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novative approaches in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model simplification for enhance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1
作者 ZHOU Wang-bao XIONG Li-jun +1 位作者 JIANG Li-zhong ZHONG Bu-f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4203-4217,共15页
In the realm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engineering,managing the intricacies of the track-bridge system model(TBSM)during seismic events remains a formidable challenge.This study pioneer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by p... In the realm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engineering,managing the intricacies of the track-bridge system model(TBSM)during seismic events remains a formidable challenge.This study pioneer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by presenting a simplified bridge model(SBM)optimized for both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precise representation,a seminal contribution to the engineering design landscape.Central to this innovation is a novel model-updating methodology that synergistically meld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with an augment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he neural networks adeptly map update parameters to seismic responses,while enhancements to the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s inertial and learning weights lead to superior SBM parameter updates.Verification via a 4-span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revealed that the optimized SBM and TBSM exhibit a highly consistent structural natural period and seismic response,with errors controlled within 7%.Additionally,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improved by over 100%.Leveraging the peak displacement and shear force residuals from the seismic TBSM and SBM as optimization objectives,SBM parameters are adeptly revised.Furthermore,the incorporation of elastoplastic springs at the beam ends of the simplified model effectively captures the additional mass,stiffness,and constraint effects exerted by the track system on the bridg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engineering track-bridge system model simplified bridge mode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eis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人工神经网络综合优选模型 被引量:36
2
作者 吴泽宁 索丽生 左其亭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8,共3页
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常用综合优选模型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综合优选问题的特点和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有机结合,建立了方案综合优选的人工神经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了相应的网络学习算法;提出了生成训练样本和方案优选方法. 实例分... 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常用综合优选模型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综合优选问题的特点和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有机结合,建立了方案综合优选的人工神经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了相应的网络学习算法;提出了生成训练样本和方案优选方法. 实例分析结果证明模型和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人工神经网络 优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R-ANN的地应力场三维智能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社荣 胡安奎 +1 位作者 王超 彭振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37-2745,共9页
基于黄登引水发电系统区域地应力实测结果及建立的三维数值仿真计算模型,揭示了工程所在区域的三维地应力场分布特征,为地下工程的开挖加固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资料。分别采用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考虑地质历史... 基于黄登引水发电系统区域地应力实测结果及建立的三维数值仿真计算模型,揭示了工程所在区域的三维地应力场分布特征,为地下工程的开挖加固设计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资料。分别采用传统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考虑地质历史过程的基于逐步回归原理耦合人工神经网络(SLR-ANN)的非线性智能方法获得黄登水电站厂址区域的地应力场,再将地应力的实测值与反演数值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方法下反演所得引水发电系统区域内三维地应力场均与实测结果相一致,表明3种方法较为真实地模拟了整个地下洞室群区域三维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特征。但采用SLR-ANN二次智能反演方法进行地应力反演,模拟效果更加接近监测值,且因减少了反演参数的个数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反演效率,可将反演计算结果应用于后续洞室开挖及锚固仿真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地应力场 逐步回归 人工神经网络 二次反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圆管临界热流密度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彦平 单建强 +3 位作者 陈炳德 朱继洲 郎雪梅 贾斗南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51,共7页
将人工神经网络 (ANN)应用到圆管CHF实验数据的分析中 ,得到了一套基本成熟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圆管CHF预测系统 ,并基本建成了训练这一系统的可随时进行更新和对网络进行再培训的圆管CHF实验数据库。与常规CHF预测关系式和CHF查询表... 将人工神经网络 (ANN)应用到圆管CHF实验数据的分析中 ,得到了一套基本成熟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圆管CHF预测系统 ,并基本建成了训练这一系统的可随时进行更新和对网络进行再培训的圆管CHF实验数据库。与常规CHF预测关系式和CHF查询表方法相比 ,ANN方法主要优势在于其具备较强的容错能力和较好的鲁棒性 ,可在宽范围内提高CHF的预测精度 ,更新和使用更为方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临界热流密度 热工水力学 反应堆工程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Atkinson循环发动机几何压缩比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森 赵金星 +2 位作者 刘双寨 袁志远 徐宏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0-377,共8页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阿肯金森(Atkinson)循环发动机几何压缩比优化的方法.首先利用几何压缩比为11的奥拓(Otto)循环发动机的试验数据验证了发动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然后联合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目标A...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进行阿肯金森(Atkinson)循环发动机几何压缩比优化的方法.首先利用几何压缩比为11的奥拓(Otto)循环发动机的试验数据验证了发动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然后联合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目标Atkinson循环发动机的几何压缩比优化,约束条件是外特性转矩、爆震强度和排气温度,优化目标是使燃油消耗率最小.结果表明:联合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发动机设计和性能优化,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优化后确定目标Atkinson循环发动机的最佳几何压缩比为12.5,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的操作参数及其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肯金森循环发动机 几何压缩比 优化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曲轴最佳滚压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薛隆泉 徐国宁 +1 位作者 刘荣昌 贾小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4,共4页
