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于素梅 王晓燕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基于党的二十大的背景,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3方面探究当下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理论、实... 基于党的二十大的背景,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是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3方面探究当下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理论、实践与保障4方面构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四大体系”的构成要素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思想体系是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灯塔”,理论体系是“根基”,实践体系是“阵地”,保障体系是“磐石”。研究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对推动新时代强国建设、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思想体系 理论体系 实践体系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纾解:基于痛点-堵点-难点的解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邵伟德 朱丹阳 李启迪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又要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育人规律,更要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自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当前改革进程仍面临“学生素养提升有限”痛点、“多元协调路径梗阻”堵点,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缺失”难点等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构建“1+2+4”立体化的发展模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完善理念保障、政策保障、手段保障、质量保障四维支撑系统。在实践路径层面,提出“研制评价标准、研判发展状态、探究关键因素、提供破解策略”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水平测量——基于全国东中西部五省份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涛 黄嘉欣 +1 位作者 王娜 陈泓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6,共18页
2021年底,我国已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阶段正式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在两个阶段的均衡评估中,办学条件指标改善历来都属重中之重,准确及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动态变化对于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在实现总... 2021年底,我国已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阶段正式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在两个阶段的均衡评估中,办学条件指标改善历来都属重中之重,准确及时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动态变化对于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在实现总体巩固的同时也需警惕差异系数小幅上涨态势;“乡弱于城”和“东强西弱”的基本特征及格局需要持续改善;“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三项指标差距最明显;办学条件优质均衡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城乡、区域等指标呈现“弱均衡性”特征,“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两项新指标均衡性最弱。应高度重视社会舆情关注的其他敏感办学指标,如住宿、卫生、安全和医疗、交通、心理健康、数字化建设、破解大班额等方面的改善,着力解决上述指标数量供给不足、配备质量不佳、更新维护不到位等问题。鉴于此,建议优化均衡指标评估与监管体系、优化“城—镇—乡”教育资源配置、开展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增供优配行动、科学规划城镇乡学校布局、增加西部薄弱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持续推动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条件均衡 优质均衡 基本均衡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博弈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茂庆 伍辉燕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2,共12页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旨归。在以往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分别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博弈困境,呈现家庭...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旨归。在以往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分别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博弈困境,呈现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错位和社会教育越位等错综复杂的局面,进而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有效纾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博弈困境,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条件,确保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信息共享和权责明晰;激发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主动性,使其履行各自职责;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评价体系,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高效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高质量发展 家校社协同育人 博弈困境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数字化好学校:数智赋能的教学应用场景与实效 被引量:4
5
作者 顾小清 李园园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2,共10页
数字化在学校层面的落实,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切实推进的核心抓手。作为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之下的教育应对,学校教育的数字化既有着一般性的数据驱动重塑业务特征,更存在教育场景数字化的领域属性。面对数字化这一新的挑战,该文以构建“数字... 数字化在学校层面的落实,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切实推进的核心抓手。作为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之下的教育应对,学校教育的数字化既有着一般性的数据驱动重塑业务特征,更存在教育场景数字化的领域属性。面对数字化这一新的挑战,该文以构建“数字化好学校”为学校数字化转型目标,明确了其内涵特征和建设需求,其中数智中枢的建设是有力保障各层面建设的持续优化与动态迭代的关键。接着,详细阐述了数智赋能数字化好学校建设的路径,剖析了其“从应用来,到应用去”的数智驱动转型闭环。最后,展示了数智赋能数字化好学校建设的典型应用场景,借助实践案例呈现其赋能成效。该文旨在为数字化好学校从理论走向实践提供可复制、可操作的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好学校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据智能 教育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火种的孕育”:县域教育将迈向何方?——基于评价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小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7,共13页
