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光子显微镜活体小鼠脑样本制备方法
1
作者 刘双双 刘方玥 +3 位作者 毕超 洪晓黎 方三华 沈逸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3,共4页
为满足清醒小鼠的脑成像需求,研发了一种小鼠脑固定装置,并基于该装置建立了一套双光子显微镜活体小鼠脑样本制备方法。该方法涵盖小鼠麻醉和固定、颅骨开窗、头部固定器安装等关键步骤。利用此方法制备的小鼠脑样本,在双光子显微镜下... 为满足清醒小鼠的脑成像需求,研发了一种小鼠脑固定装置,并基于该装置建立了一套双光子显微镜活体小鼠脑样本制备方法。该方法涵盖小鼠麻醉和固定、颅骨开窗、头部固定器安装等关键步骤。利用此方法制备的小鼠脑样本,在双光子显微镜下观测脑内钙信号、血管网络及神经元结构时,可获得高信噪比的清晰图像。该活体小鼠脑样本制备方法为深入探究生理状态下鼠脑结构与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显微镜 清醒小鼠 脑固定装置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原理、技术与应用
2
作者 李红梅 闫胤洲 蒋毅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20,共21页
光学显微技术在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精密测量学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微纳尺度的探索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然而,传统光学显微系统受到衍射极限的制约,最大分辨率极限约为光波长的一半(λ/2)。近年来,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更高成... 光学显微技术在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精密测量学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微纳尺度的探索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然而,传统光学显微系统受到衍射极限的制约,最大分辨率极限约为光波长的一半(λ/2)。近年来,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更高成像分辨率成为显微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介质微球透镜通过调控光场,能够将入射光束聚焦于微球底部的极窄区域形成光子纳米射流,打破了阿贝(Abbe)衍射极限,使出射光束半峰全宽小于λ/2。与其他超分辨成像技术相比,微球超分辨成像具有简单直接、无须荧光染料标记、实时成像、可与现有显微系统相兼容等优势,为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机遇。该综述首先介绍了介质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原理;随后,详细分析了影响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微球光学性质、适用环境以及可控性等;最后,探讨了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半导体器件、纳米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此外,还展望了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微球透镜 超分辨成像 光学纳米成像 远场纳米显微镜 光子纳米射流 非荧光纳米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多功能参数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3
作者 张颖 常智 +5 位作者 韩旭 焦建 杨子鹤 李全 董薇 米宏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1-757,共7页
目的 探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多功能参数对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行负荷+... 目的 探讨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多功能参数对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行负荷+静息G-MPI提示有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99例患者。图像采用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17节段5分法以及PHASE软件获得左心室血流灌注、功能以及同步性参数。随访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与无MACE组。采用Cox回归分析与MACE有关的预测因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组别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99例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访期间共35例(35.35%)发生MACE。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负荷相位带宽(SPBW)(HR=1.015,95%CI 1.002~1.028)和负荷异常总积分与静息异常总积分的总差值分(SDS)(HR=1.105,95%CI 1.008~1.211)为预测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SPBW和SDS预测MAC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9°和6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778。生存分析显示,SPBW≥69°组和SDS≥6分组MACE发生率高于SPBW<69°组和SDS<6分组(66.6%比13.2%,53.3%比20.4%,P均<0.05)。结论 SPECT G-MPI心功能参数可用于预测负荷心肌血流灌注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SPBW和SDS是预测此类患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心肌灌注显像 预测 相位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比较国产Insight NM/CT Pro SPECT/CT仪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
