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ods for the Gear-Position Decision in AMT 被引量:4
1
作者 孙以泽 熊伟 姚玉峰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3年第2期220-224,共5页
Aimed at defects of the gear position decision in an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 method of synthetic shift schedule of 5 speed gear position is present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fuzzy discernment of the dri... Aimed at defects of the gear position decision in an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 method of synthetic shift schedule of 5 speed gear position is present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fuzzy discernment of the driver intention and the road characteristics. A contrastive experimental analysis between the synthetic gear position decision method and the traditional gear position decision method is given by analyzing Santana 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gear position decision synthetic shift schedu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ision Tree算法在地质建模岩性识别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禹杰 李大超 +4 位作者 殷年 孙丽 汪裕峻 陈江华 李杨昕 《城市勘测》 2020年第1期198-202,共5页
针对地质建模时,人工识别山体内部岩石的局限性、低效率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地震波反射信号的岩石类型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处理地震波反射信号获得岩石力学参数,采用Decision Tree ID3算法,提取岩石密度、波速、弹性模... 针对地质建模时,人工识别山体内部岩石的局限性、低效率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地震波反射信号的岩石类型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处理地震波反射信号获得岩石力学参数,采用Decision Tree ID3算法,提取岩石密度、波速、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构建岩性识别模型分类器。通过该分类器对某山体内部岩石类型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证明:研究区内部多为辉长岩,玄武岩最少,通过模型分类结果与研究区真实地质对比分析,玄武岩正判率达到93%,安山岩、闪长岩正判率达到100%,花岗岩正判率达到88%,决策树建立的分类器模型能够基于地震波反射信号高效、准确地识别岩石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岩石分类 地震波 岩石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FT:A BFT Consensus Mechanism Based on DQN Algorithm for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
3
作者 Ningjie Gao Ru Huo +3 位作者 Shuo Wang Jiang Liu Tao Huang Yunjie Liu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3年第10期185-199,共15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use of blockchain in recent years,many projects have introduced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growing security issues of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However,due to ...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 use of blockchain in recent years,many projects have introduced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growing security issues of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However,due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and security of the blockchain system and the compatibility issue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IoT devices running together,the mainstream blockchain system cannot be applied to IIoT scenarios.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proposes SBFT(Speculative Byzantine Consensus Protocol),a flexible and scalable blockchain consensus mechanism fo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SBFT has a consensus process based on speculation,improving the throughput and consensus speed of blockchain systems and reducing communication overhea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and scalability of the blockchain system,we select some nod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ensus,and these nodes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network.Since multiple properties determine node performance,we abstract the node selection problem as a joint optimization problem and use Dueling Deep Q Learning(DQL)to solve it.Finally,we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cheme through simulation,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superiority of our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speculative consensus mechanism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边缘计算中融合注意力机制的DRL工作流任务卸载算法
