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栓联接结合面三维分形刚度模型与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雪 李小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1,共7页
为更准确地分析螺栓联接体的静动态特性,根据三维分形理论,考虑微凸体弹塑性接触在内的4种变形阶段,分别得到螺栓联接结合面的法向载荷与切向载荷,进而建立了螺栓联接结合面法向刚度与切向刚度模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螺栓联接结合面刚度... 为更准确地分析螺栓联接体的静动态特性,根据三维分形理论,考虑微凸体弹塑性接触在内的4种变形阶段,分别得到螺栓联接结合面的法向载荷与切向载荷,进而建立了螺栓联接结合面法向刚度与切向刚度模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螺栓联接结合面刚度模型的影响关系。开展了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应用所建立的法向刚度与切向刚度模型,将考虑结合面影响的螺栓联接体有限元分析结果分别与忽略结合面影响的螺栓联接体有限元分析结果以及实验结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增大预紧力、工作载荷、分形维数、材料特性参数,或是减小分形尺度参数,可增大螺栓联接结合面的刚度;应用所建立结合面刚度模型的螺栓联接体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8%以内,远小于忽略结合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联接 三维分形 弹塑性接触 结合面刚度 有限元分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流信息与模态分析的工业机器人关节振动求解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赖泽浪 王之海 +2 位作者 柳小勤 李佳慧 冯正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在工业机器人健康监测中,针对需采用振动传感器对机器人各关节逐一检测而引起测试成本剧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信息与模态分析的关节振动求解方法,该方法可由关节电流经模态转换直接获取关节振动信息。首先,将关节电流信息引入,建立... 在工业机器人健康监测中,针对需采用振动传感器对机器人各关节逐一检测而引起测试成本剧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流信息与模态分析的关节振动求解方法,该方法可由关节电流经模态转换直接获取关节振动信息。首先,将关节电流信息引入,建立基于关节电流的工业机器人振动模型。然后,由有限元法进行模态分析获取机器人前6阶振型,便于后续模态试验优化测点布置。接着,在力锤激励试验中,基于优化后的测点,测取工业机器人系统质量、刚度等模态参数。之后,将驱动力矩与模态参数带入该模型进行龙格库塔数值求解,得到机器人各关节振动响应。最后,在指定关节转角运行的关节单动与联动实测振动数据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关节电流 有限元 关节振动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与MOGA算法的竹集成材榫接合椅子节点力学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越淳 王雨凡 +2 位作者 杨洋 张蕾 张仲凤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1,共8页
竹集成材是符合“双碳”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材料,具有“以竹代木”的巨大潜力。本研究借助竹集成材优良材料性能,基于榫卯结构特性,以竹集成材榫接合椅子为例,运用有限元法(FEM)进行椅子静载荷及耐久性分析,探究竹集成材榫接合椅子及... 竹集成材是符合“双碳”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材料,具有“以竹代木”的巨大潜力。本研究借助竹集成材优良材料性能,基于榫卯结构特性,以竹集成材榫接合椅子为例,运用有限元法(FEM)进行椅子静载荷及耐久性分析,探究竹集成材榫接合椅子及榫接合节点力学特性,搭建响应面模型求解竹集成材T型椭圆榫接合节点榫卯尺寸与其最大等效应力、总形变和最小安全系数的关系,并运用MOGA多目标遗传算法以形变最小化、安全系数最大化为优化目标,进行榫卯尺寸优化。结果表明:竹集成材榫接合椅子静载荷分析所得椅子最大等效应力为6.818 MPa,位于座面大边与椅后腿榫接合节点;最大等效应变值为4.245×10^(-3),位于椅子扶手与椅后腿榫接合节点;椅子发生的最大形变为4.433 mm,分布在椅子靠背位置。椅子耐久性分析所得最大等效应力及最大等效应变均位于椅子扶手与椅后腿榫接合节点,分别为4.999 MPa和3.113×10^(-3);椅子整体发生的最大形变为3.251 mm,位于椅子靠背上端。由竹集成材T型榫接合节点响应面分析可知,椭圆榫接合节点的最大等效应力及最大形变随着榫头厚度a及榫头长度l的增大而减小,安全系数随之增大,榫卯尺寸对T型榫接合节点力学强度的影响以榫头厚度a和榫头长度l为主,榫头宽度b影响不显著。运用MOGA算法优化竹集成材椭圆榫尺寸,优化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3.93%,相对误差较小,证明优化方法及结果有效。本研究为竹集成材椭圆榫的加工生产提供参考,并为竹集成材榫接合椅子的榫卯尺寸设计提供科学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集成材 椅子 榫接合节点 响应面分析 MOGA算法 有限元法(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结合面特性影响的机床整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豪 黄为彬 方兵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2-738,共7页
