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尺度煤体原位脉动注水润湿降尘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俊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295,共12页
为研究物化联合作用对煤层注水润湿降尘的影响规律,自主搭建了大尺度煤样真三轴煤层脉动注水试验系统,在综合分析8种单一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的基础上,添加酸液和无机盐助剂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椰子油酸二乙醇胺(CDEA)进行正交复配... 为研究物化联合作用对煤层注水润湿降尘的影响规律,自主搭建了大尺度煤样真三轴煤层脉动注水试验系统,在综合分析8种单一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的基础上,添加酸液和无机盐助剂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椰子油酸二乙醇胺(CDEA)进行正交复配研究。基于声发射系统监测、浸润速度测试、湿润角测试与煤样冲击产尘实验,研究复配溶液润湿性能及不同脉动频率、注水参数和注水成分下煤体孔裂隙扩展规律、损伤演化特征、注水量及分区含水率分布、冲击破碎产尘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酸液-无机盐助剂联合作用下,煤粉平均沉降时间仅需48s,平均接触角较纯水降低28°以上。基于声发射振铃数和定位点分布规律可知,脉动注水方式能大幅增加煤体孔裂隙发育程度,低频脉动致裂速度较为缓慢,但能使煤体产生均匀、丰富的裂隙网络,高频脉动能更快使煤样产生较大的疲劳损伤,但易形成单向大裂隙。相较于传统恒压注水方式,脉动+添加剂协同注水增效下,煤体注水量最高达180.5037mL,提升33.41%,平均含水率最高达17.74%,提升4.95%,煤体破碎时75um以下粉尘的占比最大降幅达78.13%。煤体各区块含水率变化与声发射能量和振铃数大小表现出高度相关性,水流沿煤体内裂隙网络扩展,主要集中在声发射能量更强、振铃数更多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煤体 煤层注水 脉动频率 湿润剂 产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的高频脉振电压注入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奇勋 王一航 +2 位作者 史柯柯 张玉峰 杜光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9-188,共10页
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需要使用多个滤波器滤除杂波信号,会使系统产生延时且估计误差较大,本文提出广义二阶积分器代替滤波器滤除杂波,实现对转速和转子位置估计精度的提高。针对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位置观测精度和动态性能较差的问... 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需要使用多个滤波器滤除杂波信号,会使系统产生延时且估计误差较大,本文提出广义二阶积分器代替滤波器滤除杂波,实现对转速和转子位置估计精度的提高。针对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位置观测精度和动态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的速度环和电流环位置误差信息提取方法。采用广义二阶积分器代替位置观测闭环的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提取电机速度和转子位置信息,简化参数整定过程,提高位置观测精度;同时用2个广义二阶积分器串联取代电流环中的低通滤波器,提取基频电流分量,增加电流环带宽,减小系统延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位置观测精度和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 广义二阶积分器 电流环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同步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一飞 熊立新 +1 位作者 张国伟 边敦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1-216,共6页
针对同步磁阻电机定子电感具有电磁饱和、交叉耦合等特点带来的电机参数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递推最小二乘法与脉振高频电流信号注入相结合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其原理是将幅值固定的高频正弦电流信号注入到同步磁阻电机观测坐标系... 针对同步磁阻电机定子电感具有电磁饱和、交叉耦合等特点带来的电机参数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递推最小二乘法与脉振高频电流信号注入相结合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其原理是将幅值固定的高频正弦电流信号注入到同步磁阻电机观测坐标系直轴内,在交轴提取含有转子位置信息的电压信号,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电机电阻与电感参数的在线辨识,可实现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仿真与台架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脉振高频电流注入法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电机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齐歌 胡万龙 马丁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4,121,共6页
针对宽速电机的全速域应用场景,提出改进传统加权平均法,并利用改进后的中高速域滑模观测器法和低速域脉振高频注入法进行复合,实现精确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首先,针对滑模观测器法中符号函数导致的系统抖振,提出指数型复合函数... 针对宽速电机的全速域应用场景,提出改进传统加权平均法,并利用改进后的中高速域滑模观测器法和低速域脉振高频注入法进行复合,实现精确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首先,针对滑模观测器法中符号函数导致的系统抖振,提出指数型复合函数用来替代原观测器中的符号函数;其次,针对脉振高频注入法中高频电流分量与注入信号的相位延迟,提出使用另一轴系高频电流替代注入信号;再次,针对加权平均法在过渡区域的权重分配不合理,提出新型指数型加权系数,同时为平稳过渡提出滞留缓冲带;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基于滞留缓冲加权法的全速域转速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了改进后的全速域转速控制系统对转速误差和平稳过渡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速域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抖振 指数型复合函数 脉振高频注入法 加权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全速域控制仿真实验设计
5
