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PE通过调控LDHA表达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糖代谢重编程机制研究
1
作者 胡玮 任晓朦 +2 位作者 王洋 赵培庆 曹凯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ed protein 8,TNFAIP8,TIPE)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代谢重编程中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 背景与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induced protein 8,TNFAIP8,TIPE)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代谢重编程中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揭示TIPE通过调控糖酵解关键酶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表达影响TNBC细胞增殖和糖代谢重编程的作用机制,为TNB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在MDA-MB-231细胞中建立TIPE-shRNA稳定转染株,通过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细胞系,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TIPE对TNBC细胞糖代谢重编程通路的影响,通过SeaHorse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细胞外酸化率(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ECAR),并结合乳酸检测等实验评估TIPE对TNBC细胞糖酵解能力的影响;采用Co-IP/MS技术筛选TIPE相互作用蛋白,在HEK-293T细胞中共转染TIPE-Myc和LDHA-Flag质粒,进一步验证TIPE与LDHA蛋白存在相互作用;通过CHX追踪实验和泛素化分析检测TIPE对LDHA蛋白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CCK-8和ECAR实验、裸鼠移植瘤模型(伦理批号:202212007)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进一步验证TIPE介导LDHA影响TNBC细胞增殖与糖代谢重编程过程。结果:TIPE促进了TNBC细胞糖代谢重编程,实验数据显示,TIPE敲除显著抑制了TNBC细胞的糖酵解能力、糖酵解容量及乳酸生成量(P <0.001);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TIPE与糖酵解关键酶LDHA存在直接结合,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TIPE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延缓LDHA蛋白降解过程,但对其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细胞实验证实TIPE通过调控LDHA显著促进TNBC细胞增殖(P<0.001)和糖酵解活性(P<0.001),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TIPE敲除组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重量减轻(P<0.01),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TIPE与LDH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IPE通过抑制LDHA泛素化水平降解促进TNBC细胞增殖与糖酵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 三阴性乳腺癌 糖代谢重编程 乳酸脱氢酶a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通过SRC/LDHA信号通路调节子痫前期蜕膜巨噬细胞分化
2
作者 李学春 甘倩 +1 位作者 黄绍平 张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4,共10页
目的:探究乳酸(LA)通过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肉瘤病毒蛋白/乳酸脱氢酶A(SRC/LDHA)信号通路调节子痫前期(PE)蜕膜巨噬细胞分化的具体机制。方法:收集16例PE产妇蜕膜组织与16例同期正常妊娠的产妇蜕膜组织,免疫荧光检测蜕膜组织巨噬细胞分型... 目的:探究乳酸(LA)通过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肉瘤病毒蛋白/乳酸脱氢酶A(SRC/LDHA)信号通路调节子痫前期(PE)蜕膜巨噬细胞分化的具体机制。方法:收集16例PE产妇蜕膜组织与16例同期正常妊娠的产妇蜕膜组织,免疫荧光检测蜕膜组织巨噬细胞分型与LA分泌情况,生化、Western blot检测组织LA、LDHA、MCT-4水平。生化检测正常滋养层细胞在不同细胞密度、氧气条件下细胞上清的L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蜕膜组织巨噬细胞在不同LA、氧气、培养基条件下的极化情况,qRT-PCR、Western blot、ROS、NAD+/NADH检测糖酵解、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相关mRNA、蛋白、SRC/LDH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OS水平、NAD+/NADH。取30只孕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ZD3965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建立PE大鼠模型,检测各时间点孕鼠收缩压与尿液蛋白水平。对比胎龄20 d各组胎盘和胎鼠发育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蜕膜组织滋养层细胞侵袭与子宫螺旋动脉重塑情况,免疫组化、流式检测胎儿血管发育、巨噬细胞极化情况。结果:与正常产妇相比,PE患者M1型巨噬细胞、CK7+LDHA+、CK7+MCT-4+细胞比例、LA、LDHA、MCT-4水平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比例降低(P<0.05)。与常氧处理相比,低氧处理滋养层细胞上清LA水平升高(P<0.05)。