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四维血流成像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木郁 马丽媛 +4 位作者 郑琰 王霈 李文玲 孙潇 朱力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技术测量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HHD)患者左心室内的血流,旨在探讨使用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早期诊断HHD患者左心... 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技术测量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HHD)患者左心室内的血流,旨在探讨使用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早期诊断H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54例HHD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将其分为HHD LVEF减低组(34例,LVEF<50%)以及HHD LVEF保留组(20例,LVEF≥50%),同期纳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三组人群采用3.0 T磁共振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及CMR 4D Flow序列扫描。采用CVI42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分析,包括左心功能参数、舒张早期及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参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对三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并对二尖瓣峰值速度比率(ratio of mitral peak velocity,E/A)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以及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HD LVEF保留组和HHD LVEF减低组二尖瓣区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arly diastolic peak velocity,E)和E/A低于对照组[HHD LVEF保留组vs.HHD LVEF减低组vs.健康对照组:E峰,60.10(46.25,83.45)cm/svs.61.50(51.80,92.50)cm/svs.91.42(88.06,98.74)cm/s;E/A,(1.15±0.36)vs.(1.00±0.35)vs.(1.78±0.22)](P<0.05)。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late diastolic peak velocity,A)高于对照组[HHD LVEF保留组vs.HHD LVEF减低组vs.健康对照组:59.45(54.10,76.65)cm/s vs.68.85(53.10,94.20)cm/s vs.53.37(49.06,56.40)cm/s](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E/A与LVEDVI(r=-0.306,P=0.024)、LVESVI(r=-0.357,P=0.008)呈负相关,E/A与LVEF(r=0.353,P=0.009)呈正相关。结论采用CMR 4D Flow技术可定量评估HHD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即使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未改变的情况下,也能检测到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在HHD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四维血流 左心室舒张功能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对心功能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
2
作者 邓亚兰 潘文麒 +7 位作者 卫越 包阳扬 谢运 林长坚 张凝 金奇 凌天佑 吴立群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3-658,共6页
目的:分析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阻滞植入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76例患者,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26例(34.2%)... 目的:分析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阻滞植入Mic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76例患者,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26例(34.2%),房室阻滞患者50例(65.8%)。术后随访1年,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通过门诊程控系统收集心脏起搏器参数。采用Firth's 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和房室同步率>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随访120(87,181)d时,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LVEF降低[(66.6±5.6)%vs.(63.8±5.2)%,P<0.001],心输出量增加[(4.3±1.2)L/min vs.(5.3±1.5)L/min,P<0.00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后各项心功能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房室阻滞患者术后LVEF降低[(67.0±5.1)%vs.(63.4±4.4)%,P<0.001],心输出量增加[(4.2±1.1)L/min vs.(5.2±1.2)L/min,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49.9±5.4)mm vs.(48.6±5.0)mm,P=0.044]。Firth's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LVEF(每增加1%,OR=1.56,95%CI:1.12~2.17,P=0.001)、每搏输出量(每增加1 ml,OR=1.15,95%CI:1.04~1.28,P=0.001)、体重指数(每增加1 kg/m^(2),OR=1.49,95%CI:1.02~2.17,P=0.020)及高血压(OR=12.71,95%CI:1.11~145.13,P=0.039)是房室阻滞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植入Mcira AV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后患者的总体房室同步率为81.2%(68.8%,89.0%),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阻滞患者的房室同步率分别为70.6%(59.5%,83.4%)、82.4%(74.2%,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Firth's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OR=0.26,95%CI:0.07~0.89,P=0.029)、术前LVEF(每增加1%,OR=1.18,95%CI:1.03~1.35,P=0.015)为术后房室同步率>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阻滞患者LVEF和房室同步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术前LVEF、每搏输出量、体重指数增加及高血压对房室阻滞患者患者术后LVEF降低具有独立预测作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术前LVEF增加对术后房室同步率>80%具有独立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器 Micra AV 心功能 左心室射血分数 房室同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CMR评估肝硬化心肌病患者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蒋林岚 谢明国 +3 位作者 付兵 唐思诗 杨智 苏春艳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6,共7页
