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平台不稳定性对HAPS通信性能影响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管明祥 郭庆 顾学迈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48-1953,共6页
由于高空平台不可能静止驻留在空中,平台打转、摇摆等状态就会对HAPS(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s)通信性能产生关键影响.目前的研究都处在假设平台稳定或调整波束指向能够补偿由于高空平台移动造成的剩余指向误差,存在很大的局限... 由于高空平台不可能静止驻留在空中,平台打转、摇摆等状态就会对HAPS(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s)通信性能产生关键影响.目前的研究都处在假设平台稳定或调整波束指向能够补偿由于高空平台移动造成的剩余指向误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真实反应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建模把平台的不稳定性带来的影响反应到无线链路上,解决平台不稳定性等造成收发信号随机变化大而无法通信或通信质量差的问题.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本文提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站 不稳定 无线链路 性能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平台旋转对HAPS通信无线链路性能影响及抑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管明祥 王乐 郭庆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5-561,共7页
近年来由高空平台构成的信息系统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同.高空平台站(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s,HAPS)通信系统兼具卫星和陆地通信系统的优势,同时又有效避免了两者的缺点.高空平台不可能静止驻留在空中,平台的运动状态... 近年来由高空平台构成的信息系统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同.高空平台站(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s,HAPS)通信系统兼具卫星和陆地通信系统的优势,同时又有效避免了两者的缺点.高空平台不可能静止驻留在空中,平台的运动状态会对HAPS通信无线链路性能产生关键影响.目前的研究都集中考虑平台简单运动(水平或垂直移动)或假设平台稳定,这些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建立平台旋转状态特征参数体系,采取阵列天线设计、波束形成技术、小区覆盖与划分技术与平台状态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适合平台旋转状态下的无线链路模型,抑制平台旋转给HAPS通信链路性能带来的影响,解决高空平台旋转情况下HAPS通信无线链路存在误码、信号中断或传输信号盲区的问题,以保证无线链路性能,实现信号的可靠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站 旋转 无线链路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空智联网的分布式鲁棒任务卸载方法
3
作者 贾子晔 姜官旺 +2 位作者 崔灿 张磊 吴启晖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0-1460,共11页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低空智联网(LAIN),主要由低空各类飞行器组成,可辅助实现空基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功能,能够有效应对实时数据处理和超低时延通信的挑战。考虑到任务的数据量大小具有随机性,该文聚焦研究基于LAIN的MEC网络中任务的卸载...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低空智联网(LAIN),主要由低空各类飞行器组成,可辅助实现空基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功能,能够有效应对实时数据处理和超低时延通信的挑战。考虑到任务的数据量大小具有随机性,该文聚焦研究基于LAIN的MEC网络中任务的卸载决策问题,以优化最差情况下的系统时延,保障服务的鲁棒性。首先,为刻画任务量的不确定性,利用历史数据构建基于概率距离度量的不确定集合,并建模了相应的分布鲁棒优化问题,以最小化最差任务大小概率分布情况下的系统时延。然后,为求解该最小化最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将问题分解为嵌套的内层问题和外层问题,并基于分支定界法和二进制鲸鱼算法机制,设计了一种基于不确定任务大小的分布式鲁棒任务卸载优化算法(DRTOOA)。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DRTOOA能够优化系统时延,且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智联网 任务卸载 无人机 高空平台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距离判决的HAPS通信无线DCA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管明祥 郭庆 顾学迈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判决的高空平台站(HAPS)通信的动态信道分配(DCA)算法,通过对无线链路功率到收发链路距离的转化,实时监测HAPS通信的收发链路距离来进行无线信道分配,解决HAPS通信中由于负载不均等造成的无线资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判决的高空平台站(HAPS)通信的动态信道分配(DCA)算法,通过对无线链路功率到收发链路距离的转化,实时监测HAPS通信的收发链路距离来进行无线信道分配,解决HAPS通信中由于负载不均等造成的无线资源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通过与随机信道分配算法及最差可接受信道分配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本文提出的基于距离判决的算法能够在阻塞概率稍微增加的情况下解决系统连接中断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站 动态信道分配 距离判决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空台排气扩压器非平衡流动k-ωSST湍流模型系数优化
