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津液阐释《伤寒论》六病发病及见证
1
作者 王曼 闫新宇 +1 位作者 董寒毅 王俊阁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伤寒论》辨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其核心是以“津液”为基础的六病辨证体系。六病辨证体系以表里三分法为基础,因感邪程度和表里不同,论述津液在机体输布离合的代谢状态以及病传衍化的证治规律,从... 《伤寒论》辨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脉证并治,其核心是以“津液”为基础的六病辨证体系。六病辨证体系以表里三分法为基础,因感邪程度和表里不同,论述津液在机体输布离合的代谢状态以及病传衍化的证治规律,从太阳感邪开始,遵循“表邪入里”论述六病病传和衍化规律。文章论述三阳病三阴病的发病和见证,从而正确应用六病证治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液 三阴三阳 六病 病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对跨界延伸态度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徐伟 高长贵 +1 位作者 王丽 宋思根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9-1327,共9页
基于阴阳观视角,以342个老字号消费者为调研对象,探讨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对跨界延伸态度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品牌传承提升消费者的真实性感知,通过激发积极的品牌联想提升跨界延伸态度;品牌创新降低消费者的真实性感知,通过阻碍品... 基于阴阳观视角,以342个老字号消费者为调研对象,探讨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对跨界延伸态度的双向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品牌传承提升消费者的真实性感知,通过激发积极的品牌联想提升跨界延伸态度;品牌创新降低消费者的真实性感知,通过阻碍品牌联想降低跨界延伸态度;品牌传承抑制消费者的灵感激发和灵感意图,进而引致消极的跨界延伸态度;品牌创新唤醒消费者的灵感激发和灵感意图,进而引致积极的跨界延伸态度;真实性感知和品牌联想在真实性影响机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灵感激发和灵感意图在灵感影响机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字号 跨界延伸 消费者灵感 阴阳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子宫内膜癌辨治思路
3
作者 吴冬梅 龚婷婷 林雨晴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8,共4页
“阳化气,阴成形”功能正常是月经生理与调节正常的基础,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机为内外相因导致肝脾肾失调,阳气不足,痰湿瘀毒下注冲任胞宫,“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核心病机。温阳散结,扶阳消阴是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癌,提高治... “阳化气,阴成形”功能正常是月经生理与调节正常的基础,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机为内外相因导致肝脾肾失调,阳气不足,痰湿瘀毒下注冲任胞宫,“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核心病机。温阳散结,扶阳消阴是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癌,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防止复发、改善生活质量的基本大法。固护阳气“先安未受邪之地”,扶助“阳化气”,防止“阴成形”太过是预防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子宫内膜癌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雌孕激素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牛凡琪 王思农 +1 位作者 李怡霏 周文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4,I0030,I0031,共7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与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妊娠期银屑病患者有明显好转或自愈倾向,研究表明,妊娠期银屑病患者55%有所改善,雌二醇是最强效的天然雌激素,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尤其是相对于孕酮的雌...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与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妊娠期银屑病患者有明显好转或自愈倾向,研究表明,妊娠期银屑病患者55%有所改善,雌二醇是最强效的天然雌激素,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尤其是相对于孕酮的雌激素水平的增加,与银屑病的改善相关。雌孕激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激素调节物质,具有调节内分泌、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皮肤修复等多种生物活性,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中的阴阳平衡原则相契合。阳气主疏散、化生,阴液主滋养、成形,“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银屑病的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属于阳气化生不足,阴液成形太过。雌激素属阳,孕激素属阴,雌孕激素协同作用调节阴阳平衡,进而改善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雌孕激素 雌二醇 孕酮 “阳化气 阴成形” 阴阳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志芬 张蒙蒙 +3 位作者 翟文生 张文 刘卓雅 杨荆雯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25-1631,共7页
