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mage to Liver Function after TACE of Anticancer Drug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valuation of Two Kinds of Anticancer Drugs 被引量:1
1
作者 LU Wei LI Yan-hao YU Zhi-jian HE Xiao-feng CHEN Yong ZHAO Jian-bo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51-355,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amage of liver function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with low-dose versus conventional-dose anticancer drug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O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amage of liver function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with low-dose versus conventional-dose anticancer drug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lve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C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and B) to receive superselective TACE. Low-dose anticancer drugs including mitomycin C (MMC) 2 ~ 8 mg,epirubicin (EPI) 5 ~ 10 mg and carboplatin (CBP) 100 mg were used in group A (n = 52),and conventional-dose of anticancer drugs (MMC 10 mg,EPI 40 mg and CBP 300 mg)for patients in group B(n = 60). Lipiodol-anticancer drugs emuls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feeding arteries of tumor and then followed by embolization of gelatin sponge (GS) or polyvinyl alcohol (PVA) particles. Laboratory examination of the liver function including Child-Pugh scores,total bilirubin (TBIL),albumin (ALB) 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were evaluated respectively before TACE and at third day,one week and four weeks after this procedure. Results In both groups,TBIL,ALT,and Child-Pugh scores increased (P < 0.001 or P < 0.05) and ALB decreased (P < 0.001 or P < 0.01) at three days and one week after TACE. Four weeks after-procedure,all the parameters described abov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an those before the procedure in group A (P > 0.05). On the contrary in group B,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as found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se parameters (except ALT). Conclusion Superselective TACE with low-dose anticancer drugs may induce transient impairment of liver func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HCC,but those patients used conventional-dose of anticancer drugs frequently cause lasting and more serious worsening of liver function. (J Intervent Radiol,2006,15: 351-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chemoembolization Therapeutic liver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gical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primary liver cell carcinoma:a case report
2
作者 Alese O.B. Irabor D.O.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15-216,221,共3页
Primary liver cell carcinoma (PLCC) 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malignant liver tumor in Nigeria. 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surgery for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spontaneous live... Primary liver cell carcinoma (PLCC) 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malignant liver tumor in Nigeria. I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surgery for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spontaneous liver rupture.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can be varied owing to its clinical signs being usually not specific; therefore, correc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re very important. Without any treatment, the outcome is poor and survival rate is only 10%. Surgeons operate on those patients who present with ruptured PLCC; consisting of packing, hepatic artery ligation and hepatectomy. However,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as high as 70%, even for the less invasive procedures like packing, argon beam coagulation or hepatic artery ligation. We present a 24-year old lady who had ligation of hepatic artery at an emergency laparotomy for ruptured primary liver cell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破裂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文磊 栗光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3,共6页
肝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0万例以上患者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总例数的50%。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肝癌复发转移影响着患者的长期生存状况。肝癌肝移植术后使用预后... 肝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0万例以上患者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总例数的50%。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肝癌复发转移影响着患者的长期生存状况。肝癌肝移植术后使用预后评分模型评估复发风险,对受者规律随访、密切监测,制定个体化、低剂量、联合用药的免疫抑制方案,规范抗病毒治疗均有益于降低复发风险。一旦明确复发转移,综合手术切除、局部治疗以及系统治疗的综合性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本文聚焦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防治新进展,以期为未来临床实践和科研探索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复发 转移 免疫抑制 肿瘤预后 甲胎蛋白 乙型病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峰值强度与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预后的关联性
4
