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一菲 汪力 +2 位作者 张雪 黄剑 王文珍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2-246,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稀土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进展,主要聚焦于检测离子与小分子物质这2种类型的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相比于其他传统类型荧光探针,稀土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荧光寿命长、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无极化... 介绍了近年来稀土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进展,主要聚焦于检测离子与小分子物质这2种类型的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相比于其他传统类型荧光探针,稀土金属配合物荧光探针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荧光寿命长、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无极化等优点而被赋予了更大的应用优势,对于稀土金属的综合利用以及作为荧光探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 荧光探针 离子检测 小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喹啉缀合物的合成及其对Zn^(2+)及三价离子的识别性能
2
作者 展军颜 赵杰 +1 位作者 甘春芳 黄燕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1,共8页
设计合成在胆固醇的三位缀合喹啉的分子探针C。通过^(1)H NMR、^(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荧光光谱实验发现,在乙醇溶液中,该分子探针C的荧光强度较弱,加入Zn^(2+)后,其在445 nm处的荧... 设计合成在胆固醇的三位缀合喹啉的分子探针C。通过^(1)H NMR、^(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荧光光谱实验发现,在乙醇溶液中,该分子探针C的荧光强度较弱,加入Zn^(2+)后,其在445 nm处的荧光强度增强6.1倍,而Cd2+仅增强2.8倍。Cr^(3+)、Fe^(3+)、Al^(3+)可以使分子探针C的荧光峰位分别红移52.4 nm、52.2 nm、53.4 nm,并在紫外灯下发射蓝绿色荧光。通过滴定实验可知分子探针C与金属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并计算其络合常数。以Zn^(2+)为例,通过Job曲线、参照分子识别性能和核磁滴定实验进一步研究探针C与Zn^(2+)的络合机理。发现探针C与Zn^(2+)1:1络合,探针C通过喹啉氮原子、氧原子、酯基中的羰基与Zn^(2+)配位。该研究丰富了甾体分子对重金属离子识别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胆固醇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铅离子识别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泽华 韩剑宏 许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6,共7页
采用鲁米诺(Luminol)、六水硝酸铽(Tb(NO_(3))_(3)·6H_(2)O)和三磷酸腺苷(ATP)等以自组装方法合成了Luminol-Tb-ATP荧光探针.基于稀土离子Tb^(3+)具有斯托克斯位移大和抗光损耗能力强等优势,配位后增强了荧光探针对Pb^(2+)的检测能... 采用鲁米诺(Luminol)、六水硝酸铽(Tb(NO_(3))_(3)·6H_(2)O)和三磷酸腺苷(ATP)等以自组装方法合成了Luminol-Tb-ATP荧光探针.基于稀土离子Tb^(3+)具有斯托克斯位移大和抗光损耗能力强等优势,配位后增强了荧光探针对Pb^(2+)的检测能力,从而构建了高选择性与高灵敏度的荧光探针.运用紫外吸收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Zeta电位仪和拉曼光谱仪等表征了Luminol-Tb-ATP的结构及光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b^(2+)浓度在0~24μm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7558,且检测限低至0.13μmol·L^(-1).该探针可被制备成试纸,拓宽了检测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离子检测 稀土离子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纳米团簇对烧鸡卤水中Fe^(3+)的荧光传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政 于烦烦 +3 位作者 赵干 向晖 杨丽娜 刘洪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2-1117,共6页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威胁。文章以2-硫代巴比妥酸(TBA)和甘氨酸(Gly)为配体,制备一种新型的具有红色荧光的铜纳米团簇(CuNCs)。以该团簇作为荧光探针,在基于其优异的选择性及抗其他离子干扰能力的基...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威胁。文章以2-硫代巴比妥酸(TBA)和甘氨酸(Gly)为配体,制备一种新型的具有红色荧光的铜纳米团簇(CuNCs)。以该团簇作为荧光探针,在基于其优异的选择性及抗其他离子干扰能力的基础上,对三价铁离子(Fe^(3+))浓度的最低检出线为3.78μmol/L。将加标回收法应用于烧鸡卤水中Fe^(3+)的荧光检测,其加标回收率在93.5%~10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低于5.00%,表明该荧光探针对食品中的Fe^(3+)具有良好的检测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铜纳米团簇(CuNCs) 荧光探针 三价铁离子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炭点比率探针的构建及可视化快速检测Fe^(3+)
5
作者 赵雪 徐欣仪 +2 位作者 贡永青 吴聪影 吴琪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9-426,共8页
