 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IL-1α诱导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常艳 魏伟 +1 位作者 张磊 徐红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rIL-1α诱导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探讨其部分机制。方法鸡Ⅱ型胶原(CCⅡ)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MTT法检测FLS的增殖反应;放射免疫法(RIA)测定FLS产生PGE2和cAMP的水平。结果在rI...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rIL-1α诱导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影响,并探讨其部分机制。方法鸡Ⅱ型胶原(CCⅡ)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MTT法检测FLS的增殖反应;放射免疫法(RIA)测定FLS产生PGE2和cAMP的水平。结果在rIL-1α(0.01、0.1、1、10μg.L-1)和1μg.L-1rIL-1α(3、6、12、24h)体外刺激下,CIA大鼠FLS产生的PGE2和cAMP水平均升高;TGP(2.5、12.5、62.5、125、250mg.L-1)体外给药可不同程度地抑制FLS的增殖反应和PGE2产生,而进一步升高cAMP水平。结论在不同浓度同一时间和同一浓度不同时间的rIL-1α体外刺激下,FLS产生PGE2和cAMP水平均升高;TGP体外作用FLS可抑制其增殖和产生PGE2,进一步升高cAMP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性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白芍总苷 rIL-1α c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可诱导共刺激分子CHO细胞株的筛选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庆莉 刘梦蕾 +1 位作者 龙宪连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molecule,ICOS)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筛选稳定表达ICOS蛋白的CHO细胞株,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RT-PCR法从人PBMC中获取ICOScDNA,定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 目的:构建携带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molecule,ICOS)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筛选稳定表达ICOS蛋白的CHO细胞株,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RT-PCR法从人PBMC中获取ICOScDNA,定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制备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MSCV-ICOS;经病毒包装细胞包装后抗性筛选出产高滴度病毒的细胞株,用高滴度病毒上清感染CHO细胞,抗性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株。将CHO-ICOS细胞和PBMC以不同比例(1:1、1:2、1:5、1:10)共培养,加入亚刺激剂量(200ng/ml)的抗人CD3抗体,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PBMC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25表达情况,并以CHO-pMSCV细胞和PBMC以1:1比例共培养作为阴性对照以及未处理的PBMC作为空白对照。结果:成功构建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MSCV-ICOS,筛选出稳定表达ICOS蛋白的CHO细胞株。3H-TdR掺入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相比,CHO-ICOS细胞与PBMC共培养能抑制CD3抗体诱导的PBMC增殖及活化(P<0.05或P<0.01),细胞比例为1:1时抑制率最大,分别为(68±5.9)%、(44.08±3.26)%。结论:成功建立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膜稳定表达人ICOS蛋白的CHO细胞株,为今后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建明 宋艳萍 +3 位作者 孙乃学 惠娜 赵世平 胡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1-273,277,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国产rhEPO保护视网膜神经功能的机制。方法在设立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的情况下,日本大耳白兔皮下注射国产rhEPO,分别于缺血再灌注(...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国产rhEPO保护视网膜神经功能的机制。方法在设立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的情况下,日本大耳白兔皮下注射国产rhEPO,分别于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前房灌注法造成急性高眼压)后第1、3、7、14天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HIF-1α基因表达。结果正常兔眼视网膜无HIF-1α表达。模型组兔眼视网膜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EPO组兔眼视网膜HIF-1α表达阳性细胞数变化与模型组相似,但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国产rhEPO能够下调视网膜HIF-1α的表达。下调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可能是rhEPO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视网膜 缺氧诱导因子-1Α 高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妩弋 张玲玲 +5 位作者 吴丽 汪倪萍 王华 岳莉 张运芳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recom binanthuman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 rhIL 1ra)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hIL 1ra3个...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recom binanthuman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 rhIL 1ra)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hIL 1ra3个剂量组和进口IL 1ra组;采用Ⅱ型胶原(CⅡ)乳剂皮内注射诱导大鼠CIA模型;每周测体重观察体重变化;足爪容积法测量大鼠足爪肿胀度;测定CⅡ的迟发性变态反应(DTH);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 CIA大鼠在致炎d10,出现关节红、肿,体重减轻,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升高,关节病理可见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的破坏等。rhIL 1ra(7 5, 30, 120mg·kg-1 )和阳性对照组anakinra(120mg·kg-1 )皮下注射,连续 7d,能明显抑制CIA大鼠足肿胀;rhIL 1ra(30, 120mg·kg-1 )皮下注射,连续 7d,可以明显减轻CⅡ诱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DTH);另外,rhIL 1ra也可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水平;病理学检查表明,rhIL 1ra大剂量能明显减轻CIA大鼠关节滑膜炎症和滑膜增生,减轻血管翳和软骨破坏。结论 rhIL 1ra对CIA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Ⅱ型胶原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蛋白纯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祥晨 杨杰 +1 位作者 赵日红 胡子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9-243,253,共6页
以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pfs基因,与Gen Bank中的序列对比发现同源性为99%。将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 QE-30连接,并将重组质粒p QE-30-pfs转化到E.coli M15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 以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pfs基因,与Gen Bank中的序列对比发现同源性为99%。将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 QE-30连接,并将重组质粒p QE-30-pfs转化到E.coli M15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SDS-PAGE分析,在全菌体蛋白中含有一条明显的特异性蛋白条带,大小约为27.4ku。经Ni-NTA纯化系统纯化后,在SDS-PAGE凝胶电泳图上获得纯化产物的条带。结果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 QE-30-pfs构建成功,且Pf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采用Ni-NTA纯化系统成功纯化了重组蛋白Pfs,为体外合成AI-2(Autoinducer-2)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s基因 重组质粒 诱导表达 重组蛋白P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EGFP-N1-EMMPRIN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亢渝俊 王川 +1 位作者 姜政 王丕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构建人细胞外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重组质粒,观察其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从结肠癌细胞株SW-480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EMMPRIN基因,连接至载体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EMMPR... 