4
作者 赵振峰 王瑞 +4 位作者 周伟娜 刘磊 郝喜燕 牛瑞龙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7-970,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Insight NM/CT Pro SPECT/CT仪(永新SPECT/CT仪)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Symbia T16 SPECT/CT仪)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方法前瞻性对40例确诊或疑诊骨转移癌患者分别采用国产永新SPECT/CT仪及Symbia T16 SP... 目的比较国产Insight NM/CT Pro SPECT/CT仪(永新SPECT/CT仪)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Symbia T16 SPECT/CT仪)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方法前瞻性对40例确诊或疑诊骨转移癌患者分别采用国产永新SPECT/CT仪及Symbia T16 SPECT/CT仪以相同方法及参数进行全身骨显像及局部融合显像,比较2种设备所获图像质量及其检出病灶能力。结果40例中,以Symbia T16 SPECT/CT仪所获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为5分者35例、4分5例,检出118处阳性病灶,累及胸部36处、脊柱28处、骨盆30处、四肢20处、颅骨4处;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图像质量均为5分,检出59处阳性病灶,CT表现为骨质破坏14处、骨密度增高11处、骨密度不均匀34处。利用永新SPECT/CT仪所获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为5分者35例、4分4例、3分1例,检出阳性病灶及其累及骨骼区域均与Symbia T16 SPECT/CT仪一致,所获局部融合显像图像质量、检出阳性病灶累及区域,以及CT表现亦均与Symbia T16 SPECT/CT仪相符。结论国产永新SPECT/CT仪图像质量及检出骨转移癌能力均与Siemens Symbia T16 SPECT/CT仪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图像质量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孙鹤 胡天翔 +1 位作者 彭姊鑫 杨奕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2-476,共5页
目的观察肥胖症(Ob)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Ob合并T2DM(A组)及47例单纯Ob(B组),比较组间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所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目的观察肥胖症(Ob)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Ob合并T2DM(A组)及47例单纯Ob(B组),比较组间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所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基于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法、CT或MRI所测脂肪定量参数,分析其相关性,以及Ob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FBG、HbA1c及HOMA-IR高于B组(P均<0.05)。A组全身总脂肪质量百分比(TFM%)及下肢脂肪质量百分比(LFM%)均低于B组,而肝脏及腰椎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均高于B组(P均<0.05)。全部67例Ob患者TFM%及LFM%均与FBG或HbA1c,TFM%及Android区脂肪质量百分比(Android FM%)均与HOMA-IR呈负相关(r=-0.447~-0.263,P均<0.05),内脏脂肪组织(VAT)面积与HOMA-IR呈正相关(r=0.339,P=0.006),肝脏PDFF与FBG、HbA1c及HOMA-IR,腰椎PDFF与FBG均呈正相关(r=0.323~0.599,P均<0.05)。LFM%升高为Ob合并T2DM的保护因素,而肝脏及胰腺PDFF升高均为其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LFM%及肝脏PDFF均为Ob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糖尿病 2型 吸收测定法 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模型与边缘信息引导的单光子图像重建算法
6
作者 张丹 练秋生 杨郁池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7-2248,共12页
在量子图像传感器(QIS)搭建的单光子成像系统中,场景信息蕴含于QIS输出的二值量化数据中,从二值比特流重建原始图像为极度不适定问题。针对现有重建算法在低过采样率重建质量低,对读出噪声敏感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扩散模型和边缘信... 在量子图像传感器(QIS)搭建的单光子成像系统中,场景信息蕴含于QIS输出的二值量化数据中,从二值比特流重建原始图像为极度不适定问题。针对现有重建算法在低过采样率重建质量低,对读出噪声敏感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扩散模型和边缘信息引导的QIS图像重建算法,以实现快速高质量重建。该算法将测量子空间约束引入无条件的扩散模型反向扩散过程以满足数据一致性和自然图像数据分布的要求,最大似然估计算法重建图像的边缘轮廓成分作为辅助信息引导采样,在减少采样步数的同时提升重建质量。该算法在多个通用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并与典型的QIS图像重建算法和基于扩散模型的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改善了图像重建质量,且对读出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图像传感器 单光子成像 扩散模型 边缘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计数探测器CT联合“四低”方案用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7
