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PbO_2纳米棒及Pb_3O_4纳米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2
1
作者 庄京 邓兆祥 +1 位作者 梁家和 李亚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23-1226,共4页
利用 Na Cl O在碱性溶液中与 Pb(Ac) 2 进行氧化反应直接合成出直径为 1 0~ 2 0 nm、长度为 40 0 nm、长径比达 2 0以上的纯相 β-Pb O2 纳米棒 .对所得 β-Pb O2 在 42 0℃下进行热解 ,得到晶粒尺寸为 2 0 nm左右的 Pb3O4 .对液相氧... 利用 Na Cl O在碱性溶液中与 Pb(Ac) 2 进行氧化反应直接合成出直径为 1 0~ 2 0 nm、长度为 40 0 nm、长径比达 2 0以上的纯相 β-Pb O2 纳米棒 .对所得 β-Pb O2 在 42 0℃下进行热解 ,得到晶粒尺寸为 2 0 nm左右的 Pb3O4 .对液相氧化反应的温度、时间、氧化剂浓度、p H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 ,获得了最佳合成反应条件 .所得产物利用粉末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表征 纳米棒 纳米晶 β-pbO2 pb3o4 β-二氧化铅 四氧化三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Pb^(2+)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2
作者 傅毛生 许龙飞 +1 位作者 钟学明 谢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用乙二醇为溶剂,三氯化铁和尿素为起始反应试剂,柠檬酸为粒子表面修饰剂,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Fe3 O4纳米粒子,然后以一定浓度配比的Na2 SO4与NaOH混合液为沉淀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Fe3 O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 用乙二醇为溶剂,三氯化铁和尿素为起始反应试剂,柠檬酸为粒子表面修饰剂,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Fe3 O4纳米粒子,然后以一定浓度配比的Na2 SO4与NaOH混合液为沉淀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Fe3 O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物理特性测试仪(PPMS)表征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评价吸附剂对Pb2+的吸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Fe3O4/壳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吸附剂是由磁性Fe3O4纳米球形粒子和鱼卵状壳聚糖纳米粒子聚集体复合而成,该吸附剂对Pb2+有很好的吸附去除性能,它对Pb2+的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模型,在温度298k和pH值5时,吸附剂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105.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粒子 壳聚糖纳米粒子 吸附剂 pb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3O4磁性颗粒的2.5维电极体系构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浩 袁孟孟 +2 位作者 郭艺菲 杨鸿辉 南建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为了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构建了基于Pb3O4磁性颗粒的2.5维电极体系。通过浸渍热分解法制备Fe3O4/Pb3O4磁性颗粒,以表面元素含量、复合材料晶体结构及颗粒磁性为优化指标,确定颗粒涂覆次数为6次。随后通过循环伏安性质、羟基自... 为了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构建了基于Pb3O4磁性颗粒的2.5维电极体系。通过浸渍热分解法制备Fe3O4/Pb3O4磁性颗粒,以表面元素含量、复合材料晶体结构及颗粒磁性为优化指标,确定颗粒涂覆次数为6次。随后通过循环伏安性质、羟基自由基产量及传质系数等指标的对比,发现2.5维电极体系在性能上优于2维电极体系,并确定优化颗粒用量为5 g。最后以酸性红G为目标物,对比两种电极体系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2.5维电极体系在120min时废水脱色速率、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率、总有机碳浓度(TOC)去除效率分别为100%、67%、42.9%,每克COD降解能耗为0.62 kW·h,均优于2维电极体系对应指标。Fe3O4/Pb3O4磁性颗粒在电极表面的附着使得2.5维电极体系拥有更大的固液界面面积和更好的传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铅 2.5维电极体系 pb3o4磁性颗粒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4Al_3/CuO/Pb_3O_4爆响剂的配方优化及声辐射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成龙 关华 《爆破器材》 CAS 2016年第4期9-13,共5页
