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恢复期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蔡哲凯 徐龙 +4 位作者 刘文丽 肖影群 钟青梅 张伟 吴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观察HBV cccDNA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恢复期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HBV标志物、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3年10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HBV-ACLF恢复期患者30例为肝衰竭组,另选取同期... 目的观察HBV cccDNA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恢复期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HBV标志物、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3年10月在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HBV-ACLF恢复期患者30例为肝衰竭组,另选取同期9例性别及年龄匹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作为对照组,检测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关联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肝衰竭组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92±0.70)log10 copies/cell vs(−0.13±0.91)log10 copies/cell,t=2.761,P=0.009]。肝衰竭组中,血清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0~G2级、G3级、G4级患者的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0~S2期、S3期、S4期患者的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阴性与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组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与肝组织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426,P=0.043),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在HBV-ACLF恢复期明显降低,肝组织HBV cccDNA持续稳定存在,较血清及肝组织HBV DNA更能反映HBV的持续感染与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恢复期 共价闭合环状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re capable of mediating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injured tissues 被引量:5
2
作者 Rong, Q.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1-1141,共1页
关键词 骨髓 间叶细胞 肝炎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7
3
作者 周晖 江楚文 +3 位作者 钱靖琳 李世坚 梁洁玲 陈学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总阳性率68.9%,PreS... 目的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1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总阳性率68.9%,PreS1总阳性率54.8%,有显著性差异(χ2=53.24,P<0.005)。HBV-DNA、PreS1在HBeAg(+)组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组(HBV-DNA:χ2=226.24,P<0.005;PreS1:χ2=49.64,P<0.005)。PreS1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56.9%和63.3%,PreS1的敏感性高于HBeAg,但特异性则相反。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升高,PreS1和HBeAg的阳性率亦随之升高,HBV-DNA含量低时PreS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结论联合检测HBV血清标志物、PreS1,并动态监测HBV-DNA的含量,在观察慢性乙肝患者HBV复制、疗效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PreS1可作为HBeAg阴性、无条件开展HBV-DNA检测时的补充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前体 乙型肝炎 dna 病毒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病毒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型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构建及其鉴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晓嫱 陈光明 +3 位作者 黄英 杨富强 吴乐园 莫国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3-497,共5页
为构建以人白细胞介素 2 /γ干扰素(hIL 2 /hIFN γ)融合基因为佐剂的治疗型HBVDNA疫苗 ,采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建含有HBV包膜中蛋白 (preS2 ·S)抗原和hIL 2 /hIFN γ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即pcDNAS2 ·S和pcDNAIIF ,酶谱和... 为构建以人白细胞介素 2 /γ干扰素(hIL 2 /hIFN γ)融合基因为佐剂的治疗型HBVDNA疫苗 ,采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建含有HBV包膜中蛋白 (preS2 ·S)抗原和hIL 2 /hIFN γ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即pcDNAS2 ·S和pcDNAIIF ,酶谱和测序分析表明克隆的preS2 ·S和hIL 2 /hIFN γ融合蛋白基因片段的方向、序列与预期相符。用脂质体转染试剂转染COS 7细胞 ,并用ELISA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质粒转染后 4 8h达峰值 ,分别为HBsAg(P/N) =7.6 3、IL 2 =1 0 .35ng/ml、IFN γ =7.90ng/ml。以CTLL 2依赖细胞株/MTT比色法和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 (WISH VSV)检测pcDNAIIF转染后 4 8h培养上清中IL 2及IFN γ活性 ,结果分别为 998U/ml和 2 4 9U/ml。证明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S2 ·S和pcDNAIIF结构正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dna 肝炎病毒 乙型 治疗型 HbV-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儿茶酸等化合物对HBV D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的作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刘厚佳 胡晋红 +3 位作者 孙莲娜 蔡溱 石晶 刘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61-663,共3页
