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通过激活HSF1/HSP70通路改善绵羊冻融精液质量
1
作者 张健 海尔汗 +2 位作者 张建军 李博渊 张家新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19-2229,共11页
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在绵羊精子冷冻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使用6头2~4岁健康的成年湖羊精液,检测冷冻解冻后的精子活力、质膜和顶体完整性、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和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及精子HSP70、HSF1及p... 旨在探讨谷氨酰胺在绵羊精子冷冻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使用6头2~4岁健康的成年湖羊精液,检测冷冻解冻后的精子活力、质膜和顶体完整性、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和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及精子HSP70、HSF1及pHSF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谷氨酰胺能够显著提高绵羊精子总活力(P<0.05)。5 mmol·L^(-1)谷氨酰胺组解冻后精子活力、质膜和顶体完整性、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α-酮戊二酸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了解冻后精子HSP70和pHSF1的表达(P<0.05),HSF1的抑制剂DTHIB抑制了这一过程,并显著降低了解冻后精子的总活力(P<0.05),通过外源补充HSP70蛋白可以抵消DTHIB的抑制作用,并显著降低DTHIB处理导致的精子总活力降低(P<0.05)。本研究通过检测绵羊解冻后精液的各质量参数,发现谷氨酰胺可通过上调冷冻-解冻精子中HSF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提高HSP70蛋白的表达、保护线粒体功能,进而改善绵羊精子的冷冻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冷冻 谷氨酰胺 热休克蛋白70 热休克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heat shock protein Hsp70L1 activates dendritic cells and acts as a Th1 polarizing adjuvant 被引量:1
2
作者 WanT ZhouX ChenG AnH ChenT ZhangW LiuS JiangY YangF WuY CaoX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71-771,共1页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are reported to act as effective adjuvants to elicit anti-tumor and anti-infection immunity. Here, we report that Hsp70-like protein 1 (Hsp70L1), a novel HSP derived from human dendritic cel...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 are reported to act as effective adjuvants to elicit anti-tumor and anti-infection immunity. Here, we report that Hsp70-like protein 1 (Hsp70L1), a novel HSP derived from human dendritic cells (DCs), has potent adjuvant effects that polarize responses toward Th1. With a calculated molecular weight of 54.8 kDa, Hsp70L1 is smaller in size than Hsp70 but resembles it both structurally and functionally. Hsp70L1 shares common receptors on DCs with Hsp70 and can interact with DCs, promoting DC maturation and stimulating secretion of th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terleukin 12p70 (IL-12p70), IL-1beta,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 and the chemokines IP-10,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alpha (MIP-1alpha), MIP-1beta, and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 (RANTES). The induction of interferon-gamma-inducible protein 10 (IP-10) secretion by Hsp70L1 is not shared by Hsp70, and other 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clude more potent stimulation of DC IL-12p70, CC-chemokine, and CCR7 and CXCR4 expression by Hsp70L1. Immunization of mice with the hybrid peptide Hsp70L1-ovalbumin(OVA)(257-264) induces an OVA(257-264)-specific Th1 response and 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 that results in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E.G7-OVA tumor growth. The ability of Hsp70L1 to activate DCs indicates its potential as a novel adjuvant for use with peptide immunizations; the Hsp70L1 antigen peptide hybrid may serve as a more effective vaccine for the control of cancer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 heat Novel heat shock protein hsp70L1 activates dendritic cells and acts as a Th1 polarizing adjuv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基因对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景瑾 邵义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4,共7页
