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煤矿典型水灾隐患特征及治理技术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书宁 樊敏 +5 位作者 郭小铭 刘英锋 郭康 姬中奎 李超峰 薛小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2-916,共15页
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2022年煤炭产量达7.46亿t,是我国主要产煤省份之一。由于全省煤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明显,煤矿水灾类型多样,随着近年煤炭开采强度的增大,水灾事故时有发生,防治水形势较为严峻。以煤炭赋存条件为基础,系统总... 陕西省煤炭资源丰富,2022年煤炭产量达7.46亿t,是我国主要产煤省份之一。由于全省煤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明显,煤矿水灾类型多样,随着近年煤炭开采强度的增大,水灾事故时有发生,防治水形势较为严峻。以煤炭赋存条件为基础,系统总结区域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界定典型水灾类型及各类水灾影响区域分布,论述典型水灾的形成机理及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研究表明:(1)陕西省主要煤炭产区分为陕北、黄陇、渭北三大区,陕北侏罗纪煤田主要有顶板松散沙层水灾隐患、厚层砂岩水灾隐患、溃水溃沙灾害,局部区域分布有烧变岩对煤矿造成水灾隐患;黄陇煤田主要受顶板巨厚砂岩水灾隐患、离层溃水隐患、泥砂溃涌灾害隐患威胁;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渭北煤田,主要受到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水灾隐患威胁。(2)陕北侏罗系煤田顶板水灾隐患主要为顶板含水层受开采导水裂隙带扰动形成,导水裂隙波及砂岩含水层或松散沙层可形成持续大流量涌水,部分区域充水强度较大,在短时间水量较大超过排水系统能力时造成顶板水灾,在薄基岩区域垮落带直接导通松散沙层时可转变为溃水溃沙灾害,导水裂隙带影响到烧变岩富水区域时可形成瞬时水量大且持续的烧变岩水灾;黄陇煤田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受采动导水裂隙带波及形成高强度持续涌水并可能形成顶板水灾,当含水层下部隔水层厚度较大时,可能形成离层溃水灾害,当近煤层顶板岩层松软遇水易崩解时可转变为泥砂溃涌灾害;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渭北煤田,煤层开采底板扰动破坏带或断层等构造导通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时,会引发极为严重的底板突水灾害,该类灾害具突发性强、瞬时水量大的特征。(3)各区域的顶板水灾隐患治理技术主要包括钻孔疏泄、注浆治理、开采参数控制等,底板水灾隐患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区域注浆加固及封堵等;烧变岩水灾隐患主要采取帷幕注浆与钻孔探放有机结合的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煤矿 溃水溃沙 烧变岩水灾 离层溃水 泥砂溃涌 底板奥灰水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集矿区深部1煤层底板奥灰岩溶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韩锋 詹润 +3 位作者 孙贵 顾承串 李宏泽 雷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0-1086,共7页
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是影响华北型煤矿深部开采的重要水害,在水-岩相互作用下奥灰含水层易导致煤层底板突水。为进一步认识奥灰岩溶突水问题,文章以新集矿区深部1煤层开采为例,利用矿区近些年最新积累的奥灰钻孔资料,选取断层强度指数、... 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是影响华北型煤矿深部开采的重要水害,在水-岩相互作用下奥灰含水层易导致煤层底板突水。为进一步认识奥灰岩溶突水问题,文章以新集矿区深部1煤层开采为例,利用矿区近些年最新积累的奥灰钻孔资料,选取断层强度指数、断层交叉点与尖灭点、含水层水压、富水性、隔水层等效厚度、脆塑比7个因素作为奥灰岩溶突水的主控因素,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主控因素影响权重。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各主控因素专题图,通过对专题栅格图归一化处理,将各主控因素按照权重进行空间复合叠加,最终获得1煤层底板奥灰岩溶突水危险性评价分区结果。将评价结果与突水系数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基于GIS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更符合矿区实际地质情况,可以为矿区深部煤层开采与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地理信息系统(GIS) 新集矿区 1煤层 底板 奥陶系灰岩 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突水预测控制理论研究 被引量:63
3
作者 宋振骐 郝建 +1 位作者 汤建泉 石永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1-1515,共5页
