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cetyl L-carnitine on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19 cells in hypoxic conditions
1
作者 Ali Dal Onur Catak +3 位作者 Murat Erdag Mehmet Canleblebici Ebru Onalan Ilay Buran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515-1521,共7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etyl-L-carnitine(ALCAR)on cell viability,morphological integrity,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expression in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ARPE-19)cells using a hypo...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etyl-L-carnitine(ALCAR)on cell viability,morphological integrity,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expression in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ARPE-19)cells using a hypoxic model.METHODS:In the first set of experiments,the optimal CoCl_(2) dose was determined by exposing ARPE-19 cell cultures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LCAR on cell viability,five groups of ARPE-19 cell culture were established that included a control group,a sham group(200μM CoCl_(2)),and groups that received 1,10 and 100 mM doses of ALCAR combined with 200μM CoCl_(2),respectively.The cell viability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lls were observed by an inverted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The levels of VEGF and HIF-1α secretion by ARPE-19 cell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assay.RESULTS:ARPE-19 cell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doses of CoCl_(2) in order to create a hypoxia model.Nevertheless,when exposed to a concentration of 200μM CoCl_(2),a notable decrease in viability to 83% was noted.ALCAR was found to increase the cell viability at 1 mM and 10 mM concentrations,while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100 mM)did not have an added effect.The cell viability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roups treated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1 mM and 10 mM ALCAR compared to the Sham group(P=0.041,P=0.019,respectively).The cell viability and morphology remained unaffected by the greatest dose of ALCAR(100 mM).The administration of 10 mM ALCAR demonstrat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levels of VEGF and HIF-1α compared with the Sham group(P=0.013,P=0.033,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findings from the current study indicate that ALCAR could represent a viable therapeutic option with the potential to open up novel treatment pathways for retinal diseases,particular relevance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However,to fully elucidate ALCAR’s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retinal diseases,additional investigation is necessary to clearly define the exact mechanisms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yl-L-carnitine(ALCAR)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ARPE-19)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预处理对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2
作者 韩淼 隋海娟 庞东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筛选刺激ARPE-19细胞增殖的合适的葡萄糖浓度,确定为50 mmol·L^(-1)。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5 mmol·L^(-1)的D...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筛选刺激ARPE-19细胞增殖的合适的葡萄糖浓度,确定为50 mmol·L^(-1)。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5 mmol·L^(-1)的D-葡萄糖和45 mmol·L^(-1)甘露醇培养)、高糖组(HG组)(50 mmol·L^(-1)葡萄糖培养)、HG+低SAL组、HG+中SAL组、HG+高SAL组,低、中、高SAL浓度分别为20μmol·L^(-1)、80μmol·L^(-1)、320μmol·L^(-1),SAL预处理4 h后,加50 mmol·L^(-1)葡萄糖,作用48 h。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率;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活性;免疫荧光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α-SMA、Vimentin、纤维粘连素(FN)、Ⅰ型胶原蛋白(Col I)、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Smad2及p-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G组ARPE-19细胞增殖率与伤口愈合百分比均增加,细胞内a-SMA、Vimentin、FN、Col I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内TGF-β1、p-Smad2及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HG组相比,HG+低SAL组、HG+中SAL组及HG+高SAL组ARPE-19细胞增殖率与伤口愈合百分比均降低,细胞内a-SMA、Vimentin、FN、Col I、TGF-β1、p-Smad2及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SAL能够降低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以及干预其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这可能与SAL抑制了ARPE-19细胞的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高糖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共培养体系下抑制ARPE-19中CAMKⅡ表达对HUVECs迁移和侵袭及管腔形成的影响
