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浸出液单金属分离回收技术进展
1
作者 张一敏 胡鹏程 +3 位作者 薛楠楠 何野 谭利平 王宇霆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109,共16页
钒作为国家关键矿产,关乎战略资源保障与安全,我国关键钒资源矿产湿法工艺所得钒浸出液为高浓差多组元的复杂溶液体系,钒浸出液单金属深度分离创新技术已成为推动钒基材料高端化与高纯化应用的重要着力点和前沿方向。系统总结了钒溶液... 钒作为国家关键矿产,关乎战略资源保障与安全,我国关键钒资源矿产湿法工艺所得钒浸出液为高浓差多组元的复杂溶液体系,钒浸出液单金属深度分离创新技术已成为推动钒基材料高端化与高纯化应用的重要着力点和前沿方向。系统总结了钒溶液单金属分离回收技术进展,包括钒溶液选择性萃取深度分离技术、专属功能化钒基离子交换树脂适配技术和多场耦合钒杂定向分离驱动技术以及膜分离钒浸出液余酸循环利用技术,通过开展复杂钒溶液单金属源头深度分离和富集工艺精细控制的技术攻关,全面支撑高端钒产品制备,未来将持续进行技术迭代,筛选具有特殊功能化的钒专属萃取与吸附基团,建立钒离子选择性分离矩阵关联数据平台,助力钒产业链融通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溶液 溶剂萃取 离子交换树脂 电容去离子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分离-树脂吸附的黄酒降酸工艺及风味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晨 谢海腾 +4 位作者 赖敏辉 金青青 周建弟 钱斌 蒋予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3,共7页
该实验在优化膜分离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考察了采用膜分离-树脂吸附的物理方法来调整黄酒酸度指标的工艺过程,并对降酸黄酒的风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温度25℃,运行压力1.0 MPa,截留分子质量为200、1000、2000 Da... 该实验在优化膜分离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考察了采用膜分离-树脂吸附的物理方法来调整黄酒酸度指标的工艺过程,并对降酸黄酒的风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温度25℃,运行压力1.0 MPa,截留分子质量为200、1000、2000 Da的不同膜预处理条件下,D354树脂对高酸黄酒的降酸率分别达到47.0%、53.8%、68.1%。降酸黄酒样品中共检测到3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200、1000 Da膜预处理组获得的降酸黄酒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分别达到1975.89、1919.80 mg/L,均显著高于未过膜处理组(1727.04 mg/L)。层次聚类分析表明,1000 Da和2000 Da组之间的风味相似度更高,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11种化合物对降酸黄酒的风味差异贡献较高。选用1000 Da膜预处理,结合10%填充比的D354树脂处理50 L高酸黄酒,总酸下降率达57.7%,氨基酸态氮保留率达98.8%,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保留率达80.0%。该研究为高酸黄酒的物理降酸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膜分离技术 离子交换树脂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I膜块离子交换树脂层态分布研究及分析
3
作者 袁国全 李会军 +7 位作者 张江涛 姜国策 尹萍 董娟 刘德庆 申伟庆 周家材 李美珍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9-202,共4页
为掌握电去离子(EDI)膜块内离子交换树脂层态分布规律,首先分析了EDI离子交换树脂迁移失效层、交换稳定层和水解保护层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随后通过实验测试了进水电导率和运行电流对离子交换树脂层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保护层厚... 为掌握电去离子(EDI)膜块内离子交换树脂层态分布规律,首先分析了EDI离子交换树脂迁移失效层、交换稳定层和水解保护层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随后通过实验测试了进水电导率和运行电流对离子交换树脂层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保护层厚度与进水电导率负相关,与运行电流正相关,水解保护层是保证EDI膜块产水水质的关键点。在进水电导率≤10μS/cm(25℃)时,水解保护层厚度占整个树脂层厚度的比例≥11.43%,可以很好地保证EDI膜块产水电导率<0.1μS/cm(25℃)。在进水电导率为5μS/cm、产品水电导率<0.1μS/cm(25℃)时,提高运行电流可以增大水解保护层厚度,且水解保护层厚度与运行电流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去离子技术 膜块 离子交换树脂 层态分布 水解保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膜测定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清荣 王正银 +1 位作者 李泽碧 王慧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6,共6页
在25℃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不同肥料(尿素、氯化钾、磷酸二氢钙、缓释复合肥)养分(氮、磷、钾)在土壤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几种肥料养分释放速率各异,缓释复合肥氮、磷养分释放在前期(28... 在25℃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不同肥料(尿素、氯化钾、磷酸二氢钙、缓释复合肥)养分(氮、磷、钾)在土壤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几种肥料养分释放速率各异,缓释复合肥氮、磷养分释放在前期(28d)释放较慢。用该方法提取肥料养分(N、P、K)在土壤中的释放累积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用Elovich、双常数、一级扩散、抛物线扩散4种动力学方程来描述二者的关系,拟合度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863^**~0.999^**)。用该法测定肥料在土壤中释放养分的变化特性与用其测定的土壤本身养分的变化特性相似。从而提出了离子交换树脂膜法作为一种评价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变化特性的较理想方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 肥料测定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废水中氯化铵浓缩的预处理工艺 被引量:5
5
作者 胡亚芹 吴礼光 +2 位作者 叶向群 吴春金 薛德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62,共2页
