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TL3通过IGF2BP2依赖性方式参与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机制
1
作者 余玲 张自力 +3 位作者 曾蓉 张节 王鹏 潘万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2-449,共8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2.15及其亲本细胞HepG2为模型,斑点杂交分析m6A修饰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ETTL3、IGF2BP2表达。生物信息学及免疫共沉淀分析METTL3与m6A阅读蛋白及其相互作用。将METTL3质粒、METTL3 siRNA和(或)IGF2BP2 siRNA转染至HepG2.2.15细胞,分别记为OE-METTL3、si-METTL3、si-IGF2BP2、OE-METTL3+si-IGF2BP2、si-METTL3+si-IGF2BP2、Control组;qPCR检测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拷贝数,RT-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HBV pgRNA、METTL3、IGF2BP2表达。结果与HepG2细胞相比,在HepG2.2.15细胞中m6A修饰富集,METTL3、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在OE-METTL3组中m6A修饰富集增强,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HBV复制相关指标(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HBV pgRNA)升高(P<0.01);在si-METTL3组中则相反。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免疫共沉淀显示METTL3与IGF2BP2为互作蛋白。与Control组相比,在si-IGF2BP2组中m6A修饰富集减弱,METTL3表达水平降低(P<0.01),HBV复制相关指标降低(P<0.01)。在OE-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OE-METTL3组降低(P<0.001)。在si-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si-METTL3组、si-IGF2BP2组降低(P<0.05)。结论METTL3依赖IGF2BP2富集m6A通过增强HBV rcDNA转化为cccDNA,进而增强pgRNA逆转录复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样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 N6-甲基腺苷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IGF-1、IGF-2、IGFBP-3水平与正常胎儿生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2
作者 陆宇萍 陆志洁 +1 位作者 钱丽娟 邵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IGF-2、IGF结合蛋白3(IGF binding protein 3,IGFBP-3)与正常胎儿生长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正常体...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IGF-2、IGF结合蛋白3(IGF binding protein 3,IGFBP-3)与正常胎儿生长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正常体重儿的初产妇66例,分为妊娠16~18周、妊娠26~28周、妊娠37~40周3个阶段进行纵向观察,放射免疫法测定孕妇各阶段血清中IGF-1、IGF-2、IGFBP-3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孕期母血IGF-1水平随着孕周增加明显上升,其中IGF-1水平在妊娠37~40周高于妊娠26~28周,妊娠26~28周高于妊娠16~18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孕期母血IGF-2水平随孕周增加无明显改变,妊娠3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血IGFBP-3水平妊娠37~40周高于妊娠26~28周及妊娠16~18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26~28周与妊娠16~18周无显著差异。妊娠16~18周、26~28周和37~40周3阶段母血IGF-1、IGF-2、IGFBP-3水平与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孕妇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正常胎儿生长密切相关,IGF-1可作为临床评价不同阶段正常胎儿生长的指标,而IGFBP-3更多地反映了妊娠中晚期正常胎儿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正常胎儿生长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 胰岛素 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任艳玲 郑洪新 +2 位作者 杜松 赵金茹 李淑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3周,取离体胫骨测量组织学参数髓腔面积百分率(%Ma.Ar)、骨小梁厚度(Tb.Th),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3周,取离体胫骨测量组织学参数髓腔面积百分率(%Ma.Ar)、骨小梁厚度(Tb.Th),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骨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23蛋白在骨组织中的定位,用Westernblot杂交法检测骨组织TGFβ1、Smad2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Sham组)比较,模型大鼠(OVX组)骨组织Tb.Th缩小,%Ma.Ar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1);OVX组TGFβ1的mRNA、蛋白及Smad2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mad23蛋白广泛表达于骨组织干骺端,主要表达于骨基质表面及骨小梁周围的成骨细胞。结论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2/3蛋白 骨质疏松症 卵巢切除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信号转导蛋白 大鼠骨组织 SMAD 去卵巢 免疫组化法检测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脂肪组织中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品种差异 被引量:22
4
作者 郭玉姣 唐国庆 +2 位作者 李学伟 朱砺 李明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2-606,共5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长白猪和太湖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时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1)品种内日龄间比较,长白猪IGF2mRNA在30日龄时的表达量极...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长白猪和太湖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时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1)品种内日龄间比较,长白猪IGF2mRNA在30日龄时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之后逐渐下降,至120日龄降到最低,150日龄时又明显上升;太湖猪IGF2mRNA在30~60日龄的表达量较高,90日龄降至最低,120日龄迅速回升,之后又有所下降。两品种IGFBP3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基本相同,3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60日龄显著下降(P<0.05),之后趋于平缓但略有波动。