5
作者 聂博文 张健平 +3 位作者 张松 但志宏 陈律江 杨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3,共9页
为了准确模拟高空台排气扩压器湍流非平衡流动,采用Fluent软件分析k-ωSST湍流模型系数对扩压器出口静压模拟精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模型系数。结果表明:随着α_(1)的增大,模拟精度先提高后降低,达到0.341后保持不变。β^(*)... 为了准确模拟高空台排气扩压器湍流非平衡流动,采用Fluent软件分析k-ωSST湍流模型系数对扩压器出口静压模拟精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模型系数。结果表明:随着α_(1)的增大,模拟精度先提高后降低,达到0.341后保持不变。β^(*)的增大使模拟值逐渐接近目标值,从而提高精度;当模拟值大于目标值时,精度先降低再提高;而模拟值小于目标值时,精度急剧降低。β_(2)的增大也使得模拟值逐渐接近目标值,从而提高精度;当模拟值小于目标值,精度急剧降低。而σ_(ω2)的增大则使得模拟值迅速接近目标值,提高精度;但当模拟值小于目标值时,精度缓慢降低。模型系数α_(1)、β^(*),β_(2)、σ_(ω2)优选范围为0.2973~0.325、0.056~0.098、0.0756~0.089、0.69~1.1984。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显著性分析得到敏感性顺序为α_(1)>β_(2)>β^(*)>σ_(ω2),β^(*)与α_(1)、α_(1)和σ_(ω2)、β_(2)和β^(*)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模型系数α_(1)、β^(*)、β_(2)、σ_(ω2)最佳组合为0.3052、0.0611、0.0826、0.853。最后通过试验验证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系数最佳组合能较好地提高模拟计算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ωSST湍流模型系数 不确定性 高空台排气扩压器 数值模拟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GEO-HAP全光中继放大链路模型及其误码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丁西峰 马赛 +4 位作者 赵尚弘 王翔 郑永兴 温泉 林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6-192,共7页
针对几何传播损耗和指向误差联合效应对空间激光链路性能的影响,研究了HAP-GEOHAP全光中继放大链路通信模型的误码性能。建立了基于GEO卫星全光中继放大转发的高空平台激光链路通信模型,在考虑背景光辐射与放大器引入的自发辐射等因素... 针对几何传播损耗和指向误差联合效应对空间激光链路性能的影响,研究了HAP-GEOHAP全光中继放大链路通信模型的误码性能。建立了基于GEO卫星全光中继放大转发的高空平台激光链路通信模型,在考虑背景光辐射与放大器引入的自发辐射等因素的条件下,研究了信道衰减系数的统计特性和各类噪声的强度,获得链路模型的Q因子,推导出误码率表达式。仿真分析了在不同发射功率、抖动标准差和波束宽度等参数条件下,链路误码率与比特速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比特速率较低时,增大发射功率、降低抖动标准差或减小波束宽度,对链路误码率性能的改善程度较为明显;当比特速率大于4 Gbps时,上述措施对链路误码性能的改善程度较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 全光中继 放大转发 Q因子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台流量管新型篦齿密封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
7
作者 艾延廷 张文亮 +3 位作者 田金虎 侯鑫正 张兴源 孙丹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214,共11页
针对高空台流量管与导流盆连接结构减小气体泄漏、避免出现反向进气压力过大导致结冰的设计要求,开展不同内径流量管新型篦齿密封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建立了高空台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了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 针对高空台流量管与导流盆连接结构减小气体泄漏、避免出现反向进气压力过大导致结冰的设计要求,开展不同内径流量管新型篦齿密封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建立了高空台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了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构泄漏特性实验研究。基于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了流量管内径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选取不同流量管内径下的密封间隙、控制口数量以及孔型出口数量为优化参数,进行新型篦齿密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仿真泄漏量与试验值相比最大误差不超过7%,证明了本文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当结构内径由1 m增大到3 m,密封泄漏量由0.021 kg/s逐渐增加到0.162 kg/s,增幅高达671.4%;内径1 m,2 m和3 m篦齿密封结构经优化后,最大流速分别减小了16.1%,14.3%和9.7%,泄漏量分别降低50.74%,98.50%和97.52%。本文研究为高空台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流量管尺寸规范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台 篦齿封严 有限元分析 泄漏特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空平台的边缘计算卸载:网络、算法和展望