为研究断层突水机理及其预测控制方法,以"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为指导,在考虑采动引起的岩层运动及矿山压力对岩溶水压及断层煤柱的影响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底板岩溶水剧增的原因及传统防治水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建... 为研究断层突水机理及其预测控制方法,以"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为指导,在考虑采动引起的岩层运动及矿山压力对岩溶水压及断层煤柱的影响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底板岩溶水剧增的原因及传统防治水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跨断层开采的预测控制力学模型,制定了相关控制准则。结果表明:岩溶水压的增大与采动所引起的上覆岩层运动有重要关系,特别是对于封闭型溶洞其水压会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剧增;留设断层煤柱的传统防治水方法是不合理的,应采用把开切眼布置在经相邻工作面推进,构造应力已经释放的"内应力场"中,以最短距离推过断层的方案;"工作面长度越大,突水可能性越大"的传统观点是不准确的,工作面长度必须大于基本顶第1次断裂步距才能有效抑制底f板回弹,防治底板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灰岩溶水 断层突水 断层煤柱 预测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叶世雄 贾明涛 +1 位作者 潘传鹏 陈建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煤矿奥灰岩岩溶水类底板突水评价模型。选取煤层底板的地质构造(断裂构造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岩体的裂隙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水压、含水性、岩溶含水层发育情况、强水源补给情况)、底板隔水层条件(隔...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煤矿奥灰岩岩溶水类底板突水评价模型。选取煤层底板的地质构造(断裂构造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岩体的裂隙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水压、含水性、岩溶含水层发育情况、强水源补给情况)、底板隔水层条件(隔水层厚度、岩石力学强度以及隔水岩层的完整性)、开采条件(采厚和采深)4个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指标值的类型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级和赋值,建立评判集,进而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将13个突水评价指标值代入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得到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利用该方法对肥城矿区14个地质块段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底板突水 未确知测度 奥灰岩岩溶水类 置信度识别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含隐伏溶洞滞后突水机理 被引量:21
5
作者 焦阳 白海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77-382,共6页
为了避免华北煤田底板含隐伏溶洞滞后突水事故的发生,以丰沛矿区三河尖矿特大水害为例,通过特殊环境下岩溶溶洞的形成原因与滞后突水的物理过程分析。数值软件模拟与事故现场观测资料对比,综合研究含隐伏溶洞底板的滞后突水机理,结果表... 为了避免华北煤田底板含隐伏溶洞滞后突水事故的发生,以丰沛矿区三河尖矿特大水害为例,通过特殊环境下岩溶溶洞的形成原因与滞后突水的物理过程分析。数值软件模拟与事故现场观测资料对比,综合研究含隐伏溶洞底板的滞后突水机理,结果表明:新构造断裂对原始封闭地下水系统的打破及高温高压高矿化度岩溶水对白云岩的融化剥蚀是溶洞形成并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受采动应力与高岩溶水压力影响,隐伏溶洞顶部不断形成新岩溶塌陷且破坏隔水层的现象客观存在,是突水通道形成的关键因素;工作面推过隐伏溶洞上方一定距离,受岩溶塌陷持续剥蚀而逐渐变薄的残余隔水层因强度不足以抵抗高岩溶水压力而瞬间破断,致使采动裂隙与岩溶塌陷相互贯通,引发滞后性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溶洞 滞后突水 底板 隔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老空底板奥灰突水:成因机制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帅 李书乾 +4 位作者 尹尚先 梁满玉 孟浩鹏 祁荣荣 李媛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12,共10页
河北峰峰矿区辛安矿2021年“10·25”小煤窑区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突水,导致矿井生产水平被淹,矿井停产。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老空区底板奥灰岩溶水突(涌)水概念,总结其区别于采动引发老空透水或底板突水事故的内涵及外延,... 河北峰峰矿区辛安矿2021年“10·25”小煤窑区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突水,导致矿井生产水平被淹,矿井停产。对事故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老空区底板奥灰岩溶水突(涌)水概念,总结其区别于采动引发老空透水或底板突水事故的内涵及外延,揭示浅部老空区底板奥灰承压水储能释放动态演化的突水机制。基于区域奥灰岩溶演化史,采用流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探治工程揭露,确定区域奥灰岩溶强径流带在井田内的展布形态,建立岩溶水动力场模型,应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方法反演辛安矿“10·25”突水时间及空间位置。针对煤矿采空区底板奥灰突水特点及难点,提出流场树靶、探治结合、新旧共治“三位一体”的水害防控技术体系,经过3个阶段治理实践,不仅3个老旧突水点共1080 m^(3)/h涌水量以及新突水点稳定涌水量3600 m^(3)/h得到完全封堵,且矿井原正常涌水量2040 m^(3)/h下降到1020 m^(3)/h,效果超出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空底板奥灰突水 储能释放 突水时间反演 突水通道定位 防控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侯井田薄底板奥灰突水条件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瑞玺 阎海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46,共5页