(2)品种间同日龄比较,120日龄时太湖猪IGF2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150日龄时太湖猪IGFBP3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0.01),其余日龄间两品种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猪脂肪组织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存在明显的发育性变化和品种差异;IGF2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脂肪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荧光实时定量PCR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血IGF-1及IGFBP-3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聪 潘莉莉 +3 位作者 李强 张咏言 刘英敏 郭兑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0-121,124,共3页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3)水平与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法对 76例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 IGF- 1及 IGFBP- 3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2型糖尿病...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 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3(IGFBP-3)水平与糖尿病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法对 76例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 IGF- 1及 IGFBP- 3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 IGF- 1、IGFBP- 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 (P均 <0 .0 1)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血 IGF- 1、IGFBP- 3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者 (P <0 .0 1,P <0 .0 5 ) ;血 IGF- 1与 IGFBP- 3水平呈正相关 (r=0 .6 93,P <0 .0 1) ;但是 IGF- 1与 FPG呈负相关 (r=- 0 .391,P <0 .0 5 ) ;IGFBP- 3与 Hb Alc呈负相关 (r=- 0 .40 1,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血中 IGF- 1及 IGFBP- 3水平降低。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 ,血 IGF- 1及IGFBP- 3水平升高。 IGF- 1及 IGFBP- 3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IGF-1 IGFBP-3 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在肺鳞癌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黎娟 张锦辉 +3 位作者 王研 郑琳琳 林贞花 蔡英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评价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92例肺鳞癌及癌旁组织中IMP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及总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鳞癌组织中IMP3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评价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92例肺鳞癌及癌旁组织中IMP3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及总生存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鳞癌组织中IMP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70.145,P<0.01),IMP3蛋白在肺鳞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低、有转移以及病理分期高密切相关(χ2分别为9.811、11.926和7.136,P<0.01);癌组织中IMP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呈负相关(Log-rank=23.889,P<0.01),IMP3阳性表达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风险比:0.436,95%置信区间:0.247~0.768,P<0.01)。结论 IMP3表达的肺鳞癌预后较差,可作为新的肺鳞癌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IMP3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IGFBP-3、TNF-α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疗效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虎静 雷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74-1779,共6页
目的观察IGF-1、IGFBP-3、TNF-α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中的表达特点,以及经抗骨质疏松治疗前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的变化,探讨IGF-1、IGFBP-3、TNF-α作为OP... 目的观察IGF-1、IGFBP-3、TNF-α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中的表达特点,以及经抗骨质疏松治疗前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的变化,探讨IGF-1、IGFBP-3、TNF-α作为OP疗效评判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的T2DM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共95例,失访7例,最终纳入88例,化验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IGF-1、IGFBP-3、TNF-α,并测量BMD。结果(1)IGF-1、IGFBP-3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后水平均较前升高;而TNF-α则表达减少(P<0.05);(2)治疗后全髋、股骨颈及腰1~4的BMD以及IGF-1、IGFBP-3较治疗前有上升,TNF-α下降,Ward’s三角、大粗隆、股骨干的BMD变化不大;(3)治疗后β-CTX降低(P<0.05),TP1NP、25(OH)D升高(P<0.05),PTH和OC无明显变化;(4)治疗后,将各部位BMD与IGF-1、IGFBP-3、TNF-α等化验数据作相关性分析,提示股骨颈BMD与IGF-1、IGFBP-3存在正相关,腰1~4的BMD与TNF-α存在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5(OH)D及TP1NP均与IGF-1、IGFBP-3存在正相关,与TNF-α负相关;β-CTX与TNF-α存在正相关,与IGFBP-3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IGFBP-3、TNF-α与BMD、骨代谢的变化有一定关系,骨质疏松治疗后患者的骨形成指标TP1NP增加、25(OH)D增加,骨吸收指标β-CTX减少,同步发生变化的还有骨密度的有效提高,以及IGF-1、IGFBP-3的增加和TNF-α的降低。通过对IGF-1、IGFBP-3、TNF-α检测联合骨代谢指标的改善可以有效评估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25泛素化IGF2BP3后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的活力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涛 温剑虎 王继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讨含三重基序蛋白25(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25,TRIM25)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binding protein 3,IGF2BP3)与人食管癌EC109细胞活力的关系。方法:将EC109细胞分... 目的:探讨含三重基序蛋白25(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25,TRIM25)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binding protein 3,IGF2BP3)与人食管癌EC109细胞活力的关系。