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赤玉土强冻胀特性提高重金属污染黏性土淋洗效率研究
1
作者 芮大虎 王嘉义 +2 位作者 张军 潘卫东 王淼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3-1381,共9页
冻融协同化学淋洗能够去除黏性土中重金属污染物,但是冻结过程中淋洗液摄入量少,存在淋洗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改善黏性土冻胀性增加水分迁移量以提高淋洗效率的思路,以重金属污染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选用强冻胀性赤玉土为掺料土,开展了... 冻融协同化学淋洗能够去除黏性土中重金属污染物,但是冻结过程中淋洗液摄入量少,存在淋洗效率低下的问题。利用改善黏性土冻胀性增加水分迁移量以提高淋洗效率的思路,以重金属污染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选用强冻胀性赤玉土为掺料土,开展了土柱冻融-淋洗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冻结条件下赤玉土的冻胀率为124.48%,其冻胀量和吸水量分别为黏性土的5.85倍和4.82倍,具有极强冻胀性;赤玉土对Pb、Cd吸附能力较弱,可以重复利用;掺入赤玉土后黏性土的冻胀量和吸水量显著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130.91%,113.39%;经3次冻融后,Pb、Cd去除率分别达到57.51%,66.77%,相较未掺入赤玉土组提升173.73%,113.94%。SEM试验表明冻融循环后赤玉土结构破碎严重且孔隙数量增加,有利于水分的迁移和储存。赤玉土作为掺料土提高冻融-淋洗效率的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易操作性和普适性,为季节冻土区重金属污染黏性土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玉土 冻融-淋洗 黏性土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的磷酸二氢钙、腐殖酸和粉煤灰施加方式优化
2
作者 焦仕雨 张箭 +2 位作者 丰土根 方浩宇 董海洲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8,66,共6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单一钝化剂往往只对单一重金属钝化效果明显,而对其他重金属的修复效果则不是很显著。利用腐殖酸、粉煤灰、磷酸二氢钙3种钝化剂复配对铅(Pb)、镉(Cd)污染土壤进行钝化修复,并探究不同钝化剂施加方式的钝化... 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单一钝化剂往往只对单一重金属钝化效果明显,而对其他重金属的修复效果则不是很显著。利用腐殖酸、粉煤灰、磷酸二氢钙3种钝化剂复配对铅(Pb)、镉(Cd)污染土壤进行钝化修复,并探究不同钝化剂施加方式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优化施加方式能有效提高Pb、Cd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轻度(Pb 1000 mg/kg,Cd 2 mg/kg)和中度(Pb 2000 mg/kg,Cd 4 mg/kg)污染土壤先添加磷酸二氢钙和腐殖酸养护3周,再添加粉煤灰养护1周钝化修复效果最好,重度(Pb 3000 mg/kg,Cd 6 mg/kg)污染土壤先添加磷酸二氢钙和腐殖酸养护1周,再添加粉煤灰养护3周钝化修复效果最佳。最佳施加方式还可以减少土壤酸化程度,并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3种钝化剂复配施加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与沉淀作用让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沉淀物,并生成致密光滑的涂层包裹住土壤颗粒,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活性,达到钝化重金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钝化 土壤污染 施加方式 钝化剂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矿物修复剂筛选及其对镉固持性能研究
3
作者 宋冰冰 邓武军 +7 位作者 曾婧滢 毕军平 何海军 于磊 朱瑞瑞 张建新 吕焕哲 秦迪岚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6,252,共7页
对湖南省14个产地、4类矿物材料的镉固持性能进行对比,优选出4种天然高效镉修复材料(宁乡县喻家坳的石灰石、湘潭县楠木冲的低品位锰矿石、桃源县马宗岭的膨润土和石门县新岗的海泡石)。4种天然矿物材料对镉的固持动力学速率从快到慢排... 对湖南省14个产地、4类矿物材料的镉固持性能进行对比,优选出4种天然高效镉修复材料(宁乡县喻家坳的石灰石、湘潭县楠木冲的低品位锰矿石、桃源县马宗岭的膨润土和石门县新岗的海泡石)。4种天然矿物材料对镉的固持动力学速率从快到慢排序为:膨润土>石灰石>海泡石>锰矿石。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吸附量随着镉初始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镉质量浓度不高于10.0 mg/L时,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吸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石灰石>膨润土>锰矿石>海泡石;镉质量浓度高于10.0 mg/L时,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吸附量从大到小排序为:膨润土>石灰石>锰矿石>海泡石。吸附行为均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膨润土、石灰石、锰矿石、海泡石对镉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9.38、14.51、9.67、5.27 mg/g。溶液pH=6~9时,各矿物材料对镉的去除效率排序为:石灰石>膨润土>锰矿石>海泡石。天然矿物材料对镉的固持效果与矿物的化学组分、初始镉质量浓度、pH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吸附剂 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 天然矿物 修复剂 吸附性能 固持性能 矿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淋洗剂和淋洗条件下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4
