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steresis modeling and compensation of piezo actuator with sparse regression
1
作者 JIN Yu WANG Xucheng +3 位作者 XU Yunlang YU Jianbo LU Qiaodan YANG Xiaof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48-61,共14页
Piezo actuators are widely used in ultra-precision fields because of their high response and nano-scale step length.However,their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seriously affect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piezo actuato... Piezo actuators are widely used in ultra-precision fields because of their high response and nano-scale step length.However,their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seriously affect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piezo actuators.Existing methods for fitting hysteresis loops include operator class,differential equation class,and machine learning class.The modeling cost of operator clas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 class methods is high,the model complexity is high,and the process of machine learning,such as neural network calculation,is opaque.The physical model framework cannot be directly extracted.Therefore,the sparse 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dynamics(SINDy)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fit hysteresis loops.Furthermore,the SINDy algorithm is improved.While the SINDy algorithm builds an orthogonal candidate database for modeling,the sparse regression model is simplified,and the Relay operator is introduced for piecewise fitting to solve the distortion problem of the SINDy algorithm fitting singularities.The Relay-SINDy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applied to fitting hysteresis loops.Good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open and closed loops.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the modeling cost and model complexity are reduced,and the modeling accuracy of the hysteresis loop i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se 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dynamics(SINDy) hysteresis loop relay operator sparse regression piezo actu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的改进与非正弦激励下软磁材料复杂磁滞准确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任 顾朝阳 +1 位作者 孙江东 唐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6-2026,I0034,共12页
原始J-A(Jiles-Atherton)模型及其现有改进模型均不能准确模拟软磁材料在非正弦激励下含偏置小磁滞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因此,提出一种通用改进J-A模型已成为国际电磁场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分析J-A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不同... 原始J-A(Jiles-Atherton)模型及其现有改进模型均不能准确模拟软磁材料在非正弦激励下含偏置小磁滞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因此,提出一种通用改进J-A模型已成为国际电磁场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分析J-A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不同类型磁滞回环的问题,得到其根本原因为J-A模型中的不可逆磁化分量变化率未进行矫正,由此引入2个比例因子,控制其不可逆磁化分量满足要求;其次,发现J-A模型的钉扎系数和磁畴内耦合平均场参数随磁滞回线磁密幅值大小而变化,进一步提出改进J-A模型;另外,提出该改进模型参数的更新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须预知磁滞回线下一转折点数据的缺陷,需要指出的是,所提改进J-A模型所有参数通过实测对称磁滞回线即可辨识;最后,利用所提改进J-A模型与现有2种改进J-A模型分别模拟软磁材料在不同磁密下的对称磁滞回线与含偏置小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并对比实测值,验证所提改进J-A模型具有更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材料 磁滞回线 Jiles-Atherton模型 非正弦激励 比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316H不锈钢U型缺口试样的蠕变-疲劳损伤交互机理研究