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一种在排除其他既往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肝硬化患者心脏出现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及电生理异常的一类心肌病。由于早期诊断难度较大,传统影像学方法的局限性,例如可能无法检测到早期的舒张... 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是一种在排除其他既往心脏疾病的情况下,肝硬化患者心脏出现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及电生理异常的一类心肌病。由于早期诊断难度较大,传统影像学方法的局限性,例如可能无法检测到早期的舒张功能异常、心肌纤维化及微小结构改变,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无创、高分辨率、能够定量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CCM的诊断与评估。本文综合现有研究,综述了CMR在CCM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其在心肌功能、心肌结构、纤维化评估等方面的优势,并讨论了当前研究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CCM的认识和诊断,从而最终改善CCM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硬化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 左心室功能 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 T MRI评估青藏高原环境下亚硒酸钠改善大鼠肺动脉高压后左心室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尹红科 梁博深 +4 位作者 陈皓田 王磊 赵思斯 方鑫 郜发宝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2,共7页
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组织追踪技术评估高原低氧环境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E)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SE提升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潜在... 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组织追踪技术评估高原低氧环境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E)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SE提升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潜在机制。材料与方法46只雄性SD大鼠于购置第二日从成都(海拔500 m)陆运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高原动物实验室(海拔4250 m),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组,n=20]和治疗组(SE组,n=16)。高原低氧环境下饲养28周后,MCT组和SE组大鼠均接受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的MCT以建立PAH模型,而对照组则接受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一周后,SE组大鼠通过灌胃方式给予0.7 mg/kg的SE持续治疗一个月,对照组和MCT组进行常规饲养。干预完成后将大鼠运回成都。随机从三组中各选取8只大鼠进行CMR成像,以评估左心室功能、应变和T2弛豫时间。CMR扫描结束后取材大鼠心脏组织和血液分别进行病理、血生化检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MCT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1.36%±4.50%)和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LVGCS)(−19.81%±0.84%)显著降低(P值均<0.05)。然而,与MCT组相比,SE组的LVEF(75.29%±5.67%)、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radial strain,LVGRS)(42.90%±5.94%)和LVGCS(−21.43%±1.33%)明显提高(P值均<0.05),表明SE治疗提高了PAH后左心室功能。对照组和MCT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vs.MCT组:(16544.38±3734.02)U/mL vs.(9974.00±900.80)U/mL,P<0.05],MCT组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相较于对照组有所增加[MCT组vs.对照组:9.00(7.60,13.20)μmol/L vs.3.86(3.60,6.20)μmol/L,P<0.01],提示MCT组大鼠抗氧化能力下降。经SE干预后,SE组的大鼠表现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292.60±44.38)U/mL和GSH-Px(17843.26±3585.44)U/mL水平的升高以及MDA[5.37(5.10,6.20)μmol/L]水平的降低(P值均<0.05)。凋亡染色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左心室的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01),而治疗后SE组的相对荧光强度较MCT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CMR组织追踪技术能够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后左心室功能的异常;SE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能改善PAH后左心室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左心室心功能 高原低氧环境 亚硒酸钠 大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D Flow CMR技术评价心肌纤维化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
5
作者 郑琰 马丽荣 +5 位作者 郭家璇 张怀榕 孙潇 孙凯 王一帆 朱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5,共7页
目的采用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探讨心肌纤维化对HCM患者左心室舒张... 目的采用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 Flow)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探讨心肌纤维化对H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4例HCM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晚期钆增强(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分为HCM LGE(+)组(25例)和HCM LGE(-)组(19例),同期纳入31例健康对照者。三组人群进行3.0 T磁共振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及4D Flow序列扫描。采用CVI42后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包括心功能参数、二尖瓣血流速度参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三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并对二尖瓣水平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E)与舒张期整体室壁峰值厚度(global peak wall thickness,GPWT)、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as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CM患者的LVmass及GPWT均大于健康对照组,且伴有心肌纤维化较不伴有心肌纤维化的HCM患者的GPWT增大更加明显[HCM LGE(+)组vs.HCM LGE(-)组vs.健康对照组];[LVmass:157.34(122.24,194.38)g vs.148.29(131.79,189.83)g vs.85.73(73.00,94.02)g;GPWT:20.04(16.76,24.99)mm vs.17.46(16.19,19.99)mm vs.9.47(8.35,10.92)mm](P<0.001);伴有心肌纤维化的HCM患者舒张早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E峰)低于不伴有心肌纤维化的HCM患者,且均较健康对照组低[HCM LGE(+)组vs.HCM LGE(-)组vs.健康对照组:(30.03±11.33)cm/s vs.(38.05±12.03)cm/s vs.