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4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Multi-modal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 Design
1
作者 WANG Jia-rou TANG Cheng-xin SHUAI Liang-ying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visual,auditory,and 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s with drivers were discussed.Their impact on the driver’s psychological state through various modes such as visual imagery,voice interaction,and gesture interaction were explored.The study also introduced innovative designs for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incorporating design principles such as driver-centricity,prioritizing passenger safety,and utilizing timely feedback as a criterion.Additionally,the study employed design methods like driver behavior research and driving situation analysis to enhance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drivers and their vehicles,ultimately improving driver satisfaction and t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Multi-modal design User psychology In-vehicle interaction Voice interaction Emotional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optimum design method in aluminum profile extrusion mould 被引量:8
2
作者 帅词俊 肖刚 +1 位作者 倪正顺 钟掘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3年第1期64-68,共5页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the optimum design of aluminum profile extrusion mould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ANSYS software and its parameterized modeling method. The optimum dimensions of the mould were obtaine...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the optimum design of aluminum profile extrusion mould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ANSYS software and its parameterized modeling method. The optimum dimensions of the mould we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s very uneven, and the stress convergence is rather severe in the bridge of the aluminum profile extrusion mould. The optimum height of the mould is 70.527 mm, and the optimum radius of dividing holes are 70.182 mm and 80.663 mm. Increasing the height of the mould in the range of 61.282 mm to 70.422 mm can prolong its longevity, but when the height is over 70.422 mm, its longevity redu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USION MOULD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 OPTIMUM design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ntelligent Design of Electron Lens System
3
作者 Let Wei Tong Linsu & Wu Shengli (Electron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Naming 210096, P. R. China) (Shenyang Aircraft Manufacture Company)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6年第1期75-86,共12页
At present, the main work of electron optical system CAD is solving equations and calculating mumerical values. However, the design perhaps needs more inference and expertise than numerical calculations because the st... At present, the main work of electron optical system CAD is solving equations and calculating mumerical values. However, the design perhaps needs more inference and expertise than numerical calculations 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electron lens system is complicated. In this paper, a primary expert system is applied to design the electron lens system intelligently. This expert system is combined with SEU-3D program which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electron optical system to optimize the electron lens systems. In spite of this, the expert system which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can also be used to diagnose the electron lens system. Although the knowledge base is small and rules are not abundant, this paper has used this system to obtain some very useful results. The initial success with this system suggests that further work need to be done whether more rules and knowledge will be added to extend the ability of exper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design of electron lens system Expert system Knowledge base. SEU-3D Prog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issile Fire Control System
4
作者 谢春思 王敏庆 +2 位作者 李卫海 刘喜作 金良安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Missile fire control system is the core of ship-based missile weapon system, whose safeguard level has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attack ability of naval vessels.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ep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 Missile fire control system is the core of ship-based missile weapon system, whose safeguard level has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attack ability of naval vessels.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ep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t was found that, in one missile fire control system, there are such problems as single safeguard system, low ratio of cost to efficiency, etc. By adopt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iques and many measures to multiple securities, the new type of assistant system is designed,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are solved, such as fixed project channel and unitary means of missiles, which can make the equipment carry out combat mission reliably and continu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基导弹武器系统 火力控制系统 智能设计 智能控制 费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architecture modeling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5