在常氧条件下,与各组对照组相比,条件培养组M1/M2细胞降低(P<0.05),LA组NDUFA1、NDUFA2、UQCRC1、UQCRC2、COX4I1、COX4I2、ATP5F1A、ATP5F1B mRNA,SDHB、COX4I1、LDHB、p-SRC(Y416)、p-LDHA(Y10)、VEGF、ARG-1蛋白表达增加(P<0.05),NAD+/NADH降低(P<0.05),PX478组p-SRC(Y416)表达升高(P<0.05),LA+PX478组p-SRC(Y416)、p-LDHA(Y10)表达升高(P<0.05),VEGF表达降低(P<0.05)。在低氧条件下,与各组对照组相比,条件培养组、LA组、LA+PX478组M1/M2细胞升高(P<0.05),LA组LDHA mRNA、HIF-1α、LDHA、p-SRC(Y416)、p-LDHA(Y10)、iNOS蛋白表达上调(P<0.05),LDHB mRNA、NDUFA1、UQCRC2蛋白表达下调(P<0.05),ROS水平、NAD+/NADH降低(P<0.05),PX478组HIF-1α表达降低(P<0.05),p-SRC(Y416)表达升高(P<0.05),LA+PX478组HIF-1α表达降低(P<0.05),p-LDHA(Y10)表达升高(P<0.05);与LA组相比,LA+PX478组ROS水平升高(P<0.05),NAD+/NADH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孕鼠血压、尿蛋白、蜕膜组织M1/M2升高(P<0.05),胎鼠发育异常,滋养层细胞浸润不足,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受损,胎盘迷路层胎鼠血管数量减少,管腔变窄;与模型组相比,AZD3965低、中、高剂量组血压、尿蛋白、M1/M2下降(P<0.05),胎鼠发育、滋养层细胞浸润、子宫螺旋动脉重塑情况改善,胎盘迷路层胎儿血管增加,管腔扩大。结论:LA可通过SRC/LDHA途径调节PE蜕膜组织巨噬细胞极化,阻断LA摄取可减轻PE孕鼠病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肉瘤病毒蛋白 乳酸脱氢酶a 子痫前期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L2与LDHA相互作用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3
作者 吴国庆 张婷 +3 位作者 宋小锋 朱婷 李娜 李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6-983,共8页
目的:探讨四个半LIM结构域2(FHL2)蛋白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和CGGA数据库分析胶质瘤组织中FHL2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WB法检测人胶质瘤组织标本及人胶质瘤细胞U87、T98G、U251、SNB19、GSC2... 目的:探讨四个半LIM结构域2(FHL2)蛋白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和CGGA数据库分析胶质瘤组织中FHL2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WB法检测人胶质瘤组织标本及人胶质瘤细胞U87、T98G、U251、SNB19、GSC23、A172、LN229、G267和星形胶质细胞NHA中的FHL2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敲低FHL2的U87细胞和过表达FHL2的SNB19细胞,即U87-shGFP、U87-shFHL2-1#、U87-shFHL2-4#和SNB19-3flag、SNB19-3flag-FHL2组。通过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和过表达FHL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共沉淀(Co-IP)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法筛选FHL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并用Co-IP和免疫荧光法验证它们的结合作用和共定位情况。使用酶标仪检测敲低和过表达FHL2细胞内乳酸产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WB法分析FHL2、LDHA及p-LDHA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在过表达FHL2的SNB19细胞中使用LDHA的小分子抑制剂AT-101,通过CCK-8实验和酶标仪比色法验证FHL2在胶质瘤乳酸代谢中的作用,验证AT-101在胶质瘤中潜在的治疗效果。结果:Co-IP和LC/MS检测发现,FHL2与LDHA在胶质瘤细胞中存在相互作用。FHL2过表达可提高LDHA活性和乳酸生成(均P<0.001),进而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P<0.001)。相反,敲低FHL2会降低LDHA活性和乳酸产量(P<0.001或P<0.05)并抑制细胞增殖(P<0.001)。AT101能抑制LDHA活性,并显著抑制FHL2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同时恢复磷酸化LDHA(Y10)水平(P<0.01或P<0.001)。结论:FHL2与LDHA蛋白相互作用,FHL2通过激活p-LDHA(Y10)的表达促进LDHA活性和乳酸产生,进而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靶向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半LIM结构域2 乳酸脱氢酶a 胶质瘤 U87细胞 SNB19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AA/CRP、LDH、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4
作者 韩瑞芳 高玲 +1 位作者 陈飞 郑之欣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3-948,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SAA/CRP)、乳酸脱氢酶(LDH)、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RMPP患儿作为研...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SAA/CRP)、乳酸脱氢酶(LDH)、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RMPP患儿作为研究组,90例普通支原体肺炎(GMPP)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研究组入院当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分为轻症(n=102)与重症(n=78),治疗后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n=52)与预后良好(n=128)。