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pile-soil interaction of passive pile group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明华 刘敦平 +1 位作者 张玲 蒋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75-80,共6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ile and soft soil of the passive pile group subjected to soil movement was analyz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by using ANSYS software. The soil was assumed to be elastic-pl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ile and soft soil of the passive pile group subjected to soil movement was analyz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by using ANSYS software. The soil was assumed to be elastic-plastic complying with the Drucker-Prager yield criterion in the analysis. The large displacement of soil was considered and contact elemen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ile and soil. The influences of soil depth of layer and number of piles on the lateral pressure of the pil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lateral pressure distributions on the (2×1) pile group and on the (2×2) pile group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jacent surcharge may result in significant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soft soil and considerable pressure on the pile. The pressure acting on the row near the surcharge is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other row, due to the "barrier" and arching effects in pile groups. The passive load and its distribu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esign of the passive p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soil interaction passive pile group soft soil lateral pressure DEFORMATION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for circulation valve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齐平 舒红宇 +2 位作者 方文强 何联格 杨茂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648-654,共7页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a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which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cosmic and high-frequency processing me... Based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a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which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cosmic and high-frequency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between circulation valve and liquid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The fluid mesh distor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CEL language, and the fluid struc^tre interaction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ANSYS CFX software and was analyzed by dynamic mesh technique. The local sensitive computational area was meshed by prismatic grid, which could reduce the negative volume problem during the simulation. The circulation valve and liquid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e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inusoidal inlet velocity loads. Flow characteristic and dynamics characteristic were obtained.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circulation value were obtained, and the acceleration curve of circulation valve wa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conformity of the final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um indicates that this method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 to analyze the dynamics characteristic between circulation valve and liquid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hi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irculation valv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拱式渡槽隔震分析
