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容量注射剂中活性炭应用调研分析
1
作者 周冲 赵敏 +4 位作者 董爱梅 张平 侯瑾 刘军田 武海军 《食品与药品》 2025年第1期I0009-I0012,共4页
目的通过了解活性炭在国内大容量注射剂中的应用现状、控制策略和变更意向等,为相关单位开展工艺变更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为后续监管工作提供支持。方法以问卷形式向国内大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现有大容量注射剂批准... 目的通过了解活性炭在国内大容量注射剂中的应用现状、控制策略和变更意向等,为相关单位开展工艺变更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为后续监管工作提供支持。方法以问卷形式向国内大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现有大容量注射剂批准文号数量、使用活性炭的批准文号数量、后续变更意愿,及现有工艺下对采用活性炭品种的工艺控制策略等。结果纳入调研有20家生产企业,共1081个大容量注射剂批准文号,大部分在2015年之前获批,工艺中使用活性炭的产品占该阶段总数的90.24%。虽然调研中大部分企业认为现有技术条件下所持有的大容量注射剂品种不具有使用活性炭的必要性,但完成变更的品种较少,仅占总数的12.36%。现阶段企业主要通过提高控制标准等方式控制产品质量。结论调研结果表明,因工艺中去除活性炭的变更涉及成本、政策等方面,在目前政策没有强制性要求去掉活性炭的条件下,大部分企业扔持观望态度。本次调研为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注射剂 活性炭 变更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储层注水井连通性改善措施实践与认识——以中国海上油田L-Z4井岩石扩容措施为例
2
作者 孙林 徐斌 熊培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针对海上油田大跨度储层注水井连通性不佳或者大液量注入导致污染半径大,且改善措施技术有限或受限的问题,从措施工艺、试验实践、研究认识等3方面进一步探索岩石扩容技术的适应性。通过岩石扩容技术现场工艺及机理分析,该技术具有设备... 针对海上油田大跨度储层注水井连通性不佳或者大液量注入导致污染半径大,且改善措施技术有限或受限的问题,从措施工艺、试验实践、研究认识等3方面进一步探索岩石扩容技术的适应性。通过岩石扩容技术现场工艺及机理分析,该技术具有设备占用平台空间小、改造半径适中、施工参数可调整、低成本等优点,同时裂缝状态、施工参数及物料与水力压裂有较大区别。优选海上某油田一口典型注水井L-Z4井进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扩容半径改善、表皮系数降低和视吸水指数提高等3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论证了技术可行性;结合海上油田大跨度储层、大井距的特点,指出了油水井联动和碎胀后岩石扩容的技术发展方向。研究认识可进一步拓展岩石扩容技术应用范围,为中高渗透砂岩储层改造、受限空间下储层改造、低成本储层改造提供宝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跨度储层 注水井 岩石扩容 连通性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氢气发动机分层稀薄燃烧的大涡模拟研究
3
作者 韦虹 马瑞博 +4 位作者 姬费帆 孟硕 马文中 马俊杰 韩志玉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探究直喷氢气发动机分层稀薄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对两款不同尺寸的氢气喷射器在相同发动机工况下的氢气射流、混合过程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 为探究直喷氢气发动机分层稀薄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对两款不同尺寸的氢气喷射器在相同发动机工况下的氢气射流、混合过程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研究。为了降低计算时间并保持较高计算精度,采用了一种喷射器简化方案。喷射器简化方案的有效性分别通过定容弹和发动机模拟进行了验证。在定容弹模拟中,两款氢气喷射器在不同定容弹背压下的射流贯穿距与试验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均在5.0%以内。在发动机模拟中,分别装有两款氢气喷射器的发动机在燃烧阶段的缸压与试验数据基本相符。发动机模拟结果表明:两款喷射器的发动机混合气形成过程在基本特征上没有实质性区别,但小流量喷射器发动机在点火前的混合气分层效果较好,且燃烧循环变动更小。喷射结束时刻(end of injection,EOI)显著影响氢气分层稀薄燃烧稳定性,过度推迟EOI会造成火花塞附近混合气过稀,从而导致起燃缓慢甚至失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射流 简化喷射器模型 分层稀燃 直喷氢气发动机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大排量注水吞吐技术及参数优化研究
4
作者 张益 宁崇如 +5 位作者 陈亚舟 姬玉龙 赵立阳 王爱方 黄晶晶 于凯怡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733,共7页