(47.44±10.82)cm/s](P<0.001);而舒张晚期平均血流速度峰值(A峰)在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伴有心肌纤维化的HCM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的E/A值明显减低(1.10±0.61 vs.1.74±0.85)(P<0.05)。舒张期早期二尖瓣水平的平均血流速度与GPWT和LVmass均呈负相关(r=-0.593/r=-0.371,P<0.001/P=0.001)。结论基于4D Flow CMR不仅可以从三维角度对血流速度进行准确测量,同时能从血流动力学方面定量评估HCM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心肌纤维化对HC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左室舒张功能 四维血流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轻度胆固醇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泽鹏 张志伟 +2 位作者 张荣奎 舒平春 吴仕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对合并轻度胆固醇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入选50~79岁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79例,随机分分两组:他汀组40例及非他汀组39例,他汀组在使用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基...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对合并轻度胆固醇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入选50~79岁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79例,随机分分两组:他汀组40例及非他汀组39例,他汀组在使用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0~20mg/d,睡前),非他汀组在使用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基础上不用他汀类药物。入组时,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6~3.6mmol/L。入组时和12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检查及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治疗前后血浆hs-CRP、左室功能指数、冠状动脉钙化积分(LN)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他汀组12月后,LDL-C较入组时下降33.2%,非他汀组较入组时无变化。他汀组12个月后,左室高峰充盈率(LVPFR)较入组时明显增加(P值<0.05);而高敏C-反应蛋白、LN及IMT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对于轻度LDL-C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及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瑞舒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左室功能指数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心室自身优先功能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赵韧 陈刚 +9 位作者 史学功 李小虎 林先和 徐岩 陈旭华 周碧蓉 陈斌 李中清 吕冶芳 程自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3-385,共3页
选择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装DDD心脏起搏器的患者31例。根据植入后是否开启心室自身优先(VIP)功能分为对照组(n=15)与观察组(n=16),随访起搏器参数,并观察累计心室起搏比例(Cum%VP)、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 选择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装DDD心脏起搏器的患者31例。根据植入后是否开启心室自身优先(VIP)功能分为对照组(n=15)与观察组(n=16),随访起搏器参数,并观察累计心室起搏比例(Cum%VP)、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变化。起搏器植入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um%VP比例明显降低(P<0.01);LVEDD显著减少(P<0.01);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显著增加(P<0.05)。DDD心脏起搏器VIP功能可以显著减少累计心室起搏比例,从而更好的保护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心室自身优先 左心功能 起搏器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韩淑燕 马旭 +2 位作者 李海霞 张可 屠鹏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SD大鼠ig给予PNS 25~800 mg·kg-1,每天2次连续7次,末次给药3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24 h。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颈总动脉插管测定左心室内...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SD大鼠ig给予PNS 25~800 mg·kg-1,每天2次连续7次,末次给药3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24 h。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颈总动脉插管测定左心室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结果与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相比,PNS 50,100,200和400 mg·kg-1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P<0.05),降低心肌缺血后左心室舒张末压,提高左心室收缩压,增强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显著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降低α-羟丁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结论 PNS在50~400 mg·kg-1剂量范围内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提高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明显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酶的释放,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心肌缺血 左心室功能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压力超负荷对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姚青海 崔长琮 +3 位作者 姚晓伟 王军奎 廉姜芳 韩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压力超负荷对于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为相关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实验平台。方法 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制成兔慢性压力超负荷模型。观察假手术组、结扎组动物在第 5周、第 10周时的外在表现、心脏超声学指标... 目的 探讨慢性压力超负荷对于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为相关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实验平台。方法 采用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法制成兔慢性压力超负荷模型。观察假手术组、结扎组动物在第 5周、第 10周时的外在表现、心脏超声学指标及病理学改变 ,并测定左心室质量比、左心室胶原容积百分比。结果 结扎后 5周兔左心室室壁增厚、左心室质量比和胶原含量增加 ,左室腔无明显扩大 ;结扎后 10周上述变化更为显著 ,且出现左心室轻度扩张 ,部分动物左心室射血分值下降。结论 肾上腹主动脉次全结扎对于兔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结扎后 5周出现左心室肥厚 ,结扎后 10周部分动物出现左心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超负荷 左心室肥厚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7