雷公藤多苷源自雷公藤根部提取物,其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临床证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效,主要活性成分为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共同发挥抗SLE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治疗SLE的机制包括: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抗炎... 雷公藤多苷源自雷公藤根部提取物,其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临床证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效,主要活性成分为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共同发挥抗SLE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治疗SLE的机制包括: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抗炎作用、改善微循环、调节激素水平以及抗纤维化等。而其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除了影响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下调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其受体的表达外,还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抑制机体自噬过度、抑制多条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活化等多种途径发挥抑制SLE的作用。首先回顾SLE的发病机制,并重点对雷公藤多苷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抑制SLE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和阐述,以期为有关雷公藤多苷抗SLE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红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阴阳毒 抗炎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阴阳学说探讨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代谢紊乱与肝性脑病的关系
6
作者 颜璐怡 陈玮钰 +7 位作者 王涵 冯雯倩 杜洋 田雪如 洪杨 毛德文 付蕾 姚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3-1449,共7页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近年研究表明,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为阐释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与肝性脑病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胆汁酸功能类阳,主疏泄...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近年研究表明,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为阐释胆汁酸-短链脂肪酸与肝性脑病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胆汁酸功能类阳,主疏泄、助代谢;短链脂肪酸属阴,安内守藏,维系肠系屏障、抗御炎毒。二者在生理状态下相互制约、互根互用,共同调控“肠-肝-脑轴”动态平衡。基于此,通过调节胆汁酸与短链脂肪酸的代谢失衡,有望从中西医协同角度恢复肝性脑病患者的阴阳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阴阳学说 胆汁酸类 脂肪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郑钦安扶阳思想辨治脓毒症脱证的体会
7
作者 刘荣飞 陆佳敏 +7 位作者 张铎 卢伟 谢娜 邵旭鹏 王晓越 邢帅 段丽云 范开亮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7,共3页
脱证是脓毒症后期最常见的证,郑钦安围绕脓毒症脱证治疗中“阴阳平衡”的难点和“阳主阴从”的学术思想,并且指出郑氏认为“阳气一衰,百病丛生”的观点。提出临证中应仔细辨识“神、色、舌、脉”,脓毒症脱证可分为阳气暴脱和内闭外脱,... 脱证是脓毒症后期最常见的证,郑钦安围绕脓毒症脱证治疗中“阴阳平衡”的难点和“阳主阴从”的学术思想,并且指出郑氏认为“阳气一衰,百病丛生”的观点。提出临证中应仔细辨识“神、色、舌、脉”,脓毒症脱证可分为阳气暴脱和内闭外脱,阳气暴脱多有喘急、神昏、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舌出、或四肢不温、甚者厥冷、脉虚无力等症;内闭外脱多有高热持续不退、烦躁、神昏、出血、神疲气短、汗出等症。选用四逆汤和封髓丹,随症化裁加减。最后通过现代研究和临床病案分析,加深对脓毒症脱证扶阳辨治思路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脱证 阴阳 扶阳 火神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8
作者 苗杨 宗宁 +2 位作者 何垒 董道松 郭欣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大鼠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SNI组(SNI模型建立)、BMSCs组[大鼠SNI造模后连续...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大鼠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SNI组(SNI模型建立)、BMSCs组[大鼠SNI造模后连续3 d经鞘内注射BMSCs(1×10^(6))]、BMSCs+sh-NC组[大鼠SNI造模后连续3 d经鞘内注射BMSCs(1×10^(6)),同时鞘内注射敲减对照腺病毒(2.5×10^(7) IU)]和BMSCs+sh-YY1组[大鼠SNI造模后连续3 d经鞘内注射BMSCs(1×10^(6)),同时鞘内注射敲减YY1腺病毒(2.5×10^(7) IU)],每组10只。采用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T)和热缩足潜伏期(PWTL)评价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CD86、CD206、iNOS和Arg1蛋白阳性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YY1和KLF4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SNI组大鼠PWTL和PWT值降低(均P<0.05);脊髓组织中iNOS和CD86蛋白阳性率增加,CD206和Arg1蛋白阳性率降低,YY1和KLF4表达降低(均P<0.05)。与SNI组比较,BMSCs组和BMSCs+sh-NC组大鼠PWTL和PWT值增加(均P<0.05);脊髓组织中CD86蛋白阳性率降低,CD206蛋白阳性率增加,YY1和KLF4表达增加(均P<0.05);BMSCs组大鼠脊髓组织中iNOS蛋白阳性率降低,Arg1蛋白阳性率增加。与BMSCs组和BMSCs+sh-NC组比较,BMSCs+sh-YY1组大鼠PWTL和PWT值降低(均P<0.05);脊髓组织中CD86蛋白阳性率增加,CD206蛋白阳性率降低,YY1和KLF4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SNI大鼠鞘内注射BMSCs可促进脊髓中小胶质细胞M2极化,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YY1介导的KLF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 小胶质细胞极化 转录因子阴阳1 Krüppel样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9