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自然渗吸采收率低和长期衰竭开发后期地层能量如何补充的难题,在储层基本特征、致密油藏注水吞吐采油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排量水平井注水吞吐。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选取天然岩心和人造岩心相结... 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自然渗吸采收率低和长期衰竭开发后期地层能量如何补充的难题,在储层基本特征、致密油藏注水吞吐采油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排量水平井注水吞吐。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藏为研究对象,选取天然岩心和人造岩心相结合方式,利用核磁共振等方法,通过室内注水吞吐实验研究了自然渗吸和不同注水速度下吞吐动态渗吸的作用范围和微观孔隙动用特征,分析了排量对孔隙动用情况的影响,并开展了焖井时间影响实验,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压裂水平井注水吞吐开发的注水量、焖井时间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小排量时,注水吞吐主要动用的是大孔隙,中小孔隙动用较低;大排量时,注水吞吐不仅动用了大孔隙,且中小孔隙动用明显提高,使得整体的采收率出现较大增加。随着焖井时间的延长,油水置换作用越充分,使得注水吞吐采出程度越高,但其提高的程度逐渐稳定。对A9井进行数值模拟优化,得到最佳日注水量为900 m^(3),最佳焖井时间为24 d,在矿场试验取得成功,初期日增油2.11 t,有效期365 d,累计增油77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排量注水吞吐 致密油藏 水平井 核磁共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开采注汽锅炉在线综合预警关键技术
5
作者 王军茹 吴昊洋 +1 位作者 王军平 易军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18-2225,共8页
为了对工作在高温高压下注汽锅炉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在线准确监测和异常预警,本文在对稠油开采注汽锅炉工况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注汽锅炉显性故障和隐性故障进行检测的方案。采用长期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利用锅炉的... 为了对工作在高温高压下注汽锅炉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在线准确监测和异常预警,本文在对稠油开采注汽锅炉工况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注汽锅炉显性故障和隐性故障进行检测的方案。采用长期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利用锅炉的时序数据对系统进行分析和建模,完成锅炉显性故障检测和预警,并通过预测数据的方式缓解锅炉大时滞的特性;利用深度异常检测技术,将无故障判别标准的数据进行隐性故障分析和预警。本文提出的综合预警方案对克拉玛依油田注汽锅炉进行了实验验证,预测误差仅有0.08%,同时异常检测范围也在设定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注汽锅炉 大时滞 神经网络 时序数据 显性故障 隐性故障 在线监测 异常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库注采井筒体系优化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万继方 纪文栋 +4 位作者 李景翠 孙养清 赵永安 罗一峰 吴启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80,共12页
盐穴因其密封与稳定特性成为压缩空气储能库(以下简称储能库)首选,储能库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清洁储能,能实现电力供需的“削峰填谷”,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向之一。井口装置、注采管和封隔器组成的井筒体系是储能库与地面设备的连... 盐穴因其密封与稳定特性成为压缩空气储能库(以下简称储能库)首选,储能库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清洁储能,能实现电力供需的“削峰填谷”,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向之一。井口装置、注采管和封隔器组成的井筒体系是储能库与地面设备的连接通道,然而受气体注采流量的限制和冲蚀作用的影响,现阶段的小通径井筒严重限制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装机规模。为优化储能库注采井筒体系,对大通径井口装置、耐腐蚀套管和大尺寸封隔器的设计与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井口装置设计需考虑到每层套管头座挂芯轴悬挂器台阶的承载强度,需要校核及验证悬挂器最小壁厚处的抗外挤强度、承受井下反压时顶丝的抗剪切强度等参数;(2)套管选材应充分考虑制造工艺及经济成本在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工况中的适用性,建议在易发生冲蚀处使用耐蚀合金纯管材,其余部位优选具有性价比的耐腐蚀套管;(3)大尺寸封隔器建议整体采用芯轴设计,胶筒选用氢化丁腈橡胶或四丙氟橡胶等材质,卡瓦建议采用笼式桶状。