稀土废水成分复杂,进膜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废水中所含的油(7.08mg/L)通过除油纤维、活性炭吸附可降低到0.01mg/L以下。经氨水沉淀、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后,废水中检测不出钙镁离子。软化废水经3~4‰的聚丙烯酰胺(PAM)絮凝并通过机械滤器... 稀土废水成分复杂,进膜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废水中所含的油(7.08mg/L)通过除油纤维、活性炭吸附可降低到0.01mg/L以下。经氨水沉淀、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后,废水中检测不出钙镁离子。软化废水经3~4‰的聚丙烯酰胺(PAM)絮凝并通过机械滤器,SDI值降至5以下。经以上工序处理,稀土氯化铵废水可达到膜分离装置进水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废水 预处理工艺 聚丙烯酰胺(PAM) 浓缩 离子交换树脂 活性炭吸附 膜分离装置 氯化铵废水 钙镁离子 水质要求 SDI 软化 除油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进水预处理及水质硬度过大的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剑 龚苏俊 +1 位作者 张再红 李瑞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85,共3页
超纯水系统中的反渗透膜无法长时间在原水水质硬度过大的条件下正常运转,本文就原水水质硬度大对反渗透膜的不良影响,及软水剂、防垢剂除盐法和阳树脂交换除盐法这两种软化水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和比较。经过长期实践,采用膜前树... 超纯水系统中的反渗透膜无法长时间在原水水质硬度过大的条件下正常运转,本文就原水水质硬度大对反渗透膜的不良影响,及软水剂、防垢剂除盐法和阳树脂交换除盐法这两种软化水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和比较。经过长期实践,采用膜前树脂交换除盐法为主,各类添加剂为辅的前处理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硬水 软化水 原水 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膜电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英 路光杰 +1 位作者 尹连庆 杨超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99,共4页
双极膜在直流电场下,能使水解离,产生H^+和OH^-,与阴阳离子交换膜配合使用,可再生离子交换树脂。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电压、通电量、再生室间距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后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与火电厂现场的阴树脂相当,而... 双极膜在直流电场下,能使水解离,产生H^+和OH^-,与阴阳离子交换膜配合使用,可再生离子交换树脂。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电压、通电量、再生室间距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后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与火电厂现场的阴树脂相当,而阳树脂出水水质不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试验 双极膜 水解离 再生 直流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法评价缓释复合肥料供肥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清荣 王正银 +3 位作者 胡小凤 董燕 李泽碧 王慧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7-895,共9页
在25℃连续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提取,测定了不同缓释复合肥料(SRCF)在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的供肥特性,并与盆栽水稻的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6d内2种SRCF在土壤中NO3^--N和NH4^+-N养分的日均供... 在25℃连续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提取,测定了不同缓释复合肥料(SRCF)在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的供肥特性,并与盆栽水稻的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6d内2种SRCF在土壤中NO3^--N和NH4^+-N养分的日均供应量占普通复合肥(NCF)的3.3%~58.1%,并以NH4^+-N〉NO^3- -N;2种SRCF的H2PO4^-和K^+的日均供应量占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CF的14.9%、23.2%和92+7%、64.5%。与NCF相比,SRCF氮紊和磷素养分在土壤中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Elovich和抛物线扩散方程的b值可分别用来表征SRCF的NO3^--N、H2PO4^-和NH^4+-N、K^+养分在土壤中释放后被吸收的日均供肥量。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法提取测定的SRCF养分在土壤中的供肥特性与该法测定的土壤本身养分的供肥特性相似。SRCF氮、磷、钾养分累积释放量与盆栽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r=0.869^8~0.994^**)。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提取测定和评价缓释复合肥料在土壤中养分的供肥特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 缓释复合肥料(SRCF) 钾养分 释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去离子(EDI)过程处理电镀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管山 王建友 王世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37-840,共4页
用电去离子 (EDI)过程处理电镀废水的目标在于以连续操作的方式 ,一方面获得高品质的淡水以返回电镀工艺作为镀件的清洗水 ,另一方面得到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的浓缩液以利于直接返回到镀槽使用 ,从而实现电镀工艺的闭路循环。介绍了用ED... 用电去离子 (EDI)过程处理电镀废水的目标在于以连续操作的方式 ,一方面获得高品质的淡水以返回电镀工艺作为镀件的清洗水 ,另一方面得到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的浓缩液以利于直接返回到镀槽使用 ,从而实现电镀工艺的闭路循环。介绍了用EDI处理电镀废水的各种膜堆形式及性能 ,并展望了EDI应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去离子过程 EDI 电镀废水处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膜电渗析清洁制备NaOH和H_2SO_4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艳荣 王建友 卢会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22,26,共6页