目的 :考察原儿茶酸等化合物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抗原及 D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 HBV DNA转染人肝癌细胞所得的 Hep G2 .2 2 15为模型 ,EL ISA法检测用药后培养上清中 HBs Ag、HBe Ag的含量变化 ,Southern印迹检测用药后细胞内 HB... 目的 :考察原儿茶酸等化合物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抗原及 D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 HBV DNA转染人肝癌细胞所得的 Hep G2 .2 2 15为模型 ,EL ISA法检测用药后培养上清中 HBs Ag、HBe Ag的含量变化 ,Southern印迹检测用药后细胞内 HBV DNA的变化。结果 :EL ISA检测结果表明 ,6种受试组分中有 4种化合物对 HBV抗原的表达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原儿茶酸对 HBe Ag的抑制率要高于对 HBs Ag的抑制率。 Southern印迹显示原儿茶酸在 70μg/ ml时对 HBVDNA的抑制率为 46 .5 4%。结论 :原儿茶酸对于 Hep G2 .2 2 15细胞系中的 HBV复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且该抑制效果可能与直接抑制病毒 DN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肿瘤细胞 抗病毒药 dna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包膜-核心蛋白融合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持久的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平 姜春鹏 +2 位作者 赵兰娟 温新宇 戚中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6-582,共7页
构建编码HBV包膜 核心蛋白融合基因的DNA疫苗pSC、pSS1S2C和编码HBV包膜蛋白或核心蛋白基因的DNA疫苗 pHBs、pHBc ,分别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 ,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比较融合基因DNA疫苗与单基因... 构建编码HBV包膜 核心蛋白融合基因的DNA疫苗pSC、pSS1S2C和编码HBV包膜蛋白或核心蛋白基因的DNA疫苗 pHBs、pHBc ,分别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 ,检测小鼠的血清抗体、T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比较融合基因DNA疫苗与单基因DNA疫苗诱生免疫应答的强度 ,发现融合基因DNA疫苗诱生抗体的效率明显不及单基因DNA疫苗 ,但其能诱导更强、更持久的细胞免疫应答 ,表明HBV包膜 核心蛋白融合基因DNA疫苗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能比单基因DNA疫苗更为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包膜-核心蛋白融合基因 dna疫苗 诱导 小鼠 细胞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与HCV融合DNA疫苗的构建及其体液免疫应答 被引量:8
7
作者 尹文 徐志凯 +2 位作者 薛小平 付莉 吕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构建含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S区基因)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基因(C区基因)的嵌合真核表达载体,观察preS1和preS2基因对HBV表面抗原及HCV核心抗原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用PCR方法,分别扩增HBVS区基因和HCVC区基因。将... 目的构建含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S区基因)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基因(C区基因)的嵌合真核表达载体,观察preS1和preS2基因对HBV表面抗原及HCV核心抗原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用PCR方法,分别扩增HBVS区基因和HCVC区基因。将S区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后,再将C区基因克隆至S区基因的下游。测序正确后,大量提取质粒并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检测抗HBs和抗HCV抗体。结果成功地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后酶切鉴定结果正确,序列分析与文献报道相一致。免疫后检测到抗HBs和抗HCV抗体。preS1与preS2基因对构建的融合DNA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HBs抗体的产生低于只含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reS1基因对抗HCV抗体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而preS2无影响。结论不同长度的HBVS区基因可影响抗HBs和抗HCV抗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体液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者血清中HBVcccDNA、HBeAg及HBV DNA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吕其军 魏秀桂 +3 位作者 聂伟 李毅 田永刚 黄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02-203,共2页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HBVcccDNA与血清HBV DNA及HBeAg的关系。分别以PCR分子信标技术和ELISA方法对非HBV相关肝炎、HBV健康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AHB)、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肝硬化、乙肝患者血清中HBVcccDNA HBV DNA含量及HBeAg进行了...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HBVcccDNA与血清HBV DNA及HBeAg的关系。