作者 张炜珽 聂可卉 +8 位作者 原典 张怡存 齐珂 张梦圆 谷艳博 陈岩 高剑波 张永高 刘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6-980,共5页
目的观察光子计数探测器(PCD)-CT联合“四低”方案(低对比剂浓度、低对比剂剂量、低对比剂注射流率、低辐射剂量)用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10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能量积分探测器(EID)-CCTA(A组,采用常... 目的观察光子计数探测器(PCD)-CT联合“四低”方案(低对比剂浓度、低对比剂剂量、低对比剂注射流率、低辐射剂量)用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10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能量积分探测器(EID)-CCTA(A组,采用常规扫描方案,n=52)及PCD-CCTA组(B组,采用“四低”扫描方案,n=54)并进行相应检查;对比组间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结果。结果B组对比剂剂量及注射流率、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低于A组(P均<0.001)。B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A组[5(4,5)vs.4(4,5),Z=-2.310,P=0.021]。相比A组,B组主动脉根部及多数冠状动脉主要分支血管节段CT值、信噪比及对比度噪声比均升高而噪声降低(P均<0.05)。结论PCD-CT联合“四低”方案可用于CCTA,能改善图像质量、降低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造影术 图像质量 光子计数探测器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视域主被动成像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8
作者 陈玉柔 朱尤攀 +1 位作者 余佳桐 孙爱平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09,共9页
非视域成像是近年来一种能够拓展人们视野范围的新颖成像技术,其运行基础是飞行时间探测技术,它可以通过探测视域之外的物体反射回来的光子,再利用重建算法复现隐藏目标的图像。该技术在灾害救援、医学诊断、反恐作战以及无人驾驶等领... 非视域成像是近年来一种能够拓展人们视野范围的新颖成像技术,其运行基础是飞行时间探测技术,它可以通过探测视域之外的物体反射回来的光子,再利用重建算法复现隐藏目标的图像。该技术在灾害救援、医学诊断、反恐作战以及无人驾驶等领域有着难以估量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近年来主动与被动非视域成像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总结,分析了各自成像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也对部分非视域成像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所需解决的部分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非视域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成像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 非视域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光子探测器阵列的抗噪声频域成像研究
9
作者 陆茂霖 白妙青 秦成兵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7-545,共9页
单光子探测器阵列因其单光子极限探测灵敏度和多像元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单光子雷达、生物荧光成像等领域。然而,受限于制备工艺,像元间探测效率存在差异,常常导致单光子探测器阵列成像发生畸变。本工作通过独立调控每个单光子探测器的反... 单光子探测器阵列因其单光子极限探测灵敏度和多像元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单光子雷达、生物荧光成像等领域。然而,受限于制备工艺,像元间探测效率存在差异,常常导致单光子探测器阵列成像发生畸变。本工作通过独立调控每个单光子探测器的反向偏置电压,实现了对4×4探测器阵列探测效率的优化,将平均探测效率提高了1.77倍,差异性缩小为调节前的1/7。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单光子探测器光子到达时间进行傅里叶变换,发展了频域成像方案,该方案即使在背景噪声为信号强度的104倍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实现较好的频域成像效果,且对比信噪比达到2.29。本工作为基于单光子探测器阵列实现复杂环境下微弱光信号的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单光子探测器阵列 探测效率 傅里叶变换 光子计数成像 频域成像 对比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示踪及可清除小鼠模型构建
10
作者 陈梅 张准宏 +2 位作者 楚世峰 张钊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4-999,共6页
