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腹腔镜D2根治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临床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孟祥勇 陈志国 +2 位作者 王梓义 杨佳 陈文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1046,共6页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腹腔镜D2根治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4例早期胃癌患...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腹腔镜D2根治术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4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71例)和ESD组(133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统计符合ESD绝对适应证和扩大适应证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Kaplan-Meier法比较早期胃癌患者ESD与腹腔镜D2根治术的远期疗效;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索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404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12.38%(50/4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溃疡、肿瘤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等7个临床特征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浸润深度为SM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404例患者总体生存率为96.29%(389/404),腹腔镜组生存率(96.31%)与ESD组生存率(96.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ESD绝对适应证而行腹腔镜D2根治术与ESD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6.00%和9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ESD扩大适应证而行腹腔镜D2根治术与ESD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分层回归分析调整病变大小、病理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等临床特征后,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依然相关(β=1.173,P=0.003)。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符合ESD绝对适应证和扩大适应证患者行腹腔镜D2根治术与ESD治疗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淋巴结转移 腹腔镜D2根治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吕小雁 方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接诊的6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诊疗情况,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该院接诊的6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诊疗情况,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接受1周的连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_(4)、CD^(+)_(8)、CD^(+)_(4)/CD^(+)_(8))、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的水平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8)、CD^(+)_(4)/CD^(+)_(8)、IgA、IgG、IgM、Hb、PAB、HSA、TR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促进营养状况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大承气汤 肠内营养支持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成忠平 于凯丽 +3 位作者 王若 王晓坤 罗维昊 尹毅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C组)和全身麻醉联合超...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C组)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组(S组)。术毕均行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泵,记录患者术后1、6、12、24、48 h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VAS≥4分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补救镇痛,记录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长。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1、6、12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S组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减少C组[(6.1±0.4)次vs.(18.6±1.4)次,2次vs.17次;P<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阻滞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胃癌 腹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99
4
作者 王红岩 赵晓丹 +4 位作者 李国胜 傅元 匡立润 崔仕健 刘峥嵘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258,共7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疗效评价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疗效评价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2分析软件对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5 044例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在手术时间上多于后者,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近期疗效等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后者。结论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术者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术式时应予以考虑,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17例临床初步报告 被引量:13
5
作者 余佩武 王自强 +2 位作者 张超 罗华星 钱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69-1871,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和效果。方法  17例胃癌病人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 ,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3例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4例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10例。结果  17例中 ,除 2例中转开腹外 ,其余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和效果。方法  17例胃癌病人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胃切除术 ,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3例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4例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10例。结果  17例中 ,除 2例中转开腹外 ,其余 15例均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手术平均用时 :全胃切除 40 1min( 3 40~ 475min) ,近端胃切除 2 5 4 3min( 2 12~ 3 40min) ,远端胃切除 3 2 4 5min( 2 70~ 3 7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 :全胃切除 65 0ml( 4 0 0~ 90 0ml) ,近端胃切除 12 5ml( 5 0~ 2 0 0ml) ,远端胃切除 12 5ml( 10 0~ 2 0 0ml) ,平均清扫淋巴结 15 17枚 ( 8~ 41枚 )。术后病人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3 4d( 2~ 5d) ,下床活动时间 3 5d( 2~ 5d) ,进流质时间 4 5d( 3~ 6d) ,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无 1例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 ,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 腹腔镜辅助 胃切除术 近端胃切除 全胃切除 胃大部切除术 临床 平均 时间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高清腹腔镜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6