比较研究组中轻症与重症、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儿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CRP、LDH、YKL-40对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将常规影响因素[病情严重程度、氧疗时间、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作为常规预测方案,常规预测方案联合血清SAA/CRP、LDH、YKL-40作为新预测方案,比较两种预测方案对R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症RMPP患儿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高于轻症RMPP患儿(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患儿胸腔积液占比、病情严重程度重症占比、氧疗时间、PSI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严重程度、氧疗时间、PSI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SAA/CRP、LDH、YKL-40水平均为R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AA/CRP、LDH、YKL-40预测R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0.749、0.734;新预测方案的AUC为0.945,明显高于常规预测方案(AUC=0.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血清SAA/CRP、LDH、YKL-40联合常规影响因素对RMPP患儿的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 乳酸脱氢酶 甲壳质酶蛋白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LDHA和突变型p53蛋白联合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赖妙玲 郝卓芳 +3 位作者 黄世章 欧阳小明 郅程 申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75-2280,共6页
目的探讨LDHA/p53联合表达在胶质瘤临床病理学中的意义。方法按照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分析68例胶质瘤LDHA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68例胶质瘤中,LDHA单独高表达多为高级别胶质瘤,占48.5%... 目的探讨LDHA/p53联合表达在胶质瘤临床病理学中的意义。方法按照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分析68例胶质瘤LDHA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68例胶质瘤中,LDHA单独高表达多为高级别胶质瘤,占48.5%;突变型p53高表达则多为胶质母细胞瘤,占26.5%。LDHA/p53联合表达在胶质母细胞瘤中显著增高,占22.1%(P=0.005)。高级别胶质瘤中LDHA/p53联合表达增多,占27.9%(P=0.002)。结论 LDHA/p53联合表达有助于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也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乳酸脱氢酶-a亚基(ldha) 突变型P53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A基因敲除对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TCCC11822发酵生产L-谷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成林 李志华 +1 位作者 梁静波 徐庆阳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针对L-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乳酸产量偏高的问题,以L-谷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TCCC11822为出发菌株,通过构建敲除质粒pK18mobsacB△ldh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其乳酸脱氢酶编码基因ldhA,以期达到减少副产物、... 针对L-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乳酸产量偏高的问题,以L-谷氨酸生产菌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TCCC11822为出发菌株,通过构建敲除质粒pK18mobsacB△ldh并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其乳酸脱氢酶编码基因ldhA,以期达到减少副产物、提高L-谷氨酸产量和转化率的目的。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相比ldhA基因敲除株的乳酸合成量降低了85.6%,L-谷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分别提高7.6%和5.5%,但生物量略有下降。本研究可为L-谷氨酸及其他氨基酸生产菌株的理性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酸 乳酸 乳酸脱氢酶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A及LDHB对胃癌组织中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聂佳琪 潘凤 +4 位作者 李晓宁 崔海康 张旭东 杨兰 张文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LDHA及LDH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预后意义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从HPA和TCGA数据库中筛选出375例胃癌患者的免疫组化染色图片、临床信息和转录组数据,分析LDHA及LDHB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 目的探讨LDHA及LDH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预后意义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从HPA和TCGA数据库中筛选出375例胃癌患者的免疫组化染色图片、临床信息和转录组数据,分析LDHA及LDHB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探究LDHA及LDHB表达与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系;采用生物信息学ssGSEA算法分析LDHA及LDHB对胃癌组织中免疫微环境的影响。