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1
作者 徐晓莉 陈晶 +1 位作者 李瑞雪 朱富显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共14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培育和发展依赖于绿色金融政策的牵引作用。基于中国2011—2022年2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培育和发展依赖于绿色金融政策的牵引作用。基于中国2011—2022年22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且这一效应在南方以及银行竞争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及生态化对城市新质生产力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和良好的市场化环境均对政策效应的发挥产生了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及生态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发展水平 市场化环境 城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测算与布局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泽澜 刘慧芳 +1 位作者 王瑾 郭永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探索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差异下的布局优化路径。首先,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系统解析,测算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其次,构建以效率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情景方案和指标体系,引入多准则决策分析识别空间发展优势;最后,... 以山西省晋中市为例,探索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差异下的布局优化路径。首先,基于国土空间利用系统解析,测算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其次,构建以效率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情景方案和指标体系,引入多准则决策分析识别空间发展优势;最后,采用空间叠加、归类合并的方法对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进行优化分区。结果表明,晋中市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呈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分布特征;西部及西北部平原区更具备城镇发展和农业生产优势,在不同情景下主要确定为城镇优势区和农业优势区,东部山区生态优势突出,主要确定为生态优势区;国土空间优化分区共包含城镇核心发展区、农业核心生产区、生态核心保护区、城乡结合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经济发展区6种类型,整体分布较为集中,面积最大的为生态核心保护区,占比为37.27%。晋中市未来发展应根据西北部地区以城镇发展和农业生产为主、东南部地区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特征,针对性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完善要素投入机制,实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以支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国土空间利用布局 优化分区 高质量发展 晋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赋能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人中 马理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共12页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精准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转型升级,是赋能绿色生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精准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转型升级,是赋能绿色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测算了我国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析了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梳理了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实践,进行了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展望。研究显示:我国绿色生产力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增长较快,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结构性货币政策、碳税政策、绿色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可以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但目前尚存在传导渠道不够通畅、发展水平难以测算评估、多类型政策方向不一致与难以协同等问题。建议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与碳税政策设计,提升绿色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区域平衡,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风险识别与监管工具创新,强化宏观政策的协同性,通过宏观政策组合精准赋能绿色生产力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绿色低碳发展 高质量发展 宏观调控 绿色金融 碳税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水平赛事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曾天山 房风文 +1 位作者 陈宏辉 刘晓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8,共11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历经14届的发展,在持续推动职业教育彰显类型定位、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2年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年多点散发的严峻形势下顺利圆满举办,全面分析2022年大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历经14届的发展,在持续推动职业教育彰显类型定位、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2年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年多点散发的严峻形势下顺利圆满举办,全面分析2022年大赛办赛特点、亮点等,提出大赛创新发展的理念和举措,推动大赛持续为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更有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驱动新质生产力生成的逻辑解构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夏恒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我国进入新阶段之后,对跨境电商发展、新质生产力生成提出新要求与新挑战。从时代背景、政治保障与价值目标来看,跨境电商与新质生产力具有相同的内在逻辑,这为跨境电商驱动新质生产力生成提供前期基础。跨境电商之所以能够驱动新质生... 我国进入新阶段之后,对跨境电商发展、新质生产力生成提出新要求与新挑战。从时代背景、政治保障与价值目标来看,跨境电商与新质生产力具有相同的内在逻辑,这为跨境电商驱动新质生产力生成提供前期基础。跨境电商之所以能够驱动新质生产力生成,关键在其与新质生产力都强调科技创新、重视数据要素、依赖产业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构成跨境电商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支撑。尤其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跨境电商驱动新质生产力生成更需要一个整体的逻辑与系统的结构。在创新层面,跨境电商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创新发展等对新质生产力产生驱动效应;在协调层面,跨境电商通过产业链协同、交易环节协同、区域协同发展等对新质生产力产生驱动效应;在绿色层面,跨境电商通过绿色科技应用、绿色供应链推广、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等对新质生产力产生驱动效应;在开放层面,跨境电商通过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共建“一带一路”等对新质生产力产生驱动效应;在共享层面,跨境电商通过普惠贸易、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政校行研深度合作等对新质生产力产生驱动效应。