为了寻求具有宽频特征的燃烧型烟火水声药剂材料,基于爆炸声具有水声频带较宽的特点,将Mg4Al3/Cu O/Pb3O4爆响剂引入水下。首先,研究Mg4Al3/Cu O/Pb3O4爆响剂中Pb3O4组分含量变化对A声压级的影响规律,并优选出A声压级最高的药剂,制成样... 为了寻求具有宽频特征的燃烧型烟火水声药剂材料,基于爆炸声具有水声频带较宽的特点,将Mg4Al3/Cu O/Pb3O4爆响剂引入水下。首先,研究Mg4Al3/Cu O/Pb3O4爆响剂中Pb3O4组分含量变化对A声压级的影响规律,并优选出A声压级最高的药剂,制成样品,并在水下点燃,利用水声测试系统研究其声频特征。结果表明,Mg4Al3/Cu O/Pb3O4爆响剂A声压级随着Pb3O4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外加Pb3O4的质量分数为75%~100%时,A声压级最高,可达到108.3 d B。将此Mg4Al3/Cu O/Pb3O4爆响剂与烟火药制成样品,在水下点燃,产生的水声频率覆盖0~8 000 Hz,且出现锯齿形峰,0~1 000 Hz范围内最大声压级为116 d B。因此,Mg4Al3/Cu O/Pb3O4爆响剂可作为一种潜在水声干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药 Mg4Al3/Cu O/pb3o4爆响剂 配方优化 水下燃烧 声压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铅锑合金氧化吹炼渣制备超细β-PbO和Pb_3O_4
5
作者 张荣良 丘克强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3,共4页
以HCl-NaCl浸出铅锑合金氧化吹炼渣得到精制PbCl2,用Na2CO3将其转化为PbCO3,然后在对前驱物PbCO3的热重-差热分析基础上,通过450℃和640℃高温分解3h可分别得到超细β-PbO和Pb3O4,借助XRD和SEM分别对产品的晶型、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 以HCl-NaCl浸出铅锑合金氧化吹炼渣得到精制PbCl2,用Na2CO3将其转化为PbCO3,然后在对前驱物PbCO3的热重-差热分析基础上,通过450℃和640℃高温分解3h可分别得到超细β-PbO和Pb3O4,借助XRD和SEM分别对产品的晶型、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bCl2转化为PbCO3的平均转化率为99.87%,产品β-PbO以黄色斜方晶型为主,Pb3O4则全部为四方晶型,晶型良好,衍射谱线均不含其它杂质峰,粒子均为准球形,粒径分布较均匀。β-PbO粒径为375~815nm,Pb3O4粒径为315`44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超细β-pbO 超细pb3o4 氧化吹炼渣 pbCl2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修饰和胡敏酸包裹纳米Fe_3O_4颗粒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Pb^(2+)Cd^(2+)Cu^(2+)的吸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萌 雷丽萍 +2 位作者 方敦煌 徐照丽 陈世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69-1674,共6页
采用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颗粒,利用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和胡敏酸(HA)对所制备的纳米Fe3O4进行巯基修饰和胡敏酸包裹,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方法对上述制备的纳米颗粒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上述... 采用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颗粒,利用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和胡敏酸(HA)对所制备的纳米Fe3O4进行巯基修饰和胡敏酸包裹,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方法对上述制备的纳米颗粒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对上述不同的纳米Fe3O4颗粒在恒温下对水体中金属离子(Pb2+、Cd2+、Cu2+)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功能化前后的纳米Fe3O4纯度较高,平均粒径约为20~30nm,且分布均匀。不同纳米型Fe3O4颗粒对溶液中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等温线均可以用Langmuir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裸露的纳米Fe3O4颗粒对Pb2+最大吸附量(b)达到172.4mg·g-1,经过胡敏酸包裹后的纳米Fe3O4颗粒对Cd2+、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增加了75.8%和231.5%;对不同金属离子而言,裸露的和巯基修饰的纳米Fe3O4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的强弱为Pb2+>Cd2+>Cu2+,而经胡敏酸包裹后的顺序则为Pb2+>Cu2+>Cd2+;与裸露的和巯基修饰的纳米Fe3O4相比,经HA包裹的纳米Fe3O4对Cd2+和Cu2+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和吸附亲和力参数,而对Pb2+的吸附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功能化 pb CD CU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2@Fe3O4/石墨烯复合材料对水中Pb(Ⅱ)的吸附 被引量:10
7
作者 龙昊宇 黄彬彬 +1 位作者 翁白莎 王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88-2900,共13页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MnO2@Fe3O4/石墨烯(RGO),考察吸附过程中MnO2@Fe3O4/RGO投加量、溶液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b(Ⅱ)的去除率和吸附量的影响,并运用BET比表面积测试法计算MnO2@Fe3O4/RGO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采用... 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制备MnO2@Fe3O4/石墨烯(RGO),考察吸附过程中MnO2@Fe3O4/RGO投加量、溶液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b(Ⅱ)的去除率和吸附量的影响,并运用BET比表面积测试法计算MnO2@Fe3O4/RGO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O2@Fe3O4/RGO的比表面积为89.164m^2/g,孔容为0.284cm^3/g;随着pH值在2~10范围内增加,复合材料对Pb(Ⅱ)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pH=6时达到最大值.