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bustion modes on the thermal efficiency and emissions of a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 under low-medium loads 被引量:1
1
作者 JIN Shou-ying LI Jin-ze +2 位作者 ZI Zhen-yuan LIU Ya-long WU Bin-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213-2224,共12页
Research on dual-fuel(DF)engin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engine manufacturers seek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There ar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using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s as ... Research on dual-fuel(DF)engin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engine manufacturers seek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There ar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using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s as DF engines.However,different combustion modes exist due to variation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mixture.This research used a simulation mode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o explore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pressure direct injection(HPDI),partially premixed compression ignition(PPCI),and double pilot injection premixed compression ignition(DPPCI)combustion modes under a low-medium load.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PPCI combustion mode provides higher gross 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 and more acceptable total hydrocarbon(THC)emission levels than the other modes.Due to its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DPPCI mode engin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diesel dual-injection strategy on the combustion process.In the DPPCI mode,a delay in the second pilot ignition injection time increased THC emissions(a maximum value of 4.27g/(kW·h)),decreased the emission of nitrogen oxides(a maximum value of 7.64 g/(kW·h)),increased and then subsequently decreased the gross indicated thermal efficiency values,which reached 50.4%under low-medium 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pilot-ignited natural gas engine direct injection of natural gas combustion mode thermal efficiency EMISS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
2
作者 王天友 夏侯明昊 +3 位作者 张东明 卢天龙 刘浩业 孙凯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基于一台改造的柴油甲醇双直喷单缸机,研究了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和排放特性,并与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能够在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为0.4~1.4 MPa的宽负荷范围内实现90%~97... 基于一台改造的柴油甲醇双直喷单缸机,研究了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和排放特性,并与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能够在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为0.4~1.4 MPa的宽负荷范围内实现90%~97%甲醇替代率的稳定燃烧.在中高负荷下甲醇放热阶段呈现出显著的扩散燃烧特征,而且负荷增加过程中其后燃阶段的燃烧持续期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在全负荷范围内一氧化碳和碳氢排放都低于1 g/(kW·h),但NO_(x)排放则随负荷增加而显著升高;相比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方式,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的放热率峰值仅为其一半,因而发动机燃烧相位可提前,指示热效率得以提高4%以上;在全负荷范围内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的碳烟、一氧化碳和碳氢排放均低至甲醇预混合气柴油引燃燃烧的10%以下,但NO_(x)排放在低负荷较低而在高负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引燃高压直喷甲醇燃烧 甲醇替代率 热效率 碳烟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柴油引燃高压直喷天然气的碳烟体积分数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天峰 陶文辉 +3 位作者 王晓艳 樊旭 王定文 董全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在定容燃烧弹上采用双色-激光诱导炽光(TC-LII)法定量研究了不同引燃油量、油、气喷射间隔(STS)及环境温度工况下柴油引燃高压直喷天然气的碳烟体积分数fv生成及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定容燃烧弹背景压力为3 MPa、环境温度为800 K、油、... 