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加热方式对牛肉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1
作者 昝博文 彭丛粤 +5 位作者 白婷 童光森 彭雨晴 肖毅 黄开正 李想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3,共10页
以不同处理方式牛肉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超声波辅助真空低温煮制、真空低温煮制、煮制和蒸制4种不同处理方式牛肉样品的理化性质、质构... 以不同处理方式牛肉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超声波辅助真空低温煮制、真空低温煮制、煮制和蒸制4种不同处理方式牛肉样品的理化性质、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方式牛肉的理化性质和质构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组别相比,真空低温煮制结合超声处理明显降低了牛肉蒸煮损失率、蛋白质含量、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有效减少了水分的流失。不同加热方式明显改变了牛肉的肌肉结构,其中真空低温蒸煮有助于维持牛肉肌纤维结构,而超声处理对肌纤维结构具有显著破坏作用。通过GC-MS从4种牛肉样品中共检出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10种醛类、9种醇类、8种烃类、6种酯类、3种酮类、2种醚类、1种酸类和3种其他类物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方式牛肉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共筛选出9种差异性风味物质,可作为区分不同加热方式牛肉样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加热方式 超声波处理 真空低温煮制 挥发性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研究
2
作者 赵乂鋆 王筱庐 +2 位作者 李泽涛 荆卓寅 赵俭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共11页
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效率的准确计算影响了压缩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目前计算压缩系统效率最常用的方法是温升法。而现有测温方法在气流温升不大于100 K,马赫数不大于0.5的气流小温升环境中的测温不确定度接近1 K。严重影响了测温精度,进... 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效率的准确计算影响了压缩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目前计算压缩系统效率最常用的方法是温升法。而现有测温方法在气流温升不大于100 K,马赫数不大于0.5的气流小温升环境中的测温不确定度接近1 K。严重影响了测温精度,进一步导致温升法计算的压缩系统效率精度不足。针对目前气流小温升校准中,校准精度不足,校准方法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以能量守恒和散热修正为基本思路的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将精度更高的二等标准铂电阻作为参考气流温度传感器,从风洞试验段出口前移至稳定段同一轴线上安装,对参考气流温度传感器进行壁面散热温损修正,分析得到气流小温升校准中参考气流温度传感器的不确定度为0.08 K。用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对被校气流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在校准后测试中,校准后的铂电阻气流温度传感器在马赫数0.398,温升约50 K的情况下,测温偏差在-0.075~-0.031 K之间,与不确定分析的结果相当,验证了气流小温升校准装置,校准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提高了气流温度传感器在小温升环境下的指示真实气流温度的能力,为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效率的准确计算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温度 小温升 校准方法 散热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定点氩的分子力场参数模拟优化方法
3
作者 贾会伦 刘思琦 +1 位作者 张海洋 高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为解决分子力场势能函数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Lennard-Jones参数难以准确求取的问题,以1990年国际温标所定义的低温固定点工质氩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势能参数-临界特性量效规律的分子力场Lennard-Jones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吉布斯系综蒙特卡... 为解决分子力场势能函数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Lennard-Jones参数难以准确求取的问题,以1990年国际温标所定义的低温固定点工质氩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势能参数-临界特性量效规律的分子力场Lennard-Jones参数优化方法。基于吉布斯系综蒙特卡罗方法,利用Trappe-ua和COMPASS两种力场对氩的气液相平衡开展了分子模拟研究,得到初步模拟结果。通过参数扰动法进行两势能参数对饱和气液相密度、饱和蒸气压和蒸发焓影响的定性分析,进一步通过定量分析构建了COMPASS力场势能参数与临界特性间的函数关系,将实验临界值代入确定了优化的COMPASS力场的Lennard-Jones参数。利用优化的参数重新编写力场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对于COMPASS力场而言,氩的饱和气液相密度、蒸气压及蒸发焓模拟精度显著提升,与Refprop 9.1软件计算值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由27%降到了18%,可为低温区其他固定点工质气液相平衡的分子力场Lennard-Jones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固定点 气液相平衡 吉布斯系综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罐内低冰点推进剂降温过程的数值研究
4
作者 魏对红 宋英恺 +1 位作者 谢龙 张鹏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4,共9页