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LDHA及LDHB的mRNA及蛋白均明显上调(P均<0.05)。LDHA高表达胃癌患者比低表达患者具有更短的OS,LDHB高表达胃癌患者比低表达患者具有更短的DFS(HR=1.36、1.65,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DHA及LDHB的表达可影响包括Th2细胞、NK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的含量(P均<0.05)。LDHA及LDHB均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31、1.55,P均<0.05)。结论LDHA及LDHB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并对胃癌组织中免疫微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乳酸脱氢酶 免疫微环境 人类蛋白质图谱计划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牛LDHA基因酿酒酵母构建及产乳酸能力分析
8
作者 左梦娜 何佳宁 +2 位作者 尹千禧 王凤梅 马利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19-3726,共8页
【目的】探究转牛乳酸脱氢酶A基因(LDHA)酿酒酵母发酵制备食品级乳酸的可行性,为采用转基因商业酿酒酵母规模化制备乳酸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NCBI网站检索牛LDHA基因编码序列,并将编码序列中的同义密码子替换为酿酒酵母偏好密码子,... 【目的】探究转牛乳酸脱氢酶A基因(LDHA)酿酒酵母发酵制备食品级乳酸的可行性,为采用转基因商业酿酒酵母规模化制备乳酸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NCBI网站检索牛LDHA基因编码序列,并将编码序列中的同义密码子替换为酿酒酵母偏好密码子,经人工合成后导入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AUR123,再将重组表达载体p AUR123-LDHA导入商业化酿酒酵母EC1118株,采用Aureobasidin A筛选转基因酿酒酵母。将转基因及非转基因酿酒酵母EC1118株分别接种于含200 g/L葡萄糖的YPD液体培养基中连续培养5 d,期间检测2组酿酒酵母的LDHA活性及其发酵产乳酸能力,以评估转牛LDHA基因酿酒酵母发酵制备乳酸的可行性。【结果】牛LDHA基因编码序列长1170 bp,共编码389个氨基酸残基;以酿酒酵母偏好密码子替换牛LDHA基因编码序列中的同义密码子,其替换率高达58.35%。牛LDHA在酿酒酵母中的预计半衰期>20 h,其二级结构富含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替换后的牛LDHA基因编码序列由表达载体pAUR123携带导入酿酒酵母中,经Aureobasidin A筛选获得1株转基因酿酒酵母菌株,命名为EC1118-LDHA。转基因酿酒酵母EC1118-LDHA株以200 g/L葡萄糖为碳源,发酵24 h后的LDHA活性达4.7±1.2 mU/mg,发酵2~3 d后约制备出30 g/L乳酸,同时产生约70 g/L乙醇,乳酸产出率约为0.15 g/g葡萄糖。【结论】将替换酿酒酵母偏好密码子后的牛LDHA基因编码序列导入酿酒酵母中能成功构建转牛LDHA基因酿酒酵母,牛LDHA基因的导入不会影响商业化酿酒酵母的发酵能力,且赋予了酿酒酵母以200 g/L葡萄糖为碳源约制备出30 g/L乳酸的能力。因此,采用转牛LDHA基因酿酒酵母制备食品级乳酸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乳糖脱氢酶a基因(ldha) 乳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胸鼠Ldha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9
作者 倪玉芳 张树军 +3 位作者 方天星 万军 陈洁 曾凡才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1-610,共10页
Ldha基因表达可生成参与糖代谢的乳酸脱氢酶(LDH),通过克隆黄胸鼠Rattus tanezumi的Ldha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后可以研究其酶学性质。以黄胸鼠骨骼肌cD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获得黄胸鼠Ldha基因编码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构建pET28... Ldha基因表达可生成参与糖代谢的乳酸脱氢酶(LDH),通过克隆黄胸鼠Rattus tanezumi的Ldha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后可以研究其酶学性质。以黄胸鼠骨骼肌cD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获得黄胸鼠Ldha基因编码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构建pET28α-Ldha重组表达质粒,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最后检测表达蛋白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黄胸鼠Ldha基因编码区序列被成功克隆,纯化后的原核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37 kD,Western Blot证实后,分别以丙酮酸和乳酸为底物测得酶的平均比活性为113.760 U·mg^(-1)±1.463 U·mg^(-1)和2.180 U·mg^(-1)±0.125 U·mg^(-1),琼脂糖凝胶电泳同工酶谱分析显示该蛋白具有LDH活性且仅形成1条同工酶带。在pH7.0,25℃条件下,LDHA蛋白对丙酮酸、NADH、乳酸、NAD+4种底物的平均Km值分别为0.170 mmol·L^(-1)±0.193 mmol·L^(-1)、0.088 mmol·L^(-1)±0.008 mmol·L^(-1)、22.540 mmol·L^(-1)±0.007 mmol·L^(-1)、0.413 mmol·L^(-1)±0.069 mmol·L^(-1)。