作者 孙涛 陆扣萍 王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污染土壤治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适用于受高浓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着重阐述了近年来不同淋洗剂以及淋洗条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并综述了不同淋洗剂对不同形态重金属淋洗效果,讨论了淋...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污染土壤治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适用于受高浓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着重阐述了近年来不同淋洗剂以及淋洗条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并综述了不同淋洗剂对不同形态重金属淋洗效果,讨论了淋出液的处理及淋洗剂的回收,同时介绍了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工程实践。指出在众多淋洗剂中以天然有机酸因低生态毒性和高降解性而最具有研究前景。应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选择最优条件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而在选择淋洗剂时,也应考虑其本身的生物降解性和生态毒性。无论哪种淋洗剂,均以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容易被淋出,而相对稳定的残渣态较难去除。本文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淋洗技术的研究方向,旨在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综述 土壤淋洗技术 土壤污染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淋洗效果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易龙生 王文燕 +3 位作者 陶冶 刘阳 温建 肖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1-707,共7页
以湖南水口山某铅锌选矿厂附近受Zn、Pb、Cu、Cd严重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振荡淋洗技术,研究了有机酸在不同浓度、时间和液固比条件下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和酒石酸对重金属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草酸的去除能力很低... 以湖南水口山某铅锌选矿厂附近受Zn、Pb、Cu、Cd严重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振荡淋洗技术,研究了有机酸在不同浓度、时间和液固比条件下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和酒石酸对重金属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草酸的去除能力很低;柠檬酸和酒石酸对Cd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为61.5%和55.25%。随着时间的增加,有机酸对重金属的去除效率逐步提高,8h效果最好。柠檬酸和酒石酸对重金属的去除能力均依次为Cd>Zn>Pb>Cu,柠檬酸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59.5%、49.33%、43.48%、26.25%,酒石酸对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58.75%、46.4%、35.86%、34.4%。实验还发现固液比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重金属 严重污染土壤 淋洗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弃地多金属污染土壤组合淋洗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董汉英 仇荣亮 +4 位作者 赵芝灏 邹泽李 张涛 仇浩 蔡信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6-1133,共8页
采用批量淋洗实验方法,对比了采用人工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和天然有机酸草酸(oxalic acid,OX)对工业废弃地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并采用不同浓度草酸和EDTA组合的两步淋洗法研究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最佳淋洗方式。结... 采用批量淋洗实验方法,对比了采用人工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和天然有机酸草酸(oxalic acid,OX)对工业废弃地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并采用不同浓度草酸和EDTA组合的两步淋洗法研究多金属污染土壤的最佳淋洗方式。结果表明,EDTA淋洗剂对土壤中Zn、Pb、Cu、Ni去除效果较好,而对Cr去除效果较差,实验条件下,EDTA对金属的去除率并未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相反,草酸对Cr去除效果较好,且去除率随着淋洗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对Zn、Cu、Ni的去除效果随着淋洗剂浓度增加而降低,对Pb的去除率非常低;采用先以0.20 mol L-1草酸提取2 h,再以0.01 mol L-1EDTA提取2 h的两步淋洗法可以达到对多金属同时去除,且对Zn、Cu、Cr、Ni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用草酸和EDTA,总去除率分别为Zn 75.21%、Pb 21.30%、Cu 59.81%、Cr 60.72%和Ni 62.10%,更为有意义的是两步淋洗法对非残渣态金属去除效果分别高达Zn 91.93%、Pb 57.75%、Cu 75.33%、Cr 73.94%、Ni 77.99%。利用不同化学淋洗剂对金属去除能力的差异进行组合的多步淋洗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去除工业废弃地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淋洗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淋洗 EDTA-Na2 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皂素溶液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被引量:21
7