目前“县中塌陷”仿佛成了底层诅咒一般,被给予过度污名化研究。病理学意义上的县域教育过多关注县域衰微带来的诸多问题,忽视了县域教育的逐步“回温”。本研究剖析了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县域教育塌陷的基本特性和多重驱动因素,并从“评... 目前“县中塌陷”仿佛成了底层诅咒一般,被给予过度污名化研究。病理学意义上的县域教育过多关注县域衰微带来的诸多问题,忽视了县域教育的逐步“回温”。本研究剖析了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县域教育塌陷的基本特性和多重驱动因素,并从“评价社会学”视角对县域教育“回温”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当前县域教育面临“片小”模式的生存危机、“乡校”模式的发展危机和“县中”模式的信任危机,呈现出“退守”和“撕裂”并存的兜底属性。可喜的是,部分县域开启了一场“自我突围”实践,这场“突围”实践具有满足家庭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兑现教师教书育人的志业承诺、回归校长日常教育管理的职业本色以及实现国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价值追求等积极作用。未来县域教育应当通过完善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和构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体迈向生态式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中塌陷 县域教育 县中回温 评价社会学 生态式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中职学校:价值、堵点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唐瑗彬 窦以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2,共7页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受限于县域资源条件与经济环境,县域中职学校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中职学校是破解县域中职学校资源相对匮乏的关键举措...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受限于县域资源条件与经济环境,县域中职学校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中职学校是破解县域中职学校资源相对匮乏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下沉”政策推行存在动力不足、统筹不足、条件不足三个现实堵点。基于“理论层面—程序层面—交易层面”运作机理,“资源下沉”政策的推进路径是:通过构建核心利益共同体,激发核心动力;制定顶层战略规划,完善政策统筹设计;优化合作运行机制,落实条件保障;推动“资源下沉”政策落实,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下沉 利益相关者理论 县域中职学校 优质高职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中乡村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公共性缺失与复归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晔 董慧 欧阳小宇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8,共13页
强国必强乡村,教育强国意为“教育强的国”和“通过教育来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包含乡村学校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当前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少乡土”“缺自我”“弱自信”三大症结,掣肘教育强国建设。... 强国必强乡村,教育强国意为“教育强的国”和“通过教育来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包含乡村学校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当前乡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少乡土”“缺自我”“弱自信”三大症结,掣肘教育强国建设。基于教育公共性的分析框架,高质量的乡村学校教育追求公平性地位、平等性参与、公益性服务和共享性资源等公共性价值。然而,当前的乡村学校教育面临公平地位彰显不足、平等参与机会提供不均、公益服务支持力量有限、资源开发共享程度不足的公共性缺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乡村学校教育必须强化教育的公平地位,确保实质平等参与,拓展公益服务力量,开发共享优质资源,才能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进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只有高质量的乡村学校教育,才能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形成多元协同善治格局,提升乡村学校资源供给,从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乡村学校教育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公共性 教育公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困境审视及实践方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甘荔桔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72,共8页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涵盖了环境革新目标驱动、权威保障规制引导、主体适应行为博弈3个方面,但目前仍存在多系统合作协调机制亟待完善、软硬件短板明显且发展后劲不足、基础教学环节任务落实保障缺乏有效支撑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实践方略:宏观环境政策引导,借助人才聚力推进系统联动;中观科技创新赋能,打造资源优化和均衡共享引擎;微观提升主体协同内驱力,促进新时代新任务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聚力 科技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对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冯建文 韩秀梅 +3 位作者 蒙小玉 杨华 李顺雨 吴亚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对比分析不同生草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生草高效栽培和绿色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在5年生苹果行间分别种植鼠茅草(T1)、鸭茅(T2)、黑麦草(T3)、白三叶(T4)、光叶紫花苕(T5)、鼠茅草... 对比分析不同生草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光合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生草高效栽培和绿色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在5年生苹果行间分别种植鼠茅草(T1)、鸭茅(T2)、黑麦草(T3)、白三叶(T4)、光叶紫花苕(T5)、鼠茅草+鸭茅+白三叶(T6)、黑麦草+白三叶+鸭茅(T7)、鼠茅草+黑麦草+白三叶(T8),清耕作为对照(CK),测定不同生草处理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特征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生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苹果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苹果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 2浓度分别在部分生草处理中得到显著提高,仅T2显著降低了苹果叶片蒸腾速率。其中,T4处理苹果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清耕分别提高76.13%和87.50%。(2)T6和T8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着色b*值;T4处理果实可滴定酸显著最低而固酸比最大,内在品质最优。(3)多数生草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其中,T7处理具有最低的土壤容重;仅T7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孔隙度。(4)所有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T3处理的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交换性镁含量均最高。贵州高海拔区苹果园进行生草栽培,可以优先选择黑麦草和白三叶单播或混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草 土壤养分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贵州高海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中学科建设的历程、逻辑与路径
11
作者 蔡建东 贺玉婷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0,共9页