3
作者 沈睿 唐力晨 胡靖东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3,共10页
以第四代核反应堆关键结构材料316H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在550~650℃、保载时间120~900s、应变幅±0.20%、应变速率0.001%/s的条件下,开展含不同锐度U型缺口试样的蠕变-疲劳试验。结合断口形貌与微观组织分析,揭示了多轴应力状态下材... 以第四代核反应堆关键结构材料316H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在550~650℃、保载时间120~900s、应变幅±0.20%、应变速率0.001%/s的条件下,开展含不同锐度U型缺口试样的蠕变-疲劳试验。结合断口形貌与微观组织分析,揭示了多轴应力状态下材料的蠕变-疲劳断裂机理。结果表明:U型缺口的引入显著弱化了材料的蠕变-疲劳性能,导致试样循环寿命与断裂时间均降低50%以上;当缺口锐度参数d/r小于17.14(对应缺口根部半径r≥0.35mm)时,缺口尺寸对蠕变-疲劳循环寿命的影响不显著。所有U型缺口试样均呈现相似的断裂特征,裂纹萌生于断口表面,且起裂源数量随缺口尺寸增大而增加。本研究为多轴应力状态下核级316H不锈钢的蠕变疲劳失效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H不锈钢 蠕变-疲劳 U型缺口试样 滞回曲线 应力松弛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德华铁磁体Fe_(3)GeTe_(2)反常霍尔效应调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凯乐 王峻山 +4 位作者 姜交林 柴倩 王钦 桑胜波 葛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磁性材料的本征磁矩可以引发反常霍尔效应,显著降低霍尔电阻,从而改善微纳电子器件热损弊端。二维范德华磁性材料在原子级厚度上展现了出色的铁磁特性与输运性能,可用于制备下一代低维自旋电子器件,在低功耗自旋电子学、量子计... 【目的】磁性材料的本征磁矩可以引发反常霍尔效应,显著降低霍尔电阻,从而改善微纳电子器件热损弊端。二维范德华磁性材料在原子级厚度上展现了出色的铁磁特性与输运性能,可用于制备下一代低维自旋电子器件,在低功耗自旋电子学、量子计算和光通信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方法】研究了块体Fe_(3)GeTe_(2)(FGT)的铁磁性和磁各向异性,制备了基于FGT的标准霍尔器件,并详细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外加磁场方向下FGT纳米片的磁电输运性能。【结果】结果显示,块体FGT在低于居里温度(Tc=165 K)时,具有显著的面外磁易轴(H//c)。零磁场时,存在0.764Ω的反常霍尔电阻(20 K),并且,在140 K时减小到0.332Ω,证明了FGT具有随温度调控的反常霍尔效应;随着外加磁场方向改变,磁滞回环由接近矩形逐渐转变为扁平菱形,表明FGT磁化方向已由面外转变为面内,进一步验证了FGT具有本征的面外磁各向异性。最后,我们还计算了大磁场下(-6 T~6 T)FGT的载流子浓度(20 K时为2.5×10^(22)cm^(-3))和迁移率(20 K时为13.3 cm^(2)/(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华铁磁体 Fe_(3)GeTe_(2) 磁各向异性 反常霍尔效应 磁滞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回环数据的42CrMo高强度钢低周扭转疲劳性能分析
5
作者 邢文松 龙震海 黄杰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2,共8页
滞回环是低周塑性加载过程中连续监测到的应力-应变数据环,包含丰富的材料疲劳损伤累积信息。但由于滞回环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及分析等方面存在困难,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为深入评估42CrMo高强度钢低周扭转疲劳性能,提出基于滞回环特征数... 滞回环是低周塑性加载过程中连续监测到的应力-应变数据环,包含丰富的材料疲劳损伤累积信息。但由于滞回环数据采集、特征提取及分析等方面存在困难,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为深入评估42CrMo高强度钢低周扭转疲劳性能,提出基于滞回环特征数据的疲劳试验分析方法。采用扭转疲劳试验机获取材料的滞回环数据,设计特征提取算法获得循环应力、剪切模量、残余应力和塑性应变等随加载周期的演化规律以及材料的循环软化特性;通过试验设计及分析证实42CrMo材料不满足Masing特性,并且加载应变幅越大,非Masing特性越显著;通过低周扭转疲劳试验数据分析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特性和应变-寿命关系特性,计算得到剪切模量G、循环强度系数K′、循环应变硬化指数n′、疲劳强度指数b、疲劳强度系数τ′f、疲劳延性指数c、疲劳延性系数γ′f等。基于滞回环特征数据的疲劳试验分析方法,充分利用扭转疲劳试验中间大量加载滞回环数据提取每一周期的滞回环特征,用丰富的分析数据描述材料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高强度钢 低周扭转疲劳 滞回环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频复合励磁磁心损耗量化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晶慧 卢志诚 陈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91-4102,I0029,共13页