3
作者 韩钟骐 张兴凯 +4 位作者 王海深 辜文兰 曾显志 苏宇坤 潘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2,共9页
拱式渡槽是引水工程中的重要输水结构形式,确保其地震安全是保障引水工程正常工作的关键,但目前对于拱式渡槽的抗震及减隔震性能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通过内置非线性单元与用户子程序单元准确模拟拱式渡槽结构... 拱式渡槽是引水工程中的重要输水结构形式,确保其地震安全是保障引水工程正常工作的关键,但目前对于拱式渡槽的抗震及减隔震性能研究较少。本文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通过内置非线性单元与用户子程序单元准确模拟拱式渡槽结构中的流固耦合作用,考虑支座、止水带和钢筋混凝土的非线性行为,对比分析了拱式渡槽抗震及减隔震效果。针对盆式支座抗震渡槽(S1)、摩擦摆支座隔震渡槽(S2)、仅端跨布置黏滞阻尼器的摩擦摆隔震渡槽(S3)和全跨设置黏滞阻尼器的摩擦摆隔震渡槽(S4)四个方案,开展了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了不同方案与不同水深情况下下部结构内力与止水带变形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S1方案下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屈服,隔震方案(S2~S4)均未发生屈服,其横槽向拱座基底反力比S1小50%以上,顺槽向小13%以上。S1方案止水带顺槽向变形较大,槽身碰撞最严重,通过布置摩擦摆支座可减轻槽身碰撞,配置黏滞阻尼器可进一步控制支座及止水带变形。S4方案结构内力与止水带变形均较小,隔震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有限元模拟 隔震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螺栓滑移效应的输电塔-线体系六维地震响应分析
4
作者 邵帅 卜祥航 +5 位作者 张佩玉 李布辉 付兴 邵千秋 范松海 朱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68-179,共12页
地震动具有六维分量,为了准确获得输电塔地震响应,应该考虑地震动的六维分量。此外,由于角钢铁塔螺栓节点会发生滑移,刚性节点假设下的塔-线体系地震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塔-线体系地震响应,对考虑螺栓滑移效应... 地震动具有六维分量,为了准确获得输电塔地震响应,应该考虑地震动的六维分量。此外,由于角钢铁塔螺栓节点会发生滑移,刚性节点假设下的塔-线体系地震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塔-线体系地震响应,对考虑螺栓滑移效应的塔-线体系六维地震响应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曲面拟合法从SMART-1台阵记录的平动地震数据中提取了转动分量,然后根据输电塔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确定了描述节点力学性能的骨架曲线。使用插入弹簧单元模拟角钢节点处的螺栓滑移,并据节点骨架曲线确定弹簧单元的实常数,建立了考虑螺栓滑移效应的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考虑螺栓滑移效应的塔-线体系多维地震响应,并分析了土质参数和地震入射角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螺栓滑移效应和六维地震动后,塔-线体系地震响应变化剧烈,且最大应力杆件位置也发生变化;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塔-线体系地震响应,螺栓滑移效应和转动分量的影响不应被忽略;螺栓滑移效应对塔-线体系六维地震响应的影响,在土质条件较好时较大,随地震入射角变化而变化,实际模拟计算中,应明确结构所处场地土质条件及地震入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线体系 螺栓滑移 转动分量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地震响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法的水下螺旋桨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解 卢闫 +1 位作者 田晨 李家盛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以典型的水下螺旋桨为研究对象,使用量纲分析方法确定密度比、杨氏模量比为水下螺旋桨振动特性关键因素,并使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通过代入多组关键参数的方式,对螺旋桨模型的振动特性进行计算,以验证量纲分析方法所得规律的正确性... 以典型的水下螺旋桨为研究对象,使用量纲分析方法确定密度比、杨氏模量比为水下螺旋桨振动特性关键因素,并使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通过代入多组关键参数的方式,对螺旋桨模型的振动特性进行计算,以验证量纲分析方法所得规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使用ABAQUS软件计算得到的螺旋桨湿模态频率数值完全符合量纲分析方法所得规律,该规律可为相关人员解决水下螺旋桨振动特性计算问题,提供湿模态频率数值预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螺旋桨湿模态频率 量纲分析法 流固耦合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地层中海上风电桩基桩土相互作用循环p-y模型
6
作者 张祖国 陈宣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5,共7页