为了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对C57BL/6J-角膜混浊(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将前期研究并验证的siRNA-HSP70转染C57BL/6J(B6)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敲低HSP70基因,体外构建HSP70基因过表达载体转染B6-Co小鼠... 为了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对C57BL/6J-角膜混浊(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将前期研究并验证的siRNA-HSP70转染C57BL/6J(B6)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敲低HSP70基因,体外构建HSP70基因过表达载体转染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过表达HSP70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B6和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水平;Annexin V-FITC法检测B6和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水平,Transwell试验检测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显示,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转染HSP70基因过表达载体后,HSP70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极显著提高(P<0.01);siRNA-HSP70组B6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水平极显著低于siRNA-NC组(P<0.01),凋亡水平显著高于siRNA-NC组(P<0.05或P<0.01);pcDNA3.1-HSP70质粒转染组B6-Co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水平和细胞迁移能力均极显著高于pcDNA3.1-NC组(P<0.01),凋亡水平极显著低于pcDNA3.1-NC组(P<0.01)。结果表明,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转染过表达质粒后,HSP70基因表达显著提高,并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细胞凋亡;B6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中敲低HSP70基因表达后,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故HSP70表达水平显著影响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成纤维细胞 过表达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迁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尺蠖热激蛋白AcinHsp70基因的克隆、分子特性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龙 朱圣杰 +3 位作者 崔阔澍 路慧 王靖 郝雅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目的】克隆春尺蠖热激蛋白Hsp70基因,分析其理化性质与表达情况,探究该基因在春尺蠖应对外界不利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前期所测转录组数据(春尺蠖幼虫不同低温胁迫),克隆获取Hsp70基因,命名为AcinHsp70(GenBank登录号:OP750249)... 【目的】克隆春尺蠖热激蛋白Hsp70基因,分析其理化性质与表达情况,探究该基因在春尺蠖应对外界不利环境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前期所测转录组数据(春尺蠖幼虫不同低温胁迫),克隆获取Hsp70基因,命名为AcinHsp70(GenBank登录号:OP750249);利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Hsp70基因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测AcinHsp70基因在不同温度(-10、-5、0、5和25℃)胁迫中回温与不回温及4℃不同时间处理下的表达谱。【结果】春尺蠖AcinHsp70基因完整CDS序列全长1899 bp,编码633个氨基酸,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69.91 kDa,预测等电点为5.51。在N端均不含信号肽且无跨膜区。磷酸位点检测分别发现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位点24、26和8个;未发现糖基化位点。该蛋白的平均亲水性为-0.507,预测不稳定系数为33.19,故该蛋白属于亲水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其主要位于细胞质。序列一致性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春尺蠖与庆网蛱蝶(Melitaea cinxia)亲缘关系最近,序列一致性达92.91%。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不同温度(-10℃除外)胁迫下,AcinHsp70基因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回温后表达量显著上调。AcinHsp70基因表达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在4℃处理1 h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结论】AcinHsp70基因与春尺蠖应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密切相关,结果有助于揭示该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分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尺蠖 热激蛋白70 分子特性 低温胁迫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SGC-7901胃癌细胞生长及HSP70和EGF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向廷秀 陶小红 +2 位作者 姜政 王丕龙 谯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及HSP70和EGFR的影响。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透射电镜从形态变化上了解凋亡的发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SP70和EGFR的表达。结果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显...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及HSP70和EGFR的影响。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计数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透射电镜从形态变化上了解凋亡的发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SP70和EGFR的表达。结果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显示槲皮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槲皮素处理48 h后的IC50为14.12μmol/L。形态学检测显示出细胞凋亡的特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经10-2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经10μmol/L槲皮素处理的SGC-7901下调HSP70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论槲皮素能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能诱导SGC-7901发生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抑制增生与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HSP70和EGFR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胃癌细胞 凋亡 hsp70 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击死大鼠心脏超微结构及HSP70、HIF-1α表达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国忠 李瑞利 +4 位作者 冯国伟 毕海涛 王松军 丛斌 左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观察电击死大鼠心脏超微结构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是否能作为电击死法医学鉴定的依据。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击死组、死... 目的观察电击死大鼠心脏超微结构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是否能作为电击死法医学鉴定的依据。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击死组、死后电击组和对照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电击死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测心肌HSP70和HIF-1α的表达变化。