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ew of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被引量:1
1
作者 Zhong Shan Hou Pingm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2期237-244,共8页
The featur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re discussed first. On this basis, the features of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T) are presented and SIT is elaborated in five categori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SIT ... The featur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re discussed first. On this basis, the features of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T) are presented and SIT is elaborated in five categori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SIT is an informatization process and will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y such as agriculture. The necessity of the synthetical application of SIT is studied emphaticall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IT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NTHESIS MINIATURIZATION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基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莎 李嘉源 +1 位作者 况秀林 白洁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瓶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设灵活开放、包容共享的人机协同环境,引导学生自组织学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为破解上述困境提供新的契机。鉴于此,该文构建了基于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提出面向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GAiSOLEs教学模式,并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开展准实验研究,验证GAiSOLEs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GAiSOLEs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以及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维度水平,但对信息社会责任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应该重视技术伦理安全,构建可控教育大模型,关注学生数字知识技能发展,避免陷入认知陷阱,并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人机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溢出与企业融通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晓文 李莹 陈南旭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5,共13页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和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沿着供应链网络产生溢出效应,牵引目标企业融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整合促进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前向技术溢出、信息溢出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后向信息溢出倒逼目标企业融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融通创新效应越明显,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越高,供应商企业和客户企业对目标企业融通创新的供应链溢出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融通创新 供应链溢出 信息溢出 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双师”团队教师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科研能力与教研能力的多重链式中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兆明 奚茂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9-66,共8页
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助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通过对466名“双师”团队教师的问卷调研,探究“双师”团队教师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用机制... 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提高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助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通过对466名“双师”团队教师的问卷调研,探究“双师”团队教师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年龄、学历、专业和培训情况是“双师”团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个体影响因素;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在数字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素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不同维度的差异性,数字素养对技术知识、技术教学知识、技术内容知识维度的影响最大。引入科研能力和教研能力为中介,探究职业院校“双师”团队教师数字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系,揭示职业院校“双师”团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以推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双师”团队 数字素养 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制造模式转型之路(一):制造模式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根保 罗天洪 朱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113,共24页
企业在由中低端制造模式向高端制造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如何从多达58种先进制造技术(或模式)中确立主导制造模式、实现多种先进制造技术在主导模式下的有机融合,以及确保未来新兴制造技术可有效嵌入已有主导模式等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构... 企业在由中低端制造模式向高端制造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如何从多达58种先进制造技术(或模式)中确立主导制造模式、实现多种先进制造技术在主导模式下的有机融合,以及确保未来新兴制造技术可有效嵌入已有主导模式等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高端制造模式建设的核心挑战。首先,对各种先进制造技术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将现有的先进制造技术按照其特点划分为三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拉动群、管理技术驱动群和制造技术推动群等;其次,系统梳理了58种先进制造技术的起源、概念和特点,解析其内在关联机制与协同效应;最后,给出高端制造模式的整体框架,包括主导模式、信息集成架构、基础支撑技术、辅助技术融合和精益生产融合等,为高端制造模式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 先进制造技术 高端制造模式 框架 信息集成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视角下审计学科的空间信息价值创造研究
6
