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环境罪:结果犯还是行为犯——以2015年1322份“污染环境罪”一审判决书为参照 被引量:38
1
作者 严厚福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5,共10页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污染环境罪"是典型的"结果犯",而2013年"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际上将"污染环境罪"变成了"行为犯"和"结果...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污染环境罪"是典型的"结果犯",而2013年"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际上将"污染环境罪"变成了"行为犯"和"结果犯"并存。由于司法实践中,97%以上的案件均为"行为犯",可见《解释》已经实质性地改变了《刑法修正案(八)》对于污染环境罪的定性。考虑到罪刑法定原则以及当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解决《解释》和刑法规定相冲突的较为可行的方法是在新的《刑法修正案》中,将污染环境罪修改为既包括行为犯又包括结果犯,同时提高污染环境罪的最高法定刑,以保持对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的威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行为犯 结果犯 司法实践 罪刑法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经营罪合理性质疑 被引量:44
2
作者 徐松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8-93,共6页
我国刑法第 2 2 5条第 (4 )项为非法经营罪设置了一种高度抽象的空白罪状。这种极为特殊的空白罪状形式 ,导致了刑事司法中非法经营罪的无限扩张。我国刑法中非法经营罪的设立及解释既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也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相悖。... 我国刑法第 2 2 5条第 (4 )项为非法经营罪设置了一种高度抽象的空白罪状。这种极为特殊的空白罪状形式 ,导致了刑事司法中非法经营罪的无限扩张。我国刑法中非法经营罪的设立及解释既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也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相悖。在我国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 ,国家刑罚权应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应尽可能以行政处罚、民事赔偿、行业协会的惩诫以及企业自我监督来取代刑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经营罪 罪刑法定原则 市场经济 价值取向 行政处罚 民事赔偿 犯罪行为 犯罪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贿罪的量刑 被引量:52
3
作者 张明楷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9-128,共20页
《刑法修正案(九)》降低了受贿罪的法定刑,但没有相应降低行贿罪的法定刑,形成了行贿罪的前两档法定刑高于受贿罪的不合理现象。认为行贿是腐败的源头或者行贿与受贿同害,以及主张对行贿与受贿并重惩办的观点,不符事实、不合法理、不切... 《刑法修正案(九)》降低了受贿罪的法定刑,但没有相应降低行贿罪的法定刑,形成了行贿罪的前两档法定刑高于受贿罪的不合理现象。认为行贿是腐败的源头或者行贿与受贿同害,以及主张对行贿与受贿并重惩办的观点,不符事实、不合法理、不切实际。行贿罪的不法与责任轻于受贿罪,对行贿罪的量刑必须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对行贿罪基本犯所科处的刑罚不得高于受贿罪基本犯的最高刑(即对行贿罪的基本犯不得科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作为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情节严重"与"情节特别严重",仅限于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节严重或者特别严重,而非泛指行贿情节严重或者特别严重;根据行贿数额、次数、对象等认定情节严重与特别严重的做法,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第390条第2款的从宽处罚规定属于特殊的坦白制度,应当采取宽和态度、进行扩大解释,以便使该规定充分发挥揭露、惩罚、预防受贿犯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贿罪 量刑 法定刑 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刑事法治对人权的保护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永红 钱业桐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23-28,共6页
人权需要法治的确认和保护,以免受到社会其他公民和国家公共权力两个方面的侵犯。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刑事法治观,既要重视刑法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刑法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罪刑法定原则... 人权需要法治的确认和保护,以免受到社会其他公民和国家公共权力两个方面的侵犯。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刑事法治观,既要重视刑法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也要重视刑法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在刑事法领域的具体要求,它在国家刑罚权与公民的自由之间划出了一条明确的界限,从而保证刑法既能有效地打击侵犯人权的犯罪,又能防止滥用刑罚权侵犯人权。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权,应当慎重适用死刑和注意“严打”中的人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保障 依法治国 刑事法治 罪刑法定 刑罚权 死刑 “严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罪刑规范法定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彭凤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5,共7页
关于中国古代法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问题,在学界是百年聚讼,迄难定论。综罗各家,大致可归为三种观点:肯定说、否定说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说。但是三种观点对中国古代法中罪刑关系的法定化都是认可的。的确,中国古代罪刑关系在立法... 关于中国古代法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问题,在学界是百年聚讼,迄难定论。综罗各家,大致可归为三种观点:肯定说、否定说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说。但是三种观点对中国古代法中罪刑关系的法定化都是认可的。的确,中国古代罪刑关系在立法上是表现为法定化的,即罪刑规范法定化,但在司法上罪刑之法定与非法定长期并存,形成了一个法吏实行严格的罪刑"法定"、大臣实行罪刑"非法定"、人主实行罪刑擅断三者互补互济的司法体制。即法吏、中下级官员守文据法,据此罪刑是"法定"的;大臣、高级官员据经传原情定罪,"议事以制",据此罪刑是"非法定"的;君主可以"权道制物",任意裁断,据此罪刑是擅断的。中华法系之罪刑法定与非法定和合一体的特点突出,其罪刑规范的法定化与源于西方的罪刑法定原则形似神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罪刑规范法定化 罪刑法定原则 皇权 官权 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违法性判断前提条件:空白罪状的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瑞君 《政法论丛》 2006年第4期45-50,共6页