3
作者 徐卫星 刘华 张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非接触共培养体系下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中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侵袭、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过表达CAMKⅡ-δ的ARPE-19样本进行RNA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 目的:探讨非接触共培养体系下抑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中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侵袭、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过表达CAMKⅡ-δ的ARPE-19样本进行RNA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参与的功能。使用transwell小室构建ARPE-19和HUVECs非接触共培养体系,根据实验干预措施分为:空白组:仅接种未共培养的HUVECs,无ARPE-19细胞;对照组:ARPE-19和HUVECs细胞均使用完全培养基进行共培养;AIP组(CAMKⅡ抑制组):ARPE-19使用含有AIP(160 nmol/L)的完全培养基,HUVECs使用完全培养基,进行共培养。检测HUVECs迁移、侵袭和管腔形成能力的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CAMKⅡ/AMPK/mTOR/VEGF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信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参与细胞生长与死亡和细胞运动等生物学过程。划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均表明AIP组的HUVECs相对迁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侵袭和小管形成实验表明,AIP组的相对侵袭率和相对管腔形成率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均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AIP组CAMKⅡ、P-mTOR、VEGFA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下调,而P-AMPK蛋白表达较明显上调(均P<0.05)。结论:在非接触共培养体系下抑制ARPE-19细胞中CAMKⅡ表达可以显著降低HUVECs迁移能力,但不能改变侵袭和管腔形成能力,这可能是通过AMPK/mTOR/VEGFA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 自生肽2相关抑制肽(AIP) 迁移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含药血清对氯化钴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晗 王晓琴 聂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9-90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含药血清对氯化钴(CoCl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探讨黄芪是否通过抗氧化应激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方法:建立CoCl_(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模型,并分为以下5组:正常组(细胞... 目的:研究黄芪含药血清对氯化钴(CoCl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探讨黄芪是否通过抗氧化应激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方法:建立CoCl_(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模型,并分为以下5组:正常组(细胞正常培养,不加任何处理)、缺氧模型组(200μmol/L CoCl_(2))、空白血清组(200μmol/L CoCl_(2)+空白血清)、低剂量含药血清组(200μmol/L CoCl_(2)+10%含药血清)、高剂量含药血清组(200μmol/L CoCl_(2)+20%含药血清)。CCK-8检测细胞活性;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VEGF、HIF-1α和脯氨酰羟化酶-2(PHD-2)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HIF-1α和PHD-2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200μmol/L的CoCl_(2)浓度可成功建立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含药血清可抑制缺氧诱导的ARPE-19细胞增殖(P<0.05),升高ARPE-19细胞缺氧损伤中GSH水平,降低MDA含量(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含药血清可抑制ARPE-19细胞缺氧损伤上清液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P<0.05),以及ARPE-19细胞中VEGF、HIF-1α、PHD-2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芪含药血清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CoCl_(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抗ARPE-19细胞氧化应激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兰根 伟伟 +1 位作者 张玉凤 格日乐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3,STAT3)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STAT3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3,STAT3)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STAT3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ARPE-19细胞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H2O2干预培养细胞诱导氧化应激损伤,通过对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细胞衰老分析研究,评估氧化应激损伤对RPE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氧化应激过程中STAT3-mRNA表达状况;STAT3过表达载体转染ARPE-19细胞,烟酰胺预处理细胞再经H2O2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干预后通过对增殖、凋亡、ROS及细胞衰老状态的分析,了解STAT3抗RPE氧化应激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2O2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显著增加ROS水平,促使细胞衰老增加,细胞的增殖显著下降而细胞凋亡显著上升(均为P<0.05)。氧化应激状况下STAT3上游产物表达上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H2O2组荧光表达强度分别是3.3±1.2及3.5±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TAT3能保护ARPE-19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使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及ROS累积,但不造成细胞衰老状况加剧,说明ARPE-19细胞衰老不受STAT3调节。结论STAT3在细胞氧化损伤中能独立地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提示了STAT3在AMD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9 细胞衰老 活性氧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P1调控线粒体稳态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6