作者 吴凯 周文 陈永泰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立足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从时间序列、空间区域、网络关联视角,系统探究空间信息技术对审计学科理论体系的重构机理。传统审计学科体系以财务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难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复杂环境和多元需求。为此,构建了融合时空网分析维... 立足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从时间序列、空间区域、网络关联视角,系统探究空间信息技术对审计学科理论体系的重构机理。传统审计学科体系以财务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难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复杂环境和多元需求。为此,构建了融合时空网分析维度的审计学科价值创造框架,包括空间信息获取、多源数据融合、空间分析建模、价值发现与创造四个关键环节,并强调了审计在保证、洞察和决策三个层面的价值创造。通过多案例分析,展示了该框架能够有效扩展审计学科研究边界,提升学科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研究表明,将空间信息纳入审计学科研究范畴,能够显著增强该学科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上述研究,在理论上拓展审计学科的研究边界,深化对审计学科本质的认识,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在实践上为审计机构在数字时代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学科 空间信息 审计价值 数字化转型 学科融合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7
作者 魏群 涂晓帆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背景下,包装设计教育面临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本研究系统探索了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与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机器视觉技术、机器听觉技术、知识管理系统和智能体技... 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背景下,包装设计教育面临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本研究系统探索了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与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s)、机器视觉技术、机器听觉技术、知识管理系统和智能体技术五大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NLP与LLMs能处理教学沟通语义,为教学场景中理解、评价、描述等节点赋能;机器视觉技术能解析形态特征完成包装设计中的要素提取,为对比研究、学生作品量化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机器听觉技术能捕获情感反馈,获取日常沟通和对话中的资讯,为师生交流和知识萃取提供技术工具;知识管理系统支撑决策,辅助系统归档知识、快捷检索;智能体技术实现环境交互体验提升。基于多模态智能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敏感度和技术认知。该教学改革创新路径为人工智能赋能“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系统化地构建了一个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包装设计 教学改革 多模态融合 智能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域下日本IT技术助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侯想 付群 胡智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5,234,共7页
推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既是促进体育消费和实现体育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产业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日本将IT技术有效应用于体育产业的跨界融合,为体育产业多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 推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既是促进体育消费和实现体育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产业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日本将IT技术有效应用于体育产业的跨界融合,为体育产业多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日本IT技术助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重点领域和代表性案例进行解析,总结其主要经验,进一步探讨其经验对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技术创新、推进人才战略、强化行业协同、打造示范项目等是日本IT技术助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主要经验。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升级、重视人才培养和跨界引才、深化行业交流和部门协同、注重试点示范和项目带动等是日本IT技术助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IT技术 体育产业 跨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家安全的美国政府情报机构信息技术创新变革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继萌 刘明辉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0,共8页
[研究目的]美国政府情报机构信息技术(IT)创新变革面向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在大国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多角度梳理美国政府情报机构信息技术创新变革特征,为采取应对措施以及情报领域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研究方... [研究目的]美国政府情报机构信息技术(IT)创新变革面向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在大国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多角度梳理美国政府情报机构信息技术创新变革特征,为采取应对措施以及情报领域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读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科技投资支持、关键和新兴技术(CET)重点领域等角度剖析美国政府情报机构信息技术(IT)创新变革动因与背景,进而剖析变革特征、未来计划与动向。[研究结果/结论]面向国家安全的美国政府情报机构信息技术创新变革呈现基础导向,以安全为核心、以管控风险为保障、以信息整合为关键,未来重点关注数据中心架构、技术协作模式、合作伙伴关系、人工智能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府情报机构 信息技术 国家安全 技术创新 技术协作 信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案例研究:以深圳市“智慧卫监”综合监管体系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晗艺 邢荷娟 +4 位作者 毛乡芸 郑诗群 田倩男 张怡 陈开元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76-1680,共5页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监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传统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模式面临挑战,亟须革新。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机构综合监管的创新路径和模式,聚焦深圳市“智慧卫监”综合监管平台展开案例研究,分析其构建逻辑、技术架构... 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监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传统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模式面临挑战,亟须革新。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机构综合监管的创新路径和模式,聚焦深圳市“智慧卫监”综合监管平台展开案例研究,分析其构建逻辑、技术架构、功能模块和应用效果。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深圳市“智慧卫监”平台的实际应用,深入剖析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机构综合监管的优势和潜力。借助“智慧卫监”综合监管信息平台的建设,深圳市成功实现了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以及医疗机构的全程动态监管,为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综合监管 智慧卫监 信息技术 综合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原理课程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教改探索