以柠檬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15种炭点,发现通过调控反应的温度和酸的种类,可以改变炭点的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以HNO_(3)调节pH值为2,反应温度为180℃时,获得了绿色炭点,该炭点量子产率高达41.56%;该绿色炭点对Fe^(3+)... 以柠檬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15种炭点,发现通过调控反应的温度和酸的种类,可以改变炭点的荧光颜色和荧光强度。以HNO_(3)调节pH值为2,反应温度为180℃时,获得了绿色炭点,该炭点量子产率高达41.56%;该绿色炭点对Fe^(3+)具有特异荧光响应,且在0.1~1 mM的检测范围中,炭点与Fe^(3+)的浓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可达0.99795,最低检出限为0.47μM。进一步将该绿色炭点与罗丹明B结合,构建了比率荧光探针,并成功制备了其对应的比色卡纸,实现了可视化快速检测Fe^(3+)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点 离子检测 比率荧光探针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氮茚衍生物对金属离子选择识别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江玉亮 邱道骥 +2 位作者 吴婧 韩巧荣 王炳祥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0,共3页
比较了Cu2+、Zn2+、Co2+、N i2+、Na+、K+、Ca2+、Mg2+等8种金属离子对所合成的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的中氮茚衍生物荧光性能的影响,旨在探明这些中氮茚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选择识别性.发现Cu2+能使其荧光显著猝灭,因此,这些衍生物有望作... 比较了Cu2+、Zn2+、Co2+、N i2+、Na+、K+、Ca2+、Mg2+等8种金属离子对所合成的一系列含不同取代基的中氮茚衍生物荧光性能的影响,旨在探明这些中氮茚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选择识别性.发现Cu2+能使其荧光显著猝灭,因此,这些衍生物有望作为识别铜离子的有机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氮茚衍生物 荧光探针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新型水溶性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夏旭 刘春花 +3 位作者 周爱梅 贺丽苹 刘欣 曹庸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0-525,共6页
以阿拉伯糖和磷酸酪蛋白肽进行水热反应,制备水溶性多色荧光碳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吸收光谱(UV)、荧光光谱(FL)、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所制备碳点的粒径大小、吸收光谱、发光性质、表面基团等进行表征,并考... 以阿拉伯糖和磷酸酪蛋白肽进行水热反应,制备水溶性多色荧光碳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吸收光谱(UV)、荧光光谱(FL)、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等对所制备碳点的粒径大小、吸收光谱、发光性质、表面基团等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性能和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的荧光碳点平均粒径为4.62 nm,其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81 nm,XRD峰值约为21°,可在紫外灯下发出明亮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414 nm,且呈荧光多元发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存在—COOH,—NH2和—OH基团。该荧光碳点具有良好的性能,且对Cu2+和Fe3+有较强的选择性识别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荧光碳点的聚合导致粒径增大从而使荧光强度减弱。该碳点有望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分析和生物成像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荧光性能 荧光探针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e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邓超 张辉 +2 位作者 屠彬彬 潘孙强 陈怡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以3-巯基丙酸(3-MPA)为修饰剂合成了水溶性CdSe量子点,优化了合成条件,并以其为荧光探针建立了水样中Pb^(2+)和Hg^(2+)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n(Se)∶n(Cd^(2+))为1∶6、n(Se)∶n(Na BH4)为1∶3、n(Cd^(2+))∶n(3-MPA)为1∶6、反应... 以3-巯基丙酸(3-MPA)为修饰剂合成了水溶性CdSe量子点,优化了合成条件,并以其为荧光探针建立了水样中Pb^(2+)和Hg^(2+)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n(Se)∶n(Cd^(2+))为1∶6、n(Se)∶n(Na BH4)为1∶3、n(Cd^(2+))∶n(3-MPA)为1∶6、反应p H为11、回流温度为100℃、回流时间为60 min的优化条件下合成的量子点荧光性能较优;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与Pb^(2+)或Hg^(2+)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10 mg/L和0.001~1 mg/L,检出限分别为0.003 mg/L和0.001 m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3%和1.29%,可应用于实际水样中Pb^(2+)和Hg^(2+)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量子点 PB2+ Hg2+ 重金属离子检测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hiff碱结构的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Mg2+的识别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文生 杨菀 马亚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1-946,共6页