作者 王振涛 王佑华 +3 位作者 陆曙 何丽云 徐惠梅 《扩张型心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项目组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8-258,共11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的异质性心肌病,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国内≥35岁成人患病人数约177万,病死率高。指南的制订遵循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制定规范,整合中西医...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以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为特征的异质性心肌病,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国内≥35岁成人患病人数约177万,病死率高。指南的制订遵循中华中医药学会指南制定规范,整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循证证据,并初步拟定推荐方药,经多轮专家名义组会议投票最终确定是否推荐及其推荐方向和强度。中医病名上,将本病统一为“心胀病”,病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主,兼夹水饮。中医辨证包括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及阳虚水停证3种主要证型,可兼血瘀、水停证。治疗目标以控制症状、改善预后为主。治疗方案上,西医治疗方案主要参考现行DCM相关指南。中医辨证论治按照证型不同推荐相应的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静脉制剂。此外,伴低血压者推荐递增益气升陷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中西医结合 指南 气虚血瘀证 气阴两虚证 阳虚水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析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与辨治
10
作者 贺晋芳 晏军 +2 位作者 孟丽红 张迪 薛晓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5-1348,共4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肺疾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等范畴。从中医开阖枢理论出发,结合本虚、痰浊、瘀血、邪毒等病理因素,考究IPF病机主要涉及太阳开与阳明阖失常、太阴开与少阴枢失常、厥阴...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肺疾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等范畴。从中医开阖枢理论出发,结合本虚、痰浊、瘀血、邪毒等病理因素,考究IPF病机主要涉及太阳开与阳明阖失常、太阴开与少阴枢失常、厥阴阖与太阴开失常。基于开阖枢理论治疗IPF,重在开太阳之气祛外扰之邪,枢少阴之气除痰瘀之痹,阖厥阴之气达肺金之降,兼以复阳明阖和太阴开机之能,通过灵活施治,使开、阖、枢气机通畅,阴阳和则化生万物,虚复、痰消、瘀除、邪去,肺清肃之性得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痹 肺痿 病机 三阴三阳 开阖枢 气机 证治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启神”结合标本阴阳补泻平衡针法在中风后偏瘫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11
作者 徐骁腾 汪子栋 李志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0-1266,共7页
标本先后、阴阳平衡、虚实补泻不仅在遣方开药中需要重视,其理念也贯穿于针灸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通督启神”针法是李志刚教授多年治疗神志病的经验提炼总结,治疗中风后偏瘫有其独特优势。本研究从理论依据、经典病案、选穴及操作分析... 标本先后、阴阳平衡、虚实补泻不仅在遣方开药中需要重视,其理念也贯穿于针灸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通督启神”针法是李志刚教授多年治疗神志病的经验提炼总结,治疗中风后偏瘫有其独特优势。本研究从理论依据、经典病案、选穴及操作分析三个层面,介绍阐述“通督启神”结合标本阴阳补泻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应用,进而为探索切实可行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启神 标本 阴阳平衡 补泻 中风后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肺-脾-肾”理论研究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作用机制
12
作者 吴曾涵 邝涛 邝高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经靶向作用于肺、脾、肾三脏和对营卫物质转化、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阐释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黄芪临床应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 椎间盘重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扶阳抑阴法 “肺-脾-肾”轴 经络学说 中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气神一体化理论探讨针刺效应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亚鹏 孙霄 +4 位作者 孙一珂 寇明智 田嘉怡 李婉君 马淑然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2,共5页
基于中医学“形气神一体化”理论,系统探讨针刺效应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形气神与经络、腧穴及脉诊的关联,进一步揭示形、气、神三者如何协同影响针刺疗效。结果表明,形是针刺效应的物质基础,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形体结构;气是针刺效... 基于中医学“形气神一体化”理论,系统探讨针刺效应的内在机制。通过分析形气神与经络、腧穴及脉诊的关联,进一步揭示形、气、神三者如何协同影响针刺疗效。结果表明,形是针刺效应的物质基础,针刺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形体结构;气是针刺效应的动力,针刺激发“得气”,调节气机;神是针刺效应的调控因素,针刺调整精神状态,提高疗效。形、气、神三者相辅相成,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针刺通过调节形气神的协同状态,不仅在缓解疾病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在提升患者心理健康及整体生命质量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形气神一体化理论为针刺效应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可为针灸临床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并为经典针灸文献的解读带来新视角。本研究强调,形气神的协同状态对针刺疗效至关重要。因此,未来针刺研究应重视形气神一体化理论,注重患者形体、气机和精神状态的综合调控,以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气神 一体化 针刺疗法 效应机制 经络腧穴 整体观 阴阳平衡 自我修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和中医阴阳微观联系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防治