11
作者 陈久朋 伞红军 张帆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01,共6页
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引入智能技术不足,阻碍了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智能手段实现“教”与“学”同向发展。从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出发,提出“三适应两融合”的改革思路。三适应主要体现为教学目... 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引入智能技术不足,阻碍了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智能手段实现“教”与“学”同向发展。从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出发,提出“三适应两融合”的改革思路。三适应主要体现为教学目标与人才发展相适应、教学场景和社会实践相适应、教学成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而两融合指的是智能技术与理论课程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实验课程深度融合。教师从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创新能力和未来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原理 智能技术 深度融合 三适应两融合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互促的机制、框架与进路--量子信息技术的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明 王永华 揭晓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以量子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及军事领域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在量子信息技术赋能下高效融合、双向互促的逻辑机制、理论框架与实践进路。研究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在量子信息技术加持下的特点与趋势,揭示二者之间... 以量子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及军事领域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在量子信息技术赋能下高效融合、双向互促的逻辑机制、理论框架与实践进路。研究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在量子信息技术加持下的特点与趋势,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互动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从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和军民融合理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二者高效融合、双向互促的三重循环理论框架,给出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路径。研究表明,量子信息技术的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新质生产力通过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赋能新质战斗力的提升,同时新质战斗力又以军事需求和产业应用反作用于新质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高效融合、双向互促的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军事战略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建议通过强化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举措,促进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高效融合、双向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战斗力 高效融合 双向互促 量子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学习赋能数智化科技情报工作中的多源数据融合
13
作者 窦路遥 魏凤 +3 位作者 邓阿妹 周洪 辛竹琳 付豪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8,共8页
[研究目的]数智驱动背景下,面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所存在的数据孤岛、隐私泄露和计算资源限制问题,联邦学习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联邦学习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中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以期推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转型升... [研究目的]数智驱动背景下,面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所存在的数据孤岛、隐私泄露和计算资源限制问题,联邦学习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联邦学习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中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以期推动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转型升级,实现数据共享与安全融合,提升科技情报分析的精准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结合联邦学习技术特点与科技情报工作中多源数据融合的实践落脚点,从信息保密、信息优化和信息协同三个方面分析联邦学习在科技情报工作多源数据融合中的理论基础;再从跨组织、跨地域、跨领域、跨体量四个维度探讨联邦学习赋能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应用场景;继而从技术创新、多重模式、全域感知、多方协作角度提出促进科技情报多源数据融合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结论]通过联邦学习技术的应用,科技情报工作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多源数据的高效融合和共享,推动科技情报系列分析模型的持续优化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驱动 联邦学习 科技情报 多源数据融合 安全共享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融合技术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4
作者 程璐 邝芷琪 +1 位作者 袁慧杰 何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126,137,共9页
针对传统胚胎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创新整合3D扫描、3D打印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虚实融合、多维交互”的智能化教学方案。具体实施包括:采用专业级3D扫描仪获取胚胎标本空间数据,经多模态影像融合与模型优化,生成可交互的3D数字模型;... 针对传统胚胎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创新整合3D扫描、3D打印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虚实融合、多维交互”的智能化教学方案。具体实施包括:采用专业级3D扫描仪获取胚胎标本空间数据,经多模态影像融合与模型优化,生成可交互的3D数字模型;运用工业级3D打印技术制作实体教学模型;开发基于WebGL技术的跨平台虚拟仿真系统,实现胚胎发育动态过程的可视化呈现与交互操作。以心脏发育章节为例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案显著提升了学生面对复杂结构时的空间认知能力,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证实了三维融合技术在复杂生命现象教学中的价值,为医学形态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融合技术 胚胎学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心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脑-机接口实验教学模式设计
15
作者 龚晓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8-221,共4页