海上风电在其服役期间会受到风、浪等循环荷载的作用,其桩基的稳定性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p-y曲线法计算简单快捷,是目前水平受荷桩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建立桩土相互作用切片模型,并系统性地开展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刚... 海上风电在其服役期间会受到风、浪等循环荷载的作用,其桩基的稳定性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p-y曲线法计算简单快捷,是目前水平受荷桩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建立桩土相互作用切片模型,并系统性地开展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刚度桩满流区p-y曲线。计算表明:相同桩长下桩径会对静力p-y曲线的强度和刚度产生影响,桩径越大,p-y曲线表现出的刚度越大,桩侧极限土阻力也越大。在相同的循环幅值作用下,累积位移随着桩径的增大而增加,且通过极限土阻力和桩径对桩侧土阻力以及累积位移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能得到一条统一的p-y曲线。根据上述发现,在边界面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了全新的映射法则和塑性模量表达式,构建了一个适用于黏土地层的循环p-y模型。采用离心机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的响应。研究成果为海上风电桩基p-y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模型 循环荷载 桩土相互作用 有限元分析 黏土 海上风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LNG储罐外罐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 葛楠 +1 位作者 滕振超 刘晓燕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为研究流固耦合对LNG储罐外罐的地震响应问题,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方法对不同地震波下不同液体高度的LNG储罐进行震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会改变罐体加速度和位移的分布情况,不同地震波和不同液体高度对位移和加速度的... 为研究流固耦合对LNG储罐外罐的地震响应问题,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方法对不同地震波下不同液体高度的LNG储罐进行震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会改变罐体加速度和位移的分布情况,不同地震波和不同液体高度对位移和加速度的放大效应有着不同的影响,在El Centro波、Taft波和SHM2波作用下,流体振荡产生的减震作用和流体压力产生的附加惯性作用能够减小储罐中部的位移,但对加速度有所放大。利用时程分析法对5000m^(3)LNG储罐的位移和环向应力进行地震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储罐的环向应力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走势,在罐高的1/4h、1/2h和3/4h上出现极值;位移沿罐高度方向先增加后减少,峰值出现在1/4h、1/3h、1/2h和3/4h处。因此在LNG储罐抗震设计时,应考虑流固耦合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在1/4h、1/3h、1/2h和3/4h处的薄弱位置,宜采用增加壁厚、设置阻尼器和钢筋加密等措施增强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流固耦合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分析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基于浸入边界有限元法的三维静脉瓣流固耦合数值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汪波 韩阳 齐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 探究静脉内血液与瓣膜之间的流固耦合动态过程和保证血液单向回流的生理机制。方法 基于浸入边界有限元法,结合人体下肢静脉医学图像及牛大隐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尺寸,采用超弹性本构模型描述静脉瓣膜在生理条件下不可压缩、非线性和... 目的 探究静脉内血液与瓣膜之间的流固耦合动态过程和保证血液单向回流的生理机制。方法 基于浸入边界有限元法,结合人体下肢静脉医学图像及牛大隐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尺寸,采用超弹性本构模型描述静脉瓣膜在生理条件下不可压缩、非线性和超弹性力学响应,构建静脉血管和静脉瓣膜的三维数值模型。结果 研究结果可视化地展示静脉动态运输血液的过程以及静脉瓣膜防止反流的功能机制,再现静脉内瓣膜运动和血液流动的周期性特点,讨论和量化了整个心动周期内的重要生理数据,包括静脉内血液的压力、流速和流量以及静脉瓣膜的开口面积、静脉瓣膜表面的应力和应变分布等。结论 三维流固耦合模型可数值再现静脉内生理动态过程,为进一步揭示静脉疾病相关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静脉瓣膜 浸入边界法 有限元分析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自振频率半解析解
9
作者 傅大宝 卢哲超 +4 位作者 蔡辉腾 李芳 徐嘉隽 郭阳 金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0-249,共10页
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以单个桥墩为研究对象,将“桥墩-承台-桩基”结构体系简化为Bernoulli-Euler梁,采用附加质量模型模拟水-结构相互作用,采用弹性Winkler地基模型模拟桩-... 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以单个桥墩为研究对象,将“桥墩-承台-桩基”结构体系简化为Bernoulli-Euler梁,采用附加质量模型模拟水-结构相互作用,采用弹性Winkler地基模型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振动控制方程。使用分离变量法得到结构振型函数,根据边界条件建立矩阵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的特征值得到结构自振频率。以福州浦上大桥E11桥墩为例,将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核心地震计安装在承台处,采集桥墩的振动响应并提取结构自振频率。同步安装陆地地震仪验证OBS水下监测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半解析解、有限元解和实测值验证桥墩结构半解析解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土-结构相互作用、水-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BS能够满足桥墩自振频率水下测试的环境要求;建立的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合理;土-结构、水-结构相互作用会降低结构的一阶自振频率,其中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比水-结构相互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自振频率 水-结构-土相互作用 海底地震仪(OBS)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管线数值模拟中土体计算区域的选取问题研究