针对机床数字化设计中典型结合面建模精度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材料等效结合面静力学特性的方法,建立了考虑结合面特性影响的机床整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并完成了相应的静刚度测试实验。首先,综合考虑了弹塑性变形机制... 针对机床数字化设计中典型结合面建模精度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材料等效结合面静力学特性的方法,建立了考虑结合面特性影响的机床整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并完成了相应的静刚度测试实验。首先,综合考虑了弹塑性变形机制和摩擦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面法向和切向刚度的分析模型;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结合面的特点,采用虚拟材料模拟结合面的刚度特性,建立了刚度特性与虚拟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精密数控机床整机的静刚度分析;最后,开展了整机工艺系统的静刚度测试实验,得到了主轴末端X、Y、Z三个方向的刚度分别为26.60 N/μm、41.87 N/μm和40.17 N/μm,并将其与仿真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结合面影响的模型相对误差将近17%,而考虑结合面影响的模型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考虑结合面特性影响的机床整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的有效性;采用虚拟材料等效结合面静力学特性的方法可作为机床数字化设计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数字化设计 虚拟材料法 结合面静力学特性 静刚度测试 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 弹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结构结合面阻尼参数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晓平 徐燕申 +1 位作者 宋健伟 彭泽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1-65,共5页
本文提出基于正交性条件识别机械结构结合面接触阻尼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机械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刚度矩阵存在的误差对接触阻尼参数识别的不利影响,提高厂接触阻尼参数的识别精度。另外,本方法结合了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和有限元... 本文提出基于正交性条件识别机械结构结合面接触阻尼参数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机械结构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刚度矩阵存在的误差对接触阻尼参数识别的不利影响,提高厂接触阻尼参数的识别精度。另外,本方法结合了实验模态分析技术和有限元法,使其具有工程实用价值,而已识别过程简便。算例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实验模态分析 机械结构 阻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模态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谢小平 韩旭 +1 位作者 陈国栋 周长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30,共7页
以某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为原型,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对其动力学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在理论(正问题)和实验(反问题)两个互补的模态分析过程中,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理论模态分析,为实验模态分析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分别采用最小二乘复指数法(LS... 以某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为原型,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对其动力学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在理论(正问题)和实验(反问题)两个互补的模态分析过程中,利用有限元模型进行理论模态分析,为实验模态分析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分别采用最小二乘复指数法(LSCE)和最小二乘复频域法(LSCF)进行实验模态分析,得到各阶模态振型并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修正.经过两种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的模态分析结果并对白车身原型提出改进意见.生产厂商依据改进意见进行工艺改进,通过用户实际使用证实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驾驶室白车身 有限元 实验模态分析 LSCE LS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LZ-2.0型联合收获机割台模态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陈树人 韩红阳 卢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0-94,共5页
为建立准确的联合收获机割台有限元模型,获取完备的结构动态特性,进行碧浪4LZ-2.0型联合收获机割台的试验模态分析,利用ModalVIEW软件识别各阶模态参数,同时利用UG软件进行割台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了各阶计算模态,计算了试验模态的MAC值... 为建立准确的联合收获机割台有限元模型,获取完备的结构动态特性,进行碧浪4LZ-2.0型联合收获机割台的试验模态分析,利用ModalVIEW软件识别各阶模态参数,同时利用UG软件进行割台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了各阶计算模态,计算了试验模态的MAC值,并通过所测模态数据对比验证了所建立割台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割台 试验模态分析 有限元法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法结合识别机械结构结合面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晓平 徐燕申 +1 位作者 彭泽民 宋健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本文探讨一种将实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法相结合,识别机械结构结合面动力学数的新方法,以解决大型复杂机装拆不例,难于用实验方法识别部件间结合面动力学参数的问题。用此方法识别了一台摇臂钻床的接触刚度和接触阻尼。
