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缸盖结构对火焰传播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王鑫浩 牛晓晓 +1 位作者 刘龙 王洋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探究了小缸径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缸盖结构对燃烧状态的影响,及燃烧室结构和喷油器布置对该影响的响应。基于敞口型燃烧室,采用封闭气门和补偿缸盖体积两种方式建立135 mm缸径柴油机的仿真模型,对比其对火焰发展的影响。对阶梯型和直口型... 探究了小缸径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缸盖结构对燃烧状态的影响,及燃烧室结构和喷油器布置对该影响的响应。基于敞口型燃烧室,采用封闭气门和补偿缸盖体积两种方式建立135 mm缸径柴油机的仿真模型,对比其对火焰发展的影响。对阶梯型和直口型燃烧室结构的响应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喷孔夹角和相对气门的偏角的喷油器设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小缸径柴油机的缸盖凹入容积在上止点占比为13.1%,补偿法处理造成最高燃烧压力降低0.473 MPa,同时后燃比例加剧;不同燃烧室形状的响应主要影响火焰与缸盖的干涉,热效率最大相差2.34%;随着喷孔夹角由140°增大到150°,后燃差异减小;采用相对气门非对称性的喷孔布置有利于火焰面的发展,油耗可减少1.90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 缸盖结构 燃烧室形状 喷孔夹角 喷孔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拱型高速列车司机室外形参数对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安乐 武振锋 朱陇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19,227,共7页
高速列车气动性能与头部形状关联紧密。为降低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气动阻力,通过改变双拱型高速列车司机室前窗高度和前窗曲面形状,设计5种不同头部形状的双拱型列车头型,建立高速列车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 高速列车气动性能与头部形状关联紧密。为降低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气动阻力,通过改变双拱型高速列车司机室前窗高度和前窗曲面形状,设计5种不同头部形状的双拱型列车头型,建立高速列车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和RNS方法对5种计算模型在明线匀速运行时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双拱型列车头部司机室高度和前窗曲面形状对列车明线稳定运行时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行条件相同时,列车周围流场压力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司机室前窗过渡区域以及司机室上方,司机室外形参数对双拱型高速列车的气动阻力构成明显影响;随着头部司机室前窗设计高度增加,头车高压分布范围缩小,列车气动阻力系数呈递减趋势,最大相差14.5%;列车司机室前窗设计倾斜程度减小,司机室前窗处最大压力降低,列车气动阻力系数下降13.4%;当选用平面替代曲面作为列车司机室前窗过渡的承接面时,虽可减缓司机室前窗处的正压大小,但导致司机室上方负压加剧,列车气动阻力系数仅下降3.0%;双拱型高速列车司机室应在合理范围内提升高度并减小前窗曲面倾斜程度,可以达到良好的减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双拱头型 司机室外形 数值模拟 气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部特征区域的全成形防护帽的结构建模与工艺实现
3
作者 罗璇 周奕 +1 位作者 李端 刘博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0,共7页
针对现有防护帽主要依赖裁剪和缝制方法以适应人体头面部设计的现状,提出采用全成形编织工艺实现防护帽立体结构的编织。在分析人体头颈部特征参数基础上,结合全成形编织工艺特点,构建正面与侧面编织的防护帽结构模型并进行工艺实现。以... 针对现有防护帽主要依赖裁剪和缝制方法以适应人体头面部设计的现状,提出采用全成形编织工艺实现防护帽立体结构的编织。在分析人体头颈部特征参数基础上,结合全成形编织工艺特点,构建正面与侧面编织的防护帽结构模型并进行工艺实现。以SDS-APEX 3设计系统为开发工具,通过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试织,实现了3款防护帽的编织。研究表明:一体编织成形的防护帽可较好地贴合人体头部、面部及颈部的轮廓曲线,结合不同设计需求可进行不同防护区域开口设计及组织结构的添加,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结合功能性纱线可实现防护帽附加值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成形防护帽 头部特征 结构建模 移针成形 局部编织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形速度曲线的键合头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分析
4
作者 高岳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根据用户工艺需求,针对全自动芯片键合设备的运动控制模块以及键合头子模块开展需求分析,结合典型试验,设计出基于S形速度曲线的键合头运动控制系统,根据S形速度曲线重新规划了键合头的运动轨迹,使其对芯片键合周期缩短的同时也保证了... 根据用户工艺需求,针对全自动芯片键合设备的运动控制模块以及键合头子模块开展需求分析,结合典型试验,设计出基于S形速度曲线的键合头运动控制系统,根据S形速度曲线重新规划了键合头的运动轨迹,使其对芯片键合周期缩短的同时也保证了键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模块 键合头 S形速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低水头启动过程动态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璋 刘公成 +3 位作者 高院强 张云鹏 赵子文 陈帝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25-233,共9页