黄胸鼠Ldha基因编码序列被首次克隆并表达出具有活性的酶蛋白,分析了其酶学性质,可为后续研究啮齿类动物LDH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鼠 ldha基因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干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78-1883,1890,共7页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效能,但LAR与STEMI相关的研究尚少,且对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的预测价值有待研究。目的探讨LAR与STEMI行急诊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资料和入院时首次空腹的生化检验数据,通过电话、门诊、问卷调查、再入院等方式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随访终点事件为出现MACEs。随访结束后依据是否发生MACEs将患者分为MACEs组(n=76)和非MACEs组(n=29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R预测患者发生MACEs的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MACEs组和非MACEs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MACEs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LAR、Gensini评分高于非MACE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s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升高(HR=1.001,95%CI=1.000~1.002,P=0.007)、Gensini评分升高(HR=1.014,95%CI=1.006~1.022,P<0.001)、LAR升高(HR=1.067,95%CI=1.045~1.090,P<0.001)为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LAR预测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后发生MACEs的AUC为0.804(95%CI=0.747~0.861,P=0.001),最佳截断值为22.58。将研究人群以ROC曲线计算所取得的最佳截断值为界,分为高LAR组和低LAR组,绘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低LAR组累积生存率高于高LAR组(P=0.01)。结论LAR水平与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具有相关性,LAR值越高,其发生MACEs的风险越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藏提高家蚕滞育卵NAD含量和胞质苹果酸脱氢酶活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启龙 万华星 +2 位作者 姚金美 司马杨虎 赵林川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1-1036,共6页
为了调查5℃低温处理是否改变家蚕Bombyxmori卵滞育NAD代谢,本研究利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经25℃和5℃分别处理的滞育卵中NADH含量、NAD+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胞质苹果酸脱氢酶(cMDH)活性。结果表明:5℃处理的NAD(NADH+NAD+... 为了调查5℃低温处理是否改变家蚕Bombyxmori卵滞育NAD代谢,本研究利用HPLC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经25℃和5℃分别处理的滞育卵中NADH含量、NAD+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胞质苹果酸脱氢酶(cMDH)活性。结果表明:5℃处理的NAD(NADH+NAD+)含量和cMDH活性分别增加了106%和53%,并且显著高于25℃处理(P<0.01);但是两种处理的NADH/NAD+比值和LDH活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据此推测,5℃低温处理加强了家蚕滞育卵NAD+合成和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解除 辅酶NaD 乳酸脱氢酶 胞质苹果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样采集后体外存放对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勤 张毅 +3 位作者 丁宇烽 胡振林 孙树汉 惠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样采集后体外存放过程中血浆游离DNA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孕妇血样,体外4℃存放6、36h后,实时定量PCR检测孕妇外周游离DNA水平,Annexin Ⅴ/PI双染色法流式分析血样白细胞死亡情况,速率法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 目的:探讨孕妇血样采集后体外存放过程中血浆游离DNA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孕妇血样,体外4℃存放6、36h后,实时定量PCR检测孕妇外周游离DNA水平,Annexin Ⅴ/PI双染色法流式分析血样白细胞死亡情况,速率法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单相酶扩散法测定血浆DNA酶活性。结果:血样体外存放36h后,血浆中β-globin基因的拷贝数较存放6h的样品显著增加,而SRY基因拷贝数明显减少;4℃存放条件下,妊娠晚期孕妇外周血中胎儿DNA占总DNA百分比从6h的(10.3±5.6)%下降到36h的(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存放6h的血样中基本未检出死亡细胞,而存放36h的血样中分别检出了坏死和凋亡的白细胞;36h样品血浆中LDH活性较6h样品显著升高(P<0.05)。单相酶扩散法结果表明,血浆DNA酶在4℃时虽然活性显著减弱,但仍然保持降解DNA的能力。结论:血样采集后体外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血浆总游离DNA增多,而胎儿DNA减少,这种变化可能与血样体外存放过程中白细胞死亡和血浆DNA酶对胎儿DNA的降解作用有关;胎儿DNA抽提应在血样采集后尽早(6h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血浆 胎儿游离DNa DNaSE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和Caspase-1通路减轻骨关节炎 被引量:23
