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Ecology Models in the Strategic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o Innovative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ation Innovation
1
作者 Liu Yan Li Yunt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2-286,共5页
The paper expounds the extensive ecological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 in the strategic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o innovative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ng innovation,analyzes the syst... The paper expounds the extensive ecological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 in the strategic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o innovative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ing innovation,analyzes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three links including knowledge preparation,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in the two different change paths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and digestive absorption innovation,and establishes the knowledge ecology models in different pa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企业 知识创造 创新型 生态模式 生态学模型 生态过程 集成过程 知识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新境况下的学习路向与教育新可能:对DeepSeek的教育学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维智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8,共9页
DeepSeek以其代码开源与高性价比的特点,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其在技术层面的创新与理念层面的开放,有力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民主化进路,也因此催生了知识生产普及化、在地化与个性化的新境况。但机器能生产... DeepSeek以其代码开源与高性价比的特点,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其在技术层面的创新与理念层面的开放,有力推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民主化进路,也因此催生了知识生产普及化、在地化与个性化的新境况。但机器能生产知识并不意味着作为使用者的人能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人如何进行知识学习仍然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机器知识生产的繁荣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人类知识学习境况的改善。面对新的知识生产境况,人类需要将知识学习视作知识再生产的过程,在人机交互中实现知识意义的个人化生产,在社会交流与实践中补充知识学习的社会性意义。新的知识生产境况在给教育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教育打开了诸多可能。教育的培养目标将从知识传承者转向知识生产者,教育将从关注知识到关注智能,并重点发展一种“技术教育”;同时,教育的边界将进一步拓展,一种作为社会实践内在结构组成的“大教育”具备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生成式人工智能 知识生产 知识学习 教育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与评述
3
作者 李峻峰 姚艺林 +1 位作者 陆峥妍 乔锐 《园林》 2025年第5期14-23,共10页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系统性分析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对推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 Space,对2003–202...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系统性分析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对推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 Space,对2003–2023年间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与气候变化研究的1706篇文献进行梳理,并从学者合作、研究机构、关键词、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结果发现:(1)国内外以气候变化为研究视角的绿色基础设施发文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但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合作交流有待加强;(2)依据文献聚类结果研究现状可归纳为水资源管理、城市韧性对策、热岛效应缓解、规划政策和土地利用优化等5个部分;(3)研究前沿分析表明,近几年相关研究逐渐侧重于生态学领域、气候效益评估和公众参与。基于上述分析,当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长期效益难以保证、技术与实际脱节、标准化不足、公众参与化不足及未来适应性研究缺乏等挑战,未来应加强长时间与多系统尺度的研究,综合雨水管理与低影响开发措施,提高环境公平性,推动气候韧性城市的构建,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气候变化 知识图谱 韧性城市 基于自然的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知识的甘肃省积石山震后损毁道路提取
4
作者 李佳欣 吴吉东 +3 位作者 吴玮 马大庆 许映军 彭如意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5,共7页
