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质量与人类活动强度耦合协调研究
1
作者 马月伟 陈玉美 +2 位作者 张盛蓝 桂雅丽 陈艳梅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人类活动强度日益加剧,致使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下降,野生动物栖息地日渐丧失。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与稀濒物种富集区,而人地矛盾凸显,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研究生境质量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探讨它们之间的协调耦合状... 人类活动强度日益加剧,致使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下降,野生动物栖息地日渐丧失。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与稀濒物种富集区,而人地矛盾凸显,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研究生境质量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探讨它们之间的协调耦合状态,对于了解物种的生存现状与威胁,判断管理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09、2016、2021年等4个时期Landsat影像,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利用人类足迹指数测度人类活动强度,借助InVEST模型测度生境质量,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及耦合协调模型,测度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质量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1)2001-2021年人类足迹指数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高人类足迹指数范围扩大,比例由0.11%增加至0.29%,但低人类足迹指数分布范围减缩,由69.43%减少至60.12%,空间上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2)2001-2021年生境质量平均值变化率为0.03%,整体波动较小,较高和高等级生境质量占比超过62%,空间上呈现中间低、四周高、外围低的环状分布特征;3)2001-2021年间人类活动强度对生境质量的正负影响区域相对较为固定,且正相关关系区域(58%)占比高于负相关关系区域(42%)比例,但负面效应愈加显著;4)2001-2021间人类活动强度与生境质量之间表现为“高耦合初级协调”状态,空间上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该研究对协调人类活动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关系,以及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足迹指数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耦合协调模型 大熊猫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效应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朱莉 付一凡 马露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2,共18页
基于我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新空间经济学“4D”架构下合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探讨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空... 基于我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新空间经济学“4D”架构下合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探讨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由门槛检验可知,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存在非线性特征,协同效应的“优态”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推力;提高创新支持力度、创新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协同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渠道,创新支持与产业结构优化存在路径耦合关系,机制路径的协同会强化单因素的作用效果。因此,应稳步推进金融集聚与人力资本协同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培育金融发展动力,通过双因素协调进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集聚 人力资本 协同效应 修正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化协同、ESG表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王晓红 刘华军 +1 位作者 栾翔宇 李娜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71,共10页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双化协同)已成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以2013~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数字化、绿色化综合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了企业双化协同水平,并以此作为基础检验了其对...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双化协同)已成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文以2013~202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数字化、绿色化综合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了企业双化协同水平,并以此作为基础检验了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样本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水平较低,双化协同实践仍需提高重视和加大相关投入;(2)双化协同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3)双化协同有利于改善企业ESG表现,且ESG表现在双化协同与企业高质量发展间发挥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企业理解和开展双化协同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化协同 企业高质量发展 ESG表现 耦合协调模型 数字化 绿色化 上市公司 企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水对蠡湖水体透明度改善效果的数值模拟
4
作者 吴佩翰 朱海 +6 位作者 徐项哲 鞠茂森 闫世康 杨晨霞 周志博 唐洪武 王玲玲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7,共12页