空白罪状是成文法系国家突破以往在刑法中只规定自然犯的传统,越来越多地规定法定犯的必然结果。作为刑事违法判断前提条件,空白罪状对罪与非罪的界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新刑法创空白罪状历史最高,然其空白规范位阶相差悬殊,因此有必... 空白罪状是成文法系国家突破以往在刑法中只规定自然犯的传统,越来越多地规定法定犯的必然结果。作为刑事违法判断前提条件,空白罪状对罪与非罪的界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新刑法创空白罪状历史最高,然其空白规范位阶相差悬殊,因此有必要从罪刑法定角度关注空白罪状及其规范的位阶问题,以增强空白罪状作为“违法性判断的前提条件”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白罪状 罪刑法定 违法性判断 规范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法的表达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瑞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8,共6页
刑法表达技术不仅指刑法以恰当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作为载体,由于其罪刑规范的特殊性,刑法的表达更突出逻辑严密性和庄重的修辞效果。刑法表达技术关系到刑事司法统一、刑法安定性、罪刑法定的实现及司法成本问题。刑法表达需协调好明... 刑法表达技术不仅指刑法以恰当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作为载体,由于其罪刑规范的特殊性,刑法的表达更突出逻辑严密性和庄重的修辞效果。刑法表达技术关系到刑事司法统一、刑法安定性、罪刑法定的实现及司法成本问题。刑法表达需协调好明确性与概括性、本土化术语与外来化术语、专业术语与大众术语、逻辑严谨与修辞艺术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罪刑法定 语言 文字 逻辑 修辞 表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司法化研究——以刑法解释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爱艳 《政法论丛》 2006年第6期62-67,共6页
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取向应当是限制国家刑罚权、保障公民自由,是入罪禁止机能和出罪解释机能的统一。我国现行《刑法》第3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向表述方式堵塞了去罪化的路径,应当修改为消极的表述形式。刑法解释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 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取向应当是限制国家刑罚权、保障公民自由,是入罪禁止机能和出罪解释机能的统一。我国现行《刑法》第3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向表述方式堵塞了去罪化的路径,应当修改为消极的表述形式。刑法解释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而罪刑法定要求以严格解释和可预测原则作为刑法解释的限度。为了真正实现罪刑法定的司法化,刑法解释需要树立新的刑法理念;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立法解释并对刑事司法解释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刑法解释 司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刑法定原则立法、司法化的观念误区与反思
9
作者 王瑞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6-130,共5页
罪刑法定原则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其内容和价值蕴涵需要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一以贯之。罪刑法定旗帜下易形成的法律神话、法律万能的观念,对刑法渊源、刑法机能、罪刑法定原则价值的误认以及传统的社会本位观念构成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立法... 罪刑法定原则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其内容和价值蕴涵需要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一以贯之。罪刑法定旗帜下易形成的法律神话、法律万能的观念,对刑法渊源、刑法机能、罪刑法定原则价值的误认以及传统的社会本位观念构成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立法与司法运作的极大阻碍;辨证、民主的刑法观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贯彻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刑事立法 刑事司法 刑法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新论——基于客观解释的立场
10
作者 关振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5,共5页
罪刑法定原则仅具有人权保障的单一机能。不应对刑法第三条前半段内容进行简单否定,而应予以客观的、实质的解释。刑法第三条前半段规定同样具有人权保障机能和出罪功能,体现了对国家权力滥用的限制。刑法第三条前半段与后半段的关系不... 罪刑法定原则仅具有人权保障的单一机能。不应对刑法第三条前半段内容进行简单否定,而应予以客观的、实质的解释。刑法第三条前半段规定同样具有人权保障机能和出罪功能,体现了对国家权力滥用的限制。刑法第三条前半段与后半段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即前半段是后半段内容的一部分,属于提示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第三条 人权保障 罪刑法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
11
作者 谢云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1,共5页
我国1997年虽已将罪刑法定原则法定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但刑事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与这一原则相悖的现象。要实现中国社会的法治化,必需切实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加大立法力度,减少司法解释的越权行为;加强对侦查程序合法性审查,减少并杜绝对犯... 我国1997年虽已将罪刑法定原则法定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但刑事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与这一原则相悖的现象。要实现中国社会的法治化,必需切实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加大立法力度,减少司法解释的越权行为;加强对侦查程序合法性审查,减少并杜绝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坚持"严打"与整治相结合,实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推行主审法官负责制和错案追究制,确保审判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 中国 法治秩序 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刑法定原则下刑法调控范围的特点与趋向