作者 汤中 唐云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O_(2)组:先采用650μmol·L^(-1)H_(2)O_(2)干预细胞,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H_(2)O_(2)+Mdivi-1组:先采用10μmol·L^(-1)Mdivi-1处理ARPE-19细胞2 h,再给予650μmol·L^(-1)H_(2)O_(2)干预,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DRP-1/DRP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Vimintin)及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水平;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形态;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JC-1染色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ZO-1表达水平。结果H_(2)O_(2)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高于NG组,H_(2)O_(2)+Mdivi-1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低于H_(2)O_(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Mdivi-1组细胞较H_(2)O_(2)组线粒体碎片化程度得到改善。H_(2)O_(2)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4.42±0.29)与NG组(1.00±0.17)及H_(2)O_(2)+Mdivi-1组(2.1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红/绿荧光强度比值(0.16±0.12)与NG组(1.00±0.09)及H_(2)O_(2)+Mdivi-1组(0.42±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下降,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上升,H_(2)O_(2)+Mdivi-1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上升,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下降。各组细胞α-SMA、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Vimintin及ZO-1相对表达量比较,H_(2)O_(2)组与NG组及H_(2)O_(2)+Mdivi-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ZO-1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显示,H_(2)O_(2)+Mdivi-1组的细胞连接紧密程度优于H_(2)O_(2)组。结论DRP1可调控线粒体动态平衡,靶向DRP1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并抑制EMT进展,从而减轻H_(2)O_(2)诱导的RPE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 线粒体功能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tein-stevioside nanoparticle attenuates H_(2)O_(2)-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in ARPE cells
7
作者 Zhuqing Dai Meimei Nie +7 位作者 Ye Chen Jiangfeng Song Yayuan Xu Zhongyuan Zhang Guodong Zhang Shumo Yan Xing Zhang Dajing Li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1628-1635,共8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lutein(LUT),a novel lutein-stevio side nanoparticle(LUT-STE)were prepared previously,but the information about LUT-STE on protecting of eye health was limited.This study in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lutein(LUT),a novel lutein-stevio side nanoparticle(LUT-STE)were prepared previously,but the information about LUT-STE on protecting of eye health was limited.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LUT-STE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H_(2)O_(2)-induced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ARPE)cells.LUT and LUT-STE(final concentration of 5μg/mL)significantly enhanced cell viability from(74.84±5.10)%to(81.92±10.01)%(LUT)and(89.33±4.34)%(LUT-STE),and inhibited the cell apoptosis(P<0.05).After pretreatment with LUT-STE in ARPE cells,the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catalase(CAT)and 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in ARPE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the content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and malondialdehyde(MDA)were decreased.In addition,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levels were inhibited by 13.61%and 17.39%,respectively,pretreatment with LUT and LUT-STE.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treatment with LUT-STE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9 and caspase-3 and up-regulated Bcl-2/Bax pathway to inhibit H_(2)O_(2)-induced apoptosis.In summary,the novel delivery LUT-STE had more pronounced inhibitory effect on H_(2)O_(2)-induced damage in human ARP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TEIN STEVIOSIDE Antioxidant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和自噬对高糖诱导下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作用
8
