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广西甘蔗株高生长发育研究
1
作者 陆思宇 匡昭敏 李莉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58-62,共5页
以桂柳05/136、桂糖42、桂糖44的新植蔗和宿根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甘蔗生长发育期间的株高变化,结合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甘蔗株高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甘蔗株高生长发育趋势呈单“S”形曲线,株高生长终极值与实... 以桂柳05/136、桂糖42、桂糖44的新植蔗和宿根蔗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甘蔗生长发育期间的株高变化,结合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甘蔗株高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甘蔗株高生长发育趋势呈单“S”形曲线,株高生长终极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Logistic拟合系数除桂糖44宿根蔗为0.95外,其余均大于0.98。因此,Logistic模型可准确预测甘蔗株高生长发育。通过拟合模型可确定甘蔗株高的发育时间节点,整个生长期可分为3个阶段:(1)伸长初期,即5月前,株高小,生长慢。(2)快速伸长期,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持续60.4~109.8 d,7月中旬至下旬增长最快,同一品种宿根蔗的起始时间均早于新植蔗,持续时间也更长,其中桂糖44起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最大相对生长速率最小(宿根蔗仅有1.46 cm/d);桂柳05/136起始时间最晚、持续时间最短、最大相对生长速率最大(新植蔗可达3.03 cm/d);桂糖42介于二者之间。(3)伸长后期,即9月后,株高生长渐趋缓慢乃至停止。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估甘蔗株高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植蔗 宿根蔗 株高 生长发育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异速生长模型和博弈论解析藏川杨主干动态生长的遗传调控机制
2
作者 危学达 王玉 +4 位作者 丁孟东 吴双 梁丹 叶梅霞 邬荣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4,共11页
【目的】高度与直径是树木生命历程中的2个重要生长性状,本文通过量化藏川杨主干高度和直径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这2个性状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模式,揭示藏川杨主干动态生长的遗传调控机制。【方法】基于异速生长模型和博弈论构建藏川杨高... 【目的】高度与直径是树木生命历程中的2个重要生长性状,本文通过量化藏川杨主干高度和直径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这2个性状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模式,揭示藏川杨主干动态生长的遗传调控机制。【方法】基于异速生长模型和博弈论构建藏川杨高度与直径性状的动态生长互作微分方程,利用系统作图构建藏川杨主干生长遗传解析的统计模型。进一步以藏川杨自然群体作为研究材料,调查其在温室内的生长动态数据,结合本群体的高通量分子标记数据,开展藏川杨的全基因组基因定位工作。【结果】藏川杨主干高度和直径的整体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拆分整体生长曲线发现,藏川杨主干的直径生长对高度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高度生长对直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所有藏川杨高度和直径的个体拟合优度>0.90,且2个性状拟合的残差均服从随机分布,说明使用广义Lotka-Volterra微分方程来拟合藏川杨高度和直径效果很好。基于功能作图方法共定位到78个显著位点,可注释到52个候选基因。以2号染色体上最显著的SNP为例,对藏川杨高度和直径进行遗传解析,发现该SNP的3种基因型(AA、AC、CC)具有相似的高度–直径相互作用模式。该SNP对整体生长、独立生长和依赖生长发挥了不同方式的遗传效应。对定位到的显著位点进行功能注释,可将这些位点所在的基因分为:与木质素/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与生长发育相关基因、与抗病抗逆性相关基因、与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这4类。【结论】结合异速生长模型和博弈理论的基因定位模型,可检测基因如何通过合作或竞争策略来调控藏川杨主干的大小,识别树干动态生长的过程和模式,相关模型也可为其他物种重要性状之间的深层次遗传解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川杨 博弈论 异速生长模型 高度 直径 数量性状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潜沔”地区杨树人工林胸径-树高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布凡 颜润芝 +3 位作者 何志杰 刘扬 刘伟 盛涛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10,65,共6页
以天门、潜江、仙桃地区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2022年在该地区选取48块样地进行每木检尺,共测量731株杨树的生长量情况,作为建模数据。利用R软件对胸径-树高模型进行拟合,选用9个常用的胸径-树高模型。根据决定系数(R^(2))、均方根... 以天门、潜江、仙桃地区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2022年在该地区选取48块样地进行每木检尺,共测量731株杨树的生长量情况,作为建模数据。利用R软件对胸径-树高模型进行拟合,选用9个常用的胸径-树高模型。根据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平均和(S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和Akaike信息量准则(AIC)6个评价指标来确定最优模型,同时以天门、潜江、仙桃地区2021年立地条件、初植密度基本一致的10个杨树人工林固定样地的胸径、树高数据为检验数据,检验最优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在1~9号模型中,4号拟合效果最佳,其模型表达式为H=1.0410D-0.0122D^(2),可以作为天门、潜江、仙桃地区杨树人工林胸径-树高基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胸径 树高 生长模型 天潜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然天山云杉林树高-胸径模型
4
作者 石宇晶 龚丽春 +2 位作者 魏健新 杨秋丽 巴比尔江·迪力夏提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4-53,65,共11页