通过4种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Freundlich、Temkin、D-R模型)和4种吸附动力学模型(伪一级动力学、伪二级动力学、Elovich、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发现,MnO2@Fe3O4/RGO对Pb(Ⅱ)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iur模型,属于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最大吸附量为265.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FE3o4 MNO2 pb(Ⅱ)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Pb(Ⅱ)表面印迹聚合物(Fe_3O_4/GO-IIP)的制备及谱学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文华 董军 +1 位作者 迟子芳 任黎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99-3503,共5页
吸附法处理含铅废水因其经济性备受关注。开发可回收的专一性Pb(Ⅱ)吸附材料是高效处理含铅废水和实现铅回收的关键。结合氧化石墨烯(GO)的强吸附性、Fe_3O_4的磁性和表面印迹技术,以氧化石墨烯负载四氧化三铁(Fe_3O_4/GO)为载体,硝酸... 吸附法处理含铅废水因其经济性备受关注。开发可回收的专一性Pb(Ⅱ)吸附材料是高效处理含铅废水和实现铅回收的关键。结合氧化石墨烯(GO)的强吸附性、Fe_3O_4的磁性和表面印迹技术,以氧化石墨烯负载四氧化三铁(Fe_3O_4/GO)为载体,硝酸铅为模板离子,甲基丙烯酸(MAA)及水杨醛肟(SALO)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Pb(Ⅱ)表面印迹材料(Fe_3O_4/GO-IIP),并探讨其重复利用性和对Pb(Ⅱ)的专一性吸附性。结合XRD,SEM,FTIR等谱学方法,对Fe_3O_4/GO-IIP进行表征,并分析其对Pb(Ⅱ)的吸附机理。以Fe_3O_4/GO-IIP作为吸附剂选择性去除水溶液中的Pb(Ⅱ),结果表明,Fe_3O_4/GO-IIP对Pb(Ⅱ)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反应在5min内,对初始浓度10mg·L-1的Pb(NO3)2的去除率达到70%,反应在20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能较好的表达其吸附过程。TEM和SEM图谱证明了Fe_3O_4均匀地分散在GO表面,粒径为10~20nm,Fe_3O_4/GO-IIP表面存在Pb(Ⅱ)印迹孔穴,增强其对Pb(Ⅱ)的选择吸附性;在竞争离子[Cd(Ⅱ),Zn(Ⅱ),Cu(Ⅱ)]存在条件下,Fe_3O_4/GO-IIP对目标污染物Pb(Ⅱ)的选择性系数比非印迹吸附材料(NIP)提高2~5倍;XRD和FTIR谱图分别从晶相结构和官能团证明了Fe_3O_4/GO-IIP的成功合成。对制备材料进行磁分离后洗脱再利用,结果表明Fe_3O_4/GO-IIP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该结果对于含铅废水处理和铅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铅离子印迹聚合物(Fe3o4/GO-IIP) XRD FTIR SEM pb(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DMSA modified Fe_3O_4@SiO_2 core/shell magnetic nanocomposite for Pb^(2+) removal 被引量:8
9
作者 TIAN Qing-hua WANG Xiao-yang +1 位作者 MAO Fang-fang GUO Xue-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modifie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composite(Fe3O4@SiO2@DMSA)for Pb2+ions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DMSA)modifie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composite(Fe3O4@SiO2@DMSA)for Pb2+ions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The effects of solution pH,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b2+ions,contact time,and temperature on the amount of Pb2+adsorbed were investigated.Adsorption isotherms,adsorption kinetics,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we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Fe3O4@SiO2@DMSA composite is 50.5 mg/g at 298 K,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e3O4 and Fe3O4@SiO2 magnetic nanoparticles.The adsorption process agreed well with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s and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s.Th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dsorption was spontaneous,endothermic and energetically driven in 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 removal ADSORPTION Fe3o4@SiO2 core/shell structure DMSA modification magnetic nanocompos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磁纳米Fe_3O_4对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爱民 张宇 +2 位作者 刘伟 兰叶青 蒋红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氨基化磁纳米Fe3O4粒子,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氨基化磁纳米Fe3O4在不同pH、反应时间、添加量和初始金属离子浓度下对Pb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pH 8.5、分析时间为10 ...