14
作者 周晓玲 阮博文 +5 位作者 冯丽娟 覃凤传 磨奕玲 刘琳 吴腾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10,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除了对肝脏本身造成严重损伤外,还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自噬是NAFLD发病的一个重要自我保护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除了对肝脏本身造成严重损伤外,还是全身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自噬是NAFLD发病的一个重要自我保护机制。根据中医“取类比象”思想,中医认为“阳虚阴盛”导致NAFLD的发病病机与自噬导致NAFLD的发病机制相类似。因此,从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分析NAFLD中阴阳与自噬之间联系。深入微观层面运用自噬与中医阴阳联系诱导恢复机体“阴阳平衡”指导NAFLD治疗,即恢复自噬功能(阳)、减少脂滴沉积(痰湿、瘀血等阴邪),为本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噬 阳虚阴盛 阴阳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出土唐贞元九年任氏墓志考
15
作者 何月馨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103,共7页
洛阳近年出土的唐贞元九年任氏墓志,志文内容丰富,涉及到买墓田、取吉穴、斩草仪、择葬日等丧葬过程的多个方面。经过考释可知,任氏墓志蕴含浓厚的风水堪舆和阴阳五行思想,是唐人葬埋择吉的生动例证。
关键词 唐代 墓志 斩草 阴阳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自然”道涉外法治
16
作者 王贵国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4,共15页
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中国政府提出构建涉外法治的理念。法律为法治之主要内容,而法律必以其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反映其价值。《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亦为诸子百家之源,对中华文化乃... 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中国政府提出构建涉外法治的理念。法律为法治之主要内容,而法律必以其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反映其价值。《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亦为诸子百家之源,对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明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构建涉外法治提供了哲学与文化的基础。涉外法治之构建应以吸引外资和促进对外经贸关系为近期目标,以实现宇宙的万物和谐为终极目标,近期目标为实现终极目标的过程与必要条件。“万物负阴而抱阳”,构建涉外法治必有推力与阻力,然正如《易》所反映的以阴阳为标示的宇宙规律所揭示,阴阳或推力与阻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感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阴阳相互激荡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流行,为实现涉外法治的预期目标,人们必须固守正道,坚持诚信原则,不断累积信誉,努力争取世人的支持,以惠及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涉外法治 国际法 易自然 万物感应 阴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阴补阳针刺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
17
作者 刘晶 付春爱 +2 位作者 高莉 李蕾 高彩丽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泻阴补阳针刺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增加泻阴补阳... 目的探讨泻阴补阳针刺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增加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评分、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4%(57/62),高于对照组77.42%(48/62)(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舌苔白腻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Simplified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损伤标志物包括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al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中枢神经特异蛋白(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S100-β)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90%(8/62)、9.67%(6/62)(P>0.05)。结论泻阴补阳针刺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重复经颅磁刺激 泻阴补阳针刺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志芬 张蒙蒙 +3 位作者 翟文生 张文 刘卓雅 杨荆雯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0-1225,1232,共7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基于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和自身抗体产生的、涉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传统药物,但因其无法规避的向心性肥胖、易感染等不良反应,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基于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和自身抗体产生的、涉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传统药物,但因其无法规避的向心性肥胖、易感染等不良反应,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研究发现,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Wnt/β-联蛋白(Wnt/β-caten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因子κB及Toll样受体(TLRs)等信号通路在SLE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且中医药可通过调控上述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抑制机体自噬过度以及抗炎等,具有多靶点、多机制的作用特性,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SLE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阴阳毒 中医药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升肺降”理论探讨肝硬化的治疗
