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OS-Ig融合蛋白阻断ICOS信号通路可抑制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包晓辰 王健民 +4 位作者 沈茜 周虹 杨建民 宋宁霞 王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913-917,共5页
本研究探讨ICOS-Ig融合蛋白阻断ICOS-B7h信号通路对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作用和机制。建立稳定高表达ICOS-Ig的CHO细胞株,培养制备纯化的ICOS-Ig融合蛋白;以C57BL/6小鼠脾脏来源的CD4+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BABL/C骨髓源成熟树突状细... 本研究探讨ICOS-Ig融合蛋白阻断ICOS-B7h信号通路对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作用和机制。建立稳定高表达ICOS-Ig的CHO细胞株,培养制备纯化的ICOS-Ig融合蛋白;以C57BL/6小鼠脾脏来源的CD4+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BABL/C骨髓源成熟树突状细胞为刺激细胞,应用不同浓度梯度的ICOS-Ig干预,以相同浓度的人Ig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获得的目标蛋白的分子量为54kD,内毒素含量<10EU/ml。ICOS-Ig在≥10μg/ml时可显著减少DC刺激引起的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效应(p<0.01)。ICOS-Ig不影响T淋巴细胞的活化,ICOS-Ig浓度与CD4+ T淋巴细胞的凋亡成正相关。单纯刺激组、ICOS-Ig10μg/ml和20μg/ml干预组的CD4+Annexin V+PI-细胞群的频率分别为15.1%、26.4%和33.6%。ICOS-Ig作用后,Th1细胞因子TNFα分泌降低,Th2细胞因子IL-4分泌增加。结论:ICOS-Ig融合蛋白阻断ICOS通路可明显减弱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并改变Th细胞的极化,对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无影响,但可促进活化的T淋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共刺激分子 icos—Ig融合蛋白 icos信号通路 异基因反应性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ICOS对小鼠移植胰岛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国华 张佳林 +5 位作者 许国岩 钟鑫平 杨蕾 李铁民 程颖 刘永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1-593,共3页
目的:在小鼠胰岛移植模型基础上,通过阻断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探讨ICOS单克隆抗体(ICOS mAb)对移植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供体为近交系昆明小鼠,受体为C57小鼠。受体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受体小鼠仅行开腹手术,不行... 目的:在小鼠胰岛移植模型基础上,通过阻断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探讨ICOS单克隆抗体(ICOS mAb)对移植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供体为近交系昆明小鼠,受体为C57小鼠。受体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受体小鼠仅行开腹手术,不行胰岛移植;对照组:单纯胰岛移植,不给ICOS mAb;实验1、2、3组:分别于胰岛移植后1、3、5 d腹腔内注射ICOSmAb 50、100、200μg/kg。观察小鼠胰岛移植后移植物存活时间和移植胰岛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ICOS在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结果:实验2组小鼠移植胰岛存活时间和实验3组相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而较对照组及实验1组明显延长(P<0.05)I,COS在移植术后7 d受体小鼠T淋巴细胞上表达明显上调。结论I:COS分子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排斥反应中表达上调,参与了排斥反应的发生。ICOS mAb通过阻断ICOS共刺激信号途径,诱导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免疫耐受,减轻排斥反应,延长移植胰岛有功能存活时间。ICOS mAb的最佳给药剂量为10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排斥反应 共刺激信号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ICOS的诱导表达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明方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立足于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就运动对ICOS分子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做一探索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17~23岁运动员共35名为实验对象,建立人体运动免疫研究实验模型;运用密度梯度细胞分离法,获得运动员运动前、... 目的:立足于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就运动对ICOS分子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做一探索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17~23岁运动员共35名为实验对象,建立人体运动免疫研究实验模型;运用密度梯度细胞分离法,获得运动员运动前、期间、运动后不同时段的外周血PBMC;运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MTT法和流式细胞术、RT-PCR技术,体外检测各时段T细胞活化增殖程度、T细胞亚群变化及T细胞表面ICOS及T细胞ICOS mRNA表达水平;将ICOS特异性配体GL-50与上调表达ICOS分子的T细胞体外共育,5天后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0水平,同时检测运动员运动前后血清IL-10、LI-2、IFN-γ水平。结果:运动可激发T细胞活化增殖,导致T细胞亚群变化;运动可诱导活化T细胞上调表达ICOS和ICOSmRNA;ICOS/GL50共刺激信号可刺激T细胞合成分泌IL-10;持续4用运动训练后,运动员血浆IL-10水平显著提高,IL-2、IFN-γ水平明显下降。结论:长期运动应激可诱导活化T细胞上调表达ICOS分子;ICOS分子具有加强T细胞合成分泌IL-10、诱导Th2细胞增殖分化的重要功能;ICOS/GL50共刺激信号诱导IL-10分泌、Th1/Th2失衡,是运动后机体对感染性疾病易感性增高的"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的重要免疫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T细胞 icos分子 TH1/TH2失衡 运动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外周血CD4^(+)T细胞ICOS及CD19^(+)B细胞ICOSL高表达且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正相关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欣欣 王凤鸣 +2 位作者 从相国 沈琼 陈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02-1108,共7页