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氨基化磁纳米Fe3O4粒子,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氨基化磁纳米Fe3O4在不同pH、反应时间、添加量和初始金属离子浓度下对Pb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pH 8.5、分析时间为10 min时对Pb2+的吸附率可达90%以上;随着氨基化磁纳米Fe3O4添加量的增加,其对Pb2+的吸附能力也增强;随着Pb2+初始浓度的增加,氨基化磁纳米Fe3O4对Pb2+的吸附率降低。氨基化磁纳米Fe3O4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符合准二级吸附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不同浓度盐酸对保留在氨基化磁纳米Fe3O4上的Pb2+的脱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0.1~2.0 mol.L-1盐酸对氨基化磁纳米Fe3O4材料的脱附率均可达到85%以上,说明该材料具有循环利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磁纳米Fe3o4 吸附 pb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ILs-β-CDCP磁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铅和锑 被引量:7
11
作者 俞梁敏 顾唯希 +1 位作者 霍帅文 朱霞石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1-466,共6页
本文制备了磁性固相萃取材料Fe_3O_4@ILs-β-CDC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Fe_3O_4@ILs-β-CDCP萃取Pb(Ⅱ)和Sb(Ⅲ)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溶液pH值、样品体积、洗脱剂浓度和用量、洗脱剂类型、共存离子影响等。基于此,建立了磁固相萃取... 本文制备了磁性固相萃取材料Fe_3O_4@ILs-β-CDC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Fe_3O_4@ILs-β-CDCP萃取Pb(Ⅱ)和Sb(Ⅲ)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溶液pH值、样品体积、洗脱剂浓度和用量、洗脱剂类型、共存离子影响等。基于此,建立了磁固相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Pb(Ⅱ)和Sb(Ⅲ)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对Pb(Ⅱ)和Sb(Ⅲ)的检出限分别为1.50和0.54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s)分别为5.9%和2.4%(n=6,c=100.0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Pb(Ⅱ)和Sb(Ⅲ)的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77.8%~106%和82.4%~107%。方法具有检出限低、操作简便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Ⅱ) Sb(Ⅲ) Fe3o4@ILs-β-CDCP 磁固相萃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Pb(Ⅱ)络合物吸附波的电化学性质
12
作者 徐丽英 李锦州 +1 位作者 郑晓丹 杨玉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0,148,共4页
在pH 4.0的HOAc-NaOAc介质中,Pb(Ⅱ)与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αFP)生成络合物,于-0.46 V(νs.SCE)处出现一灵敏的极谱峰,Pb(Ⅱ)的质量浓度在0.10~10.0 mg·L^-1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在pH 4.0的HOAc-NaOAc介质中,Pb(Ⅱ)与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αFP)生成络合物,于-0.46 V(νs.SCE)处出现一灵敏的极谱峰,Pb(Ⅱ)的质量浓度在0.10~10.0 mg·L^-1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0.46 V处的极谱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Pb(Ⅱ)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络合物组成为Pb(Ⅱ):HPMaFP=1:2,表观稳定常数为4.97×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谱吸附波 铅(Ⅲ)络合物吸附波 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使敦煌壁画红色颜料变色菌株氧化铅丹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玲 冯清平 +1 位作者 张晓君 马晓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对一株分离自敦煌壁画的细菌进行了研究.菌体落在加有铅丹(Pb3O4)的培养基上呈棕黑色.通过色素鉴定及原子吸收测定,棕色为菌体将Pb3O4氧化成PbO2的缘故,在pH9.8,37℃,黑暗条件下氧化程度最高.