分别以PCR分子信标技术和ELISA方法对非HBV相关肝炎、HBV健康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AHB)、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肝硬化、乙肝患者血清中HBVcccDNA HBV DNA含量及HBeAg进行了检测。HBVcccDNA仅见于HBVDNA阳性血清中;HBeAg阳性组的HBVccc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145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VcccDNA阳性组HBVD- NA水平显著高于HBVcccDNA阴性组(P<0.01)。血清HBVcccDNA可能是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大量复制的血清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共价闭合环状dna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HBV 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力芬 叶智明 +5 位作者 徐丽霞 章斌 梁华般 冯仲林 刘双信 史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05-1706,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尿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入组152例患者,分为3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66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66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患者20例。应用PCR方法检测血尿HBV DNA;乙肝五项定量... 目的探讨尿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入组152例患者,分为3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66例,非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组66例,慢性乙型肝炎无肾损害患者20例。应用PCR方法检测血尿HBV DNA;乙肝五项定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中尿HBV DNA阳性率33%(22/66),两对照组中无1例阳性。尿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达98%,具有良好的阳性预测值(0.96)和阴性预测值(0.60)。尿HBV DNA或尿HBV DNA与血清HBeAg联合诊断价值优于尿HBV DNA与血清HBV DNA、血清HBsAg、血清HBeAg联合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诊断价值。结论尿HBV DNA可能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一种新无创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HbV dna 乙型肝炎病毒 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型HBV DNA疫苗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和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莫国玉 陈光明 +3 位作者 黄芝瑛 何晓嫱 黄英 杨富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4-507,共4页
为研究治疗型HBVDNA疫苗使用的安全性 ,观察质粒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和其长期毒性 ,采取给小鼠肌注 电转染治疗型HBVDNA疫苗 1 0 μg和 5 0 μg后 ,用PCR法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组织的分布和存留时间 ;另用小鼠肌注 电转染治疗型HBVDNA疫... 为研究治疗型HBVDNA疫苗使用的安全性 ,观察质粒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和其长期毒性 ,采取给小鼠肌注 电转染治疗型HBVDNA疫苗 1 0 μg和 5 0 μg后 ,用PCR法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组织的分布和存留时间 ;另用小鼠肌注 电转染治疗型HBVDNA疫苗30、6 0和 1 2 0 μg,每周 2次 ,连续 4周 ,共 8次 ,于末次给药后 4 8h,各组活杀 1 / 2 ,留下 1 / 2继续观察 4周 ,进行血液学、血生化、病理组织学及抗核抗体检查。结果单次肌注 电转染疫苗后 ,质粒DNA主要分布于注射部位肌肉组织 ,可存留 8周 ,其他组织也有散在低水平分布 ,但持续时间较短 ;未发现动物有异常表现 ,血液学、血生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 ;未观察到抗核抗体的产生和自身免疫病理损害。上述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疫苗 dna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脉冲肌注法增强治疗型HBV 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富强 赵勇刚 +3 位作者 陈光明 何晓嫱 吴乐园 莫国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8-500,共3页
为提高细胞内质粒DNA的导入率并增强DNA疫苗诱导的免疫效果 ,采用在体电脉冲肌注法接种治疗型HBVDNA疫苗。结果接受电脉冲(2 0 0V/cm)肌注的 8只BALB/c小鼠局部肌肉组织荧光素酶活性为 1 6 1 70± 1 2 5 33RLU ,未加电脉冲对照组为 ... 为提高细胞内质粒DNA的导入率并增强DNA疫苗诱导的免疫效果 ,采用在体电脉冲肌注法接种治疗型HBVDNA疫苗。结果接受电脉冲(2 0 0V/cm)肌注的 8只BALB/c小鼠局部肌肉组织荧光素酶活性为 1 6 1 70± 1 2 5 33RLU ,未加电脉冲对照组为 8 0 2±8 0 0RLU ,相差 4个数量级 ,差异具非常显著性 (P <0 0 0 5 ,t=3 6 74 )。新西兰兔电脉冲肌注法接种后第 2、4周 ,双质粒 (pS2 ·S +pFP)大剂量组 (5 0 +5 0 μg/只 )血清抗 HBs阳性动物数明显较同期未加电脉冲对照组 (大剂量 :1 0 0 0 +1 0 0 0 μg/只 )高 ,差异具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第 1 3周时 ,电脉冲免疫大 (5 0 +5 0 μg/只 )、中 (2 5 +2 5 μg/只 )、小 (5 +5 μg/只 )剂量组均有血清抗 HBs阳性鼠出现 ,分别为 5、4和 4 只 ,组间阳性动物数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均较同期的对照组高 ,并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恒河猴电脉冲肌注法接种后 8周血清抗 HBs阳性动物数为大剂量 (1 0 0 0 +1 0 0 0 μg/只)组 3/ 3只 ,中剂量 (5 0 0 +5 0 0 μg/只 )组 2 / 3只 ,小剂量 (1 0 0 +1 0 0 μg/只 )组 0 / 3只 ,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及非电脉冲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至免疫第 1 3周时 ,电脉冲免疫的大、中、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疫苗 dna 接种 在体电脉冲 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中HBV cccDNA水平与突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罗璇 黄瑶 +2 位作者 陈彦猛 黄爱龙 胡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2-556,共5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 DNA)水平与突变关系。