为了有效防止薄底板条件下煤矿突水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单侯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煤系底板的下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及其与煤层间的隔水层特征和该井田突水案例的分析,对薄底板奥灰突水条件及控制因素以及对突水后地面治理工程的总结,... 为了有效防止薄底板条件下煤矿突水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单侯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煤系底板的下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及其与煤层间的隔水层特征和该井田突水案例的分析,对薄底板奥灰突水条件及控制因素以及对突水后地面治理工程的总结,提出了地面注浆是薄底板条件下突水治理的有效途径。工程实践表明,应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并对重点水害进行超前分类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突水 薄底板 奥陶系石灰岩 地面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双楼矿区9~#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超 宋正宇 石小蒙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分析了张双楼矿9#煤层开采的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导水性,利用突水系数法评价了9#煤层底板的突水危险性,根据评价结果和采区水文地质资料论证了疏降四灰水安全开采9#煤层的可行性,通过疏水降压工程的实施解放了受水害威胁的煤层。
关键词 底板突水 突水系数 四灰水 疏放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泉矿东井煤层底板突水注浆治理技术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绿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分析了葛泉矿东井9号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原因,确定了奥灰水要以防为主,五灰(本溪灰岩)水以治为主的治水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治理成本,决定采用低成本的黏土水泥浆代替原常用的单液水泥浆。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标准,严格控... 分析了葛泉矿东井9号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原因,确定了奥灰水要以防为主,五灰(本溪灰岩)水以治为主的治水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治理成本,决定采用低成本的黏土水泥浆代替原常用的单液水泥浆。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标准,严格控制浆液的各种基本参数。注浆后通过取芯和检查孔等检验,证实该方法对煤层底板突水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 注浆技术 黏土水泥浆 灰岩水 突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柏煤矿奥灰水赋存特征及其突水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刚 王海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6期77-79,共3页
为了防止底板水害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根据团柏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利用现场实测技术,对奥灰水赋存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含水层突水量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团柏煤矿底板奥灰水突水量进行了预测,以期指导煤矿开采设计。
关键词 奥灰水 突水量 底板水害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富水承压溶洞突水力学模型构建及突水判据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博 刘子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237,共6页
西南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强烈,该地区主采的二叠系煤层底板茅口组灰岩中常见充水性溶洞,煤矿开采过程中一旦遇到隐伏富水承压溶洞,在采动和承压水双重作用下,极易导致煤层底板隔水岩体失... 西南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岩溶发育强烈,该地区主采的二叠系煤层底板茅口组灰岩中常见充水性溶洞,煤矿开采过程中一旦遇到隐伏富水承压溶洞,在采动和承压水双重作用下,极易导致煤层底板隔水岩体失稳破坏产生突水灾害,对煤矿的安全开采造成严重威胁。为研究煤层底板富水承压溶洞突水灾害发生时的地质控制因素及隔水岩体失稳破坏的力学行为,有效保障煤矿安全开采,基于西南岩溶地区溶洞的形态特点、隔水岩体的受力特征,将溶洞顶板简化为圆形断面,将溶洞与煤层之间的隔水岩体简化为由无数积分薄圆板构成的圆锥台体,建立了煤层底板富水承压溶洞突水力学模型。运用突变理论中的尖点突变模型对力学模型进行解析,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得出了系统变形失稳的标准势函数表达式,进而研究了系统的临界稳定状态,推导了煤层底板富水承压溶洞突水的力学判据。研究表明:隔水岩体失稳破坏进而引发富水承压溶洞突水的地质因素主要由隔水岩体的厚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及溶洞的尺寸和水压等控制,且当隔水岩体厚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越小,溶洞尺寸和水压越大时,越容易发生突水灾害。研究成果可以为煤层底板溶洞突水现象的解释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 突水 力学模型 突水判据 控制因素 底板承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峰峰矿区特大突水灾害治理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铁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6-19,共4页