19
作者 罗梅 李开楊 +4 位作者 杨梅 谢龙 汪倩 李梅 赵琦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52,共3页
肝硬化的发病是以肝郁为基础,郁、湿、热、瘀、虚等为其致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气机升降失常是导致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肝升肺降是其发病关键。肝肺通过五行、阴阳、经络相互联系,在生理病理等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参与调节气血津液... 肝硬化的发病是以肝郁为基础,郁、湿、热、瘀、虚等为其致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气机升降失常是导致肝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肝升肺降是其发病关键。肝肺通过五行、阴阳、经络相互联系,在生理病理等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参与调节气血津液的运行。若肝肺气机升降失常,气血津液运行异常,日久气滞、瘀血、水湿等病理产物相互影响而形成肝硬化。因此,肝硬化应以疏肝理肺,调畅气机为治疗核心,同时注重配伍行气利水、活血化瘀、扶正补虚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升肺降 五行 经络 阴阳 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转录因子YY1协同驱动CEMIP表达促进肝细胞癌侵袭
20
作者 涂丽 刘洋 +3 位作者 于滢 欧阳诗琪 王曾丽 唐小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994-2011,共18页
目的揭示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nuclea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nEGFR)通过与转录因子YY1形成复合物协同调控细胞迁移诱导蛋白(cell migration-inducing protein,CEMIP)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并探究nEGFR-YY1-CEMIP信号轴在肝细... 目的揭示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nuclea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nEGFR)通过与转录因子YY1形成复合物协同调控细胞迁移诱导蛋白(cell migration-inducing protein,CEMIP)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并探究nEGFR-YY1-CEMIP信号轴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侵袭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血清饥饿24 h的HCC细胞用100 ng/mL EGF进行处理,设置对照组和不同时间点的EGF处理组,通过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EGFR的核内表达和定位变化。为明确nEGFR与YY1的相互作用,设置对照组及EGF处理组,采用IF观察核内共定位情况,并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验证二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细胞基因组转录水平差异,结合GO功能富集分析和JASPAR数据库预测,最终锁定候选靶基因CEMIP,为验证调控机制构建YY1的siRNA后,联合EGF处理,分为:Control组、EGF组、siYY1组、siYY1+EGF组,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CEMIP蛋白及mRNA水平。为明确nEGFR/YY1结合CEMIP启动子的分子机制,设置对照组和EGF处理组,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定量PCR(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qPCR,ChIP-qPCR)实验检测CEMIP启动子区的富集情况。通过转染野生型EGFR(EGFR-WT)、核定位缺陷突变体(EGFR-dNLS)、YY1过表达质粒(YY1-OE)及功能缺失突变体(YY1-DN),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启动子活性变化。通过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采用ELISA实验检测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含量,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含量,评估nEGFR/YY1-CEMIP轴对HCC细胞迁移侵袭的调控作用。通过分析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公共数据库中HCC患者的CEMIP表达谱,验证其与肿瘤转移风险的潜在关联。结果Western blot和IF检测显示EGF处理可显著诱导EGFR的核易位,并在30 min达到峰值(P<0.001)。Co-IP和IF证明了nEGFR和YY1存在相互作用,且在细胞核内共定位。RNA-seq分析显示,CEMIP表现为差异显著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CEMIP主要富集于细胞促侵袭等生物学功能。JASPAR预测发现CEMIP启动子区存在YY1的潜在结合区域。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进一步证实EGF处理可上调CEMIP蛋白和mRNA的水平,而敲低YY1则显著抑制CEMIP的表达,外源性补充EGF能够恢复YY1缺陷细胞的CEMIP表达(P<0.05)。ChIP-qPCR显示nEGFR/YY1复合物特异性富集于CEMIP启动子区域且EGF刺激可以显著增强其结合强度(P<0.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nEGFR/YY1可以增强CEMIP的启动子活性(P<0.01),而EGFR-dNLS或YY1-DN则无此效应。功能表型实验证明nEGFR/YY1-CEMIP轴通过促进HA分解和上调MMP2/9表达,显著增强HCC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P<0.05)。基于NCBI数据库分析显示,CEMIP在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且CEMIP高表达的HCC患者具有更高的转移风险(P<0.001)。结论nEGFR通过与YY1形成转录因子复合物协同激活CEMIP表达促进HCC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YY1 细胞迁移诱导蛋白 肝细胞癌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