结果电击大鼠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断裂,线粒体嵴和膜溶解消失,Z线、M线排列紊乱。HSP70和HIF-1α在电击死组呈强阳性表达,与死后电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70和HIF-1α在电击死组表达明显上调,有望作为电击死的诊断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电击伤 心脏 热休克蛋白70 低氧诱导因子-1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强迫游泳后海马中Hsp70的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彭淼 韩继阳 +3 位作者 朱宇章 毕波 金魁和 丁宝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6-328,后插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强迫游泳大鼠海马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 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只。实验组大鼠通过21天的应激刺激制作抑郁动物模型,此期间对照组大 鼠正常饲养。此后所有大鼠逐只进行急性强迫...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强迫游泳大鼠海马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 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只。实验组大鼠通过21天的应激刺激制作抑郁动物模型,此期间对照组大 鼠正常饲养。此后所有大鼠逐只进行急性强迫应激刺激。采用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组大鼠在 强迫游泳后2 h、6 h、18 h、24 h和48 h各时点海马神经元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接受 急性强迫游泳应激后,海马CA3区和齿状回(DG)内Hsp70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强迫游泳后显著降低(P<0.05)。 结论慢性应激使大鼠在急性强迫游泳应激后海马CA3区和DG内Hsp70的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慢性应激 强迫游泳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盐度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亚男 王辉 +3 位作者 罗明明 朱晓闻 刘志刚 杜晓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5-41,共7页
设定温度范围16~40°C,盐度范围10~50,采用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盐度对马氏珠母贝(P.fucata)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的综合效应并建立模型。采用方差分析(ANOVA)、决定系数等对实验所得回归方程... 设定温度范围16~40°C,盐度范围10~50,采用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盐度对马氏珠母贝(P.fucata)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的综合效应并建立模型。采用方差分析(ANOVA)、决定系数等对实验所得回归方程模型进行显著性及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温度的一次、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显著(p值<0.05);盐度的一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值>0.05),二次效应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影响极显著(p值<0.05);温度、盐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值>0.05)且温度的效应大于盐度的效应。经响应曲面分析法和优化,得到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在适宜的温度、盐度范围内呈峰值变化,在温度26.85°C、盐度29.39时,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达到最小值0.95,满意度达到99.36%。建立了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模型方程,其决定系数98.69%,矫正决定系数97.38%,预测决定系数91.42%,模型的拟合度极高,可用于预测马氏珠母贝外套膜Hsp70基因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热休克蛋白70 温度 盐度 相应曲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陆阿明 陆爱云 夏春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耐力训练组、中等强度耐力训练+大强度力竭运动组、大强度耐力训练组和大强度耐力训练+大强度力竭运动组...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耐力训练组、中等强度耐力训练+大强度力竭运动组、大强度耐力训练组和大强度耐力训练+大强度力竭运动组,耐力训练持续6周,力竭运动在最后1次耐力训练后次日进行,各组取材后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运动对CNS脑和脊髓6个部位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中等、大强度耐力训练组CNS各部位HSP70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力竭运动组CNS各部位HSP70表达水平均高于相应的耐力训练组,其中中等强度耐力训练+大强度力竭运动组表达增加最显著。结论:耐力训练是CNS各部位HSP70表达水平增加的重要诱导因素,运动强度的适应性改变是决定耐力训练后CNS各部位HSP70表达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表达 中枢神经系统 有氧运动 热休克蛋白70(hsp70) 耐力训练 中等强度 图像分析方法 CNS 适应性改变 训练组 运动组 SD大鼠 力竭运动 免疫组化 诱导因素 运动强度 对照组 训练后 表达量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柞蚕诱导型HSP70基因的克隆及热应激表达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微 李慧君 +6 位作者 王勇 孙影 李喜升 黄伶 肖红 姜义仁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1,共9页
研究柞蚕热休克蛋白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解析柞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柞蚕蛹脂肪体组织中克隆了2个热休克蛋白70基因Ap HSP70-1(Gen Bank登录号:KR821069)、Ap HSP70-2(GenBank登录号:KT2254... 研究柞蚕热休克蛋白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解析柞蚕对高温的应激反应机制。采用RTPCR技术从柞蚕蛹脂肪体组织中克隆了2个热休克蛋白70基因Ap HSP70-1(Gen Bank登录号:KR821069)、Ap HSP70-2(GenBank登录号:KT225460),2个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均为1 905 bp,编码634个氨基酸,蛋白质具有细胞质特征基序,推测为诱导型热休克蛋白,其序列N端为高度保守的ATPase功能域,C端为多肽结合功能域,是差异位点的主要分布区域。Ap HSP70-1和Ap HSP70-2蛋白之间的序列相似度为86.91%,二者与Ap HSC70蛋白序列的相似度分别为71.82%和70.14%。