采用双极膜、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构成的五隔室双极膜电渗析(BMED)构型,以Na2SO4为原料制备NaOH和H2SO4。研究了电流密度和原料液浓度对膜堆操作性能的影响,并对2种不同的均相阳膜进行了对比考察。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50... 采用双极膜、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构成的五隔室双极膜电渗析(BMED)构型,以Na2SO4为原料制备NaOH和H2SO4。研究了电流密度和原料液浓度对膜堆操作性能的影响,并对2种不同的均相阳膜进行了对比考察。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50 mA/cm2,Na2SO4原料液浓度10%的条件下,试验范围内NaOH的收率可达79.63%,其收率和能耗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电流密度恒定时,较高的原料液浓度利于保持更小的膜堆电阻,过程能耗相应降低。将BMED制得的稀NaOH和H2SO4溶液直接用于饱和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处理,并将其与经常规酸碱试剂化学再生的树脂均用于反渗透产水的深度除盐制备纯水,结果前者所获水质纯度显著优于后者,表明BMED所制备的酸碱纯度更高,树脂再生更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 电渗析 氢氧化钠 硫酸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负载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士平 周国平 +2 位作者 陈勇 裘兆蓉 陆路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9-552,共4页
将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用溶胶-凝胶法得到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复合催化剂,并用FTIR、DSC-TGA、BET对其进行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考察了物料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苯甲醛与乙二... 将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用溶胶-凝胶法得到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复合催化剂,并用FTIR、DSC-TGA、BET对其进行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考察了物料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苯甲醛与乙二醇反应的影响规律,最佳反应条件为n(苯甲醛)∶n(乙二醇)=1∶1.8、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 h时,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达8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全氟磺酸树脂/二氧化硅复合催化剂 苯甲醛乙二醇缩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去离子过程脱除低浓度铜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管山 王建友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采用一级两段的膜堆,以模拟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电去离子(EDI)过程脱除低浓度铜离子的性能,为开发一种更环保更经济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研究证实,脱除铜离子的EDI存在"增强传质"和"电再生"两种模... 采用一级两段的膜堆,以模拟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电去离子(EDI)过程脱除低浓度铜离子的性能,为开发一种更环保更经济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研究证实,脱除铜离子的EDI存在"增强传质"和"电再生"两种模式.在"增强传质"模式操作时,淡室的树脂保持为盐型,阴膜的浓室侧表面无结垢产生.在"电再生"模式下,树脂被水解离产生的H+和OH-所再生,EDI可将铜离子从50 mg/L左右脱除至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无法检出,同时在阴膜浓室侧表面形成黑色的CuO结垢.选择适当的膜堆形式和工艺条件能够防止结垢,获得一个连续稳定的ED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去离子 铜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膜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在过氧化氢净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栾国颜 高维平 姚平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91-695,共5页
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净化过氧化氢的原理 ,总结了近年来离子交换树脂净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主要评述了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结合净化、离子交换树脂与辅助试剂结合净化、离子交换树脂与其他技术集成净化 。
关键词 高纯度过氧化氢 离子交换树脂 净化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磺酸树脂/SiO_2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士平 陈勇 +3 位作者 韩国防 裘兆蓉 杨绪杰 陆路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0-393,共4页
将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分别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得到全氟磺酸树脂/S iO2复合催化剂(NFH)系列和负载型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FZG),采用FTIR、TG、BET、SEM测试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与SO24-/TiO2、H2SO4、PTSA和... 将回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制成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分别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得到全氟磺酸树脂/S iO2复合催化剂(NFH)系列和负载型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FZG),采用FTIR、TG、BET、SEM测试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与SO24-/TiO2、H2SO4、PTSA和NAFION SAC-13等的催化性能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得到的NFH催化性能优于浸渍法得到的FZG;当邻苯二甲酸酐和异辛醇(2乙-基-己醇)摩尔比为1∶3、NHF催化剂质量分数为4.4%、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4 h时,邻苯二甲酸酐转化率达97.06%,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收率为9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全氟磺酸树脂/SiO2复合物催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膜在土壤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贵宝 张福锁 曹一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9,共5页