关键词 敦煌壁画 红色颜料 铅丹 氧化 细菌 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T系列热释电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
14
作者 袁小武 朱建国 肖定全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广泛应用于辐射测温、红外光谱测量、安全警戒、红外热成像等领域。掺杂钛酸铅薄膜是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热释电薄膜 ,文章主要介绍了镧、钙双掺的钛酸铅薄膜的性能。比较了不同组分的 PCT、PL T、PL CT铁电材料的制...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广泛应用于辐射测温、红外光谱测量、安全警戒、红外热成像等领域。掺杂钛酸铅薄膜是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热释电薄膜 ,文章主要介绍了镧、钙双掺的钛酸铅薄膜的性能。比较了不同组分的 PCT、PL T、PL CT铁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晶性、铁电性、介电性及热释电性能与分组的关系 ,并对 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电薄膜 介电性能 铁电性能 结晶性能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T系列热释电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
15
作者 袁小武 朱建国 肖定全 《兵工自动化》 2002年第3期24-28,共5页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广泛应用于辐射测温、红外光谱测量、安全警戒、红外热成像等领域。掺杂钛酸铅薄膜是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热释电薄膜。在介绍镧、钙双掺的钛酸铅薄膜的性能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组分的PCT、PLT、PLCT铁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广泛应用于辐射测温、红外光谱测量、安全警戒、红外热成像等领域。掺杂钛酸铅薄膜是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的热释电薄膜。在介绍镧、钙双掺的钛酸铅薄膜的性能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组分的PCT、PLT、PLCT铁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晶性、铁电性、介电性及热释电性能与组分的关系。并对PLCT系列热释电薄膜材料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T系列 热释电薄膜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pb(1-x-y)LaxCay)Ti(1-x/4)O3 热释电性能 介电性能 铁电性能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双固态梁PyroMEMS安保机构的设计、制备及作动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刚 朱朋 +2 位作者 李钰 沈瑞琪 叶迎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7-272,共6页
为适应武器弹药安全系统微小型化、高可靠性的发展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硅双固态梁的烟火微机电系统(PyroMEMS)安全保险机构。采用ABAQUS软件对安保机构层中固态梁的耐压强度与耐过载强度进行了模拟仿真。根据模拟仿真结果采用微机电系统... 为适应武器弹药安全系统微小型化、高可靠性的发展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硅双固态梁的烟火微机电系统(PyroMEMS)安全保险机构。采用ABAQUS软件对安保机构层中固态梁的耐压强度与耐过载强度进行了模拟仿真。根据模拟仿真结果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了PyroMEMS安保机构原理样机。为研究作动性能,选用质量配比为1∶9的硅铅丹(Si/Pb_3O_4)作为点火药,选用质量配比为1∶1的苦味酸钾/高氯酸钾(C_6H_2(NO_2)_3OK/KClO_4)作为产气药。结果表明,安保机构层中固态梁在长与宽均为300μm时耐压强度为310.03 MPa,耐过载强度为47.31 g。设计的PyroMEMS安保机构可成功实现安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火微机电系统(PyroMEMS) 微机电系统(MEMS) 安保机构 硅双固态梁 硅铅丹点火药(Si/pb3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