普通高中学科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发展经历了缘起、融入和深化三个阶段。普通高中学科建设的顶层逻辑是从学科特色到学校特色进而形成特色学校,其底层逻辑是尊崇教学学术、在学科创... 普通高中学科建设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发展经历了缘起、融入和深化三个阶段。普通高中学科建设的顶层逻辑是从学科特色到学校特色进而形成特色学校,其底层逻辑是尊崇教学学术、在学科创新实践中推动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两种逻辑统一于构建学科特色育人体系。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关键在创新实践,其实践路径主要有达成教育终极价值认同的“学科宣言”,成立学科中心,组建学科育人创新实践共同体,开发多元学科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学科特色教学创新模式,打造新型学科学习空间,尊崇并推动教学学术创新,建立指向学科育人的评价生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学科建设 教学学术 学科创新实践 学科特色育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粳型糯稻新品种龙粳1823的选育与应用
12
作者 马文东 胡月婷 +5 位作者 张云江 杨庆 王继馨 李大林 王立楠 李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为促进糯稻新品种龙粳1823推广应用和黑龙江省糯稻产业发展,介绍了龙粳1823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糯稻新品种龙粳18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自育亲本材料龙交11-4474为母本,龙交11-4055... 为促进糯稻新品种龙粳1823推广应用和黑龙江省糯稻产业发展,介绍了龙粳1823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糯稻新品种龙粳18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自育亲本材料龙交11-4474为母本,龙交11-4055为父本,育成的优质粳型糯稻新品种。2019-2020年龙粳1823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水稻品种糯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228.7 kg·hm^(-2),比对照品种龙糯3号增产8.5%。202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水稻品种糯稻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92.9 kg·hm^(-2),比对照品种龙糯3号增产8.3%。三年试验产量均比对照品种龙糯3号增产8.0%以上,属高产型水稻品种。2022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黑审稻20220064)。2020-2021年经鉴定分析,龙粳1823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糯稻标准,具有米质优、株型理想、丰产性好、综合抗性优良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糯稻 龙粳1823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导向下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与实践探索
13
作者 全海英 杨宁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梳理高质量教育导向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审视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需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存在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在供需理论下学校体育...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梳理高质量教育导向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供需逻辑,以供需理论为基础审视我国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供需矛盾的具体表现及存在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在供需理论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依旧存在质量需求高期望与供给偏低的矛盾、内容需求多元与供给单一的矛盾和现实需求激增与供给滞后的矛盾。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要想寻求高质量发展,要从供给侧、需求侧、供需侧出发,做到多方协同拉动供给弹力,内容适配释放需求潜力和制度健全优化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后服务 高质量教育 供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保障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14
作者 周爱光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共11页
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是推进我国学校体育法治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深入了解体育法学校体育条款的内容,加大体育法的普法和执法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法律主体的视角探... 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是推进我国学校体育法治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深入了解体育法学校体育条款的内容,加大体育法的普法和执法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法律主体的视角探讨了学校体育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阐述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意涵。以体育法关于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与导向、学校体育的工作制度和体育教学要素等条款为依据,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实践中的现存问题,深入分析体育法对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提出,加大体育法学校体育的普法力度、加快体育法学校体育的配套立法、加强学校体育的监督和督导等贯彻落实体育法中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条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法律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响应逻辑、现实审视与优化策略
15
作者 张学敏 王开淮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0-57,共8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社会变革、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局势变化对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本科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本科教育的主阵地,应当通过办学定位的适应性调整,促进职业本科教育多元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社会变革、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局势变化对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本科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本科教育的主阵地,应当通过办学定位的适应性调整,促进职业本科教育多元价值功能的实现。对样本院校办学定位现状的剖析发现,目前职业本科院校存在响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定位困境、适应经济社会变革的能力滞后、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短板、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能力欠缺等问题,可以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深化身份认知、加强定位理论和方法指导等三个层面优化调整职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办学定位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美育实施的困境、理念与改进策略
16
