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培养的国际趋势及借鉴意义
1
作者 缪学超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F0003,共12页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的培养,不仅赋予个体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也为反思高等教育职能提供契机。当前世界各国的大学积极开展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践,具体表现为将可持续发展内容嵌入课程体系,采用行动导向和变革性...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的培养,不仅赋予个体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也为反思高等教育职能提供契机。当前世界各国的大学积极开展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践,具体表现为将可持续发展内容嵌入课程体系,采用行动导向和变革性的教学方法,开发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工具,以及开展多种类型的非正式学习等。从总体上看,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治理变革、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以及真实、有意义且受支持的学习情境,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培养的主要驱动因素。鉴于此,中国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关键能力的培养可以从确立具有未来指向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以及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展开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可持续发展 关键能力 国际比较 高等教育 变革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视角下的“双减”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
作者 孙瑜 任苗苗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4,共11页
教育内卷的本质是时间异化。长期以来,教育时间在物理维度、意识维度和在世维度存在诸多问题。“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纠正错误的时间观念:通过本体功能修正,矫正线性时间越位;基于主体价值复归,释放感知时间活力;依靠环体结构优化,... 教育内卷的本质是时间异化。长期以来,教育时间在物理维度、意识维度和在世维度存在诸多问题。“双减”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纠正错误的时间观念:通过本体功能修正,矫正线性时间越位;基于主体价值复归,释放感知时间活力;依靠环体结构优化,解蔽社会时间效能。“双减”蕴含的时间关怀,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需求,契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在诉求,贴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追求。基于“双减”的时间关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树立多元的时间观念,构建面向学习活动的教学结构;遵循内在的时间感知,创设指向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搭建灵活的时间架构,形成转向社会发展的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 时间异化 教育内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生发展的样态、挑战与路径
3
作者 王奥轩 苑昌昊 刘一飞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支撑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离不开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师范生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全国31个省份(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80 536名师范生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师范生发展态势总体良... 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支撑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离不开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师范生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全国31个省份(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80 536名师范生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师范生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在服务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中,师范生仍面临角色认同基础存在结构性隐忧、学习投入要素暗藏方向性偏差、学科理解能力内隐表浅性困境、学历提升意愿呈现波动性下降、就业空间期望内含向城性偏好等多方挑战。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为基点筑牢角色认同基础、以教学思维培养为重点加强高质量课程建设、以本研深度衔接为支点提升师范生培养层次、以多元分类指导为焦点赋能师范生生涯规划、以区域协同提质为要点构建开放格局是推进师范生高质量发展的可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发展 角色认同 学习投入 专业能力 职业愿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整体的人”的学生评价:内涵、动因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跃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6-31,共6页
转向“整体的人”是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对人的完整性的关照,也蕴含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之意。“整体的人”意味着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体性的肯定以及对教育行为整体性效果的关注,相应的评价自然隐含着多维度、... 转向“整体的人”是学生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对人的完整性的关照,也蕴含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之意。“整体的人”意味着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体性的肯定以及对教育行为整体性效果的关注,相应的评价自然隐含着多维度、综合性和关联性等实践意蕴。学生评价要转向“整体的人”,需要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多维度成长和个性发展,这主要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对学生长期表现的考量以及教育实践效果评估的需要。具体而言,需要树立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评价目标,制定全面的素质评价指标,应用综合素养评价工具,制定多维度的评价标准,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价 “整体的人” 全人发展 综合素养 多维度 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立体评价模型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泽厚 邢邦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74-79,共6页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构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立体评价模型是保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立体评价模型以职业核心素养和工匠精神为...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构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立体评价模型是保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立体评价模型以职业核心素养和工匠精神为评价内容导向,融合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评价环境,采用大数据技术作为评价工具,同时,引入了涵盖家庭、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多方参与的“五维一体”评价维度,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动态评价。在实施学生发展立体评价中,要确保学生发展评价指标选取的可信度、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隐私保护意识、增加学生发展立体评价模型透明度,以提升学生发展评价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核心素养 教育大数据 学生发展 立体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意见征询——访谈张奠宙先生 被引量:129
6
作者 洪燕君 周九诗 +1 位作者 王尚志 鲍建生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9,共5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之一王尚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等一行4人就《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对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对高中数学课程结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选修2模块、数学核...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之一王尚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鲍建生教授等一行4人就《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对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对高中数学课程结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选修2模块、数学核心素养及教师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学业质量评价 数学核心素养 教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 被引量:125