基于最佳残余应力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480Q曲轴具体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对应的最佳残余应力。利用DEFORM有限元软件针对此曲轴进行了滚压试验,得到数组不同滚压参数对应的残余应力。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滚压参数与残余... 基于最佳残余应力理论,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480Q曲轴具体工况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对应的最佳残余应力。利用DEFORM有限元软件针对此曲轴进行了滚压试验,得到数组不同滚压参数对应的残余应力。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滚压参数与残余应力的对应关系。最后,利用此网络找到与最佳残余应力对应的最佳滚压参数,为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曲轴 最佳残余应力 正交试验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的神经网络优化结构参数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海威 詹永麒 +1 位作者 乔俊伟 施光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116-1119,共4页
介绍了基于结构的神经网络建模原理,提出了基于结构的神经网络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应用该方法建立了52SFZ-140-207B型液压缓冲器基于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对系统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液压缓冲器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改进。
关键词 结构 神经网络 参数优化 遗传算法 液压缓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店铁矿入选品位动态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德孝 柳小波 +1 位作者 姜谙男 孙豁然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77,共4页
金属矿山合理入选品位动态优化研究的技术关键是建立各种数学模型。金山店铁矿入选品位优化研究项目中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研究中充分吸取已有研究工作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利用先进的数学工具软件MATLAB进行矿石工业... 金属矿山合理入选品位动态优化研究的技术关键是建立各种数学模型。金山店铁矿入选品位优化研究项目中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研究中充分吸取已有研究工作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利用先进的数学工具软件MATLAB进行矿石工业储量的数学建模 ,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选比模型的建立 ,并以金山店铁矿西区 - 2 0 0~ - 2 70m阶段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入选品位动态优化 ,优化结果可使该段多回收铁精矿 16 .2 3万t,利润增加 2 0 30 5 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品位 数学模型 金属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疲劳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孟广伟 沙丽荣 +1 位作者 李锋 李广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5-769,共5页
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在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结构的疲劳寿命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呈高度的非线性关系,或隐函数关系,传统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计算困难。采用神经网络响应面法模拟结构的极限状态函数及其偏导数,从而... 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在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结构的疲劳寿命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呈高度的非线性关系,或隐函数关系,传统的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计算困难。采用神经网络响应面法模拟结构的极限状态函数及其偏导数,从而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法对结构进行疲劳可靠性优化设计,通过算例说明其适用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径向基函数 人工神经网络 疲劳可靠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融合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文华 罗新辉 胡泽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0,共5页
针对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复杂、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等特点,提出将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若BP神经网络训练误差一定,则网络信息容量与样本数成正比。当样本数较少时,就必须减少样本维数... 针对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复杂、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等特点,提出将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若BP神经网络训练误差一定,则网络信息容量与样本数成正比。当样本数较少时,就必须减少样本维数,以达到较好的匹配效果,为此,引入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影响边坡稳定的众多变量进行降维处理,以消除输入数据间的相关性,有效地减少预测模型的输入量,优化网络的输入节点数,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针对BP算法容易落入局部最小、收敛速度慢等缺点,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神经网络的连接权重与阀值,从而克服了BP神经网络的固有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PSO优化算法的PCA-BP融合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模型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输入层,即经过PCA分析之后获得的主成分;第二层次为隐含层;第三层次为输出层,即安全系数。应用该评价模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安全系数的模型计算值与参考值的绝对误差均很小,相对误差均控制在6%以内,吻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粒子群优化算法 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变截面梁抗撞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武和全 辛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2-107,174,共7页