10
作者 周萌 孙林 +3 位作者 李波 尹琳 张麟 冯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RV)、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120例.男性99例,女性21例,28~82岁,平均(60±13)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RV)、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120例.男性99例,女性21例,28~82岁,平均(60±13)岁.根据12导心电图QRS波形态分为3组:A组:fQRS组、B组:病理性Q波组、C组:fQRS合并病理性Q波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室性心律失常、HRV各项时域参数指标;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3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①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指标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Ⅲ级、ⅣA级、ⅣB级比较,A组(34.2%、36.8%、26.3%)、C组(33.3%、28.3%、16.7%)发生率均高于B组(9.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②AMI患者A组、C组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参数指标(SDNN、SDANN index、rMSSD、pNN50、三角指标)较B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③AMI患者的LVDD A组(51.71±8.44)、C组(50.32±7.35)的显著高于B组(45.14 ±6.44),LVEF A组(46.92±6.96)、C组(49.00±7.80)低于B组(53.23 ±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AMI患者fQRS波的出现可能与①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HVR明显降低有关;②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性 左心室收缩功能 碎裂QRS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时高危患者常规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军 杨希立 +2 位作者 周昭仑 李健民 谭海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7-1928,1931,共3页
目的评价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时常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41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A组),将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但没有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目的评价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时常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41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A组),将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但没有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高危心肌梗死患者配对入选38例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30d内左室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肌缺血事件和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等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30d内左室功能较B组明显改善(P<0.05),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A组较B组少(P<0.05),两组在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等方面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紧急介入治疗术前常规进行IAB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左室功能和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这一结果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左室功能 心脏主要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容舒张期左室心肌松弛性测定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觉新 张运 +3 位作者 张梅 葛志明 范东升 赵玉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7期402-404,共3页
在78例接受左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中,对等容舒张期(IVR)左室压力曲线的下降形式进行了数学分析,并应用简化的指数曲线方程测量了IVR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结果显示,所有患者IVR左室瞬时压的对数值与时间呈高度直线相... 在78例接受左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中,对等容舒张期(IVR)左室压力曲线的下降形式进行了数学分析,并应用简化的指数曲线方程测量了IVR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结果显示,所有患者IVR左室瞬时压的对数值与时间呈高度直线相关(r=0.937~0.998),理论与实测T值亦高度相关(r=0.968~0.988),表明IVR左室压力呈指数曲线下降。本文方法为T值测量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容舒张期 左心室 心脏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评估复杂型先心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国珍 黄国英 林其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复杂型先心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22例复杂型先心病经RT-3DE检查后,应用Tomtec三维容量测量软件的心尖长轴8平面法进行手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量、搏出量...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复杂型先心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22例复杂型先心病经RT-3DE检查后,应用Tomtec三维容量测量软件的心尖长轴8平面法进行手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量、搏出量及射血分数等左心功能指标的测量.并用配对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术前(18.7±14.9)ml、(9.0±7.3)ml相比,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22.2±1 7.6)ml明显升高.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收缩末期容量(9.5±7.8)ml略升高,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则示术前后收缩末期容量(r= 0.97)相关性高于舒张末期容量(r=0.95),提示术前左心功能降低主要与舒张末期容量较小有关。与术前相比,术后搏出量明显升高[(12.7±9.8)ml vs(9.6±7.6)ml],且术后射血分数(0.58±0.03 vs 0.52±0.03)也较术前增高,提示成功纠正左右心分流后左心功能改善,趋于正常。结论通过对复杂型先心病作出精确的心功能定量评估,RT-3DE可完善复杂型先心病术前功能诊断,并对手术矫治和术后随访、预后判断等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先天性心脏病 左心室容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左室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盛富强 贺茂荣 +1 位作者 费萍燕 沈国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396-2398,2402,共4页