为深入研究新疆天山云杉的胸径与树高之间的生长模型,填补相关研究空白,并为天山云杉林分的生长预测及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天山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30块样方,每块大小为25 m×25 m天山云杉林调查数据,通过选... 为深入研究新疆天山云杉的胸径与树高之间的生长模型,填补相关研究空白,并为天山云杉林分的生长预测及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天山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30块样方,每块大小为25 m×25 m天山云杉林调查数据,通过选用34种生长方程来构建天山云杉树高-胸径生长模型发现,研究表明逻辑斯蒂模型H2表达式为H=1.3+a/(1+b-1 D-c)和混合模型表达式为H=1.3+1/(a+b D-c)拟合效果最佳,调整后的R 2为0.862,RMSE为4.768 m,MAE为3.625 m,SSE为10839.76 m。此外,本研究引入海拔和坡度最为随机效应,构建了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比AIC、BIC和对数似然值发现基于海拔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效果较优,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天然林 立地因子 树高-胸径生长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新疆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及应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段劼 马履一 +2 位作者 贾黎明 侯雅琴 公宁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2,共6页
使用252块北京市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树高与年龄的关系,以双曲线式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编制出适用于该地区的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经χ2检验、落点检验和树高生长量检验后证明所编表合格;使用... 使用252块北京市低山地区油松人工林标准地资料,统计分析各标准地优势木平均树高与年龄的关系,以双曲线式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编制出适用于该地区的油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经χ2检验、落点检验和树高生长量检验后证明所编表合格;使用该表对252块标准地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63%的标准地立地质量处在中等水平;油松最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为阴坡厚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油松人工林 树高生长模型 立地指数表 卡方检验 落点检验 树高生长量检验 立地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chards多形地位指数模型研建新方法--参数置换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惠刚盈 张连金 +1 位作者 胡艳波 赵中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1-486,共6页
以杉木为例,探讨了基于导向曲线的Richards多形地位指数模型的研建新方法——参数置换法。研究发现:利用差分方程途径可以直接推导出全新的Richards多形地位指数模型。该模型在标准年龄较低(T=4 a)时能对优势高生长进行正确预估,并且其... 以杉木为例,探讨了基于导向曲线的Richards多形地位指数模型的研建新方法——参数置换法。研究发现:利用差分方程途径可以直接推导出全新的Richards多形地位指数模型。该模型在标准年龄较低(T=4 a)时能对优势高生长进行正确预估,并且其参数值与导向曲线的模型参数拟合结果非常接近。研究还进一步从绝对平均误差(MAE)、相对平均误差(MRE)、均方根误差(RMSE)、决定系数(R2)和修正决定系数(R2adj)等5个方面对导向曲线参数值替代非同形曲线的模型参数值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替代与否各指标间几乎无差异,亦即用导向曲线参数值直接替代非同形曲线的模型参数值是可行的。这一研究结果为在事先无地位指数表的情况下利用临时样地的年龄-树高调查数据或间隔数据进行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了可能,还为直接通过导向曲线实现多形地位指数建模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高生长模拟 导向曲线 Richards-多形模型 参数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动态预测及检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平 王玉涛 +1 位作者 马履一 郑聪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3,共4页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时,方程渐近参数受立地指数的影响,将立地指数作为方程自变量时,预测精度最高的是Mitscherlish方程;将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引入Korf理论生长方程中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其模拟精度R2达0.98;对两个模型进行χ2检验,发现观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对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进行精确预测,为油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树高生长模型 断面积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oboda树高生长模型及其在杉木人工林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惠刚盈 盛炜彤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7-40,共4页
简要介绍了德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B.Sloboda的树高生长模型。本研究将该方程应用于杉木人工林的优势高生长模拟中,获得良好的模拟效果。分析结果认为,用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拟合多形指数曲线,不会导致指数年龄时的树... 简要介绍了德国著名生物统计学家B.Sloboda的树高生长模型。本研究将该方程应用于杉木人工林的优势高生长模拟中,获得良好的模拟效果。分析结果认为,用Sloboda树高生长方程拟合多形指数曲线,不会导致指数年龄时的树高与指数级不符的矛盾,同时能确保拐点参数的生物意义,并且用非线型二乘法解方程参数时不需要做任何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高生长模型 杉木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man动态递归神经网络在树木生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永霞 冯仲科 杜鹏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03,共5页