为了解决低水头工况下抽水蓄能机组启动的稳定性问题,该文结合变速技术提出全功率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在低水头工况的启动策略,并对全功率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低水头启动过程进行模拟。然后,启动转速作为影响变速机组低水头启动特性的重... 为了解决低水头工况下抽水蓄能机组启动的稳定性问题,该文结合变速技术提出全功率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在低水头工况的启动策略,并对全功率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低水头启动过程进行模拟。然后,启动转速作为影响变速机组低水头启动特性的重要参数,其对全功率可变速机组低水头工况的启动特性影响规律尚不明晰,因此,针对不同启动转速,分别探究了低水头下启动的动态运行轨迹以及机组的蜗壳压力、尾水管压力的启动动态特性以及励磁系统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变速启动策略,可有效避免机组进入反“S”特性区;在相同初始开度、相同调速器控制等条件下,启动转速为82.5%~87.5%的全功率可变速机组均可快速达到稳态,并且启动运行区域呈现左移现象,机组的蜗壳压力趋于稳定,对励磁系统的影响很小,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头启动并网困难的问题。该研究为全功率变速机组以及“改造”后定速机组的启动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可变速机组 低水头工况 反“S”特性 全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模块化的武术兵道护头设计
6
作者 黎嘉琪 张龙琳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18-23,共6页
武术兵道技击项目中,护头作为保护运动员头部安全的重要运动装备,必须解决有效保护禁击部位、灵敏传感得分部位和运动中护具佩戴舒适性三大功能需求。借助模块化设计理论和方法,从剧烈运动中人体头颈部的三维形态与护头进行模拟匹配入手... 武术兵道技击项目中,护头作为保护运动员头部安全的重要运动装备,必须解决有效保护禁击部位、灵敏传感得分部位和运动中护具佩戴舒适性三大功能需求。借助模块化设计理论和方法,从剧烈运动中人体头颈部的三维形态与护头进行模拟匹配入手,分析其功能需求的模块化设计思路:对于禁击部位,以防护结构为主;对于得分部位,以灵敏传感和隔离保护功能为主;对于激烈对抗过程中的佩戴舒适性,以热湿舒适和运动舒适为主;同时,结合视觉和视域影响,构建系统的功能模块。研究表明:在护头设计中进行功能细化、主次组合,可以使护具结构简化、质量轻量化和佩戴舒适化,也为技击类运动护具装备设计提供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兵道 护头 头颈部形态 模块化功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豚头气动外形导弹主动段过载驾驶仪设计
7
作者 吴光辉 赵宏宇 +2 位作者 钟继鸿 张佳梁 许新鹏 《航天控制》 CSCD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针对海豚头气动外形导弹主动段飞行过程中存在快速变化的俯仰干扰力矩导致驾驶仪过载指令不跟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三回路过载驾驶仪在线调参方法。首先,对纵向短周期下的导弹动力学进行建模,建立三回路过载驾驶仪状态方... 针对海豚头气动外形导弹主动段飞行过程中存在快速变化的俯仰干扰力矩导致驾驶仪过载指令不跟随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三回路过载驾驶仪在线调参方法。首先,对纵向短周期下的导弹动力学进行建模,建立三回路过载驾驶仪状态方程,在标称状态下采用极点配置对三回路过载驾驶仪的控制参数进行设计;其次,将标称状态下的驾驶仪视为参考模型,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通过设计Lyapunov函数对自适应更新律进行设计。为了增强在建模不确定条件下自适应算法的稳定性,引入投影算子和死区的概念;最后,在气动拉偏条件下对海豚头气动外形导弹的主动段进行三回路自适应过载驾驶仪指令跟踪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三回路自适应过载驾驶仪在海豚头气动外形导弹的主动段具有较好的动态跟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过载驾驶仪 极点配置 海豚头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头结构对超空泡枪弹水下运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博 杨斌 +1 位作者 陈丹丹 徐才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水下航行体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基于重叠网格技术和6DOF动网格技术,提出一种两段式结构的超空泡枪弹。该枪弹采用两段式的斜肩结构,在水下航行时受到水阻力更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此,研究了3种不同弹头结构... 针对目前国内外水下航行体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基于重叠网格技术和6DOF动网格技术,提出一种两段式结构的超空泡枪弹。该枪弹采用两段式的斜肩结构,在水下航行时受到水阻力更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此,研究了3种不同弹头结构对超空泡枪弹水下运动过程的空泡形态、弹道及流体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弹丸水下航行时,平头弹丸产生2段空泡,尖头弹丸和圆头弹丸只生成1段空泡,圆头弹丸与斜肩的契合度更高;圆头弹丸的弹道稳定性更好,其次是平头弹丸,尖头弹丸的弹道稳定性最差;弹丸遇水初期,会产生一个阻力峰值,且随着弹丸的运动,阻力逐渐降低,圆头弹丸受外力的影响最小,尖头弹丸受外力影响程度最大。因此,圆头弹丸的水下弹道稳定性最优,减阻性能最佳,为超空泡枪弹的结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头结构 超空泡枪弹 水下运动 空泡形态 弹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调节阀结构介绍及流场分析
9