在定容燃烧弹上采用双色-激光诱导炽光(TC-LII)法定量研究了不同引燃油量、油、气喷射间隔(STS)及环境温度工况下柴油引燃高压直喷天然气的碳烟体积分数fv生成及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定容燃烧弹背景压力为3 MPa、环境温度为800 K、油、气喷射压力为32 MPa、31 MPa及喷射间隔为0.4 ms条件下,微量柴油(8.104 mg)引燃高压直喷天然气(161.500 mg)产生的碳烟高浓区主要分布在射流火焰中部轴线两侧;增加引燃油量会提高油、气耦合燃烧火焰中的fv,但柴油燃烧强度的提升会使燃烧后期天然气射流火焰中的碳烟氧化速率加快,在引燃油喷射脉宽为1.1 ms下,天然气燃烧后期的碳烟低浓度分布区间占比高达71%,随尾气排出的碳烟最少;当STS=0.4 ms时,其碳烟体积分数最大值(v_(max))和平均值(v_(mean))的峰值相比于STS=0.8 ms时v_(max)和v_(mean)的峰值,分别减小了27.2%和28.1%,相比于STS=1.2 ms分别减小了9.3%和6.6%;环境温度的升高会导致v_(max)和v_(mean)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容燃烧弹 高压直喷 天然气 碳烟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射流点火诱导两次喷射高压直喷甲烷着火规律试验研究
4
作者 臧月研 钟力嘉 +3 位作者 刘宗宽 周磊 卫海桥 贾滨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基于安装有主动式预燃室及甲烷高压喷射器的定容燃烧弹开展预燃室湍流射流火焰引燃二次喷射甲烷射流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喷射点火延迟、不同喷油压力与不同第一次喷油脉宽对点火及火焰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点火延迟时间... 基于安装有主动式预燃室及甲烷高压喷射器的定容燃烧弹开展预燃室湍流射流火焰引燃二次喷射甲烷射流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喷射点火延迟、不同喷油压力与不同第一次喷油脉宽对点火及火焰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当点火延迟时间t_(i)为-30 ms时,会出现无法点燃主燃室气体的失火现象;当点火延迟时间t_(i)增加到-10 ms时,会出现热射流先淬息随后再次着火的不稳定点火现象。将喷射点火延迟时间t_(i)从0 ms增加到100 ms会使燃烧压力峰值从1.56 MPa增加到2.26 MPa,并使压力峰值的时刻从点火后130 ms提前到点火后50 ms,同时提高热射流及主燃室火焰传播速度,火焰传播速度从10 m/s提高到30 m/s。此外,改变高压甲烷喷射压力,由5 MPa提高到10 MPa,燃烧压力峰值从0.96 MPa升高到2.26 MPa,压力峰值出现时刻从点火后100 ms提前到点火后50 ms。主燃室火焰传播速度由5 m/s提高至30 m/s。当改变高压甲烷第一次喷射脉宽时,也会对燃烧压力峰值及压力峰值出现时刻造成影响。将第一次喷射脉宽由40 ms提高为80 ms会使燃烧压力峰值从1.87 MPa升高到2.26 MPa,并使压力峰值的出现时刻提前,但对热射流速度及主燃室内的火焰传播速度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射流点火 高压直喷 湍流火焰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的超高压天然气射流浓度分布
5
作者 樊旭 董全 +1 位作者 倪佐 夏天峰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基于高压直喷双燃料喷射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方法对超高压天然气射流的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天然气射流浓度分布数据处理方法,将天然气射流喷雾划分为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浓度混合区及边界扩散区.结果表明:激波核心... 基于高压直喷双燃料喷射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方法对超高压天然气射流的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天然气射流浓度分布数据处理方法,将天然气射流喷雾划分为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浓度混合区及边界扩散区.结果表明:激波核心区受到马赫盘影响,在马赫盘产生位置出现浓度峰值,发现了浓度峰值同马赫盘位置的高度相关性;天然气轴向浓度研究中,喷射压力对喷嘴附近的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影响最大,当喷射压力从22 MPa以3MPa步长增加到31 MPa时,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区域长度增长均为60%,而浓度混合区长度减少2.2%,边界扩散区受到影响最小,区域长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天然气径向浓度研究中,同样显示出天然气浓度对喷嘴附近区域的强影响性,激波核心区、浓度速降区径向浓度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而在远离喷嘴的浓度混合区及边界扩散区出现浓度波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高压直喷 激光诱导荧光法 浓度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能量分数和喷射策略对双燃料低速机燃烧与排放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史歆如 熊仟 +3 位作者 潘聪懿 刘龙 傅师翊 赵建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9-498,共10页