针对高低频复合励磁磁元件磁心损耗难以精确测量和建模的问题,在详细分析现有磁心损耗测量方法和磁心损耗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直流功率法测量原理搭建高低频复合励磁磁心损耗测量系统,利用损耗能精确测量的空心电感验证其测量精度... 针对高低频复合励磁磁元件磁心损耗难以精确测量和建模的问题,在详细分析现有磁心损耗测量方法和磁心损耗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直流功率法测量原理搭建高低频复合励磁磁心损耗测量系统,利用损耗能精确测量的空心电感验证其测量精度。最后,基于直流偏置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波励磁的磁心损耗模型,提出高低频复合励磁磁性元件的磁心损耗预测模型,并实验验证预测模型最大相对误差为-8.83%,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心损耗 高低频复合励磁 直流功率法 磁滞回线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板式节点受弯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小农 王幸业 +1 位作者 陈劭臻 张锦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0,共11页
为研究铝合金板式节点的受弯滞回性能,并与静力性能进行比较,完成了4个足尺试件的滞回加载及单调加载试验,并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加载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铝合金板式节点的破坏模式、弯矩-转角关系及耗能能力.采用分... 为研究铝合金板式节点的受弯滞回性能,并与静力性能进行比较,完成了4个足尺试件的滞回加载及单调加载试验,并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加载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铝合金板式节点的破坏模式、弯矩-转角关系及耗能能力.采用分配梁对两杆进行对称加载,节点域为纯弯段.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板式节点为典型半刚性节点,根据受力过程可分为弹性阶段、螺栓滑移阶段、孔壁承压阶段和破坏阶段,并得到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曲线.节点破坏模式为杆件净截面拉断,裂缝由杆件端头最外排螺孔处开始扩展.节点在破坏前无明显预兆,为典型脆性破坏,荷载-位移曲线没有下降段.节点滞回加载的骨架曲线与单调加载曲线接近,但滞回加载过程节点的累积损伤,导致节点延性低于单调加载.增加螺栓数量可改善节点耗能性能,使滞回曲线更加饱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板式节点 滞回曲线 网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Energetic磁滞模型参数修正方法
8
作者 陈彬 曾庆麟 +2 位作者 贾燕峰 黄力 唐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74-5183,共10页
铁磁材料的磁滞特性存在温度依赖性,导致铁芯类设备的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是现有的Energetic磁滞模型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表征,导致损耗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首先研究了Energetic各个模型参数对磁滞回形状特征值的影响,分析了铁... 铁磁材料的磁滞特性存在温度依赖性,导致铁芯类设备的性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是现有的Energetic磁滞模型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表征,导致损耗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首先研究了Energetic各个模型参数对磁滞回形状特征值的影响,分析了铁磁材料磁滞特性的温度依赖性。然后在采用公式法进行参数辨识的基础上,提取不同温度下磁滞回线的形状特征值,并引入居里温度和临界指数等系数,提出了各形状特征值关于温度的表达式。进一步将特征值表达式与各模型参数的辨识公式相结合,提出了考虑温度特性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建立了一种变温条件下的修正Energetic磁滞模型。最后,以纳米晶合金的极限磁滞回线测量结果为例,模拟该材料在各温度下的磁滞回线,并与多组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etic模型 温度特性 磁滞回线 参数辨识 铁磁材料 居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解析Preisach磁滞模型误差修正和特征参数辨识方法
9
作者 陈彬 曾庆麟 +3 位作者 王斐然 万妮娜 黄力 唐波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9,共10页