阐述了离子交换树脂膜的工作原理及其发展变迁的三个阶段;详细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外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在土壤、植物营养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 土壤 植物营养 吸附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去离子过程中工作电压对铜离子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管山 王世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27,共4页
进行了电去离子(EDI)过程去除铜离子的研究,着重考察了膜堆电压对去除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一级两段的混床EDI膜堆,以含铜约50mg/L的CuSO4溶液为原水。研究表明,随着膜堆电压增大,电流增加,铜离子的去除率增大,EDI过程的操作逐渐由"... 进行了电去离子(EDI)过程去除铜离子的研究,着重考察了膜堆电压对去除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一级两段的混床EDI膜堆,以含铜约50mg/L的CuSO4溶液为原水。研究表明,随着膜堆电压增大,电流增加,铜离子的去除率增大,EDI过程的操作逐渐由"增强传质"模式过渡为"电再生"模式,并且膜堆电压越高,发生电再生的树脂层高度越大,EDI产水中铜离子浓度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无法检出,电导率则可达到1μS/cm以下。对于一定的分离目标,存在一个适宜的操作电压范围,能够既满足分离要求又避免过高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去离子 铜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膜 电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表面活性剂和氟聚合物(Ⅸ)--全氟磺酸树脂和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被引量:2
17
作者 窦增培 白富栋 +1 位作者 邢航 肖进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4-501,共8页
全氟磺酸树脂(PFAR)及其前体全氟磺酰氟树脂(PFSR),以及由其为基材制备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PFSIEM)是重要的氟化工产品,在氯碱工业、燃料电池、化工生产和国防安全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介绍了PFSR,PFAR和PFSIEM的发展历程、产品种类、... 全氟磺酸树脂(PFAR)及其前体全氟磺酰氟树脂(PFSR),以及由其为基材制备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PFSIEM)是重要的氟化工产品,在氯碱工业、燃料电池、化工生产和国防安全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介绍了PFSR,PFAR和PFSIEM的发展历程、产品种类、制备方式、加工方法、表征方法和产品应用,并对其研究热点及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聚合物 全氟磺酸树脂 全氟磺酰氟树脂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阴膜电再生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颖敏 赵菲 路光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3-96,共4页
提出了利用双阴膜电再生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进行了可行性试验。试验探讨了操作电压、通电量、溢流速度等因素对工作交换容量、再生时间、电流效率等电再生效果的影响,确定出进行电再生的最佳技术参数:阴极... 提出了利用双阴膜电再生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进行了可行性试验。试验探讨了操作电压、通电量、溢流速度等因素对工作交换容量、再生时间、电流效率等电再生效果的影响,确定出进行电再生的最佳技术参数:阴极液溶液为5mmol·L^(-1)Na_2SO_4,离子交换膜为DF120系列均相阴膜,再生室厚度(即膜间距)为10mm,外加电压40V,通电量6A·h。在这一最佳电再生条件下,再生后的阴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能达到501.2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 试验 双阴膜法 电再生 电渗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方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3,共5页
发明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方法 ,这种电再生方法利用水作为再生剂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 ,水电离为H+ 和OH-离子 ,用其再生失效的离子交换树脂 .该方法只消耗电 ,不用酸碱化学药剂 ,对环境无污染 ,使用方便 ,费用低廉 .它是对原有传... 发明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方法 ,这种电再生方法利用水作为再生剂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 ,水电离为H+ 和OH-离子 ,用其再生失效的离子交换树脂 .该方法只消耗电 ,不用酸碱化学药剂 ,对环境无污染 ,使用方便 ,费用低廉 .它是对原有传统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技术的重大革新 .介绍了这种离子交换树脂电再生方法的原理和装置 ,还讨论了推广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电再生 离子交换水处理 离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膜吸附土壤养分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明芳 金继运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从英国进口的离子交换树脂膜和室内埋置法研究了取自河北玉田县的 4个土壤吸附土壤磷、钾、钙、镁和锰的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 0 .5~ 2 4h的吸附时间内 ,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 ,树脂膜吸附的土壤磷、钙量和锰量显著增加 ,而吸附的钾... 采用从英国进口的离子交换树脂膜和室内埋置法研究了取自河北玉田县的 4个土壤吸附土壤磷、钾、钙、镁和锰的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 0 .5~ 2 4h的吸附时间内 ,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 ,树脂膜吸附的土壤磷、钙量和锰量显著增加 ,而吸附的钾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 土壤养分 吸附动力学 室内埋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