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和绿色经济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玉茹 王昭婷 王盈霏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本质是绿色生产力,核心是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要求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以我国279个地级市为样本,将新质生产力纳入分析框架,实...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本质是绿色生产力,核心是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要求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以我国279个地级市为样本,将新质生产力纳入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路径机制。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都可以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同时产业集聚也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这要求我国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和结构优化升级,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影响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机制与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杜传忠 曹雅慧 孟天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6,共15页
工业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时代特征,也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智能化成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本文在对工业智能化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机制进行理论... 工业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时代特征,也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智能化成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本文在对工业智能化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71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多种模型实证考察了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智能化能够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此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智能化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在城市等级层面、资源禀赋层面、环境制度层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具体来说,工业智能化对重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较高城市的绿色转型效应更为突出;(3)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工业智能化的绿色转型效应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及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三条渠道实现;(4)拓展性分析发现,工业绿色转型在城市间呈现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工业智能化对邻近地区工业绿色转型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加快推进中国工业智能化、实现工业绿色发展具有明显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工业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现实基础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可 朱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93,共20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市场机制方面的理论思考,探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因素在推进农业绿...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市场机制方面的理论思考,探讨了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因素在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作用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现实情景及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提升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路径举措,以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集聚何以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双重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迪 张芷媛 汪小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58,共10页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 作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载体,高技术产业集聚已成为赋能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中国省域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绿色创新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东、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虹吸效应显著抑制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正向辐射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市场竞争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但东部地区知识溢出的中介作用大于西部地区,而在中部地区不显著;市场竞争的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存在遮掩效应,在西部地区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市场竞争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引导基金改善资本错配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波 孔欣悦 刘晶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2,共13页
政府引导基金肩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是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2014-2019年地级市政府引导基金数据和资本错配指数,实证分析了政府引导基金改善资本错配的效应与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在短期,政府引导基... 政府引导基金肩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是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2014-2019年地级市政府引导基金数据和资本错配指数,实证分析了政府引导基金改善资本错配的效应与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在短期,政府引导基金加剧资本错配;在长期,政府引导基金改善资本错配。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改善资本错配的效应在东部地区、营商环境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引导绿色投资改善资本错配。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引导基金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客观理解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引导基金 资本错配 科技创新 绿色投资 产业结构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研究——基于技术供给和产业需求视角
6
作者 肖仁桥 马博涵 钱丽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4,共11页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是提升制造业绿色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是提升制造业绿色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各省份制造业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在中西部样本中显著为正,而对东部制造业效率的作用不明显,且对数字金融使用深度较高地区和绿色创新效率较低地区制造业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促进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主要传导机制在于增强技术供给和诱发产业需求,且形成链式中介效应;数字人力资本、传统金融水平均正向调节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 技术供给 产业需求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与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
7
作者 马歆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58,共7页
选取2010—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贸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可显著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可助推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战略... 选取2010—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贸易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可显著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数字贸易可助推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贸易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贸易对东部地区和高环境规制强度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驱动效应更明显。上述研究结果为更好地推进数字贸易发展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数字贸易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赋能效应
8
作者 郭捷 陈乐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3,共8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战略方向,数字产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选取2004-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战略方向,数字产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选取2004-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通过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要素配置两条路径,即“集聚-配置”双重驱动路径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产业协同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为显著;同时,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对周边地区呈现先减后增的正“U”型关系。研究结论为我国数实产业融合和协同集聚,推动企业绿色技术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 创新要素配置 创新要素集聚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与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构建与驱动作用检验
9
作者 路正佳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0,共5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三要素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生产力新质态,为提升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注入强劲动能。文章利用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三要素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生产力新质态,为提升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注入强劲动能。文章利用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对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数字新质生产力可通过绿色技术创新间接提升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门槛效应检验可知,数字新质生产力对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文章对深入研究数字新质生产力和饲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能够为新时期推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绿色技术创新 饲料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政策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10
作者 谢地 王灵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7,共11页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关键。本文围绕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利用2006~2024年我国279个地级市以上数据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关键。本文围绕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利用2006~2024年我国279个地级市以上数据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测算指标,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探讨政策是否真的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1)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机制分析表明,新能源试点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实质性创新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调节效应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在其过程中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政策在中西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和环境监管更严格的城市中具有更强的正向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以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的成功实践为蓝本,进一步构建覆盖制度设计、市场激励与行为引导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系统性变革;(2)持续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采用区域资源禀赋适配策略,推行基于地方资源特点的差异化协同发展策略,推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结构转型 新能源示范城市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与效应
11