4
作者 雷雪梅 张贺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1,共7页
移动边缘计算的计算密集型任务多为工作流任务,传统方法在解决工作流任务卸载问题时很难充分考虑子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且计算卸载算法性能不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工作流任务卸载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下的最优策略问题,构建... 移动边缘计算的计算密集型任务多为工作流任务,传统方法在解决工作流任务卸载问题时很难充分考虑子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且计算卸载算法性能不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工作流任务卸载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下的最优策略问题,构建问题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以最小化工作流任务的任务完成时间和系统能耗为目标,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工作流任务卸载算法(DWTOAA)。该方法使用分段式奖励函数来提高模型训练速度,并结合注意力机制提高算法对工作流任务终止执行状态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DWTOAA方法相较于DRL算法具有更快的训练速度,同时在求解不同子任务数的工作流任务时,DWTOAA得到的卸载决策均具有更少的任务完成时间和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注意力机制 工作流任务 任务卸载 深度强化学习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系统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混合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的伦理决策模型设计
5
作者 刘国满 罗玉峰 +1 位作者 盛敬 陶珍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97,共6页
针对目前自动驾驶汽车伦理困境下很难做出确定、合理的决策,阻碍了自动驾驶技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混合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汽车伦理决策模型。首先,依据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以及伦理困境特点,设计卷积神经网... 针对目前自动驾驶汽车伦理困境下很难做出确定、合理的决策,阻碍了自动驾驶技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混合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驾驶汽车伦理决策模型。首先,依据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以及伦理困境特点,设计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和参数,运用训练集中伦理困境对该训练模型进行训练,构建多尺度混合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然后,运用测试集中伦理困境对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对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准确率方面有了较大改进,加入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对于未加入模型,稳定性得到加强;多尺度混合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和稳定性都较高,最高准确率达到了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自动驾驶汽车 伦理决策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决策融合复杂性机理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丁建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在雷达组网探测群协同运用中,指战员一直难以快速正确地决策构群形态与管控预案,也就带来敏捷构群难与精准管控难问题,制约了空天新威胁的协同探测效能。文中在简述人机决策融合原理与复杂性的基础上,揭示了人机决策融合技术生成协同探... 在雷达组网探测群协同运用中,指战员一直难以快速正确地决策构群形态与管控预案,也就带来敏捷构群难与精准管控难问题,制约了空天新威胁的协同探测效能。文中在简述人机决策融合原理与复杂性的基础上,揭示了人机决策融合技术生成协同探测复杂性与破解空天新威胁突防复杂性的机理,建立了人机融合决策在协同探测全过程中的作用模型,设计了生成协同探测复杂性的应用流程,使雷达组网探测群具备“决策优化、构群敏捷、管控精准”等协同探测能力及“设变、知变、应变、求变”智能化博弈能力,能实现“基于任务敏捷构群、基于预案精准管控、基于情景快准微调”的协同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探测 人机决策融合 复杂性 机理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多定线制复杂水域船舶操纵自主决策方法
7
作者 贺益雄 张胡伟 +3 位作者 刘姣润 赵兴亚 向守源 王兵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7-1056,共10页
为解决河口多定线制复杂水域船舶操纵自主决策问题,以浏河口至北槽水域为例,围绕数字化环境、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的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数字化交通环境中,归纳和量化解析规则要求,结合非线性船... 为解决河口多定线制复杂水域船舶操纵自主决策问题,以浏河口至北槽水域为例,围绕数字化环境、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的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数字化交通环境中,归纳和量化解析规则要求,结合非线性船舶操纵特性下的控制和过程预测方法探究该类水域船舶行为特征约束下的避碰机理,建立可行航向航速求取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动态自适应系统剩余误差和目标船随机运动的多因素约束下的操纵自主决策方法。在预设场景下,船舶在0,38,1 184,1 537,2 166,3 678,3 808 s右转4°、减速、右转5°并减速、减速、左转3°加速、右转3°并减速、减速可安全通过。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复杂环境中安全避让,并及时跟踪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多定线制水域 数字化交通环境 避碰机理 船舶操纵自主决策 航线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半导体工艺测量设备计量技术