面向高效率、低NO_(x)排放的氨燃料船机开发,利用Converge软件构建大缸径、高压直喷氨-柴双燃料发动机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氨部分预混的高压直喷预混-扩散混合控制燃烧模式,探究了引燃柴油单段和两段喷射策略及氨能量分数对缸内燃烧、单... 面向高效率、低NO_(x)排放的氨燃料船机开发,利用Converge软件构建大缸径、高压直喷氨-柴双燃料发动机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氨部分预混的高压直喷预混-扩散混合控制燃烧模式,探究了引燃柴油单段和两段喷射策略及氨能量分数对缸内燃烧、单缸性能及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速机满负荷条件下,相同氨能量分数时,引燃柴油单段喷射可实现更高的指示热效率,但最大爆发压力和NO_(x)排放增加;两段喷射策略在氨能量分数为95%时,通过降低缸内高温且低氨质量分数区,在维持高指示热效率的同时,实现NO_(x)生成相比单段喷射策略分别降低29.6%和17.7%;此外,两种喷射策略下平均压力升高率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对氨的喷射正时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高压直喷 喷射策略 氨能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引燃天然气火焰温度场和碳烟浓度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定文 董全 +2 位作者 倪佐 樊旭 夏天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5-1743,共9页
针对柴油引燃高压直喷天然气火焰温度场和碳烟浓度场尚不明确的问题,在定容燃烧弹平台上,采用高压直喷天然气共轴喷射器,利用高速彩色相机结合双色法研究了不同油/气喷射压力和油/气喷射间隔对高压直喷天然气燃烧后的火焰温度和碳烟KL... 针对柴油引燃高压直喷天然气火焰温度场和碳烟浓度场尚不明确的问题,在定容燃烧弹平台上,采用高压直喷天然气共轴喷射器,利用高速彩色相机结合双色法研究了不同油/气喷射压力和油/气喷射间隔对高压直喷天然气燃烧后的火焰温度和碳烟KL值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天然气被引燃后的火焰平均温度和碳烟平均KL值均随着油/气喷射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因此为降低碳烟KL值应提高油/气喷射压力。当油/气喷射间隔为0.8 ms时,高压天然气射流火焰平均温度最高,最高达到2318 K;当喷射间隔为0.4 ms时,火焰的平均温度最低,最低为2148 K;相同时刻下,油/气喷射间隔0.8 ms的碳烟平均KL值相较于0.4 ms的工况最多提高了112.8%,相较于喷射间隔1.2 ms的工况最多提高了49.02%;试验结果表明:为降低高压直喷天然气燃烧时的碳烟生成水平,应将喷射间隔设定在柴油喷射结束之前。本文为HPDI天然气发动机的燃料喷射策略和降低碳烟生成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喷 双色法 定容弹 天然气 碳烟 火焰温度 喷射压力 喷射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氨/二甲醚双燃料高压直喷燃烧特性模拟研究
8
作者 陆嘉钰 张程程 +2 位作者 何志霞 王谦 戴礼明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8,共13页
基于CONVERGE软件分别对液氨和二甲醚(dimethyl ether, DME)液态燃料高压喷雾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及验证,随后对液氨/DME双燃料高压直喷射流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两种燃料喷口位置、喷射策略及氨能量占比(ammonia energy ratio, A... 基于CONVERGE软件分别对液氨和二甲醚(dimethyl ether, DME)液态燃料高压喷雾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及验证,随后对液氨/DME双燃料高压直喷射流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两种燃料喷口位置、喷射策略及氨能量占比(ammonia energy ratio, AER)等因素对着火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燃料喷口位置距离可以有效促进氨燃料燃烧,但距离过近会导致DME喷雾受到氨射流喷雾强烈的降温影响,发生失火;与液氨–DME喷射次序相比,DME–液氨策略在高液氨能量占比条件下更能促进液氨充分燃烧;燃烧过程中一氧化氮(NO)集中生成于高温区域而二氧化氮(NO_(2))集中生成于中低温区域;在DME–液氨策略下将喷射间隔时间从0.5 ms增加到1.0 ms时,NO和NO_(2)的生成量减少;液氨能量占比从80%降低到50%时反而会导致NO和NO_(2)生成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燃烧 高压直喷 引燃 N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预混耦合EGR对天然气直喷发动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文庆 魏立江 +1 位作者 余胜 张雨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以一台四冲程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了5种天然气预喷量耦合5种废气再循环(EGR)率对部分预喷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高压直喷模式,部分预喷模式有着更高的缸内峰值压力、峰值热释放率和... 以一台四冲程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了5种天然气预喷量耦合5种废气再循环(EGR)率对部分预喷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高压直喷模式,部分预喷模式有着更高的缸内峰值压力、峰值热释放率和最大压力升高率。预喷比例的增加会提前发动机燃烧相位、缩短燃烧持续期,进而降低发动机的指示燃料消耗率,但是EGR的加入会削弱这种效果。较高的预喷量耦合中等比例EGR能够削弱NOx-soot的“trade-off”关系;30%EGR率耦合40%预喷量能够使发动机具有较低的指示燃油消耗率,产生较低的甲烷、未燃HC和CO排放,以及优于非预喷方案的NOx和soot排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高压直喷 部分预喷 预喷比例 甲烷逃逸 碳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速摄影纹影法研究天然气高压喷射射流特性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金华 方宇 +4 位作者 黄佐华 刘兵 曾科 苗海燕 蒋德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0-504,共5页