为客观评估太湖水补水对蠡湖透明度改善效果的影响,由实测资料分析得出了适用于蠡湖的水体透明度(SD)与悬浮物(SS)浓度、叶绿素a(Chla)浓度的相关关系,并利用MIKE 21构建了蠡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经验证模型精度良好,可用于模拟计算;... 为客观评估太湖水补水对蠡湖透明度改善效果的影响,由实测资料分析得出了适用于蠡湖的水体透明度(SD)与悬浮物(SS)浓度、叶绿素a(Chla)浓度的相关关系,并利用MIKE 21构建了蠡湖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经验证模型精度良好,可用于模拟计算;以南部长广溪节制闸及西部五里湖节制闸进水两种典型补水方案为例,分析了蠡湖水体透明度的改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可将蠡湖平均透明度提升至0.8 m以上;南部补水方案使全湖平均透明度提高了0.5 m,好于西部补水方案;适当加大东部出口的出流量可以提高水体透明度的改善效果;补水会导致局部区域悬浮物浓度增加,在补水总流量固定的条件下,适当调控出口流量分配可以有效改善蠡湖水体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透明度 补水 MIKE 21 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 蠡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达标与河流连通性的生态流量研究
5
作者 李新宇 刘佩玺 +3 位作者 李建军 刁艳芳 苏瑞 郭诗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3,共5页
河流水质污染及气候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断流均会严重影响河流生态健康和沿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以山东省泗河干流泗水大闸至书院水文站和书院水文站至龙湾店闸两个河段为例,以COD、BOD、NH_(3)-N、TP值为状态变量,基于MIKE21... 河流水质污染及气候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断流均会严重影响河流生态健康和沿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以山东省泗河干流泗水大闸至书院水文站和书院水文站至龙湾店闸两个河段为例,以COD、BOD、NH_(3)-N、TP值为状态变量,基于MIKE21构建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区分水文季节并分别制定可涵盖75%(情景1)、50%(情景2)水质条件的模拟方案,通过模拟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水质效应并考虑河流连通性水量需求确定生态流量,同时分析了书院水文站生态流量保证率。结果表明,泗水大闸情景1在10月~翌年6月生态流量为0.8 m^(3)/s,7~9月为1 m^(3)/s,情景2各月生态流量均为0.8 m^(3)/s;书院水文站情景1在10月~翌年6月生态流量为2 m^(3)/s,7~9月为7 m^(3)/s,情景2两个时期生态流量则分别为0.8、4 m^(3)/s;泗河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显著,应重点关注4、5月份的生态流量需求,且制定的生态流量有利于满足泗河干流不同河段、不同水文季节兼顾水质达标与河流连通性的生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河 水质 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 生态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太湖流域抗咸保供“四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娟 林荷娟 薛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水闸、泵站等工程不同调度下的水位、流量、来水组成快速预测预报和一体化风险预警,并将成果应用于陈行水库应急补水线路规划工作中。应用结果表明:基于60多套从太湖流域河网向上海市陈行水库周边河网应急补水线路的预演方案,提出北一线、北二线、南线补水方案,其中北一线补水方案效率更高,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解决了陈行水库仅能维持5 d的供水困难。研究成果可为强化流域与区域多目标统筹调度、全力保障流域供水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咸保供 预报调度一体化 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来水组成模型 陈行水库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协调机制研究
7
作者 刘伯良 陈芳 张向前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8,共13页
中国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本研究构建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新质生产力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之间的协调系数。同时,运用PVAR模型对二者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 中国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本研究构建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新质生产力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之间的协调系数。同时,运用PVAR模型对二者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显示,2010—2022年新质生产力实现了自身的良性积累机制,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也逐渐形成自身的良性积累,二者的协调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新质生产力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之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推动新质生产力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耦合协调度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Ecolab河网模型溶解氧异常原因研究
8
作者 王治昊 逄勇 +1 位作者 张丽亭 刘佳蓓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溶解氧浓度异常变化原因和量化分析溶解氧异常修复措施的效果,将数学统计方法与水环境数学模型相结合,以江苏省盐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溶解氧浓度与相关水质因子、降雨量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与相... 为进一步了解溶解氧浓度异常变化原因和量化分析溶解氧异常修复措施的效果,将数学统计方法与水环境数学模型相结合,以江苏省盐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溶解氧浓度与相关水质因子、降雨量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与相关性分析相匹配的MIKE11-Ecolab耦合模型,对比不同修复措施对河网溶解氧浓度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与水温、降雨量、高锰酸盐指数及生化需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水温、降雨径流污染和光合作用效率对溶解氧浓度影响程度最大,水温升高20%后溶解氧浓度下降了53.68%,削减50%雨水径流污染后溶解氧浓度可改善26.48%,光合作用效率提高50%后溶解氧浓度可改善16.43%。研究成果可为河网地区水生态修复提供经验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溶解氧浓度 溶解氧异常修复 MIKE11-Ecolab耦合模型 盐河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共生”还是“此消彼长”: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的空间交互影响研究
9
作者 马露瑶 何剑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6,共14页