作者 杨晓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美育是新时代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低质量的现状与问题,其实质是美育的审美性与实施过程呈现的功利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研究认为,新时代高质量美育实施的重要理念就是要克服二元对立观,建... 美育是新时代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美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低质量的现状与问题,其实质是美育的审美性与实施过程呈现的功利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研究认为,新时代高质量美育实施的重要理念就是要克服二元对立观,建立一元整体论的美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中小学高质量美育实施应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育目标,开发丰富的美育课程资源,开展审美化的课堂教学,实施表现性评价,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以促进美育高质量实施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美育 功利性 审美性 审美经验 高质量美育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困境解析与突破路径
17
作者 郑勤华 刘司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4,共9页
我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范式转型的重要制度尝试,历经多年探索已初步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然而,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未能充分发挥预期效能。究其原因,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涉及的政府、学校、家庭、企... 我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范式转型的重要制度尝试,历经多年探索已初步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然而,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未能充分发挥预期效能。究其原因,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涉及的政府、学校、家庭、企业、高校等利益相关主体在互动中基于有限理性做出的策略抉择,导致体系陷入低效均衡僵局。科层传导下的目标耗散、选拔失灵下的激励断裂、市场嵌入下的路径锁定以及技术伦理下的信任危机,是构成这一困境的主要成因。为此,需以“正确处理规范有序与激发活力的关系”为指引,循三重路径突破当前困局:一是构建“科层—网络”架构,通过融合规范性与灵活性激发多元主体活力;二是完善“激励相容”机制,通过升学杠杆优化评价在选拔中的应用闭环;三是推进“技术向善”治理,通过目标协同与角色规范破解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改革 策略互动 成本收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数据要素:内涵特征、影响效应与研究展望
18
作者 汤临佳 张晨阳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共16页
绿色数据要素是能够为生产主体创造绿色价值的新型生产要素,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本文在阐述绿色数据要素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究绿色数据要素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采用2015—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 绿色数据要素是能够为生产主体创造绿色价值的新型生产要素,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本文在阐述绿色数据要素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究绿色数据要素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采用2015—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绿色数据要素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且体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数据基础支撑、高管绿色经历正向调节绿色数据要素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本文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展望,包括绿色数据要素嵌入测度研究,数绿协同的中介机制研究,生产要素协作视角下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以及宏观区域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边界条件研究等。本文提出对绿色数据要素的研究关注,对推动数据要素场景化应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数据要素 内涵特征 高质量发展 框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测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周健 邓晶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84,共16页
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四个维度构成了评价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分布动态与区域差异呈现以下特征:(1)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呈逐年提升趋势,但就目... 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四个维度构成了评价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分布动态与区域差异呈现以下特征:(1)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呈逐年提升趋势,但就目前而言尚未达到高质量发展水平,仍须稳步提升。(2)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水平具有空间发展不平衡性,即东部地区人口发展质量水平要高于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人口发展质量水平两极化趋势明显,而其他地区的绝对差异基本稳定,人口发展质量水平较为协调。(3)区域间差异始终是人口发展质量水平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4)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就业机会、营商环境均是显著影响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生活压力的提高不利于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尽管自然环境对人口发展质量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但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须给予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时空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村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五指山市毛纳村的调查
20
作者 董前程 秦振洋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36-39,共4页
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海南省五指山市毛纳村依托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黎族文化,坚持党建引领,“一条龙”帮扶,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毛纳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民族地区提供了... 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海南省五指山市毛纳村依托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黎族文化,坚持党建引领,“一条龙”帮扶,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毛纳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民族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本文提出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包括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加强产业升级与技术支持,拓展市场渠道,加快品牌建设等,以助力于区域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特色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