以峰峰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背景,针对奥灰突水灾害治理的难点,提出了奥灰突水灾害治理的原则及技术路线,研究了奥灰突水通道和突水点探查和治理的方法,确定了奥灰特大突水灾害的快速治理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峰峰矿区奥... 以峰峰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背景,针对奥灰突水灾害治理的难点,提出了奥灰突水灾害治理的原则及技术路线,研究了奥灰突水通道和突水点探查和治理的方法,确定了奥灰特大突水灾害的快速治理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峰峰矿区奥灰特大突水快速治理技术对于华北型岩溶矿区水害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峰矿区 奥灰突水 岩溶矿区 水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各庄矿奥灰水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洪恩 邢中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范各庄矿北翼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煤系基底奥灰富水性强,发育有断裂构造、岩溶陷落柱等垂向构造,因此,奥灰水为该区域重点防范对象。为确保安全生产,分析评价了煤矿开采中是否存在突水危险,提出防范水害发生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断裂构造 岩溶陷落柱 奥灰水 突水危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融合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 被引量:34
14
作者 施龙青 曲兴玥 +4 位作者 韩进 邱梅 高卫富 秦道霞 刘海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84-2493,共10页
在我国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田中,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现象尤为突出。为准确地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防治煤矿水害事故,实现承压水体上煤层安全开采。基于未知测度-集对分析理论,选用含水层厚度、单位涌水量、充水含水层渗... 在我国华北型石炭—二叠系煤田中,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现象尤为突出。为准确地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防治煤矿水害事故,实现承压水体上煤层安全开采。基于未知测度-集对分析理论,选用含水层厚度、单位涌水量、充水含水层渗透性、水压、断层影响因子、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岩性组合特征以及底板破坏深度8个指标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采用有序二元比较量化法和区间数模糊决策矩阵EA-TOPSIS排序模型分别确定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主控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之上,基于冲突证据理论将二者进行耦合,得到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主控因素组合权重,保证了对动态模型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有效评价。基于未知测度-集对分析理论,构建单指标直线型未知测度函数及非直线型未知测度函数,并以新汶煤田煤层开采为例,将30个监测点处实测的8个指标值代入,建立多指标综合测度矩阵。引入“置信度”评价准则判定样本数据 X i 所属的危险性等级。并通过集对分析,进一步表征新汶煤田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风险总体态势。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吻合。在此基础之上,依据搜集的大量华北煤矿突水案例,以其中典型的15个为例,将建立的模型推广到整个华北煤田底板突水危险性的评价。通过与矿井实际突水情况对比可以发现,模型确定的矿井突水危险性等级与实际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价整个华北煤田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灰岩岩溶突水 危险性评价 有序二元比较量化 EA-TOPSIS 冲突证据理论 未知测度评价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组煤带压开采水文地质补勘与安全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西增 王磊 郭珍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121 135,135,共5页
为掌握含水层煤层的水文地质情况,以满足下组煤带压开采的需要,以铁新煤砂原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依据,综合利用地面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水文测井、水质分析等勘查手段,探测研究了矿区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富水性及太灰与下伏奥... 为掌握含水层煤层的水文地质情况,以满足下组煤带压开采的需要,以铁新煤砂原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依据,综合利用地面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水文测井、水质分析等勘查手段,探测研究了矿区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富水性及太灰与下伏奥灰岩溶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结果表明:9号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均小于0.06 MPa/m,全区处在安全区,9号煤层能够安全开采。10号和11号煤层底板危险性按突水系数可分为2个区:突水系数小于0.06 MPa/m,在正常地段可安全开采,而突水危险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才能进行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组煤带压开采 奥灰水 岩溶水 突水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灰岩水区域治理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建国 宋德熹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74,共4页