通过比较不同截面形状薄壁梁碰撞吸能特性曲线,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变截面薄壁梁结构,并将该结构应用于某车架前纵梁的碰撞模拟中,以提高其动态吸能能力。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抗撞性优化设计中,选取变截面梁的主要设计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将... 通过比较不同截面形状薄壁梁碰撞吸能特性曲线,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变截面薄壁梁结构,并将该结构应用于某车架前纵梁的碰撞模拟中,以提高其动态吸能能力。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抗撞性优化设计中,选取变截面梁的主要设计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将有限元分析与试验设计、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结合起来,对变截面梁各结构尺寸进行了抗撞性优化设计。建立了变截面梁结构的总吸能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求解。最后将优化好的变截面薄壁梁结构应用于整车40%偏置碰模拟中,结果表明A柱的加速度峰值显著降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抗撞性 神经网络 变截面梁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sEMG至SFAP的分解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江 李韬 +2 位作者 费向阳 曾启明 张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349,共7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Electromyogram ,sEMG)至单纤维动作电位(SingleFiberActionPotential,SFAP)新的分解算法。由于sEMG分解的复杂性,本研究将sEMG分解问题转化为SFAP三基函数参数的优化问题和同一SFAP参数的聚类问...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Electromyogram ,sEMG)至单纤维动作电位(SingleFiberActionPotential,SFAP)新的分解算法。由于sEMG分解的复杂性,本研究将sEMG分解问题转化为SFAP三基函数参数的优化问题和同一SFAP参数的聚类问题。在算法中,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 ,GA)进行参数的优化,运用无监督学习的Kohonen神经网络进行参数的聚类。遗传算法的运用加强了算法的搜索能力,提高了分解的正确率,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本分解算法的运用使得医疗诊断和假肢控制等领域可以通过非侵入式测量得到SFAP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G 遗传算法 分解 SFAP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宗楼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33,共5页
在分级加权评价模型层次结构体系基础上,以三峡工程为背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一个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该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和存贮方式与普通专家系统不同,具有较高的推理效率,较强的... 在分级加权评价模型层次结构体系基础上,以三峡工程为背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一个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该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和存贮方式与普通专家系统不同,具有较高的推理效率,较强的容错、自适应和自我更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人工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燃烧优化信息库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丹萍 方庆艳 +1 位作者 汪华剑 周怀春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9-864,共6页
在1台125MW无烟煤切圆燃烧锅炉上进行了34个工况的燃烧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煤质特性较好、锅炉负荷较高时,正宝塔配风、烟气氧量为3%~4%有利于锅炉效率的提高.基于此,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选取煤的挥发分、发热量、二次风配风... 在1台125MW无烟煤切圆燃烧锅炉上进行了34个工况的燃烧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煤质特性较好、锅炉负荷较高时,正宝塔配风、烟气氧量为3%~4%有利于锅炉效率的提高.基于此,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选取煤的挥发分、发热量、二次风配风和烟气氧量4个有代表性的参数作为输入参数,锅炉效率作为输出参数,建立了表征煤质特性、运行条件与锅炉效率关系的简单适用的神经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种简洁的锅炉燃烧优化策略:根据入炉煤的挥发分和发热量,直接获得使锅炉效率最高的二次风配风和烟气氧量,并建立了锅炉燃烧优化信息库.经验证表明:该优化信息库能够有效指导锅炉的燃烧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锅炉 燃烧优化 信息库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间硝基苯磺酸钠CWPO降解条件优化
15
作者 胡艳 郑爽 +1 位作者 董国华 李鱼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2,共4页
为了对电镀废水中的间硝基苯磺酸钠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降解条件进行模拟及优化,建立了间硝基苯磺酸钠CWPO降解过程BP神经网络模型。经验证,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 81%,相关系数r和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NS... 为了对电镀废水中的间硝基苯磺酸钠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降解条件进行模拟及优化,建立了间硝基苯磺酸钠CWPO降解过程BP神经网络模型。经验证,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 81%,相关系数r和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NSC分别为0.992 5和0.983 9。相对灵敏度分析表明,影响间硝基苯磺酸钠去除率(以TOC表示)的顺序从大到小为:反应温度、间硝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pH值、H_2O_2用量、反应时间、初始氧分压、催化剂用量。结合遗传算法以TOC去除率最高作为优化目标,分别对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经对比,带成本约束的优化降解结果(99.36%)比试验中的TOC去除率平均值(85.51%)提高了 10%以上,同时,优化后的降解成本(2.03元)相比无成本约束条件下的降解成本(2.38元)降低了近15%(0.3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间硝基苯磺酸钠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BP神经网络 数学模拟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装配偏心预测和相位优化的智能算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子豪 郭俊康 +1 位作者 洪军 孙岩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4,共8页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零件快速且精确装配,通过智能算法对转子零件装配偏心进行预测进而进行相位优化。首先,运用前30阶傅里叶级数的方法模拟形貌误差并生成误差数据。其次,添加误差数据到有限元模型中计算出装配偏心。再次,搭建BP...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零件快速且精确装配,通过智能算法对转子零件装配偏心进行预测进而进行相位优化。首先,运用前30阶傅里叶级数的方法模拟形貌误差并生成误差数据。其次,添加误差数据到有限元模型中计算出装配偏心。再次,搭建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提取傅里叶级数的幅值和相位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装配偏心作为网络输出,在神经网络中加入衰减学习率、正则化、滑动平均算法,使计算装配偏心更加精确、稳定,使用200组数据完成神经网络训练,并用训练好的网络对3组测试数据进行验证。最后,分别使用神经网络计算得到的不同装配零件每个相位的偏心作为粒子群算法需要优化的目标,通过误差传递计算,得到优化后的零件装配相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计算装配偏心可以充分考虑止口形貌特征和装配变形,并明显提高计算效率,再运用粒子群算法对不同相位进行最优选择,达到满足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装配同轴度要求,提高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 人工神经网络 偏心预测 粒子群算法 相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永春 刘志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26-1331,1403,共7页
针对输入与输出之间高度非线性映射的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综合评价问题,文章应用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建立发动机生产作业... 针对输入与输出之间高度非线性映射的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综合评价问题,文章应用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建立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每个单项指标的分级标准;将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油雾、噪声以及照度6个指标作为模型输入,舒适度等级作为模型输出,建立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贝叶斯正则化和动量梯度下降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BP人工神经网络训练高精度和预测低精度的过拟合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对作业环境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环境综合评价 误差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 发动机生产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