结论认为,提出的注采井筒体系设计优化措施,能够为该类型储能项目的大尺寸井筒注采体系设计与优化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 CAES 井口装置 套管 封隔器 大尺寸 注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掺混甲烷对湍流燃烧及NO生成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宗洋 王丹阳 +2 位作者 许建国 黄东欣 孟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采用非绝热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湍流燃烧模型和非绝热、非稳态NO计算预测模型,针对DLR双旋流燃烧室中的旋流喷射、混合和燃烧过程,开展了大涡模拟研究,获得了纯甲烷、体积分数30%和60%氢气掺混甲烷湍流燃烧的流场结构、火焰特性和NO分... 采用非绝热火焰面-反应进度变量湍流燃烧模型和非绝热、非稳态NO计算预测模型,针对DLR双旋流燃烧室中的旋流喷射、混合和燃烧过程,开展了大涡模拟研究,获得了纯甲烷、体积分数30%和60%氢气掺混甲烷湍流燃烧的流场结构、火焰特性和NO分布的详细计算结果.分析表明,由于燃烧室中的流场主要由旋流空气所决定,掺氢燃烧的速度分布与纯甲烷燃烧没有明显区别.掺氢燃烧的外回流区温度降低,中心回流区温度升高,放热区域向上游移动,放热速率增大而放热区域减小.NO主要产生于内剪切层,外剪切层和高速剪切流的下游区域;在纯甲烷算例中,快速型和热力型机理所生成的NO数量相当,而掺氢燃烧中快速型机理所生成的NO减少、热力型机理所生成的NO则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旋流喷射 湍流燃烧 氢气掺混 N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中11大类145种药品和个人护理品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慧婧 张蓓蓓 +3 位作者 崔冬妮 董冰洁 王荟 胡冠九 《色谱》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7,共14页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水环境中频繁检出,是一类受到国内外环保部门普遍关注的新污染物。准确掌握水环境中PPCPs存在的种类及浓度水平,获取水环境中各类PPCPs的基础污染数据,是环境管理部门进行新污染物管控的重要基础。为此,必须...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在水环境中频繁检出,是一类受到国内外环保部门普遍关注的新污染物。准确掌握水环境中PPCPs存在的种类及浓度水平,获取水环境中各类PPCPs的基础污染数据,是环境管理部门进行新污染物管控的重要基础。为此,必须开发准确灵敏、方便快捷且能实现高通量筛查及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大体积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环境中11大类(抗生素、降压药、降糖药、抗病毒药、β-受体激动剂、硝基咪唑类药物、H2受体拮抗剂、精神麻醉类药物、降血脂药、非甾体抗炎药及其他类药物和杀菌剂类个人护理品)145种PPCPs。水样经0.22μm的再生纤维素滤膜过滤,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并调节pH值至6.0~8.0,加入内标混匀后,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柱(50 mm×3 mm,2.6μm)进行色谱分离,以含5 mmol/L甲酸铵的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正离子扫描模式下的流动相、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乙腈为负离子扫描模式下的流动相,分别进行梯度洗脱,质谱智能化分时间段-多反应选择离子监测(Schedule-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145种PPCPs在一定的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15~5.515 ng/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0.4%~128%,相对标准偏差为0.6%~15.6%。将该方法应用于11份地表水样品和6份饮用水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145种PPCPs中共检出93种化合物,地表水中PPCPs总含量为276.9~2705.7 ng/L,其中抗病毒药、降糖药和精神麻醉类药品的检出率为100%且含量占比最大;饮用水中检出的PPCPs总含量为140.5~211.5 ng/L,主要检出抗生素、抗病毒药和降糖药。该方法简单快捷,可实现上百种PPCPs的同时测定,适用于环境水体中多种PPCPs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大体积直接进样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SAGD开发后腔体储氢潜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春生 彭良儒 +3 位作者 蒋琪 蒲万芬 蒲军 吴芳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190,共13页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望替代化石燃料成为主要能源载体,地下储氢是实现氢气大容量长期存储的有效途径,是近年来新兴研究领域。