介绍了平顶山矿区灰岩水区域治理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确立了灰岩水区域治理原则,提出了突水危险性分区的概念,即将突水危险性区域划分为非突水危险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3类;为灰岩水区域治理搭建了平台,制定了灰岩水区域治理的技术... 介绍了平顶山矿区灰岩水区域治理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确立了灰岩水区域治理原则,提出了突水危险性分区的概念,即将突水危险性区域划分为非突水危险区、突水威胁区和突水危险区3类;为灰岩水区域治理搭建了平台,制定了灰岩水区域治理的技术路线,针对平顶山矿区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制定了联合和单一的灰岩水区域治理方案,通过区域治理,有效遏制了煤层底板突水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水 平顶山矿区 底板突水 水文地质 底板承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煤田两翼矿区断层突水危险性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普山 胡城 +1 位作者 黄存捍 张汉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80,共3页
文章分析了中平能化两翼矿区历次断层突水特征,研究了影响矿井断层突水量的各因素与断层突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选用断层类别、突水量、是否切割寒武系灰岩含水层、含水层水压值等水文地质特征作为判别因子,将断层突水危险性分为四类,并... 文章分析了中平能化两翼矿区历次断层突水特征,研究了影响矿井断层突水量的各因素与断层突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选用断层类别、突水量、是否切割寒武系灰岩含水层、含水层水压值等水文地质特征作为判别因子,将断层突水危险性分为四类,并对中平能化两翼矿区12条主要影响断层进行突水危险性分类,其中,判别为一类危险的断层有4条,二类危险的有3条。最后,提出断层突水防治措施,为现场防治水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底板突水 寒武系灰岩 突水危险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兰煤矿主斜井底水仓底板加固防治水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盛彬 杨高峰 +2 位作者 李俊杰 郭明刚 解奕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4,共5页
山西太原古交矿区马兰煤矿主斜井底水仓布置在奥陶系顶部隔水关键层内,其底板为奥陶系峰峰组灰岩,隔水层厚度4.17 m,受到底板奥灰承压含水层的严重威胁。为了消除突水隐患,在水仓底板岩石变形破坏机理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研究... 山西太原古交矿区马兰煤矿主斜井底水仓布置在奥陶系顶部隔水关键层内,其底板为奥陶系峰峰组灰岩,隔水层厚度4.17 m,受到底板奥灰承压含水层的严重威胁。为了消除突水隐患,在水仓底板岩石变形破坏机理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研究区奥灰含水层距离近、水量大的特殊情况,探索出一种新型注浆加固方法对水仓底板进行注浆加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设计为一钢筋混凝土盖先覆于水仓底板上,同时用加强筋与围岩连接,之后再采用浅孔低压与深孔高压交替注浆充填的方法进行加固。此方法使水仓底板与围岩成为一个整体,对浆液起到封闭作用,使底板更加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灰岩 近间距 底板突水 注浆加固 钢筋混凝土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火成岩与奥灰水双重胁迫下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建 吴洪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5,共4页
根据邯邢矿区郭二庄矿9煤层开采受顶板巨厚火成岩和底板奥灰水双重胁迫的特点,分析了巨厚火成岩下煤层底板突水机理,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顶板管理方法和奥灰水压的不同对煤层底板应力分布和变形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厚火成岩顶板条件... 根据邯邢矿区郭二庄矿9煤层开采受顶板巨厚火成岩和底板奥灰水双重胁迫的特点,分析了巨厚火成岩下煤层底板突水机理,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顶板管理方法和奥灰水压的不同对煤层底板应力分布和变形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厚火成岩顶板条件下充填开采和强制放顶比疏水降压对减小煤层底板扰动和破坏的作用效果显著,进而提出了以充填开采或强制放顶开采技术为主配合疏水降压的防治水技术;2911工作面开采实践证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底板突水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火成岩 奥灰水 底板突水 防治水技术 充填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