方法:运用特异性荧光定量PCR定量分析了12例肝癌组织和癌...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 DNA)水平与突变关系。方法:运用特异性荧光定量PCR定量分析了1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表征因子HBV ccc DNA,HBV total DNA及前基因组RNA(pregenome RNA,pg RNA)的表达水平,再用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特异性扩增癌组织中HBV ccc DNA,测序分析了病毒基因组4个编码调控区域pre C/C、RT、X、pre S中ccc DNA序列的突变。最后检测了肿瘤组织ccc DNA的AP位点。结果:HBV ccc DNA在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3.32 copies/cell vs.9.64 copies/cell,P=0.029),但是HBV总DNA和pg 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16.94 copies/cell vs.12.18 copies/cell,P=0.325,75.54 copies/cell vs.22.46 copies/cell,P=0.128);在肝癌组织中,HBV ccc DNA pre C/C和X区间,G-A突变是主要的突变类型;其次,pre C/C和X区域发生G-A突变的位置上,均更倾向于GA二联核苷酸组合方式,在肝癌中所占比例为37.1%和40%。最后,肿瘤组织中APE1酶处理后,HBV ccc DNA水平明显下降(1 011 copies/μl vs.501.8 copies/μl,P=0.058)。结论:HBV ccc DNA水平在癌组织中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可能与癌组织中HBV ccc DNA发生大量GA突变及形成的AP位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序列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组织中HBVDNA的原位检测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素霞 邹万忠 张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检测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组织中的分布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针对HBV全基因组的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及原位PCR研究 ,对 45例肾炎病人肾组织中的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肾组织HBV抗原阳性... 目的 :检测HBVDNA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组织中的分布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针对HBV全基因组的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及原位PCR研究 ,对 45例肾炎病人肾组织中的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肾组织HBV抗原阳性的 38例标本中 ,肾组织HBVDNA的检出率为 71% (2 7/38) ;其中 ,HBV相关肾炎HBVDNA的阳性率为 73% (19/2 6 ) ,IgA肾病及狼疮肾炎伴HBV抗原沉积病例HBVDNA的阳性率为 6 7% (8/12 )。原位杂交显示HBVDNA以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分布为主 ;原位PCR方法可使阳性信号增强 ,并可见HBVDNA在部分肾小管细胞胞核、肾小球上皮细胞及系膜细胞的胞核和胞浆以及肾小球基底膜内均有分布。结论 :HBV在肾组织内存在感染及复制 ,其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组织 HbV-dna 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石蜡包埋肝组织中HBV cccDN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佳琪 钟彦伟 +5 位作者 任晓强 邹正升 刘树红 刘学恩 赵景民 徐东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建立慢性乙肝患者微量石蜡包埋肝组织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37例慢性乙肝患者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肝组织为研究对象,提取肝组织HBV DNA,经不降解质粒的ATP依赖的DNA酶(PSAD)消化后,利用滚环扩增加跨缺口实... 目的建立慢性乙肝患者微量石蜡包埋肝组织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37例慢性乙肝患者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肝组织为研究对象,提取肝组织HBV DNA,经不降解质粒的ATP依赖的DNA酶(PSAD)消化后,利用滚环扩增加跨缺口实时荧光PCR扩增技术检测肝组织中HBV cccDNA含量,以β-actin为内参照。通过已知浓度的模板DNA进行梯度稀释鉴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并对该方法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检测。应用该方法分析37例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与血清总HBV DNA、肝组织总HBV DNA的关系,以及肝组织HBV cccDNA和HBV DNA与血清HBeAg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成功建立了微量石蜡包埋肝组织HBV cccDNA的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HBeAg阳性者肝组织中ccc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HBV cccDNA水平与血清总HBV DNA水平(R2=0.48,P=0.042)及肝组织总HBV DNA水平(R2=0.63,P=0.001)呈正相关。