8
作者 孙恩昌 李梦思 +2 位作者 何若兰 张卉 张延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61,共14页
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HAP)技术与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技术的结合将MEC服务器部署区域由地面扩展到空中,打破传统地面MEC网络的局限性,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计算卸载服务。针对基于HAP的MEC卸... 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HAP)技术与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技术的结合将MEC服务器部署区域由地面扩展到空中,打破传统地面MEC网络的局限性,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计算卸载服务。针对基于HAP的MEC卸载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从HAP计算节点的优势、网络组成部分、网络结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技术4个方面分析基于HAP的MEC网络;其次,分别从图论、博弈论、机器学习、联邦学习等理论的角度对基于HAP的MEC卸载算法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对比;最后,指出基于HAP的MEC卸载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 hap)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计算卸载 图论 博弈论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水平移动对高空平台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树锋 魏急波 马东堂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77,共5页
基于飞艇或飞行器的高空平台(HAP)通信系统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挑战是平台位置保持。平台保持准静止位置的代价较大。因而,通常建议平台保持在一个位置圆柱内。本文推导终端采用固定指向天线时平台水平最大偏移距离计算公式,并分析有限和... 基于飞艇或飞行器的高空平台(HAP)通信系统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挑战是平台位置保持。平台保持准静止位置的代价较大。因而,通常建议平台保持在一个位置圆柱内。本文推导终端采用固定指向天线时平台水平最大偏移距离计算公式,并分析有限和无限呼叫持续时间条件下覆盖区蜂窝内呼叫的切换概率。研究表明,平台最大水平偏移距离随着终端波束带宽的增大而增加;相同的波束带宽条件下,平台高度越低,要求的最大偏移距离越小。此外,当最大偏移距离较小时,平台的水平移动只在蜂窝边界附近区域产生切换,且越靠近边界呼叫切换概率越大。蜂窝内平均呼叫切换概率随着平台最大偏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呼叫持续时间内平台移动距离越大,蜂窝内平均呼叫切换概率越大。当呼叫持续时间或平台速度趋于无穷大时,切换概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 切换 水平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汶川地震通信问题谈平流层应急通信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莫思特 李碧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32,共4页
汶川地震暴露了我国应急通信系统不能满足突发事件通信需求,必须研究新型应急通信技术以克服当前应急通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平流层通信技术实现应急通信系统的方法:在由飞艇组成的高空航空平台上装载基于微波技术的应急指挥通... 汶川地震暴露了我国应急通信系统不能满足突发事件通信需求,必须研究新型应急通信技术以克服当前应急通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平流层通信技术实现应急通信系统的方法:在由飞艇组成的高空航空平台上装载基于微波技术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蜂窝移动基站,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用于突发事件的指挥通信,蜂窝移动通信用于公众通信。分析表明,平流层应急通信系统符合应急通信需求,具有部署快、成本低、容量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应急通信 平流层通信 高空平台 通信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台摆动模型的平流层CDMA系统呼叫控制方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游思晴 景晓军 +1 位作者 齐兆群 孙松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6-1490,共5页
本文分析了平流层平台摆动对HAPS-CDMA系统的影响,完善了平台不稳定性的研究,并提出摆动对小区内和对小区间干扰因子的概念,给出此时系统容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用户呼叫控制方案,即:处于受平台摆动方向上的中心参考小区边缘用户的... 本文分析了平流层平台摆动对HAPS-CDMA系统的影响,完善了平台不稳定性的研究,并提出摆动对小区内和对小区间干扰因子的概念,给出此时系统容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用户呼叫控制方案,即:处于受平台摆动方向上的中心参考小区边缘用户的信号由相邻的两个基站同时接收的策略,来避免"乒乓切换",仿真结果说明该方案很好的平衡了系统容量和系统资源,对系统性能的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平台 波束成形 平台摆动 系统容量 干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功能高空作业平台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钦奉 江伟 +1 位作者 李东生 朱凤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31,共4页