作者 可欣 李培军 +2 位作者 尹炜 李晓军 孙铁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9-772,共4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皂素溶液浓度、pH值、淋洗时间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一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两个重要的参数Ce(反应达到平衡时重金属在液相中的浓度)和K(质量转移系数...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皂素溶液浓度、pH值、淋洗时间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一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两个重要的参数Ce(反应达到平衡时重金属在液相中的浓度)和K(质量转移系数)。结果表明:皂素溶液在质量浓度为3%、pH值为5.0-5.5、淋洗时间12 h的条件下能达到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最大去除率。去除率分别为Cd 93.5%,Pb 20.5%,Cu 8.64%,Zn 48.4%。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镉的质量转移系数最大,其次是锌,然后是铅,最后是铜。这一结果同时也说明了在土壤淋洗过程中,镉和锌最先达到质量转移的平衡状态,然后是铅和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淋洗 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和FeCl_3复合浸提修复Cd、Pb污染农田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玉姣 温雅 +3 位作者 郭倩楠 祝媛 董长勋 胡鹏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5-2342,共8页
采用振荡浸提方法,研究了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与Fe Cl3复合浸提对Cd、Pb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测定了浸提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和浸提液中常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柠檬酸(100 mmol·L-1)和Fe Cl3(20 mmol·... 采用振荡浸提方法,研究了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与Fe Cl3复合浸提对Cd、Pb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测定了浸提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和浸提液中常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柠檬酸(100 mmol·L-1)和Fe Cl3(20 mmol·L-1)复合浸提,对土壤中Cd、Pb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40.7%和20.9%,酒石酸(100 mmol·L-1)和Fe Cl3(20 mmol·L-1)复合浸提,对Cd、Pb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42.6%和16.5%,均高于相同浓度有机酸、Fe Cl3单独浸提的去除效率。有机酸-Fe Cl3对重金属的去除率随p H值升高而减少。液固质量比为5∶1、浸提时间为24 h、浸提3次比较适宜;有机酸-Fe Cl3对Cd的去除主要是交换态(77.3%~79.8%)和铁锰氧化态(86.7%~87.0%),有机结合态几乎没有变化;对Pb的去除主要是铁锰氧化态(70.0%~70.8%)和有机结合态(58.8%~66.0%),交换态显著增加至24.2%~24.5%,Cd、Pb碳酸盐结合态几乎消失,残渣态无变化。污染土壤中的Pb经过多次浸提,去除率可显著提高,连续3次浸提达到47.0%~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FECL3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复合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化学淋洗法协同修复重金属Cd和Pb污染黏性土 被引量:11
9
作者 芮大虎 武智鹏 +3 位作者 武迎飞 陈雪 刘剑飞 丁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99-205,共7页
针对质地黏重、低渗透性黏性土的淋洗效率低下,该文提出冻融协同化学淋洗的修复方案,并以某冶炼厂受Cd、Pb污染场地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选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EDTA)为淋洗剂,进行了冻融-... 针对质地黏重、低渗透性黏性土的淋洗效率低下,该文提出冻融协同化学淋洗的修复方案,并以某冶炼厂受Cd、Pb污染场地黏性土为研究对象,选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EDTA)为淋洗剂,进行了冻融-淋洗土柱的实证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反复冻融(冻胀-吸水、融沉-排水)破坏土体颗粒原有结构,有助于淋洗液与污染物充分接触,淋洗效果明显,经7次冻融后,Cd、Pb去除率分别达到77.24%、37.78%。采用改进的BCR(European Communities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土柱中Cd、Pb的赋存特征,经7次冻融后,土壤中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残渣态结合的Cd质量分数较淋洗前分别降低了41.46%、63.02%、26.33%,而土壤中可还原态和残渣态结合的Pb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32.32%、67.36%。冻融协同化学淋洗修复技术的淋洗剂用量远小于传统淋洗法,为今后利用寒区冻融交替现象,大规模对季冻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异位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冻融循环 化学淋洗 污染黏性土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络合剂聚天冬氨酸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26
10
作者 方一丰 郑余阳 +1 位作者 唐娜 蔡兰坤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7-240,共4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淋洗技术可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其中络合剂的选择是达到安全、有效修复效果的关键。聚天冬氨酸(PASP)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文章选择PASP作为重金属的络合剂,研究其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淋洗技术可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其中络合剂的选择是达到安全、有效修复效果的关键。聚天冬氨酸(PASP)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文章选择PASP作为重金属的络合剂,研究其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PASP对金属离子Cd、Zn和Ca均有较好的提取率,均超过50%,并且络合剂/重金属的摩尔比越高,提取效果越好,受pH的影响就越少,提取速率开始比较快,而后趋于平缓。在PASP络合物的形态分布中,在pH较低阶段,PASP-Cd络合物所占的比例较大,随着pH的升高,PASP-Zn和PASP-Ca的比例增加,同时微生物对聚天冬氨酸的降解作用对治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PASP可作为环保型的络合剂,达到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土壤污染 重金属 淋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冻融与淋洗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芮大虎 武迎飞 +2 位作者 陈雪 杨健辉 伊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6-293,共8页