我国地震灾害严重,地震活动影响区域广、发生频次多、发生强度大。道路作为“生命线”起着物资输送、人员运送等重要作用,尤其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快速准确地获取道路损毁位置与程度,对及时疏通生命线和开展救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震后损... 我国地震灾害严重,地震活动影响区域广、发生频次多、发生强度大。道路作为“生命线”起着物资输送、人员运送等重要作用,尤其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快速准确地获取道路损毁位置与程度,对及时疏通生命线和开展救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震后损毁道路遥感识别中存在的阴影干扰强、断裂漏检率高、碎片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OpenStreetMap(OSM)先验知识的损毁道路分层提取框架,并以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为典型案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构建“矢量约束-影像分割-拓扑修复-损毁检测”4层技术体系,实现了复杂地形区域损毁道路的快速定位,为提高救援速度和减少人员财产损失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损毁提取 变化检测 先验知识 地震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气候变化治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从荣刚 韩特 +5 位作者 王鹏 赵椤 谷晓阳 李志强 屈少杰 魏一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
科学、高效的气候变化治理对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然而,气候变化治理面临多学科交叉、海量多模态数据、气候影响区域差异化和动态变化等复杂挑战,传统的人工查询、分析理解、建模以及决策制定往往无法找到最优解。... 科学、高效的气候变化治理对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然而,气候变化治理面临多学科交叉、海量多模态数据、气候影响区域差异化和动态变化等复杂挑战,传统的人工查询、分析理解、建模以及决策制定往往无法找到最优解。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方法,改变了气候变化治理研究的范式。鉴于此,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erative AI),开发了气候变化治理大模型(AI for Climate Change Governance,AICCG)。AICCG通过集成气候变化领域的多源多模态知识,实现知识集成与发现,推动跨领域知识与多模态数据融合,为政府决策者、学术界、企业和公众提供一个集成的交互平台,支持气候变化治理政策制定和策略优化。未来,人工智能将在气候变化领域发挥知识发现作用,促进全球合作与数据、模型共享,并在多种情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治理 人工智能 AICCG大模型 多模态数据 跨学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组织变革理论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哲 李鑫容 张德诚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6,共11页
三阶段组织变革理论为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研究的逻辑形成与体系构建提供了极具解释意义和支持作用的理论框架。遵循“理论—实证”的研究思路,经过理论研判和对20所大学的调查分析,识别、筛选并构建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 三阶段组织变革理论为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研究的逻辑形成与体系构建提供了极具解释意义和支持作用的理论框架。遵循“理论—实证”的研究思路,经过理论研判和对20所大学的调查分析,识别、筛选并构建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影响因素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影响因素的各层次指标重要性进行顺位排序,其中,“条件性因素”在一级指标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教师多样化构成”等六项二级指标分别在它们所属的一级指标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在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的发生、形成和深化三个阶段,要分别加强条件支持、提振协同动力和注重文化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超学科知识生产 三阶段组织变革理论 熵权法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域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创建的动因、机制与进路
7
作者 刘涵滨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趋势下大学组织变革的时代产物。“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与“回归工程范式”的变革趋势相交叠,构成我国大学创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时代动因。探其机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以服务应用为...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趋势下大学组织变革的时代产物。“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与“回归工程范式”的变革趋势相交叠,构成我国大学创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时代动因。探其机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形成以服务应用为导向的组织理念、多元主体异质共在的成员构成、持续适应的柔性组织架构、多维综合的质量控制机制。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趋势为参照,未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应持守育人价值本位,形塑主动适应的组织理念;优化创新制度环境,赋能组织成员的知识协同;提升卓越项目的治理能力,着力构建水样组织;引入公众参与的评价机制,加强知识生产的社会问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组织变革 交叉学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建模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秀丽 朱新周 +3 位作者 刘万增 承达瑜 张晓莹 张晔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的研究广泛,具有海量数据和信息,但缺少系统性的时空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地了解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本文首先引入本体建模理论,提... 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目前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的研究广泛,具有海量数据和信息,但缺少系统性的时空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地了解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本文首先引入本体建模理论,提出了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建模方法,利用Protégé工具完成了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模式层的设计和构建;然后利用提取的亚马孙河流域地表覆盖时空变化数据、时空变化信息和景观格局指数等,完成了亚马孙河流域的建模,从而为亚马孙河流域的分析决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马孙河流域 地表覆盖时空变化 时空变化知识 建模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创新战略的适应性选择机制