为提高发动机试车系统可靠性,降低发动机试验中由于储罐内低冰点推进剂温度不均匀造成的试验误差,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储罐内低冰点推进剂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分析并讨论了储罐内推进剂在不同导热油入口流速下降温过程中的温度... 为提高发动机试车系统可靠性,降低发动机试验中由于储罐内低冰点推进剂温度不均匀造成的试验误差,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储罐内低冰点推进剂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分析并讨论了储罐内推进剂在不同导热油入口流速下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平均换热功率等。结果表明:在整个降温过程中,储罐内推进剂存在明显的温差,当入口流速为0.2 m/s时,储罐中顶部和底部温差最大可达到16.47℃;随着温度的降低,推进剂的自然对流换热减弱,且靠近盘管壁面的推进剂会发生凝固,导致推进剂与导热油间的换热热阻增加,降低了推进剂的降温速率;导热油和盘管内表面之间的强制对流换热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与0.05 m/s的入口速度相比,入口速度0.1 m/s和0.2 m/s工况下的平均功率分别增加了约50%和96.67%,但储罐内推进剂的温差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冰点推进剂 盘管换热器 温度均匀性 固-液相变 焓-孔隙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及灭菌成本分析
5
作者 马锋 史爱华 +8 位作者 曾晓艳 白芳 贾宁霞 薛昊 王锋玲 李艳 张谞丰 吕毅 史玲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9-673,共5页
目的 分析压力蒸汽、低温等离子及环氧乙烷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及其灭菌成本。方法234件不同规格型号磁外科器件-磁环,配对编号标记后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78件(39对),其中A组使用压力蒸汽灭菌,B组使用低温等离... 目的 分析压力蒸汽、低温等离子及环氧乙烷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及其灭菌成本。方法234件不同规格型号磁外科器件-磁环,配对编号标记后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78件(39对),其中A组使用压力蒸汽灭菌,B组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C组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每对器件按灭菌规范进行包装;测量3组磁环灭菌前后磁通量,对单包灭菌成本和灭菌时间比较分析。结果 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磁通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灭菌方式灭菌前后的磁通量有统计学差异(P<0.001);灭菌成本:A组为(1.96±0.16)元,B组(23.17±0.32)元、C组(8.16±0.1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灭菌时间:A组为(65.21±3.36)min, B组(45.46±1.39)min, C组(1 020.38±12.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种灭菌方式对磁外科器件的磁通量没有影响。压力蒸汽灭菌法单包成本最低,低温等离子单包灭菌成本最高,环氧乙烷灭菌时间最长。压力蒸汽应为磁外科手术器件的首选灭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外科 磁通量 灭菌方式 压力蒸汽 低温等离子 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微波加热三维温度模型仿真与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昊 李少甫 +2 位作者 王威 蒋成 唐颖颖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微波加热不均匀性一直以来都是从事微波加热控制方向研究人员心目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微波加热装置的物理结构建立了炉内各层表面的温度静态差分模型结合实验以求得微波加热的实际功率。再基于传热学的有限差分法建立三维空间中的温度分... 微波加热不均匀性一直以来都是从事微波加热控制方向研究人员心目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微波加热装置的物理结构建立了炉内各层表面的温度静态差分模型结合实验以求得微波加热的实际功率。再基于传热学的有限差分法建立三维空间中的温度分布模型,利用MATLAB以及COMSOL仿真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假定微波均匀加热求得被加热介质的平衡温度与不均匀加热时的温度进行比对以找出微波加热过程中介质的部分温升平衡点,最后互相比对找出最优点为控制对象进行专家PID(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微波加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精确地测量出被加热介质任何时刻的平衡温度,使得微波加热在工业生产上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静态差分 有限差分 COMSOL仿真 温升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驱系统高频注入的电动汽车电池包快速加热控制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及非凡 陈子豪 李艳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316-6327,共12页
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低温加热是缓解其低温环境性能衰减的有效措施。该文从电动汽车整体架构出发,提出一种多周期偏置方波注入法,向电机d轴混叠注入直流电流与高频电压,使得电池母线端激励正负交变电流,该电流流过电池内阻产生焦耳热,实现... 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低温加热是缓解其低温环境性能衰减的有效措施。该文从电动汽车整体架构出发,提出一种多周期偏置方波注入法,向电机d轴混叠注入直流电流与高频电压,使得电池母线端激励正负交变电流,该电流流过电池内阻产生焦耳热,实现电池自发热。所提控制方法,仅采用原有电驱系统硬件结构,在矢量控制基础上增加注入信号,实现方式简单,适配所有包含电驱系统的电动汽车。该文详细分析注入高频可在母线产生交变激励电流的原理,针对电池自发热目标,通过调节注入信号的频率与幅值,实现激励电流灵活可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在电池侧有效激励交变电流,且幅值、频率可调。与理论分析一致。最后,搭建整车环境仓电池自发热平台,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在实际场景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自发热 高频注入 永磁同步电机 低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TV阻容分压器热平衡条件下温度及传热特性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登云 李前 +3 位作者 李鹤 胡浩亮 雷民 章述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4-999,共6页