土壤淋洗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可广泛应用和彻底治理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方法,但因黏质土壤的低渗透性、较大颗粒比表面积对重金属离子所具有的强烈吸附作用,影响水或淋洗剂在土壤中的混合传质,导致淋洗效果不佳。利用人工冻结方法,通过未冻... 土壤淋洗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可广泛应用和彻底治理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方法,但因黏质土壤的低渗透性、较大颗粒比表面积对重金属离子所具有的强烈吸附作用,影响水或淋洗剂在土壤中的混合传质,导致淋洗效果不佳。利用人工冻结方法,通过未冻土侧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和冻融循环重构土粒结构提高渗透性的原理,再结合化学淋洗方法,对铅、镉污染的黏性土壤进行了修复试验。结果表明,土体经反复冻融后会破坏土体颗粒原有结构,从而有助于淋洗液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因而提高了淋洗效率,为利用自然冷能对季冻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黏性土壤 重金属污染 淋洗剂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剂强化下新疆杨对干旱区Pb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诚 南忠仁 +2 位作者 胡亚虎 雒焕章 王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40-2344,共5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EDTA、EGTA和柠檬酸(CA)3种螯合剂强化下新疆杨对干旱区农田土壤中Pb的吸收和富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与不投加螯合剂的对照相比,螯合剂的投加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水提态Pb的含量,其活化效果表现为EDTA>EGTA>CA,...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EDTA、EGTA和柠檬酸(CA)3种螯合剂强化下新疆杨对干旱区农田土壤中Pb的吸收和富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与不投加螯合剂的对照相比,螯合剂的投加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水提态Pb的含量,其活化效果表现为EDTA>EGTA>CA,但螯合剂并未对杨树地上部分生物量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3种螯合剂均显著提高了杨树根中Pb的含量,其增幅达59%~87%,其中以9mmol·kg-1EDTA处理下增幅最大;3种螯合剂均未显著提高杨树树干中Pb的含量,但在EDTA的2个投加水平(3、9mmol·kg-1)作用下,杨树叶中Pb的含量和对照相比则显著增加,其增幅分别为125%和332%。Pb主要积累在杨树根部,3种螯合剂处理下杨树根中Pb的积累量占杨树总Pb积累量的比例由对照的88%增至94%~98%。总体而言,EDTA相比于EGTA和CA,更有助于杨树对土壤中Pb的吸收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螯合剂 植物修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对水稻的影响 被引量:56
13
作者 陈怀满 郑春荣 +1 位作者 王慎强 涂从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40,共6页
采用人工污染土壤、尾矿砂、污泥等不同载体的污染源来模拟土壤污染 ,研究其对水稻生长、吸收养分和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污染载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不同 ,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人工污染土壤 >尾矿砂 >污泥 >尾矿砂 ... 采用人工污染土壤、尾矿砂、污泥等不同载体的污染源来模拟土壤污染 ,研究其对水稻生长、吸收养分和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污染载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不同 ,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人工污染土壤 >尾矿砂 >污泥 >尾矿砂 +污泥。不同污染载体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亦不同 ,以纯化学试剂的形式添加到土壤中的重金属最易被提取出来 ,植物从中吸收的Cu、Zn、Pb、Cd最多 ,而从以污泥为污染载体的土壤中吸收的Zn、Pb、Cd最少。研究表明 ,用添加纯化学试剂的方法来模拟污染土壤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是可行的 ,确定土壤负载容量是安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土壤污染 水稻 化学试剂 尾矿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重金属稳定化复配固化剂研发与验证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寅明 李春萍 +3 位作者 战佳宇 刘鹏飞 李瑞 黄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共15页