7
作者 周淑红 王玉文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61,共5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带有鲜明的数学学科特征和独特的小学特质,应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孕育在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之中...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带有鲜明的数学学科特征和独特的小学特质,应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孕育在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之中,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基础上生成,是对小学数学"四基四能"的再次提升和概括.为此在10个"核心词"中选取最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概念:应用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几何直观作为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智力因素上表现为数学的视角观察、数学的方法思考、数学的语言表达,在非智力因素上表现为积极的数学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 特质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大学生社会能力的结构及其问卷编制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艳 邹泓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2-510,共9页
从分析大学阶段的关键性发展任务出发,将我国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分为事务处理能力、一般人际交往能力和建立与发展友谊的能力三个方面。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开放式问卷所获资料,分别提出了关于这三种社会能力结构的理论构想,编制了大学... 从分析大学阶段的关键性发展任务出发,将我国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分为事务处理能力、一般人际交往能力和建立与发展友谊的能力三个方面。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开放式问卷所获资料,分别提出了关于这三种社会能力结构的理论构想,编制了大学生社会能力问卷。武汉市1048名大学生参与了正式问卷的施测,结果表明,事务处理能力的四因素结构、一般人际交往能力的五因素结构和建立与发展友谊的能力的五因素结构是较为合理的,自编大学生社会能力问卷的信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能力 结构 大学生 问卷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阈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强峰 孙洪涛 颜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73,共6页
以核心素养理念要求为导向,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上报数据为依据,审视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存在的问题,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存在着测试项目不能体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性,成绩评价不能体现核心素养的过程性,免测制度不能体... 以核心素养理念要求为导向,以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上报数据为依据,审视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存在的问题,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存在着测试项目不能体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性,成绩评价不能体现核心素养的过程性,免测制度不能体现核心素养的全体性,学校测试及成绩上报的观念不能体现核心素养的主动性;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主体与客体的错位,素质与素养的差异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依据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和实地调研,提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未来发展策略:实现测试体系与核心素养接轨,观念意识与核心素养接轨,评价方式与核心素养培养接轨;加强师资培训,同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发展策略不应是"单兵突进"式的修订或调整,而是组成环形链条的聚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健康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核心素养 测试体系 评价体系 师资培训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学科研究——课程改革的深化逻辑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廷凯 牛瑞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5,共6页
由于未能处理好课程改革理念与学科课程设计、教育理论生成与实践研究匮乏、全面发展育人目标与分学科学习实现几对矛盾,进入深水区的课程改革显现理论创新动力不足,实践研究浮躁化、功利化倾向严重等问题。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亟须回归... 由于未能处理好课程改革理念与学科课程设计、教育理论生成与实践研究匮乏、全面发展育人目标与分学科学习实现几对矛盾,进入深水区的课程改革显现理论创新动力不足,实践研究浮躁化、功利化倾向严重等问题。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亟须回归扎实的学科研究。巩固学科课程根基,反哺课程顶层设计;扎根学科教学研究,激发教育理论创新;立足学科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共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研究 课程改革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科发展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新时期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的新定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程明喜 马云鹏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4-78,共5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实践转化与落实呼唤教师培训的跟进。基于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选择分析发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当成为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定位。培训课程目标应强调树立核心素养意识、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强化学...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实践转化与落实呼唤教师培训的跟进。基于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选择分析发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当成为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新定位。培训课程目标应强调树立核心素养意识、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课程内容应采取独立设置与融合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核心素养研读"模块和"教学设计与实施观摩体验"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培训 课程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情分析 被引量:46
12
作者 马思腾 褚宏启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全面深化课改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学情分析也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重点关注学生高阶认知素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实证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学情分析存在多关注外显特征而少关注内隐素养、对高阶认知素养重... 全面深化课改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学情分析也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重点关注学生高阶认知素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实证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学情分析存在多关注外显特征而少关注内隐素养、对高阶认知素养重视不足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等现实问题。为此,应结合核心素养改革学生评价标准,研发科学可行的学情分析工具,加强专项培训,为教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情分析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分析 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柏香 白风瑞 魏文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67-70,共4页
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重点,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人体发展不同时期的运动技能,使之毕业后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年龄及身心情况,选择适宜的锻炼内容、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体育能力 能力培养 终身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展观及其教学变革 被引量:29
14