作者 秦婷婷 王苏涵 +2 位作者 张乐颖 王娇娇 宋宗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0-785,共6页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Notch1与自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Notch1抑制剂DAPT和自噬抑制剂3-MA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预实验选定25 mmol·L^(-1)葡萄糖作为ARPE-19细胞的高糖培养液,5 mmol·L^(-1)3-MA作为自噬...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Notch1与自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Notch1抑制剂DAPT和自噬抑制剂3-MA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预实验选定25 mmol·L^(-1)葡萄糖作为ARPE-19细胞的高糖培养液,5 mmol·L^(-1)3-MA作为自噬抑制剂浓度。将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添加5 mmol·L^(-1)葡萄糖培养48 h)、高糖组(添加25 mmol·L^(-1)葡萄糖培养48 h)、高糖+DAPT组(添加25 mmol·L^(-1)葡萄糖+40μmol·L^(-1)DAPT,40μmol·L^(-1)DAPT先处理2 h,然后更换25 mmol·L^(-1)葡萄糖处理48 h)及高糖+3-MA组(添加25 mmol·L^(-1)葡萄糖+5 mmol·L^(-1)3-MA,5 mmol·L^(-1)3-MA处理2 h,然后更换25 mmol·L^(-1)葡萄糖处理48 h)。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CCK-8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otch1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otch1、LC3、Becl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对照组细胞结构正常,核呈圆形或卵圆形,自噬小体少量可见;高糖组细胞损伤略微明显,胞质不均且可见较多自噬溶酶体。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上升,Notch1、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DAPT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下降,Notch1、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MA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下降,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高糖可激活Notch1和自噬过程并促进ARPE-19细胞的增生,而Notch1抑制剂DAPT和自噬抑制剂3-MA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自噬的进程,发挥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NOTCH信号通路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及苏拉明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康军 崔志利 +2 位作者 海鸥 安洁 高丹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655-658,共4页
目的:研究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白介素-1β(IL-1β)作用下苏拉明(suramin)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pligmentepithel-um,RPE)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15,150,250mg/L)苏拉明分别加入用PDGF10μg/L或IL-110μ... 目的:研究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白介素-1β(IL-1β)作用下苏拉明(suramin)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pligmentepithel-um,RPE)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15,150,250mg/L)苏拉明分别加入用PDGF10μg/L或IL-110μg/L培养的RPE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d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tetrazoliu,mMTT)比色法,细胞分裂指数计数和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s)检测在细胞因子作用下不同浓度苏拉明对RPE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含有PDGF10μg/L或IL-1β10μg/L的培养液显著刺激RPE的增殖,苏拉明明显抑制了这两种细胞因子条件下RPE的增殖,在150mg/L时的抑制率分别为26%和18%,对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结论:苏拉明对PDGF或IL-1β刺激的RPE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该作用为非毒性作用。进一步证明苏拉明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oeretinopath,PyVR)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拮抗作用,为临床防治PVR提供了新的用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苏拉明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嗜银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对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小霞 惠延年 +3 位作者 宋虎平 王海涛 张晓光 刘百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317-320,共4页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6mmol/L和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3d后hRPE细胞表面ICAM-1表达量,MTT方法检测两种浓度葡萄糖作用下48hhRPE...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6mmol/L和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3d后hRPE细胞表面ICAM-1表达量,MTT方法检测两种浓度葡萄糖作用下48hhRPE表面黏附白细胞的数量。结果: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3d后hRPE细胞表面荧光着色密度分别为5.6mmol/L葡萄糖作用下荧光着色的2.4,3.8,4.0倍。30.0mmol/L葡萄糖作用48h后hRPE细胞表面黏附的白细胞数量是5.6mmol/L葡萄糖组的2.34倍,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糖可以促进体外培养hRPE细胞的ICAM-1表达,提示RPE细胞在高糖作用下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病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高糖 细胞间黏 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大剂量蓝光诱导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珊珊 李泳宁 +2 位作者 张月芬 陈鸿娇 张文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E(Vit E)对大剂量蓝光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损伤的影响,为减少蓝光损伤hRPE细胞的预后方案提供思路。方法:用3000±150Lx蓝光建立hRPE细胞损伤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时间分别为0、3、6、9、12、24h... 