文章以工业废渣、矿物材料和磷酸盐材料为基础材料,逐步开展单一重金属稳定化实验(实验Ⅰ)、复合重金属稳定化实验(实验Ⅱ)及污染土壤重金属稳定化验证实验(实验Ⅲ)。实验Ⅰ中,工业废渣稳定效果最佳,对重金属Pb、Zn、Cd的去除率均超过9... 文章以工业废渣、矿物材料和磷酸盐材料为基础材料,逐步开展单一重金属稳定化实验(实验Ⅰ)、复合重金属稳定化实验(实验Ⅱ)及污染土壤重金属稳定化验证实验(实验Ⅲ)。实验Ⅰ中,工业废渣稳定效果最佳,对重金属Pb、Zn、Cd的去除率均超过93%;工业废渣与重金属溶液反应后的上清液p H值升高明显,平均增幅5左右。实验Ⅱ中,复配固化剂可实现对重金属Pb、Zn、Cd的同时去除,Pb、Zn和Cd的去除率分别为88.29%~99.95%、40.73%~99.46%和14.80%~98.35%;复合重金属溶液与药剂反应后,除S13~S16组外,上清液pH值略升高;不同比例复配固化剂对复合溶液重金属的去除率有所差异,沉淀中矿物种类和衍射峰强度略有差异;Cd2+倾向于与PO43-形成沉淀,复配固化剂和重金属生成一系列在中性环境难溶或者微溶于水的沉淀;与实验Ⅰ产物特征相比,复配固化剂与复合重金属反应后无明显的羟基硝酸铅矿物相生成。实验Ⅲ中,1#固化剂对土壤的p H值改变较小,2#固化剂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固化效果优于1#固化剂;对所挑选的3种重金属的固化效率均高于85%的试块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试块中重金属固化效果明显,但残渣态比例偏小;1#固化剂适合于中性和近中性的土壤,2#固化剂适合于偏酸性或酸性土壤,可同步实现调节土壤pH和稳定化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土壤 稳定化 工业废渣 复配固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淋洗剂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晓方 韩玮 +2 位作者 赵国慧 张桂香 何秋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86-1493,共8页
以重金属污染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EDTA和混合试剂(EDTA、GLDA、柠檬酸)7次淋洗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赋存形态等的变化,并在淋洗后的土壤中种植三季作物。通过分析各季作物生物量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金属含... 以重金属污染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EDTA和混合试剂(EDTA、GLDA、柠檬酸)7次淋洗后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赋存形态等的变化,并在淋洗后的土壤中种植三季作物。通过分析各季作物生物量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金属含量,评价其农用价值,以期达到多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及安全农用目的。结果表明:与EDTA处理相比,混合试剂(MC)对土壤中Cd、Pb、Cu和Zn也有较好的去除率,分别为44.30%、28.78%、26.44%和11.49%,且第二次淋洗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最高;此后重金属的去除率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持续降低。淋洗处理降低了小白菜生物量,提高了小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金属含量。与对照相比,淋洗处理玉米的生物量差异不显著,然而玉米地上部Cd、Pb和Zn含量显著降低,所有处理两季玉米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研究表明,与EDTA处理相比,MC处理土壤重金属乙酸铵提取态含量较低,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小,是一种修复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较为温和的淋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淋洗 重金属污染土壤 混合试剂 玉米 小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对Pb-Zn复合污染土壤的洗脱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乔洪涛 赵保卫 +2 位作者 刁静茹 钟金魁 马锋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1-1938,共8页
为了探究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洗脱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振荡洗脱法研究了新型螯合型表面活性剂LED3A(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盐)对Pb—Zn复合污染土壤的洗脱作用,并重点分析了洗脱时间、P(LED3A)、洗脱... 为了探究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洗脱效果,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振荡洗脱法研究了新型螯合型表面活性剂LED3A(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盐)对Pb—Zn复合污染土壤的洗脱作用,并重点分析了洗脱时间、P(LED3A)、洗脱温度等因素对洗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LED3A洗脱Ph—Zn复合污染土壤的最佳质量浓度为7.0g/L、洗脱时间为7.0h.洗脱平衡时间随P(LED3A)的增加而缩短,洗脱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孔隙扩散为LED3A对Pb和Zn洗脱速率的控制过程,但内扩散并非唯一的洗脱速率控制机制.等温平衡洗脱试验结果显示,洗脱温度升高有利于LED3A配位污染土壤中的Pb和Zn,LED3A对重金属的洗脱过程为吸热过程.Pb、Zn的BCR形态分级结果显示,LED3A对酸可提取态Pb、Zn的去除率最大,分别达到79.87%、72.51%;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余态Pb的去除率分别为31.82%、18.83%、2.30%,相应形态Zn的去除率分别为21.81%、17.60%、26.22%;对比洗脱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可知,最易释放和被生物利用的酸可提取态Pb和Zn的质量分数所占比例明显降低,不易或不能被生物利用的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Ph和Zn的质量分数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研究显示,LED3A洗脱不仅能够去除污染土壤中一定量的重金属,同时可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对环境的潜在危害,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型表面活性剂 洗脱作用 重金属污染土壤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性土壤中重金属的洗涤效果初探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洁 王旌 +1 位作者 李佳怿 李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94-298,共5页