10
作者 刘鹏 陈洪富 孙柏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详细论述了动力无限元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在非一致激励时无限元边界面上地震动的输入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管线-土体之间的黏结滑移效应,采用动力无限元边界,建立了埋地管线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的精细化模型,对非一致地震波激励... 详细论述了动力无限元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在非一致激励时无限元边界面上地震动的输入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管线-土体之间的黏结滑移效应,采用动力无限元边界,建立了埋地管线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的精细化模型,对非一致地震波激励下埋地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对管线周围的土体计算范围的取值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管线周围土体的有效计算宽度W、有效计算长度L和有效计算深度H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W的取值与管径D紧密相关,H可取30~60 m,L应至少包含一个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段的波长,此分析结果可满足大多数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线 无限元 边界条件 有限元分析 管线-土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的横向加载管-土相互作用分析
11
作者 甘永波 李亚军 +3 位作者 李瑞杰 秦浩东 张杰 张彬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输水管道受滑坡、地震、断层活动等影响将产生横向运动,埋地管道的管-土相互作用问题可归结于管-土接触界面的接触压力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及其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模拟土体非均质性,研究受横向荷载的埋地管道... 输水管道受滑坡、地震、断层活动等影响将产生横向运动,埋地管道的管-土相互作用问题可归结于管-土接触界面的接触压力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及其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模拟土体非均质性,研究受横向荷载的埋地管道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并对3种变异系数工况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均质土条件的确定性结果进行对比,对随机分析模拟结果进行参数分析及概率研究。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横向荷载条件下管-土相互作用;土体抗剪强度空间变异条件下的管-土结构承载力小于确定性分析结果,土体非均质性对横向荷载作用下浅埋管道破坏机制的影响表现为土体破坏沿强度薄弱的区域发展;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随机参数水平相关距离对管-土结构承载力影响显著;管道达预设位移时管-土结构承载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考虑工程容许荷载设计,随着安全系数的增大,管-土结构失效概率显著减小,当安全系数取2.5时失效概率小于1%,达到工程可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土相互作用 横向荷载 有限元分析 随机场 Abaqus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的滑坡区输电塔线体系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陈树平 李成 +3 位作者 王彦海 苗红璞 李双林 周冬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5,共11页
为探究边坡变形对输电塔线体系安全性的影响规律,以位于滑坡体上的某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考虑塔线耦合作用、土-结构相互作用(SSI)以及边坡变形程度与方向的影响,建立了输电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探究了... 为探究边坡变形对输电塔线体系安全性的影响规律,以位于滑坡体上的某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考虑塔线耦合作用、土-结构相互作用(SSI)以及边坡变形程度与方向的影响,建立了输电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探究了塔线体系受力特性对边坡变形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可用于评估滑坡区输电线路安全性的2个参数,即铁塔塔腿支座位移以及塔腿根开变化值。结果表明:在典型边坡变形作用下,上部塔线体系的失效以第一横隔面以及导线悬挂点附近主材、交叉斜材等杆件的屈服为标志;边坡变形角度对塔线体系失效特征的影响不大,但对其抗边坡变形能力的影响显著;总体来看,塔线体系承受一定倾角边坡变形的能力远小于承受水平地表变形的能力,其中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承受水平地表变形工况下塔腿支座变形的70%~80%,拉伸变形工况下只能承受水平地表变形工况下塔腿支座变形的60%左右。研究结果对滑坡区输电铁塔的安全防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区 安全性分析 塔线体系 土-结构相互作用(SSI) 抗边坡变形能力 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设计计算新模式 被引量:113
13