作者 张旭阳 张鲲羽 李一兴 《能源工程》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调节阀在汽轮机流道结构的入口流量控制中起重要作用。随着汽轮机效率的不断提高,对调节阀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有调节阀在使用中存在很多流动问题,如阀头边界层分离、肾型涡结构与阀头后高湍动能区等。这些因素对进一步提高调节... 调节阀在汽轮机流道结构的入口流量控制中起重要作用。随着汽轮机效率的不断提高,对调节阀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有调节阀在使用中存在很多流动问题,如阀头边界层分离、肾型涡结构与阀头后高湍动能区等。这些因素对进一步提高调节阀的流动效率提出了挑战。本文从阀头和阀座的结构分析入手,研究调节阀的内部流动特性,找出影响调节阀流动效率的关键因素。新型调节阀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调节阀结构使得阀通道内的流动状态得到有效改善,调节阀的全压损失系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阀 余弦阀头 空心阀头 全压损失 肾型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座椅头枕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兆强 刘春宇 +1 位作者 胡路遥 黄杰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5期72-77,共6页
乘用车出行成了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代步方式之一,对被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座椅头枕作为被动安全中重要的一环,其安全性设计要求更为严苛,而在提高安全性能时降低了驾乘的舒适性。研究旨在满足安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增加驾乘的... 乘用车出行成了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代步方式之一,对被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座椅头枕作为被动安全中重要的一环,其安全性设计要求更为严苛,而在提高安全性能时降低了驾乘的舒适性。研究旨在满足安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增加驾乘的舒适性。文章从头枕造型、泡沫性能、蒙皮空浮度三个角度对座椅头枕舒适度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善头枕泡沫厚度、优化造型结构,改善了驾乘人员头部舒适性,提高了驾乘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头枕 头枕造型 泡沫性能 蒙皮空浮度 头部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头型弹体低速入水空泡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衡 张阿漫 +1 位作者 龚小超 姚熊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0-1066,共7页
针对不同头部形状弹体低速入水空泡形成、发展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开展试验研究,用高速摄影仪实时记录了圆头、90~150°锥头弹体入水过程中自由液面的波动特性、空泡的演变过程及入水弹道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对比试验得到弹体入水空... 针对不同头部形状弹体低速入水空泡形成、发展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开展试验研究,用高速摄影仪实时记录了圆头、90~150°锥头弹体入水过程中自由液面的波动特性、空泡的演变过程及入水弹道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对比试验得到弹体入水空泡、入水弹道与入水速度、入水角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圆头弹体不易形成空泡,但弹道稳定性差;90°锥头弹体倾斜入水时,入水速度越大,空泡的非对称性越强;120°锥头弹体垂直入水速度越大,越易发生表面闭合现象及完整的脱落气泡;150°锥头弹体入水角大于80°时,发生表面闭合现象。在整个入水过程中,弹体速度呈线性衰减,空泡射流速度衰减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入水 头型 空泡 自由液面 入水参数 高速摄影 射流 空泡闭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空气动力性能与流线型头部外形 被引量:42
12
作者 田红旗 周丹 许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55,共9页
采用数值计算、动模型试验、风洞试验、实车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列车流线型头部长度、宽度、高度及耦合外形对列车交会压力波、空气阻力和升力的影响,得到一系列理论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增加列车流线型头部长度,可以有效地改... 采用数值计算、动模型试验、风洞试验、实车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列车流线型头部长度、宽度、高度及耦合外形对列车交会压力波、空气阻力和升力的影响,得到一系列理论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增加列车流线型头部长度,可以有效地改善列车空气动力性能,列车交会压力波随流线型头部长度增加而呈对数减小,头车阻力、升力绝对值均随流线型头部长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尾车阻力与流线型头部长度呈二次幂减小;②流线型头部纵向对称面最大控制型线从外凸到内凹,列车空气阻力、空气升力和交会压力波基本不变,减小鼻尖部位过渡曲线的曲率半径可以有效降低列车交会压力波;③流线型头部俯视最大控制型线为方形时产生的交会压力波最小,尖梭形的头车空气阻力和升力绝对值较小;④减小列车空气阻力和降低列车交会压力波,既矛盾又统一,列车气动头部外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空气动力性能 流线型头部外形 列车空气阻力 空气升力 列车交会压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体倾斜出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蛟龙 郭百森 +1 位作者 孙龙泉 姚熊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为了获得细长体倾斜出水空泡生成、发展及溃灭过程,基于高速摄像系统对细长体小倾角倾斜出水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比细长体垂直及倾斜带泡出水过程,分析了倾斜出水过程中体现出的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初始倾角... 