作者 蒋俊杰 张厚升 +3 位作者 邢雪宁 赵翔宇 王傲 靳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为了解决现有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存在的位置估计精度低、各速域切换不平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全速域复合控制策略。在低速域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在中高速域采用基于快速超螺旋滑模(FSTSM)算... 为了解决现有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存在的位置估计精度低、各速域切换不平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全速域复合控制策略。在低速域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在中高速域采用基于快速超螺旋滑模(FSTSM)算法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通过增加反馈校正环节加快误差的收敛;采用FSTSM算法替代比例-积分(PI)环节,并引入双曲正切函数代替FSTSM算法中的符号函数。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全速域 脉振高频电压注入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快速超螺旋滑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I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85
6
作者 王高林 杨荣峰 +2 位作者 李刚 于泳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2-68,共7页
为了提高无位置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的低速运行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转子位置鲁棒观测方法。采用注入脉振高频电压信号的方式,通过高频电流的幅值信息获取转子位置误差信号,对信号处理及数字滤波器设计进行分析... 为了提高无位置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的低速运行性能,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转子位置鲁棒观测方法。采用注入脉振高频电压信号的方式,通过高频电流的幅值信息获取转子位置误差信号,对信号处理及数字滤波器设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一种具有较强抗负载扰动能力的转子位置观测器,通过考虑负载扰动转矩动态特性,给出位置鲁棒观测器的理论设计方法,根据实际扰动转矩特点及位置观测期望误差,采用极点配置法设计反馈矩阵系数。通过IPMSM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位置观测器 低速运行 脉振高频信号注入 负载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免疫高频脉动信号注入的PMSM转速辨识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尹忠刚 张彦平 +2 位作者 张延庆 刘静 孙向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43-254,共12页
高频脉动信号注入法因鲁棒性强、对电机参数变化和测量误差敏感性弱,在零速和低速区不仅能很好地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速进行估算,而且适用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但其转速辨识精度与信号处理过程中滤波器时间常数有直接... 高频脉动信号注入法因鲁棒性强、对电机参数变化和测量误差敏感性弱,在零速和低速区不仅能很好地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速进行估算,而且适用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但其转速辨识精度与信号处理过程中滤波器时间常数有直接的关系,采用固定带宽滤波器的高频脉动信号注入法只能在狭小的转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估算精度,限制了其调速范围。提出了一种采用免疫高频脉动信号注入的PMSM转速辨识方法,以免疫应答系统为基础,引入一种免疫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实现方式。将免疫算法应用到高频脉动信号注入法中,可以在线调整信号处理过程中滤波器的时间常数,克服了传统高频脉动信号注入法因固定滤波时间常数引起调速范围狭窄的问题。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采用免疫高频脉动信号注入的PMSM转速辨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脉动信号注入 免疫 永磁同步电机 转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混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96
8
作者 王高林 张国强 +1 位作者 贵献国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03-109,17,共7页
转子位置混合观测策略对于实现无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全速域运行非常关键。针对I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提出一种由高频信号注入法与反电动势模型法的位置误差信息相融合... 转子位置混合观测策略对于实现无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全速域运行非常关键。针对I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提出一种由高频信号注入法与反电动势模型法的位置误差信息相融合的混合观测方法。低速运行时注入脉振高频电压信号,通过对高频电流幅值处理获得转子位置误差信号,中高速运行则通过反电动势模型滑模观测器获得位置误差信息,对两种方法所得位置误差信号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根据运行转速对归一化后的位置误差信号以加权的方式进行信息融合。通过一个软件锁相环获取混合位置观测值,并分析混合观测器的稳定性及参数设计。最后通过2.2kW IPMSM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混合控制 脉振高频信号注入 滑模观测器 位置误差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泵工作压力测试与结构设计改进 被引量:6
9
作者 廖湘辉 李力 蒋冰华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对三腔往复式活塞注浆泵压力脉动进行研究,定性分析了注浆泵瞬时压力变化及压力脉动形成原因.针对实际三腔体注浆泵工作压力不稳定影响注浆质量的问题,进行压力测试,找出了其不稳定因素,提出了对腔体结构和传动系统等方面的设计改进措施... 对三腔往复式活塞注浆泵压力脉动进行研究,定性分析了注浆泵瞬时压力变化及压力脉动形成原因.针对实际三腔体注浆泵工作压力不稳定影响注浆质量的问题,进行压力测试,找出了其不稳定因素,提出了对腔体结构和传动系统等方面的设计改进措施,对改进后的注浆泵测试表明:压力波动问题消除了,输出压力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泵 压力脉动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注射成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绮丽 孙友松 +2 位作者 罗勇武 陈璞 黎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46,共2页
本文主要研究脉动注射成型工艺的实验系统。并通过实验探索脉动频率对浇口封冻时间、塑料制品拉伸性能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得知脉动保压可延长浇口封冻时间,提高制品的拉伸强度达12%。
关键词 脉动压力 脉动频率 封冻时间 拉伸强度 注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低速转子位置检测方法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兵 周波 +2 位作者 倪天恒 周融 柏文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33,共11页