目的:对比右室流出道( RVOT)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起搏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松江区中心医院诊断为SSS的老年患者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62~7... 目的:对比右室流出道( RVOT)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起搏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松江区中心医院诊断为SSS的老年患者65例,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62~76岁,平均(70.6±10.8)岁。依据右室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RVOT间隔部起搏组(33例),RVA起搏组(32例)。比较两组起搏器植入术前、术中与术后6个月QRS波时限,术前与术后6个月左室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术后6个月两组累计右室起搏百分比。结果 RVOT间隔部起搏组与RVA起搏组术中、术后6个月QRS波时限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QRS波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与术后6个月RVOT间隔部起搏组QRS波时限短于RVA起搏组( P﹤0.05)。术后6个月RVOT间隔部起搏组累计右室起搏百分比为(56±44)%,RVA 起搏组为(53±4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735,P =0.962)。术前两组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RVA起搏组LVEDD大于RVOT间隔部起搏组,LVEF低于RVOT间隔部起搏组( P﹤0.05)。RVOT间隔部起搏组LVEDD、LVESD、LVEF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LVEDD术后6个月大于术前,LVEF术后6个月低于术前(P﹤0.05)。结论 RVOT间隔部起搏对老年SSS患者左室功能的保持优于RVA起搏,为临床选择起搏位点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心脏起搏 心室功能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武汤加减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其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耿振平 陈阳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真武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均持续1个月。比较2组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心脏结构参数、心功能参数。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sICAM-1水平,超声心脏结构参数、心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中sICAM-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结构参数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可有效抑制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黏附分子表达,优化心脏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阳虚型 慢性心力衰竭 真武汤 细胞黏附分子 心脏结构 左心室收缩末内径 心功能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性心脏功能障碍患者肌钙蛋白Ⅰ表达水平的变化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夏嘉鼎 苏震 +1 位作者 郑辉宇 滑立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Ⅰ(cTnⅠ)在脓毒症性心脏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关系及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65例,应用床旁心脏超声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及左心...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Ⅰ(cTnⅠ)在脓毒症性心脏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关系及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65例,应用床旁心脏超声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后将患者分为心功能障碍组和心功能正常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cTnⅠ水平,对其与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住院28 d患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cTnⅠ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TnⅠ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心功能障碍组cTnⅠ水平较心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cTnⅠ水平与E/e’呈正相关(r=0.421,P=0.008),与LVEF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cTnⅠ明显升高(P<0.05)。cTnⅠ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以0.82 ng/m L作为截点值,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82.5%。结论伴有心脏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cTnⅠ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cTnⅠ≥0.82 ng/m L可作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可靠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脏功能障碍 肌钙蛋白Ⅰ 左心室舒张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海翎 华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吲达帕胺组 (2 .5mg/d)、氢氯噻嗪组 (2 5mg/d)和未用药对照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的 ...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吲达帕胺组 (2 .5mg/d)、氢氯噻嗪组 (2 5mg/d)和未用药对照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的 4周、6个月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左室功能。结果 两药均有逆转左室肥厚的趋势。 6个月后吲达帕胺组LVM和LVMI显著降低 ,LVMI从 (97.0 2± 15 .60 ) g/m2 降至 (73 .89± 16.70 ) g/m2 ,LVM从 (162 .75± 3 6.2 3 )g降至 (112 .7± 2 8.15 ) g ,P值分别 <0 .0 1和 <0 .0 5 ,与对照组比也显著降低 ,P <0 .0 1。 6个月时的LVMI和IVST在二药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两药对舒张、收缩功能有改善趋势 ,氢氯噻嗪的作用稍强 ,但这些改变在与用药前和两药之间的比较中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可轻度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吲达帕胺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原发性高血压 氢氯噻嗪 吲达帕胺 左室结构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109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进 肖锋 +5 位作者 李岩 信维强 杨阳 李西慧 宋波 朱赛楠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连续进行109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其中包括113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35%的病例,分析与围手术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采集北京大学第... 