目的:研究维生素E(Vit E)对大剂量蓝光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损伤的影响,为减少蓝光损伤hRPE细胞的预后方案提供思路。方法:用3000±150Lx蓝光建立hRPE细胞损伤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时间分别为0、3、6、9、12、24h的6组hRPE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相对量;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0h组、照射6h组、照射6h前或后加不同浓度Vit E组(Vit E的浓度分别为10、50、100μmol/L)的hRPE细胞凋亡情况和活性氧相对量,并采用Hoechst 33258试剂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RPE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与照射0h组相比,照射3、6、9、12、24h组的hRPE细胞活性氧相对量明显增加(均P<0.01),照射6、9、12、24h组的hRPE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加(均P<0.01),但照射3h组的hRPE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与照射6h组相比,除照射6h前加入10μmol/L的hRPE细胞凋亡率(P=0.66)外,其他加Vit E的实验组hRPE细胞活性氧相对量和凋亡率明显减少、细胞中Hoechst 33258释放蓝色荧光逐渐减弱,且呈浓度依赖(均P<0.01)。与照射0h组相比,加Vit E的6组hRPE细胞活性氧相对量和凋亡率有差异(均P<0.01)。同一浓度的Vit E,除10μmol/L Vit E的hRPE细胞凋亡率在照射前或后加无差异(P=0.08)外,照射后加Vit E组比照射前加Vit E组的hRPE细胞活性氧相对量、凋亡率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hRPE细胞经蓝光照射后出现胞内活性氧相对量增多的现象早于细胞凋亡,清除胞内活性氧是减少大剂量蓝光诱导hRPE细胞损伤的思路。Vit E可保护由大剂量蓝光诱导的RPE细胞损伤,这种效应随Vit E浓度增加而增强,且照射后加入比照射前加入的效果更好。但需要一定剂量的Vit E才能显效,而且无法完全修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蓝光 维生素E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照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后通过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促进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红娜 乔瑛 +3 位作者 苏安乐 张婷 柏凌 梁厚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细胞株分为蓝光照射组和对照组。蓝光照射组,利用35 W白色冷光灯加用蓝色滤光片建立蓝光损伤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模型,蓝光控制波长范围470-520 nm,光照强度在2000 l... 目的观察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细胞株分为蓝光照射组和对照组。蓝光照射组,利用35 W白色冷光灯加用蓝色滤光片建立蓝光损伤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模型,蓝光控制波长范围470-520 nm,光照强度在2000 lx左右,光照时间24-96 h,实验过程中保证光照在细胞培养孵箱内密进行。对照组为常规避光孵箱培养细胞,除无光线照射外,各培养条件相同。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PE细胞的凋亡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蓝光照射组的RPE细胞凋亡增加(P〈0.05);照射组的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P〈0.05);通过特异性抑制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功能降低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蓝光引起的RPE细胞凋亡。结论蓝光可以通过增加RPE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促进RPE细胞的凋亡,L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有望成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变性疾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凋亡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红娜 乔瑛 +3 位作者 苏安乐 张婷 孙中洋 梁厚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研究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35W白色冷光灯加用蓝色滤光片建立蓝光损伤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模型,蓝光控制波长在470~520nm,光照强度控制为2000Lx左右,光照时间控制为24~96h,利用C... 目的:研究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35W白色冷光灯加用蓝色滤光片建立蓝光损伤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模型,蓝光控制波长在470~520nm,光照强度控制为2000Lx左右,光照时间控制为24~96h,利用CCK-8法检测RPE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RPE细胞中miR-103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蓝光照射组的RPE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蓝光照射组的RPE细胞内的miR-103含量较对照组增加;miR-103过表达时,RPE细胞的增殖能力减退,降低miR-103的表达时,细胞增殖能力增强;降低miR-103的表达能够减弱蓝光对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蓝光通过上调miR-103抑制RPE细胞的增殖,miR-103可能成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变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 miR-1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和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Fas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兵 马吉献 惠延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16-918,共3页
目的:观察IL-1β和TNF-α对培养的人RPE细胞FasL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暴露于IL-1β和/或TNF-α的RPE细胞FasL的表达,并用mRNA斑点杂交分析mRNA的改变。结果:流式细胞仪显示23.4%培养的RPE细胞表达FasL。IL-1β,TNF... 目的:观察IL-1β和TNF-α对培养的人RPE细胞FasL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暴露于IL-1β和/或TNF-α的RPE细胞FasL的表达,并用mRNA斑点杂交分析mRNA的改变。结果:流式细胞仪显示23.4%培养的RPE细胞表达FasL。IL-1β,TNF-α和二者联合应用后FasL阳性率则分别为25.7%,9.7%和17.2%。mRNA斑点杂交亦证实TNF-α下调FasLmRNA的表达。结论:TNF-α可下调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FasL蛋白,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增生性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FasL 流式细胞仪 MRNA表达 人RPE细胞 FASL蛋白 TNF-Α IL-1Β 体外培养 流式细胞仪检测 RNA斑点杂交 FasL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亚军 闫峰 +2 位作者 叶巍 朱欣悦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TGF-β2刺激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后...