在基于脉振高频电流注入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常采用高阶滤波器来调制信号以抑制阶跃信号带来的误差。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的新型转子位置观测器,由两个广义二阶积分器串联构成。前级实现高频信号提取功... 在基于脉振高频电流注入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常采用高阶滤波器来调制信号以抑制阶跃信号带来的误差。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广义二阶积分器的新型转子位置观测器,由两个广义二阶积分器串联构成。前级实现高频信号提取功能,后级用于误差幅值获取。该结构有效减小了信号处理产生的延时,减轻了运算负担;同时在位置观测器中引入微分前馈控制,明显降低了动态过程中阶跃信号对位置观测器的影响;最后基于RT-LAB控制器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观测器改善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脉振高频电流注入法 位置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水驱孔隙压力传输规律数学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飞鹏 李娜 +5 位作者 孙德旭 汪庐山 刘静 张宗檩 蒋文超 李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101,共8页
基于孔隙压力波波动力学理论,建立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及梯形波4种变排量脉动波条件下储层内波动渗流模型,研究压力波传输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弦波和梯形波在压力保持方面有较好作用;频率越低,脉动效果越好,频率为0.... 基于孔隙压力波波动力学理论,建立正弦波、锯齿波、三角波及梯形波4种变排量脉动波条件下储层内波动渗流模型,研究压力波传输的主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弦波和梯形波在压力保持方面有较好作用;频率越低,脉动效果越好,频率为0.01~1 Hz效果较好(不同储层略有差异);渗透率越低,注入流体黏度越大,脉动压力波衰减越快;低频率、高振幅的脉动注水可有效延缓压力波衰减速度,扩大脉动水驱有效作用范围;采用稳定注入化学剂和脉动注水交互进行,一定程度上能减缓压力衰减速度,促进化学剂混合,提高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波 衰减 脉动注水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新方法 被引量:56
13
作者 李洁 周波 +4 位作者 刘兵 王龙 倪天恒 徐学海 时仁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13-2520,共8页
针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 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s,SPMSM),该文提出一种脉振高频信号注入法结合载波频率成分法的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向SPMSM的d轴注入脉振高频信号,使得SPMSM呈现&qu... 针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 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s,SPMSM),该文提出一种脉振高频信号注入法结合载波频率成分法的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向SPMSM的d轴注入脉振高频信号,使得SPMSM呈现"饱和凸极性";然后引入载波频率成分法进行转子磁极极性判断,即提取三相载波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逆变器中的三相载波频率成分信号,解析其饱和分量幅值的正负,实现对SPMSM转子磁极极性的判别。与传统的通过二次注入其他形式的信号来判断转子磁极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效改善了现有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方法中存在的算法执行时间长、实施过程复杂等缺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SPMSM的初始位置,保证电机顺利平稳起动,具有良好的位置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脉振高频信 号注入法 三相载波正弦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频陷波器的改进型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计龙 付康壮 +2 位作者 麦志勤 肖飞 张伟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9-758,共10页
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采用基于带通滤波器与低通滤波器结合的策略,实现位置误差信号提取。但该策略的不足在于无法同时兼顾位置观测闭环的滤波精度与动态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频陷波器(dual frequency notch filter,DFNF)级联低... 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采用基于带通滤波器与低通滤波器结合的策略,实现位置误差信号提取。但该策略的不足在于无法同时兼顾位置观测闭环的滤波精度与动态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双频陷波器(dual frequency notch filter,DFNF)级联低通滤波器的改进型位置误差信号提取策略。该策略通过提高环路增益实现带宽扩展,再利用DFNF加强对二次注入谐波的抑制能力,使位置观测环同时具备高带宽与强滤波特性。首先,对位置观测等效闭环进行建模,并利用闭环传递函数幅频特性分析传统位置误差信号提取策略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改进型位置误差信号提取策略的原理进行介绍,并对比2种位置误差信号提取策略的性能;最后,基于RT-LAB实验平台,对2种位置误差信号提取策略的位置辨识效果进行对比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 位置误差信号提取 双频陷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微波循环注热开采煤层气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新乐 姜涛 +2 位作者 苏畅 李惟慷 张永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4,共6页
为获取脉动微波循环加热条件下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运移采出规律,文中综合运用多孔介质传热学、电磁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等相关理论,建立低渗透储层煤层气微波注热开采过程渗流电磁-热-流-固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结合COMSOL Multiphys... 为获取脉动微波循环加热条件下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运移采出规律,文中综合运用多孔介质传热学、电磁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等相关理论,建立低渗透储层煤层气微波注热开采过程渗流电磁-热-流-固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结合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脉动微波循环加热过程煤层气运移采出规律的数值模拟,获取了不同功率脉动微波循环加热条件下煤层温度场、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并对煤层气产量进行了预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脉动微波循环加热煤储层热效应显著,煤层能快速且不断地处于高温状态,气体在高温条件下大量解吸并运移产出。采用脉动循环加热,将继续增加煤层渗透率和煤层中游离煤层气含量,相对于常规开采,煤层含气量大幅度降低,煤层气产量显著提高,增产与稳产交替变换使产量在长时期内处于增产状态。模拟方法与结果可为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脉动微波加热开采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微波注热 脉动循环 电磁-热-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频信号注入法无传感器运行分析对比 被引量:15