该文充分考虑树木生长所特有的动态性、随机性和非线性,以及Elman动态递归模型的结构特点,获取北京山区油松解析木生长数据,分别建立了Elman型树木胸径生长和树高生长的神经网络动态模型.研究表明,Elman动态递归模型对非线性问题建模具... 该文充分考虑树木生长所特有的动态性、随机性和非线性,以及Elman动态递归模型的结构特点,获取北京山区油松解析木生长数据,分别建立了Elman型树木胸径生长和树高生长的神经网络动态模型.研究表明,Elman动态递归模型对非线性问题建模具有很好的拟和性和仿真性,其中,用于胸径生长建模时,其拟和精度达到99.45%,仿真精度达到99.42%;用于树高生长建模时,拟和精度达到97.30%,仿真精度达到97.29%,而且其拟和和仿真曲线均为"S"形,符合树木生长规律.进一步对Elman动态模型和常规BP静态模型比较发现,Elman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和性、预测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生长模型 Elman型胸径动态模型 Elman型树高动态模型 BP网络 非线性拟和 北京山区 油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落叶松树高生长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东升 孙晓梅 李凤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64,共5页
以辽宁省大孤家林场不同种和杂种落叶松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理查德基础模型构建非线性混合模型,考虑落叶松种和杂种之间的差异为随机效应,采用R软件进行模拟,选择模型收敛及其AIC和BIC值最小的混合模型作为最优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 以辽宁省大孤家林场不同种和杂种落叶松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理查德基础模型构建非线性混合模型,考虑落叶松种和杂种之间的差异为随机效应,采用R软件进行模拟,选择模型收敛及其AIC和BIC值最小的混合模型作为最优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树高生长数据的时间序列相关性,来提高拟合的精确度,并分析不同种及杂种间树高生长的差异性,以期为建立精细到种的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考虑种间效应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优于传统的回归模型方法,残差分布明显改善;ARMA(2,2)自回归误差结构矩阵模型在解释树高生长的时间序列相关性时不仅提高了混合模型的模拟精度,而且能够很好地表达连续观测数据间误差分布情况;因此混合模型提高了模型的精度和通用性,并且模型中每个参数都有特定的数学含义。通过参数分析得出随机因子对树高生长的影响程度,其中以日81×长白落叶松杂种树高生长表现最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种和杂种 树高生长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株高生长过程新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龙 王振凤 +2 位作者 郭忠升 郭满才 袁志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93-2103,共11页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的株高生长不随时间单调增加,在生长末期因生长动力小于生长阻力,株高随时间小幅度减小。采用宁夏固原上黄生态站柠条林的生长观测资料,以经典Logistic方程为基础,添加了生长阻力因素,建立了柠条林生长的改进模型...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的株高生长不随时间单调增加,在生长末期因生长动力小于生长阻力,株高随时间小幅度减小。采用宁夏固原上黄生态站柠条林的生长观测资料,以经典Logistic方程为基础,添加了生长阻力因素,建立了柠条林生长的改进模型,使得生长速率在生长末期出现负值;并以高密度柠条成林多年生长观测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连年生长模型。用数学建模和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其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较Logistic方程具有更高的拟合度和相关系数。建立的模型与传统生长方程不同,由于微分方程中引入了阻力因子,故生长曲线中存在极值坐标且不具有严格单调性。将多年的株高生长曲线综合到一个坐标系内后,新模型中位置参数a与内禀生长率b的比值随着生长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改进模型的生长顶点出现在8月,与柠条林株高的实际生长过程吻合;计算了新模型的生长顶点与生长期结束时的株高的差值,并将该值记为生长损失。由于柠条林的灌丛较为矮小,在越冬时干梢现象对株高的影响不可忽略,该过程导致生长方程中第二年初始点小于第一年最末点;在考虑了该现象后所建立的连年生长模型中,2002年和2003年干稍现象的终止点位于2月,与植物生长的节律吻合。本研究为描述半干旱区灌木林生长过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株高生长 过程模型 麦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秆竹高生长模型的比较及组合选择 被引量:6
12
作者 代全林 陈存及 +2 位作者 肖书平 陈东阳 董建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对 5种 S增长模型的比较及组合选择 ,结果表明 :S增长模型都具有单调性、渐近性和拐点 ,此特征能客观地反映诸多自然和经济规律 .通过一定的加权组合 ,用多个增长模型来反映 S变化过程 ,可以提高拟合的精度 ,多个模型的组合要优于... 通过对 5种 S增长模型的比较及组合选择 ,结果表明 :S增长模型都具有单调性、渐近性和拐点 ,此特征能客观地反映诸多自然和经济规律 .通过一定的加权组合 ,用多个增长模型来反映 S变化过程 ,可以提高拟合的精度 ,多个模型的组合要优于单个模型 .用加权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茶秆竹的高生长过程 ,在实际生产中可选择 yp2 或 yp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比较 组合选择 茶秆竹 高生长 S增长模型 模型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及EBLUP预测杉木树高生长过程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明初 孙玉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2-790,共9页