12
作者 朱效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罪刑法定原则是人类理性觉醒和犯罪观、刑法观转变的成果;罪刑法定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刑法的调控呈现出制刑权专属性、刑法谦抑性、罪刑规范的明确性、刑法规范体系的不周延性、刑法调控范围由开放走向封闭等特点;罪刑法定原则使刑法的... 罪刑法定原则是人类理性觉醒和犯罪观、刑法观转变的成果;罪刑法定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刑法的调控呈现出制刑权专属性、刑法谦抑性、罪刑规范的明确性、刑法规范体系的不周延性、刑法调控范围由开放走向封闭等特点;罪刑法定原则使刑法的宽容程度提高,其人道性增强,但要防止刑罚不足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观念 罪刑法定 刑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刑法中的“罪刑法定”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蔺小强 《政法论丛》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在中国古代刑法中,很早就有了“罪刑法定”的思想。这一思想从春秋时期被提出,经战国、秦汉的发展,遭“春秋决狱”的磨难,到晋代的再次被提出和隋唐的进一步发展及以后各代的相继沿用,前后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皇权... 在中国古代刑法中,很早就有了“罪刑法定”的思想。这一思想从春秋时期被提出,经战国、秦汉的发展,遭“春秋决狱”的磨难,到晋代的再次被提出和隋唐的进一步发展及以后各代的相继沿用,前后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专制皇权的存在,“罪刑法定”思想始终没能上升为古代刑法的基本原则。尽管如此,“罪刑法定”思想在同罪刑擅断相斗争,维护封建统治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古代刑法 春秋决狱 罪刑擅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依法裁决”问题的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建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关于清代甚至中国古代司法是否依法裁决,学界争议极大,相关研究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清代州县官一旦有能力将案件在本层级结案,为平息争讼,他们倾向于脱离律例硬性规定,甚至可能从自由裁量滑向擅断。因此,在这个层级,依法裁决的空间... 关于清代甚至中国古代司法是否依法裁决,学界争议极大,相关研究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清代州县官一旦有能力将案件在本层级结案,为平息争讼,他们倾向于脱离律例硬性规定,甚至可能从自由裁量滑向擅断。因此,在这个层级,依法裁决的空间有限。徒刑及其以上案件一旦进入审转覆核流程,州县官倾向于形式上依法拟判。在这一流程下,各省督抚到刑部,大部分官员经手案件时尽可能依法裁决,以免被上级驳回或问责。对命盗重案,皇帝基本尊重刑部官员的专业意见,但是,涉及政治性的案件主要听由皇帝个人旨意,存在典型擅断特征。可见,清代司法体制的要求与日常实践存在较大差异;以现代西方法制标准评判清代中国司法乃是对古人的苛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依法裁决 擅断 罪刑法定 类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刑制罪:一种定罪的司法逻辑 被引量:13
15
作者 裘霞 李佑喜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43-45,共3页
以刑制罪作为一种定罪的思维路径,不仅有其逻辑基础,而且有着深刻的法理根基。它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应有内容。在司法实践中做到以刑制罪,一要理性认识法定刑的质,二要在比较中明确法定刑的量,三要注意刑事政... 以刑制罪作为一种定罪的思维路径,不仅有其逻辑基础,而且有着深刻的法理根基。它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应有内容。在司法实践中做到以刑制罪,一要理性认识法定刑的质,二要在比较中明确法定刑的量,三要注意刑事政策对法定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罪刑相适应 以刑制罪 刑事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读《论犯罪与刑罚》
16
作者 李露 熊德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论犯罪与刑罚》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切萨雷·贝卡里亚的代表作。笔者认为,对贝卡里亚的刑法理论建构产生巨大影响的莫过于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思想,正是在此理论基础上,贝卡里亚总结出了一个"普遍公理... 《论犯罪与刑罚》是18世纪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切萨雷·贝卡里亚的代表作。笔者认为,对贝卡里亚的刑法理论建构产生巨大影响的莫过于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思想,正是在此理论基础上,贝卡里亚总结出了一个"普遍公理",其中包含了罪刑法定主义、罪刑均衡思想和刑罚人道化思想。因此,本丈主要针对贝卡里亚的以上刑法思想做出评价,以期能更深入理解这本经典名著之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思想 罪刑法定 罪刑均衡 刑罚人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酌量减轻立法根据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万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48-755,共8页
新中国刑法中的酌量减轻规定直接来源于苏俄刑法典,同时也受到了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典、日本刑法典等的影响。酌量减轻作为一项有利于被告的量刑制度,具有救济"情轻法重"、健全"轻罚机制"的功能。97刑法属于重刑结构... 新中国刑法中的酌量减轻规定直接来源于苏俄刑法典,同时也受到了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典、日本刑法典等的影响。酌量减轻作为一项有利于被告的量刑制度,具有救济"情轻法重"、健全"轻罚机制"的功能。97刑法属于重刑结构,加之出罪机制不畅,要达致个案公正,尤应充分发挥酌量减轻的补救功能。酌量减轻的规定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也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酌量减轻 有利被告原则 个案公正 轻罚机制 罪刑法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