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学教学改革研究热点及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燕 张大瑾 +2 位作者 朱东丽 董珊珊 杨铁林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9-408,共10页
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遗传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 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遗传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为了提升遗传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推动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重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6~2023年间国内外遗传学教学改革领域的690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时间分布、研究主题、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关键词共现等多个维度。结果显示,遗传学教学改革研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关键词分析表明,教学改革、实验教育和医学遗传学等主题已成为研究的焦点,而这些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等方面。高产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农业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本文总结了遗传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借鉴。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促进遗传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创新 文献计量学分析 实验教学 研究热点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TRIZ的专创融合实践教学改革及探索
2
作者 王鑫 史艳国 +3 位作者 姚建涛 唐艳华 张庆玲 叶妮佳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5,共6页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成为深化新工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中以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作为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流程,在教...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成为深化新工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中以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作为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流程,在教学初始阶段通过开设创新方法基础课“创新思维与TRIZ”讲授其基本理论及工具。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专创融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将TRIZ融入实训的步骤,引导学生使用相关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及求解,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同时针对课程评价标准中的创新指标进行细化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有效判断,肯定了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创新方法 TRIZ 实践教学 机器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引领+产教融合”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
3
作者 田翠花 罗莎 +4 位作者 李蕾 张振 陶涛 卿彦 吴义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144,共4页
新工科的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实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及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双碳”教学内容不足、学生创新意识较弱、实践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从优化课... 新工科的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双碳”)战略的实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及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双碳”教学内容不足、学生创新意识较弱、实践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从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模式、产学研协同育人、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总结了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旨在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战略 产教融合 创新人才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设计与控制类综合创新实验的教学实践
4
作者 杜飞龙 何玲 +2 位作者 陈家兑 刘丹 杨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5-160,172,共7页
为了适应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培养兼具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开展机电设计与控制类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教学内容由“机构方案设计及分析、机电概念化设计及仿真、机构装配设计及控制、控制系统设计及联调”... 为了适应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培养兼具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开展机电设计与控制类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教学内容由“机构方案设计及分析、机电概念化设计及仿真、机构装配设计及控制、控制系统设计及联调”4环节构成,教学方法采用“导-学”融合“课前-课内-课后”三段式及“产-学-研-赛-创”多层次融合;评价方式推行多元、多维、全程化目标考核。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学成绩与课程满意度,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结果可为高校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课程 综合创新实验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农业实践教学创新发展
5
作者 赵兴敏 赵晨羽 李桥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
文章以农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农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结合对目前农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综合调查,对现阶段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 文章以农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围绕虚拟仿真技术在农业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展开研究。首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结合对目前农业实践教学现状的综合调查,对现阶段在虚拟仿真技术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汇总,并着重就目前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农业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强调指出现阶段教学中采用的虚拟仿真软件与农业生产实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师生群体对虚拟仿真技术教学更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接受度、掌握度问题;最后,发挥问题导向价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强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促进农业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的策略。包括加强虚拟仿真技术更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农业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农业实践教学 问题 创新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应用于苗绣非遗创新设计的特点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胡鸿 高士明 +1 位作者 赵静 邹峰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5,共15页