9
作者 谢康 胡杨颂 +1 位作者 张延林 肖静华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针对现有研究中导向型、涌现型、权变型三种企业数字化创新战略的研究结论不兼容甚至矛盾现象,本文基于知识观探讨企业数字化创新战略的适应性选择机制,将三种创新战略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通过揭示组织的知识结构、认识系统特征与数字... 针对现有研究中导向型、涌现型、权变型三种企业数字化创新战略的研究结论不兼容甚至矛盾现象,本文基于知识观探讨企业数字化创新战略的适应性选择机制,将三种创新战略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通过揭示组织的知识结构、认识系统特征与数字化创新战略选择及其绩效之间的复杂组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从知识观视角看,组织的知识结构与认识系统特征构成企业选择数字化创新战略的两个关键因素;(2)导向型与涌现型数字化创新战略之间既互补又替代,组织知识基础条件之间的差异形成导向型与涌现型战略之间的权变型战略。据此,本文提出企业数字化创新战略的适应性机制理论,推进了企业数字化创新战略与适应性变革的交又理论创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创新战略 适应性选择机制 管理适应性变革 知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气候变化对大洋性鱿鱼影响的研究分析
10
作者 刘金立 陈新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6-508,共13页
大洋性鱿鱼是海洋中重要的经济类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获取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与CiteSpace软件的共现分析、聚类分析与突变检测等分析方法,对该主题1991—2021年的年度发文量分布、... 大洋性鱿鱼是海洋中重要的经济类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获取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与CiteSpace软件的共现分析、聚类分析与突变检测等分析方法,对该主题1991—2021年的年度发文量分布、作者及研究机构组成与合作、研究主题演变及热点展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总体呈现动态递增趋势;主要作者间合作密切,形成分别以中国上海海洋大学CHEN X J(陈新军)等、美国缅因大学CHEN Y(陈勇)等、西班牙海洋研究所PIERCE G J等以及葡萄牙生物资源研究所PEREIRA J等为核心的4个合作关系密切的作者群,并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研究机构中,英国南极调查局、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阿伯丁大学、西班牙海洋研究所、戴尔豪斯大学等机构的国际合作能力较强;主要研究国家或地区方面,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内地、英格兰等为该主题的主要研究力量。当前该主题的研究热点共分为5个方面:1)气候变化对大洋性鱿鱼资源种群动态的影响;2)基于生态系统的鱿鱼渔业管理策略研究;3)气候变化对大洋性鱿鱼的生活史影响;4)气候变化对大洋性鱿鱼栖息地影响;5)气候变化对大洋性鱿鱼海洋环境适应性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性鱿鱼 气候变化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变迁背景下乡村教师职前教育治理探析
11
作者 李慧 孙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48,共7页
知识生产模式作为背景框架对现代教师教育的知识制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乡村教师教育具有实践回应性和知识生产性,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受到普遍重视。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型使职前教育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作为乡村教师教育的起始环节,它奠定... 知识生产模式作为背景框架对现代教师教育的知识制度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乡村教师教育具有实践回应性和知识生产性,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受到普遍重视。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型使职前教育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作为乡村教师教育的起始环节,它奠定了整个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结合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的背景,对其治理进行系统探析。承担教师教育的院校是知识生产的场域和主体,它们与外部知识生产主体“互动”形成对乡村教师职前教育的治理。从这一视角出发,当前乡村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教育目标设定视角窄化”“课程质量治理水平不高”“认证标准体系话语失衡”。将问题代入不同知识生产模式后发现,问题的成因在于治理逻辑存在路径依赖、复杂课程面对着知识生产的风险以及治理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偏差。乡村教师职前教育治理不断动态吸纳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的最新成果,可以从创新治理逻辑、打造课程共同体和完善职前教育政策体系等三个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变迁 乡村教师职前教育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变革与转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栋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学以新的时代使命、学科重任与发展诉求,需要中国教育学人始终立足教育实践之基,满足学科发展之需,回答特色时代之问。新文科建设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内涵特质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变... 新时代赋予中国教育学以新的时代使命、学科重任与发展诉求,需要中国教育学人始终立足教育实践之基,满足学科发展之需,回答特色时代之问。新文科建设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内涵特质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变革和转向提供了新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思维逻辑与转换路径。