作者 周翠英 刘祚秋 +2 位作者 尚伟 陈恒 温少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1-444,449,共5页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是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可以有效地限制支挡结构的变形,具有桩顶位移小,抵抗力大的特点。但其受力机理复杂,前、后排桩间土对结构的作用很难确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模式:将前、...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是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可以有效地限制支挡结构的变形,具有桩顶位移小,抵抗力大的特点。但其受力机理复杂,前、后排桩间土对结构的作用很难确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计算模式:将前、后排桩及中间连系梁和桩间土视为一个整体;前排桩和后排桩受到的地基土的抗力简化为弹性支承,提出了桩间土对前排桩的作用模式和作用力计算分析模型,认为前排桩不仅受到桩间土的主动土压力作用,而且受到由于桩间土的挤压作用而产生的附加土压力的作用; 其主动土压力 qa 与单排桩所受到的主动土压力σa 之比是桩间距与桩宽(桩径)之比的二次抛物线函数;而附加土压力 qb 可由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分布力的解析解[1]求得;而桩间土对后排桩的作用按照弹性支承考虑。最后,采用有限元理论和 Winkler 弹性地基梁方法建立了求解门架式双排抗滑桩内力的力学模型,并应用于某供水工程的边坡加固中。计算结果表明:该种计算分析模式是合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架式双排桩 桩-土相互作用模型 有限元分析 边坡加固设计 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特深基坑考虑支护结构与土体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3
14
作者 陆新征 宋二祥 +1 位作者 吉林 眭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8-491,共4页
某特深基坑设计尺寸达到69m×50m×50m,且施工场地地质条件较差,基坑变形控制严格,用普通近似方法分析和设计有较大的难度。为了准确了解基坑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情况,确保工程安全,本文对该基坑进行了施工全过程的三维有限元... 某特深基坑设计尺寸达到69m×50m×50m,且施工场地地质条件较差,基坑变形控制严格,用普通近似方法分析和设计有较大的难度。为了准确了解基坑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情况,确保工程安全,本文对该基坑进行了施工全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弹塑性分析和模拟,并详细说明了其具体实现方法。有限元分析中分别考虑了支护结构和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以及各种开挖方案、降水方案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并对各种关键参数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和讨论。对比各种分析结果,考虑共同作用和不考虑共同作用基坑变形相差达到10倍,支护结构内力相差达到1.5倍。同时,不同开挖方案及降水方案对变形和内力也有着重要影响,各方案之间最终差别甚至可以达到1倍以上。分析结果说明,对于这类复杂工程,进行考虑结构与土体共同作用的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和模拟是完全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深基坑 共同作用 三维有限元分析 支护结构 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离心泵冲压焊接叶轮强度分析 被引量:42
15
作者 王洋 王洪玉 +1 位作者 张翔 徐小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6,I0002,共7页
为准确计算冲压焊接叶轮在流场中的应力及变形情况,借助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CAE)多物理场协同仿真平台ANSYS Workbench,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方法对叶轮耦合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叶轮应力分布明显不... 为准确计算冲压焊接叶轮在流场中的应力及变形情况,借助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CAE)多物理场协同仿真平台ANSYS Workbench,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方法对叶轮耦合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叶轮应力分布明显不均,并在局部出现应力集中。叶轮变形的总位移随半径的增大不断变大,并在叶轮边缘达到最大值。叶轮最大等效应力在0.6倍设计流量工况下为48.7MPa,随流量的增大不断减小。叶轮总变形的最大位移在小流量工况下最大为0.0234mm,随流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并在1.2倍设计流量工况下出现最小值0.0170mm。为提高叶轮可靠性,应尽量避免其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计算结果为冲压焊接叶轮的结构设计及分析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有限元 应力分析 冲压焊接叶轮 流固耦合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掏土纠偏法在桩基上多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方敏 茜平一 +1 位作者 解家毕 徐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17-1621,1627,共6页
以某栋房屋的倾斜和纠偏为例,采用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方法,探讨了深厚软弱地基上大面积地面堆载作用下桩基础建筑物的倾斜、变形形态及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情况;了解了桩基础的变形形态及桩端土沉降的成因,进而对... 以某栋房屋的倾斜和纠偏为例,采用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方法,探讨了深厚软弱地基上大面积地面堆载作用下桩基础建筑物的倾斜、变形形态及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情况;了解了桩基础的变形形态及桩端土沉降的成因,进而对掏土纠偏法在桩基础纠偏中的适用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的工程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掏土纠偏法 桩基础 有限元分析 共同作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固耦合分析颈椎生理活动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辉昊 陈博 +3 位作者 詹红生 李玲慧 杜国庆 石印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1-516,共6页