8
作者 崔现锋 《上海计量测试》 2024年第4期2-7,共6页
半导体测量设备主要用于监测晶圆上膜厚、线宽、台阶高度、电阻率等工艺参数,实现器件各项参数的准确控制,进而保障器件的整体性能。为了解半导体测量设备的溯源情况,实现测量设备量值的统一与准确,通过研究台阶仪、椭偏仪、扫描电子显... 半导体测量设备主要用于监测晶圆上膜厚、线宽、台阶高度、电阻率等工艺参数,实现器件各项参数的准确控制,进而保障器件的整体性能。为了解半导体测量设备的溯源情况,实现测量设备量值的统一与准确,通过研究台阶仪、椭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四探针测试仪四种典型半导体测量设备的计量方法,分析典型测量设备量值溯源中的关键要素,探讨构建多维度计量数据模型库,科学决策设备计量管控周期和应急计量需求,建立基于数据的计量管控决策机制的可行性,为设备采购、验收、使用以及维护等提供精确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设备 量值准确 计量数据模型库 计量管控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申“南迁”史事考论——兼论甲申之际的明廷决策
9
作者 陈支平 李定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8,共12页
甲申年间发生的“撤宁守关”“南迁”“太子抚军”三事与明廷存亡攸关,此三事以往被统摄于模糊的君臣矛盾和朋党话语叙事之下,难以反映当时的实态。在东西两线压力之下,“撤宁守关”之事悬而未决,对“南迁”的讨论则由非公开转向公开,... 甲申年间发生的“撤宁守关”“南迁”“太子抚军”三事与明廷存亡攸关,此三事以往被统摄于模糊的君臣矛盾和朋党话语叙事之下,难以反映当时的实态。在东西两线压力之下,“撤宁守关”之事悬而未决,对“南迁”的讨论则由非公开转向公开,衍生出时人认为更为妥帖的“太子抚军”之议。明廷对于三事的决策过程曲折且反复,并非崇祯帝或朝臣单方面的失策所致,决策机制的失衡和士论的矫激,使得秩序渐次失效解体,决策陷入僵局。基于此考察该时期皇权与士大夫的博弈,有助于解析明末复杂的君臣权力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迁 太子抚军 会议 召对 决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党建统领视域下公立医院三级议事决策“三新”运行体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国管 李晨辉 +1 位作者 黄皓喆 宿凌恺 《现代医院》 2024年第4期501-503,522,共4页
本文深入剖析新时期公立医院党组织在议事决策中的新定位,通过双向进入、会前沟通、民主决策新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对议事决策中的组织、职位及议事流程中的新路径进行系统重构,提出党建统领视域下公立医院三级议事决策“三新”运行体系,... 本文深入剖析新时期公立医院党组织在议事决策中的新定位,通过双向进入、会前沟通、民主决策新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对议事决策中的组织、职位及议事流程中的新路径进行系统重构,提出党建统领视域下公立医院三级议事决策“三新”运行体系,为加强党的领导和有形有效覆盖,深化公立医院内部改革及治理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党建统领 议事决策机制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生命支持决策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11
作者 崔梦娇 黄萍 +4 位作者 王芳 刘凡 刘才艳 陈敬灏 陈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7-92,共6页
目的整合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揭示代理决策者共性体验,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有关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生命支持治疗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对纳入文... 目的整合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揭示代理决策者共性体验,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有关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生命支持治疗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提取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提炼42个主要结果,归纳为11个类别,最终形成4个整合结果:艰难的决策过程,复杂的情感体验,多样的决策需求,生命末期的综合考量。结论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面临多元决策挑战,建议医护人员增加对代理决策者的关注,制订综合支持策略,增强代理决策者在生命支持决策中的应对能力,减轻代理决策的情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代理决策者 替代决策 决策体验 决策冲突 质性研究 生命支持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环境下自主机器人的双机制切向避障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一鸣 姚文广 陈海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9-789,846,共12页
针对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动态随机性,提出面向双机制切向避障的改进人工势场法.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局部极小值陷阱问题,提出静态避障机制,在规划开始前对地图进行预处理,预测局部极小值点并将障碍物分成连通与非连通障碍物,结合切向避障... 针对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动态随机性,提出面向双机制切向避障的改进人工势场法.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局部极小值陷阱问题,提出静态避障机制,在规划开始前对地图进行预处理,预测局部极小值点并将障碍物分成连通与非连通障碍物,结合切向避障实现静态切向避障.以静态避障机制为基础,针对动态障碍物,提出动态避障机制,通过实时调整碰撞风险系数并选择系数最大的障碍物进行避障角补偿,实现动态切向避障.通过状态决策统筹静态、动态切向避障机制与全局路径规划,实现混合规划与设计.设计仿真和全向移动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环境复杂下均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局部极小值陷阱问题,实现了动态环境下快速自主避障.对比3种方法避开不同类型障碍物的平均耗时,所提方法比动态窗口法(DWA)提升55%,比时间弹性带法(TEB)提升40%;对比3种方法导航不同复杂度地图的平均耗时,所提方法比DWA提升39%,比TEB提升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 人工势场法 局部极小值陷阱 双机制切向避障 状态决策 混合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语音和面部图像的双模态情感识别