作者 LI Wei WANG Yue +2 位作者 JIA Lijuan PENG Senran HE Ruix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190-1210,共21页
To addres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poor generality,low real-time,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from ... To addres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poor generality,low real-time,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from the top-level perspective of multi-service joint warfare.First,an overall planning and analysis method of architecture modeling is proposed with the idea of a bionic analogy for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architecture modeling,which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The method introduces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modeling method,the multi-living agent(MLA)theory modeling method,and other combinations for planning and modeling.A set of rapid planning method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model the architecture of various types of complex systems is formed.Further,the liveness analysis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is carried out,and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system are presented from several aspects.And the technical predi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s given,which provides directional ideas for the subsequ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In the end,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model of the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is simulated and verified by applying the colored Petri nets(CPN)simulation software.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reasonable integrity of its log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tlefield target intelligence system architecture modeling bionic design system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智交互协同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巍 邵静非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1-12,24,共14页
目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人智交互和工业设计领域的行业变革,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研究兴趣。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设计师在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从多重维度论述人智交互协同设计对设计领域带来的冲击与变革... 目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人智交互和工业设计领域的行业变革,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研究兴趣。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设计师在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从多重维度论述人智交互协同设计对设计领域带来的冲击与变革,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设计及设计教育的未来。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首先讨论产品设计对象的智能化转变,以及人工智能介入设计流程对设计工具与方法的革新。进而解析人工智能介入人机协同设计流程中所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潜力。最后,展望人工智能驱动下未来设计师的角色转型及知识属性的变化,并对未来设计教育侧重点变化进行浅析。结论 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设计师在协同创新设计中的对抗与共生关系,归纳出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协同创新设计新模式,以及未来设计师需要适应的新角色定位,即从单一创造者转型为多维角色,推动人智共生时代下的设计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协同创新 智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需求、方法和发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穆肃 陈孝然 周德青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不足与适切性不高、忽视情感投入与师生交互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在分析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提出“学为中心:助力素养与思维培育”的理念指向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分析持续生成”的技术指向;构建了包含分析任务分解与规划、内容存储与记忆、功能实现与拓展、决策准确与可信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智能分析实践框架,并提供了相应实例;最后基于发展战略分析理性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的应用挑战,展望主客观并重贯通的“师—机”协同教学设计智能分析的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析 可行方法 风险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 被引量:1
8
作者 熊海燕 罗剑锋 王伟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8,共6页
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创新的类型和设计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是一类复杂创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依据适应性的目的可以分为:成组序贯设计,样... 药物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创新的类型和设计思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适应性设计是一类复杂创新型临床试验设计方法,依据适应性的目的可以分为:成组序贯设计,样本量重估计,无缝试验,富集设计,主方案设计(篮式试验、伞式试验、平台试验等)。适应性设计具备更大的调整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常规临床试验的缺点,进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论证强度。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创新与重塑将为实现精准医学目标提供更有力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适应性设计 主方案设计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广西少数民族IP及衍生品创新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梁晓宇 解晓帆 窦浩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4-376,共13页