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高温(43℃)诱导后柞蚕蛹脂肪体组织中Ap HSP70-1、Ap HSP70-2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而Ap HSC70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不大;相对于Ap HSP70-2,正常环境下Ap HSP70-1在柞蚕蛹各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热激后被诱导表达。qRT-PCR检测高温(43℃)诱导处理后柞蚕蛹脂肪体组织中的Ap HSP70-2表达量上调了6.32倍,Ap HSP70-1的表达量上调了4.18倍。推测克隆的2个Ap HSP70基因在柞蚕应对热激胁迫的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热休克蛋白70 基因克隆 序列结构 高温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促进HSP70表达对免疫效应细胞杀伤肿瘤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石永进 虞积仁 +2 位作者 岑溪南 朱强 任汉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热疗通过促进乳腺癌药物敏感细胞株与多药耐药细胞株表达热休克蛋白 (HSP)70,提高免疫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开展基于热疗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IFNγ、CD3单抗、IL 1和IL 2等细胞因子诱导并扩增... 目的: 探讨热疗通过促进乳腺癌药物敏感细胞株与多药耐药细胞株表达热休克蛋白 (HSP)70,提高免疫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开展基于热疗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IFNγ、CD3单抗、IL 1和IL 2等细胞因子诱导并扩增免疫效应细胞。分别给予乳腺癌药物敏感株MCF7和耐受株MCF7 /ADR非致死温度热冲击 42℃ 1h,继续培养 4h, 24h, 48h后收获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上HSP70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靶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免疫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HSP70在两种靶细胞上的表达有差异,加热前MCF7 /ADR细胞HSP70表达明显高于MCF7,加热后 4h,HSP70在MCF7 /ADR表达提高了 6倍,在MCF7表达提高了 22倍,超过了耐药株。药物敏感株MCF7增殖的热抑制率低于耐药株MCF7 /ADR。热冲击前免疫效应细胞对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低于MCF7 /ADR细胞。热冲击后免疫效应细胞对MCF7的杀伤活性提高了 86. 23%,超过了对MCF7 /ADR的杀伤活性 (提高了 30. 32% )。结论: 热疗明显提高HSP70在乳腺癌药物敏感与耐受细胞系上的表达,增加了免疫效应细胞对这两种靶细胞的杀伤活性。HSP70在乳腺癌药物敏感与耐受细胞系上的差异性表达对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活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效应细胞 hsp70表达 MCF7/ADR细胞 热疗 杀伤肿瘤 多药耐药细胞株 流式细胞术检测 四甲基偶氮唑蓝 杀伤活性 药物敏感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诱导 细胞增殖活性 MCF7增殖 MCF7细胞 热休克蛋白 靶细胞 CD3单抗 差异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仁汤干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后HSP-70及IL-1β的变化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伦 黄紫锋 +3 位作者 刘友章 戈焰 罗露露 林传权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中医证侯变化,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价三仁汤干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CEG)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14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CEG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中医证侯变化,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价三仁汤干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CEG)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14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CEG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三仁汤干预4周,对照组予安慰剂干预4周。详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侯变化;应用实时免疫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胃黏膜HSP-70、IL-1β变化。结果:三仁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总有效率为84.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治疗前两组患者HSP70 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IL-1β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SP70 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βmRNA变化较治疗前比较,变化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血清HSP70及IL-1βmRNA较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仁汤可能通过诱导HSP-70表达,抑制IL-1β分泌从而发挥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白细胞介素-1β 三仁汤 脾胃湿热 慢性糜烂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谷氨酰胺、美托洛尔单独及合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抗凋亡和HSP70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文华 孙畅 +4 位作者 张颖 吴艳娜 温克 康毅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nicorandil,Nic)、谷氨酰胺(glutamine,Glu)、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三药联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抗凋亡能力和保护性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1假手术(Sham)组,...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nicorandil,Nic)、谷氨酰胺(glutamine,Glu)、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三药联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抗凋亡能力和保护性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1假手术(Sham)组,只实施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穿线;2 I/R组,实施LAD 30 min缺血/120 min再灌注程序(ischemia/reperfusion,I/R);3 Nic组;4 Glu组;5 Met组;6三药联用(NGM)组;7三药联用低剂量(NGML)组。药物预处理组则在执行I/R程序前30 min腹腔注射Nic、Glu和Met,三药的初始给药剂量均为1mg·kg-1。