作者 于瑞娜 董刚 +4 位作者 孙璐璐 李燕 丁璐 狄敏 任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与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C)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HCC-C患者(无失访)的资料。绘制术前TTP、IMAX判断术后...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与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C)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HCC-C患者(无失访)的资料。绘制术前TTP、IMAX判断术后5 a死亡的ROC曲线,选取最佳截断值。以死亡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术前TTP、IMAX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TTP、IMAX与术后预后的关联性。结果:TTP、IMAX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7.82 s和227.65%。TTP>27.82 s组与TTP≤27.82 s组、IMAX>227.65%组与IMAX≤227.65%组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CNLC分期、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后,术前TTP≤27.82 s、IMAX>227.65%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HR(95%CI)分别为2.462(1.040~5.826)、4.121(1.759~9.656)。结论:术前TTP、IMAX与HCC-C术后预后有关联,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硬化 肝细胞癌 峰值强度 达峰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指导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的价值
5
作者 吕悦 孟彦娜 +1 位作者 李盼盼 陈英红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SWD)指导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于肝切除术前接受SWD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并将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SWD)指导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HCC患者,所有患者均于肝切除术前接受SWD检查,根据手术病理结果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并将患者分为低度纤维化组(S0~S2级)与高度纤维化组(S3~S4级),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与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WD对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62例HCC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为S1、S2、S3、S4的患者分别为11、13、20及18例。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增加,肝实质剪切波频散随之增加(P<0.05)。Spes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与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08,P<0.05)。高度纤维化组患者PLT水平低于低度纤维化组(P<0.05),且高度纤维化组患者S指数与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高于低度纤维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S指数与剪切波频散值是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剪切波频散值评估HCC患者术前肝纤维化程度的AUC高于S指数(P<0.05),剪切波频散值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截断值为16.25 m/(s·kHz),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5.79%、95.83%。结论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与HC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肝实质剪切波频散值对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 肝细胞肝癌 肝纤维化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透明细胞型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斌 陈枫 +2 位作者 张岩岩 朱海峰 李宏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评估影像组学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癌的价值。方法:42例透明细胞型肝癌和109例普通型肝细胞癌患者以2:1的比率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训练集建立模型,使用验证集进行验证。结果: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诊...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评估影像组学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癌的价值。方法:42例透明细胞型肝癌和109例普通型肝细胞癌患者以2:1的比率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训练集建立模型,使用验证集进行验证。结果:在训练集中,临床模型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癌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797、0.808、0.662和0.700,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分别为0.878、1.000、0.703和0.780,组合模型分别为0.940、1.000、0.757和0.820;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癌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647、0.625、0.600和0.608,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分别为0.812、0.688、0.857和0.804,组合模型分别为0.868、0.688、0.886和0.824。结论:影像组学对于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癌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影像组学评分是诊断透明细胞型肝癌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型肝癌 普通型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例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袁菊花 崔宁 +5 位作者 郝腾腾 吴娇 邹建华 徐晓华 李刘生 吴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索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97例经诊断为不可切除中晚期PLC患者,其中50例为暴露组,47例为非暴露组。非暴露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暴... 目的探索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的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97例经诊断为不可切除中晚期PLC患者,其中50例为暴露组,47例为非暴露组。非暴露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并酌情选用中成药的综合治疗,治疗至少2个月。比较两组生存率、证型分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①两组证型分布频次依次为脾虚痰凝证、肝郁血瘀证和肝肾阴虚证;②暴露组1年生存率(45.8%,22/48)和1年半生存率(36.2%,17/47)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34.9%,15/43)和1年半生存率(19.5%,8/41)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暴露组2年生存率(27.9%,12/43)与非暴露组1年生存率(10.3%,4/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门脉癌栓、肝外转移、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 PS)评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和基线症状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则显示中医治疗、病理诊断和ECOG PS评分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对中晚期不可切除PLC患者的生存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 中医辨证论治 队列研究 预后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行血管介入联合TKI及PD-1抑制剂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置鸿 袁度 +4 位作者 许少伟 庞清清 赵桂霖 韦猛 吴飞翔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4,共9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在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目的探讨经血管介入治疗(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在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患者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4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符合条件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描述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参数和术后病理结果,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的中位手术时间为240 min,中位出血量为200 mL。24例(22.6%)患者需要术中输血。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1%(52/106),最常见的术后不良反应是肝功能衰竭(23例,21.7%)。1例(0.9%)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余105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4.7个月。随访期间有49例(46.2%)患者复发,其中早期复发(1年内)39例(36.8%),肝内复发33例(31.1%)。13例(12.3%)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15.7个月,1年和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6.9%和40.3%。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2%和85.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达到完全病理缓解(HR=0.410,95%CI 0.172~0.980,P=0.045)、合并微血管侵犯(HR=2.423,95%CI 1.269~4.625,P=0.007)、存在卫星灶(HR=1.916,95%CI 1.014~3.620,P=0.045)和肿瘤多发(HR=1.818,95%CI 1.012~3.241,P=0.046)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血管介入治疗联合TKI及PD-1抑制剂转化治疗后序贯肝切除术可能是一种不良反应可控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不可切除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肝切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肝移植基础研究年度盘点