如何在非遗活化设计中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工具进行创新,是当代非遗传承人面对的巨大挑战。文章以苗绣为代表的传统图案创新设计为研究对象,应用Midjourney和文心一格采取单一变量控制法,以转化为现代风格为目标,... 如何在非遗活化设计中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工具进行创新,是当代非遗传承人面对的巨大挑战。文章以苗绣为代表的传统图案创新设计为研究对象,应用Midjourney和文心一格采取单一变量控制法,以转化为现代风格为目标,依据皮尔斯符号体系,从客体、表征和诠释三要素,对基于不同参考图、同一提示语转化生成的平面图案和立体产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中外不同文化AI工具应用于非遗创新设计中的特点,由此,总结出供非遗传承人及其合作的设计师应用AI工具进行非遗纹样创新设计的方法,以及适用于非遗传承人使用的AI工具设计创新的提示词公式,提出了AI应用于非遗创新设计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绣图案 非遗创新 AI工具 创新应用设计策略 AI工具应用方法 Midjourney 文心一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文化融入国风服饰设计的创新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娜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5,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入国风服饰设计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为国风服饰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探讨了非遗文化融入国风服饰中的不同类别,梳理了国风服饰的历史演变,并分析非遗文化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入国风服饰设计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为国风服饰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探讨了非遗文化融入国风服饰中的不同类别,梳理了国风服饰的历史演变,并分析非遗文化与国风服饰设计的关联性,探究非遗文化融入国风服饰的设计方法和创新策略,旨在推动现代时尚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国风服饰的设计提供新的视角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国风服饰设计 设计方法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的“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教学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婷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8,共5页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型教学方案,旨在解决当前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痛点和难点。方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学生完成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使其专注于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进而培养跨学科的问...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型教学方案,旨在解决当前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痛点和难点。方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学生完成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使其专注于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进而培养跨学科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实验教学 教学方式创新 跨学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毒理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究
9
作者 段伟艳 段瑛博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530-534,共5页
随着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及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文章以生态毒理学课程为例,探讨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路径,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社会对具有创新能力及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考核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文章以生态毒理学课程为例,探讨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路径,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针对生态毒理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构建了涵盖过程性评价、实践能力考核及多元评价维度的科学教育评价体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这种改革不仅能够满足生态毒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教学需求,还能通过结合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改革 创新教育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
10
作者 邓闪闪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7期185-188,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深刻解答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补齐“三农”领域短板提供了根本遵循。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创新高校思政课育人方法、服务国家战略需... 乡村振兴战略深刻解答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补齐“三农”领域短板提供了根本遵循。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创新高校思政课育人方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融入过程中,应坚持系统性、精准性、动态性的原则,推动理论知识入脑、入心。此外,还需从立足统编教材、提升教师能力、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持续创新方法路径,切实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三农”情怀 创新路径 育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与农业院校核心课程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英浩 崔玉东 +1 位作者 孙虎男 金美华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2期114-117,122,共5页
聚焦于产学研协同与农业院校核心课程的创新,通过整合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构建互利共赢的教育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现有的农业院校核心课程体系存在与实际农业生产脱节等问题,需要引入更多参与和启发式的教学方... 聚焦于产学研协同与农业院校核心课程的创新,通过整合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构建互利共赢的教育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现有的农业院校核心课程体系存在与实际农业生产脱节等问题,需要引入更多参与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以及师资的系统建设,以期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前瞻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 农业教育创新 教学方法改革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国家战略背景下“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实践与思政融入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华斌 盛硕 +2 位作者 王洁宁 史磊 姜芊孜 《园林》 2024年第9期118-124,共7页
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向“应用能力本位教育”。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课... 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向“应用能力本位教育”。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课程“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聚焦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将理论讲授、思政融入、案例解析等全面融入黄河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与设计理念、课程模块与思政融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典型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4个方面,总结课程教学实践与课程思政融入的经验,探索育人理念与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创新,达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立德树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国家战略 风景园林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 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Z方法在《拖拉机构造》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静 王小丽 贾鹏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学生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TRIZ方法在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拖拉机构造》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分析拖拉机...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学生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TRIZ方法在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拖拉机构造》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分析拖拉机构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TRIZ创新方法的应用特点,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融入了TRIZ方法的内容,并以实际案例探讨了TRIZ理论融入《拖拉机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方法 拖拉机构造 多屏幕法 矛盾分析法 课程教学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制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秋霞 孙嫣霞 +3 位作者 董华青 卢春山 唐浩东 丰枫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116,共7页