温度升高会影响磁性材料的磁滞特性,从而改变电气设备的性能。目前解析Preisach模型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表征,导致损耗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Lorentzian函数的解析Preisach模型特征参数对磁滞回线形状参数的影响程度... 温度升高会影响磁性材料的磁滞特性,从而改变电气设备的性能。目前解析Preisach模型无法对温度进行有效表征,导致损耗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Lorentzian函数的解析Preisach模型特征参数对磁滞回线形状参数的影响程度,如饱和磁通密度、矫顽力、剩磁等,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模型参数和材料磁特性的变化。根据模型特征参数具有的磁滞回线形状相关性和温度相关性,引进温度系数来修正模型特征参数,构建变温条件下的解析Preisach模型,并给出了计及温度影响的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最终实验测量纳米晶合金在变温条件下的极限磁滞回线,对多组实测值和修正后的解析Preisach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后,得出在饱和磁通密度、矫顽力和剩磁处修正模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5%、2.21%、5.76%,证明了该修正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Preisach磁滞模型 可逆磁化 磁滞回线 温度特性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型钢丝绳隔振器非对称迟滞模型
10
作者 孙自强 高留洋 +1 位作者 闫明 张春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5-311,共7页
针对球型钢丝绳隔振器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导致迟滞模型表征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弹性因子和修正因子改进的归一化Bouc-Wen迟滞模型,结合Simulink仿真完善改进的迟滞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改进模型进行参... 针对球型钢丝绳隔振器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导致迟滞模型表征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弹性因子和修正因子改进的归一化Bouc-Wen迟滞模型,结合Simulink仿真完善改进的迟滞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改进模型进行参数识别。通过数值仿真绘制GGQ25-62L型球型钢丝绳隔振器在不同工况的迟滞环,并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参数识别方法准确可靠,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曲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隔振器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型钢丝绳隔振器 迟滞环 非线性 弹性因子 修正因子 BOUC-WEN模型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蓄能式竖向隔震装置性能试验及隔震参数分析
11
作者 鲁亮 汪磊 +1 位作者 夏婉秋 李远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共11页
提出一种由液压油缸和蓄能器组成的新型竖向隔震装置,用于建筑结构竖向隔震.首先,介绍液压蓄能式竖向隔震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非线性刚度模型和阻尼耗能模型.其次,开展了频率相关性、位移幅值相关性的反复加载试验,测得液压蓄能式... 提出一种由液压油缸和蓄能器组成的新型竖向隔震装置,用于建筑结构竖向隔震.首先,介绍液压蓄能式竖向隔震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非线性刚度模型和阻尼耗能模型.其次,开展了频率相关性、位移幅值相关性的反复加载试验,测得液压蓄能式竖向隔震装置的竖向刚度和阻尼耗能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隔震装置的竖向刚度呈现非线性变化,理论值和实测试验值误差在±3%以内;隔震装置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较强的耗能性能,阻尼特性为速度相关型,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不同竖向刚度和阻尼系数的竖向隔震结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在竖向地震作用下,隔震装置参数对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竖向刚度降低会导致竖向位移响应增大,而竖向加速度响应减小;通过调节阻尼调节阀可有效控制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位移,从而实现良好的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隔震 动力试验 滞回曲线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Hailwood-Horrobin平衡水分模型分析聚葡萄糖吸潮机理
12
作者 刘畅 王梦雅 +4 位作者 宋洪东 曹子怡 颉宇 李兴军 宁国庆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7,共8页