目的构建一种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示踪小鼠模型用于实时分析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小胶质细胞清除解析其与神经元互作的功能作用。方法小胶质细胞示踪鼠与神经元示踪鼠杂交构建Tmem119-e(2A-tdTomato-2A-DTR);Thy1-GFP双转... 目的构建一种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示踪小鼠模型用于实时分析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动态变化,并通过小胶质细胞清除解析其与神经元互作的功能作用。方法小胶质细胞示踪鼠与神经元示踪鼠杂交构建Tmem119-e(2A-tdTomato-2A-DTR);Thy1-GFP双转鼠,提取鼠尾基因组检测双转基因型;应用共聚焦及双光子显微镜检测小鼠神经元形态;利用活体双光子成像技术观察脑部小胶质及神经元分布;利用白喉毒素腹腔注射检测小胶质细胞的清除效果。结果双转鼠基因型正确,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均可实现可视化,且小胶质细胞可被白喉毒素定向清除。结论成功构建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示踪小鼠模型,该模型将有助于活体实时观测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小胶质与神经元的变化,明确其在脑稳态中的具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脑稳态 活体可视化 双光子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读出延时线阳极光子计数探测器研究
11
作者 张蕊利 刘永安 +5 位作者 张亚龙 杨向辉 刘哲 苏桐 赵宝升 盛立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1296,共6页
针对空间天文、生物荧光、光谱测量等领域对高灵敏、大面阵探测器的应用需求,研制出基于感应读出方式的延迟线阳极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该探测器由微通道板、延时线阳极以及读出电路组成,其中延时线阳极的性能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成像质量... 针对空间天文、生物荧光、光谱测量等领域对高灵敏、大面阵探测器的应用需求,研制出基于感应读出方式的延迟线阳极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该探测器由微通道板、延时线阳极以及读出电路组成,其中延时线阳极的性能直接影响探测器的成像质量。作为一种电荷感应读出延时线阳极,该阳极利用信号到达的时间差解码入射光子的位置,可获得高的探测灵敏度和大的成像面积,同时简化了工艺难度并提升了可靠性。设计了感应读出延时线阳极,理论分析了探测器不同设计参数及材料对感应电荷量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异层电极间感应电荷量难以平衡的方法。据此研制出了收集面积为40 mm×40 mm的位敏阳极。测试结果表明该阳极信号传输衰减小于10%,极间串扰小于3%。利用该阳极进行了光子计数成像实验,获得了优于150μm的空间分辨率,为研制可应用于天文紫外光谱测量的大面阵、高灵敏探测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光子计数成像 位敏阳极 空间分辨 光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12
作者 王娟 熊颖 +2 位作者 万维佳 朱虹全 朱文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202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病理及分子影像证实的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0例,分析4例CT、7例MRI及10例核医学影像特征和临床特... 目的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202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病理及分子影像证实的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0例,分析4例CT、7例MRI及10例核医学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疼痛8例,无力4例,伴多发骨折9例。实验室检查:10例血磷降低,6例血25-羟维生素D降低,10例血碱性磷酸酶升高。CT平扫混杂密度4例,MRI平扫混杂信号6例,钙化多见,部分伴囊变及脂肪成分;增强后7例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示多发骨及关节摄取增高,8例^(18)FFDG PET/CT示病灶代谢无增高或轻度增高,10例^(68)Ga-DOTATATE PET/CT均表现为病灶部位明显高摄取。结论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患者以疼痛、骨折及低磷血症为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为病灶小且隐匿、成分复杂,^(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对检出肿瘤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症 低磷血症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采集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体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国庆 马成皓 +7 位作者 杨双臣 杨鑫 张新超 田丛娜 胡玉敬 秦亚楠 魏强 边艳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0,共5页