基于2012—2022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对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验证二者的空间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在同一区域内,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相互促进,而在不同区域间二者相互抑制,但这种相互抑制作... 基于2012—2022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对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验证二者的空间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在同一区域内,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相互促进,而在不同区域间二者相互抑制,但这种相互抑制作用在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地区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能够被修正。具体来看,在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地区,经济主体的创新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形成同一区域内与不同区域间的双向赋能效应;在技术市场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强,越有利于形成同一区域内与不同区域间的双向赋能效应。因此,持续推进创新城市建设和提高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是实现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双向赋能的必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空间联立方程模型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南涑河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
10
作者 侯祥东 赵香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共7页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1软件构建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分析汛期、非汛期水环境容量的动态变化及不同调度方案下南涑河的水质变化,寻找最佳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南涑河的主要污染物COD、NH_(3)-N浓度在Ⅰ—Ⅴ类之间波动,汛期水质发生显著恶化,COD、NH_(3)-N的水环境容量在汛期达到峰值。基于控制支流污水汇入和增大干流流量的水质改善方法共提出7种调度方案。对比发现藕蒲沟支流汇入是干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荐改善水质的最佳调度方案为增大干流流量并关闭藕蒲沟支流的闸阀,阻止污染物汇入干流。构建的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符合南涑河的实际情况,能够用于南涑河水环境研究,提出的调度方案可切实有效改善南涑河水质,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度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MIKE11 水环境容量 生态调度 南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体健 李蒙蒙 +10 位作者 韩志伟 张华 周春红 谢旻 李树 庄炳亮 吴昊 曲雅微 傅宗玫 马丹阳 李亚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21-5933,共13页
本文针对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开展系统综述,并对大气环境模式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气环境模式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历经输送扩散模式、酸沉降模式、空气质量模式、气候-... 本文针对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开展系统综述,并对大气环境模式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气环境模式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历经输送扩散模式、酸沉降模式、空气质量模式、气候-化学耦合模式、地球系统模式等不同阶段,自主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气环境模式,改进完善了国际先进的大气环境模式,在大气污染防治与管控、重大活动环境保障和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形成机理在模式的应用研究、排放清单反演和动态源排放模式研发、多源观测资料与大气环境模式融合、集合预报技术研发、非结构网格系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大模型研发,全面提升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整体性能,积极推进我国大气环境模式的开源化和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扩散模式 酸沉降模式 空气质量模式 气候-化学耦合模式 地球系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荟 周志微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9-29,共11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重塑高等职业教育新生态,二者存在应然的耦合逻辑关系。基于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 高等职业教育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重塑高等职业教育新生态,二者存在应然的耦合逻辑关系。基于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各省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且呈现低协调等级省市多、高协调等级省市少的“金字塔”型分布格局;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类型主要为“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及市场化水平对本地和邻地的影响均为正,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的影响为负、对邻地的影响为正,高职依赖度对本地的影响为正、对邻地的影响为负。基于此,要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推进两大系统的耦合进程;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充分发挥影响因素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实施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耦合协调发展 时空特征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脱贫县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艳 廖成浩 +1 位作者 周宝亮 郝柯锦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5-656,共12页