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层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miRNA-29b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TGF-β2刺激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成纤维化相关分子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on,FN)、神经钙粘连蛋白(nerve calcium adhesion protein,N-Cadherin)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TGF-β2及不同时间TGF-β2(5μg·L^(-1))刺激RPE细胞后miRNA-29b的表达。结果 TGF-β2刺激后的RPE细胞形态呈纤维化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μg·L^(-1)、5μg·L^(-1)、10μg·L^(-1)),随着TGF-β2浓度的增加FN、N-Cadherin及相应mRNA随之增加,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TGF-β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μg·L^(-1)、1μg·L^(-1)、5μg·L^(-1))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1μg·L^(-1)、5μg·L^(-1)、10μg·L^(-1)组与对照组(0μg·L^(-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在TGF-β2浓度为5μg·L^(-1)时miRNA-29b表达量最低。TGF-β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0 h、3 h、6 h、12 h)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表达的降低,3 h、6 h、12 h、24 h、48 h组与0 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一定范围内TGF-β2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RPE细胞miRNA-29b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NA-29b与TGF-β2在RPE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 上皮-间质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2 miRNA-29b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PVR增生膜中的表达以及PDGF对其在人RPE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司艳芳 王君 +2 位作者 关娟 韩泉洪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增生膜中的表达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表达α-SMA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和免疫组化法对14... 目的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增生膜中的表达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表达α-SMA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和免疫组化法对14例PVR患者视网膜表面增生膜(PRM)中α-SMA的表达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用外源性PDGF-BB处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DGF-BB对RPE细胞表达α-SMA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α-SMA在14例不同级别的PRM中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胞浆中,但其表达的程度有差异。α-SMA阳性细胞在PVR/C级PRM膜中比率为35/80,在PVR/D级PRM膜中的比率为50/60。免疫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α-SMA在C级PRM膜和D级PRM膜中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2.31和23.0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源性的PDGF-BB(50μg.L-1)能显著促进人RPE细胞中α-SMA的表达(50μg.L-1PDGF-BB处理前后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0.08和1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促进作用在培养基中有血清存在时明显增强。结论α-SMA在PVR增生膜中广泛表达,其表达量与PVR病变程度有关,提示α-SMA可作为检测PVR病变程度的一个潜在因子;PDGF促进α-SMA的表达,这提示PDGF在PVR发病中有重要作用,为临床上PVR的预防和治疗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对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国兴 谢茂松 +3 位作者 傅冷西 郭健 杨娟 胡建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体外培养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ium,hRPE)细胞增殖活力、分化特性及免疫活性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体外培养hRPE细胞增殖活力;角蛋...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体外培养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ium,hRPE)细胞增殖活力、分化特性及免疫活性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体外培养hRPE细胞增殖活力;角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析体外培养hRPE细胞分化特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RPE细胞表面HLA-ABC、HLA-DR、ICAM-1的表达。结果:加药后第2d开始LPA组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角蛋白18表达对照组较LPA组强(uc=-12.683,P<0.001),α-SMA表达对照组较LPA组弱(uc=10.402,P<0.001);hRPE细胞表面HLA-ABC、HLA-DR、ICAM-1的阳性细胞率和平均荧光强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指标均P>0.05)。结论:LPA明显促进hRPE的增殖活力,促进hRPE转分化,在PVR形成过程中起潜在的促进作用,但对hRPE免疫活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溶血磷脂酸 细胞增殖 转分化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对高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小霞 惠延年 +2 位作者 宋虎平 王海涛 张自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96-598,共3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对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01,0.10和1.00g/L)的TA对hRPE细胞增生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加用和未加用0.10g/...