以2-氨基苯并咪唑和7-羟基香豆素为基本原料制备了Mg^2+荧光探针,采用核磁共振谱与质谱等手段对产物的构成进行了详尽的表征。然后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的测试分析,了解了探针的各项性能。结果显示,在MeOH∶H2O=1∶1(V∶V)混合溶液中探针对M... 以2-氨基苯并咪唑和7-羟基香豆素为基本原料制备了Mg^2+荧光探针,采用核磁共振谱与质谱等手段对产物的构成进行了详尽的表征。然后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的测试分析,了解了探针的各项性能。结果显示,在MeOH∶H2O=1∶1(V∶V)混合溶液中探针对Mg^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而不受其他金属离子(Ca^2+、Na^+、Li^+、K^+、Cu^2+、Fe^3+、Zn^2+、Ni^2+、Mn^2+、Ba^2+、Cd^2+、Cr^3+、Ag^+、Al^3+、Hg^2+、Co^2+、Pb^2+)的干扰。探针对Mg2+具有可逆性,其检测限为7.3×10^-8mol/L。通过对探针的性能研究可知该探针能够完成对Mg^2+的检测,在生命医学、环境科学及分析化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荧光探针 金属离子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硫掺杂碳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Fe^(3+)和Hg^(2+)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华东 徐浩轩 +1 位作者 李合伟 王定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69,共6页
为了实现水溶液中Fe^(3+)和Hg^(2+)的快速简捷检测,以柠檬酸和硫脲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硫、氮共掺杂碳量子点荧光探针。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合成碳点的形貌... 为了实现水溶液中Fe^(3+)和Hg^(2+)的快速简捷检测,以柠檬酸和硫脲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硫、氮共掺杂碳量子点荧光探针。通过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合成碳点的形貌特征及荧光性能。结果表明:N—S—CDs的平均粒径为8 nm,分布均匀;表面富有各种官能团,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强烈的蓝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高达36.8%;随激发波长增大,N—S—CDs发射峰荧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440 nm处荧光强度达到最高,并且其发射峰随着激发波长发生明显红移。N—S—CDs对Fe^(3+)和Hg^(2+)具有较高选择性;Fe^(3+)浓度在40~130μmol/L,Hg^(2+)浓度40~80μmol/L,荧光强度与2种离子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F_(0)/F=0.02132c_(Fe^(3+))+0.34945和F_(0)/F=0.18611c_(Hg^(2+))-6.27114;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4、0.16μmol/L;将N—S—CDs用于自来水和湖水的实样分析,可有效检测自来水和湖水中Fe^(3+)和Hg^(2+)。Fe^(3+)的定量回收率为97.16%~103.62%,Hg^(2+)的定量回收率为93.58%~10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检测金属离子 荧光探针 荧光猝灭 选择性和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氨基吡啶衍生物作为过渡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艳梅 童爱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18-2522,共5页
2,6-二氨基吡啶(DAPD)衍生物都有较强的荧光。除DMHND(2,4-二甲基-7-羟-基1,8-萘啶)外,2,4-二甲基-7-胺基-1,8-萘啶(DMAND)和2,4-二甲基-7-丙烯酰胺基-1,8-萘啶(DMAAN)在加入过渡金属离子后,荧光强度增强,发射光谱红移,可以作为过渡金... 2,6-二氨基吡啶(DAPD)衍生物都有较强的荧光。除DMHND(2,4-二甲基-7-羟-基1,8-萘啶)外,2,4-二甲基-7-胺基-1,8-萘啶(DMAND)和2,4-二甲基-7-丙烯酰胺基-1,8-萘啶(DMAAN)在加入过渡金属离子后,荧光强度增强,发射光谱红移,可以作为过渡金属离子的荧光探针。根据Irving-Williams顺序,以过渡金属中络合能力较强的Cu2+为代表,求算了DMAND和DMAAN与Cu2+的结合比,通过非线性拟合计算了结合常数,比较了它们与金属离子结合的强弱,DMAND较DMAAN为更灵敏的过渡金属离子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过渡金属离子 2 6-二氨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的稀土离子荧光探针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解永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07-1812,共6页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 ( ACF )分子中有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 ,钙离子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增强作用 ,稀土离子 ( Nd3 +,Sm3 +,Eu3 +,Gd3 +和 Tb3 +)能取代 ACF 分子中的钙离子 ,并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 ,其中 Tb3 ...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 ( ACF )分子中有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 ,钙离子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增强作用 ,稀土离子 ( Nd3 +,Sm3 +,Eu3 +,Gd3 +和 Tb3 +)能取代 ACF 分子中的钙离子 ,并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 ,其中 Tb3 +接受 ACF 分子中 Trp残基传递的能量后 ,特征荧光增强 .稀土离子与 ACF 荧光滴定表明 ,ACF 分子中有两个稀土离子结合位点 ,稀土离子和钙离子在 ACF 分子中两个结合部位是共同的竞争结合部位 .ACF 与不同稀土离子之间有相近的表观结合常数 K1 或 K2 .Tb3 +与 RE3 +( RE=Nd,Sm,Eu或 Gd)间线性自由能关系表明 ,稀土离子与 ACF 结合时 ,没有明显的空间效应 .ACF 分子中的两个结合位点在结构上都有较大的柔性 ,这种结构柔性为钙离子在 ACF 与活化凝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抗凝血因子Ⅱ 荧光探讨 金属离子 结合位点 尖吻蝮蛇 蛇毒 抗凝血机理 抗栓药物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介质中二甲基姜黄素脂质体对金属离子的荧光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正义 邵丹迪 +2 位作者 殷乐 肖唐鑫 孙小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46-1050,共5页