探究脱贫县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发展理念,以江西省25个脱贫县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评价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泰尔指数模型测度两者的耦... 探究脱贫县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发展理念,以江西省25个脱贫县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评价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和泰尔指数模型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江西省脱贫县农地利用生态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年均值为0.738,赣南地区高于赣中和赣北地区;(2)2011—2020年,江西省脱贫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数总体水平较低,年均值为0.414,赣北地区最高,其次为赣中,赣南最低;(3)2011—2020年,脱贫县农业产业化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指数由期初的0.321升至期末的0.342,总体处于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4)脱贫县地区内差异对泰尔指数总体贡献最大,县域农业发展协调性较弱。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市场与政府的作用差异是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与农地利用生态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提高两者耦合协调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脱贫县 农业产业化 农地利用生态效率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互动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凯 赵燕 +2 位作者 甘畅 胡鸣镝 刘美伦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数字经济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利用改进后的熵值法分别测算30个省份2011—2020年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Kernel密度估计... 数字经济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利用改进后的熵值法分别测算30个省份2011—2020年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Kernel密度估计法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状态;最后,借助PVAR模型探究二者的互动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增幅较大且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倒“N”型波动交替演化特征,且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在研究期内,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时序上稳步提升,从期初的中度失调转为期末的基本协调状态,且存在“俱乐部收敛”发展趋向;在空间上由大到小呈东部、西部、东北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3)中国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存在良性互动关系,短期内二者的交互效应较大;从长期影响来看,二者受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Kernel密度估计法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动力条件及水系连通的平原河网圩区畅流活水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军 蒋煜 +3 位作者 张兰 李扬 孟楠 秦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2,61,共5页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水动力条件不足等问题,以嘉兴市新塍镇为例,探究不同畅流活水方案对河道水质的改善效果。构建MIKE11水动力学水质耦合模型,分析“引水/水系连通—水质”驱动响应规律,以NH3-N浓度为主要指标,分析不同活水方案的水质改...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水动力条件不足等问题,以嘉兴市新塍镇为例,探究不同畅流活水方案对河道水质的改善效果。构建MIKE11水动力学水质耦合模型,分析“引水/水系连通—水质”驱动响应规律,以NH3-N浓度为主要指标,分析不同活水方案的水质改善效果,并提出优化调控方案。结果表明,集中引水对区域水质改善影响较小,分散设置多个引水点可明显提高水质;直接对水质较差河道进行补水,污染物消减率在8%~30%之间,水质改善效果较明显;合理的水系连通工程可进一步增加畅流活水方案水质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动力学水质耦合模型 MIKE11 优化调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工程异形水箱流固耦合分布式参数模型与效用研究
16
作者 李建波 刘佳 +1 位作者 李志远 林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1,77,共10页
在流固耦合动力分析领域,传统的Housner模型在工程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理论推导仅适用于规则水箱,采用集中质量总体模型描述液体晃动的整体效应,难以有效模拟异形水箱储液结构的局部精细响应,亟须建立适用于不规则水体晃荡的分布... 在流固耦合动力分析领域,传统的Housner模型在工程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理论推导仅适用于规则水箱,采用集中质量总体模型描述液体晃动的整体效应,难以有效模拟异形水箱储液结构的局部精细响应,亟须建立适用于不规则水体晃荡的分布式附加质量模型。基于势流理论推导了一种模态综合法模型,实现了分布质量与储液器壁激振加速度的解耦。该模型能够有效剥离分布式的脉冲质量与对流质量;同时,实体网格的振型分析适用于任意形状水体的动力分析。通过算例的形式将该模型与精细声学-结构耦合(Acoustic-Structural coupling,CAS)模拟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最后,基于本文的模型研究了核电异形的安全水箱在不同水位和减晃格栅分布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并检验了其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动水分布式质量模型 模态综合法 核电异形水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登凯 王满仓 成依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55,共14页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数据,从理论层面对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关...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数据,从理论层面对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各省份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讨论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进步明显,且始终处于稳步推进的状态中。根据八大经济综合区域的划分,各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由沿海及长江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第二,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也从先前的中度协调发展到高度协调。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北部沿海—长江中游—大西南—黄河中游—东北—大西北”依次递减排列的区域特征。第三,就全国及八大经济综合区域而言,金融结构、金融稳健性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较高,金融效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较低。因此,研究结果对促进各省份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 耦合协调模型 灰色关联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蔡超岳 唐健雄 何庆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3,共12页