目的探索诱导性共刺激分子及配体(ICOS/ICOSL)在Graves病(GD)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募集105例初发未治疗的GD甲亢患者纳入初发GD甲亢组,匹配同时期性别、年龄无差异的健康对照组67例。其中初发GD甲亢组有19例患者接受... 目的探索诱导性共刺激分子及配体(ICOS/ICOSL)在Graves病(GD)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募集105例初发未治疗的GD甲亢患者纳入初发GD甲亢组,匹配同时期性别、年龄无差异的健康对照组67例。其中初发GD甲亢组有19例患者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并在门诊规律随访直至TRAb转阴,以动态观察ICOS、ICOSL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分离初发GD甲亢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PCR检测PBMC上ICOS、ICOSL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亚群表面ICOS及CD19^(+)B淋巴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分析其与甲状腺功能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的相关性。动态观察GD甲亢患者治疗前后ICOS、ICOSL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初发GD甲亢组PBMC上ICOS及ICOSL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初发GD甲亢组CD4^(+)T细胞表面ICOS表达水平升高,且与游离甲状腺三碘原氨酸(FT3)水平显著正相关;TRAb高滴度组CD19+B细胞表面ICOS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RAb低滴度组;GD甲亢患者TRAb转阴后,CD4^(+)T细胞表面ICOS及CD19+B细胞表面ICOSL的表达水平较初发时显著下降。结论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OS及CD19+B细胞表面ICOSL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随着TRAb水平降低,CD4^(+)T细胞表面ICOS及CD19+B细胞表面ICOSL表达水平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配体(icosL)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 GRAVES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OS信号介导的免疫反应在SHR大鼠肾纤维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钱小宝 王瑜 +3 位作者 梅仁彪 张文杰 马婕 王晓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ion molecule,ICOS)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无创尾动脉血压测量仪动态监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及其野生对照组... 目的:初步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ion molecule,ICOS)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无创尾动脉血压测量仪动态监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及其野生对照组京都维斯塔尔大鼠(Wistar-Kyoto rats,WKY)的血压情况。应用ELISA法动态检测上述大鼠的24小时尿蛋白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RT-PCR法动态检测上述大鼠肾脏中ICOS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ELISA法动态检测大鼠肾脏及血浆中IL-17A和TGF-β1的表达水平。采用HE及MASSON染色检测各期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情况。结果:SHR大鼠从第6周开始血压及24小时尿蛋白值显著高于同期WKY大鼠。SHR大鼠肾脏中ICOS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从第6周开始亦显著高于同期WKY大鼠,且其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均与SHR大鼠肾脏纤维化评分动态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 A=0.813,PA<0.05;r B=0.753,PB<0.05)。SHR大鼠血浆和肾脏中IL-17A、TGF-β1的表达在10周、23周亦显著高于同期WKY大鼠。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WKY大鼠相比,SHR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明显升高,在23周后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中,ICOS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原发性高血压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ICOS^+T细胞的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其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家强 曹春梅 +3 位作者 Shyamal Goswami 陈沁 高强 张晓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2-361,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属于B7-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在T细胞的激活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ICOS及ICOS^+T细胞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 背景与目的: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属于B7-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在T细胞的激活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ICOS及ICOS^+T细胞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测定ICOS、ICOS^+T细胞在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s,TMAs)和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mIHC)检测2006-200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8例原发性HC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COS^+细胞、ICOS^+CD4^+及ICOS^+CD8^+T细胞的浸润密度和ICOS^+细胞占CD4^+、CD8^+T细胞的百分比。应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ICOS^+细胞和ICOS^+CD4^+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浸润数量显著增加(P<0.000 1和P=0.009 1),而ICOS^+CD8^+T细胞则呈相反的降低趋势(P=0.033);在肿瘤中,ICOS^+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显著高于ICOS^+CD8^+T细胞。此外,ICOS^+CD4^+和ICOS^+CD8^+T细胞占各自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在肿瘤组织中均显著增加(P均<0.000 1)。