作者 陈海金 俞金龙 +1 位作者 黄宗海 林晓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分别采用3D高清腹腔镜(3D组)和2D高清腹腔镜(2D组)行胃癌根治术各40例,对比两组在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学习曲线、住院花费等...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分别采用3D高清腹腔镜(3D组)和2D高清腹腔镜(2D组)行胃癌根治术各40例,对比两组在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学习曲线、住院花费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手术持续时间3D高清腹腔镜组2.8±0.6h,明显低于2D高清腹腔镜组3.2±0.8h(P=0.032),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术中失血量3D高清腹腔镜组110±18ml,2D高清腹腔镜组120±21ml,两组相比无统计学上差异(P=0.543)。住院花费3D高清腹腔镜组7.5±1.6万元,2D高清腹腔镜组7.1±1.3万元,两组相比无统计学上差异(P=0.162)。结论3D高清腹腔镜能提供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良好的深度感,可实现精确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在3D高清视野下能更陕地提高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能力和手术技巧,明显缩短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2D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家麒 杨少军 +3 位作者 陈洁清 苏如葵 黄忠 齐银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96-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和4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检测并探讨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和4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检测并探讨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小板(PLT),细胞因子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手术前两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变化不明显(P>0.05);手术后1 d,两组凝血功能、TNF-α、CD4^+以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IL-6、CRP及CD8^+显著高于手术前,且开腹组患者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两组APTT、IL-6、CRP、CD4^+、CD8^+以及PLT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后1d(T1),FIB、TNF-α以及CD4^+/CD8^+水平显著高于T1,开腹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TNF-α、CD4^+、CD4^+/CD8^+显著低于腹腔镜组,IL-6、CRP、CD8^+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5 d,两组APTT、TNF-α、FIB、CD4^+、CD4^+/CD8^+以及PLT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后3d(T3),IL-6、CRP以及CD8^+水平显著低于T3,开腹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TNF-α、CD4^+、CD4^+/CD8^+显著低于腹腔镜组,IL-6、CRP、CD8^+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会引起凝血功能紊乱、免疫功能抑制和炎症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回复,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的影响更小,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凝血功能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高清腹腔镜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洪清琦 罗琪 +2 位作者 黄正接 李永文 尤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胃上部癌43例,依据住院号单双号分别采用3D高清腹腔镜(3D组,21例)和2D高清腹腔镜(2D组,22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比较2组食...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胃上部癌43例,依据住院号单双号分别采用3D高清腹腔镜(3D组,21例)和2D高清腹腔镜(2D组,22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比较2组食管-空肠吻合口单针缝合时间、脾门清扫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总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食管-空肠吻合口单针缝合时间3D组[(32.3±4.3)s]〈2D组[(49.5±5.5)s,t=-11.400,P=0.000);脾门清扫时间3D组[(28.6±5.0)min]〈2D组[(38.5±4.6)min,t=-6.811,P=0.000];总手术时间2组差异无显著性[3D组(198.7±14.9)min,2D组(205.5±18.5)min,t=-1.320,P=0.194];术中失血量3D组[(54.3±9.0)ml]〈2D组[(76.8±22.5)ml,t=-4.349,P=0.000];淋巴结清扫数2组差异无显著性[3D组(27.3±8.1)枚,2D组(24.6±8.3)枚,t=1.082,P=0.286];总住院费用2组差异无显著性[3D组(6.31±0.51)万元,2D组(6.20±0.50)万元,t=0.685,P=0.497)。结论 3D比2D高清腹腔镜能提供更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效果,良好的景深度,实现精确操作,缩短单针缝合时间和脾门清扫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未明显增加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2D 腹腔镜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3例胃癌根治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刚 邱江锋 吴志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56-559,共4页
背景与目的:胃癌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中居首位,总体疗效尚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做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用Log-rank... 背景与目的:胃癌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中居首位,总体疗效尚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做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和年龄对胃癌的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大体分型(Borrmann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与胃癌的预后相关(P<0.01)。胃癌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胃癌的组织学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影响胃癌预后独立的危险因子。结论: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以肿瘤的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最密切,其中淋巴结转移度对预后的影响比肿瘤浸润深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术 预后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8例报告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军 刘昶 +2 位作者 李清晨 季力同 金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2~4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8例,其中远端胃根治性切除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和近端胃根治性切除各1例。结果: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时间(34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2~4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8例,其中远端胃根治性切除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和近端胃根治性切除各1例。结果: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时间(340±62)min,近端胃根治性切除362min,全胃根治性切除423min。