9
作者 陈德盛 叶林森 +1 位作者 刘炜 杨扬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9,共12页
肝移植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或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肝移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供者来源、供肝保存技术、移植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以及HCC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等问题亟待解决和优化。随着新技术的发... 肝移植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或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然而肝移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供者来源、供肝保存技术、移植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以及HCC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等问题亟待解决和优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我国肝移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科研团队积极响应时代需求,持续推动肝移植基础研究的创新与突破。本文综述2024年度肝移植基础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评析中国研究团队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这些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肝移植研究融入国际学术体系,推动中国肝移植研究与全球前沿的接轨,还能帮助研究人员和临床外科医师全面了解中国肝移植基础的研究现状,为未来基础研究提供明确方向,从而推动中国肝移植事业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供者来源 劈离式肝移植 肝再生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细胞癌 胆道并发症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3 cm肝细胞癌和肝脏其他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10
作者 郑丽丽 林艳艳 +2 位作者 杜奕岩 詹维伟 任新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2017版(LI-RADS v2017)对最大径≤3 cm的肝细胞癌(HCC)和肝脏其他恶性肿瘤(O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总院及无锡分院行CEU...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2017版(LI-RADS v2017)对最大径≤3 cm的肝细胞癌(HCC)和肝脏其他恶性肿瘤(O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总院及无锡分院行CEUS检查、病灶最大径≤3 cm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肝脏恶性肿瘤的126例患者(163个病灶)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63个病灶中,HCC 133个,OM 30个。分析病灶的CEUS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院CEUS LI-RADS v2017对病灶进行分类,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CEUS征象及分类标准对HCC和OM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HCC组与OM组病灶动脉期增强特征、廓清时间和廓清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CC组分类结果以LR-3(20个,15.04%)、LR-4(25个,18.80%)、LR-5(82个,61.65%)为主,OM组分类结果以LR-M(28个,93.33%)为主。CEUS征象中,延迟廓清诊断HCC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28/30)和98.06%(101/103),早期廓清诊断OM的灵敏度为93.33%(28/30)。CEUSLI-RADS v2017分类中,LR-5和LR-4/5诊断HCC的灵敏度分别为61.65%(82/133)和80.45%(107/133),特异度均为93.33%(28/3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62%(82/84)和98.17%(107/109),LR-4/5诊断HCC的灵敏度高于LR-5(P=0.001);LR-M诊断O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28/30)和95.49%(127/133)。结论CEUS LI-RADS v2017对最大径≤3 cm的HCC与OM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但LR-5对HCC的诊断灵敏度较低,LR-4/5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恶性肿瘤 超声造影 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肝细胞癌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治疗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朱小琴 韦娜 +1 位作者 肖勇 余保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究合并肝细胞癌(HCC)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治疗预后的影响,并分析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未合并HCC患者急诊内镜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3年7月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 目的探究合并肝细胞癌(HCC)对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急诊内镜治疗预后的影响,并分析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未合并HCC患者急诊内镜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3年7月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经急诊内镜治疗且未合并HCC患者117例,合并HCC患者119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情况;入院后行急诊内镜时间,INR、Alb、肌酐、钠、TBil、ALT、AST等肝功能相关指标。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连续型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用协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基线变量再对结局变量进行比较,并绘制两组生存时间的Kaplan-Meier曲线;对未合并HCC组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组进行Kaplan-Meier曲线绘制及Log-rank检验,验证独立影响因素,并分析次要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合并HCC组红细胞输注单位明显高于未合并HCC组[6.00(2.00~9.00)vs 4.00(1.75~7.00),Z=−2.050,P=0.040,F=4.869,调整P=0.028],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未合并HCC组[(29.77±16.01)d vs(38.07±11.43)d,t=4.574,P<0.001,F=17.294,调整P<0.001],5 d再出血情况明显高于未合并HCC组(22.69%vs 6.84%,χ^(2)=11.736,P<0.001,调整P=0.021);Kaplan-Meier曲线显示合并HCC组42 d死亡风险是未合并HCC组的3.897倍(95%CI:2.338~6.495,P<0.001);对未合并HCC组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总时长(HR=0.793,95%CI:0.644~0.976,P=0.029)是此类患者42 d生存情况的独立保护因素;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住院时长>9 d,有利于患者预后(HR=4.302,95%CI:1.439~12.870,P=0.037);血Na水平(OR=0.523,95%CI:0.289~0.945,P=0.032)及MELD-Na评分(OR=0.495,95%CI:0.257~0.954,P=0.036)是5 d再出血情况的独立保护因素,AST水平是5 d再出血情况(OR=1.023,95%CI:1.002~1.043,P=0.028)及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6,95%CI:1.001~1.073,P=0.045)。