结论该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定量检测微量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的HBV cc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环状 核酸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与HBV DNA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温怀凯 余坚 +2 位作者 李小永 陶洪群 张信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2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LP水平及HBV DNA载量。结果:HBV-LP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变化相...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与HBV DNA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2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LP水平及HBV DNA载量。结果:HBV-LP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r=0.949);不同模式的HBeAg血清中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BV-LP水平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复制程度,是判断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病毒/血液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血液 肝炎抗原 乙型/血液 HbVdna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1.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epG2细胞后HBV cccDNA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蔚芳 刘志华 +1 位作者 杨洁 骆抗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74-1375,1378,共3页
目的研究Ad-1.2HBV感染HepG2细胞后HBV的复制情况。方法携带1.2拷贝HBVDNA的腺病毒体外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的动态表达;利用质粒抽提试剂盒提取细胞内cccDNA,经绿豆核酸酶处理后,用特异引物进行实... 目的研究Ad-1.2HBV感染HepG2细胞后HBV的复制情况。方法携带1.2拷贝HBVDNA的腺病毒体外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的动态表达;利用质粒抽提试剂盒提取细胞内cccDNA,经绿豆核酸酶处理后,用特异引物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Ad-1.2HBV感染HepG2细胞后,可有效表达HBsAg及HBeAg;感染后第1天即可在细胞内检出cccDNA,第4天达到高峰。结论Ad-1.2HBV感染细胞,可作为抗病毒药物筛选和评价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dna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HBV DNA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陆建荣 蒋文 薛建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 ) 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与 e抗原及 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错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分析及荧光定量 PCR(FQ- PCR)对 10 5例血清 HBV DNA阳性 HBV感染者进行 HBV...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 (HBV ) 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与 e抗原及 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错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分析及荧光定量 PCR(FQ- PCR)对 10 5例血清 HBV DNA阳性 HBV感染者进行 HBV BCP基因变异及 HBV DNA定量测定。结果 :BCP变异组 HBe Ag阴性率为 84 .4 % (5 4 / 6 4 ) ,非 BCP变异组为2 6 .8% (11/ 4 1)。 BCP变异组 HBV DNA含量在 HBe Ag+ 病例 (10 8.79± 0 .85vs 10 7.4 8± 0 .39copy/ ml,P <0 .0 1)及 HBe Ag- 病例(10 8.0 5± 1 .1 6 vs10 6 .55± 0 .91 copy/ ml,P<0 .0 1)中均较非 BCP变异组高。结论 :HBV BCP变异在下调前 c/ c基因表达的同时可能促进 HBV复制 ,对 HBs Ag+ / HBe Ag- 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 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 H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 基因变异 HbCAG HbV dna 荧光定量PCR法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联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斌 黄汉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serum markers,HBV-M)、HBV DNA载量和反映肝损伤的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同济医院4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HBV-M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serum markers,HBV-M)、HBV DNA载量和反映肝损伤的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同济医院4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HBV-M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定量检测;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采用紫外连续监测法检测。结果 HBsAg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ALT异常比例(>41U/L)和AST异常比例(>35U/L)之间均无关联性(均P>0.05);HBeAg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和ALT异常比例之间均无关联性(均P>0.05),但与AST异常比例有关联,关联程度不密切(r=0.21,P<0.01);抗-HBe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和AST异常比例之间有关联性,但关联程度不密切(r=0.16,P<0.05;r=0.19,P<0.01),与ALT异常比例之间无关联性(P>0.05);抗-HBc的含量与HBV DNA载量、ALT异常比例和AST异常比例之间均有关联性,但关联程度不密切(r=0.25,P<0.01;r=0.29,P<0.01;r=0.29,P<0.01);HBV DNA载量的对数值与ALT和AST呈正相关,但线性相关程度较弱(r=0.24;r=0.29)。