术中出血量: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100~250ml,平均140ml;全胃根治性切除术300ml;近端胃根治性切除170ml,术中均未输血。清扫淋巴结18~37枚,平均23枚。无手术并发症。排气时间38~56h,平均42.4h;进流食时间2~5d,平均2.5d。8例术后随访12~14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早期及较早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手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洋 陈志康 +1 位作者 郭雄 王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观察及评估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对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恢复、系统毒性等的影响。方法:分析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组(A组)41例;常规手术对照组(B组)40例。分析比较两... 目的:观察及评估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对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恢复、系统毒性等的影响。方法:分析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组(A组)41例;常规手术对照组(B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3 d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手术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AST、ALT、Cr、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良好的患者耐受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雷替曲塞 腹腔镜根治术 腹腔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21例报告 被引量:13
12
作者 田夫 邓清 +4 位作者 胡小苗 蒋雪峰 邓世红 李明忠 岳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10月施行21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切除14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4例,根治性全胃切除2例。结果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成功20例,1例因脾脏上极受侵犯...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10月施行21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切除14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4例,根治性全胃切除2例。结果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成功20例,1例因脾脏上极受侵犯,与膈肌粘连严重中转开腹。14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手术时间235~280 min,平均260min;出血量90~150 ml,平均115 ml。4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手术时间260~310 min,平均290 min;出血量110~190 ml,平均160 ml。根治性全胃切除2例,手术时间分别为305、340 min,出血量分别为180、210 ml。清扫淋巴结11~23枚,平均15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78 h,平均51 h;术后3~5 d开始流质饮食。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6例随访1~11个月,平均5个月,1例术后4个月出现腹腔内转移,未发生切口和穿刺口种植。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方法可行,效果好,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 胃癌 根治性胃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31例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傅卫 袁炯 +4 位作者 王德臣 孙涛 李磊 王港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的可行性. 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5月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除术31例,其中根治性远端胃癌根治术2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5例. 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1例,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28例.D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的可行性. 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5月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性除术31例,其中根治性远端胃癌根治术2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5例. 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1例,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28例.D1+β淋巴结清扫2例,D2/D2+ 淋巴结清扫 29例,联合肝脏部分切除1例.中位手术时间5 h(4.5~7 h).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50 ml(100~600 ml).术中输血1例.术中脾损伤1例.清扫淋巴结数目的中位数为20枚(14~33枚).本组无术后死亡.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中位数4 d (3~6 d).术后胃无力1例,经保守治疗后3周恢复;1例全胃切除,回肠储袋出血1例;环甲关节半脱位1例;无吻合瘘及肺部感染.31例随访2~8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无复发和转移.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根治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免疫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孙小飞 何子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2期2721-272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组(开腹胃癌根治术);分别采集两组术前1d及术后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组(开腹胃癌根治术);分别采集两组术前1d及术后1、3、5d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计算CD4^+/CD8^+值。结果:两组术前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明显上升,术后3、5d逐渐降低,腹腔镜组术后3、5d时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术前两组CD4^+、CD8^+、CD4^+/CD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 CD4^+上升至峰值,CD8^+、CD4^+/CD8^+下降至最低,术后3、5d各项指标逐渐恢复,腹腔镜组上述指标恢复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对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抑制影响小等显著优势,应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开腹胃癌根治术 进展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腹及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金辉 李建国 +2 位作者 蔡铭智 蔡丽生 曾燕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695-697,70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及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各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及并...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及开腹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各1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虽然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183.4±20.2)min VS.(143.44±21.6)min,t=5.400,P=0.000],但术中出血少[(157.5±30.1)mlV8.(183.1±28.4)ml,t=-2.474,P=0.010],肛门排气早[(2.84±0.3)dVS.(3.64±0.3)d,t=-7.005,P=0.000],开始进流食早[(2.9±0.2)dV8.(4.0±0.2)d,t=-13.421,P=0.000]。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肺部感染3例,胃瘫1例,吻合口出血1例;开腹组术后肺部感染2例,胃瘫2例,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3例。