旅游经济韧性和旅游发展质量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探究二者关系对于旅游经济快速恢复并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30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09—2019年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进行... 旅游经济韧性和旅游发展质量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探究二者关系对于旅游经济快速恢复并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30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09—2019年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进行测度,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PVAR模型等方法探究二者关系。结果表明:(1)各省区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水平稳步上升,两系统发展水平均呈“由西向东”逐渐递增的空间格局。(2)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耦合协调水平总体显著提升,低度协调和中度协调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高度协调区数量大幅增长并向内陆扩张,极度协调区始终位于东部沿海一线;耦合协调亚类型划分中,“低度协调—旅游经济韧性滞后型”省区数量缩减最为明显,中度协调类型省区中旅游经济韧性滞后问题始终广泛存在,“高度协调—旅游经济韧性滞后型”省区数量显著增加,广东成为唯一“极度协调—旅游发展质量滞后型”省区。(3)旅游经济韧性与旅游发展质量耦合协调度存在全局空间集聚现象且逐步增强;局部空间自相关中,各类型集聚区整体变化不大,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4)在互动关系方面,分别以全国范围和东部、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时发现,旅游发展质量对旅游经济韧性存在单向正面效应,而西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对旅游发展质量起单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韧性 旅游发展质量 耦合协调度 空间自相关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产品设施环境下品质智能管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威 吴华瑞 +2 位作者 郭旺 顾静秋 朱华吉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6期44-62,共19页
[目的/意义]针对中国中西部特色农产品在设施环境生产过程对品质影响要素监测手段缺乏、智能化管控能力薄弱、品质控制要素耦合关系不明、系统化应用程度低的问题,对现有的设施智能监测、智能管控、平台构建技术进行探索,通过物联网、... [目的/意义]针对中国中西部特色农产品在设施环境生产过程对品质影响要素监测手段缺乏、智能化管控能力薄弱、品质控制要素耦合关系不明、系统化应用程度低的问题,对现有的设施智能监测、智能管控、平台构建技术进行探索,通过物联网、云平台,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特色农产品全生育期的智能化品质管控体系构建和应用提供依据。[进展]以特色羊肚菌和番茄的外观、口感、产量三类品质为管控目标,在品质调控数据采集方面介绍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生理表型数据采集设备,以及轨道式、轮式巡检机器人,提供稳定可靠的图像、视频、监测数据采集手段;在生长过程调控方面,分别从环境监测调控和肥水灌溉投入品调控阐释了当前的做法,提出了能够针对品质进行多要素耦合全生育期的管控方法;介绍了品质智能管控系统,以及多个生产环节的应用,采用云边端一体化架构为获取的多模态数据以及多要素耦合模型面向多种生产场景提供精准适配的应用和服务。[结论/展望]对比特色羊肚菌和番茄的智能化管控现状,番茄整体技术体系更为成熟,羊肚菌产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生产过程根据技术的需要进行技术迁移,对严苛光照、稳定的高湿低温等个性化要求进行模型定制,面向中西部大部分特色农产品品控宜采用通用型的多要素耦合模型根据场景特性进行参数、模型局部迁移和微调的方式适配。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设备设施轻简化、智能技术场景化、服务模式多样化、品质管控在线化、数智生产规模化、数据要素价值化,有效利用智能装备和数据要素的优势是将来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多要素耦合 智能管控模型 多模态知识图谱 农业大模型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场耦合理论的稻谷储藏品质变化规律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静怡 鲁玉杰 +2 位作者 苗世远 李思洁 张俊东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4,共8页
为了探讨稻谷在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并建立品质变化的预测模型,在多场耦合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自主设计的温湿度控制的模拟仓储存稻谷120 d,研究其不同储藏时间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以及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根据模拟仓... 为了探讨稻谷在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并建立品质变化的预测模型,在多场耦合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自主设计的温湿度控制的模拟仓储存稻谷120 d,研究其不同储藏时间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以及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等品质指标的变化。根据模拟仓内温湿度耦合的规律与稻谷储藏品质的相关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稻谷储藏品质变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稻谷储藏期间,温湿度均出现了耦合的现象,在粮堆中形成了温湿气的强弱耦合区域,在储藏第60天时,模拟仓内上层粮堆呈现出“U”型高温高湿聚合区。60 d后停止对冷热壁的制冷和加热,温湿度的场强效应减弱,粮堆内没有无强弱耦合区的出现。温度和湿度的耦合作用对稻谷的水分含量的影响显著。稻谷储藏120 d时高温湿耦合区域稻谷的脂肪酸值为接近重度不宜存的状态。而低温湿耦合区域和中间区域稻谷的脂肪酸值差异不显著。温湿度是影响稻谷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主要因素,温湿度过高导致其活力下降。在温湿度耦合效应下稻谷脂肪酸值(Y_(1))和过氧化氢酶活动度(Y_(2))与温湿度和稻谷水分相关关系的模型分别为:Y_(1)=-6.758+0.320 X_(1)-0.081 X_(2)-0.026 X_(3)+0.020 X_(4)+1.501 X 5,Y_(2)=119.952-0.901 X_(1)+0.313 X_(2)+0.061 X_(3)-0.044 X_(4)-4.088 X 5(X_(1):粮堆温度;X_(2):粮堆湿度;X_(3):粮堆深度;X_(4):储藏时间;X 5:水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耦合 稻谷储藏品质 温度场 湿度场 品质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