为此,在目前盐穴、枯竭油气藏及含水层3种传统地下储氢地质体外,探索了一种新的储氢方法,即利用稠油油藏蒸...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望替代化石燃料成为主要能源载体,地下储氢是实现氢气大容量长期存储的有效途径,是近年来新兴研究领域。为此,在目前盐穴、枯竭油气藏及含水层3种传统地下储氢地质体外,探索了一种新的储氢方法,即利用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后形成的腔体进行储氢。首先对比了稠油油藏SAGD开发后储层储氢与常规地层储氢的优缺点,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建立地下储氢库的可能性进行论证,最后明确了不同注采方案的氢气储量及回收率,揭示了储层注采氢气阶段氢气与地层原有气体的流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相较于常规枯竭油气藏储氢库,利用稠油油藏SAGD开发后的枯竭腔储氢具有储气量大、氢—油过渡带导致的氢损更低、无需注入或仅需注入少量的垫气、可降低氢脆风险、可提前监测闭圈盖层稳定性及气体密封性等优点;②典型单井组SAGD开发后的枯竭腔可储存约490 t氢气,回收率约为90%,且随着注采周期增多,采出的氢气纯度越高,第4个采氢周期后氢气采出纯度高达99%;③氢气存储方式的差异会导致甲烷在枯竭腔中的聚集位置发生变化,长期存储方式在氢气注入结束后,甲烷主要聚集在枯竭腔的底部,而短期存储方式下甲烷只会被氢气挤压到枯竭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导致产氢过程中甲烷的产出规律不同。结论认为,利用稠油油藏SAGD开发后的储层进行高纯氢气的储存在储氢量、氢气回采纯度和建库成本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解决大规模储氢的高经济效益储氢技术,该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地下储氢技术的选址和建设运行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SAGD 地下储氢库 大规模储氢 数值模拟 甲烷产出 氢气回收率 多轮注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能动安全壳事故缓解方案设计与分析
10
作者 祁祥杰 于方小稚 +3 位作者 孟兆明 孙中宁 张楠 丁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161,共7页
中国核电机组“华龙一号”采用了双层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核电系统的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其建设成本也明显高于二代机组,影响了其经济竞争力。为进一步提高核电的安全性,并解决好安全性和经济性这... 中国核电机组“华龙一号”采用了双层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核电系统的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其建设成本也明显高于二代机组,影响了其经济竞争力。为进一步提高核电的安全性,并解决好安全性和经济性这一对矛盾,本研究基于华龙一号机组提出一种新型非能动安全壳事故缓解方案,在安全壳外侧设置一个多功能水池,该水池依据射流冷凝原理吸收壳内事故后产生的高温蒸汽从而起到抑压的作用,另外安全注射系统、堆腔注水系统和堆芯换料系统的水源均被集成至该水池中,这使得核电机组的系统和设备得到大量简化。通过严重事故分析程序评估了该方案应对大破口事故(LBLOCA)的性能表现。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配置多功能水池气空间容积,可以有效抑制壳内压力的上涨,相比于华龙一号,系统方案在保证安全性能不减弱的同时可以使得安全壳尺寸减小近47%,安全壳系统的总水装量减少约1 700 m^(3);多功能水池可以存储事故后壳内不凝性气体,对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PCS)起到换热能力增强作用;堆芯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燃料包壳外表面峰值温度达到1 389 K,低于包壳的脆化失效温度1 477 K,反应堆堆芯的完整性得到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 事故缓解方案 安全壳 大破口失水事故 抑压系统 安全注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大斜度井缆控智能分层注聚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乐 刘长龙 +5 位作者 寇磊 陈征 张璐 徐元德 王胜 薛德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7,150,共6页