13
作者 薛珮芸 戴书涛 +1 位作者 白静 高翔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42-4552,共11页
为提升情感识别模型的准确率,解决情感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对语音和面部图像的双模态情感识别进行研究。语音模态提出一种结合通道-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多分支卷积神经网络(Multi-branc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MCNN)的特征提... 为提升情感识别模型的准确率,解决情感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对语音和面部图像的双模态情感识别进行研究。语音模态提出一种结合通道-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多分支卷积神经网络(Multi-branc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MCNN)的特征提取模型,在时间、空间和局部特征维度对语音频谱图提取情感特征;面部图像模态提出一种残差混合卷积神经网络(Residual Hybri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RHCNN)的特征提取模型,进一步建立并行注意力机制关注全局情感特征,提高识别准确率;将提取到的语音和面部图像特征分别通过分类层进行分类识别,并使用决策融合对识别结果进行最终的融合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双模态融合模型在RAVDESS, eNTERFACE’05, RML三个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22%, 94.78%和96.96%,比语音单模态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1.02%, 4.24%, 8.83%,比面部图像单模态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4.60%, 6.74%,4.10%,且与近年来对应数据集上的相关方法相比均有所提升。说明了所提的双模态融合模型能有效聚焦情感信息,从而提升情感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识别 注意力机制 多分支卷积 残差混合 决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空间机构内啮合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14
作者 张秀华 刘怀举 +1 位作者 胡明珠 朱才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6-1385,共10页
齿轮传动系统是空间站等空间机构开展设备安装与维修、舱段转位与对接等任务的核心机械装置。空间机构齿轮传动系统需满足大扭矩、高效率、长寿命、轻量化等需求,对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某空间机构传动系统的设计需求... 齿轮传动系统是空间站等空间机构开展设备安装与维修、舱段转位与对接等任务的核心机械装置。空间机构齿轮传动系统需满足大扭矩、高效率、长寿命、轻量化等需求,对系统设计和优化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某空间机构传动系统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两级内啮合齿轮+三级2K-H行星齿轮”的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构型方案,完成了传动系统各级齿轮的结构设计,并提出了基于多准则决策的空间机构齿轮传动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多达49个结构参数的快速求解。相比优化前的传动设计方案,优化后的齿轮传动系统减重5.02%,安全系数提升8.01%,为新一代空间机械臂关节等空间机构装备研发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构 齿轮传动 复合行星传动 多准则决策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裁判员判罚决策的认知与情绪神经机制的理论探索
15
作者 马林晓 邢金明 +1 位作者 翟泳宾 王锡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6,共8页
认知和情绪在裁判员的判罚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归纳法对裁判员判罚决策展开理论分析,认为裁判员的判罚决策存在着兼顾比赛整体利益和比... 认知和情绪在裁判员的判罚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归纳法对裁判员判罚决策展开理论分析,认为裁判员的判罚决策存在着兼顾比赛整体利益和比赛公平性的双重考量,是认知和情绪共同参与的结果。并且,裁判员判罚是由感知系统到知觉神经再到慎思神经的决策过程,并且会调动背侧注意网络、突显网络、默认模式网络、奖赏网络以及中央执行网络等神经网络系统,共同处理情绪和认知控制,这为提高裁判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比赛的公正性提供了理论指导。本研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1)验证不同因素参与裁判员情绪与认知的神经机制;(2)探究裁判员专业经验与判罚决策神经机制的关系;(3)分析人工智能裁判对传统裁判员判罚决策的影响;(3)从实验角度系统验证裁判员判罚决策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模式、神经网络连接以及认知与情绪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员判罚决策 情绪 认知 公平感知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论证评价工作的问题研究及优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季凯 蔡薇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期189-193,共5页