基于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15块标准地的30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标准木的解析数据,首先对5个生长方程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解析木数据构建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生长模型。以单... 基于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15块标准地的30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标准木的解析数据,首先对5个生长方程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解析木数据构建非线性混合效应树高生长模型。以单株树木作为随机效应,通过变换混合效应参数个数,利用R软件选择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最小,对数似然函数(Loglik)值最大的混合效应模型作为最优模型,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研究经验线性无偏最优预测法(EBLUP)预测树高生长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Weibull方程中,β1,β2和β3等3个参数都作为混合效应参数的模型模拟精度最高。观测次数相同时,延长观测间隔能够降低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观测间隔相同时,增加观测次数,预测精度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树高生长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经验线性无偏最优预测法 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习性大豆株高形成规律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振峰 赵彩桐 +3 位作者 李佳男 孙士祥 刘志华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3-42,共10页
选取不同生长习性大豆品种DN50、DN594和Charleston,按照20、35株·m-2两种密度盆栽种植,植株生长期间每天测量株高,利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并分析株高数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不同生长习性大豆不同密度处理条件下生长规律模型,... 选取不同生长习性大豆品种DN50、DN594和Charleston,按照20、35株·m-2两种密度盆栽种植,植株生长期间每天测量株高,利用Excel 2010软件统计并分析株高数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不同生长习性大豆不同密度处理条件下生长规律模型,明确不同生长习性大豆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高密度与低密度处理的大豆品种主茎生长发育规律一致,呈"慢-快-慢"S形曲线,前慢期持续时间长于后慢期,不同密度植株最大生长速率出现在同一时段。两种密度条件下株高发育曲线在生长发育前期几乎完全重合,而发育后期曲线分离,株高差异明显。因生长习性不同,不同品种株高生长速率曲线存在差异。不同生长习性大豆品种Logistic解析式曲线预测株高最大值差异明显,但3个品种不同密度处理下模型曲线均为"S"型,拟合情况良好,可为大豆田间管理和高产株型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株高 生长习性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柳苗高年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度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光华 宋玉民 +2 位作者 乔玉玲 于振旭 彭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5,51,共5页
以14个旱柳(Salix matsudana)品种的2根1干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对各品种苗高生长进程进行划分。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高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 以14个旱柳(Salix matsudana)品种的2根1干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对各品种苗高生长进程进行划分。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高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间4个气象因子组成一个灰色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气象因子对苗高生长量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大于0.950 0。根据方程的三阶导数将各品种苗高的年生长进程划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不同品种间苗高的速生点、速生期始期、速生期结束期和速生期持续时间差异较大,速生期时间最短。苗高生长量在不同时期差异显著,速生期生长量最大,占总生长量的比率为57.9%~59.4%。苗木的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相关,相关程度在不同气象因子间有差别,其中,气温影响最大,关联系数为0.813 0,日照时间影响最小,关联系数为0.775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品种 苗高 LOGISTIC方程 生长模型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势杉木成熟林胸径-树高生长曲线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姜鹏 韩璐 +1 位作者 梁文静 张绍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5-200,共6页
旨在研究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地区不同生长势杉木成熟林胸径-树高状况,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不同生长势杉木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获取杉木优势木、中庸木和被压木的胸径-树高实测数据,利用SPSS 19.0拟合3种不同生长势杉... 旨在研究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地区不同生长势杉木成熟林胸径-树高状况,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不同生长势杉木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获取杉木优势木、中庸木和被压木的胸径-树高实测数据,利用SPSS 19.0拟合3种不同生长势杉木成熟林的胸径-树高模型。建立杉木优势木树高的幂函数模型,ln(H)=0.891×D0.376;杉木中庸木树高的幂函数模型,ln(H)=0.669×D0.504;杉木被压木树高的幂函数模型,ln(H)=0.643×D0.542。结果表明,3种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都>0.910,D1.3能够很好解释各器官树高。对指导将乐地区杉木营林生产提供了疏伐选木的依据和抚育采伐开始及采伐强度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长势 杉木林 树高-胸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返青后株高模拟模型及生长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书钦 诸叶平 +4 位作者 刘海龙 李世娟 刘升平 张红英 高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0-675,共6页