传统直流电压互感器用阻容分压器作传感器,阻容分压器具有明显的自热效应,而且容易受到空气温度的影响,了解阻容分压器的温度分布及散热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结合经典的传热理论,建立了阻容分压器的传热模型,分析了热平衡时阻容分... 传统直流电压互感器用阻容分压器作传感器,阻容分压器具有明显的自热效应,而且容易受到空气温度的影响,了解阻容分压器的温度分布及散热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结合经典的传热理论,建立了阻容分压器的传热模型,分析了热平衡时阻容分压器的传热过程,介绍了一种在热平衡条件下计算阻容分压器温度分布和散热情况的迭代算法,对典型尺寸的阻容分压器进行了计算,研究了阻容分压器的温度分布和散热情况以及空气温度、分压器功率对变压器油温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①绝缘套管的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96%以上,金属盖板的散热量不到金属底板散热量的1/3;②在20°C、500W条件下达到热平衡时,变压器油的温度为43.04°C,绝缘套管内、外壁的温度差为3.61°C;③40°C条件下,1000W时的变压器油温度比500W时的高17°C;④500W条件下,40°C时的变压器油温度比20°C时的高2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容分压器 温度分布 散热情况 热平衡 迭代算法 温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粉ZnO的制备及低温热容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易求实 吴新明 谭志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0-624,共5页
采用液相沉淀新方法制备了ZnO纳米晶超微粉末,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18nm,纤锌矿晶相结构,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化学分析和ICP联合测定,其纯度>99.9%.在78~370K温区,用高精密全自动量热仪... 采用液相沉淀新方法制备了ZnO纳米晶超微粉末,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18nm,纤锌矿晶相结构,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化学分析和ICP联合测定,其纯度>99.9%.在78~370K温区,用高精密全自动量热仪测定了热容,拟合出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 Cp= 40.042+ 24.554X+ 0.93033X2+ 2.1649X3一 1.8389X4;并与粗晶 ZnO热容文献值进行比较,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各热容曲线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纤锌矿晶型 液相沉淀法 低温热容 氧化锌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热流法测定低温真空下固体界面的接触热阻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烈 张涛 +2 位作者 赵兰萍 李兆慈 胡永刚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5-189,共5页
本文介绍了低温真空下固体界面间的接触热阻机理, 重点介绍一种采用双热流计法既能精确测量圆柱型又能测量薄片型试样间接触热阻的装置, 该装置还能同时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同时, 文中给出一些材料在低温真空下的接触热阻值。
关键词 接触热阻 低温 真空 双热流计法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法制备纳米级TiO_2超细粉末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祖耀 赵于文 +4 位作者 钱逸泰 李燕 付佩珍 杨丽 范成高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83-87,105,共6页
采用改进的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法,用无水TiCl_4在氧气氛中,制备了小于10nm非晶TiO_2超细粉末,通过XRD、TEM、TG-DTA和XPS等手段分析了反应条件对产物形态、粒径大小和组成的影响,研究了热处理条件与TiO_2晶化、晶型转变之间的关系,高于20... 采用改进的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法,用无水TiCl_4在氧气氛中,制备了小于10nm非晶TiO_2超细粉末,通过XRD、TEM、TG-DTA和XPS等手段分析了反应条件对产物形态、粒径大小和组成的影响,研究了热处理条件与TiO_2晶化、晶型转变之间的关系,高于200℃时非晶TiO_2转化成具有锐钛矿结构的晶态。此外,还初步讨论了TiO_2超细粉末形成过程的动力学和电子辐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超细粉末 等离子体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的热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原则 被引量:39
12
作者 黄圣伟 徐钢 +3 位作者 杨勇平 刘超 刘文毅 杨志平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80,共6页