目的建立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流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流固耦合计算,以深入了解颈椎活动与VA血流流体力学之间生物力学关系。方法基于正常人颈椎(C0~T1)及双侧椎动脉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观察颈... 目的建立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流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流固耦合计算,以深入了解颈椎活动与VA血流流体力学之间生物力学关系。方法基于正常人颈椎(C0~T1)及双侧椎动脉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观察颈椎活动对VA血管壁应力的影响,并通过流固耦合计算血管壁与流体相互作用,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颈椎活动过程中,VA血管壁的最大应力通常集中在两侧C2横突孔处(入颅方向的第2个弯曲),后伸和侧弯较旋转活动时血管壁最大应变最为明显,应变比值分别为23.04%和35.5%。侧弯活动时,血管最大应力位于对侧横突孔;旋转活动时,血管应变位于同侧横突孔。颈椎活动度方面,最低流速值几乎均出现在生理活动范围的30%~40%。颈椎前屈、后伸活动时,双侧VA流速-时间变化曲线相似,且在0.5 s内,都完成了2次流速增减的循环。侧弯时,同侧VA的波峰和波谷早于对侧VA出现;而旋转时,同侧VA的波峰和波谷晚于对侧VA出现。结论双侧VA血管壁所受应力特点、血流速-时间变化曲线等结果能与其他实验结果相互验证,并能合理解释相关临床现象。建立的VA模型将为VA相关疾病研究提供较理想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动脉 有限元分析 流固耦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治理中抗滑桩桩位分析 被引量:72
18
作者 雷文杰 郑颖人 冯夏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0-954,共5页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单排桩、桩间距为4 m的抗滑桩在不同设桩位置加固滑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不同的桩位影响滑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桩位不同决定了是桩后土体还是桩前土体滑落。桩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加固...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单排桩、桩间距为4 m的抗滑桩在不同设桩位置加固滑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不同的桩位影响滑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桩位不同决定了是桩后土体还是桩前土体滑落。桩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加固后滑坡体的稳定安全系数必须大于设计要求的安全系数,否则就会出现桩端越顶破坏或桩前土体滑落。斜坡在同一稳定安全系数下,桩位不同时抗滑桩所受的滑坡推力、桩的内力(剪力、弯矩)和桩的挠度不同。抗滑桩位于斜坡中部时,桩身长度较长,推力和内力大,是不合理的桩位;但桩身挠度大,提供的桩前抗力也大。按常规方法与按有限元法计算桩前无土体的悬臂桩桩上推力是相近的。把桩视作埋入滑坡体中的梁单元,按有限元法算出的推力比较小,因为它已经充分考虑了桩前土体的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滑坡治理 有限元极限分析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备流固耦合动力分析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袁振 刘玉民 +1 位作者 孙开明 张洪战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提出流固耦合动力分析的新方法。该法通过结构动力学的有限元求解方程和 Newmark法 ,导出了新的迭代公式。流场的动压力使弹性体的动态特性变为载荷非线性问题 ;同时 ,固体位移场的变形作用使流场成为可变域流场。这些问题都可用本法得... 提出流固耦合动力分析的新方法。该法通过结构动力学的有限元求解方程和 Newmark法 ,导出了新的迭代公式。流场的动压力使弹性体的动态特性变为载荷非线性问题 ;同时 ,固体位移场的变形作用使流场成为可变域流场。这些问题都可用本法得以解决。文中给出算例和工程应用实例。数值解结果表明 ,该法收敛速度快 ,效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动力分析 有限元 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结构矫正手术对OSAHS患者上气道流场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莹 王杰 +2 位作者 于申 王吉喆 刘迎曦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66-272,共7页
目的研究伴鼻腔结构异常的OSAHS患者经鼻腔结构矫正手术后,气道结构形态的改变对患者整个上气道流场分布以及软腭运动姿态的影响。方法基于患者手术前后CT影像学数据,建立上气道及软腭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模拟手术前后上... 目的研究伴鼻腔结构异常的OSAHS患者经鼻腔结构矫正手术后,气道结构形态的改变对患者整个上气道流场分布以及软腭运动姿态的影响。方法基于患者手术前后CT影像学数据,建立上气道及软腭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模拟手术前后上气道流场特性及软腭的运动情况。结果手术矫正了异常的鼻腔结构形态,鼻腔及整个上气道阻力明显下降。术后软腭的肥厚水肿明显缓解,其游离缘的运动幅度减小。软腭运动幅度随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增大。术后的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正常人实验与模拟结果接近。结论鼻腔结构矫正手术改变了上气道结构,影响了气流流场的分布和软腭的运动姿态;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软腭弹性模量的变化对其运动姿态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结构 上气道 流固耦合 有限元方法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