作者 胡定荣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6-62,共7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讨需要立足学生发展的实质与方向。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情境性、养成性、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关键性要求,在发展的内涵、动力和途径上超越了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理想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讨需要立足学生发展的实质与方向。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情境性、养成性、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关键性要求,在发展的内涵、动力和途径上超越了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理想价值体现了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但实际追求的价值体现了功利主义的倾向;教学要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任务不能停留在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在教学活动性质的认识和教学活动系统上进行整体性变革;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面临着师资和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发展观 发展价值 教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兼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倾向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泽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8-163,共6页
以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热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充分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热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充分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围绕核心素养变革课堂、重构学校育人课程体系已成为我国学校变革的重要使命。但也要看到教育研究与实践中"言必称核心素养"之赶潮流、追时尚等现象,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不同的学科知识来切割、作为学生发展的评价工具来测评、作为人才培养的要素来肢解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些思潮也正在影响或误导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最终导致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 学生发展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知识:特征与发展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光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67,80,共7页
传统的教师知识结构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构建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型教师知识迫在眉睫。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知识具有整合性、情境性与德性等特征。新的教师知识的发展需要如下对策:以人格教育为本的通... 传统的教师知识结构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构建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型教师知识迫在眉睫。学生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师知识具有整合性、情境性与德性等特征。新的教师知识的发展需要如下对策:以人格教育为本的通才教育、注重教师个体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以及教师的个人修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知识特征 教师知识发展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四生课堂”建构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传燧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6-157,共12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科,离不开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四生课堂"是指具有生命性、生长性、生成性和生活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模式,是在传统生命教育思想的启发、现实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批判、学...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科,离不开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四生课堂"是指具有生命性、生长性、生成性和生活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模式,是在传统生命教育思想的启发、现实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批判、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呼唤基础上,在哲学生命论和人本论以及生命教育论、教育目的论、教育过程论、生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理论等教育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课堂教学的整体和全程提出来的,是对笔者自我课程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突破和超越。学生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生命,着眼学生生长,指向过程生成,关注现实生活,与"四生课堂"具有内在一致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是学校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四生课堂"模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全面发展的人"的最佳途径。"四生课堂"具有独特的运行结构、教学理念、教学特色和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 四生课堂 生命性 生长性 生成性 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被引量:591
18
作者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3,共8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我国21世纪人才核心竞争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我国21世纪人才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过程中始终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研制的总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显人才培养的民族底色;洋为中用,批判性吸收核心素养国际研究的构建方法与合理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动因、内涵及培养——基于美国职场核心素养教育的审视 被引量:15
19
作者 罗桂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4,共5页
培养"职业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追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当促使学生成为职场中的优秀人才,故而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客观依据。在基本内涵... 培养"职业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追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当促使学生成为职场中的优秀人才,故而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客观依据。在基本内涵上,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不是发展职场专业素养和职场基础素养,而是发展有关职场交往和职场活动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情意,具体体现为统筹素养、人际素养、科技素养、系统素养和媒介素养等五个要素。在培养方式上,采用"融入式"或"整合式"的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可以有效的、全面的促使学生养成职场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职场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校文科课堂教学效能的实证研究——基于Presentation教学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121,160,共6页
以Presentation为主的互动教学法的实证探索,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实践效果,特别是对学生挑战权威意识、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维学术研究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进行质与量的分析,说明以Presentation为主的互... 以Presentation为主的互动教学法的实证探索,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实践效果,特别是对学生挑战权威意识、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维学术研究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进行质与量的分析,说明以Presentation为主的互动教学法是提高高校文科课堂效能的有效方法,并对其教学的效能的提高提供可操作的保障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研究 学生能力培养 Presentation教学法 课堂教学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