结论合并HCC的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预后更差;AST水平越高,未合并HCC组院内病死率更高;住院总时长是未合并HCC组生存时间的独立保护因素,建议适当延长此类患者的住院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肝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玻玮 沈皓 +2 位作者 田淏 夏勇 沈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1,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遍布全球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位居前列。由于其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通过转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遍布全球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位居前列。由于其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通过转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以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为代表的新型治疗被广泛用于HCC转化治疗。相较其他转化治疗方案,这些药物能有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且具有不良反应可控等优势。此外,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治疗在提高HCC患者的生存收益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旨在综述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HCC一线和二线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安全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转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建伟 王葵 +3 位作者 夏勇 薛辉 唐明 张小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探索转化治疗对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49例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根据最终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转化治疗... 目的探索转化治疗对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49例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根据最终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转化治疗组(n=42)和非转化治疗组(n=107),分析转化治疗后的长期预后和不良反应。结果149例患者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为1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分别为19.8个月和10.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未达到和28.2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转化治疗是总生存期的保护因素(HR=0.125,95%CI 0.016~0.966),但不是无事件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6.4%和72.1%、53.4%,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年、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7.5%、33.8%和47.3%、31.5%,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患者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28/42)vs 72.0%(77/107),P=0.524]及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0/42)vs 27.1%(29/107),P=0.6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转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伴有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的预后,并且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大血管侵犯 转化治疗 预后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曼 倪倩雯 +8 位作者 朴贤杰 吴晓勤 周瑞 张恺廷 汪珍光 邹明皓 周文炫 刘福晨 刘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7,共9页
钇-90(90Y)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90Y对肝细胞癌进行治疗的新型方法。90Y半衰期较长,可利用其高能β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定向杀伤,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应和较好的局部控制能力。近年来,随着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钇-90(90Y)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90Y对肝细胞癌进行治疗的新型方法。90Y半衰期较长,可利用其高能β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定向杀伤,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应和较好的局部控制能力。近年来,随着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90Y-SIRT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90Y-SIRT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如何提高转化治疗效果、优化治疗方案等。本文对90Y-SIRT在不可切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90 选择性内放射治疗 肝肿瘤 不可切除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负荷评分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模型在预测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应用
15
作者 朱尉东 肖俊炀 +3 位作者 邱晓霁 吕立志 陈剑伟 杨芳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64,共9页
目的探讨肿瘤负荷评分(TBS)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模型对肝细胞癌(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在2008年至2021年确诊HCC并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158例受者的... 目的探讨肿瘤负荷评分(TBS)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模型对肝细胞癌(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在2008年至2021年确诊HCC并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的158例受者的一般资料。Lasso回归分析结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HCC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模型预测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HCC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最佳临界值并分组,利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组别受者生存差异。结果158例HCC肝移植受者中82例肿瘤复发,复发率为51.9%,无瘤中位生存时间为10(4,25)个月。Lasso回归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400ng/mL、TBS、PALBI评分均为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联合指标高TBS-高PALBI评分显示出最高的预测价值(风险比6.909,95%可信区间3.067~15.563,P<0.001)。基于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的6个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图验证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理想曲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于预测HCC肝移植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临床获益最高。