海上油田单管分层测调注聚工艺不能满足井斜大于60°的井况,同时测调时需要钢丝作业配合,平均单井测调用时6 h,测调效率低,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井下温度、压力、流量的实时监测与注入量调整。在介绍海上油田缆控智能注聚新技术原理... 海上油田单管分层测调注聚工艺不能满足井斜大于60°的井况,同时测调时需要钢丝作业配合,平均单井测调用时6 h,测调效率低,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井下温度、压力、流量的实时监测与注入量调整。在介绍海上油田缆控智能注聚新技术原理、适用性与特点的基础上,研发出缆控智能注聚工作筒、大流量下高保黏通道及地面控制器等关键配套工具。实验表明,工作筒形成节流压差小于4 MPa,保黏率大于85%,性能较好。现场应用表明,缆控智能注聚技术在大斜度井的分层注聚调试过程中,可实时反馈流量、压力、温度等监测数据,提高注聚井测调效率和油藏配注达标率,为海上油田聚驱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分层注聚 测调效率 大斜度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上疏松砂岩油田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华兴 周玉刚 +4 位作者 代磊阳 潘定成 冯阳 高永华 罗少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3,共7页
渤海海上疏松砂岩油田注水井采用机械筛管防砂,造成井眼内通径小,易出现管柱拔不动、拔断等复杂情况,导致注水井大修费用高、工期长、工序复杂等问题。通过分析机械防砂注水管柱问题,设计了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该工艺管柱关... 渤海海上疏松砂岩油田注水井采用机械筛管防砂,造成井眼内通径小,易出现管柱拔不动、拔断等复杂情况,导致注水井大修费用高、工期长、工序复杂等问题。通过分析机械防砂注水管柱问题,设计了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该工艺管柱关键工具包括穿线缆顶部封隔器、穿线缆隔离封隔器、缆控智能配水器、伸缩短节、液压油管锚,并对管柱进行了安全校核。所设计的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可通过一次打压实现所有封隔器坐封、上提管柱,实现整体管柱逐级解封,井筒内无需留防砂工具,提高了完井时效,扩展了井筒内通径,降低了水井后续大修风险和大修难度。大通径分层注水一体化工艺管柱在渤海P油田成功应用,实现了?177.8 mm套管大通径分6层有缆智能测调注水,完井工期提效21.8%,有效避免机械防砂管柱后期复杂情况处理尺寸受限的问题,应用效果良好,可作为配合瘦身后小井眼注水井的首选工艺技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疏松砂岩 大通径 分层注水 一体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大体积进样法测定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湖平 王灵昭 +5 位作者 钱亮亮 张建方 杜静 冯洪燕 盛世朵 张子岩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10-217,共8页
目的基于大体积进样(large-volume injections,LVI)系统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称取样品5 g,加5 mL水稀释后加入内标,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经PLS-A和ProE... 目的基于大体积进样(large-volume injections,LVI)系统建立QuEChERS结合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化合物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称取样品5 g,加5 mL水稀释后加入内标,经乙腈提取,提取液经PLS-A和ProElutQuE 15 mL Tube净化后,得到上机液。在多模式进样口(multi mode injection,MMI)中选择LVI模式进样,采用HP-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N-二甲基亚硝胺在0.1~20.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4,检出限为0.03μg/kg。在空白基质(不含N-二甲基亚硝胺化合物)样品中分别添加1、3、10μg/kg的3个水平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85.7%~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3.6%~9.8%(n=6)。结论本法称样量少、有机试剂用量少、灵敏度高,能够满足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二甲基亚硝胺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大体积进样 多反应监测 水产干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采空区N_(2)运移规律研究
14
作者 李文涛 赵小岗 +4 位作者 董昊福 张玮 刘冬亮 史波波 宋小林 《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94-97,104,共5页