目的构建人细胞外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重组质粒,观察其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从结肠癌细胞株SW-480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获得EMMPRIN基因,连接至载体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EMMPRIN,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EMMPRIN mRNA和蛋白在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EMMPRIN对SGC-790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pEGFP-N1-EMMPRIN构建成功,并在SGC-7901细胞中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示转染后SGC-7901细胞中EMMPR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Transwell实验检测示转染后SGC-790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结论EMMPRIN可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质粒 细胞外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SGC-7901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干扰素-γ诱生单核因子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及其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德新 吴静 +2 位作者 杨静华 REUVE NRABINOVICI 樊代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75-981,共7页
干扰素-γ诱生单核因子(monokineinducedbyinterferon-γ,MIG,CXCL,9)是一种具有趋化T淋巴细胞NK细胞的CX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通过RT-PCR技术从小鼠脑组织中克隆了小鼠MIGcDNA,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MIG重组杆状病毒... 干扰素-γ诱生单核因子(monokineinducedbyinterferon-γ,MIG,CXCL,9)是一种具有趋化T淋巴细胞NK细胞的CX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之一.通过RT-PCR技术从小鼠脑组织中克隆了小鼠MIGcDNA,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MIG重组杆状病毒,并在Tn-581-4昆虫细胞内将其进行了表达,最后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和活性鉴定.结果显示:小鼠MIG蛋白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可得到高效分泌性表达;分泌到培养上清中的重组MIG蛋白经S-Sepharose纯化后得到的MIG蛋白纯度约为90%,产量为10mg/L;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质印迹分析中该蛋白质分子质量显示为14.4ku左右;该纯化蛋白在体外具有诱导CTLL-2淋巴细胞钙离子内流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增值的活性,在鸡胚尿囊膜实验中小鼠重组MIG具有抑制新血管生成的功能.实验表明,在杆状病毒系统中高效表达的小鼠重组MIG蛋白具有抑制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血管生成活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血管生成抑制活性的机理和将其应用于肿瘤血管抑制实验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 干扰素-γ诱生单核因子 杆状病毒 重组蛋白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陶 陈莉芬 +1 位作者 胡长林 唐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4-59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构建HIF1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HIF1α),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性脑缺血(MCAO)模型:①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于MCA...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构建HIF1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HIF1α),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性脑缺血(MCAO)模型:①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于MCAO后立即注射入缺血侧脑室,观察其在脑内的表达部位和持续时间;②动物被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AdvHIF1α组、Adv组,除sham组外,其余3组均于MCAO后立即在缺血侧脑室分别注射磷酸盐缓冲液、AdvHIF1α基因和Adv,治疗72h,取大脑,平均切成6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以观察AdvHIF1α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注射Adv后,GFP仅在大鼠双侧侧脑室壁和脑室内的脉络丛及室管膜上皮细胞表达,持续2周左右;AdvHIF1α能明显缩小脑梗死体积,分别与IR组和Adv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vHIF1α能显著缩小大鼠缺血再灌注的脑梗死体积,提示其具有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局灶性脑缺血 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的获得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玲 杜晓兰 +5 位作者 苏楠 宋瑞华 何启芬 李福兵 戚华兵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应用Cre/loxP系统建立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电击法将构建好的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载体转染入小鼠ES细胞,用G418与Ganciclovir对转染的ES细胞进行正负筛选,经Southern杂交鉴定得到阳性ES细胞克隆后,将已发生正确重... 目的应用Cre/loxP系统建立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电击法将构建好的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载体转染入小鼠ES细胞,用G418与Ganciclovir对转染的ES细胞进行正负筛选,经Southern杂交鉴定得到阳性ES细胞克隆后,将已发生正确重组的ES细胞显微注射入小鼠囊胚腔,对子代鼠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经G418与Gan-ciclovir筛选培养得到490个阳性克隆,用5′端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鉴定获得1株发生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经显微注射,得到5只由基因敲除ES细胞和供体囊胚细胞共同发育而来的嵌合体小鼠。结论成功得到基于Cre/loxP系统的HIF-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条件性基因敲除 同源重组 胚胎干细胞 CRE/LOXP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曦 任志涛 +9 位作者 李聪然 胡辛欣 聂彤颖 黄青山 陆海荣 李雪 李国庆 蒋建东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发生规律和机制。方法用3株临床分离金葡菌,体外以亚抑菌浓度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一步法诱导耐药,观察耐药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改变情况,测序分析肽聚糖甘氨酸五肽... 目的: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发生规律和机制。方法用3株临床分离金葡菌,体外以亚抑菌浓度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一步法诱导耐药,观察耐药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改变情况,测序分析肽聚糖甘氨酸五肽桥联的关键合成酶编码基因 femABX。并观察其中1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1株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的生长曲线、小鼠感染毒力情况。结果金葡菌耐药发生频率为10-4~10-8水平,与原代株比较,耐药株体外生长速率和小鼠体内毒力显著降低,对β内酰胺类敏感性提高2~4000倍。测序结果显示耐药株 f emA编码基因存在突变,可致终止密码子提前。结论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可诱导金葡菌耐药性产生,但耐药株生长繁殖力、致病力及抵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诱导耐药 FEMA B X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