专家论证评价是论证活动的主要实施方式之一,与传统的经验性决策相比,专家论证评价引入专家参与决策,决策意见是集体智慧的产物。此外,专家论证评价可以综合并运用专家在各自领域积累的知识、经验,能显著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本... 专家论证评价是论证活动的主要实施方式之一,与传统的经验性决策相比,专家论证评价引入专家参与决策,决策意见是集体智慧的产物。此外,专家论证评价可以综合并运用专家在各自领域积累的知识、经验,能显著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本文对专家论证评价工作机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当前专家论证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就如何构建科学论证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 论证评价 决策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液压支架群跟机工艺虚拟调试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娟莉 郭清杰 +2 位作者 高波 边强 王冬波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205,共9页
针对物理综采工作面“三机”跟机自动化工艺参数调试周期长,费用成本高,以及工作环境搭建困难等问题,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研究了液压支架群跟机行为工艺虚拟调试关键技术。首先基于现代建模技术构建了1∶1构综采“三机”孪生体,利用虚拟... 针对物理综采工作面“三机”跟机自动化工艺参数调试周期长,费用成本高,以及工作环境搭建困难等问题,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研究了液压支架群跟机行为工艺虚拟调试关键技术。首先基于现代建模技术构建了1∶1构综采“三机”孪生体,利用虚拟现实引擎对综采“三机”运动单元进行了虚拟重构和虚拟仿真;然后基于现代设计理论,依据“三机”协同原则实现了跟机自动化过程中的不同参数配置,建立了采煤工艺的支架行为工艺决策模型和支运装备直线度协同控制模型,并在虚拟场景中对决策模型进行预演;最后利用TCP协议建立了虚实交互通道,通过半实物仿真试验对决策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虚拟场景在执行采煤工艺时可对物理工作面场景进行精准复现,通过支架群行为决策模型可提前对液压支架工艺行为进行决策规划,通过反向控制试验可对支架控制器进行实时虚实交互,有望克服井下调试环境阻碍,对综采“三机”电液控程序的合理制定与修正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调试 液压支架群 “三机”协同 行为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作战背景下多无人机航路规划仿真研究
18
作者 屠壮 杨柳庆 +1 位作者 林志坚 张勇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9期48-54,共7页
针对城市作战背景下多无人机航路规划问题,论文选用无人机集群系统仿真平台对城市场景进行建模,使用新型航路规划算法自主决策机制算法进行多无人机航路规划。该算法使用深度强化学习对环境进行学习,能够实时地选择算法库中存储的不同... 针对城市作战背景下多无人机航路规划问题,论文选用无人机集群系统仿真平台对城市场景进行建模,使用新型航路规划算法自主决策机制算法进行多无人机航路规划。该算法使用深度强化学习对环境进行学习,能够实时地选择算法库中存储的不同算法进行无人机的航路规划。城市场景建模完成后,根据奖励值大小比较该新型算法与其他几种常用的群智能算法在多无人机航路规划问题上性能的优劣。最终将自主决策机制算法加入到无人机集群系统仿真平台中,完成自主决策机制算法的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决策机制算法 无人机集群仿真 航迹规划 城市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绿色创业何以可能?——基于戴庄的案例研究
19
作者 崔祥民 王淑雯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9期92-105,共14页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扎根理论对戴庄合作社的绿色创业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农民合作社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绿色创业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其演化的影响因素、内在机理和跃迁条件。研究表明,合作社绿色创业决策由“个体探索...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扎根理论对戴庄合作社的绿色创业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农民合作社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绿色创业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其演化的影响因素、内在机理和跃迁条件。研究表明,合作社绿色创业决策由“个体探索群体效仿组织规范”三个阶段构成;在三个阶段演化过程中,“触发效应、学习效应和适应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塑造成功典型、促进互动交流的方式可以促进绿色创业由个体探索向群体效仿的跃迁;通过组织规范的内部方式和构建联盟的外部方式协同提升“三重”创业绩效,可以实现由群体效仿到共同行动的跃迁。本文主要贡献在于构建了一个多层次互动的动态绿色创业决策模型,更系统地诠释了合作社绿色创业决策形成的内在过程与实现阶段跃迁的理论黑箱,丰富了农民合作社绿色创业决策过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 决策机制 绿色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功能性副语言比例系数的语音情感识别
20
作者 孙颖 周雅茹 张雪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语言中的非言语发声如笑声、叹息、抽泣等,称为功能性副语言,对情感表达起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很少考虑多种功能性副语言在一种情感中的协同作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融合功能性副语言比例系数(functional paralanguage proportion coeffi... 语言中的非言语发声如笑声、叹息、抽泣等,称为功能性副语言,对情感表达起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很少考虑多种功能性副语言在一种情感中的协同作用.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融合功能性副语言比例系数(functional paralanguage proportion coefficient,FPPC)的情感识别系统.首先,提取能体现多种功能性副语言在情感语句中出现的频率快慢和持续时间长短的FPPC特征;然后,搭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集成学习(attention stacking)为不同的基分类器赋予不同权重,并对FPPC特征进行训练;最后,通过自适应熵权重决策融合方法将传统语音情感识别与基于FPPC特征情感识别进行融合.实验结果显示,融合了FPPC特征后的情感识别结果提高了16.84%,证明融合FPPC特征能有效提高系统整体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情感识别 比例系数 功能性副语言 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熵权重决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