基于东峡煤矿大倾角煤层的特点,构建了相似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倾角煤层采空区注N_(2)惰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空区地板区域,沿着工作面走向方向,N_(2)运移后基本呈“L”型分布,且采空区深部N_(2)的分布影响范围更广;空间范围内,... 基于东峡煤矿大倾角煤层的特点,构建了相似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倾角煤层采空区注N_(2)惰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空区地板区域,沿着工作面走向方向,N_(2)运移后基本呈“L”型分布,且采空区深部N_(2)的分布影响范围更广;空间范围内,采空区走向上,N_(2)运移分布规律为高处范围广、低处范围窄的“倒梯形”。结合东峡煤矿37121-1工作面实际情况,得出应在运输巷采空区侧注N_(2),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面防灭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采空区注N_(2) N_(2)运移规律 注N_(2)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优化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建国 《陕西煤炭》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为优化杭来湾煤矿30201工作面防灭火技术,解决上隅角CO超限问题,结合大采高工作面特点分析CO超限原因,利用预埋束管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判定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提出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为优化杭来湾煤矿30201工作面防灭火技术,解决上隅角CO超限问题,结合大采高工作面特点分析CO超限原因,利用预埋束管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判定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提出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为氧化带范围,回风侧氧化带距工作面14~140 m,进风侧氧化带距工作面280~410 m;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优化后,回风侧氧化带距工作面5~85 m,进风侧氧化带距工作面210~285 m,氧化带宽度缩短约60 m,窒息带明显前移,表明防灭火技术优化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煤自燃 危险区域 自燃“三带” 注氮防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在食品中二氧化硫检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莫衍琪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5期187-189,共3页
本文针对离子色谱法在食品中二氧化硫检测中应用面临的基质干扰、衍生不完全、灵敏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样品前处理、改进衍生条件、采用大体积进样等解决策略。其中,采用固相萃取-衍生联用技术可有效去除基质干扰;选用有机碱衍生试... 本文针对离子色谱法在食品中二氧化硫检测中应用面临的基质干扰、衍生不完全、灵敏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样品前处理、改进衍生条件、采用大体积进样等解决策略。其中,采用固相萃取-衍生联用技术可有效去除基质干扰;选用有机碱衍生试剂,并建立微乳液衍生体系,可有效提升二氧化硫衍生效率;而大体积进样与在线固相萃取联用,则可明显提高检测灵敏度。这些策略为食品中二氧化硫的准确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为食品安全监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离子色谱 基质效应 衍生化 大体积进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参数对大缸径车用柴油机怠速噪声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宏涛 王明阳 +2 位作者 侯帅 王新强 张龙祥 《内燃机》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前期试验研究表明,爆压和预喷模式在低负荷工况时对整机噪声的影响较为明显。为更好提升大缸径柴油机噪声舒适性,本文以某V型12缸大缸径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发动机主喷提前角、预喷油量、预喷间隔角、轨压等喷油参数,进行怠速噪... 前期试验研究表明,爆压和预喷模式在低负荷工况时对整机噪声的影响较为明显。为更好提升大缸径柴油机噪声舒适性,本文以某V型12缸大缸径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发动机主喷提前角、预喷油量、预喷间隔角、轨压等喷油参数,进行怠速噪声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喷提前角及轨压越小噪声声压级越小、声品质越好;预喷油量及预喷间隔角存在某一临界值,在此临界值状况下噪声声压级及声品质综合评价最好;主喷提前角、预喷油量、预喷间隔角和轨压等发动机喷油参数对大缸径柴油机怠速噪声影响集中于500Hz~6300Hz频率段。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大缸径柴油机怠速噪声品质的发动机性能数据标定工作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缸径柴油机 主喷提前角 预喷油量 预喷间隔角 轨压 声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排量五柱塞增压工艺试验研究