为解释聚葡萄糖的吸潮性能,改进包装材料,在20~35℃和平衡相对湿度(ERH)10%~90%范围内,测定了初始含水率(IMC)1.01%~4.89%的5个国产样品(a1~a5)的水分吸附与解吸等温线。吸附和解吸等温线均是S型曲线,在ERH小于80%时,解吸等温线与吸附... 为解释聚葡萄糖的吸潮性能,改进包装材料,在20~35℃和平衡相对湿度(ERH)10%~90%范围内,测定了初始含水率(IMC)1.01%~4.89%的5个国产样品(a1~a5)的水分吸附与解吸等温线。吸附和解吸等温线均是S型曲线,在ERH小于80%时,解吸等温线与吸附等温线之间存在滞后现象,样品初始含水率越低,滞后现象越显著。由于聚葡萄糖是无定形相态的粉末,我们假定聚葡萄糖水分吸附过程是蒸汽相态、液体相态(多分子层吸附)及固体溶液(单分子层吸附)之间存在的平衡,按照Hailwood-Horrobin(HH)模型把S型吸附等温线去卷积为单分子层(Mh)和多分子层成分(Md),吸附和解吸多分子层水含量随ERH增加呈现S型曲线增加,解吸单分子层含水率随ERH增加保持不变,而吸附单分子层含水率随ERH增加对a1~a4样品(IMC4.87%~2.35%)缓慢增加,对a5样品(IMC 1.01%)几乎线性减少。随着样品初始含水率降低,吸附位点聚合物分子量对a1样品最大,对a5样品最小。尽管红外光谱扫描显示a5样品羟基(3416cm^(–1))和无定形结构官能团(1027cm^(–1))的强度最小,但是a5样品的吸潮率最大。说明不同工艺加工的聚葡萄糖样品含水率越低,吸附单分子层水含量随ERH增加几乎线性减少,但是吸附多分子层含水量随ERH增加是S型增加,吸潮率和吸湿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葡萄糖 水分吸着等温线 吸潮率 单分子层吸附 滞后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方程和R-L分数阶导数的高频激励条件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姬俊安 赵志刚 +3 位作者 张时 杜振斌 翟志强 贾慧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31-5440,I0035,共11页
准确预测高频激励条件下纳米晶材料的磁滞特性,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等高频电力设备磁性元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Maxwell方程和Riemann-Liouville(R-L)分数阶导数,建立高频激励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首先,根据Maxwel... 准确预测高频激励条件下纳米晶材料的磁滞特性,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等高频电力设备磁性元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Maxwell方程和Riemann-Liouville(R-L)分数阶导数,建立高频激励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首先,根据Maxwell方程,首次推导出计及趋肤效应影响的涡流磁场强度解析式;其次,针对现有静态磁滞特性和异常效应建模方法未考虑趋肤效应影响的问题,依据R-L型分数阶导数理论,建立有效描述带材内部磁通密度分布不均时纳米晶静态磁滞特性与异常效应综合预测模型,并提出一种考虑频率效应的阻尼系数ρ和非整数阶n的解析计算方法;最后,基于磁场分离理论,建立高频激励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通过与纳米晶材料1K107B在高频激励下实测磁滞回线进行对比,验证该文所建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相较于经典模型,该文所建模型对磁滞回线的预测精度提升了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WELL方程 Riemann-Liouville(R-L)分数阶导数 趋肤效应 磁滞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柱节点弯剪型可更换耗能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刚 李淑敏 +3 位作者 杨佳男 刘云贺 卢俊龙 田庆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1-229,共9页
为解决实际工况下阻尼器受压易屈曲,耗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置弯剪型可更换组件的高强钢梁柱节点,其结构具有震后塑性残余变形小、耗能能力稳定以及震后功能易于修复等优势。基于弯剪型耗能件在节点中的受力特点,设计了5个弯剪型... 为解决实际工况下阻尼器受压易屈曲,耗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置弯剪型可更换组件的高强钢梁柱节点,其结构具有震后塑性残余变形小、耗能能力稳定以及震后功能易于修复等优势。基于弯剪型耗能件在节点中的受力特点,设计了5个弯剪型耗能件,通过低周循环加载试验,系统探讨了该组件的协同工作机理及破坏模式,分析了不同设计参数对弯剪型耗能件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弯剪型耗能件肢柱间协同工作性能较好,其损伤主要分布在耗能肢柱端部,从肢柱内侧缓慢渗透至肢柱表面最终导致肢柱断裂破坏,以此耗散地震能量,试件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随着肢柱高宽比或宽厚比等参数的增加,耗能件初始刚度和承载力均降低,面外变形趋势明显,使得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减小,耗能能力变差;综合对比各个试件的滞回性能指标,肢柱总高宽比约为3.5、宽厚比为1.5、肢柱数量为10时,耗能件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同时,拥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件 循环荷载 破坏模式 滞回曲线 承载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磁材料磁巴克豪森噪声测量系统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艳钊 李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3,共9页