聚焦“软硬协同、交叉创新”培养理念,针对传统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进口设备昂贵、实验设计单一、本科生实践不充分等问题,设计了BCI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内实验中集成脑电信号采集、特征解码及... 聚焦“软硬协同、交叉创新”培养理念,针对传统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进口设备昂贵、实验设计单一、本科生实践不充分等问题,设计了BCI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内实验中集成脑电信号采集、特征解码及控制反馈模块,形成“硬件层—算法层—应用层”全链条实验教学载体;在课外鼓励学生积极交叉创新实践,使学生经历“问题发现—方案设计—应用实现”过程。该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在生物电子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技术 软硬协调 交叉创新 智能信息处理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林业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与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香姣 《森林防火》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从智慧林业发展理念出发,分析智慧林业在森林防火中具体应用,通过感知化、智能化、物联化手段,实现了火情实时监测、智能巡护、科学处置等,提升了防火精准性、科学性,但在信息化集成、科技支撑、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仍有不足,未来需加大... 从智慧林业发展理念出发,分析智慧林业在森林防火中具体应用,通过感知化、智能化、物联化手段,实现了火情实时监测、智能巡护、科学处置等,提升了防火精准性、科学性,但在信息化集成、科技支撑、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仍有不足,未来需加大集监测、分析、处置为一体森林防火平台研究与应用,加强技术支撑与人才培养,使森林防火建设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林业 森林防火 信息集成 科技支撑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与教学一致性: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脚点
17
作者 杨鑫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8,共7页
建构技术与教学一致性是深化推进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破解技术与教学“两张皮”“融合难”等问题的重要落脚点。首先,该文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中蕴含的一致性命题,探讨了技术与教学一致性的内涵;其次,着眼数字化教学的朴素逻辑,... 建构技术与教学一致性是深化推进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破解技术与教学“两张皮”“融合难”等问题的重要落脚点。首先,该文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中蕴含的一致性命题,探讨了技术与教学一致性的内涵;其次,着眼数字化教学的朴素逻辑,提出了技术与教学一致性的认识框架,包括技术意向与教学目的的一致性、技术形式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技术分布与教学逻辑的一致性、技术规格与主体能力的一致性;最后,提出了技术与教学一致性的建构途径,包括开展一致性推理、开发一致性技术和实施一致性评价。以期为技术与教学整合研究开辟新范式,为教学数字化实践提供新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与教学一致性 数字化教学 高质量发展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相关英文术语在高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的融入 被引量:2
18
作者 俱荣军 尹天涯 《北方水稻》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水稻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相关英文术语的教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一系列水稻相关英文术语在高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通过“水稻科技英语”模块的设计与实施提升学生的专业领域英文术语掌... 水稻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相关英文术语的教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一系列水稻相关英文术语在高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通过“水稻科技英语”模块的设计与实施提升学生的专业领域英文术语掌握能力。通过跨学科融合策略将水稻相关英文术语融入语言学、翻译学等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实现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通过模拟水稻科研会议、国际农业合作项目谈判等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水稻相关英文术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利用互动学习平台发布水稻相关英文文献和视频资料,组织小组讨论和在线问答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参与水稻科技英语翻译和水稻种植技术英文说明撰写的实践中,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编制一本水稻相关英文术语手册,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水稻科技英语词汇,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相关英文术语 高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 “水稻科技英语”模块 情境模拟教学 跨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中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政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现代社会发展对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这一要求,产教融合模式逐渐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途径。该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为例,分析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发展必然性,对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 现代社会发展对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应对这一要求,产教融合模式逐渐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途径。该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为例,分析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发展必然性,对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产教融合应突破三个对接点的策略,探索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工科类专业的产教融合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 产教融合 共同体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术规训到艺术升华:智能时代教学审美的审思
20
作者 郭文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62,共9页
作为一项崇高且神圣的事业,教学具有重要的审美品性。教学审美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智能时代的教学审美,对于唤醒个体的审美自觉、提升教学品质、深化教学改革等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智能时代的教学审美也... 作为一项崇高且神圣的事业,教学具有重要的审美品性。教学审美是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智能时代的教学审美,对于唤醒个体的审美自觉、提升教学品质、深化教学改革等具有重要价值。然而,智能时代的教学审美也存在被技术规训的隐忧,表现为技术至上的教学思维、虚拟现实的教学情境、流程固化的教学模式、算法偏误的教学评价,使教学陷入“唯技术论”的陷阱,导致教学审美的异化。从美学视角审视,艺术升华理应成为智能时代教学审美的价值转向。智能时代教学审美的实现,需要捍卫教学的审美旨趣,回归教学的育人本真;深化教学的艺技融通,打造教学的艺术之美;凸显教学的真实情境,丰盈教学的审美体验;激发教学想象力,拓宽教学的审美空间;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的审美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教学审美 技术规训 教学艺术 艺技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