在定容弹上利用高速摄影纹影法开展了不同喷射压力和背压下的天然气高压喷射射流特性试验研究。通过纹影照片得到了不同喷射压力和背压下的射流贯穿距离、射流锥角和射流体积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计算得到了射流内整体过量空气系数随时间... 在定容弹上利用高速摄影纹影法开展了不同喷射压力和背压下的天然气高压喷射射流特性试验研究。通过纹影照片得到了不同喷射压力和背压下的射流贯穿距离、射流锥角和射流体积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计算得到了射流内整体过量空气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射流发展分两个阶段,射流初期阶段和射流主体阶段。在射流初期阶段,射流贯穿距离快速增加;在射流主体阶段,射流贯穿距离随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射流贯穿距离、射流体积和射流内整体过量空气系数随时间而增加,射流发展过程中射流锥角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射流贯穿距离和体积增加,射流锥角减小,射流内整体过量空气系数增大。随着容弹背压的增加,射流贯穿距离和射流体积减小,射流锥角增加,射流内整体过量空气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高速摄影 高压喷射 射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I发动机喷雾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波 李云清 王德福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5,共7页
汽油直喷发动机高压燃油喷射系统与燃油经济性和废气排放等密切相关,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高压喷油系统和旋流喷油器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喷射压力、背压压力条件下,利用高速摄像机对喷入定体积容器的喷雾进行了喷雾贯穿距离和... 汽油直喷发动机高压燃油喷射系统与燃油经济性和废气排放等密切相关,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高压喷油系统和旋流喷油器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喷射压力、背压压力条件下,利用高速摄像机对喷入定体积容器的喷雾进行了喷雾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参数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低背压压力下,喷雾呈现出空锥、较大范围的分布形态,有利于实现燃油与空气的均质混合;在高背压条件下,喷雾呈现出紧凑密集的分布形态,有利于实现燃油与空气的分层混合.获得的贯穿距离经验公式与试验测量值在一定范围内是一致的.基于AVL HYDSIM环境建立了一维高压喷油系统模型,模拟得到的针阀升程与试验获得的图像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直喷发动机 高压燃油喷射系统 喷雾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宁 刘杰 王俊乐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9-506,共8页
通过建立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喷射模型,研究不同EGR率对高压直喷(HPD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区主要是由柴油引燃的天然气射流燃烧形成.另外,由于喷射的天然气与燃烧室边缘碰撞,高温区域被分... 通过建立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喷射模型,研究不同EGR率对高压直喷(HPD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区主要是由柴油引燃的天然气射流燃烧形成.另外,由于喷射的天然气与燃烧室边缘碰撞,高温区域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进入燃烧室凹坑区并形成顺时针旋转的滚流;另一部分进入挤流区与新鲜空气进一步混合燃烧.NO的形成区域与天然气射流中心线形成的高温区基本重合.在挤流区,由于燃料的氧化速率和停留时间有限,因而产生了较多的CO.此外,HPDI发动机的颗粒物(PM)形成区域与CO形成区域大致相同,这是由燃料的低氧化率造成的.随着EGR率增加,NO排放降低,而CO和PM排放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HPDI发动机 双燃料喷射模型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射流喷射及其相互作用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邵长胜 王谦 +3 位作者 陈广平 谭小强 戴礼明 韩丹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4-221,共8页