利用三氯化铁(FeCl_3)、草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3种淋洗剂对典型高粘性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淋洗处理,考察淋洗剂浓度、淋洗时间和淋洗次数对重金属去除效率的影响。当浓度为0.1 mol/L时,Fe Cl3对土壤中Cu、Pb、Zn、Ni和Cr的去除率分别... 利用三氯化铁(FeCl_3)、草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3种淋洗剂对典型高粘性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淋洗处理,考察淋洗剂浓度、淋洗时间和淋洗次数对重金属去除效率的影响。当浓度为0.1 mol/L时,Fe Cl3对土壤中Cu、Pb、Zn、Ni和Cr的去除率分别为63.4%、22.8%、17.5%、37.9%和10.0%,草酸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52.7%、0%、19.6%、20.6%和3.3%,SDS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2.8%、13.6%、2.5%、9.8%和10.2%。重金属的去除率在1 h内即达到相对平衡,重金属的淋洗去除作用在4 h内随着时间的增加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淋洗3次后,Fe Cl3可以去除土壤中超过95%的Cu和Ni,对于Pb的去除率也较高,超过70%,草酸对Cu和Zn具有良好的去除效率,SDS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粘性 重金属 污染土壤 土壤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淋洗剂对污染土壤中Cd、Pb、Zn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珍珠 杜葱远 +2 位作者 王果 李英曲 林晓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9,共6页
以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的Cd、1Pb、Zn复合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HCl、柠檬酸和Na_2-EDTA 3种淋洗剂对Cd、Pb、Zn的去除效果。淋洗剂浓度梯度设置为0.02~0.16 mol/L,淋洗5次。结果表明,HCl淋洗剂的适宜浓度和淋洗次数分别为0.10 mol/L... 以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的Cd、1Pb、Zn复合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HCl、柠檬酸和Na_2-EDTA 3种淋洗剂对Cd、Pb、Zn的去除效果。淋洗剂浓度梯度设置为0.02~0.16 mol/L,淋洗5次。结果表明,HCl淋洗剂的适宜浓度和淋洗次数分别为0.10 mol/L和2次;柠檬酸为0.08 mol/L和2次;Na_2-EDTA为0.02 mol/L和1次。对3种淋洗组合的淋洗效率、淋洗成本和二次污染风险等的综合比较表明,对Cd、Pb、Zn复合污染土壤,采用0.1 mol/L的HCl为淋洗剂,淋洗2次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淋洗、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土壤淋洗 重金属 污染土壤 H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螯合剂诱导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席梅竹 白中科 赵中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共6页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原位绿色修复技术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最具有推广价值的超积累植物因生物量低、生长缓慢、对重金属的积累具有专一性等缺点,大大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尤其是复合重金属污...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原位绿色修复技术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最具有推广价值的超积累植物因生物量低、生长缓慢、对重金属的积累具有专一性等缺点,大大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尤其是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方面的推广应用。利用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的普通植物借助其它技术辅助的联合植物修复便成了有效可行的替代途径和研究焦点。近年来,金属螯合剂诱导的化学-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螯合剂诱导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修复机理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项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给予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螫合诱导植物修复 非生物可降解螯合剂 生物可降解螯合剂 修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淋洗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可欣 李培军 +2 位作者 张昀 李润东 张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289-291,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酒石酸淋洗前后污染土壤过程中镉、铅、铜、锌四种重金属离子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具有不同的环境风险,淋洗前土壤中镉主要以交换态形式存在,铅主要分布在残余态中,锌主要分布在氧化物结合态和...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酒石酸淋洗前后污染土壤过程中镉、铅、铜、锌四种重金属离子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具有不同的环境风险,淋洗前土壤中镉主要以交换态形式存在,铅主要分布在残余态中,锌主要分布在氧化物结合态和残余态中,铜主要分布在有机态和残余态中。酒石酸淋洗能有效去除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氧化物结合态部分重金属,从而大大降低了原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分级 酒石酸淋洗 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