13
作者 史纪元 姬乐 +3 位作者 武世勋 刘时璋 易智 傅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2706-2713,共8页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在治疗骨关节炎中的潜在价值,以及淫羊藿苷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建立体外骨关节炎模型,通过...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在治疗骨关节炎中的潜在价值,以及淫羊藿苷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建立体外骨关节炎模型,通过碘乙酸单钠处理SD大鼠建立体内骨关节炎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漏出实验检测细胞毒性,通过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通过qRT-PCR检测NLRP3 mRNA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IL-1β、IL-18、MMP-1、MMP-13、CollagenⅡ、Caspase-1、ASC和GSDMD的蛋白表达。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细胞和大鼠软骨中的NLRP3表达;番红O/固绿染色评价大鼠软骨病变。结果:与LPS组比较,LPS+ICA组LDH的漏出率、IL-1β、IL-18、MMP-1、MMP-13、NLRP3、Caspase-1、ASC和GSDMD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ollagenⅡ明显升高(P<0.05)。与LPS+ICA+pcDNA3.1-NC组比较,LPS+ICA+pcDNA3.1-NLRP3组的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及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OA组大鼠软骨组织中NLRP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而OA+ICA组的NLRP3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与OA组比较,OA+ICA组的NRLP3、IL-1β、IL-18、MMP-1、MMP-13、Caspase-1、ASC和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ollage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淫羊藿苷通过抑制NLRP3和Caspase-1信号转导来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和细胞焦亡,从而减轻大鼠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淫羊藿苷 细胞焦亡 NLRP3炎性小体 半胱天冬酶-1 软骨 脂多糖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素抑制CYP450 3A4活性并减轻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的肝细胞毒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志华 吴红海 +2 位作者 薛改 郭丁妮 侯艳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9-1622,共4页
目的研究柑桔素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导致肝毒性增加的防治作用及CYP3A4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QSG-7701人肝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加入不同剂量(1、5、25mg.L-1)的柑桔素后继续培养48h。分别收集药物处理后的培... 目的研究柑桔素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导致肝毒性增加的防治作用及CYP3A4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QSG-7701人肝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加入不同剂量(1、5、25mg.L-1)的柑桔素后继续培养48h。分别收集药物处理后的培养液和细胞,将细胞裂解后,用比色法分别测定培养液和细胞裂解液中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计算细胞外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的比值。药物处理48h后,将细胞与CYP3A4作用底物咪达唑仑共同孵育2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咪达唑仑浓度的变化,计算细胞内CYP3A4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使肝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增加,CYP3A4活性增强;5、25mg.L-1的柑桔素均可减弱异烟肼和利福平升高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但未使其恢复正常水平;5mg.L-1的柑桔素还减弱了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导致CYP3A4活性增强的作用,但也未使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对人肝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柑桔素可以通过抑制其升高CYP3A4活性的作用而减轻肝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利福平 柑桔素 QSG-7701肝细胞 肝毒性 乳酸脱氢酶 细胞色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卡因对小鼠脾细胞内ATP酶、LDH和SDH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文平 卢延旭 +2 位作者 张晓宇 唐玮玮 黄庆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考察盐酸可卡因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内ATP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脾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在脾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和... 