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加热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可排挤部分抽汽返回汽轮机内继续膨胀做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效率,有利于电厂的节能降耗。在典型百万千瓦机组选定工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约束条件限制,开展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加热凝... 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加热回热系统中的凝结水,可排挤部分抽汽返回汽轮机内继续膨胀做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组效率,有利于电厂的节能降耗。在典型百万千瓦机组选定工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约束条件限制,开展利用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加热凝结水的多种典型集成方案设计;并运用"等效焓降法"和"常规热平衡法"对其进行热力学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可作为工程计算的相互验证;低温省煤器回收的热量在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排挤更高级的抽汽可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同时,合理利用串并联方式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热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节能 低温余热利用 热力学分析 常规热平衡法 等效焓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比氧化法研究煤低温氧化特性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陆伟 王德明 +1 位作者 戴广龙 刘桂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了研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热释放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比氧化实验方法,即对氧化煤样罐通入氧气使煤氧化,而对参比煤样罐通入氮气作为比较;同时提出了参比氧化法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煤低温氧化产热速率的计算方法。对4种不同... 为了研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热释放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比氧化实验方法,即对氧化煤样罐通入氧气使煤氧化,而对参比煤样罐通入氮气作为比较;同时提出了参比氧化法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煤低温氧化产热速率的计算方法。对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参比氧化法过程中氧化煤样温度,参比煤样温度,氧化与参比煤样温度差和煤的低温氧化过程产热速率,并对煤的自燃倾向性进行了比较。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煤在实际自燃过程具有比较明显的四个阶段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比氧化法 煤低温氧化 自燃 产热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大体积混凝土低温施工措施综述 被引量:17
14
作者 金毅勐 竹怀水 黄达海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94,共6页
详述了我国东北、西北、西藏等严寒地区在低温环境中进行骨料准备、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时采取的具体施工措施,介绍了前苏联和北美一些国家的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合理选择温控标准,严格控制热量损失... 详述了我国东北、西北、西藏等严寒地区在低温环境中进行骨料准备、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时采取的具体施工措施,介绍了前苏联和北美一些国家的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合理选择温控标准,严格控制热量损失,使用暖棚法与综合蓄热法相结合的浇筑方法,采用新型材料加强混凝土表面养护等施工措施可以使在低温环境中施工的混凝土较好地发育,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大体积混凝土 低温施工措施 暖棚法 蓄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田慧峰 王鹏英 曹伟武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2,共5页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件,但至今其长度计算尚无一种便捷、正确又易于应用的方法。用典型气象年数据确定最热月、最冷月和地表面年平均温度。在已知建筑物设计负荷情况下,通过引入平衡温度的概念,可计算建筑物逐时负...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件,但至今其长度计算尚无一种便捷、正确又易于应用的方法。用典型气象年数据确定最热月、最冷月和地表面年平均温度。在已知建筑物设计负荷情况下,通过引入平衡温度的概念,可计算建筑物逐时负荷,再由建筑物逐时负荷和水源热泵机组性能计算出制冷与制热运行系数。最后提出了一种实用且操作性强的垂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地埋管换热器 典型气象年 平衡温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尔推力器阳极加热机制及设计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旭 魏鑫 +2 位作者 刘敏 吕红剑 于达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9-706,共8页
阳极的过热不仅降低霍尔推力器的放电稳定性和推力效率,同时也是推力器的一种失效原因,直接引起推力器放电电流、功率异常增加导致关机故障。为在设计阶段解决阳极过热失效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阳极热过程模型,分析得到阳极鞘层... 阳极的过热不仅降低霍尔推力器的放电稳定性和推力效率,同时也是推力器的一种失效原因,直接引起推力器放电电流、功率异常增加导致关机故障。为在设计阶段解决阳极过热失效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阳极热过程模型,分析得到阳极鞘层的形成是影响阳极热功率的核心过程,而阳极电流密度和磁感应强度是影响鞘层特性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阳极鞘层电势差随阳极电流密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典型近阳极区等离子体参数下,阳极电流密度小于600A/m2时,阳极负鞘层形成;而阳极热功率随着近阳极区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将阳极位置设计在零磁场区是最有利于降低阳极热功率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 加热机制 低温等离子体 霍尔推力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地面输气管道最低温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邓贵德 孙亮 +2 位作者 寿比南 田伟 李鹤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100,共5页