18
作者 孙述欣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10期22-25,31,共5页
针对油田离心式注水泵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某采油厂从注水设备运行稳定性、自身能耗及生产管理维护等方面综合考虑,创新应用曲轴全支承、反向强制润滑、多弹簧预紧自封式密封等核心技术,研制了105 m^(3)/h大排量五柱塞增压泵替代离心... 针对油田离心式注水泵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某采油厂从注水设备运行稳定性、自身能耗及生产管理维护等方面综合考虑,创新应用曲轴全支承、反向强制润滑、多弹簧预紧自封式密封等核心技术,研制了105 m^(3)/h大排量五柱塞增压泵替代离心式注水泵。通过对某注水站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大排量五柱塞增压泵易损件寿命较长,故障率低,运行稳定可靠。替代原有离心式注水泵后,泵水单耗由8.2 kWh/m^(3)下降到5.0 kWh/m^(3),节电率39.02%,可有效解决油田注水能耗高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泵 大排量 五柱塞 增压工艺 节能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水区膨胀性软岩切眼变形机理与隔水强力支护技术研究
19
作者 黎劲东 汪占领 郭罡业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2期270-278,共9页
以清水营煤矿淋水区、膨胀性软岩大变形切眼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原位实测与实验室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了煤岩体矿物成分、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强度、裂隙发育及地应力)、锚杆索预紧力施加水平。分析其变形破坏... 以清水营煤矿淋水区、膨胀性软岩大变形切眼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原位实测与实验室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掌握了煤岩体矿物成分、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强度、裂隙发育及地应力)、锚杆索预紧力施加水平。分析其变形破坏原因主要有3个:围岩强度低于20 MPa自身承载能力有限且黏土矿物成分平均含量大于30%;顶板淋水通过锚杆索钻孔、裂隙渗入围岩弱化其强度;锚杆索预紧力施加水平低不能发挥其主动支护作用。该类切眼变形破坏机理为水与含粘土矿物围岩相遇的弱化膨胀变形,据此提出了深部围岩注浆、浅表喷浆隔水与全断面锚索强力支护的原则,发明了加长注浆锁具实现了普通锚索的全长注浆锚固。最后设计了切眼全断面锚注支护方案并付诸实践,矿压监测结果表明,最大底鼓量与顶板下沉量分别为65、108 mm,左帮和右帮的最大内挤量分别为90、70 mm,切眼围岩保持稳定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为解决同等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水区 膨胀性软岩 大断面 切眼 锚注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低渗薄互层反向压驱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20
作者 段宝江 王一超 +3 位作者 钱继贺 蔡振华 李奇 宣涛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南海西部某低渗砂泥薄互层油藏非均质性强、产量递减快、油气井斜度大,射孔跨度大、部分井水驱开发效果差。在详细研究油藏特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调研陆上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注水井端正向压驱和以大庆、长庆油田为代表的采油井端... 南海西部某低渗砂泥薄互层油藏非均质性强、产量递减快、油气井斜度大,射孔跨度大、部分井水驱开发效果差。在详细研究油藏特征、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调研陆上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注水井端正向压驱和以大庆、长庆油田为代表的采油井端反向压驱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效果,形成针对海上低渗薄互层反向压驱压裂技术措施:利用悬挂分段工具、球剂复合暂堵技术分层;大规模反向压驱对地层补能,采用高效驱油剂进行渗吸置换驱油;逆序混合压裂降低裂缝起裂压力;优选低伤害海水基压裂液满足携砂流变能力,降低储层伤害;大规模加砂压裂有效改造储层。通过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可靠性强,措施后见油快,稳产期长且增产效果显著,较好地解决了海上大跨度多段连续射孔斜井的增产改造难题,对类似油气井的增产改造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薄互层 大跨度射孔 反向压驱压裂 补能 渗吸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