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对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01,0.10和1.00g/L)的TA对hRPE细胞增生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加用和未加用0.10g/LTA的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和3d后hRPE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强度。结果:在0.01~1.00g/L浓度TA的作用下,hRPE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从性。加用0.10g/LTA的30.0mmol/L葡萄糖作用1,2和3d后,hRPE细胞表面荧光染色密度分别比未加用TA的30.0mmol/L葡萄糖作用下荧光着色减弱20%,25%和50%,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可以抑制体外高浓度葡萄糖培养的hRPE细胞的增生,也抑制高糖作用下hRPE细胞表面的ICAM-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高浓度葡萄糖糖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选择性体外抑制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姣 王兴荣 +3 位作者 崔彦 刘正峰 王影 李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是否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并评估其在体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安全性。方法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human 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al cell line,ARPE-19)和临床获得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均分为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是否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并评估其在体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安全性。方法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human 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al cell line,ARPE-19)和临床获得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均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处理组和雷珠单抗处理组。VEGF处理组预设VEGF浓度分别为1μg·L-1、5μg·L-1、10μg·L-1和20μg·L-1,雷珠单抗处理组预设雷珠单抗的浓度分别为0.10 g·L-1、0.25 g·L-1、0.50 g·L-1和1.00 g·L-1。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RT-CES)分别监测各组细胞的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对照组和雷珠单抗组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0μg·L-1VEGF)组相比,10μg·L-1和20μg·L-1VEGF可促进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均为P<0.05)。但是同样浓度的VEGF作用下ARPE-19的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增长(均为P>0.05)。当加入0.25 g·L-1雷珠单抗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生存率下降至(42.5±5.0)%(P<0.01)。0.50 g·L-1和1.00 g·L-1雷珠单抗作用于ARPE-19时,细胞生存率分别是(55.6±1.1)%和(42.8±4.0)%。与空白对照(0 g·L-1雷珠单抗)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表达的VEGF水平(1533.4±7.0)ng·L-1相比,0.10 g·L-1、0.25 g·L-1、0.50 g·L-1和1.00 g·L-1雷珠单抗处理后其VEGF水平分别下降到(822.6±9.3)ng·L-1、(875.0±7.8)ng·L-1、(836.1±6.3)ng·L-1和(844.8±6.0)ng·L-1(均为P<0.05)。正常的ARPE-19可表达(908.8±9.1)ng·L-1VEGF,而经不同浓度雷珠单抗处理后,其表达的VE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雷珠单抗选择性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而对ARPE-19的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提取液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燕林 李妍 +1 位作者 陈晓玲 储俐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液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介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hRPE)细胞跨膜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选3-5代生长良好的hRPE细胞,细胞同步化后分为:...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液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介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hRPE)细胞跨膜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选3-5代生长良好的hRPE细胞,细胞同步化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凝血酶组、水蛭组、合药组(凝血酶+水蛭组),根据前期实验数据,用64g.L-1的水蛭提取液与500NIHU.L-1的凝血酶分别(或共同)孵育hRPE细胞30min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孵育hRPE细胞内p38MAPK的表达。结果根据各组P-p38MAPK免疫细胞化学平均光密度值发现,凝血酶组(1.1950±0.0226)与正常对照组(1.0550±0.0187)相比,OD值上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水蛭提取液组(0.7567±0.071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D值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合药组(0.5550±0.0650)与凝血酶组相比,OD值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各组P-p38MAPK流式细胞术检测的荧光量比较(OD值)发现,凝血酶组(6.4417±0.0720)与正常对照组(5.4567±0.1825)相比,荧光量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水蛭组(4.4483±0.201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荧光量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合药组(4.1433±0.0680)与凝血酶组相比,荧光量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蛭提取液能抑制hRPE细胞的增生,其机制与p38 MAP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水蛭 凝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