跨境电商驱动新质生产力需要将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力作为切入点,才能有效提升赋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跨境电商 数字技术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党建融合数字党建:新时代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威威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7,共12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建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技治主义”渗透、组...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建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技治主义”渗透、组织机构消解、数字能力不足等新挑战。数字党建的出现,正是对新时代新需要的呼应,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嵌入、耦合等方式实现传统党建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探索与实践。然而技术属性的数字党建只是一种工具与手段,无法替代传统党建,党建高质量发展正在从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党建创新式发展过渡到传统党建与数字党建融合式发展。传统党建与数字党建不同属性主体的运行机制存在同构性,两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传统党建与数字党建融合发展,技术维度上构建党建高质量发展平台支撑体系、数据权属体系、数字安全体系;治理维度上构建组织管理新体系、从物理空间到多维空间营造全域数字生态、从单向度到立体全景式建立宣传服务新链接;人才维度上建立数字素养考评机制、数字创新与应用能力提升机制、人才成长全周期培育机制。传统党建与数字党建的融合创新党建范式和党建理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水平、提升党建与数字时代发展的适配性,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融入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等领域,切实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为推进新时代党建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党建 数字党建 数字技术 党建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开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及效果 被引量:16
7
作者 蒋仁爱 杨圣豪 温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89,共20页
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有助于改变区域经济结构。本文采用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我国283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算,并结合高铁开通与微观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高铁显著促进了以GTFP衡量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有助于改变区域经济结构。本文采用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对我国283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算,并结合高铁开通与微观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高铁显著促进了以GTFP衡量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劳动力配置效应、交流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四种渠道实现,即高铁开通优化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匹配,加强了区域间学习与合作,扩大了商品流通范围和市场规模,促进了城市技术进步和绿色转型。此外,得益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补关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了高铁的经济影响;高铁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高铁效应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利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烟草甲各虫态的致死作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吕建华 钟建军 +3 位作者 张会娜 马丹 苏新宏 杜阅光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3期15-17,20,共4页
[目的]为有效实施烟草储藏害虫综合治理、确保烟草及其制品品质提供新方法。[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5、35、45、55、60、65℃)下处理不同时间(60、75、90、105、120 s)对烟草甲成虫、蛹、幼虫和卵的致死作用。[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温... [目的]为有效实施烟草储藏害虫综合治理、确保烟草及其制品品质提供新方法。[方法]研究不同温度(25、35、45、55、60、65℃)下处理不同时间(60、75、90、105、120 s)对烟草甲成虫、蛹、幼虫和卵的致死作用。[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温度、不同处理时间对烟草甲各虫态的致死作用效果差异显著。在处理温度为25、35和45℃时,该试验各个处理时间对烟草甲各虫态均无致死作用,而在处理温度为55℃以上时对烟草甲各虫态均具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在处理温度为60℃时,对烟草甲成虫、蛹、幼虫和卵达到100%致死作用的最短处理时间分别为90、120、75和75 s。[结论]高温处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害虫防治方式运用到储烟害虫综合治理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甲 虫态 高温处理 致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W直接频率合成源用高性能滤波器组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广伦 欧黎 +1 位作者 杨毅生 吴影侠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4,共4页
评述了频率合成器用滤波器组的特点和国外水平,首次报道用低损耗滤波器研制的10信道高性能声表面波滤波器组,假信号抑制大于80dB,插入损耗仅12dB,体积仅50mm×35mm×13mm。
关键词 声表面波 滤波器组 频率合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视域下黄河流域碳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马明娟 李强 周文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11,共7页
碳生态补偿是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为构建黄河流域多样化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流域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研究区域,将碳中和目标与生态补偿机制相结合,构建碳生态补偿理... 碳生态补偿是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为构建黄河流域多样化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流域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研究区域,将碳中和目标与生态补偿机制相结合,构建碳生态补偿理论模型,基于碳排放量与碳汇的测算,厘清碳补偿的主客体,并辅以算例探究了2007—2017年黄河流域碳生态补偿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碳资源使用效率、支付意愿与能力等的影响,9个省(区)碳补偿额度区域异质性较大;除宁夏之外,黄河上中游的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省份的减排固碳贡献度较大,为碳受偿地区,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为碳支付地区,并且山西和山东的碳赤字显著高于其他省份,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来提升区域碳排放与资源禀赋特征的匹配度。