预后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ICOS^+细胞、ICOS^+CD4^+及ICOS^+CD8^+T细胞浸润高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长,多因素分析证实上述指标是HCC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ICOS在H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ICOS^+细胞、ICOS^+CD4^+及ICOS^+CD8^+T细胞是OS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提示上述指标可作为新的HCC预后免疫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诱导共刺激分子 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ICOS在ITP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姿 瞿文 +7 位作者 邵宗鸿 王化泉 邢莉民 董喜凤 刘召云 李晓娜 张洋 丁少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诱导型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探讨二者在ITP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就诊的ITP患者28例,包括13例... 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诱导型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探讨二者在ITP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就诊的ITP患者28例,包括13例新诊断患者,15例慢性患者,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表面PD-1、ICOS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组ITP患者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新诊断组及对照组(P<0.05);新诊断组及慢性组ITP患者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CO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ITP患者中,PD-1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4942,P<0.01),与ICOS呈正相关(r=0.4342);PD-1、ICOS与淋巴细胞计数均呈负相关(r_(PD-1)=-0.4374;r_(ICOS)=-0.4492)。结论:在ITP患者中,PD-1和ICOS的不平衡表达可能干扰机体的免疫稳态,可以作为ITP患者的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诱导型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塞病患者外周血CD4^+和CD8^+ T细胞上ICOS与CD28共表达水平及与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樊超 陈宏翔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8-721,共4页
目的研究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ICOS(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与CD28共表达水平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D患者(n=22),包括BD活动期(active BD,ABD)患者(n=14)... 目的研究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ICOS(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与CD28共表达水平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D患者(n=22),包括BD活动期(active BD,ABD)患者(n=14)和BD稳定期(stable BD,SBD)患者(n=8),以及健康体检者(n=22)外周血CD4^+T细胞及CD8^+T细胞上ICOS与CD28共表达水平。结果 ABD患者外周血CD28^+ICOS^+CD4^+T细胞的比例较正常对照明显上升[(34.72±12.87)%vs.(25.36±8.24)%,P<0.05],CD28^+ICOS^+CD8^+T细胞的比例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改变[(9.32±4.57)%vs.(7.24±3.36)%,P>0.05];ABD患者外周血CD28^-ICOS^+CD4^+T细胞的比例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2.54±1.63)%vs.(0.76±0.25)%,P<0.05];ABD患者CD28^-ICOS^+CD8^+T细胞的比例较正常对照也明显升高[(8.79±3.41)%vs.(3.04±1.25)%,P<0.05]。结论 ICOS在BD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表达水平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CD28分子,提示患者体内仅表达ICOS分子的细胞同样也可能在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BD的治疗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细胞表面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3^+CD8^+效应记忆T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ICOS、 PD-1表达上调且与病情相关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力 刘芷宁 +1 位作者 李谌 刘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1-648,共8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并确定其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募集RA患者30例、健康对照26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8^+的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并确定其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募集RA患者30例、健康对照26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8^+的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比例,而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中PD-1和ICOS阳性的细胞比例;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其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RA组患者外周血Tem和Tfh细胞绝对数增高, Tem和Tfh细胞的ICOS与PD-1表达增加;RA组患者外周血CD3^+CD8^+ Tem和Tfh细胞ICOS和PD-1表达水平与DAS28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CD3^+CD8^+ Tem和Tfh细胞PD-1和ICOS可能参与RA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作为RA活动度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重组ICOSIg对鼠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10