TUNEL(terminal de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凋亡指数衡量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以及保护性蛋白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 70)的表达情况。结果 I/R组中,缺血区的细胞凋亡率较高(36.9%±10.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Bcl-2/Bax值较低(0.14±0.08);与I/R组相比,药物预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凋亡相关蛋白表达Bcl-2/Bax值明显升高(P<0.01);与Sham组相比,I/R组的HSP70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I/R组相比,药物预处理组的HSP70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药物单用组相比,3药联用组的HSP70表达更高(P<0.01)。结论对于大鼠在体I/R损伤,三药联用组与药物单用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有所改善;保护性蛋白HSP70的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联合用药 抗凋亡 hsp 70 细胞凋亡率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中国分离株热休克蛋白Hsp70(Dnak)的全基因克隆及C末端基因的表达与免疫活性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媛 张建华 +2 位作者 王亮 乔祖建 辛九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是猪气喘病的病原。DnaK又称为热休克蛋白Hsp70,具有分子伴侣和免疫的作用。以MHP中国分离株Yin-1为模板,扩增了DnaK基因的全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测序。测序结果Yin-1株DnaK... 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是猪气喘病的病原。DnaK又称为热休克蛋白Hsp70,具有分子伴侣和免疫的作用。以MHP中国分离株Yin-1为模板,扩增了DnaK基因的全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测序。测序结果Yin-1株DnaK基因即Hsp70基因全长1 803 bp,编码600 aa,第631~633位TGA在支原体编码色氨酸而不是作为终止密码子。将该序列与多种致病支原体DnaK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发现Yin-1株与232株、J株、7 448株等MHP菌株的DNA同源性为99.3%~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9.2%~99.3%,而与非同种支原体的DNA和氨基酸同源性仅为64.5%~74.4%和59.3%~77%。这表明DnaK基因在种内高度保守,种间差异较大。以p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原核表达DnaK C末端大小为1 kb左右的基因,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它的免疫活性。原核表达得到大小为41 ku的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证实,纯化蛋白可与MHP阳性猪血清反应,具有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猪喘气病 伴侣蛋白DnaK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热应激对鲫鱼肝脏中HSP70 mR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苏岭 李绍戊 +3 位作者 王荻 刘红柏 卢彤岩 尹家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8期100-104,共5页
依据GenBank已公布的鲫鱼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和beta-actin mRNA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应激处理后不同恢复时期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中HSP70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诱导后肝脏... 依据GenBank已公布的鲫鱼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和beta-actin mRNA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应激处理后不同恢复时期鲫鱼(Carassius auratus)肝脏中HSP70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诱导后肝脏组织中HSP70 mRNA的表达量呈现时间依赖性,存在先升高后回落的趋势。在诱导后1h即有所升高,在4h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降低,至48h,表达量降至最初值。研究结果为鲫鱼HSP70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将HSP70用作鱼类生理状态的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半定量RT-PCR 热应激 hsp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姜灸对RA家兔不同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吴菲 杨涵棋 +4 位作者 张耀 杨慎峭 周海燕 钟振东 刘旭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1-803,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隔姜灸对实验性RA模型关节滑膜液、滑膜组织、下丘脑HSP70表达的影响,探索艾灸治疗实验性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按性别、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造模后第7天开始隔姜灸家兔"肾俞&qu... 目的:观察隔姜灸对实验性RA模型关节滑膜液、滑膜组织、下丘脑HSP70表达的影响,探索艾灸治疗实验性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按性别、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造模后第7天开始隔姜灸家兔"肾俞"、"足三里"穴,每日治疗1次,6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用Elisa法、S-P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液、滑膜组织及下丘脑HSP70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关节滑膜液、滑膜组织和下丘脑HSP70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关节滑膜液、滑膜组织和下丘脑HSP70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论:隔姜灸可明显诱导实验性RA动物相关组织的HSP70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隔姜灸 hsp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在放线菌素D所致肺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先领 刘伏友 +2 位作者 李桂源 胡春宏 马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9,共8页