在定容弹上利用高速摄影纹影法开展了不同环境压力和喷射压力下的天然气/柴油双燃料高压喷射射流特性试验.通过纹影照片得到了不同喷射压力和环境压力下的射流贯穿距、射流锥角和射流面积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增大,... 在定容弹上利用高速摄影纹影法开展了不同环境压力和喷射压力下的天然气/柴油双燃料高压喷射射流特性试验.通过纹影照片得到了不同喷射压力和环境压力下的射流贯穿距、射流锥角和射流面积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增大,天然气贯穿距和射流面积减小,射流锥角增大;随着天然气喷射压力增大,天然气射流贯穿距与射流面积增大,气体射流锥角逐渐减小.在较高环境压力和喷射压力情况下,双燃料喷射中的柴油射流对天然气射流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当环境压力达到0.9,MPa时,双燃料射流中的气体射流锥角比单燃料射流高出12%,,双燃料射流中的气体射流贯穿距比单燃料射流整体低了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柴油 高速纹影法 双燃料 高压喷射 射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HC排放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孟涵 张强 +1 位作者 李国祥 邵思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1-346,共6页
为了研究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碳氢的排放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一台电控增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为对象,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实验测试.为了分析转速、负荷、轨压和燃料喷射时刻对碳氢生成的影响,分别设计3组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采集示功图和碳氢排... 为了研究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碳氢的排放规律和影响因素,以一台电控增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为对象,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实验测试.为了分析转速、负荷、轨压和燃料喷射时刻对碳氢生成的影响,分别设计3组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采集示功图和碳氢排放,结合燃烧参数和排放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过高或者过低的喷射压力均会使碳氢排放增加.在燃料喷射较晚时,碳氢排放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在燃料喷射较早时,低转速下碳氢排放高于中高转速下的碳氢排放;中高转速下,随燃料喷射的提前,碳氢排放总体呈减小趋势,在低转速下,随燃料喷射提前,碳氢排放呈增加小幅增加的趋势.低负荷时碳氢排放明显高于中高负荷时碳氢排放;当中低负荷时,碳氢排放随燃料喷射的提前而降低,当高负荷时,碳氢排放受燃料喷射时刻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喷 天然气发动机 碳氢排放 喷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直喷汽油机涡旋喷油器油束模型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剑 蒋德明 +1 位作者 廖世勇 王锡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9-292,共4页
根据燃油薄膜模型和表面波破碎理论,在KIVA3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于计算缸内直喷汽油机高压涡旋喷油器油束特性的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了改进和简化,并加入了初始喷雾的计算模块。采用该模型可以计算出油束特性的主要参数,包括主喷雾和... 根据燃油薄膜模型和表面波破碎理论,在KIVA3程序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于计算缸内直喷汽油机高压涡旋喷油器油束特性的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了改进和简化,并加入了初始喷雾的计算模块。采用该模型可以计算出油束特性的主要参数,包括主喷雾和初始喷雾的贯穿度、油束索特平均直径(SMD)等,并应用此模型计算了高压涡旋喷油器在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油束外形结构和油束特性参数。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油束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燃油薄膜参数(包括薄膜厚度和速度);通过引入初始喷雾,使喷雾外形和索特平均直径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高压涡旋喷油器 油束模型 表面波破碎理论 燃油薄膜模型 燃油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喷射对直喷柴油机喷雾及燃烧特性影响规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玉晶 林学东 李德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建立了2.0L型高压共轨直喷柴油机燃烧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以其试验结果为基础,仿真分析喷射压力的提高对雾化质量及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喷射压力低于140MPa时,提高喷射压力可以改善雾化质量,促进扩散燃烧过程... 建立了2.0L型高压共轨直喷柴油机燃烧系统的仿真计算模型,以其试验结果为基础,仿真分析喷射压力的提高对雾化质量及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喷射压力低于140MPa时,提高喷射压力可以改善雾化质量,促进扩散燃烧过程;当喷射压力超过140MPa以后,高压喷射对喷雾质量基本无影响,但这种超高压喷射可有效缩短喷射持续时间,同时促进混合气的快速形成,有效控制缸内混合气浓度梯度的瞬态分布特性,从而提高扩散燃烧速度,有利于提高热效率,降低CO和碳烟排放。但提高喷射压力同时造成缸内平均燃烧温度升高,使NO排放相对缸内平均温度按自然对数规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柴油机 高压喷射 雾化质量 燃烧特性 NO生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的怠速排放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孟涵 张强 +2 位作者 邵思东 李国祥 李军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5-599,607,共6页