方法:将EC109细胞分为过表达TRIM25组、过表达IGF2BP3组、敲减TRIM25组和敲减IGF2BP3表达且过表达TRIM25组,用MTT法和CCK-8法测定EC109细胞的活力;检测过表达TRIM25对IGF2BP3稳定性的影响;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TRIM25和IGF2BP3之间的相互作用;对EC109细胞转染过表达TRIM25载体或空载体,用免疫沉淀技术检测IGF2BP3泛素化程度的差异。结果:过表达TRIM25时,EC109细胞的活力受到抑制;过表达IGF2BP3时,EC109细胞的活力受到促进;敲减IGF2BP3表达的同时过表达TRIM25,EC109细胞的活力与单纯敲减IGF2BP3表达组比较无明显变化;过表达TRIM25时IGF2BP3的表达量减少,但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EC109细胞后IGF2BP3的表达量得以恢复;敲减TRIM25对EC109细胞的活力在第2、3和4天有明显的促进效应;此外TRIM25与IGF2BP3存在相互作用;与此同时,过表达TRIM25后,IGF2BP3的泛素化程度增加。结论:TRIM25泛素化IGF2BP3,使IGF2BP3被蛋白酶体降解,从而抑制食管癌细胞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化 含三重基序蛋白2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AGLR激活RUNX2并抑制NLRP3炎症小体对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 陈新宇 +2 位作者 黄兹艺 邓杨柳 崔红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0-837,共8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AGLR对胫骨骨折(TF)小鼠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和骨折愈合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体外对成骨细胞MC3T3-E1沉默HAGLR,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AGLR对胫骨骨折(TF)小鼠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和骨折愈合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体外对成骨细胞MC3T3-E1沉默HAGLR,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UNX2、磷酸化RUNX2(p-RUNX2)以及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通过小鼠TF手术建立TF小鼠模型,在模型小鼠体内过表达HAGLR,并在过表达HAGLR的基础上沉默RUNX2或加入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qPCR法检测HAGLR和RUNX2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microCT测量小鼠骨痂体积(MBV),称量小鼠的全长胫骨湿重。结果沉默HAGLR导致MC3T3-E1细胞活力降低且凋亡率增加(P<0.05),且RUNX2、p-RUNX2、BALP和骨钙素表达量均降低(P<0.05),NLRP3、Caspase1、ASC、IL-1β的表达量都增加(P<0.05)。与健康组织比较,TF小鼠体内HAGLR和RUNX2表达量降低(P<0.05)。过表达HAGLR促进TF小鼠体内的HAGLR和RUNX2表达,并增加MBV和全长胫骨湿重以及IGF-1的表达量(P<0.05)。在过表达HAGLR的基础上沉默RUNX2导致TF小鼠的MBV、全长胫骨湿重和IGF-1表达量都降低(P<0.05)。而在过表达HAGLR的基础上加入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导致MBV、全长胫骨湿重和IGF-1表达又增加(P<0.05)。结论LncRNA HAGLR通过激活RUNX2并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促进TF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同源框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的长非编码RNA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gr2/Egr3的生物学作用及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炜 马俊福 +1 位作者 朱跃兰 侯秀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4-528,共5页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属于即刻反应因子,其家族成员包括Egr1、Egr2、Egr3、Egr4。该家族主要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现已发现,Egr2/Egr3不仅影响T/B细胞的增殖分化,也与多条信号通路如JAK/STAT、NF-κB等有交叉点。Egr2...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属于即刻反应因子,其家族成员包括Egr1、Egr2、Egr3、Egr4。该家族主要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现已发现,Egr2/Egr3不仅影响T/B细胞的增殖分化,也与多条信号通路如JAK/STAT、NF-κB等有交叉点。Egr2和Egr3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Egr2/Egr3有可能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靶点。文章就Egr2/Egr3的生物学作用及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Egr2 Egr3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抗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伟 徐清问 +5 位作者 杨颖 童晶晶 张君 李燕 邵壮 李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IGF2BP3)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IGF2BP3-His融合蛋白,制备和鉴定小鼠抗人IGF2BP3多克隆抗体。方法用PCR方法扩增IGF2BP3基因,构建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3(IGF2BP3)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IGF2BP3-His融合蛋白,制备和鉴定小鼠抗人IGF2BP3多克隆抗体。方法用PCR方法扩增IGF2BP3基因,构建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IGF2BP3蛋白的表达。所获得的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并用透析方法脱去尿素使蛋白复性,获得IGF2BP3原核表达蛋白。将制备的原核表达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再用ELISA、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抗体的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出IGF2BP3基因,经测序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PCR酶切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pET-28a-IGF2BP3原核表达载体;质粒在BL21(DE3)中成功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70000左右的融合蛋白,纯化后经SDS-PAGE分析纯度在90%以上。ELISA确定抗体效价在1∶50000以上,且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均证实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目的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的小鼠抗人IGF2BP3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肿瘤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RPE细胞分泌TGF-β2、MMP-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晁荣荣 郑柳 +1 位作者 范晶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GF-1、LY294002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浓度。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GF-1组(80μg·L^(-1) IGF-1)、IGF-1+LY294002组(80μg·L^(-1) IGF-1+30 mmol·L^(-1) LY294002)、LY294002组(30 mmol·L^(-1) LY294002),使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0μg·L^(-1) IGF-1比较,80μg·L^(-1) IGF-1的细胞活力24 h变化显著(P<0.05),故确定其为IGF-1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与0 mmol·L^(-1) LY294002比较,24 h的30 mmol·L^(-1) LY294002接近半数抑制浓度,故确定其为LY294002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迁移率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GF-1、LY294002培养24 h,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IGF-1能促进ARPE-19细胞增殖、迁移;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ARPE-19细胞中TGF-β2、MMP-2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病理学新技术的进展和争议