为了获得细长体倾斜出水空泡生成、发展及溃灭过程,基于高速摄像系统对细长体小倾角倾斜出水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比细长体垂直及倾斜带泡出水过程,分析了倾斜出水过程中体现出的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初始倾角及细长体头型对出水轨迹及姿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细长体姿态及轨迹变化与其初始倾角并非线性相关,与肩空泡的闭合位置密切相关;细长体头型变钝,其水下运动过程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倾斜出水 高速摄像 细长体 空泡动态特性 初始倾角 头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斜侵彻混凝土靶的跳弹及其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建锋 沈培辉 王晓鸣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了研究侵彻过程中的跳弹问题,对不同头部形状的弹体侵彻混凝土靶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建立跳弹的计算模型,对平头、圆头和尖头弹体的跳弹现象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3种弹体在不同速度影响下的跳弹规律和跳弹临界角范围;通过正交试验... 为了研究侵彻过程中的跳弹问题,对不同头部形状的弹体侵彻混凝土靶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建立跳弹的计算模型,对平头、圆头和尖头弹体的跳弹现象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3种弹体在不同速度影响下的跳弹规律和跳弹临界角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跳弹现象由大到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弹体头部越锐长,跳弹临界角越大;随着侵彻速度从652m/s增加到1022m/s,临界角从44°增加到66°;跳弹现象由大到小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弹体头部形状、弹体材料和侵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跳弹 头部形状 侵彻试验 正交试验 弹体 跳弹临界角 混凝土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形位参数对磁阻发射器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学平 雷彬 +1 位作者 李治源 李耀龙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9,共5页
在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的发射过程中,影响其发射性能的因素很多,重点研究弹丸形位参数对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发射性能的影响。所研究的弹丸形位参数主要包括弹丸头部形状和弹丸初始触发位置。弹丸头部形状包括平头、锥形头和圆头三种... 在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的发射过程中,影响其发射性能的因素很多,重点研究弹丸形位参数对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发射性能的影响。所研究的弹丸形位参数主要包括弹丸头部形状和弹丸初始触发位置。弹丸头部形状包括平头、锥形头和圆头三种,弹丸初始触发位置主要用弹丸与驱动线圈的相对位置来表示。利用Ansoft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弹丸头部形状以及最佳的弹丸初始触发位置,同时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为后续多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形位参数 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 弹丸头部形状 弹丸初始触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寸高速列车头型气动噪声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阳 李启良 王毅刚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0-35,共6页
建立高速列车头型气动噪声分析方法有利于了解头型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气动噪声特性及其对车内外的影响.为此,先后建立了两个头型的1∶8缩比三节编组气动噪声仿真模型,并开展气动噪声仿真计算,得到外场测点平均总声压级.通过与风洞试... 建立高速列车头型气动噪声分析方法有利于了解头型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气动噪声特性及其对车内外的影响.为此,先后建立了两个头型的1∶8缩比三节编组气动噪声仿真模型,并开展气动噪声仿真计算,得到外场测点平均总声压级.通过与风洞试验结果相比较,两者量值相差小于3 d BA,且头型1均小于头型2,验证数值仿真结果.为了实现全尺寸高速列车头型气动噪声数值仿真,提出在三节编组的计算域中截取一部分—子域法.子域法和整车得到头型部位的气动特性一致性间接表明子域法的合理性.利用子域法开展了全尺寸头型1和头型2气动噪声仿真计算,得到头型表面声功率、表面和外场总声压级,可为头型选型和优化提供依据,从而建立了基于数值仿真的全尺寸高速列车头型气动噪声分析方法,解决了以往无法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仿真进行全尺寸高速列车头型气动噪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头型 气动噪声 子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头部形貌对汽油机爆震敏感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邸立明 孙万千 杨海龙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9,共8页