磁巴克豪森噪声信号(MBN)常用来进行材料的无损检测,低频磁场激励下软磁材料的MBN可以用来研究实际工况下此类材料的形变、应力和缺陷等。为此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测量软磁材料MBN和磁滞回线的测量系统,包括励磁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和信... 磁巴克豪森噪声信号(MBN)常用来进行材料的无损检测,低频磁场激励下软磁材料的MBN可以用来研究实际工况下此类材料的形变、应力和缺陷等。为此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测量软磁材料MBN和磁滞回线的测量系统,包括励磁模块、信号检测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这些模块实现了不同激励信号的生成,且能够对测得的高频MBN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处理。利用所研发的实验平台测量了非晶合金、硅钢片等软磁材料的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MBN信号,并对信号进行了放大、滤波和平滑等处理。之后绘制了MBN的包络曲线和MBN能量环,分析了外加磁场强度、激励频率和感应线圈方式对材料MBN包络的影响规律。发现MBN双峰包络随着磁场强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激励频率f mag的增加而变大,但到达一定频率后不再变化;而MBN包络受两种感应线圈影响的主要体在第一个峰值上。研究结果为开展软磁材料MBN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巴克豪森噪声 软磁材料 磁滞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荷载下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强 姚明昕 +2 位作者 钱忠霞 徐爱民 肖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2,共12页
为揭示不同温度荷载下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的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潍烟高铁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整体温度荷载、温度梯度荷载及温度循环荷载... 为揭示不同温度荷载下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的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仿真分析模型.通过潍烟高铁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整体温度荷载、温度梯度荷载及温度循环荷载作用对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应力应变云图的影响,研究荷载作用对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应力沿纵横向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荷载对高韧性混凝土全断面防水封闭结构有明显的影响;在整体温度荷载作用下,底座板中部对应位置处为温度主影响区域,轨道结构伸缩缝位置为温度敏感区;轨道结构变形为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底座板边缘位置对结构层具有侧向剪切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控制,减少层间接触损伤的产生;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在温度循环荷载作用下存在应变滞后现象,根据形成的滞回圈大小可知,路肩位置和底座板边缘对应位置处结构层易产生疲劳破坏;温度循环荷载下结构层受力和温度梯度随深度和时间时刻变化,温度梯度在结构层0.02 m深度范围内较大,此位置为受力的不利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全断面纤维混凝土封闭结构 无砟轨道 有限元分析 温度荷载 滞回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淬硬铁磁构件过渡特性的磁滞回线建模方法
17
作者 吴奇 王钰珏 +2 位作者 吴斌 刘秀成 韩振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259,共11页
有效硬化层深度和过渡层范围是影响表面淬硬机械零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也是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测试内容。利用不同组织的磁特性差异,可发展出淬硬层的磁检测方法。相比传统金相观察法,具有无损、快速的技术优势,有望直接面向零部... 有效硬化层深度和过渡层范围是影响表面淬硬机械零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也是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测试内容。利用不同组织的磁特性差异,可发展出淬硬层的磁检测方法。相比传统金相观察法,具有无损、快速的技术优势,有望直接面向零部件进行淬硬层测试分析。本文提出利用玻尔兹曼函数描述沿深度方向材料磁滞特性参数的渐变规律。通过对多层材料进行离散分层处理,考虑层间磁场耦合,建立多层结构材料的T(x)磁滞回线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和提出的多层材料磁滞回线模型对逐层切割的含硬化层试样进行磁滞回线的反演计算,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提出的模型有望较为精确地描述多层材料的磁滞回线并可对硬化层深度和过渡层深度进行反演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滞回线 硬化层 过渡特性 粒子群算法 T(x)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循环路径下砂岩的能量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遵国 袁新立 +3 位作者 陈毅 唐朝 马凯欣 陈永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2,共9页