为了满足变电站现场相关设备的检修和吊装的需要,文章详细设计了一种集检修平台和起重机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高空作业平台。在分析多功能高空作业平台承载多种工况的基础上,针对整体的受力特点,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 为了满足变电站现场相关设备的检修和吊装的需要,文章详细设计了一种集检修平台和起重机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高空作业平台。在分析多功能高空作业平台承载多种工况的基础上,针对整体的受力特点,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构件受力均匀,满足强度和刚度设计要求,为同类型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作业平台 检修平台 起重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仰角动态环境下高空平台站通信信道的衰落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明川 姜义成 +1 位作者 郭庆 那振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3,共7页
在分析高空平台站通信系统覆盖特性、链路损耗特性与降雨衰减特性的基础上,针对低仰角动态环境下的信道特性,根据传播散射理论,通过引入阴影系数,建立了一个包含好状态和坏状态的混合状态衰落统计模型.针对不同状态得到了模型高阶统计... 在分析高空平台站通信系统覆盖特性、链路损耗特性与降雨衰减特性的基础上,针对低仰角动态环境下的信道特性,根据传播散射理论,通过引入阴影系数,建立了一个包含好状态和坏状态的混合状态衰落统计模型.针对不同状态得到了模型高阶统计特性的表达式,并将模型的一阶和高阶统计特性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发现两者吻合良好.证明该模型可用于高空平台站通信电波传播特性的分析、调制及编码方案的优化和通信系统性能的仿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站 无线信道 传播特性 衰落特性 电平通过率 平均衰落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阻尼器高空平台半主动抑振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贵亮 曹伟涛 +3 位作者 杨冬 张守林 李贺立 张改萍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9-514,共6页
针对自主研发的高空幕墙安装机器人作业平台进行了多维振动的研究。构建了以两自由度并联机构为主体结构,旋转式MR阻尼器为执行器的多维减振系统。采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其振动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流变... 针对自主研发的高空幕墙安装机器人作业平台进行了多维振动的研究。构建了以两自由度并联机构为主体结构,旋转式MR阻尼器为执行器的多维减振系统。采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其振动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剪切工作模式的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分析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对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并根据机构运动学方程推算出平台位置状态,多维抑振系统快速抑振。借助Matlab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计算了该多维抑振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 磁流变阻尼器 并联机构 多维抑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平台通信系统中重叠区辅助切换保证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树锋 魏急波 +1 位作者 马东堂 王丽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为了确保高空平台通信系统提供通信业务的连续性,提出重叠区辅助切换保证策略(GHS-OA)。该策略在连接允许控制决策过程中,除利用高空平台和用户位置信息之外,还利用蜂窝之间的重叠区来协助判定并阻塞可能引起切换失败的新呼叫。建立多... 为了确保高空平台通信系统提供通信业务的连续性,提出重叠区辅助切换保证策略(GHS-OA)。该策略在连接允许控制决策过程中,除利用高空平台和用户位置信息之外,还利用蜂窝之间的重叠区来协助判定并阻塞可能引起切换失败的新呼叫。建立多业务条件下基于时间的信道预留算法(TCRA)和GHS-OA的分析模型,推导上述2种策略在2类业务条件下新呼叫阻塞性能的数值解。通过仿真验证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与TCRA相比,在2类业务条件下GHS-OA可以极大地提升新呼叫阻塞性能,同时能够获得零切换掉话率,重叠区比例越大,利用重叠区的信道资源越多,GHS-OA的新呼叫阻塞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 连接允许控制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维 谢人超 +1 位作者 黄韬 刘人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66,共7页