目的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审美观念。本文旨在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广西少数民族IP形象及衍生品的创新设计策略,拓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实现IP设计的高效转化生成,促进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 目的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审美观念。本文旨在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广西少数民族IP形象及衍生品的创新设计策略,拓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实现IP设计的高效转化生成,促进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从而为广西旅游文化产业的提质升级与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方法首先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概念、逻辑和模式。然后整理出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纹样等典型民俗文化符号特征,从传承、传播、设计、创新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运用基于扩散模型的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生成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IP形象及创意衍生品。结论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设计流程,活化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与广西少数民族IP形象及衍生品的创新路径,有助于获得区域民族文化数字艺术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广西少数民族 文化基因 IP形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新范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晓英 徐辛 张汇坷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3,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突破教学设计长期存在的瓶颈,重构教学设计形态:将传统线性流程转变为以会话为纽带的迭代式设计进程,即教师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持续对话中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的生成、反馈、调整和迭代。这种基于人机会话的教学设计新范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突破教学设计长期存在的瓶颈,重构教学设计形态:将传统线性流程转变为以会话为纽带的迭代式设计进程,即教师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持续对话中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的生成、反馈、调整和迭代。这种基于人机会话的教学设计新范式,通过人机认知系统的深度耦合,将教学设计从静态方案产出升级为动态智慧生长。本研究基于会话理论和认知支架理论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的人机会话模型,尝试打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的黑箱,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新范式提供解释、分析和行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设计 人机协同 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精密播种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政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智能精密播种机是一种自动化的农业设备,可大幅提高种植效率、减少种植成本。但是,目前智能精密播种机依赖高精度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算法来实现准确的种子投放和深度控制,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支持,且对于一些不规则形状的种子或... 智能精密播种机是一种自动化的农业设备,可大幅提高种植效率、减少种植成本。但是,目前智能精密播种机依赖高精度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算法来实现准确的种子投放和深度控制,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支持,且对于一些不规则形状的种子或大粒小种的种子,适应性较差。为此,提出了一种智能精密播种机优化方案,并使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多功能播种,控制种子的投放量和调整播种深度,使用节能设备模块化设计和使用易于更换的部件、数据分析功能和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最后,通过田间试验进行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智能精密播种机播种变异系数≤5%,满足播种农艺要求,可以实现准确的种子投放和深度控制,避免种植密度不均匀和深度不一致等问题,从而提高种植效率和作物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精密播种机 优化设计 精度 多功能性 种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智能网联体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学军 刘法旺 +1 位作者 张祖耀 田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93-1815,共23页
近日,低空产业联盟对外发布《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2024版)》报告,该报告作为框架性的文件,旨在用最精确简短的内容体现低空智能网联体系的关键构成,但缺乏对体系背后隐含的科学方法、理论基础、实现途径等内容的详细描述。基于此... 近日,低空产业联盟对外发布《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2024版)》报告,该报告作为框架性的文件,旨在用最精确简短的内容体现低空智能网联体系的关键构成,但缺乏对体系背后隐含的科学方法、理论基础、实现途径等内容的详细描述。基于此,围绕该报告的内容,对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发展现状、架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旨在对报告涉及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为后续围绕低空智能网联体系的开发和建设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智能网联体系运行概念 低空智能网联体系架构设计 低空智能网联应用服务系统 低空智能网联数据与服务支撑网络 低空智能网联机载终端与基础设施 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推演·生成·仿真:智能化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杨俊宴 盛华星 +3 位作者 史北祥 崔澳 孙昊成 马巍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3,94,共10页
在新一代多模态、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人机交互的数字化城市设计正孕育着大量新的发展可能。本文在第四代城市设计范式内,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混合现实为核心的智能化城市设计方法,提出了“感知—推演—生成—仿... 在新一代多模态、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人机交互的数字化城市设计正孕育着大量新的发展可能。本文在第四代城市设计范式内,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混合现实为核心的智能化城市设计方法,提出了“感知—推演—生成—仿真”的探索,感知包括街景、人群行为和城市意象等的采集感知;推演涉及发展需求、格局结构和形态等的预判决策;生成包括设施布局、三维场景等的生成与优化;仿真包括空间模型、人体舒适度和行为活动的交互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中央路城市设计案例,展现智能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革新尝试,为城市设计的科学性和人本性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城市设计 人工智能 智能感知 智能推演 智能生成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Kano/AHP/TOPSIS的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德辉 陶纯良 段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2,共12页
目的 为解决老年用户智能轮椅产品设计中缺乏人性化、用户需求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Kano/AHP/TOPSIS模型(KAT)的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本研究将KAT模型应用于智能轮椅设计研发中,首先通过观察、用户访谈、市场调研等渠道获... 目的 为解决老年用户智能轮椅产品设计中缺乏人性化、用户需求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Kano/AHP/TOPSIS模型(KAT)的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本研究将KAT模型应用于智能轮椅设计研发中,首先通过观察、用户访谈、市场调研等渠道获得17项老年用户需求,并运用Kano模型将其划分为不同属性;其次,引入AHP法求解不同属性用户需求权重值,明确如厕方便、舒适性、健康检测、遮阳(遮雨)棚、远程控制和按摩为重要用户需求,依此进行方案构思及设计;最后,采用TOPSIS法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佳设计方案。结果 集成Kano/AHP/TOPSIS的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模型可更准确地分析用户需求属性及权重,规范后续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以智能轮椅概念设计为例,最终输出的方案适用性程度较高,可极大提高用户满意度。结论 KAT模型在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中具有可行性,可为同类老年智能轮椅产品的研发提供设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需求 老年用户 智能轮椅 产品设计 Kano/AHP/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的良渚神人兽面纹在家居产品中的创新设计与活化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亚楠 王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533,共9页