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二甲基姜黄素(ASC-J9)脂质体,其粒径分布均匀且在水中的分散效果好,平均粒径为145. 7 nm,分散系数为0. 361。将ASC-J9脂质体作为水溶性的荧光探针,通过荧光猝灭法可选择性识别Fe^(3+)、Fe^(2+)及Cu^(2+)。经过条件筛... 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二甲基姜黄素(ASC-J9)脂质体,其粒径分布均匀且在水中的分散效果好,平均粒径为145. 7 nm,分散系数为0. 361。将ASC-J9脂质体作为水溶性的荧光探针,通过荧光猝灭法可选择性识别Fe^(3+)、Fe^(2+)及Cu^(2+)。经过条件筛选得到最佳荧光测试条件为:ASC-J9脂质体浓度为5. 0×10^(-5)mol/L,平衡时间5 min,测试温度25℃。由Job's曲线和荧光滴定结果判断该探针与Fe^(3+)和Cu^(2+)的络合比均为1∶1,与Fe~^(2+)的络合比为2∶1; Stern-Volmer方程判断该荧光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分别为KFe(Ⅲ)=9. 63×10~4L/mol,KFe(Ⅱ)=3. 65×10~5L/mol,KCu(Ⅱ)=2. 32×10~5L/mol;该识别体系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对Fe^(3+)、Fe^(2+)、Cu^(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 0×10^(-7)~3. 0×10^(-5)、5. 0×10^(-7)~1. 75×10^(-5)、5. 0×10^(-7)~2. 5×10^(-5)mol/L,检出限分别为6. 41×10^(-7)、3. 28×10^(-7)、5. 08×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姜黄素(ASC-J9) 脂质体 荧光探针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苝酰亚胺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丽娜 乔振蕊 +1 位作者 金鑫 李林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5-631,共7页
苝酰亚胺衍生物(perlenediimides derivatives,PDIs)作为一类性能优异的新型光电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光电性能和强的化学可修饰性,使其在荧光探针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以提高苝酰亚胺衍生物溶解性能、改善选择性能为研究切入点,以四... 苝酰亚胺衍生物(perlenediimides derivatives,PDIs)作为一类性能优异的新型光电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光电性能和强的化学可修饰性,使其在荧光探针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以提高苝酰亚胺衍生物溶解性能、改善选择性能为研究切入点,以四氯苝酐为原料,在主链引入供电子基吡啶-2-甲氨基,制备苝酰亚胺衍生物N,N-二(吡啶-2-甲基)-1,6,7,12-四氯-3,4:9,10-苝二酰亚胺(PTCDI-ABD),并对其与Pb^(2+)、Cu^(2+)、Mg^(2+)、Ni^(2+)、Zn^(2+)、K^+、Na^+等金属离子络合后的荧光性能进行详细研究,确定特征金属离子,准确实现金属离子识别。研究证明该化合物分子结构的优化增加了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与金属离子络合后(即使在较低浓度0.1×10^(-5) mol·L^(-1)),吸收光谱发生蓝移,随着时间的延长,Cu^(2+)的存在导致荧光淬灭。研究显示该化合物是一个很好的Cu^(2+)荧光探针,准确度高、灵敏度强、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容易进行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苝酰亚胺 荧光探针 金属离子 荧光淬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ycl[3,2,2]azine甲酰脲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15
作者 江玉亮 马振毛 +1 位作者 杨安博 陈长信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5,共3页
比较了Ca2+、Ni2+、Cu2+、Zn2+、Sn2+、Pb2+、Mn2+、Al3+等8种金属离子对所合成的N-Cycl[3,2,2]azine甲酰脲衍生物荧光性能的影响,旨在探明该化合物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选择识别性.结果发现在所选金属离子中只有Zn2+对其荧光淬灭较为显著... 比较了Ca2+、Ni2+、Cu2+、Zn2+、Sn2+、Pb2+、Mn2+、Al3+等8种金属离子对所合成的N-Cycl[3,2,2]azine甲酰脲衍生物荧光性能的影响,旨在探明该化合物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选择识别性.结果发现在所选金属离子中只有Zn2+对其荧光淬灭较为显著,而对其他金属离子几乎无选择性.因此,该化合物衍生物有望能作为识别锌离子的有机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ycl[3 2 2]azine甲酰脲衍生物 荧光材料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检测荧光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冷玲 李壹 熊晓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80-384,389,共6页