目的考察盐酸可卡因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内ATP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脾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在脾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和100μg/mL的盐酸可卡因,按试剂盒所述条件在7d时检测脾细胞中ATP酶、LDH和SDH活性。结果在离体脾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可卡因,培养7d,脾细胞内ATP酶、LDH与SDH活性均明显降低。结论可卡因对脾细胞内ATP酶、LDH和SDH活性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可卡因 腺苷三磷酸 乳酸脱氢酶 琥珀酸脱氢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33b-5p通过靶向调控Fas基因影响H9c2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洁 何淑芳 +2 位作者 韩正怡 朱海娟 张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研究microRNA(miR)-133b-5p在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的作用及其靶向调控Fas基因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鼠H9c2胚胎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iR-133b-5p抑制剂组、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研究microRNA(miR)-133b-5p在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的作用及其靶向调控Fas基因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大鼠H9c2胚胎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miR-133b-5p抑制剂组、抑制剂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33b-5p表达,微板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Annexin V-FITC联合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33b-5p与Fas mRNA的3'UTR区的靶向结合。最后运用q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各组Fas mRNA与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133b-5p抑制剂组细胞内miR-133b-5p表达水平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33%(P<0.05);LDH活性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明Fas是miR-133b-5p的一个靶基因;miR-133b-5p inhibitor显著上调Fas mRNA和Fas蛋白水平(P<0.05)。结论利用化学合成miR-133b-5p inhibitor抑制大鼠H9c2心肌细胞中miR-133b-5p表达,可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靶基因Fa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微小RNaS 乳酸脱氢酶 凋亡 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脓杆菌外毒素A对兔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继龙 王菲 +2 位作者 周鸿雁 赵文霞 谷树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外毒素A兔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含兔角膜基质细胞(1×105.mL-1)三维胶原凝胶表面添加提纯的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0.1、1.0和10 mg.L-1)后,放入无血清MEM培养液中37℃培养24 h,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绿脓杆菌外毒素A兔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含兔角膜基质细胞(1×105.mL-1)三维胶原凝胶表面添加提纯的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0.1、1.0和10 mg.L-1)后,放入无血清MEM培养液中37℃培养24 h,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损伤的兔角膜基质细胞释放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添加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0.1、1.0和10 mg.L-1)各组兔角膜基质细胞释放的LDH,与不添加绿脓杆菌外毒素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添加不同浓度绿脓杆菌外毒素A各组较不添加绿脓杆菌外毒素A组,角膜基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由长纺锤形变为圆形,细胞伪足减少。