目的观察螺旋采集用于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针对1个包含6个球体(直径分别为37、28、22、17、13和10 mm)的体模模型,分别向球体及体模腔内灌注640 kBq/ml及20 kBq/ml^(99)Tc^(m)O_(4)^(-)溶液,并以5、10及15秒/帧... 目的观察螺旋采集用于改善SPECT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针对1个包含6个球体(直径分别为37、28、22、17、13和10 mm)的体模模型,分别向球体及体模腔内灌注640 kBq/ml及20 kBq/ml^(99)Tc^(m)O_(4)^(-)溶液,并以5、10及15秒/帧行螺旋采集与常规步进采集;比较2种采集方式所获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客观参数,包括本底变异系数(CV)、对比度噪声比(CNR)、平均放射性计数(C_(sphere))和测量定量误差百分比(Error%)的差异。结果各采集时间下,螺旋采集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步进采集,以5秒/帧时二者差值最大;螺旋采集的CV、CNR、C_(sphere)均优于常规步进采集(P均<0.05)。排除直径10、13 mm球体后,5、10秒/帧下,螺旋采集Error%均优于常规步进采集(P均<0.05),而15秒/帧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同采集时间、尤其较短采集时间下,以螺旋采集所获SPECT的定量准确性及图像质量优于常规步进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模 显像术 定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紧致化妆品的功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月滢 刘琦 +3 位作者 加萌 王俊杰 王玮 赵华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通过对以棕榈酰五肽-4为主要功能成分化妆品的功效进行评价,研究建立人体紧致功效评价方法体系。筛选31名20~50岁女性受试者,分别在使用产品0周、4周和8周,通过客观测试数据、图像方法及受试者自我评估方法对皮肤各项指标进行评估,采集... 通过对以棕榈酰五肽-4为主要功能成分化妆品的功效进行评价,研究建立人体紧致功效评价方法体系。筛选31名20~50岁女性受试者,分别在使用产品0周、4周和8周,通过客观测试数据、图像方法及受试者自我评估方法对皮肤各项指标进行评估,采集受试者脸颊、眼角部位的皮肤弹性、皮肤真皮密度等参数,以及TPEF图像及SHG图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8周后皮肤弹性、真皮密度(P<0.001)及真-表皮链接指数(DEJI)(P<0.01)有显著变化,与受试者自我评分结果一致,表明方法之间具有相关性。该研究方法可为建立化妆品紧致功效评价方法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 紧致度 双光子成像技术 超声 化妆品功效评价 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3维成像线性焦平面探测器读出电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雨欣 李潇 +2 位作者 杨赟秀 郑博仁 刘永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6-733,共8页
激光焦平面探测器是一种新型的光电成像器件,它利用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的雪崩倍增效应实现高速、高灵敏度、纳秒级时间分辨探测,用于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系统。探测器主要分为线性和盖革两大类,其中线性模式探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无死时间... 激光焦平面探测器是一种新型的光电成像器件,它利用半导体内部载流子的雪崩倍增效应实现高速、高灵敏度、纳秒级时间分辨探测,用于凝视型激光3维成像系统。探测器主要分为线性和盖革两大类,其中线性模式探测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无死时间和后脉冲、可实现单脉冲瞬时成像等优点。首先介绍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线性模式焦平面读出电路的两种架构并简述其原理,然后阐述像素单元的关键电路模块,比较了其优缺点,最后分析了两种减小行走误差的双阈值时刻鉴别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线性模式焦平面读出电路 3维成像 光子飞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及新型材料在硅基光电探测器上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浩杰 冯松 +3 位作者 胡祥建 后林军 欧阳杰 郭少凯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硅基光电探测器是硅光子集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在导弹制导系统中起着高效探测目标并精确跟踪目标的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硅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并探讨了不同结构和材料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 硅基光电探测器是硅光子集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在导弹制导系统中起着高效探测目标并精确跟踪目标的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硅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并探讨了不同结构和材料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分析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PIN结构、肖特基结构、GeSn材料和二维材料在硅基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硅基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实现了对从紫外波段到红外波段宽范围内的探测需求,旨在提高硅基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缩短响应时间和降低暗电流的同时,探索新的结构和材料,以进一步拓展硅基光电探测器在红外成像和光通信系统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 硅光子学 硅光子器件 光电探测器 导弹制导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的彩色非视域成像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薇薇 张同意 +4 位作者 康岩 薛瑞凯 王晓芳 梁锦涛 李力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190,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和多波长激光照明的非视域成像方法,利用多波长激光探测的互补性能够复原出细节更加完整的非视域图像,并且与现有单波长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非视域成像方法相比,可同时获取到三维、彩色非视域成像结果,进... 