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方法安全、可行,早期疗效与开腹相同,同时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 胃癌 根治性远端胃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四君子汤联合营养支持对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棠 杨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96-699,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四君子汤联合营养支持对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进行的胃癌根治术病例,随机分为术后接受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的对照组。手术前及手术后3天,测定血清中...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四君子汤联合营养支持对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进行的胃癌根治术病例,随机分为术后接受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的对照组。手术前及手术后3天,测定血清中应激炎症反应指标及外周血中免疫应答指标。结果:手术后3天,两组血清中Cor、Gluc、Ins、O_2^-、CRP、TNF-α、YKL-40、MK、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GATA-3、RORγt、Foxp3表达量表达量高于手术前,血清中HO-1、SOD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CD19^+B细胞含量、T-bet表达量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or、Gluc、Ins、O_2^-、CRP、TNF-α、YKL-40、MK、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GATA-3、RORγt、Foxp3表达量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血清中HO-1、SOD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CD19^+B细胞含量、T-bet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四君子汤联合营养支持能够减轻应激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四君子汤 应激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的构建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芳 刘丙云 +1 位作者 曹晓倩 王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5-1409,共5页
目的:构建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及早识别高危人群并给予干预。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病人221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 目的:构建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及早识别高危人群并给予干预。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病人221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效能。依据约登指数确定各独立危险因素截断值,构建胃癌术后肺部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结果:221例病人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14%,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咳嗽咳痰困难(3分)、吸烟史(3分)、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2.71(3分)、最高体温≥37.8℃(2分)。模型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有较好的拟合优度(χ2=2.77,P=0.95),本研究构建的早期预警评分表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5%CI[0.92,1.00],P<0.001,依据评分的截断值将221例病人进行风险分级,0~7分为低风险组,8~11分为高风险组,两组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29,P<0.001)。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所纳入因素收集简便,预测结果科学有效,能够早期识别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肺部感染 预测模型 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病灶内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明利 张少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4期2174-2178,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病灶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接受动脉介入化疗将其分为对照组(术前未接受动脉介入化疗)48例、动脉...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病灶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接受动脉介入化疗将其分为对照组(术前未接受动脉介入化疗)48例、动脉介入化疗组(术前接受动脉介入化疗)42例。对比血清肿瘤标志物、胃癌组织中增殖及凋亡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手术开始前,动脉介入化疗组血清中CA199、CA153、CA724、AFP的含量显著低于入组即刻,对照组血清中CA199、CA153、CA724、AFP的含量与入组即刻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动脉介入化疗组胃癌组织中增殖基因CUL4A、NTSR1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DADS、FAM96B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凋亡基因Livin、Bcl-2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53、p21、Bax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动脉介入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可更为有效的抑制肿瘤恶性程度、延缓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动脉介入化疗 肿瘤标志物 增殖基因 凋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促进机体胃肠、免疫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李治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88-991,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机体胃肠、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营养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6)。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机体胃肠、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营养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6)。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水平、营养相关指标值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经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脂多糖(LPS)、D-乳酸水平,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促胃液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P物质(SP)值高于对照组,促胰液素族(GLU)、血管活性肠肽(VIP)、肠抑胃肽(GIP)、生长抑素(SS)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CD4、IgG、NK细胞、C3、C4、总补体活性(CH50)、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及免疫状态提升,最终促进患者的术后整体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肠内免疫营养支持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于本院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同期3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于本院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同期3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综合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免疫及应激状态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对患者治疗能产主更积极的全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综合生存质量 免疫状态 应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