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宋杰 李小球 刘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7,共8页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 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以人为本、生态调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其内涵要义,结构层面系统性、目标层面双向保障性、行动层面协同性为其基本特征。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可从高职教育环境质量有效改善、规模增长适度增强、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产出价值充分发挥、投入活力显著提升五个方面构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质量年报数据,对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各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基础理论支持与实践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生态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75年:演进、特征与前瞻 被引量:2
2
作者 农必全 曲铁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6,共12页
中西部强则中国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是实现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计划导向与平衡发展期、效率导向与差异发展期、公平导向与协调发展期、问题... 中西部强则中国强,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是实现中西部地区崛起的关键,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经历了计划导向与平衡发展期、效率导向与差异发展期、公平导向与协调发展期、问题导向与内涵式发展期四个阶段。回顾历史,以因应国家发展战略为基点的动力机制、由注重效率走向公平优先的价值取向、由强制性变迁走向共同作用的变迁方式、由扶持援助走向激发活力的内容安排等构成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演进的内在特征。未来,应植根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与时俱进、因循均衡发展理念彰显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协调内外动因保障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连贯稳定、激发整体活力优化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的内容安排,以开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政策 中西部地区 教育公平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政策效应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浚锋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6,共13页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政策旨在解决制约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然而,目前多数相关研究仍然集中于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研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构建计量模型评估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其一...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政策旨在解决制约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然而,目前多数相关研究仍然集中于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研究采用双重差分法(DID)构建计量模型评估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其一,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的省属地方高校的科研课题立项数提高了13.40%,科研成果产出提高了14.80%,科研成果获奖提高了28%。其二,随着“中西部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的相继实施,中西部省域高等教育的专利授权转让数提高了22.1%,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参与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中西部省域高职称教师规模增量获得了5.50%的纯政策效应,充实了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但青年教师却没有得到有效补充。展望未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重心应放在政策的可持续性和省域自足能力的培育上,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省域 区域高等教育 政策效应 政策评估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晓音 王琳 张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未来劳动者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借鉴。
关键词 职业道德教育 发达国家 高职院校 理念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职教育规模与布局: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中国 张敏 黎兴成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70,共5页
西部高职院校规模与布局直接影响到西部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十年来,西部高职院校整体规模激增,省际差距较大,向地级市延伸存在着区域不均衡等问题。亟须在规模发展适度、区域布局合理、地市设置取向、特色品牌打造以及办学层... 西部高职院校规模与布局直接影响到西部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十年来,西部高职院校整体规模激增,省际差距较大,向地级市延伸存在着区域不均衡等问题。亟须在规模发展适度、区域布局合理、地市设置取向、特色品牌打造以及办学层次提升等方面着紧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职 规模 布局 优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区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定勇 何方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5-59,共5页
从生师比、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双师"结构等维度,分析100所不同区域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发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高职称人数偏少已不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教育... 从生师比、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双师"结构等维度,分析100所不同区域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发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高职称人数偏少已不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双师素质的内在本质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今后一段时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东中西部 师资队伍 骨干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体系与路径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义兵 陈雪儿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1,49,共7页
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在新发展格局下,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协同共生的。当前阻碍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矛盾... 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在新发展格局下,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中西部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协同共生的。当前阻碍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矛盾即是缺乏在地化意识。遵循当前的“发展”主题,中西部高等教育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重构制度体系、布局体系、目标体系、要素体系和供给体系以凸显其中西部规定性。未来中西部高等教育应在外向的政策建设的支持下,从办学理念重塑、耦合机制加固以及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等内生型路径出发,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适切性回应当前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中西部规定性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视域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时见 杨盼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60,共8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而进行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双循环"视域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不仅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而且对于构建与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高校布局结构、促进与区域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而进行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双循环"视域下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不仅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而且对于构建与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高校布局结构、促进与区域协调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共同体、驱动双循环发展指引下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等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为深入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强化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政策引领,注重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结构优化,突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机制创新,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要素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高校 高等教育 双循环 教育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鹏 吴之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61-64,共4页
中国梦是当前凝聚国人力量、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旗帜,也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指明了方向。学科实践在每一门学科的发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高职思政课,其中国梦的教育更应该借... 中国梦是当前凝聚国人力量、指导人们行为的精神旗帜,也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指明了方向。学科实践在每一门学科的发展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高职思政课,其中国梦的教育更应该借力于学科实践。要着眼于高职思政课学科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活动实践、社会生活实践,强调教师要在课堂情境中融入中国梦内涵,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认同中国梦精神和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要求,充分发挥学科实践在高职思政课中国梦教育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课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际化产教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基于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的职业院校实践 被引量:28
10