关键词 结合面 有限元法 机械结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曲率模态技术的木梁损伤定量识别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华东 王立海 胡志栋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4,132-133,共5页
为对木结构构件局部缺陷进行有效检测,结合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含不同位置、大小和数量孔洞缺陷的木梁进行研究,计算其第1阶位移模态振型和曲率模态,分析木梁损伤前后的曲率模态变化,探讨模态分析方法在木材缺陷检测中的适... 为对木结构构件局部缺陷进行有效检测,结合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含不同位置、大小和数量孔洞缺陷的木梁进行研究,计算其第1阶位移模态振型和曲率模态,分析木梁损伤前后的曲率模态变化,探讨模态分析方法在木材缺陷检测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曲率模态是一个对木梁损伤比较敏感的参数,可用于对孔洞位置、大小及数量进行定量的估计;通过降低有限元模型局部单元的弹性模量能够较好地模拟木梁损伤,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得到的位移模态振型及曲率模态吻合均较好,验证了模态分析对木梁无损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木梁 曲率模态 损伤识别 试验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焊接空心球节点承载力研究与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51
10
作者 董石麟 唐海军 +2 位作者 赵阳 傅学怡 顾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30,共10页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中 ,杆件除承受轴力外 ,还承受相当大的弯矩 ,但目前规范对焊接空心球节点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设计方法尚属空白。本文采用理想弹塑性应力 应变关系和Von Mises屈服准则、同时考虑几何...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中 ,杆件除承受轴力外 ,还承受相当大的弯矩 ,但目前规范对焊接空心球节点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设计方法尚属空白。本文采用理想弹塑性应力 应变关系和Von Mises屈服准则、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建立了焊接空心球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对承受轴力、弯矩及两者共同作用的空心球节点进行了大量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通过典型节点的试验研究 ,直观了解节点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 ,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文中还推导了基于冲切面剪应力破坏模型的节点承载力的简化理论解。最后 ,综合简化理论解、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的结果 ,提出了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节点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 ,可供实际工程设计采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空心球节点 组合荷载 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试验研究 实用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阻尼的机械结合部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黎定仕 张以都 王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4-208,共5页
机械结合部的阻尼由连接界面之间的相对滑动产生,为结构阻尼,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阻尼的结合部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刚度和结构阻尼对机械结合部进行等效,模拟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为了对模型进行验证,设计了一组试验进行研究。首... 机械结合部的阻尼由连接界面之间的相对滑动产生,为结构阻尼,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阻尼的结合部动力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刚度和结构阻尼对机械结合部进行等效,模拟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为了对模型进行验证,设计了一组试验进行研究。首先利用DASP系统对试验件进行模态试验,得到模态参数和模态振型,然后根据模态试验数据识别机械结合部动力学参数。基于新模型的有限元复特征值分析结果与模态试验分析结果误差较小,表明结合部动力学模型在设置适宜的参数时,能够模拟机械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阻尼 结合部 有限元 复特征值分析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机床床身动静态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夏链 陈静 +1 位作者 韩江 丰云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86,共4页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床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抗振动性,同时质量应尽可能的轻。文章基于SolidWorks建立TK6920型数控落地镗铣床床身三维模型,将模型导入ANSYS,对床身进行动态有限元研究,得到了床身前四阶模态固有频率和振型。在分析...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床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抗振动性,同时质量应尽可能的轻。文章基于SolidWorks建立TK6920型数控落地镗铣床床身三维模型,将模型导入ANSYS,对床身进行动态有限元研究,得到了床身前四阶模态固有频率和振型。在分析了模态结果后,提出以床身的质量和前四阶加权固有频率作目标函数、床身筋板厚度作设计变量建立数学模型,以确定床身结构多目标优化的最优解。从而使床身质量下降6.14%,前四阶固有频率分别提高8.54%、7.01%、6.99%、8.92%。为TK6920型数控落地镗铣床床身设计与制造提供一种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有限元法 正交试验设计 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头部件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定仕 张以都 王庆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9-803,共5页