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项目制研究性学习法。将知识面宽、应用性广、前沿性强的科研课题“胶体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打造为创新探索性实验项目。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以综合能力... 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了项目制研究性学习法。将知识面宽、应用性广、前沿性强的科研课题“胶体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打造为创新探索性实验项目。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团队协作、自主设计探究,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迭代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更加开放、自主的实验环境,完善多维性评价体系,总结项目制研究性学习法的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最终为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提供了一种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创新性实验 胶体金 化学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依卿 李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0,共6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或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具有情境性、主动性、差异性、互动性、过程性、反思性等特点,其实施环节包括重构教学目标、开展学情分析、开发教学...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或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具有情境性、主动性、差异性、互动性、过程性、反思性等特点,其实施环节包括重构教学目标、开展学情分析、开发教学资源、设置教学流程。以“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为例,采用实验法对体验式教学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体验式教学在提高学习成效和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要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充分考虑学生职业需求、加强真实情境环境创造、完善相应的教学规则、加强教学组织引导、充分研究教材等方面的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教法创新 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翻转课堂、传统教学”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德纯 杨发龙 +4 位作者 黄坚 吉文汇 岳华 马绍婧 汤承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96,共5页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技能操作要点多和操作技术抽象,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该文以翻转课堂展示为模式,将课本内容系统地分成不同模块制作微视频,探索信息化和自主学习相融合的“四步法”新模式。结果发现,该模式极大地提高...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课技能操作要点多和操作技术抽象,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该文以翻转课堂展示为模式,将课本内容系统地分成不同模块制作微视频,探索信息化和自主学习相融合的“四步法”新模式。结果发现,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意识以及主动掌握和提高操作技能的意识,为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与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翻转课堂 兽医临床诊断学 教学创新 四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本科教学创新团队建构的价值逻辑、整体框架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同同 吴南中 谭多宁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共7页
建构职教本科教学创新团队是彰显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重要改革措施,有助于落实以共享理念为基础的学校发展愿景、架构以过程为载体的教师能力成长模式、形成以目标为追求的教师团队凝聚力、构建以团队为平台的教师知识共享机制。在... 建构职教本科教学创新团队是彰显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重要改革措施,有助于落实以共享理念为基础的学校发展愿景、架构以过程为载体的教师能力成长模式、形成以目标为追求的教师团队凝聚力、构建以团队为平台的教师知识共享机制。在推动职教本科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层次交互形成职教本科教学创新团队的工作愿景、围绕教师特征形成“总—分—总”的整体任务、围绕创新任务形成“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围绕职教本科教学创新形成以增值反馈为核心的评价框架、围绕共享成果建立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参与的长效机制,通过搭建职教本科教师能力提升平台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本科 教学创新团队 价值逻辑 整体框架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科技课程目标:特征、类型及教学转化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时松 钱松岭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时代性、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引领的科学性等特征。研究认为,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可以划...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时代性、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引领的科学性等特征。研究认为,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可以划分为内容目标、活动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四种类型。基于课程目标类型,通过“分解”“开发”“凝练”等教学转化策略,使用设计教学、实验学习、体验学习等教学方法,有助于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目标类型 教学转化策略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生物学野外综合实践的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2
19
作者 党凯 高源 +2 位作者 王军 姜山峰 牛卫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68,175,共6页
为提高生命科学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了生物学野外综合实践。在该过程中利用秦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建立研究型野外实践基地;实施“基础认知-综合创新-思政育人”三层次综合实践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开展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 为提高生命科学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了生物学野外综合实践。在该过程中利用秦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建立研究型野外实践基地;实施“基础认知-综合创新-思政育人”三层次综合实践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开展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沉浸式实践教学和启发式实践教学;构建将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并重、量化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该实践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综合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 生命学科 实践模式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条件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48
20
作者 于慧 张丽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8,共6页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动力,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新质生产力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更强调较强的知识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数字素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重视跨学科培养...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动力,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新质生产力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更强调较强的知识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数字素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重视跨学科培养、个性课程、包容性环境及数字培训等关键要素。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是:优化课程设置,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前沿知识引入;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推动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校 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多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