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具有时延小、容量大、建设快、易于维护等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应用于电力通信网中,实现电力应急通信。探讨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的可行性组网方案,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该系统架构... 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具有时延小、容量大、建设快、易于维护等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应用于电力通信网中,实现电力应急通信。探讨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的可行性组网方案,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该系统架构与组网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所提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同时,基于该系统架构,探讨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后续开展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 区域空间通信 高空平台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平台位置不稳定性对平台间PPM调制光链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翔 赵尚弘 +3 位作者 李勇军 石磊 赵顾颢 朱子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22-3126,共5页
在建立高空平台位置不稳定性模型的基础上,推导PPM调制的光链路误符号率,分析平台位置不稳定性的三种运动方式对平台间误符号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平台转动角度对于光链路的影响最大;平台间距离的变化对于链路的影响最小。并且增加... 在建立高空平台位置不稳定性模型的基础上,推导PPM调制的光链路误符号率,分析平台位置不稳定性的三种运动方式对平台间误符号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平台转动角度对于光链路的影响最大;平台间距离的变化对于链路的影响最小。并且增加发射功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平台位置不稳定性对光链路的影响;较宽的光束发散角对于HAP的不稳定性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仿真条件下,当发散角大于20μrad时,误符号率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 PPM调制 误符号率 光束发散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光传输网络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翔 赵尚弘 +2 位作者 李勇军 赵顾颢 朱子行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6,共3页
利用高性能激光链路互联临近空间平台,组建临近空间平台光网络,向上可与卫星互联,向下可与地面站互联,能够实现高速、大容量及远程数据中继。从构建临近空间光传输网络结构出发,首先根据平台之间连接方式的不同,列举出四种可能存在的HA... 利用高性能激光链路互联临近空间平台,组建临近空间平台光网络,向上可与卫星互联,向下可与地面站互联,能够实现高速、大容量及远程数据中继。从构建临近空间光传输网络结构出发,首先根据平台之间连接方式的不同,列举出四种可能存在的HAP网络拓扑结构;然后从云层高度、大气效应、微波接入需求和临近空间环境四个方面总结了影响HAP网络结构设计的因素;最后参考以上分析结果,对波长资源受限的多平台网络拓扑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光传输网 高空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平台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俊晨 任文成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针对当前快速发展的高空平台无线通信系统,对其系统的原理、构成和技术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在系统设计中分析了其信道模型,指出在低频段可以借鉴陆地移动通信的Okumura-Hata模型进行链路损耗预计;对空中交换体制进行了选择,提出了地空通... 针对当前快速发展的高空平台无线通信系统,对其系统的原理、构成和技术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在系统设计中分析了其信道模型,指出在低频段可以借鉴陆地移动通信的Okumura-Hata模型进行链路损耗预计;对空中交换体制进行了选择,提出了地空通信中抗多径衰落工程方法,抗多普勒频移的技术途径;实现了空中通信设备中信道模块、共用平台的小型化设计。对高空平台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 信道模块 信道模型 共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动态高空平台网络的路由协议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伟强 郑石 张钦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3-159,共7页
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动态高空平台网络的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按需查找方式确定高动态用户所属的高空平台,根据最短延时路由表在高空平台之间转发数据,并通过用户切换策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适应用户高速移动和... 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动态高空平台网络的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按需查找方式确定高动态用户所属的高空平台,根据最短延时路由表在高空平台之间转发数据,并通过用户切换策略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适应用户高速移动和频繁切换的高动态环境,具有可靠性高、延时小、路由开销小、抗毁性强等特点,为高动态高空平台网络的数据转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 路由协议 切换策略 高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