导引头部件为螺栓装配体结构。为了准确分析装配体结构动态特性,利用弹簧、阻尼模型等效螺栓结合部对装配体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在MSC.Patran中建立了导引头部件等效的有限元模型,用Nastran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利用DASP系统对导引头部... 导引头部件为螺栓装配体结构。为了准确分析装配体结构动态特性,利用弹簧、阻尼模型等效螺栓结合部对装配体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在MSC.Patran中建立了导引头部件等效的有限元模型,用Nastran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利用DASP系统对导引头部件进行模态试验,通过模态试验结果和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表明等效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正确表达导引头部件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部 有限元 模态分析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摄影中铍转镜静力学与动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虹宾 柴金龙 +3 位作者 李景镇 龚向东 孙凤山 何铁峰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基于弹性力学空间问题基本方程、线性振动系统运动方程及有限元法,提出转镜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得出转镜镜面变形量、内部应力分布和振动模态参量的定量数值:在边缘线速度600m/s下,三面体铍转镜的最大变形量为约0.3346μm... 基于弹性力学空间问题基本方程、线性振动系统运动方程及有限元法,提出转镜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得出转镜镜面变形量、内部应力分布和振动模态参量的定量数值:在边缘线速度600m/s下,三面体铍转镜的最大变形量为约0.3346μm;最大应力0.204GPa,位于轴孔附近并与镜面距离最短处;两个在互相垂直平面内的一阶弯曲振动模态发生在3.4×105r/min附近,一阶扭振点位于5.13×105r/min附近,两个二阶弯曲振动点位于6.6×105r/min附近.结果表明,如制造无缺陷,由体力产生的静载荷不足以破坏镜体,对转镜产生较大破坏作用的是共振导致的疲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摄影 三面体铍转镜 结构强度与镜面变形量 振动模态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提篮拱桥整桥模态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田仲初 陈常松 郑万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4-47,43,共5页
随着大型柔性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 ,其长期安全运行的健康监测的评估得到很大关注。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对验证设计、建立结构的动力学模型以及桥梁安全运行状态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拱桥桥面主梁与拱结构耦合振动 ,其模态试验比斜拉桥更加... 随着大型柔性桥梁建设的迅速发展 ,其长期安全运行的健康监测的评估得到很大关注。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对验证设计、建立结构的动力学模型以及桥梁安全运行状态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拱桥桥面主梁与拱结构耦合振动 ,其模态试验比斜拉桥更加困难。本文通过我国首座建成的云南小湾钢箱提篮拱桥模态试验和竣工试验 ,提出了一种节省试验成本的基于环境激励下桥梁模态试验方法 ,取得了拱桥整体振动的较为正确的模态频率、阻尼及较理想振型 ,与有限元计算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提蓝拱桥 桥梁 模态试验 环境激励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构转动副滚动轴承静刚度参数辨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轶民 程航 +3 位作者 孙涛 李祺 董罡 李金和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1-1108,共8页
以新型五自由度完全并联机构的一组滚动轴承支撑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有限元法及实验法深入研究其静刚度预估问题,提出一种滚动轴承的静刚度参数辨识流程/方法.首先,将滚动轴承支撑单元等效为多柔体系统,借助传递矩... 以新型五自由度完全并联机构的一组滚动轴承支撑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有限元法及实验法深入研究其静刚度预估问题,提出一种滚动轴承的静刚度参数辨识流程/方法.首先,将滚动轴承支撑单元等效为多柔体系统,借助传递矩阵法建立其静刚度参数与结构模态参数间的映射关系;其次,借助实验模态分析法确定滚动轴承支撑单元的固有特性,通过比对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确定滚动轴承支撑单元的静刚度参数;最后,将辨识出的静刚度参数代入滚动轴承支撑单元有限元分析模型,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以验证静刚度辨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这种滚动轴承静刚度参数辨识方法精度较高,为含转动副并/混联构型装备的静刚度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滚动轴承 刚度辨识 传递矩阵法 实验模态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预紧力对螺栓结合面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功 王宝瑞 +2 位作者 于广 阳红 黄新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2-397,共6页