术后1、3、5年的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TBS-PALBI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且曲线下面积(AUC)与TBS-PALBI-AFP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ROC曲线确定模型预测HCC肝移植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的最佳临界值,PALBI评分的最佳临界值为-2.334,TBS的最佳临界值为5.305,据此将受者分为低TBS-低PALBI评分组(47例)和低/高TBS-低/高PALBI评分组(至少1个评分为高)(111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TBS-低PALBI评分组受者术后无瘤生存率比低/高TBS-低/高PALBI评分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S-PALBI模型为评估HCC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提供了一种新颖、简便且有效的工具,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对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改善临床结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负荷评分联合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模型 肝细胞癌 肝移植 肿瘤复发 预测模型 列线图模型 危险因素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的全流程管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广东 卢倩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19,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肝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治疗HCC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合并有终末期肝病的患者,肝移植是最佳选择,其可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恢复正常的肝功能。但HCC肝移植面临供肝短缺和术后肿瘤高复发转移风险,如何选...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肝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治疗HCC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合并有终末期肝病的患者,肝移植是最佳选择,其可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恢复正常的肝功能。但HCC肝移植面临供肝短缺和术后肿瘤高复发转移风险,如何选取HCC患者进行肝移植,有效改善HCC肝移植预后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从术前精准评估到术后远期随访等多个环节。因此,本文就术前、术中、术后管理方面以及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在HCC肝移植中的应用,对HCC肝移植的全流程管理进行评述,以期为改善HCC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移植 米兰标准 降期治疗 桥接治疗 复发转移 免疫抑制药 多学科综合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科学演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未 鲁迪 徐骁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7,共6页
肝癌是世界性的高发恶性肿瘤,也是我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移植病人精细化分类推动了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演进,是实现精准肝移植的关键。肿瘤大小和数量一直以来是限制移植病人准入的重要临床参数,单细胞、空间转录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进一... 肝癌是世界性的高发恶性肿瘤,也是我国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移植病人精细化分类推动了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演进,是实现精准肝移植的关键。肿瘤大小和数量一直以来是限制移植病人准入的重要临床参数,单细胞、空间转录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揭示了肝癌的时空异质性。分子标志物纳入肝癌肝移植标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基于双分子标志物的分类体系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肝移植适宜人群。近年来,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肝癌综合诊疗模式有了长足发展,移植术前降期治疗体系日益成熟,更多原本不适宜移植的病人转变为适宜。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也为病人筛选分类、预后评判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进一步推动了肝癌肝移植的精准化进程。因此,本文就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科学演进以及人工智能革新肝癌肝移植疗效方面进行评述,以使更多的肝癌病人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适应证 甲胎蛋白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Ⅱ 门静脉癌栓 复发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肝的质量评估与保存策略
18
作者 黄启恒 汪国营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9-619,共11页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治疗疗效确切的方案,其在我国开展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供肝的来源主要是脑死亡器官捐献及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尽管相较于肝移植兴起时扩大了来源途径,然而我国作为肝病大国,器官需求量与...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治疗疗效确切的方案,其在我国开展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供肝的来源主要是脑死亡器官捐献及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尽管相较于肝移植兴起时扩大了来源途径,然而我国作为肝病大国,器官需求量与器官供给量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这成为限制肝移植术开展的最重要原因。许多供肝因存在基础疾病、缺血时间过长等“边缘性”因素,利用扩大标准的边缘性供肝,术后可能出现移植物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影响受者预后,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边缘性供肝的弃用。为了提高移植物使用率、减少肝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及改善受者长期预后,肝移植术前进行供肝的质量评估、选用合适的灌注保存方法和监测灌注液中相关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扩大供者池、预测并通过干预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提高肝移植术整体效果,减少终末病患者等待移植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肝 质量评估 保存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肝细胞癌 边缘性供肝 灌注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从不可切除到可切除的新希望
19
作者 钟承千 林孔英 曾永毅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肝细胞癌(HCC)临床预后差,主要原因是其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初诊时已达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指征。随着新型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及局部治疗等多维治疗方案的联合应用,HCC的客观缓解率显著提高,为HCC转化治疗奠定了基础。转化治疗是近年来HCC... 肝细胞癌(HCC)临床预后差,主要原因是其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初诊时已达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指征。随着新型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及局部治疗等多维治疗方案的联合应用,HCC的客观缓解率显著提高,为HCC转化治疗奠定了基础。转化治疗是近年来HCC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旨在将不可切除肿瘤转化为可切除状态,已成为不可切除HCC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HCC转化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根据笔者临床经验及HCC转化治疗最新进展,对HCC转化治疗策略及疗效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不可切除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肝部分切除术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远期疗效比较分析
20
作者 王益林 王鲁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中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每年每十万人中约有20人确诊[1]。NPC与头颈部其他鳞状细胞癌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差异,95%的病例为未分化癌,且远处转移发生率最高[2]。一...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其中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每年每十万人中约有20人确诊[1]。NPC与头颈部其他鳞状细胞癌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差异,95%的病例为未分化癌,且远处转移发生率最高[2]。一旦合并转移,患者在姑息化疗后总体生存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转移 鼻咽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