重金属离子是一类极具生理毒性的化学物质,其检测方法在化学传感领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也愈发重要。荧光探针因具有组织穿透性、低背景荧光干扰、高效灵敏和检测实时便捷等特点,成为重金属检测的重要手段... 重金属离子是一类极具生理毒性的化学物质,其检测方法在化学传感领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也愈发重要。荧光探针因具有组织穿透性、低背景荧光干扰、高效灵敏和检测实时便捷等特点,成为重金属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中综述了近年来主要重金属离子检测荧光探针(香豆素类,罗丹明类、喹啉类和比率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荧光探针的设计原理,检测机制及其结构与化学传感的关系,为荧光探针识别重金属的应用提供指导。最后展望了荧光探针在食品检测、环境监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重金属 传感器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二巯基辛酸修饰CdSe/ZnS量子点荧光的无规则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建玉 卢一卉 +4 位作者 周东波 郑鹄志 胡玉斐 杜娟 刘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29,共4页
以二巯基辛酸为修饰试剂制备了水溶性CdSe/ZnS量子点.报道了Pb2+,Cu2+,Cd2+和Ag+对DHLA-QDs荧光的无规则影响.初步探讨了金属离子对二巯基辛酸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荧光强度无规则影响的机理,推测量子点能否用作金属离子探针与其表面修... 以二巯基辛酸为修饰试剂制备了水溶性CdSe/ZnS量子点.报道了Pb2+,Cu2+,Cd2+和Ag+对DHLA-QDs荧光的无规则影响.初步探讨了金属离子对二巯基辛酸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荧光强度无规则影响的机理,推测量子点能否用作金属离子探针与其表面修饰基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金属离子 荧光探针 修饰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f-on机理的罗丹明基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婷 欧阳翰 +1 位作者 史真 高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137-140,共4页
罗丹明类化合物作为荧光探针具有很多优点,所以对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和识别机理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热点.主要就近年来在基于off-on机理的罗丹明基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 罗丹明 金属离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萘酰亚胺为发光团的Cu^(2+)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婷 许可 +3 位作者 赵静 李茂华 翁诗星 张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59,共3页
自主合成一种以Schiff-base结构单元为识别位点的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该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以及元素分析确定。详细考查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光谱分辨能力,探针对Cu2+实现"on-off"的光开关效应,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而其他... 自主合成一种以Schiff-base结构单元为识别位点的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该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以及元素分析确定。详细考查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光谱分辨能力,探针对Cu2+实现"on-off"的光开关效应,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而其他金属离子的加入没有引起明显的光谱变化。在乙醇相中,探针对Cu2+的检出限为5.3×10-7mol/L。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可以用于Cu2+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酰亚胺 CU2+ 荧光探针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在微量金属离子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娟娟 陈永雷 陈兴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87,共14页
碳点(CD)具有粒径小、抗光漂白性好、荧光稳定性高、发射光谱可调、表面易功能化、毒性低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在催化、生物成像、药物传递、荧光检测、光电子器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利用不同原料制备高性能荧光CD的合... 碳点(CD)具有粒径小、抗光漂白性好、荧光稳定性高、发射光谱可调、表面易功能化、毒性低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已在催化、生物成像、药物传递、荧光检测、光电子器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利用不同原料制备高性能荧光CD的合成方法备受关注。此外,通过CD直接与目标分析物相互作用,特异性配体修饰后的CD与目标分析物相互作用、CD与其他物质形成复合物后与目标分析物相互作用构建荧光探针,并将其用于微量金属离子的检测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CD的光学性质和合成原料,对其常用的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两类合成方法的过程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详细评述了基于CD与目标分析物的三种相互作用方式所构建的荧光探针在测定Fe^3+、Zn^2+、Cu^2+等具有生化作用的离子和Hg^2+、As^3+、Pb^2+、Cr^6+、Cd^2+等重金属离子的应用进展。本文指出,深入研究检测机理,发展新型检测模式,针对特定金属离子和样品组成设计构建荧光探针,建立可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方法是开展构建新型CD荧光探针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荧光探针 光学性质 合成原料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