作者 徐劲松 吴豫 +1 位作者 沈茜 唐古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分析人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可溶性融合蛋白(ICOSIg)与鼠源不成熟树突状细胞(DCs)是否发生特异性结合及其一般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了解ICOSIg与不成熟DCs的结合作用;以AnnexinⅤ/PI双染色、活细... 目的分析人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可溶性融合蛋白(ICOSIg)与鼠源不成熟树突状细胞(DCs)是否发生特异性结合及其一般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了解ICOSIg与不成熟DCs的结合作用;以AnnexinⅤ/PI双染色、活细胞染料CSFE和CCK-8研究ICOSIg对DCs的细胞毒性作用;以[3 H]掺入法研究ICOSIg对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阻断作用。结果 ICOSIg可结合小鼠DCs表面的ICOSL,ICOSIg不引起DCs早期和晚期凋亡,不影响DCs细胞的增殖,可以抑制不同基因小鼠脾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本实验室构建的体外表达的ICOSIg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对鼠DCs无明显的生物学毒性作用,首次从实验角度证实人源ICOSIg可以特异性结合小鼠不成熟DCs表面配体ICOSL,可以用于进一步探讨ICOSL/ICOS共刺激通路的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树突细胞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利平 包晓辰 +4 位作者 魏玮 陈洁 邵宇 王健民 钱其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9-914,共6页
目的阻断可诱导共刺激途径协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能能增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防治作用。文中旨在构建携带小鼠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 目的阻断可诱导共刺激途径协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能能增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防治作用。文中旨在构建携带小鼠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小鼠骨髓MSCs,为转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设计含有EcoRⅠ、SalⅠ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扩增ICOS,将扩增产物克隆到穿梭质粒PDC318上,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正确,将其与含有5型腺病毒右臂的质粒pPE3-F11B-EGFP在293细胞中同源重组,筛选获得含有ICO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行PCR鉴定。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扩增后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用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测定病毒滴度,并转染小鼠MSCs。结果重组腺病毒质粒经鉴定,证实含有ICOS基因,病毒滴度为6.54×109pfu/ml。转染小鼠MSCs,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较多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ICOS表达率为90.16%。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小鼠ICO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获得高滴度的病毒,能高效转染小鼠MSCs,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可诱导共刺激分子CHO细胞株的筛选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庆莉 刘梦蕾 +1 位作者 龙宪连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molecule,ICOS)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筛选稳定表达ICOS蛋白的CHO细胞株,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RT-PCR法从人PBMC中获取ICOScDNA,定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 目的:构建携带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molecule,ICOS)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筛选稳定表达ICOS蛋白的CHO细胞株,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方法:RT-PCR法从人PBMC中获取ICOScDNA,定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制备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MSCV-ICOS;经病毒包装细胞包装后抗性筛选出产高滴度病毒的细胞株,用高滴度病毒上清感染CHO细胞,抗性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株。将CHO-ICOS细胞和PBMC以不同比例(1:1、1:2、1:5、1:10)共培养,加入亚刺激剂量(200ng/ml)的抗人CD3抗体,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PBMC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25表达情况,并以CHO-pMSCV细胞和PBMC以1:1比例共培养作为阴性对照以及未处理的PBMC作为空白对照。结果:成功构建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MSCV-ICOS,筛选出稳定表达ICOS蛋白的CHO细胞株。3H-TdR掺入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相比,CHO-ICOS细胞与PBMC共培养能抑制CD3抗体诱导的PBMC增殖及活化(P<0.05或P<0.01),细胞比例为1:1时抑制率最大,分别为(68±5.9)%、(44.08±3.26)%。结论:成功建立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膜稳定表达人ICOS蛋白的CHO细胞株,为今后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和小鼠免疫球蛋白融合基因的分泌表达及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健 张军 沈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为获得重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胞外段与小鼠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ICOS-Ig)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以探讨它作为免疫拮抗剂阻断ICOS/B7RP-1共刺激通路的作用。方法:克隆编码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胞外片段,与编码小鼠免疫... 目的:为获得重组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胞外段与小鼠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ICOS-Ig)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以探讨它作为免疫拮抗剂阻断ICOS/B7RP-1共刺激通路的作用。方法:克隆编码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胞外片段,与编码小鼠免疫球蛋白IgG恒定片段(Ig)的基因融合,构建ICOS-Ig融合基因及其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 A-ICOS-Ig;构建融合蛋白的稳定真核表达细胞株,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其表达、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其配体结合活性、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及细胞因子检测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核苷酸序列测定显示克隆基因的核苷酸与Genebank序列一致: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转染细胞有分泌型重组蛋白的表达,其含量可达5~25μg/ml;该重组蛋白有配体结合活性,可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IL-2、IFN-γ的分泌。结论:重组ICOS-Ig融合基因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完成并获得高效表达,该重组蛋白具有配体结合活性,可在体外通过抑制ICOS/B7RP-1共刺激通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pSecTag2/Hygro A 融合蛋白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胞外片段和小鼠免疫球蛋白Ig融合基因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14