16
作者 樊生文 李雷 郑春雨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93-2098,共6页
介绍了两种高频信号注入法的应用场合,分析了二者转子位置检测的原理,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与实现技术的关键,通过仿真和实验的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在低速下有效地实现转子位置的自检测,不依赖电机的参数与工况,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采... 介绍了两种高频信号注入法的应用场合,分析了二者转子位置检测的原理,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与实现技术的关键,通过仿真和实验的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在低速下有效地实现转子位置的自检测,不依赖电机的参数与工况,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采用旋转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的系统,难点在于对不同速度下对转子位置估算角进行补偿,结构虽然复杂,但易于实现与调试。采用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的调速系统结构简单,但对调节器参数敏感,如何根据系统参数整定调节器参数是该系统实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旋转高频电压注入 脉振高频电压注入 转子位置自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区折射率耦合DFB激光器实现64 Gbit/s归零编码数据全光时钟恢复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武同 邱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3-1396,共4页
使用双区折射率耦合DFB激光器对64 Gbit/s归零伪随机二进制序列(PRBS)信号的时钟恢复进行了仿真实验,并通过实验结果仔细分析了信号时间抖动,激光器锁定时间,锁定范围等评估时钟恢复系统性能的参数.
关键词 光时钟恢复 自脉动 分布反馈激光器 注入锁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凸极信号测量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麦志勤 肖飞 +3 位作者 刘计龙 付康壮 牧雅璐 李科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9,共12页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凸极信号测量方法存在测试成本高、大功率场合不适用等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凸极信号测量方法。通过设置双同步参考坐标系使电动机矢量控制与高频电压注入法相互解耦,实现了在电动机...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凸极信号测量方法存在测试成本高、大功率场合不适用等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凸极信号测量方法。通过设置双同步参考坐标系使电动机矢量控制与高频电压注入法相互解耦,实现了在电动机旋转过程中完成凸极信号测量,不仅节省了使用配测设备的成本,而且适用于不同功率等级驱动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普适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测量被测永磁同步电机的主凸极强度、次凸极分布规律以及不同负载工况下永磁同步电机的交叉饱和角,为高频电压注入法的实施、多凸极效应的抑制以及交叉饱和角补偿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高频脉振电压注入法 凸极信号测量 多凸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逆变器输出谐波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魏海峰 韦汉培 张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0-909,共10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转子位置估计存在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脉振高频电压谐波分析法的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分析理论。考虑功率管开关离散化致使三相逆变器输出谐波,对三相桥臂功率管开关向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结合空间矢...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转子位置估计存在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脉振高频电压谐波分析法的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分析理论。考虑功率管开关离散化致使三相逆变器输出谐波,对三相桥臂功率管开关向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结合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理论求解逆变器各功率管开关时刻,计算估计dq轴电压基波分量。在此基础上,分析转子位置估计误差来源,推导出误差表达式。通过仿真、数值计算和实验分析各类系统参数对转子位置估计误差的影响规律,为永磁同步电机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相关控制系统参数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脉振高频电压注入 谐波分析 转子位置估计误差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新型转子位置估计误差补偿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懿 吴嘉欣 +2 位作者 李亚锋 魏海峰 李垣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34-1841,共8页
分析了传统永磁同步电机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采用传统调制信号下,定子电阻与电感参数的不同匹配对电机转子位置估计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表明不同的电阻与电感参数匹配易造成电机转子位置估计系统不稳定。针对该问题,利用锁相环技术锁定交... 分析了传统永磁同步电机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采用传统调制信号下,定子电阻与电感参数的不同匹配对电机转子位置估计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表明不同的电阻与电感参数匹配易造成电机转子位置估计系统不稳定。针对该问题,利用锁相环技术锁定交轴高频电流响应相位,构造新型同相位的调制信号用于对高频交轴电流响应的处理,保证电机转子位置估计系统为稳定的负反馈系统。与此同时,提出新型转子位置估计误差补偿策略,有效避免转速升高情况下反电动势项以及交叉耦合项造成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增大的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转子位置估计误差补偿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脉振高频电压注入 参数匹配 锁相环 位置估计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