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在历经单学科专业式分化的“模式Ⅰ”与跨学科交叉式协同的“模式Ⅱ”之后,正在迈向超学科智媒式融合的“模式Ⅲ”,呈现出由内而外、由单向到多维、由他觉到自觉、由学科割裂到边界融合的整体趋势与变革景观。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科,新文科建设催生了未来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三重转向:从实求知的回归,共生群体的集聚,文化生态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中国教育学 知识生产 范式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是如何发展的?——一项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刻画与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陆 马如霞 彭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5,共16页
为了全面理解和促进教师改变,必须深入刻画教师改变的过程。作者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采用认知网络分析方法和交叉滞后分析方法,分析了41位教师经历2年一个完整经验学习圈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和实践性知识大数据,获得了基于经验学习圈... 为了全面理解和促进教师改变,必须深入刻画教师改变的过程。作者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采用认知网络分析方法和交叉滞后分析方法,分析了41位教师经历2年一个完整经验学习圈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和实践性知识大数据,获得了基于经验学习圈的教师改变演化规律。研究发现:作为教师改变内部特征的实践性知识,其演化经过了竞争共存、协同互补和协同转化3个阶段,而作为教师改变外部特征的教学行为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提出高阶问题的教学行为经历了从少到多的量的变化过程;教师实践性知识中教育信念、反思性知识和自我知识等知识成分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高阶问题等关系到创新性教学改变的关键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确切的因果关系;实践性知识及课堂教学行为共同作为教师改变的内因是教师改变的根据,而大学研究者提供的大数据循证课例研究支持服务是教师改变的外因并构成了教师改变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教师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改变 实践性知识 教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5,共11页
气候人类学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形成的一门人类学新兴学科,其学科渊源可以追溯到气候决定论和民族气候学等早期关于气候与人类社会的研究,这些研究试图找到因气候而产生的人类社会特点。人类学对“人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当代气候人... 气候人类学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形成的一门人类学新兴学科,其学科渊源可以追溯到气候决定论和民族气候学等早期关于气候与人类社会的研究,这些研究试图找到因气候而产生的人类社会特点。人类学对“人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当代气候人类学诞生的基础,气候人类学在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问题中萌芽,在人类学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的日益关注中正式形成,研究方向呈现出气候民族志与地方性知识两个发展趋势。气候人类学研究中较有影响的理论范式包括文化生态学、文化解释学和批判人类学,并形成了多尺度的民族志、多维度的整体观、跨文化的比较和跨学科的视角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气候人类学拓展并促进了人类学、特别是生态人类学的发展,同时学科所强调的不同价值观和知识体系,可以帮助人类以更公正和更有效的方式理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中国气候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在与国际同步的同时,也关注与气候相关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和生态智慧,并结合当代中国提出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人类学 气候变化 地方性知识 气候民族志 生态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低碳转型概念内涵、发展脉络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若谷 朱祖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7,共11页
低碳转型是企业在系统性气候风险下获得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当前企业低碳转型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概念混用、研究焦点差异大和碎片化等问题。为系统厘清微观层面的低碳转型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基于可... 低碳转型是企业在系统性气候风险下获得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当前企业低碳转型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概念混用、研究焦点差异大和碎片化等问题。为系统厘清微观层面的低碳转型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基于可视化结果揭示不同阶段的研究进展和核心议题。从多角度梳理已有文献对低碳转型的界定,并基于微观视角对企业低碳转型首次给出明确界定。根据减排要求和研究焦点变化,梳理企业低碳转型相关文献的发展脉络,探讨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和演进特征。结合中国本土化企业低碳转型现状和需求,从理论探索和应用层面阐述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企业低碳转型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企业低碳转型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领域知识引导的自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6,共8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大多数深度学习模型属于监督方法,需要海量的标准样本,但是样本构建成本过高,而目前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较低.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遥感领域知识引导的自... 