作者 胡本田 张婧怡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2,共10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助力产业生产方式变革、激活要素潜能、推动产业融合,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可视化方法探讨我国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实...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助力产业生产方式变革、激活要素潜能、推动产业融合,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2~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可视化方法探讨我国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实证考察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其中,数字劳动者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此外,数字新质生产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水平地区以及高政策强度地区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有效路径。因此,本文建议应着力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TOPSIS模型 时空演变 中介效应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农药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12
作者 宋宝安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在全球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农药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基于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系统剖析农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与表现形式,深入探讨当前农药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创新... 在全球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农药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基于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系统剖析农药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与表现形式,深入探讨当前农药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创新不足、产业结构调整艰难等问题,并从靶标发现、分子设计、绿色生产等维度提出了针对性发展路径,为我国农药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晓倩 吴传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167,共10页
论文利用面板回归、门槛回归、空间计量、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全面研判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 论文利用面板回归、门槛回归、空间计量、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全面研判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金融对四大板块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具体影响效应大小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绿色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在第二产业占比较低的地区较大。绿色金融可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间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基于此,提出要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绿色化发展,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分阶段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绿色转型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天松 苏波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为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产业结构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其中,以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效率、绿色技术进步为因变量,以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 为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产业结构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其中,以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效率、绿色技术进步为因变量,以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为自变量,以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和稳健性检验,验证我国产业结构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正向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在5%水平上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显著促进绿色技术效率,分别在1%和5%水平上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显著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并在5%水平上显著;技术创新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在不同显著性水平上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实证结果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提出几点建议:合理化布局产业,促进产业高度化转型;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培养先进技术人才;加强对外开放,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合理化 高度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技术效率 绿色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永彪 董新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2,共12页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城市治理的战略目标,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维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析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困境挑战与现实路径。... 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城市治理的战略目标,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维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析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困境挑战与现实路径。以科技创新、产业、人才、绿色发展和数智化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基于颠覆式创新、多要素融合、新质劳动者、绿色化发展和数智化赋能,助力实现城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活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治理效能提升等发展目标,进而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包括科技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的动力不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任务艰巨、高素质人才总量和支撑不足、城市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压力叠加、治理复杂性加剧与数智化挑战。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城市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城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扎实推进生态兴城、提升城市整体数智治理效能等现实路径,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城市治理 城市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人才集聚 绿色可持续发展 数智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碳交易试点政策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强 李绍荣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4,共14页
基于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等机制提升城市工业... 基于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等机制提升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更能显著提升南方地区、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规模大的城市的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非一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将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城市工业技术进步、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和城市工业规模效率,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技术进步和提升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却未能显著提升城市工业规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利用率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式技术创新、绿色新质生产力与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若英 李向荣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4,共6页
文章基于基准回归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实证考察颠覆式技术创新对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并从绿色新质生产力视角探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颠覆式技术创新可显著助推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颠覆式技术创新可通过促进绿色... 文章基于基准回归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实证考察颠覆式技术创新对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并从绿色新质生产力视角探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颠覆式技术创新可显著助推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颠覆式技术创新可通过促进绿色新质生产力发展,间接推动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颠覆式技术创新分项指标中,颠覆式技术创新探索对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强于颠覆式技术创新扩散;颠覆式技术创新对东部地区、国有企业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的赋能效应更强。因此,应打造颠覆式技术创新机制,推进绿色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差异化新能源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体系,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式技术创新 新能源产业经济增长 绿色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方建国 林扬烨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碳绩效,数...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碳绩效,数字化转型程度每提高1%,企业碳绩效水平将提升0.013%;(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改善企业碳绩效;(3)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行业竞争正向调节企业数字化与碳绩效的关系;(4)异质性分析表明,重污染、低融资约束和高研发投入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碳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并为如何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碳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碳绩效 绿色技术创新 行业竞争 制造业 污染程度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19
作者 张莉 陈凯 张杨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7,共14页
数字经济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土地绿色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基于2003—2023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 数字经济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土地绿色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基于2003—2023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政策能够增强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效应;数字经济对长江中游、下游地区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效应更明显;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和加强环境规制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影响,且长期溢出效应大于短期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随地理距离增加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直至不显著的趋势。为了提升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应充分发挥空间联动效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数字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绿色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转型——来自34个工业行业的证据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春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3,共7页
选取2004—2021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与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但具有行业异质性,仅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异质性的来源可能是... 选取2004—2021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特征与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工业绿色转型,但具有行业异质性,仅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绿色转型,异质性的来源可能是投资方向而非投资方式。机制分析表明,顺向投资通过促进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工业绿色转型,逆向投资则通过促进发明型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助推工业绿色转型。进一步讨论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来源于对外直接投资深度的纵深发展,而非简单的拓展投资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工业行业 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