13
作者 张钰佳 马力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90,共8页
乳腺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为乳腺癌的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基础支撑。目前,乳腺癌诊疗精准化已成为基本趋势,多种新型药物的出现对乳腺癌病理学诊断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的应用为人... 乳腺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为乳腺癌的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基础支撑。目前,乳腺癌诊疗精准化已成为基本趋势,多种新型药物的出现对乳腺癌病理学诊断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的应用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低表达(HER2-low)与HER2超低表达(HER2-ultra low)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随着HER2表达状态分类的细化,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作为传统HER2检测手段的检验效能受到挑战,HER2-low存在判读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判读结果存在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并受空白切片保存时间影响,寻找可提高IHC检验效能和判读准确度的辅助方法以及合理可及的新型HER2检测方式是当前重要的探索方向。在此背景下,HER2-low由于不具有明显稳定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特征,以及缺乏特殊的治疗获益和预后相关性,目前尚不适宜被视作独立的分子分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种乳腺癌致病相关基因被确定,相应药物的研发应用使基因诊断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决策权重提升。近年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简称PAM通路)抑制剂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潜力,临床对于PIK3CA/AKT1/PTEN基因检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初检时间前移成为趋势;检测样本首选肿瘤组织样本,可使用血浆样本作为必要补充,原发肿瘤或复发肿瘤样本检测效力相似,均可酌情选择。BRCA突变是乳腺癌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之一,目前国内外多部指南对于BRCA突变检测的目标人群推荐情况存在细节差异,但总体原则均为根据患者确诊年龄、相关家族史及既往治疗反应选择BRCA突变风险较高和可能从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本文汇总国内外乳腺病理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争议,着重介绍HER2-low与HER2-ultra low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及当前检测存在的不足、PAM通路异常乳腺癌的诊疗进展以及BRCA基因突变的检测目标人群选择,拟为乳腺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从临床医师角度探讨乳腺病理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病理学 新技术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BR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珺 郭颖 +2 位作者 宗实 刘彩霞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mRNA表达,并比较各...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mRNA表达,并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IGFIR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绒毛组织(P<0.01);两种绒毛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绒毛组织中IGF2 mRNA表达量与IGF1R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345,P<0.01),与IGFBP3 mRNA表达量无相关性(r=0.22,P=0.292);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 mRNA表达量与IGF1R和IGFBP3 mRNA表达量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IGF家族成员IGF2和IGF1R mRNA表达的降低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铅污染对儿童GH-IGF-1轴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毅鑫 黄祺 +9 位作者 唐春宇 程学敏 高亚琳 陈虹钖 黄楠 李桉琪 薛玉堂 左其亭 巴月 崔留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沙颍河铅污染现状及其对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GH-IGF-1)轴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淮河沙颍河流域S县两个村庄作为调查点(依距河岸距离远近分别定为对照区和污染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河水... 目的:探讨沙颍河铅污染现状及其对儿童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GH-IGF-1)轴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淮河沙颍河流域S县两个村庄作为调查点(依距河岸距离远近分别定为对照区和污染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河水和调查点饮用水及土壤中的铅含量。整群抽取两村庄小学8~13岁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伏安极谱法测定儿童血清铅含量;ELISA法检测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生长激素(GH)和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水平;电子体重计、身高坐高计、皮褶厚度计及Gulick卷尺分别测量体重、身高、皮褶厚度和胸围。结果:河水3个采样断面铅浓度均超过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Ⅴ级。污染区饮用水及土壤铅含量均高于对照区( t=2.663和2.300,P<0.05)。污染区儿童血清铅含量高于对照区儿童(t=3.227,P=0.002)。污染区男孩身高、体重、皮褶厚度、胸围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区女孩身高、体重和胸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污染区女孩皮褶厚度高于对照区(t=3.036,P=0.003)。结论:沙颍河流域的饮用水中铅含量明显升高,污染区儿童血清GH-IGF-1轴相关因子水平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结合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