为从能量角度探究砂岩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开展10 MPa初始峰值应力逐级递增、80 MPa初始峰值应力逐级递增及恒定100 MPa峰值应力3种循环路径下的加卸载试验,结合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计算结果,分析砂岩各项能量随循环次数和峰值... 为从能量角度探究砂岩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开展10 MPa初始峰值应力逐级递增、80 MPa初始峰值应力逐级递增及恒定100 MPa峰值应力3种循环路径下的加卸载试验,结合应力应变曲线和能量计算结果,分析砂岩各项能量随循环次数和峰值应力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和峰值应力增加,初始峰值应力80和100 MPa时滞回环仅在第2次循环时向应变增大方向明显迁移。不同应力循环路径下单位体积耗散能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演化特征,分级循环加卸载时,砂岩各项能量值随峰值应力增加由二次函数向线性函数增长特征转变,而峰值应力恒定为100 MPa等幅度循环加卸载时,随循环次数增加,砂岩单位体积能和单位体积弹性能呈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趋势下降,单位体积耗散能呈指数趋势下降。不同应力区间内循环路径对砂岩的能量影响有较大差异,分级循环加卸载与单次加卸载相比,峰值应力为80 MPa时各项能量相差均小于10%,峰值应力为100 MPa时各项能量相差达到22.74%~6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路径 砂岩 峰值应力 滞回环 能量演化 耗散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参数多项式方程拟合氦等离子体处理面粉的水分吸着等温线
19
作者 王梦雅 赵明慧 +3 位作者 高光标 吴建章 李兴军 王万贵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为了解释小麦面粉经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后面团吸水率增加的成因,采用120 W低压强射频氦冷等离子体处理面粉0~180 s,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增加,小麦面粉吸水率、电导率、水和蔗糖溶剂保持力(SRC)值及糊化衰减值显著增加,深入探究这些指标... 为了解释小麦面粉经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后面团吸水率增加的成因,采用120 W低压强射频氦冷等离子体处理面粉0~180 s,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增加,小麦面粉吸水率、电导率、水和蔗糖溶剂保持力(SRC)值及糊化衰减值显著增加,深入探究这些指标变化原因,我们提出一个七参数多项式M=A+B·t+C·t^(2)+D·t^(3)+E·ERH+F·ERH^(2)+G·ERH^(3)(M是平衡水分%,ERH是小数表示的平衡相对湿度,t是温度℃,A~G是参数),能够拟合氦冷等离子体处理面粉的水分吸着等温线,拟合度指标优于修正Chung-Pfost(常用)和四参数多项式(不含温度项)方程。七参数多项式方程能够清晰显示面粉样品水分吸附与解吸等温线之间的滞后环,随着温度增加,滞后环下移,且滞后度随ERH增加呈现抛物线形状,抛物线顶点在ERH 40%~50%。冷等离子体处理将单分子层吸附位点转变为多分子吸附位点的区域提前了,由ERH 50%转变为40%。用Dent模型分析显示,氦冷等离子体处理能够降低面粉单分子层含水量和扩展压强,增加毛细管壁弹性,水分子与化学成分形成氢键的能力加大,促进水分子向面粉颗粒均匀分布和渗透。红外光谱扫描显示面粉中淀粉粒表面短程有序化程度及淀粉与蛋白的作用程度增大。氦冷等离子体技术在改善面粉加工品质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平衡水分方程 面粉 氦冷等离子体 滞后环 扩展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缩因子改进PSO算法的J-A磁滞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希 张浩民 刘振祥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5,共9页
变压器铁心磁滞特性的准确预测及其模型参数可靠辨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难点问题。针对现有主流磁化(Jile-Atherton,J-A)模型存在的辨识参量多、计算时间长、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收缩因子改进粒子群优化(Parti... 变压器铁心磁滞特性的准确预测及其模型参数可靠辨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难点问题。针对现有主流磁化(Jile-Atherton,J-A)模型存在的辨识参量多、计算时间长、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收缩因子改进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J-A磁滞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研究建立以磁感应强度为输入变量的J-A静态磁滞逆模型,提出考虑包含涡流损耗、异常损耗因素下的动态磁滞模型;针对传统PSO算法计算精度低、不易于快速寻优的问题,提出基于收缩因子改进的PSO优化算法,可实现J-A磁滞模型关键参量的快速辨识。所提算法克服了传统粒子飞行速度的限制,兼具全局寻优和局部寻优的特点,易于实现J-A磁致模型的快速参数辨识。通过仿真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改进PSO算法在不同磁密峰值工况下的应用可靠性,且迭代收敛速度和精度均优于传统PSO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le-Atherton模型 参数辨识 PSO算法 磁滞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