根据研究结果,凝练出黄河流域低碳转型与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生态补偿模型 碳汇 生态补偿机制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 创新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惠君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40,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必须转型以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必须转型以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在新时代中应充分考虑社会转型、技术创新和群众需求正在加速促进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思考公共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发展。今年是"十四五"开启之年,文章从"十二五"至"十三五"时期转型中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实践,公共图书馆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逻辑等方面,思考未来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公共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 第三代图书馆 体系化建设 融合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黄黎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我国的高含硫气藏大多赋存干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中,具有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特点,在气田开发工程建设和安全清洁生产保障上存在着诸多技术难题。我国高含硫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在四川盆地,... 我国的高含硫气藏大多赋存干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中,具有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特点,在气田开发工程建设和安全清洁生产保障上存在着诸多技术难题。我国高含硫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在四川盆地,目前累计探明储量已超过1×10^(12)m^3,自20世纪60年代在四川盆地威远震旦系高含硫气藏进行开发实践以来,陆续成功开发了卧龙河、中坝等一批中小规模、中低含硫气藏,2009年以来龙岗、普光等一批高含硫气田的相继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高含硫气藏开发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为此,重点介绍了"十二五"以来针对我国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的实际需要,在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气工程、地面集输与腐蚀控制工程、天然气净化和安全环保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新进展。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高含硫气藏开发面临的挑战,指出了下一步技术发展的方向:降低安全风险,降低环境危害,提高高含硫气藏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藏 气藏工程 钻完井工程 采气工程 地面集输工艺 腐蚀控制技术 天然气净化技术 安全环保技术进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材半夏道地性保护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元鹏 刘于思 +2 位作者 程正 孙燕玲 吴喆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199-204,共6页
中药材半夏(Pinellia ternate)是华中道地药材产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国家新处方清肺排毒汤的21味中药材之一。介绍了半夏的药用价值及其中药材GAP基地、贫困地区生态适宜种植县域;总结了涉及半夏... 中药材半夏(Pinellia ternate)是华中道地药材产区优势道地药材品种,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国家新处方清肺排毒汤的21味中药材之一。介绍了半夏的药用价值及其中药材GAP基地、贫困地区生态适宜种植县域;总结了涉及半夏的知识产权资源;从农业知识产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医药发展战略下中药材半夏道地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Pinellia ternate) 清肺排毒汤 新冠肺炎 中草药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J油田薄层测井资料组合校正及开发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东红 梁卫 +2 位作者 冯进 张伟 李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8,33,共6页
XJ油田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产量递减迅速,增产挖潜面临巨大挑战,急需后备储量的接替。由于该油田内部普遍发育砂泥薄互层,因此,难以对薄砂层进行准确评价,限制了这类储层的开发。分析了围岩-层厚、泥质含量和泥浆侵入对直井薄层测井... XJ油田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产量递减迅速,增产挖潜面临巨大挑战,急需后备储量的接替。由于该油田内部普遍发育砂泥薄互层,因此,难以对薄砂层进行准确评价,限制了这类储层的开发。分析了围岩-层厚、泥质含量和泥浆侵入对直井薄层测井解释结果的影响,提出利用一套组合校正技术对XJ油田薄层测井曲线进行高分辨率处理并重新评价薄层;以此为基础针对薄油层设计了水平井井位,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油田开发效果,从而为该地区海相薄砂层开发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 测井资料 高分辨率处理 组合校正技术 开发实践 XJ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铁路重组过程中的发展与改革
15
作者 Pietro Spirito 王丽丽 《中国铁路》 1998年第10期36-43,共8页
分析了欧洲铁路现有的竞争能力,明确了今后公司的重点将由增加运量向增加经营利润的方向转变,阐述了欧洲铁路从垄断走向全面自由化、开放铁路基础设施、允许新的经营者进入铁路市场等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运输系统欧洲化及自由化的选择方案... 分析了欧洲铁路现有的竞争能力,明确了今后公司的重点将由增加运量向增加经营利润的方向转变,阐述了欧洲铁路从垄断走向全面自由化、开放铁路基础设施、允许新的经营者进入铁路市场等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运输系统欧洲化及自由化的选择方案,以及欧盟提供的结构调整的手段和条件,并就意大利铁路的投资问题、高速铁路融资模式及经济和社会回报中国家的作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 铁路运输 竞争 投资 高速铁路 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新质人才培养:耦合机制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梁宇健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5年第8期23-30,共8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新质人才。新质人才具有新素质、新品质,其培养对于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新质人才培养具有耦合性,体现为教育评价理念向“人才质量观”革新,契合新质人才的高质...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新质人才。新质人才具有新素质、新品质,其培养对于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新质人才培养具有耦合性,体现为教育评价理念向“人才质量观”革新,契合新质人才的高质量特征;教育评价目标向“人才发展”聚焦,契合新质人才的发展性特征;教育评价内容向“综合素质”更迭,契合新质人才的综合性特征;教育评价方式向“类型化”转变,契合新质人才的多样性特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新质人才培养,需树立以质量优先为导向的教育评价理念,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教育评价目标,落实以综合素质为框架的教育评价内容,探索以多元标准为尺度的教育评价方式,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新质人才培养 新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