结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和HBV DNA定量检测,二者相互补充但不能取代,同时联合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更有助于了解肝组织的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 dna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詹爱琴 杜美玲 +8 位作者 左维泽 程丽 朱庆峰 季榕 买力坎木 程光海 居马百克 谢松松 张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8期3439-344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慢性HBV感染者100例,其中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CHBLM)组43例、...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慢性HBV感染者100例,其中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CHBLM)组4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2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组30例;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36例为健康对照(H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HBV-DNA载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水平。外周血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CHBLM、LC、CSHB组的HBV-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4,P<0.05);两两比较显示,CHBLM组与L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LM、LC、CSHB、HC组的Tre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18,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LM、LC、CSHB组外周血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8、0.697、0.544,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Treg水平增加,Treg水平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提示Treg在慢性HBV感染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抑制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与HBV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HbV-dna H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中HBV-cccDNA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晓燕 孙永红 +5 位作者 陈星星 高霞 宋元春 赛依帕 刘璟 袁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6-1262,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中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 (HBV-cccDNA)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患儿肝肾功能、肾组织中HBV抗原的检出、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影响,评价HBVcccDNA水平检测对HBV-GN患儿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 目的:分析血清中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 (HBV-cccDNA)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患儿肝肾功能、肾组织中HBV抗原的检出、肝组织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影响,评价HBVcccDNA水平检测对HBV-GN患儿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9例HBV-GN初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所有患儿均接受肝脏和肾脏穿刺;选取肝功能正常HBV携带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PCR荧光分子信标技术检测患儿血清中HBV-cccDNA水平,HE染色检测患儿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肾组织中HBsAg、HBeAg和HBcAg检出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HBV-cccDNA水平检测在HBV-GN诊断中的价值。以HBV-cccDNA的Ax荧光值>21判定为阳性,反之判定为阴性,将HBV-GN患儿分为HBV-cccDNA阳性组(n=24)和HBV-cccDNA阴性组(n=15)。在抗病毒治疗后第2、4、8和12周时检测患儿血清中HBV DNA及HBV-cccDNA水平。结果:HBV-cccDNA阳性组患儿ALT和AST水平异常率、HBeAg和尿蛋白阳性率均高于HBV-cccDNA阴性组(χ~2=4.454,P=0.035;χ~2=5.912,P=0.022;χ~2=8.770,P=0.007)。HBV-cccDNA阳性和阴性组HBV-GN患儿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GN患儿肾脏活检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MN)为主,HBV抗原成分以HBeAg及HBcAg为主,HBV-cccDNA阳性组患儿HBeAg及HBcAg检出率明显高于HBV-cccDNA阴性组(χ~2=5.652,P=0.027;χ~2=12.523,P=0.001)。ROC曲线评价,HBV-cccDNA水平检测能有效鉴别观察组HBV-GN患儿和对照组患儿,AUC=0.804 (95%CI:0.709~0.883)。10例规范治疗且有完整追踪治疗资料的HBV-GN患儿在治疗第2周时其HBV-cccDNA水平明显降低,治疗至第12周时其中7例患儿HBeAg转阴,无蛋白尿、血尿症状,ALT和AST水平均正常;治疗无效的3例患儿血清中HBV-cccDNA水平均高于其余7例标本。结论:HBV-cccDNA高表达与HBV-GN患儿肝功能、蛋白尿及肾脏HBV抗原检出有密切关联,检测HBVcccDNA水平对儿童HBV-GN患儿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 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