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和多波长激光照明的非视域成像方法,利用多波长激光探测的互补性能够复原出细节更加完整的非视域图像,并且与现有单波长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非视域成像方法相比,可同时获取到三维、彩色非视域成像结果,进一步拓展了非视域成像的信息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域 单光子探测 多波长 彩色成像 飞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型透镜排布的多频干涉系统设计及成像
18
作者 乔宇 陈贵祥 +3 位作者 翟雨生 刘罡 何伟基 陈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152,共8页
为探究多频点采集对成像的影响,提出并搭建了一种T型透镜排布的多频干涉系统,该系统可以同时对二维光栅目标的多个空间频率进行采集。实验成功实现了二维光栅图像的重建,系统仿真得到的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为30.79 dB,实验重建图像PSNR... 为探究多频点采集对成像的影响,提出并搭建了一种T型透镜排布的多频干涉系统,该系统可以同时对二维光栅目标的多个空间频率进行采集。实验成功实现了二维光栅图像的重建,系统仿真得到的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为30.79 dB,实验重建图像PSNR为27.95 dB,重建图像的整体结构未发生改变。成像系统的设计及成像的过程也为该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光子集成干涉成像 透镜排布 干涉成像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子成像技术及其在化妆品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嘉琪 吴凡 +3 位作者 韩雨晴 刘琦 王俊杰 盘瑶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5-613,共9页
多光子成像技术是一种观察人体皮肤组织结构的光学成像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不同波长的近红外激光使皮肤组织中特定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荧光物质发出不同的荧光信号,从而观测、区分皮肤不同层的特定组织结构。近年来,该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于化... 多光子成像技术是一种观察人体皮肤组织结构的光学成像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不同波长的近红外激光使皮肤组织中特定的内源性或外源性荧光物质发出不同的荧光信号,从而观测、区分皮肤不同层的特定组织结构。近年来,该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于化妆品的评估中,如评估化妆品紧致抗皱、祛斑美白、透皮吸收的效果等。多光子成像技术能够通过监测皮肤形态或代谢的变化评估化妆品紧致抗皱的作用、定量黑色素分布和含量评估化妆品祛斑美白成分的功效性或判断特定皮肤的类型、可视化化妆品成分透皮吸收的过程评估其功效性或安全性。该方法获得的客观、可视化图像可以为化妆品评估提供定量的数据结果,在皮肤成像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这种在体、无创、精准的三维成像方法在化妆品评估中的应用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成像技术 化妆品评估 紧致抗皱 祛斑美白 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试验验证Insight NM/CT Pro SPECT/CT安全性与有效性
20
作者 马旭 王雪梅 +3 位作者 张国建 李剑波 高丽蕾 刘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 通过临床验证获得临床影像质量可接受率、设备常用功能、机器使用便捷性、整机稳定性满意度与安全性评价,对Insight NM/CT Pro SPECT/CT成像系统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 通过临床验证获得临床影像质量可接受率、设备常用功能、机器使用便捷性、整机稳定性满意度与安全性评价,对Insight NM/CT Pro SPECT/CT成像系统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7—10月自愿参与试验的受试者79例,使用Insight NM/CT Pro SPECT/CT分别进行内分泌、循环、骨骼、呼吸、泌尿多系统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有效性评价,并评价机器运行情况与安全性。结果 79例患者影像质量评价:平面显像36例中可接受者35例;断层显像43例中可接受者42例,可接受率分别为97.22%、97.67%,95%CI下限分别为85.47%、87.71%,均高于目标值(83.00%)。操作人员对79例患者进行显像操作时,设备常用功能、设备使用便捷性、整机稳定性评价均满意,满意率为100%,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Insight NM/CT Pro SPECT/CT有效性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图像组织结构显示清楚,设备常用功能齐备,系统稳定,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影像质量 平面成像 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