作者 邱金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8,共5页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办学改革,在集中跨国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打造跨国合作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广产教融合标准,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服务东盟中小企业发展;...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办学改革,在集中跨国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打造跨国合作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广产教融合标准,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服务东盟中小企业发展;深化国际化办学改革,树立国际交流合作品牌等方面开展办学实践。在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背景下,未来职业院校国际化产教整合需要加强政策规划对接,明确产教合作方向;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服务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新机制,推进高水平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 职业教育 国际化办学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排行榜还是股票涨跌板--基于2012至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伍红军 秦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50-55,共6页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于2012年首次推出的"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是目前唯一针对高职院校进行综合评价的排名。对其2012-2015年四年评价结果的定量分析发现,该排行榜的稳定性不够,各院校在年度之间的位次动荡太...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于2012年首次推出的"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是目前唯一针对高职院校进行综合评价的排名。对其2012-2015年四年评价结果的定量分析发现,该排行榜的稳定性不够,各院校在年度之间的位次动荡太过剧烈;择优性不足,优秀高职院校在排名中毫无优势可言;诸多不合逻辑甚至脱离常识的异常现象频现,严重影响到该排行榜的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 指标体系 数据来源 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地市级政府主办高职院校增强吸引力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文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地市级政府承担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责任,中西部地区地市级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因企业行业背景缺乏等历史原因,普遍面临着师资结构单一、实训条件较差、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等问题。从高职院校层面来探讨,增强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 地市级政府承担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责任,中西部地区地市级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因企业行业背景缺乏等历史原因,普遍面临着师资结构单一、实训条件较差、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等问题。从高职院校层面来探讨,增强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包括坚持就业导向的办学思想,改进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校企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吸引力 中西部地区 地市级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与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基于《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启示 被引量:24
13
作者 邓小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4-18,共5页
"中国制造2025"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规划之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不仅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具体行动提供了坐标系,也描绘... "中国制造2025"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规划之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不仅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具体行动提供了坐标系,也描绘了路线图。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整体框架下,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可从四个方面展开,即通过对接需求的专业布局推进高职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通过确立人文引领的核心素养实现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通过完善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推动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过程创新,以及通过制度自觉的生态治理促进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环境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高职院校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研究——基于西部12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叶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1-56,共6页
为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基于我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程... 为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基于我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演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且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明显高于区域经济系统;两大系统的耦合度较高,但耦合协调度不高,才跨入初级耦合协调水平;省际间跨越等级不同,均未达到优质协调等级。未来五年,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将稳步提升,各省协调发展演进速度差异明显。因此,需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应性战略调整,强化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来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灰色预测 西部12省(市、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实证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顾久贤 李铁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124,共5页
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高校大学生总体体质健康状况并不理想。肥胖指标上,男生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态指标上,男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的比例远远低于女生,而超重... 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高校大学生总体体质健康状况并不理想。肥胖指标上,男生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态指标上,男生营养不良和较低体重的比例远远低于女生,而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则高于女生。心肺功能上,男生不及格比例较小,大多数集中在良好的等级上,不及格的学生一般为肥胖者,表明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提出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身体活动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方式,各高校院校必须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计划开足体育课,优化课程设置,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在体育课程的设置内容的安排中应加强女生速度、爆发力素质的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在高年级学生学习阶段,开设各类体育项目选修课,增强学生体质,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江苏省 高校院校 学生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高校专利协作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镇 王梦超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意义]发现地方本科高校协同创新规律,探索更为高效的地方本科高校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对于降低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省份的区域创新成本、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 [目的/意义]发现地方本科高校协同创新规律,探索更为高效的地方本科高校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对于降低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省份的区域创新成本、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为例,通过对其2014-2016年国内机构合作发明专利的统计分析,考察了中西部省份地方省属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存在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偏少、比例偏低、在合作网络中存在围绕地域与机构内敛的小圈子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机构专利合作 河南省 地方高校 中西部地区 合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价值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灿 双林平 《现代情报》 2009年第10期14-17,25,共5页
在介绍价值链与知识价值链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分析了一般图书馆知识价值链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价值链,并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价值链中的关键价值节点,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价值链 知识价值链 高职院校图书馆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内生力培育:价值定位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祥 晋家洪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5-45,共11页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内生力培育,是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理论积淀共识、政策实践凸现等反思的必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内生力培育体现了适应性、协同、公平三方面价值,但还存在思想层面内生动力薄弱,能力层面内在协同不畅和外...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内生力培育,是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理论积淀共识、政策实践凸现等反思的必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内生力培育体现了适应性、协同、公平三方面价值,但还存在思想层面内生动力薄弱,能力层面内在协同不畅和外在转化力匮乏,条件层面政策后发优势难以显现等问题。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内生力,在动力上应强化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发展自信,培育发展动力;在平台上应搭建中西部高等教育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平台,凝聚发展协同力;在资源上要优化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转化力;在评价制度上应重构中西部高等教育多样化评价制度,改善内生制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 内生力 转化力 价值定位 适应性价值 协同价值 公平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洋务学堂中的高职教育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新民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5期88-91,共4页
本文依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考察了清末洋务运动中的洋务学堂 ,发现清末洋务学堂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入学条件和学制等方面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因此 ,认定清末洋务学堂... 本文依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考察了清末洋务运动中的洋务学堂 ,发现清末洋务学堂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入学条件和学制等方面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多的相似性。因此 ,认定清末洋务学堂是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源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学堂 高职教育 清末 中国教育史 教育标准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易兰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9,共3页
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明确,如何培养支撑"中部崛起"所需的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摆在中部六省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严峻而现实的任务。从分析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的现状入手,多方探讨中部地区高职教育存在的问... 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明确,如何培养支撑"中部崛起"所需的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摆在中部六省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严峻而现实的任务。从分析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的现状入手,多方探讨中部地区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相关建议,对当前我国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中部地区 良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