以一台缸内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为对象,在不同柴油轨压力及天然气喷射提前角条件下对CO、HC及NOx的排放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发动机处于怠速运转,天然气在上止点附近喷入气缸时,3种轨压力下CO排放量的差异较小;当天然气喷射提前... 以一台缸内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为对象,在不同柴油轨压力及天然气喷射提前角条件下对CO、HC及NOx的排放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发动机处于怠速运转,天然气在上止点附近喷入气缸时,3种轨压力下CO排放量的差异较小;当天然气喷射提前角推迟到上止点后一定角度时,CO的排放量随着柴油的轨压力升高而降低,当天然气喷射提前角提前到上止点前一定角度时,CO排放量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天然气喷射提前角增大,3种轨压力下CO的排放量均降低;HC排放量随着柴油轨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天然气喷射提前角的增大而降低,且当柴油轨压力从18 MPa升到24 MPa时,HC的排放量增幅较大;NOx的排放量随着柴油轨压力的提高而升高,随着天然气喷射提前角的增大而升高,且当柴油轨压力从12 MPa升到18 MPa时,NOx的排放量增幅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高压直喷 怠速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云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方湄 江山 +1 位作者 殷秋生 王栋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S1期36-41,共6页
利用前混合磨料射流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云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嘴对云母有粉碎作用,喷嘴直径可以小于云母给料粒度;压力是影响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效果的最重要参数,在压力为10—50MPa范围内,细... 利用前混合磨料射流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云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嘴对云母有粉碎作用,喷嘴直径可以小于云母给料粒度;压力是影响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效果的最重要参数,在压力为10—50MPa范围内,细粒度产率随压力增加呈直线上升;给料粒度越小,粉碎产品中细粒度的产率越高;水射流超细粉碎在淹没状态下比在非淹没状态下粉碎效果好;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云母粉,不但能够满足珠光云母粉的细度要求,而且能够保护云母的片状结构和晶面光泽度;高压水射流超细粉碎技术是一种较实用的超细粉碎云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 前混合磨料射流 超细粉碎 云母 粉体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高压射流动量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艳 李泳 +3 位作者 李志杰 仇滔 常凯 彭广宇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以甲烷为研究气体,采用测量板、弹簧一阶振动系统来测量高压甲烷在圆柱形单孔喷嘴的射流特性,开展了不同喷射脉宽、不同喷射压力和沿射流方向、不同位置的高压甲烷气体射流动量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高压甲烷射流冲击测量板是非定常动态过... 以甲烷为研究气体,采用测量板、弹簧一阶振动系统来测量高压甲烷在圆柱形单孔喷嘴的射流特性,开展了不同喷射脉宽、不同喷射压力和沿射流方向、不同位置的高压甲烷气体射流动量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高压甲烷射流冲击测量板是非定常动态过程,测量板最大位移量与喷射脉宽、喷射压力以及沿射流方向测量板的位置有关.高压甲烷射流冲击最大动量沿射流方向发生变化,可分为初始区域和主体区域.初始区域:甲烷射流冲击最大动量先急剧减小后逐渐增加,且初始区域的长度与喷射压力存在对数关系.主体区域:甲烷射流冲击最大动量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喷射压力的升高,主体区域射流冲击最大动量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直喷 圆柱形喷孔 甲烷 射流动量 喷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外特性燃烧参数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孟涵 张强 +1 位作者 李国祥 邵思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6,63,共6页
通过采集微量柴油引燃缸内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示功图,研究了其外特性的压力及燃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喷射提前角增大,最高燃烧压力、最高压力升高率升高,速燃期增长,滞燃期缩短,50%燃烧相位角减小,90%燃烧相位角在700-1... 通过采集微量柴油引燃缸内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示功图,研究了其外特性的压力及燃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喷射提前角增大,最高燃烧压力、最高压力升高率升高,速燃期增长,滞燃期缩短,50%燃烧相位角减小,90%燃烧相位角在700-1000r/min转速范围内增大,在1000-1500r/min转速范围内减小;随着转速升高,滞燃期及50%燃烧相位角增加,最高燃烧压力及以曲轴转角计的速燃期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及以时间计的速燃期呈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缸内高压直喷 喷射提前角 燃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