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大多数深度学习模型属于监督方法,需要海量的标准样本,但是样本构建成本过高,而目前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的精度较低.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遥感领域知识引导的自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结合对比损失和Vision Transformer设计了自监督表征学习架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将NDVI和NDWI作为遥感领域知识与自监督表征学习的回归误差进行加权融合,以进一步提高变化检测精度.通过在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OSCD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的F1相较于其他非监督变化检测算法平均提高2.76%以上,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遥感领域知识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数的“文明”:《文明小史》与晚清中国的“现代”风景
17
作者 余来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共9页
晚清中国社会、知识经历重大转折,对现代“文明”的追逐成为时代的主流趋向,其间既有物质、技术、思想等层面的不同,也存在因“文明”本土再造而产生的对“现代”的不同想象和实践。李伯元的《文明小史》接续中国“外史”写作传统,以史... 晚清中国社会、知识经历重大转折,对现代“文明”的追逐成为时代的主流趋向,其间既有物质、技术、思想等层面的不同,也存在因“文明”本土再造而产生的对“现代”的不同想象和实践。李伯元的《文明小史》接续中国“外史”写作传统,以史官姿态为“文明”立史,却又自居于“小”的立场,寓时代观察于小说写作当中,补文明演变宏大叙事之不足。小说以书写“文明”的日常真实性为旨趣,揭示1900年代前后“传统”与“现代”相互交错、现代“文明”在中国的展开及其命运等思想面相,展现晚清中国现代演进的多重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小史 文明 晚清中国 知识变动 多重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18
作者 侯国林 黄震方 +2 位作者 台运红 张玲 黄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37-2847,共11页
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已形成一个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绘制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力量与社会网络结构进行... 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已形成一个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应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绘制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研究力量与社会网络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正沿着"影响—适应—减缓"的路径演化,从单一问题研究向多维综合研究发展,旅游业碳排放始终是研究的核心问题;(2)12篇论文在旅游与气候变化知识网络演进中起到关键作用;(3)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研究力量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大洋洲、东亚地区,欧洲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4)旅游与气候变化研究人员之间存在多个研究小组,已初步形成核心-边缘型社会网络结构,但研究机构之间仅存在少量合作关系,规模化的合作网络尚未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气候变化 研究进展 知识图谱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变化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8
19
作者 孙丹峰 杨冀红 刘顺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研究了 IKNOS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件更新中的应用技术 ,提出采用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以及变化监测系统方法 ,首先利用 NDVI植被指数和半方差纹理特征的知识进行影像大类区域分割 ;其次结合光谱知识对各影... 研究了 IKNOS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件更新中的应用技术 ,提出采用基于知识的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以及变化监测系统方法 ,首先利用 NDVI植被指数和半方差纹理特征的知识进行影像大类区域分割 ;其次结合光谱知识对各影像区域进行详细分类 ,同时利用区域生长技术与地类空间知识进行区域分类 ;第三步是分类后处理与变化信息提取 ,利用基础图件提供的知识与各区域分类进行比较以发现变化的区域。北京房山良乡试验区的试验表明 ,Kappa系数为 0 .912 ,总精度为 0 .938;变化信息错误率为 13.6 9% ,基于知识的分类与变化信息自动提取可以为在 GIS/ RS环境下的目视数字化提供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NOS卫星影像 知识 土地利用分类 变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快变环境下的整体性应变工具:和谐主题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亚刚 席酉民 +1 位作者 尚玉钒 刘鹏 《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19-27,共9页
和谐主题是和谐管理理论中用于应对现代组织管理复杂性、整体性及快速应变需求的核心概念之一。围绕复杂快变环境下组织如何进行整体性快速应变这一管理难题,对现有和谐主题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具体而言,首先对和谐主题的本质属性进行... 和谐主题是和谐管理理论中用于应对现代组织管理复杂性、整体性及快速应变需求的核心概念之一。围绕复杂快变环境下组织如何进行整体性快速应变这一管理难题,对现有和谐主题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具体而言,首先对和谐主题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和谐主题在本质上体现为组织领导者对不确定情境的"意义"主张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组织要素的比较,系统阐释了和谐主题的功能特征,提出和谐主题是复杂快变环境下组织进行整体性快速应变的一种有效工具。最后,以知识理论为基础对和谐主题的辨识与表征过程进行了考察,从而从知识学视角揭示了这2个过程的内在机理。一方面从理论上丰富了战略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也为新经济环境下的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主题 应变工具 复杂性 整体性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