目的:连续进行109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其中包括113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35%的病例,分析与围手术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采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1999年12月至2009年12月1 098例CABG手术临床资料,对全组患者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对全组病例进行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是年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手术、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中度以上的二尖瓣返流、室壁瘤形成、主动脉瓣返流、同期二尖瓣成形或置换、室壁瘤切除、同期主动脉瓣置换、围手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使用左心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和非体外循环下(off-pump)CABG手术等;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时,非体外循环下off-pump CABG对于围手术期的预后倾向于是保护性因素;而年龄、性别(女性)、急诊手术、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围术期使用IABP是明确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女性、急诊手术、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围手术期使用IABP,对于全部患者是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需特别注意并谨慎处理;CABG同期合并其他非心脏手术以及同期处理中度以上的二尖瓣返流和室壁瘤切除、左室重建均不是影响围手术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手术期间 危险因素 心排血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尿毒症心肌病左室肥厚及形变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逸 杨晓红 +3 位作者 周绮平 黄尧垚 张帆 王良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0-405,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检测尿毒症心肌病(uremic cardiomyopathy,UCM)患者心肌生物力学参数,评价左室肥厚及左室形变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7例UCM患者分为临床心功能正常...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检测尿毒症心肌病(uremic cardiomyopathy,UCM)患者心肌生物力学参数,评价左室肥厚及左室形变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7例UCM患者分为临床心功能正常组(A亚组,32例)及心功能异常组(B亚组,35例),另选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受检者临床心功能分级积分NYHA-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室球形指数(left ventricular spherical index,LVSI)以及心肌生物力学参数即左室平均径向应变(mean radial strain,MRS)、平均径向应变率(mean radial strain rate,MRSR)、平均纵向应变(mean longitudinal strain,MLS)、组织运动瓣环位移(tissue motion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左室心肌收缩期扭转角度(systolic twist angle,STA)。结果:UCM组LVMI增大,而STA,MLS,MRS,MRSR,TMAD,LVSI减低(P<0.05)。UCM组中B亚组与A亚组比较:LV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S,MRS,MRSR,STA,TMAD,LVSI减低(P<0.05)。正常对照组和UCM组MLS绝对值与LVEF均呈正相关;UCM患者MLS绝对值与LVSI呈正相关,与LVMI呈负相关。以MLS–14.10%为截断点判定患者NYHA-P>4分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71%,Yuedden指数最高0.585。UCM患者心肌收缩期STA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用2D-STI技术检测心肌生物力学参数来评价UCM患者左室局部功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左室肥厚与心室形变无直接相关,临床心功能分级与左室肥厚及心室形变相关,与局部心功能参数相关性更明显,局部心肌力学参数改变存在于心功能分级尚好及心室重构程度较轻的患者,局部心肌力学参数下降预示心功能向异常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心肌病 心功能 左室肥厚 形变 应变 应变率 收缩期扭转角度 组织运动瓣环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自动心肌运动定量技术评估川崎病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云 耿笑端 +3 位作者 栗河舟 李艳 吴娟 张亚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2-847,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自动心肌运动定量(aCMQ)技术评估川崎病(KD)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入院后接受常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KD患儿(KD组),包括22例冠状动脉扩张(A亚组)、31例冠状动脉未扩张(B亚组)...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自动心肌运动定量(aCMQ)技术评估川崎病(KD)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入院后接受常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KD患儿(KD组),包括22例冠状动脉扩张(A亚组)、31例冠状动脉未扩张(B亚组);以同期5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KD组分别于治疗前12 h内(急性期)、治疗后1周(亚急性期)及6~10周(恢复期)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M型超声测量左心室常规参数,获得左心室心尖两腔、三腔及四腔观二维动态图像并以QLab 13.0软件进行脱机aCMQ分析,获取左心室局部纵向应变(LS)、整体纵向应变(GLS)及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相关参数。结果急性期KD患儿与健康儿童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期、亚急性期KD患儿基底段LS、中间段LS、心尖段LS、心尖两腔观LS(LS_(AP2))、心尖三腔观LS(LS_(AP3))、心尖四腔观LS(LS_(AP4))、GLS及恢复期基底段LS、LS_(AP4)均较健康儿童降低(P均<0.05);亚急性期、恢复期KD基底段LS、中间段LS、心尖段LS、LS_(AP2)、LS_(AP3)、LS_(AP4)、GLS均较急性期升高(P均<0.05);恢复期中间段LS、心尖段LS、LS_(AP3)、GLS较亚急性期升高(P均<0.05)。急性期A亚组与B亚组左心室LS及TMAD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恢复期A亚组基底段LS和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平均位移率(AP4 Midpt%)较B亚组降低(P均<0.05)。结论超声心动图aCMQ技术可早期评估KD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冠状动脉扩张影响KD患儿恢复期左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自动心肌运动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