为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首先采用免疫印迹检测经临床支纤镜确诊并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标本中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癌旁正常组织中HSP70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其次... 为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首先采用免疫印迹检测经临床支纤镜确诊并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标本中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癌旁正常组织中HSP70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其次,采用HSP70反义寡核苷酸阻断A549细胞中HSP70表达后,经MTT和Hoechst33258检测发现,HSP70下调能显著促进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ActD)所致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组与正义或随机寡核苷酸处理组比较P值均小于0.05.进一步构建HSP70真核重组质粒并瞬时转染A549细胞后,能显著增加A549细胞中HSP70表达,同时采用MTT和流式细胞术及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发现,HSP70过表达能显著抵消ActD所致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转染HSP70重组质粒组与转染空载体组相比P值小于0.05.上述结果提示,HSP70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的HSP70在降低肺腺癌细胞对ActD的敏感性及促进癌细胞增殖与抑制凋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肺腺癌 增殖 凋亡 A549细胞 放线菌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和吡虫啉对大豆蚜hsp70和hsc70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岚岚 朱明贺 +4 位作者 董天宇 赵奎军 曲忠诚 吕洋 韩晓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94,共8页
【目的】昆虫在高温或农药的胁迫下,通过高效表达热休克蛋白(HSP)等建立应激自我保护机制。本研究为从转录组水平上认识大豆蚜Aphis glycines在热应激和吡虫啉胁迫下hsp70和hsc70 mRNA表达分子机制,进而寻找自我保护应激反应中的薄弱环... 【目的】昆虫在高温或农药的胁迫下,通过高效表达热休克蛋白(HSP)等建立应激自我保护机制。本研究为从转录组水平上认识大豆蚜Aphis glycines在热应激和吡虫啉胁迫下hsp70和hsc70 mRNA表达分子机制,进而寻找自我保护应激反应中的薄弱环节,为大豆蚜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RAC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不同热激时间和热激后不同恢复时间及不同吡虫啉浓度对大豆蚜4龄若虫hsp70和hsc70的表达影响。【结果】37℃热激后,大豆蚜4龄若虫中hsp70表达量先上调,1 h时升至对照组的10.36倍(P<0.05),然后逐渐下降。同样热激后恢复时间的长短对大豆蚜若蚜中hsp70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热激处理后,大豆蚜若蚜中hsp70立即大量表达,表达量为对照组的8.78倍(P<0.05),随后表达量下降至对照组水平,而hsc70的表达量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大豆蚜若蚜受吡虫啉的胁迫时,其hsp70和hsc70的表达量受吡虫啉的浓度及胁迫的时间的影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具有明显的短期效应。【结论】吡虫啉诱导大豆蚜hsp70和hsc70表达量的上调;而热胁迫对hsp70和hsc70 mRNA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高温可以诱导hsp70的表达,但对hsc70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蚜 热休克蛋白 吡虫啉 热激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P70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忠人 王一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382-1383,共2页
目的:观察逆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P70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逆灸有效性和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①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0只,雄性,体重(250±20)g,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 目的:观察逆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HSP70表达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逆灸有效性和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①选用健康Wistar大鼠30只,雄性,体重(250±20)g,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肌缺血预处理组(IP组)、逆灸组,每组6只。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HSP70表达。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结果:逆灸"内关""膻中"穴可明显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型大鼠心肌组织中HSP70的表达,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与IP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逆灸与缺血预处理均可增加HSP70的表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造成的损伤,丰富了"治未病"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逆灸 hspTO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中期热暴露对大鼠子代宫内发育及胎盘HSP70、Bax、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永保 黄淑晖 +3 位作者 张俊明 罗勇 周群 刘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热暴露对大鼠胎盘和子代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受孕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暴露组,每组12只。对照组孕鼠孕期全程在23±1℃的环境中饲养,热暴露组大鼠受孕后先在23±1℃的环境中饲养,妊娠... 目的探讨孕中期热暴露对大鼠胎盘和子代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受孕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暴露组,每组12只。对照组孕鼠孕期全程在23±1℃的环境中饲养,热暴露组大鼠受孕后先在23±1℃的环境中饲养,妊娠第8~13天饲养温度调高至35±1℃,妊娠第14天回至23±1℃的环境中饲养。测量孕鼠不同妊娠时段的的体质量变化,在孕末期行剖腹取胎,检测仔鼠的数量、体质量、身长、尾长、外观、活/死胎数、胎盘质量及胎盘组织HSP70、Bax、Bcl-2等蛋白表达。结果热暴露组孕鼠孕末期体质量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值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热暴露组仔鼠的体质量、身长、尾长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仔鼠胎盘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热暴露组胎盘HSP70表达(HSP70/actin)和Bax/Bcl-2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热暴露会影响大鼠胎盘及子代宫内的生长发育,会诱发胎盘组织的热休克反应及加速胎盘组织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大鼠 胎盘 热休克蛋白70 凋亡 heat shock protein 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