为避免发生低温脆断,油气输送管材标准通常都规定了管材冲击功及冲击试验温度。为了确定管材冲击试验温度,必须先确定管道最低设计温度,即管道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管壁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为此,首先采用数值方法,同时考虑管内介质流动和... 为避免发生低温脆断,油气输送管材标准通常都规定了管材冲击功及冲击试验温度。为了确定管材冲击试验温度,必须先确定管道最低设计温度,即管道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管壁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为此,首先采用数值方法,同时考虑管内介质流动和管外环境散热影响,建立了管道壁温耦合传热计算模型;为了便于工程应用,进一步修正提出了一种计算低温环境下钢管最低壁温的工程计算方法。数值计算得到的管道截面气体平均温度与苏霍夫公式计算结果相对差值小于5%,工程方法计算得到的管道最低壁温与数值计算结果绝对差值不超过0.5℃,这就说明所采用的两种最低温度计算方法准确、有效。研究结果还表明,低温环境下地面输气管道最低壁温随着输气量的减小而降低,因而在确定管道最低设计温度时,应限定管道正常工作过程中的最小输气量,以此为基础来计算确定低温环境下管道的最低壁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输气管道 低温环境 管壁最低温度 设计温度 工程方法 耦合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火灾中火焰辐射对钢构件升温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珏倩 李国强 +2 位作者 杜咏 包盼其 刘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94,共8页
为了研究大空间建筑火灾中,火焰辐射对钢构件升温的影响,得到考虑火焰辐射时钢构件升温的简化计算方法,应用热平衡方程,就火焰辐射对钢构件升温的影响,通过变化各个参数,进行了6000多个不同算例的计算。在对算例结果进行参数分析的基础... 为了研究大空间建筑火灾中,火焰辐射对钢构件升温的影响,得到考虑火焰辐射时钢构件升温的简化计算方法,应用热平衡方程,就火焰辐射对钢构件升温的影响,通过变化各个参数,进行了6000多个不同算例的计算。在对算例结果进行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将钢构件的升温看作受烟气层影响和火焰辐射影响两部分,忽略次要因素,合并归纳主要参数,拟合出简化计算公式,提出了大空间建筑火灾中火焰辐射对钢构件升温影响的简化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可不考虑火焰辐射影响的建筑高度临界值。通过算例计算,与原迭代计算方法相比,该简化方法计算简便快速,且精度也较高,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建筑火灾 火焰辐射 钢构件 升温 热平衡方程 烟气层 简化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传动车辆用锂离子电池组低温加热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雷治国 张承宁 +1 位作者 雷学国 李军求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提高电动车辆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以35 Ah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温下电池充放电特性,并采用宽线金属膜加热方法对-40℃下的电池组进行加热和充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下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大幅衰减,采用宽... 为提高电动车辆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以35 Ah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温下电池充放电特性,并采用宽线金属膜加热方法对-40℃下的电池组进行加热和充放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下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大幅衰减,采用宽线金属膜加热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加热后,电池组可进行大电流充放电,可以满足电动车辆的行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特性 低温性能 电动车辆 加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型TiO_2纳米粉的低温热容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新明 邸友莹 +1 位作者 谭志诚 屈松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9-164,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16、26nm锐钛矿型TiO2纳米晶超微粉末,测定了其纳米尺寸和晶态.在78~370K温区测定了热容,拟合出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并与锐态矿型粗晶TiO2热容文献值进行比较,从能量不同的角...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16、26nm锐钛矿型TiO2纳米晶超微粉末,测定了其纳米尺寸和晶态.在78~370K温区测定了热容,拟合出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并与锐态矿型粗晶TiO2热容文献值进行比较,从能量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各曲线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型 二氧化钛 纳米晶超微粉 溶胶-凝胶法 低温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