目的通过对良渚神人兽面纹的造物逻辑、构成形式和内涵寓意进行研究整理,分析和提取良渚神人兽面纹,利用AIGC技术对神人兽面纹图形进行创新性的重组与排序,研究一种融合现代审美的良渚神人兽面纹生成方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从良渚博物... 目的通过对良渚神人兽面纹的造物逻辑、构成形式和内涵寓意进行研究整理,分析和提取良渚神人兽面纹,利用AIGC技术对神人兽面纹图形进行创新性的重组与排序,研究一种融合现代审美的良渚神人兽面纹生成方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从良渚博物馆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具体案例,对其艺术风格、常用形态进行系统和深入分析,解读良渚神人兽面纹的内涵寓意,归纳和提炼良渚神人兽面纹图形的典型性元素。从造型语言和文化内涵中寻找良渚的典型图形,结合AIGC技术与算法的特性对良渚典型图形进行自动化的生成和优化处理。结论利用AIGC技术对良渚神人兽面纹进行创新性的重组和排序,可以帮助拓宽设计师的思维,从活化传承的角度把原始的图腾纹饰语言转译成现代设计语言,令其形式更加多元化。将良渚文化内涵和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家居产品当中,拓宽家居产品的设计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良渚神人兽面纹 家居产品设计 活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设计的进化
16
作者 路甬祥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7-428,共2页
设计是关于工程方案的设想和策划。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设计制造工具,并且在劳动过程中设计运用并发展了复杂的语言文化和科技创新能力。设计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进化,设计需要知识、材料、工具... 设计是关于工程方案的设想和策划。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设计制造工具,并且在劳动过程中设计运用并发展了复杂的语言文化和科技创新能力。设计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进化,设计需要知识、材料、工具、计算、实验和制造,同时变革进化了设计理念与方法。每个阶段的设计都依托若干起核心作用的科学基础、关键核心技术和数学计算方法。创新设计永无止境,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和方向是确定无疑的,即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设计创新是无限的,但地球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设计师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尊重伦理、尊重市场经济、尊重人类文明传承,坚持公平公正透明原则,恪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的科技成果和先进设计理念和方法,创新发展“中国好设计”,引领和全面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理论 设计方法 设计进化 数字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智团队智能体协同进化的群智创新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仕鉴 于慧伶 +4 位作者 张景森 张泷予 王瑶 沈诚仪 刘长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1-720,共10页
单一主体主导的创新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设计需求,为了高效整合人类创造力与人工智能感知、推理、生成优势,提出一种基于人智团队智能体协同进化的群智创新设计方法。提炼了群智创新背景下人智团队智能体的概念和特征,构建了... 单一主体主导的创新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设计需求,为了高效整合人类创造力与人工智能感知、推理、生成优势,提出一种基于人智团队智能体协同进化的群智创新设计方法。提炼了群智创新背景下人智团队智能体的概念和特征,构建了基于人智团队智能体协同进化的群智创新设计模型,并从认知融合、交互迭代、优化升维3个步骤研究了该模型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初步原型系统,以办公座椅设计为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人机共创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对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设计、群体智能应用以及智能设计工具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设计 人智团队智能体 群智创新设计 人机共创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组培苗培养基智能配制与输送装备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敞 黎土煜 +2 位作者 王玲玲 徐正伟 郑勇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主要产自巴西橡胶树,橡胶树组培苗是新一代种植材料且需求量逐年增加,组培苗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母液配比的培养基。目前培养基配制仍依赖人工,存在生产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保密性弱等问... 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资源,主要产自巴西橡胶树,橡胶树组培苗是新一代种植材料且需求量逐年增加,组培苗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母液配比的培养基。目前培养基配制仍依赖人工,存在生产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保密性弱等问题,是橡胶树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瓶颈问题之一。该文基于橡胶树组培苗培养基配制工艺流程与对装备的技术需求,研发设计了一种橡胶树组培苗培养基智能配制与输送装备样机,重点阐述了样机关键硬件、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剖析了装备的特点、功能与优势,以期实现培养基精准、高效配制,确保培养基质量一致性,为橡胶树组培苗工厂化智能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组培苗 培养基配制 智能控制 装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调扩散模型的智能化衬衫款式图生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伟明 于家蓓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7,共8页
为提高服装设计产业的效率并降低成本,基于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通过低秩自适应微调StableDiffusion大模型,实现端到端的款式图快速生成。以衬衫为例,通过分析扩散模型,构建衬衫款式图数据集并进行模型训练,同时采用结构相似性算法和... 为提高服装设计产业的效率并降低成本,基于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通过低秩自适应微调StableDiffusion大模型,实现端到端的款式图快速生成。以衬衫为例,通过分析扩散模型,构建衬衫款式图数据集并进行模型训练,同时采用结构相似性算法和峰值信噪比对生成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微调后的模型在结构相似性算法和峰值信噪比指标上分别提升了22.69%和68.59%,且生成的款式图在结构、构图、风格、细节及线条质量上均显著优于微调前。该方法为服装智能设计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新思路,具备实际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扩散模型 微调模型 服装设计 服装款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部智能喷涂机器人设计及试验分析
20
作者 刘斌 李玮 +3 位作者 谭振华 李取云 王钧 郭志伟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4,共10页
在管道的安装环节采用焊接等工艺连接管道时会导致焊缝处原有防锈、防腐涂料脱落,为了防止焊缝处会发生锈蚀、腐蚀等问题致使管道破损,需要对管道进行二次涂料喷涂;针对在大型管道喷涂中多采用人工喷涂,但小口径管道人员无法进入及喷涂... 在管道的安装环节采用焊接等工艺连接管道时会导致焊缝处原有防锈、防腐涂料脱落,为了防止焊缝处会发生锈蚀、腐蚀等问题致使管道破损,需要对管道进行二次涂料喷涂;针对在大型管道喷涂中多采用人工喷涂,但小口径管道人员无法进入及喷涂环境对操作人员产生健康隐患等问题,文中基于图像处理、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设计了一款适用于管径300~600 mm的管道内部智能喷涂机器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对该机器人的总体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分别从行进运动模块、喷涂模块及风干模块等方面进行设计;其次,对其机械结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确定所设计管道内部喷涂机器人结构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样机喷涂试验验证其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行进稳定,喷涂层均匀,可实现快速风干等功能,总体达到了设计要求,解决了小口径管道焊接工艺导致的内部防锈、防腐等难题,对管道连接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管道使用寿命和运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管道喷涂 设计 试验分析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