高精度空气静压轴承中螺栓结合面的特性受组成结合面的构件的材料、接触面的形貌、接触面的几何精度、接触面的接触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螺栓预紧力。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模态分析方法辨识了螺栓结合面的特性参数,并... 高精度空气静压轴承中螺栓结合面的特性受组成结合面的构件的材料、接触面的形貌、接触面的几何精度、接触面的接触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螺栓预紧力。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模态分析方法辨识了螺栓结合面的特性参数,并研究了螺栓预紧力对螺栓结合面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螺栓预紧力的增加,螺栓结合面特征频率随之增加;当螺栓预紧力增加到一定数值时,螺栓结合面在有限元仿真时可以定义为绑定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静压轴承 螺栓结合面 螺栓预紧力 有限元仿真 实验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20SG柴油机机体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建国 胡旭钢 李玉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30,共4页
为建立准确的柴油机机体有限元模型,获取完备的结构动态特性,进行4120SG型柴油机机体的试验模态分析,利用LMS TestLab软件识别各阶模态参数,同时利用MSC.Patran和Nastran软件进行机体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各阶计算模态,并计算试验模态和... 为建立准确的柴油机机体有限元模型,获取完备的结构动态特性,进行4120SG型柴油机机体的试验模态分析,利用LMS TestLab软件识别各阶模态参数,同时利用MSC.Patran和Nastran软件进行机体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各阶计算模态,并计算试验模态和计算模态间的MAC值,验证所建立机体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柴油机机体 试验模态分析 有限元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在机匣螺栓连接结构多目标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艾延廷 武威 陈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4-227,共4页
将有限元法和最优化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实现航空发动机机匣螺栓连接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结合正交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来确定螺栓连接结构的几何尺寸组合,利用APDL语言对不同参数组合条件下的螺栓连接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和应力场... 将有限元法和最优化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实现航空发动机机匣螺栓连接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结合正交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来确定螺栓连接结构的几何尺寸组合,利用APDL语言对不同参数组合条件下的螺栓连接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和应力场分析,获取最大等效应力和质量的响应面模型,然后通过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方法计算该结构的最优几何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结构参数后的螺栓连接结构最大等效应力比原结构下降了23.5%,质量减轻了6.2%,这为机匣结构设计和发动机减重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机匣 螺栓连接结构 有限元法 正交实验设计 响应面法 响应面模型 多目标模糊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D234V6柴油机曲轴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康桂东 黄映云 刘鹏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9,73,共6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TBD234V6曲轴进行了自由条件下的有限元模态分析,同时为获取准确的结构响应信息,对曲轴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并利用N-Modal软件识别各阶模态参数。通过对模态频率、模态振型与模态相关性三者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曲轴...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TBD234V6曲轴进行了自由条件下的有限元模态分析,同时为获取准确的结构响应信息,对曲轴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并利用N-Modal软件识别各阶模态参数。通过对模态频率、模态振型与模态相关性三者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曲轴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有限元模型的修正,修正后的模型比原分析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有限元法 试验模态分析 数学模型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