结论:绿脓杆菌外毒素A,破坏角膜基质细胞,对兔角膜基质细胞毒性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角膜基质细胞 外毒素类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LR、LDH联合检测对转移性胃癌免疫治疗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世祯 林榕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对转移性胃癌(MGC)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治疗...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对转移性胃癌(MGC)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治疗的88例MGC患者免疫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外周血液学相关指标,患者近期治疗疗效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进行评估,通过χ^(2)检验进行分析和比较两组间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的差异及PD-L1表达差异及组间临床特征差异。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组间差异的比较则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结果:免疫治疗后NLR3、NLR4、PLR2、PLR3、PLR4、LDH2、LDH3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组与疾病进展(PD)组患者治疗前的NLR1、LDH1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高水平的NLR2、NLR3、NLR4、PLR4、LDH1、LDH3、LDH4、ΔNLR1、ΔNLR2、ΔNLR3、ΔPLR1的OS比低水平组均更短(均P<0.05),高水平的NLR2、NLR3、NLR4、PLR1、LDH1、ΔNLR1、ΔNLR2、ΔNLR3、ΔPLR1、ΔPLR2的PFS比低水平均更短(均P<0.05)。NLR3-H中PD-L1阴性患者占比最高,且阴性组、联合阳性分数(CPS)=1~5、CPS≥53组中的NLR3-H患者数量均比NLR3-L组多(均P<0.05)。NLR3-H、PLR3-H组中女性患者占比更高(均P<0.05)。结论:NLR、PLR、LDH检测对MGC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和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胃癌 免疫治疗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脱氢酶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荆娇 马海玲 +3 位作者 闫文升 张永忠 张玉清 焦宗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后2组用夹闭双侧肾动脉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辛伐他汀组在造模前给予辛伐他汀(20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后2组用夹闭双侧肾动脉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辛伐他汀组在造模前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持续2周。用生化检查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缺血再灌注组SCr、BUN和心肌MDA含量均升高(P<0.05),心肌LDH和CK活性增强(P<0.05),心肌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辛伐他汀组SCr、BUN和心肌MDA的含量降低(P<0.05),心肌LDH和CK活性明显减弱(P<0.05),而心肌SOD活性增强(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Bcl-2与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肾缺血再灌注组增多(P<0.05);与缺血组相比,Bax表达在辛伐他汀组明显降低,而Bcl-2表达增加(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可以消除自由基、升高Bcl-2蛋白表达和降低Bax蛋白表达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锻炼对LD含量和LDH、ALP、ACP、CK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洪珍 孙喜良 刘桂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为了探讨有氧运动锻炼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血 L D(乳酸 )代谢和 L DH(乳酸脱氢酶 )、AL P(碱性磷酸酶 )、ACP(酸性磷酸酶 )、CK(肌酸激酶 )活性的影响 ,将 4 2名中学生随机分为一般锻炼组、强化锻炼组和对照组。对两运动组分别实施... 为了探讨有氧运动锻炼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血 L D(乳酸 )代谢和 L DH(乳酸脱氢酶 )、AL P(碱性磷酸酶 )、ACP(酸性磷酸酶 )、CK(肌酸激酶 )活性的影响 ,将 4 2名中学生随机分为一般锻炼组、强化锻炼组和对照组。对两运动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有氧运动处方后 ,与对照组相比 ,结果发现 :安静状态时 ,血清中 L D含量明显降低 (P<0 .0 5 ) ,L DH活性极显著升高 (P<0 .0 0 1) ,ACP、CK活性呈升高趋势 ,AL P活性呈下降趋势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定量负荷和极量负荷运动后 ,L D含量无变化、L DH活性仍显著升高 ,ACP、AL P、CK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与安静状态时相同 ,只是强化锻炼组 AL P活性在极量负荷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这说明 ,短期有氧运动锻炼能够有效地降低人体在安静状态时血乳酸的生成和促进在不同功能状态下 L DH活性的提高 ,但对 ACP、AL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有氧运动 乳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肌酸激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