小麦生长模拟模型对小麦生长管理调控、产量预测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有重要指导作用,针对小麦生长模拟模型和生长可视化不易实现的问题,以冬小麦品种衡观35、济麦22和衡4399为材料,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 小麦生长模拟模型对小麦生长管理调控、产量预测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有重要指导作用,针对小麦生长模拟模型和生长可视化不易实现的问题,以冬小麦品种衡观35、济麦22和衡4399为材料,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通过分析各品种冬小麦返青后株高和有效积温的定量关系,用Logistic方程构建了冬小麦返青后株高模拟模型,经数据检验,株高模拟模型绝对误差在0.01~2.72cm,根均方差(RMSE)在0.4~1.26cm,平均绝对误差(d_a)在0.36~1.11cm,平均绝对误差与实测值平均数的比值(d_(ap))在1.32%~3.46%,结果表明所建模拟模型精度较高,对不同品种冬小麦株高生长具有较好预测性。借助该模拟模型和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构造了不同品种、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冬小麦株高生长状态,逼真模拟冬小麦返青后株高动态生长过程,实现了不同品种冬小麦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生长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有效积温 株高模拟模型 生长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幅的杉木人工林胸径和树高参数化预估模型 被引量:19
18
作者 董晨 吴保国 张瀚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3,共9页
为了研究杉木生长与形态变量的关系,提高模型预估精度,本文根据福建省65块不同密度、林龄分布于6~35年的杉木人工林样地测量数据,选用了Richards理论方程,分别构建了杉木胸径和树高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论方程中参数与冠幅(CW... 为了研究杉木生长与形态变量的关系,提高模型预估精度,本文根据福建省65块不同密度、林龄分布于6~35年的杉木人工林样地测量数据,选用了Richards理论方程,分别构建了杉木胸径和树高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论方程中参数与冠幅(CW)的关系,建立两者间的关系函数;使用参数预估法构造胸径和树高的参数化预估模型,并对原模型和参数化模型进行模型检验、残差分析,讨论了冠幅与林木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胸径和树高Richards方程中,参数a与CW呈正比,参数b与CW呈反比,c则与CW呈现出类似正态分布的关系;与传统的理论方程相比,参数化模型提高了杉木胸径树高预估的精度。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能间接反映林分因子的状态,同时对于分析林木竞争、光合作用、模拟林木三维可视化等方面也提供了一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胸径 树高 冠幅 参数预估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干解析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萨如拉 徐加睿 +2 位作者 王智慧 张科 于宪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2,共5页
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建群种,其人工林资源的面积、蓄积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了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的有效补充。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简称林勘二院)提供的解析木原始数据,采用SPSSV19.0拟合树木生... 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建群种,其人工林资源的面积、蓄积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了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的有效补充。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简称林勘二院)提供的解析木原始数据,采用SPSSV19.0拟合树木生长方程,分别建立了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单木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对两个模型进行检验、评价,得到其回归系数(R^2)、均方误差(MSE)以及拟合效率(EF),结果均符合模型检验标准,证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估计性。最终确定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树高生长模型为H=22.588(1-e^-0.032t),胸径生长模型为D=26.94e-^9.8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 树高 胸径 生长模型 模型拟合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三次刈割苜蓿高度生长动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多立安 罗新义 +1 位作者 李红 王殿魁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1期55-60,共6页
对8种苜蓿在生长季内三次刈割各茬苜蓿高度生长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各连高度生长呈“S”型增长,并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确定了各茬苜蓿高度生长最大速度值和两个时间特征值.此外,不同茬次苜蓿高度生长速度呈明显差异... 对8种苜蓿在生长季内三次刈割各茬苜蓿高度生长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各连高度生长呈“S”型增长,并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确定了各茬苜蓿高度生长最大速度值和两个时间特征值.此外,不同茬次苜蓿高度生长速度呈明显差异,二茬苜蓿高度生长速度最快,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所用的时间最短;同一茬苜蓿高度生长速度在不同年度的差异不明显.该研究为苜蓿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高度生长动态 逻辑斯蒂模型 牧草 刈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