作者 王健 张军 +1 位作者 张燕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的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小鼠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竞争抑制ICOS B7RP1共刺激通路的作用。方法:以RT PCR方法克隆编码人ICOS胞外片段,与编码小鼠免疫球蛋白IgG恒定片段(Ig)的基因融合,构建携带融合基... 目的:探讨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的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与小鼠免疫球蛋白的融合蛋白竞争抑制ICOS B7RP1共刺激通路的作用。方法:以RT PCR方法克隆编码人ICOS胞外片段,与编码小鼠免疫球蛋白IgG恒定片段(Ig)的基因融合,构建携带融合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 A ICOS Ig。采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稳定表达细胞中融合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蛋白的配体结合活性。以适当浓度的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拮抗剂与BALB/c和C57BL小鼠脾单个核细胞进行混合培养,观察重组蛋白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结果:构建了携带融合基因的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 A ICOS Ig; Western印迹法检测表明转染细胞有重组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重组蛋白有配体表达细胞的结合活性;该重组融合蛋白作为拮抗剂可体外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结论:构建并成功表达了ICOS Ig融合基因高效真核表达载体;该重组蛋白具有配体结合活性,可在体外通过抑制ICOS B7RP 1共刺激通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龟疫球蛋白 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筛选孤儿受体和膜结合配体的MACS/FACS方法的建立(英文)
15
作者 任桂萍 李璐 +1 位作者 吴云舟 李德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3-482,共10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分离、筛选孤儿受体和膜结合配体的高通量的表达克隆系统(expressioncloning system).该系统是以高效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核心,以高通量的磁力分离法(magneticcell sorter,MACS)和高精确度分选型流式细胞仪(FACS)... 本文报道了一种用于分离、筛选孤儿受体和膜结合配体的高通量的表达克隆系统(expressioncloning system).该系统是以高效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核心,以高通量的磁力分离法(magneticcell sorter,MACS)和高精确度分选型流式细胞仪(FACS)相结合的独特的筛选方法.具体方法是将配体通过生物反应对固定在磁粒上(如biotin/streptavidin,Fc/protein A等).该磁粒的特点是非常微小,相当一个病毒颗粒.当配体蛋白结合到表达受体的BaF3细胞上时,该细胞将停留在MACS磁场中,从而与非受体表达细胞分开.MACS的优点是效率高,可同时操作上亿细胞.这些细胞是无法直接在分选型流式细胞仪上操作的.当这些阳性细胞增殖后,再次用同一配体染色,用更精确的分选型流式细胞仪分离,直至完全纯化.受体基因将用PCR方法,用载体引物克隆.利用该系统可以从1000000个细胞中筛选出低至2个表达配体/受体的阳性细胞.为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应用该系统在相应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2个已知基因的细胞受体.应用诱饵B7-1从人T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其功能受体CD28.应用B7-H2作为诱饵,从活化的人T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到ICOS.最终,从纯化的受体表达细胞中分离出受体的cDNA编码序列.这些结果表明,改进的表达克隆系统适合于大规模分离孤儿受体和膜结合配体,以及在后基因组时代用于研究新蛋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 CD28 icos MACS/FACS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诱导型共刺激分子信号通路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16
作者 王继承 朱其聪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以诱导型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融合蛋白阻断ICOS-B7H途径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作用。方法:建立以C57BL/6鼠为供体、致死剂量照射的BALB/c鼠为受... 目的:观察以诱导型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融合蛋白阻断ICOS-B7H途径对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的作用。方法:建立以C57BL/6鼠为供体、致死剂量照射的BALB/c鼠为受体的aGVHD模型,分别在移植0、2、4、8d后腹腔注射100Ixg的ICOS-Ig,以注射同剂量的人Ig(h—Is)作为对照。观察小鼠体重、生存率及临床GVHD症状的改变;移植4d后取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H一2Kd—CD4+及H-2Kd—CD8+细胞的CFSE强度,确定供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移植10d后采用Annexin—V及PI试剂盒检测供体H-2Kd—CD4及H-2Kd—CD8+细胞的凋亡率。结果:ICOS-Ig干预可有效减轻小鼠aGVHD的严重程度,ICOS—Ig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比h-Ig组显著延长[(20.0±3.1)vs(10.0±2.1)d,P=0.0217,n=14],其肠道黏膜病变及肝脏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移植3d后,ICOS-Ig组和h·Ig组小鼠的CD4+CFSE-和CD8+CFSE-细胞群比例无明显差异[(98.88±0.76)%铘(99.71±0.27)%,(98.62±0.63)%椰(99.53±0.51)%,P〉0.05];ICOS—Ig增加了体内异基因CD8+T淋巴细胞的凋亡率[(15.7±9.59)%掷(25.92±5.66)%,P=0.032],不影响异基因CD4+T细胞的凋亡率[(15.72±7.34)%vs(22.78±6.94)%,P=0.078]。结论:阻断ICOS—B7H通路可促进活化的T淋巴细胞凋亡,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肿瘤中发生的aGVHD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共刺激分子 移植物抗宿主病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凋亡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