基于台架试验和完整工作循环数值模拟,开展了汽油机活塞头部形貌特征对爆震的敏感性研究。以台架试验数据为基准校正了汽油机性能仿真模型,通过开展压缩比为9~16区间的外特性仿真模拟,得出压缩比为12时外特性最优。在压缩比为12的3 500r... 基于台架试验和完整工作循环数值模拟,开展了汽油机活塞头部形貌特征对爆震的敏感性研究。以台架试验数据为基准校正了汽油机性能仿真模型,通过开展压缩比为9~16区间的外特性仿真模拟,得出压缩比为12时外特性最优。在压缩比为12的3 500r/min全负荷工况,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离子分析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3类基于活塞头部形貌方案的燃烧室,得出具有点火驻涡区域、气门避障区域、驻涡与避障区域之间的连通区域、后部连通区域的SABCD方案抗爆性最优,并指出活塞头部形貌特征中的连通区域对爆震敏感性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方案SABCD的连通区域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得出,当区域连通宽度和连通台阶高度均为4mm时爆震敏感性最低。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活塞头部形貌特征的合理设计,能实现提升汽油机压缩比的同时有效抑制燃烧室对爆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活塞头部 形貌 爆震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锥形弹体在液体介质中运动速度衰减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祥韶 石干 +2 位作者 王旭阳 周红昌 吴卫国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4,共11页
水面舰船被动防护体系中液舱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阻止高速弹体(爆炸破片)对内部重要结构、设备和人员的威胁,高速弹体打击液舱的过程包含着复杂的能量传递与耗散。为了分析弹体形状对其在液体介质中运动速度衰减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头... 水面舰船被动防护体系中液舱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阻止高速弹体(爆炸破片)对内部重要结构、设备和人员的威胁,高速弹体打击液舱的过程包含着复杂的能量传递与耗散。为了分析弹体形状对其在液体介质中运动速度衰减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头形因数的截锥形弹体在不同入水速度下弹体垂直侵彻液体介质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垂直侵彻液体介质时弹体速度衰减特性,发现高速弹体在液体介质中运动的阻力因数与弹体形状和无量纲速度有关。基于对系列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拟合分析,提出了计及头形因数的截锥形弹体垂直侵彻液体介质时的速度衰减经验公式,通过开展数值算例分析验证了公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中提出的经验公式可实现对高速弹体在液体介质中速度衰减的准确快速计算,为舰船防护液舱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锥形弹体 头形因数 速度衰减 防护液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头部形状弹体侵彻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建锋 沈培辉 王晓鸣 《兵工自动化》 2016年第2期75-78,共4页
为研究弹体头部形状对侵彻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弹头部形状的弹体侵彻混泥土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平头型和卵形型2种不同类型的头部结构,基于DOP(depth of penetration)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卵形结构弹体具有更好的侵彻性能,其稳... 为研究弹体头部形状对侵彻性能的影响,对不同弹头部形状的弹体侵彻混泥土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平头型和卵形型2种不同类型的头部结构,基于DOP(depth of penetration)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卵形结构弹体具有更好的侵彻性能,其稳定侵彻弹洞平直、弹道稳定、弹体结构抗弯刚度良好,卵形弹体头部越尖,侵彻性能越好。该研究可为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弹体 头部形状 混凝土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捩区长度对回转体流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福新 石秀华 张宇文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2,44,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回转体边界层转捩区声辐射的机理,就转捩区长度对回转体转捩区辐射声压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来流速度和回转体直径是影响回转体转捩区长度、也是影响回转体转换区辐射声压谱的主要因素;在来流速度和回转体直径... 本文通过分析回转体边界层转捩区声辐射的机理,就转捩区长度对回转体转捩区辐射声压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来流速度和回转体直径是影响回转体转捩区长度、也是影响回转体转换区辐射声压谱的主要因素;在来流速度和回转体直径相同时,则回转体外形对转板区长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采用本文的方法所得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体 转捩区长度 流噪声 声自导水下航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